清浊合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清浊合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清浊合流范文1

渭河有幸,它历尽曲折从陕西西部的山区流出后,立即用一泻如注的狂放扑向八百里秦川。这是整个陕西最中心也最优越的地带,渭河这种集天时、地利、人气于一体的纵贯,使它不仅能够舒展身躯,潇洒意志,而且天然地占据了一个醒目的位置――来来往往的人们几乎随处都能看到它。

泾河就不同了。作为一条河流,泾河无疑流经过不少地方,但它始终是在地广人稀的黄土高原上逶迤而行的,这就使看见它的人比渭河少了许多。但是自从有了“泾渭分明”这句脍炙人口的成语,泾河究竟在哪里便引人关注了,它和渭河究竟是在哪里交汇,又是以一种怎样的形态分出清浊,更成为吸引无数人前往一睹的重要引力。

2008年8月的一天,我们一行十多人来到了距西安不远的高陵县,并且很快知道了“泾渭分明”的原始出处就在高陵的船张村。于是鞍马不歇、兴致勃勃地向船张村赶去。

从县城赶往船张村时,一路街灯广告、花坛楼宇,不说处处繁荣,至少处处都展露着建设和发展的痕印。这种衣丰食足的当代生活场景似乎与远古幽深的典籍传说大相疏背,以致一时我们对前往探究的内容竟有些遥远莫辨,难以感知。

但是当汽车驶入渭河与泾河交汇处的大片湿地时,我们探幽思古的感觉便立即被唤回来了。

这里是一片广阔的湿地,放眼望去,绿草丛生,平展如毯。其间没有一间房屋,没有一根电杆,所有映入眼帘的全是天然和自然。蓝天下,滩地中不时轻微地起伏着小丘岗,而青草则将小丘岗装点得葱茏碧绿,丘岗和绿草相互映衬也相互帮衬,用它们特有的温存,将渭河与泾河远远隔开,又让它们逐渐合拢,无论隔开与合拢都是那么自然也是那样从容,如果不是细细推敲,你甚至会认为它们是一条河的两股呢。

站在河边,河水荡漾,河风吹拂,眼前有一种天地合一的苍茫,也有一种通致极远的意境,既是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饱览,又是灵魂中返璞归真的领会。那一瞬间,我不由得便想起唐代诗人吕牧写的一首诗:

泾渭横秦野,逶迤近帝城。

二渠通作润,万户映皆清。

明晦看殊色,潺听一声。

岸虚深草掩,波动晓烟轻。

御猎思投钓,渔歌好濯缨。

合流知禹力,同共到沧瀛。

如今,“御猎思投钓,渔歌好濯缨”的感觉已经遥远了,但是“岸虚深草掩,波动晓烟轻”却依然如故。上千年的历史过去,山河风貌依旧。这不能不令人感慨。

细细看,两条河流竟惊人地相似:都有着宽阔的河床,也都有着颜色近乎相同的流水,甚至河水的流速都几乎一致。这使我们一时难断泾、渭。大家站在河边乱猜,有说脚下这条是泾河,有说是渭河。说泾河的认为,就水的流量来说,泾不如渭。而脚下这条河的流量显然无法与远来之河的流量相比。持反对意见的人则认为,渭浊泾清。如果细细察看,会发现脚下这条河的河水比另一条河的河水稍显混浊,所以应当为渭河。

为了分辨泾、渭,我们加快脚步,更近地走向两河交汇处。果然,脚下这条河的河水确比另一条河的河水浑浊,波浪翻滚中,可以看见水流呈现着一种浓重的赭黄色,似乎其中掺拌着大量泥土。从远处流来的那条河虽然也呈浑黄,色泽却比脚下河水的颜色要清浅一些。最令人惊奇的是,赭黄与浅黄尽管并入了同一个河床,却并不相融,它们保持着各自的色彩,并行不悖地向前奔流。

于是有人点头,同意脚下这条河是渭河。

但是没想到立即又有人出来纠正――纠正者是陪同我们前往观瞻的一位年轻女性。她口气温婉却也很坚决地告诉我们:脚下这条河是泾河。不等我们反应,她又补充一句:其实“泾渭分明”并不统指泾清渭浊,在很多时候,它指的是渭清泾浊。

这使我大吃一惊。在我的印象中,渭河永远是浑浊的。所以,“泾渭分明”这个成语自然也指泾清渭浊。不仅如此,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泾渭分明”的解释同样如此:“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而眼前这位女性却了我早已接受的一个常识。这究竟是我学浅才疏、孤陋寡闻,还是她认识上也存在着粗疏和谬漏呢?

从高陵回到家中,我立即翻查资料,考证结果。

我发现,如果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的种种版本,泾清渭浊是对的。不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还是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成语词典》,以及其他各种版本的词典,在这个问题上观点几乎完全一致。

但是假若静心悉听,我们还是可以听见些微不一样的声音。

以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成语词典》为例,有关“泾渭”的词条它一共收录了三分:泾渭不分,泾渭分明,泾浊渭清――泾浊渭清同样是一句历史悠久的成语,它对两河的清浊显然有着与众不同的结论。

不仅如此,这本《成语词典》中对“泾渭分明”的解释也很有几分暧昧:“泾河与渭河为甘肃、陕西境内的两条河。古人认为渭水清泾水浊(实是泾水比渭水清),两水在陕西境内合流时,清浊两股分得很清楚……”

显然,《成语词典》的编撰者也知道,古人认为渭水清、泾水浊,而不是今天我们大多数人对泾河与渭河的判定。

最能代表“泾浊渭清”观点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他在《秋雨叹三首》的诗中写道: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n,相许宁论两相直。

细细推敲,“浊泾清渭何当分”这句话,似乎并不能完全表现杜甫对浊泾清渭的认定,而更多地是对泾渭清浊的判定感到了某种为难。如果这样,那么他在另一首诗《哀江头》中又写道泾渭“清渭东流剑阁深”。而《秦州见敕目》一诗中则更加明确地写道:“旅泊穷清渭,长吟望浊泾。”

这就明白无误地道出了他的结论,这结论恐怕远远不能用笔误来解释。

不仅如此,早在杜甫之前,西晋的文学家兼美男子潘安已经在《西征赋》中写道:“南有玄灞素,汤井温谷;北有清渭浊泾,兰池周曲。”而在杜甫之后的宋代大诗人陆游也在他的《远游二十韵》中写道:“辕门俯清渭,彻底绿可染。” 一些研究过泾、渭两河的人告诉我,从河流的来源及地质、地貌的条件来看,泾浊渭清远比泾清渭浊的说法更顺乎情理,也更具科学成分。渭河是从甘肃渭源县自西向东地流到陕西来的,而泾河则是从宁夏六盘山东麓自北向南地流来的。尽管甘肃和宁夏都是植被稀少的干旱之地,但是相比之下,泾河流经的地域远比渭河流经的地域更荒瘠,水土流失的现象也更严重,这就决定了泾河不可能清于渭河。

有关泾渭清浊的结论如果仅仅到此,也还不足以引起我的好奇乃至深思。问题在于,当你深入翻查资料时,会发现尽管历史上不少名人学士都认定泾浊渭清,但这同样只是一家之言。比如《诗经》就并不拥持这种观点。《诗经邶风――谷风》中说:“泾以渭浊,是b。”――泾河清而渭河浊,但是清澈的泾河何以证明渭河的浑浊呢?那就是泾河中清澈可见的沙洲呀。

按照《诗经》的观点,结论显然又回到了渭浊泾清。

而元代诗人侯克中在他的《浊渭》一诗中也写道:“浊渭清泾未易论,从他燕蝠自朝昏。”

如果说候克中对泾渭的看法仍然有些不确定,那么清朝乾隆皇帝在他的《泾清渭浊纪实》一文中态度十分明确地宣布:“实‘泾清渭浊’。” 可见泾渭的清浊之争有多么复杂,又多么曲折。

复杂和曲折在于各种版本,两套定语,都有据可查,也都各成其理。它们究竟谁对谁错?中间的曲折是非又是什么造成的?着实让我们无法判断。

再沉下心来静想,无论是泾清渭浊还是渭清泾浊,都自有缘由。试想陕南的汉江多么清澈,但大雨暴倾,江水咆哮,却同样浑黄浊流。可见清和浊都只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状态。泾河两岸下雨,泾河一定会浊。渭河流域放晴,渭河无疑渐澄。清和浊从来都不是恒定的,而是变化着的。当我们在某个特定时段站在泾、渭的交汇处,也许看见的是渭浊泾清,而在另一个时段站在这里,看见的很可能会是泾浊渭清。两者皆非杜撰,同为事实。

清浊合流范文2

关键词 :鸠摩罗什 《妙法莲华经》 梵汉对音

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东晋时姚秦高僧,精通梵音,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后秦弘始三年至十五年(公元401~413年),他在长安翻译佛经,共译出35部294卷,《妙法莲华经》是其中的一部。佛教的密宗有这样一种信念:颂咒是直接与佛对话,对所念的咒语,可以不必懂得它的意义,但是语音上必须绝对准确,否则非但不能得福,反而可能致祸。汉人学念梵咒,当然首先是要把音念准,因此译音的准确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佛教经典翻译成汉语时,有些词语不用意译,而用音译。汉语与梵语在音系结构和音系成分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音译梵语词汇时要找到梵文与汉语音系的系统对应或是空缺。如果我们拿梵语形式简单地跟汉语译词类比,通常会忽略这两种音系间的差别。所以,我们必须细致分析汉语和梵语在音系结构和音系成分之间的差别,进而认识汉语的历史音韵。本文通过分析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七卷一部中的对音材料,管窥当时的汉语音系系统,不作过多推断。由于对音材料只有一部经书,疏漏之处肯请方家指正。

一、梵语辅音与对音声母系统

(一)辅音的对音情况

(二)对音情况说明

1.梵文喉音的对音是见组。从清浊来看,k、kh的对音是清字母。但是,不送气浊塞音g的对音清浊相混,既对见母字,又对群母字,例如:mahākāyapa(摩诃迦葉),garua(迦楼罗王)。从送气与否来看,全部送气清塞音kh整齐地对溪母字,如“佉、弃”。因此,本组清塞音的对音是清声母,浊塞音的对音包含清浊两类声母。

本组例外现象有两个,一是骞,是溪母字,对音是k,如:kharaskandha(佉罗骞驮);二是伽,是群母字,对音是浊音g或d,如pilindavatsa(毕陵伽婆蹉)。

总结喉音对音如下:

k——见、溪

kh——溪

g——见、群

2.梵文腭音的对音是章组。c的对音是不送气清音章母字,不送气浊音j的对音是禅母字,n()的对音是日母字。由于我们的语料只来自一部经书,暂且作出以上总结。而对于这一组对音,俞敏(1999:12)的结论是汉末的汉话没有c组塞擦音,“日”也不能单成一个音位。

3.梵文顶音的对音是知组。送气清音h的对音是徹纽,不送气浊音的对音是澄纽,对得很整齐,但是的对音是泥娘两母,从这一点可看出当时这两母尚未区分。仅从一部经书的对音作出以上结论未免有失偏颇,引用俞敏(1999:13)的推论是汉末没有这组音。

4.梵文齿音的对音是端组。t的对音比较混乱,对译的字母包含清浊字母,如端母和定母,而且包括不同组的字母,如端组、章组。对于章组字也对梵文t组,如:mahākātyāyana(摩訶迦旃延)。李方桂(1980)《上古音研究》指出,中古章组来源于上古的tj-、thj-、dj-、nj等,俞敏(1999)认为章组声母一直到汉末三国时期还没有读舌面音的,而鸠摩罗什c的对音有端纽和章纽,恰好反应了这一语音变化。n的对音是日母和泥母,可以推测当时日泥不分。

齿音对音图如下:

t——端、定、章、来

th——定

d——定、禅、群

dh——定、透

n——日、泥

5.梵文唇音的对音是帮组。这组的特点一是对音不区分清浊,其对音是帮纽和並纽,例如gavāpati(憍梵波提),bhadrapāla(跋陀婆罗菩萨),udumbara(优昙鉢华),bakkula(薄拘罗)。二是不区分轻重唇,如pūramaitrāyaīputra(富楼那弥多罗尼子)。

6.响音v的对音和唇音的对音一样,都是帮组,据此可以假设当时还没有轻重唇之别。

7.响音y的对音是以母。

8.响音r和l的对音是来母。

9.的对音是书和生母。

10.s的对音是心母。

11.h的对音是晓、匣和並母。

12.k的对音是初母。

13.ts的对音是清母。

14.零声母的对音是影母。

(三)梵汉语音差异

从以上对音可以看出梵汉语言辅音结构呈现系统不对称性,显著差异如下:

第一,梵文的送气浊音没有相应的汉语来对,因而采用了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忽略送气特征,无论浊音是否送气,都与汉语的不送气浊音对音,如:b和bh的对音都是並母,bakkula(薄拘羅),bhadrapāla(跋陀婆羅菩薩);d和dh的对音都是定母,nanda(难陀龍王),yaodharā(耶输陀罗)。二是忽略“浊”这个特征,梵文的送气浊音用汉语的送气清音来对,如:bh的对音是滂母,bhāradvāja(頗罗堕),dh的对音是透母,gandharva(乾闥婆王)。

由此可见,梵汉音系系统的不对称在于梵语浊音两分,分别具有[±送气]中的一个特征;汉语浊音没有两分,只有一个特征[-送气]。究其原因在于梵语25比声,即5个发音部位,每个部位5个塞音,包括不送气清音、送气清音、不送气浊音、送气浊音和鼻音。而汉语每个发音部位的塞音只有4个,即不送气清音、送气清音、浊音和鼻音。每个发音部位只有一个浊塞音。两种语言系统的不对称导致梵语的送气浊音要么与汉语浊音对音,要么与送气清音对音。

第二,梵语几乎没有塞擦音,而汉语中古音有多达3组9个塞擦音:精清从/庄初崇/章昌禅。由两个辅音合成的音k和ts,分别译为“叉(初纽)”和“蹉(清纽)”,它们与汉语中单纯的塞擦音不同,其两个成分之间的结合并不十分紧密,因此听起来好像是一个送气的塞擦音。庄组除初纽外还有生纽,精组除清纽外还有心纽,基于语音的系统性,我们相信鸠摩罗什时代的汉语中应该有了“精清从/庄初崇”这两组塞擦音声母,由于梵文中缺少相应的塞擦音,所以对音中没有全部用到这两组声母。至于章组,由于它的对音包括c和t,因此可以推测它正处在从舌尖音向舌面音演变的过程中,也正如前文提到的俞敏先生的结论,即汉末没有这组音。

第三,汉语没有颤音r,梵文中的r用来纽对音,同时,l的对音也有来纽,从而使r和l的对音一样。来纽的音值到底是哪一个呢?我们看到l的对音包括来纽、澄纽,r的对音只有来纽,从统计方面来看,r更接近来纽。但是来纽是流音,r是颤音,两者必定不完全相同。来纽的对音情况如下:

l——来、澄

r——来

t——来、端

l、r、t都可以用来纽来对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发音部位相同,都是舌尖中音,据此可以假设来纽的发音部位。澄纽是舌面音,虽与l对音,但让来纽带上舌面特点不太可能;而来纽字对译t组舌头音,则比较少见(施向东,2009:70)。由此可假设来纽的发音方式与l、r类似。

第四,对音中还存在两个字母的对音是同一个的现象,首先的对音是泥、娘两母,说明这两个声母尚未区分,另外,n的对音是日、泥两母,说明这两个字母在当时也没分开,可见此时还是娘日归泥。其次v的对音是帮组特别是並纽,从本案例来看当时轻重唇还没区分,古无轻唇音的规律还是适用的。再次,的对音是书纽和生纽。书纽属于章组,生纽属于莊组,也就是说,很可能“章”和“莊”没有区别,已经先合流了。

例外现象如下:

1.不送气清塞音译成送气清塞音,如:kharaskandha(佉罗骞驮阿修罗王)。

2.不送气浊音的对音是清音,如:gavāpati(憍梵波提)。

3.不送气清塞音的对音是浊音,如:gavāpati(憍梵波提)、suphūti(須菩提)、mahāprajāpatī(摩訶波闍波提),这一现象可能的解释是清塞音在两元音间浊化,音系规则是td/v__v。

4.送气塞音的对音是不送气音,如:kapphina(劫宾那)、suphūti(須菩提)。

5.响音v兼具浊音和唇齿音的特征,其对音是帮纽,如:vārāasī(波羅柰)。根据这一对音,可以假设当时轻唇音没有出现。

v的另一对音是匣纽合口字,如:vāsuki(和脩吉)、sakradevānāmindra(释提桓因)。匣纽的合口w-,由于发音机理的缘故(撮唇动作势必减弱喉部的摩擦),弱化而w强化,所以可以对译梵文的v。(施向东,2009:69)

6.h的对音是並纽字婆,如:娑婆(sahā)。此词玄奘译作“索诃”。原来,梵文的sahā等于sabhā,译作“娑婆”和“索诃”是各有所本。(施向东,2009:69)

h的另一对音是匣纽字,如:rāhula(罗睺罗)、rāhulamāt(罗睺罗母)、rāhu(罗睺阿修罗王)。合理的解释是两元音间清擦音浊化,结合以上不送气清塞音的对音是浊音这一点,可以推测元音间清音浊化,从跨语言看,这也是一条普遍规律,其音系规则是

但是本案例中还有一些清音在两元音间不浊化的现象,如takaka(德叉迦龙王)、vāsuki(和脩吉)、nadīkāyapa(那提迦葉)。同时参考第二条例外现象,不送气浊音的对音是清音,可以推测当时译经的清浊声母是相混的。

(四)声母系统

根据对音得出姚秦时期声母系统如下:

二、对音中的韵母系统

(一)韵尾

对音中阴阳入三分的格局如下:

对音说明:

流音(擦音、半元音)+塞音或鼻音+元音组合,将流音归上一音节,早期用阴声字、入声字对,中晚期用入声字对;要么对两个汉字(储泰松:1995)。本例中的pal,bar的对音是钵,如:utpalaka(优鉢罗龙王),udumbara(优昙鉢华)。

(二)介音

对音中出现介音y、v、r:

(三)主要元音

主要元音方面,果假摄对ā,a;山摄对a,咸摄对ā,a;曾摄德韵勒字对a,ey,蒸韵对i;止蟹两摄共同的对音是i,止摄的其他对音是e,在梵文里,e是i、T的次重音形式,ɑi是i、T的强重音形式,e、ɑi字形极其相似,这样,对音时产生参差不可避免(储泰松:1999);臻摄主要对梵文的i、u,真脂质韵对i,文韵对a,魂韵物韵对u,谆欣痕三韵没有出现;遇流二摄主要对梵文的u、o、a,其中o是u的次重音形式;效摄只出现宵韵字,对音是au和av;梗摄只出现昔韵字, 对音是a。

(四)长元音对音情况

对音中出现28个长元音,其中21个对译成平声,5个对译成去声,2个对译成上声,据此可以推测,平声的时长相对长一点,其次是去声,最后是上声,没有用入声字和长元音对音的现象。具体情况如下:

1.平声

ā阿 ā若 hā訶 kā迦 vā螺 yā耶 tyā旃 trā多 rā罗

jā闍 pā婆 hā婆 thā陀 vā波 dī提 ī尼 sū修 sā娑

vā和 bhā颇 phū菩

2.去声

ā舍 vā梵 rī利 vī鼻 pū富

3.上声

mā母 dvā堕

(五)入声字的对音情况

收塞音尾的音节的对音是入声字,如:bhad(跋),rak、lak(勒),bak(薄),yap(葉),tap(达),kap(劫),也有以边音收尾的字的对音是入声字的,如pal(钵)。

三、其他对音现象

梵语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而且有复辅音,而汉语不是,因此把梵文音译成汉语时就会出现系统性空缺,对于有形态的对音是只译出词干,删除形态成分,于是出现删音;对于复辅音的对音,可以删除复辅音中的一个,也可以将所有辅音都译出来,于是出现删音或增音,具体情况如下:

梵语名词有性、数、格的范畴。性有三种:阴性、阳性、中性。数有三种:单数、双数、多数。各有八个格。梵文中的名词依据其在句子中的语法地位,有相应的形态变化,而汉语没有,罗什译经翻译的是词干,而删除了形态成分,如avīci(阿鼻)。

此外,由于当时汉语没有复辅音,所以梵文中的复辅音在对音中省略了一个,如maitreya(弥勒),Kharaskandha(佉罗骞驮阿修罗王),Mahāprajāpatī(摩诃波闍波提),Mahākauhila(摩訶拘絺羅)。这是由于当时汉语没有复辅音,对音忠实地把梵文中的每个复辅音都译出来了,其方法是在第一个辅音后增补一个元音,如Vemacitri(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majurī(文殊师利),Sūtra(修多罗),pūramaitrāyaīputra(富楼那弥多罗尼子)。

四、结语

从鸠摩罗什的这一部译经中可看出梵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姚秦时代上古音向中古音转变的一些显著特点。

声母方面,此时的汉语声母系统,只有单辅音声母。鸠摩罗什的译本反映出当时轻重唇没有分化,轻唇尚未产生,“弗富”等字都译成双唇辅音b,正符合钱大昕所谓古无轻唇音的上古声母观;对音中出现了澈纽和澄纽证明“古无舌上音”的现象在消失。另外,泥娘母和日泥母没有分化,符合章太炎“娘日归泥”的上古声母观。章组字的对音也反映了从上古的tj-、thj-、dj-、nj等到舌面音的语音变化过程。介音系统,有v、y,还有r介音。韵尾系统三分格局明显,与《切韵》所反映的中古韵尾系统一致,形成了整齐的格局。

(本文受浙江财经大学2010年校级一般项目“语言类型学中的语言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Y049010029]资助。)

参考文献:

[1]储泰松.梵汉对音概说[J].古汉语研究,1995,(4).

[2]储泰松.鸠摩罗什译音的韵母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

[3]施向东.鸠摩罗什译经与后秦长安音[A].芝兰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施向东.梵汉对音和两晋南北朝语言[J].语言研究,2012,(7).

清浊合流范文3

关键词:大丰方言 声韵调 语音特点

一、引言

大丰位于江苏省东部,是盐城市下辖的市辖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2°56′~33°36′,东经120°13′~120°56′,东临黄海,西邻兴化,南与东台市接壤,北与盐都区交界,总面积约305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2.54万(2013年末)。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划分,大丰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泰如片,也称通泰方言[2]。实际上,大丰方言内部差异明显,北部的少部分乡镇方言与盐城话接近,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西部和南部地区方言才属于江淮官话泰如片;中部和东部的少数乡镇方言属于吴语。顾黔(2001)描写大丰城区方言的语音[3],本文以实地调查的材料为基础,介绍大丰区万盈镇方言的语音系统。

本文的主要发音合作人是王铁军,男,1954年生,退休工人,高中文化程度,一直生活在当地,父母也是当地人,不会其他地方的方言。本文的材料主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的《方言调查字表》[4]。

二、声韵调系统

(一)声母(20个)

p 布瓣帮北 p? 跑鼻判白 m 美门慢木 f 飞胡凡福 v 围午晚物

t 到掉点独 t? 太田洞铁 n 女吕蓝娘

? 组展章责 ?? 字超串测 s 苏使商舌 z 如柔热肉

? 低追尖决 ?? 地秋闯曲 ? 洗水双学

k 街规滚谷 k? 康跪掐哭 ? 我饿 x 花灰汗黑

? 耳王握约

说明:

(1)v发音时的实际音值为?;

(2)n声母在齐齿呼韵母前实际发音为?;

(3)?组声母发音时实际的发音部位靠前。

(二)韵母(56个)

? 资持此是 i 地利喜衣 u 故苏如武 y 举取雨腿

a 爬蛇马二 ia 假亚斜夜 ua 瓜夸花蛙 ya 瘸靴耍

? 来盖海爱 i? 写皆戒介 u? 怪快坏淮 y? 摔帅揣

? 保早闹毛 i? 表小摇叫

? 多左可河

ei 杯米飞位 uei 女雷会桂 yei 追吹水碎

? 豆楼收狗 i? 流酒球油

?? 谈三站安 i?? 艰减闲限 u?? 关惯环幻 y?? 赚删闩

i?? 闪脸线烟

?? 端暖官换 i?? 卷全选元

a? 帮胖汤浪 ia? 亮墙江香 ua? 光狂慌王 ya? 庄撞床双

?? 等成深温 i? 冰进心赢 u?? 棍困婚荤 y?? 春训匀永

?? 朋风冬虫 i?? 穷胸容用

a? 博落弱各 ia? 略雀削药 ua? 郭扩霍握 ya? 桌捉镯昨

?? 答插杀瞎 i?? 甲狭峡辖 u?? 刮括滑猾 y?? 刷

i?? 接立热一

?? 不则十黑 i?? 七戚吃 u?? 骨窟忽 y?? 出术入穴

?? 木族获屋 i?? 菊曲狱育

?? 泼割说磕 i?? 缺雪月域

n? 嗯

?? 我

说明:

(1)i、y单独作韵母时,具有较强的摩擦;

(2)u单独作韵母时,实际发音为上齿轻微触碰下唇,可记为v?;

(3)a、ia、ua、ya等韵母中的主要元音舌位偏后,实际音值为;a?、ia?、ua?、ya?和a?、ia?、ua?、ya?等韵母中的主要元音舌位偏央偏高,实际音值为?;

(4)a?、ia?、ua?、ya?及i?韵母中的韵尾?发音时位置偏前。

(三)声调(6个)

阴平 21 高猪天三地病 阳平 35 才跑扶陈唐平

上声 213 古纸草短粉网 去声 44 盖怕世唱听送

阴入 4 急发黑百约读 阳入 45 月白舌药十毒

说明:

(1)去声的整体音高值比4度略低;

(2)阳入调的时长明显比阴入调长。

三、语音特点

(一)声母特点

1.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的,平声送气,仄声大部分送气,少数不送气。仄声送气的例字如下:

K母:耙、部、步、罢、佩、被、鼻、抱、B、拔、辫、叛、棒、雹、白、病、K、仆

定母:惰、杜、待、地、道、豆、淡、蛋、达、断、夺、荡、邓、定、敌、动、洞、毒

从母:坐、在、罪、字、造、就、践、截、绝、凿、昨、匠、嚼、贼、净、族

澄母:箸、住、痔、赵、阵、侄、秩、着、直、值、择、宅、郑、仲、逐、轴、重

崇母:助、闸、炸、铡、状、镯

群母:技、妓、忌、跪、柜、轿、舅、旧、件、杰、圈、近、掘、倔、强

2.蟹止摄开口三四等端组声母读?、??声母。例如:低、底、抵、帝等字读?声母;堤、梯、体、替、涕、剃、屉、题、提、蹄、啼、弟、第、递、地等字读??声母。

3.泥来母读音相混,多数读为n声母,蟹止摄开口三四等泥来母读为零声母。例如:耐、来、扭、柳、年、莲、浓、龙等字读为n声母;例、泥、黎、礼、丽、离、尼、利、厘、李等字读为零声母。

4.邪母部分字读为??声母;例如:邪、徐、遂、穗、袖、寻、旋、旬、祥、像、席。

5.知庄章组声母读音合流,音值分化为两类,多数读为?组声母,少数读为?组声母。读为?组声母的条件主要有:蟹摄合口二等庄组、蟹摄合口三等章组、止摄合口三等知庄章组、山摄合口二等庄组、臻摄合口三等知庄章组、宕摄开口三等庄组、江摄开口二等知庄组,例如:耍、税、追、揣、吹、水、刷、椿、出、顺、庄、闯、桩、撞、捉等。

6.晓组在遇摄合口一等条件下读为f声母。例如:呼、胡、狐、虎、浒、户、互等。

(二)韵母特点

1.遇摄合口三等、蟹摄合口一等和止摄合口三等泥来母字的韵母读为uei。例如:女、虑、屡,内、雷、累,垒、类、泪等。

2.蟹止摄开口三四等帮组与蟹摄合口一等帮组读音合流,主要读为ei韵母。例如:蔽、币、闭、迷、米、谜;碑、臂、避、弥、悲、泌、备、眉、美,杯、辈、陪、梅、妹等。

3.山摄合口一二等舒声读音有差异,一等读为??韵母,二等读为u??韵母。例如:盘、端、满、暖、段、算、官、缓、碗、换等字读??韵母;幻、关、还、惯、患等字读u??韵母。

4.深臻曾梗摄开口三等和梗摄开口四等读音合流,知系字读??/??韵母,非知系字读i?/i??韵母。例如:深、任、镇、神、瞪、蒸、扔、郑、整、声等字读??韵母;汁、十、侄、失、色、只、尺、石等字读??韵母;林、心、金、音、民、津、银、印、隐、冰、应、命、精、丁、另、星、经等字读i?韵母;立、吸、笔、一、力、极、逆、积、益、劈、击等字读i??韵母。少数几个字例外,如七、戚、吃等字读i??韵母。

5.文白异读丰富。中古十六摄都存在文白异读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声母、韵母、声调等各方面。其中,假摄、蟹摄、咸山摄中的文白异读对应整齐。假摄开口二等的文白异读,文读为ia韵母,白读为a韵母,例如家、牙、霞、下、鸦、哑等;假摄开口三等的文白异读,文读主要为?韵,白读主要为a韵,例如:些、姐、写、车、也、野等。蟹摄合口一等端组的文白异读,文读为uei韵母,白读为y韵母,例如:堆、对、推、腿、退、队、兑等。咸山摄开口一等的文白异读,文读为??韵母,白读为??韵母,例如:南、男、蚕、坎、含、暗、甘、柑、敢、坛、肝、干、赶、看、岸、寒、旱、汗、按等。

6.撮口呼韵母较多。大丰方言中的撮口呼韵母有9个,相较于盐城其他地区的方言来说,数量较多。撮口呼韵母除来源于果摄合口三等和遇摄外,假、蟹、止、山、臻、宕、江等摄也存在,具体表现在:假摄合口二等庄组,如:耍;蟹摄合口一等精组,如:罪、碎;蟹摄合口三等精章组,如:脆、税;止摄合口三等精知庄章组,如:嘴、追、锤、揣、吹、水;山摄合口二等庄组,如:闩、刷;臻摄合口三等知庄章组,如:椿、蟀、顺、出;宕摄开口三等庄组,如:庄、闯、爽;江摄开口二等知庄组,如:桩、撞、窗、捉。

(三)声调特点

1.古平声和入声都按声母的清浊分为两类,分别为阴平、阳平和阴入、阳入。例如:拖、资、超、颠、疆、弓等字读阴平调,驼、瓷、潮、田、强、穷等字读阳平调;喝、汁、掇、发、不、福、即等字读阴入调,盒、十、夺、罚、饽、伏、力等字读阳入调。

2.古全浊声母上声字一分为二,大部分读为阴平,少部分读为去声。读为阴平的例字,如:惰、坐、祸、部、父、柱、在、罪、痔、士、跪、抱、厚、舅、淡、旱、件、伴、菌、丈、棒、K等;读为去声的例字如:社、巨、浩、诞、笨、幸、奉等。

3.古浊声母去声字一分为二,大部分读为阴平,少部分读为去声。读为阴平的例字,如:饿、骂、夜、路、遇、卖、妹、利、位、闹、漏、验、岸、万、问、让、命、梦、用,座、谢、住、树、袋、坏、话、字、轿、旧、蛋、换、饭、恨、匠、撞、剩、病、洞等;读为去声的例字如:误、迈、义、柚、孕,附、逝、佩、睡、效、憾、电、幻、慎、竞、共等。

(盐城师范学院201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大丰方言语音的地理语言学研究”[编号:201510324047X];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苏北江淮官话的地理语言学研究”[编号:15CYY013]。)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Z].香

港:朗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1987.

[2]鲁国尧.通泰方言研究史脞述[J].方言,2001,(4):301-314.

[3]顾黔.通泰方言音韵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Z].北京:商务印书

清浊合流范文4

摘要:鲍照是刘宋元嘉年间的伟大诗人,元嘉时期的风云际会影响了鲍照的诗歌,而鲍照的诗篇亦引领了时代的风尚。可以说鲍照属于元嘉,而元嘉又属于鲍照。本文首先分析刘宋王朝动荡的局势对鲍照乐府诗创作的影响,其次结合鲍照乐府诗中的具体诗篇来分析刘宋时期元嘉士风的具体特征。

关键词:鲍照;乐府诗;元嘉士风

历时三百八十多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又是一个思想发生大变化的时期,文学思想在这一时期显现出不同于此前,也不同于此后的独有而鲜明的特征。让我们从思想上回归到南朝刘宋时期,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刘宋(420—479)是南朝的开端,有六十年,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取代东晋政权而建立。改国号宋,定都建康。南朝宋建立后,北方诸国虎视眈眈,战事不断。公元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即位,他在位三十年,励精图治,国家生产经济终于有所恢复,遂有元嘉之治。但公元453年,其长子刘劭为了篡夺皇位,骇人听闻地杀害了自己父亲,之后王室诸子争位,混战不止,帝王荒残暴,朝政日益腐败,国家实力从此一蹶不振。公元479年,宋顺帝刘准把帝位禅让给了萧道成,南朝宋终被南齐所取代。

一、社会政治对鲍照乐府诗创作的影响

文学的发展演进系于时代的风云际会,而乐府诗创作的衍变更是深深地根植于社会政治的变迁。鲍照生活于南朝刘宋时期,整个南朝是一个朝代不断更迭,战乱不绝如缕的历史时期。刘宋六十年,南齐只有二十三年,梁朝五十五年,陈朝三十二年,仿佛走马灯,以相似的手段夺取政权,又以相似的手段交出政权。刘宋是中国古代政治史和文学史的一个分水岭。随着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方,中国史上漫长的南北分裂局面形成。这一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刘宋政权不仅目睹了外部的分裂局面,其内部的政权斗争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外部战争给人民带来痛苦,内部贵族大地主加在农民头上繁重的租税徭役。正是在这样一个危险的政治环境下,鲍照以一介侍臣的身份在刘宋诸王不同幕府的迁转中度过了他的大半生。

南朝刘宋之际,一方面政治变动频繁,社会矛盾复杂纠结,皇权政治复兴,门阀政治溃败,政治风格转为尚实。另一方面,士族内部清浊分流,士人群体的思想与观念错综复杂。鲍照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沿承两晋而又有所变化了的社会环境中。宋武帝登位三年以后就病逝了,由其儿子宋文帝继位,历史上从此开始了为期三十年的元嘉统治时期。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在刘宋时期影响很大。这正如后来顾炎武所说,高门巨族,以泰山压卵之势,凌忽寒士。稍铄其锋者,驱迫有司,排抑多端,固以自尊,亦所有稳操政柄,明持物望耳。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门第仍然是矗立在寒士们面前的一座大山,在这个门阀制度盛行的时代,政治上受压抑,无法发挥他的抱负和才能,在文坛上也受到轻视,鲍照在其乐府诗和其他作品中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无力之感,他在《瓜步山揭文》中写道“才之多少,不如势之多少远矣”①,有力地鞭挞了门阀制度摧残压制人才的恶果。鲍照的许多以针砭时弊为目的,以咏史怀古为主题的乐府诗的创作可以说多是导源于当时的黑暗的社会政治。

二、鲍照乐府诗中体现出来的元嘉士风

乐府诗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文学载体,不仅在题材形式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在思想内涵上表现出无限的广度与宽度。具体说来,就是无论从文学角度去窥探,抑或是从社会风尚去寻绎,我们都会惊奇地发现乐府诗歌中反映出乐时代的士风。因而乐府诗就被时代赋予了深刻的意义与久远的影响。鲍照的乐府诗即是如此。我们知道所谓士风“是指一个时代内绝大多数士人的思想趋向和行为方式。”②刘宋时期儒、道、佛三家思潮渐趋合流,士人从清谈玄虚人生回归现实,经营仕途。其诗歌主题由玄言理论转向山水田园,以抒情言志为依归,诗歌主题多样。及至元嘉时期,文人游心文艺,崇尚文学,一是由于刘宋政权的倡导,二是缘于整个时代的世风之呼声,而归根结底亦是士人趋吉避凶、明哲保身的深层心理风貌之反映。著名诗人谢灵运便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如谢灵运好戴曲柄笠,孔隐士谓曰:“卿欲希心高远,何不能遗曲盖之貌?”谢答曰:“将不畏影者未能忘怀。”(《世说新语》 言语第二)便是这种心理风貌的体现。在多疑多忌的宋孝武帝的争才之下,鲍照也不得不深深自我抑制,沈约指出:“世祖以照为中书舍人。上好为文章,自谓物莫能及,照悟其旨,为文多鄙言累句,当时咸谓照才尽,实不然也。”③鲍照深沉压抑的痛苦在其《拟行路难》十八首中体现出来,他在《拟行路难》其六中写道:“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便是对这种心里风貌的反映。元嘉士人既崇尚儒经文化,以道家为旨归,又笃信佛教。此时社会相对稳定,士风奢侈,世风绮靡。因而,元嘉体诗歌重视形式,诗歌主题亦是向山水美景靠拢,呈现出相当浓厚的诗歌唯美艺术化倾向。刘宋末期,战乱频仍,政局动荡。世族在政治、经济上渐趋式微,庶族寒士地位渐趋提高。值此乱世,文士多惧有杀身之祸,朝不保夕之心,许多文士寄心山水,追求奢靡声色。士风日下,世风日蹙。元嘉末至大明、泰始之际,诗歌以雅正为主流,而渐趋由雅变,声律之风渐开。我们知道在元嘉之末的雅俗沿革之际,对于鲍照的乐府诗不可以悦耳妄相推许。这一时期的士风与世风自然对鲍照的乐府诗的主题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鲍照以抒情言志为内容的生命主题和以针砭时弊、表达作者忧愤之情为内容的情爱主题等乐府诗作品之中。鲍照遂以其独特的乐府诗创作风格谱写出了元嘉时期的最强有力的时代音符。可以说元嘉士风如同倒影一般投射入到鲍照的乐府诗之深潭中,久久回荡,愈久愈清,令人垂腕叹息。

通过分析刘宋时期动荡的社会政治对鲍照乐府诗创作的影响和鲍照乐府诗中体现出来的元嘉士风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元嘉士风影响了鲍照乐府诗的创作,从鲍照乐府诗作品中又体现出了元嘉士风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士风和文学创作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体现的关系。所以无论是研究士风的衍变,还是探究文学的演进,如能将此二者作为互为观照的两个焦点,那么我们就会获得更有说服力的背景诠释与立论支撑。(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基金项目:(2012XYC018)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2]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

[3](南朝宋)鲍照著;丁福林,叢玲玲校注:鲍照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4]张爱波.西晋士风与诗歌.济南:齐鲁书社,2006.

注解:

①(南朝宋)鲍照著;丁福林,叢玲玲校注:《鲍照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出版,第981页。

清浊合流范文5

[作者简介]张忠堂,男,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汉语音变构词研究。

[摘 要] 现代汉语多音多义字往往与古代汉语音变构词有关,“中”、“间”就是典型的个案。从共时角度看,它们属于多音多义字;以历时眼光看,它们是上古汉语音变构词的遗迹;从字形变化看,它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以“中”为代表,原始词和滋生词字形基本没变,另一类以“间”为代表,原始词和滋生词字形变化较大。厘清这些多音多义字音义形的演变脉络,有助于现代汉字的规范化,也有益于语文辞书的编撰和修订。《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中小型规范辞书可以根据共时语言事实标注多音多义字的读音、释义和字形,《辞源》、《汉语大词典》等大型专业辞书必须坚持音义契合的时代性原则标注多音多义字的读音、释义和字形。

[关键词]

音变构词; 变声构词; 变调构词; 原始词; 滋生词; 多音多义字; 现代汉语

From Derivations by Soundchange to Polyphonic and Polysemous Chinese Characters:

A Case Study of″Middle″ and ″Space″

Zhang Zhongtang

(School of Literature,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Datong 037009, China)

Abstract: The polyphonic and polysemous Chinese characters in modern Chinese mostly originated from the derivations by soundchange in classical Chinese. Since B.Karlgren first focused his attention on the existence of large groups of cognate words in classical Chinese in his Word Families in Chinese (1934),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find the semantic relationship that corresponds to the phonetic contrasts in the philological explanation for lexical meaning, grammatical function and morphology.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es, this study selects Zhong (middle,“中”) and Jian (space,“间”) as two samples, and attempts to examine their derivational processes, to reveal their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of sounds, meanings and the shap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which can not only enrich the research in the polyphonic and polysemous Chinese characters in modern Chinese, bu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compilation and revision of Chinese dictionaries.

The varia lectio (异读) data of this paper are mainly from Jingdian Shiwen (《经典释文》) andSyllabary of Dialect Pronunciations of Chinese Characters (《汉语方音字汇》). Jingdian Shiwen is rich in derivations by soundchange from PreQin period to Wei and Jin dynasties, and has experienced the stage of the morphological decline, while Syllabary of Dialect Pronunciations of Chinese Characters is well acclaimed for its colloquial featur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two helps examine the origin,development and decline of the derivations by soundchange of Zhong and Jian.

The derivation by soundchange of Zhong goes as follows: (1) Basic form (原始词), even tone (平声), unvoiced initial(清声母), means ″middle; fair and equitable rule,″ noun; (2) Derived form Ⅰ by tonechange to falling tone(去声), unvoiced initial, means ″in the middle of,″ adjective; (3) Derived form Ⅱ by meaningchange, falling tone, unvoiced initial, means ″to meet the standard; to hit the target,″ verb; (4) Derived form Ⅲ by initialchange,falling tone, voiced initial(浊声母), means ″just in the middle of,″ adjective.

The derivation by soundchange of Jian goes as follows: (1) Basic form, even tone, unvoiced initial, means ″space between,″ noun. (2) Derived form Ⅰ by meaningchange,even tone, unvoiced initial, means ″to await a favorable opportunity,″ verb. (3) Derived form Ⅱ by initialchange, even tone, voiced initial, means ″to be leisured,″ adjective. (4) Derived form Ⅲ by tonechange, falling tone, unvoiced initial, means ″to be or place between; to sow discord,″ verb.

According to the shap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Zhong and Jian represent two kinds of form cha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Zhong represents the direction in which the original form has been maintained, while Jian represents the other direction where the form has changed. The basic form of Jian was initially written as “”, and then replaced by the popular shape “间”, and its derived form borrowed another shape “闲”. In Syllabary of Dialect Pronunciations of Chinese Characters, both Zhong and Jian are still polyphonic and polysemous in 20 dialects, which should be the last vestiges of derivations by soundchange in classical Chinese.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in the mediumsized philological dictionaries, such as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现代汉语词典》),Xinhua Dictionary (《新华字典》), the synchronic sound, meaning and shape of polyphonic and polysemous Chinese characters can be marked according to their usages in modern Chinese, while in the largescale philological dictionaries, such as Chinese Dictionary of Etymology (《辞源》) and Great Chinese Dictionary(《汉语大词典》),the diachronic sound, meaning and shape of polyphonic and polysemous Chinese characters should be marked according to their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which is a goal that the compilation and revision of philological dictionaries should achiev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derivation by soundchange; derivation by initialchange; derivation by tonechange; basic form; derived form; polyphonic and polysemous Chinese characters; modern Chinese

一、 引 言

普通话里,“中”和“间”属于多音多义字。《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字收录两组音义:(1)读zhōng,义为“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位置在两端之间的”[1]1683等。(2)读zhòng,义为“正对上;恰恰合上”[1]1690等。“间”字收录两组音义:(1)jiān,义为“中间;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1]629等。(2)读jin,义为“空隙;挑拨使人不和”[1]637等。又收录“闲”的音义:读xin,义为“没有事情;有空(跟‘忙’相对)”[1]1410等。其中“间”、“闲”的繁体字形均收录“”。从共时角度看,合成词“中间”读zhōngjiān,义为“里面;中心”[1]1684等,音义理据容易理解,而“间”、“”、“闲”三字的音义形关系则显得比较复杂。检阅普通话,类似“中”、“间”的多音多义字不在少数,厘清它们在汉语史上音义形的对应关系,不仅有助于现代汉字规范化工作,对语文辞书的编撰和修订也有重要作用。

其实,多音多义字古已有之,前人称之“读破”、“破读”或“破字”。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毛诗多转音”条提出“音随义转”和“四声圈点”(笔者按:四声别义)[2]21,已经触及多音多义字的本质。现代研究表明,大量发生于上古汉语的音变构词是现代汉语多音多义字的主要成因。

所谓音变构词,指通过变换音节中的音素以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的方法,包括变声构词、变韵构词、变调构词和综合音变构词四种类型。例如“期”:读qī(《广韵》渠之切),义为“邀约”,“约定的期限”;读jī(《广韵》居之切),义为“按约定的时间为周期循环一周”。两读声母不同,意义相关,属于变声构词[3]27。又如“好”:读hǎo(笔者按:《广韵》呼切),义为“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读ho(笔者按:《广韵》呼到切),义为“喜爱”[1]517,519。两读声调不同,意义相关,属于变调构词。

音变构词盛行于单音节词占优势的上古汉语里,随着词汇双音化的大势,魏晋以后逐渐衰微。郭锡良指出:“单音节语言要创造新词,只可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词义引申分化出新词,可以叫做词义构词;另一种是通过音节中音素的变化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可以叫做音变构词。”[4]145对于音变构词现象,古今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过研究。汉代经师主要着力于词义考辨,例如《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本文十三经引例均摘自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文中用大写字母标记《十三经注疏》各单行本名称,其中,ZZ代表《春秋左传正义》,GY代表《春秋公羊传注疏》,SS代表《尚书正义》,ZY代表《周易正义》,LJ代表《礼记注疏》,ZL代表《周礼注疏》,LY代表《论语注疏》,MS代表《毛诗正义》,EY代表《尔雅注疏》。:“《春秋》伐者为客”,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又“伐者为主”,注:“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齐人语也。”[5]ZZ178唐作藩、王力、孙玉文的相关论著均属此类参见唐作藩《破读音的处理问题》,载《汉语史学习与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31243页;王力《同源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马建忠从语法意义角度探索了汉语音变构词,他认为,同形异音不仅可以区分外动、内动、受动等动词小类,还可以辨别词类,区分动字和静字[6]196207。金兆梓、周祖谟和黄坤尧等的相关论著均属此类参见金兆梓《国文法之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周祖谟《问学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版;黄坤尧《音义阐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从形态学视角观察汉语音变构词的学者有B. Karlgren、G. B. Downer、周法高等,他们致力于寻求汉语音变构词的形式依据。潘悟云、金理新的相关论著均属此类参见[瑞典]高本汉《汉语词类》,张世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潘悟云《上古汉语使动词的屈折形式》,载《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第4857页;金理新《上古汉语声母清浊交替和动词的体》,载《语文研究》2005年第4期,第2731页。。

本文选择“中”、“间”两个多音多义字作为个案展开研究,以陆德明《经典释文》辑录的相关异读材料为主,以《汉语方音字汇》辑录的现代方言材料为辅,兼顾词义和语法意义,努力梳理“中”与“间”的音义形发展线索,希望为语文辞书更好地处理多音多义字提供参考。

二、 “中”的音变构词

上古汉语里,“中”的音变构词涉及变调构词和变声构词两个过程。贾昌朝《群经音辨•辨字同音异》:“中,内也(《说文解字注》‘中’下注:当作‘内也’),陟弓切。中,适也,陟用切。中,伯仲也,持用切。”[7 ]5其中“陟弓切”和“陟用切”是平去声调之别,“陟用切”和“持用切”是清浊声母之别。Downer将此归入Group B. Basic form NominalDerived form Verbal(B类,原始词是名词性成分,滋生词是动词性成分)[8]278,周法高则将此归入方位词第1小类“去声为他动式”的“平上声和去声之别”[9]76。

《经典释文》给“中”标注音义184次,其中“如字”(陟弓切,知母平声)2次,“陟仲切”(知母去声)131次,“直众反”(澄母去声)11次,兼注两读或三读40次。

“中”的原始词本文采用王力《同源字典》的说法,把音变构词的基本形式称作原始词,滋生形式称作滋生词。义为“中间;中正之道”,名词。《广韵》陟弓切:“中,平也,成也,宜也,堪也,任也,半也。”[10]26上古属端母冬部平声,中古属知母东韵平声三等合口“中”和“间”的上古、中古音韵均摘自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说文解字》丨部:“中,内也。”[11]20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下注:“然则‘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11]20如《书•仲虺之诰》:“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传:“欲王自勉明大,立大中之道于民,率义奉礼,垂优足之道示后。”[5]SS198音义文中引用《十三经注疏》,直称传、笺、注、疏。音义材料均摘自《经典释文》,陆德明音义简称“音义”。:“建中,如字,本或作‘忠’,非。”[12]94此处的“中”义为“中正之道”,陆德明标注“如字”,即《广韵》陟弓切。又《庄子•充符》:“游于羿之彀中。”[13]25音义:“中,如字。”[12]751

原始词通过变调构词,滋生新词Ⅰ,义为“处于两人或两物之间的”,形容词。《广韵》陟仲切:“中,当也。”[10]346上古属端母冬部去声,中古属知母送韵去声三等合口。王观国《学林》“中兴”条案:“‘中’字,有‘锺’‘众’二音,其义异也。音‘锺’者,当二者之中,首尾均也。音‘众’者,首尾不必均,但在二者之间尔。”[14]51

滋生词Ⅰ在语境里有两个引申义音变构词的原始词和滋生词音近义通,判定相对容易,而词义构词和一词多义的判定则依据孙玉文先生《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增订本)设定的标准,即意义相关字形不同属不同的词,意义相关字形相同则分别对待:功能不同处理为词义构词,功能相同处理为一词多义。。一是“排行居于长幼之间的”。如《易•说卦》:“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5]ZY330音义:“中男,丁仲反。下同。”[12]65句中“中男”义为“排行第二的男子”,但不见得一定排行正中。又《左传•僖公十五年》:“士羊,亦无也。女承筐,亦无贶也。”注:“《周易•归妹》上六爻辞也……离为中女。”[5]ZZ379音义:“中女,丁仲反。”[12]489

二是“时间上处于首尾之间的”。如《春秋•序》:“若平王能祈天永命,绍开中兴。”[5]ZZ28音义:“中兴,丁仲反。”[12] 468宋人王观国《学林》“中兴”条案:“‘中兴’者,在一世之间,因王道衰而有能复兴者,斯谓之中兴,首尾先后不必均也。”[14]51《康熙字典》“中”下按:“俗读‘中兴’之‘中’为平声。”[15]79又《左传•文公八年》:“春,晋侯使解扬归匡、戚之田于卫。”注:“匡,本卫邑,中属郑,孔达伐不能克。”[5]ZZ523音义:“中属,丁仲反。”[12]504

滋生词Ⅰ发生词义构词,滋生新词Ⅱ,义为“合乎标准”,“击中目标”等,动词。如《礼记•月令》:“律中大蔟”[5]LJ448。音义:“律中,丁仲反,犹应也。后放此。凡如此之例,‘十二月’文注,皆可以类求之。”[12]377又《庄子•逍遥游》:“其大本(笔者按: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13]15音义:“不中,丁仲反。下同。”[12]738又《左传•桓公五年》:“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5]ZZ166音义:“中肩,丁仲反。”[12]475

滋生词Ⅰ又变声构词,滋生新词Ⅲ,义为“恰恰处于两人或两物中间的”,形容词,字后作“仲”。《广韵》直众切:“仲,中也。”[10]345上古属定母冬部去声,中古属澄母送韵去声三等合口。《说文解字》人部:“仲,中也。”[11]367《说文解字注》“仲”下注:“古‘中’、‘仲’二字互通”[11]367。区别字形“仲”是“中”变声构词的有力证据。如《周礼•天官•司裘》:“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5]ZL171音义:“中秋,音仲,注同。”[12]250此处“中秋”,义为“秋季第二个月”。“中秋”作为传统节日当源于此,只是读音与原始词合流,读成平声了。《周礼》一书,“中春”、“中秋”均作“中”,注家均注“音仲”,反映的正是“中”变声构词的语言事实。《礼记•月令》:“中丁,又命乐正入学习乐。”[5]LJ478音义:“中丁,音仲,本亦作‘仲’。”[12]A379该句《吕氏春秋•仲春》高诱注:“中丁,中旬丁日。”[16]632

现将“中”的音义滋生关系整理如表1所示:

表1 “中”的音义滋生关系

滋生过程《广韵》音切词义构词方式 词性

原始词陟弓切(知母平声)中间;中正之道名词

原始词滋生词Ⅰ陟仲切(知母去声)处于两人或两物之间的变调构词形容词

滋生词Ⅰ滋生词Ⅱ 陟仲切(知母去声)合乎标准;击中目标词义构词动词

滋生词Ⅰ滋生词Ⅲ直众切(澄母去声)恰恰处于两人或两物中间的变声构词动词

《辞源》把“处于两人或两物中间的”一义处理为“通‘仲’”[17]91,《汉语大字典》亦然[18]13,这是对“中”的变声构词了解不够所致,《汉语大词典》处理为“中,‘仲’的古字”[19]246,比前者准确。普通话里,“中央、中外、中州、关中、华中、折中”等合成词,语素“中”来自原始词音义,当读平声;“中暑、中意、中肯、看中、谈言微中、百发百中、言必有中”等合成词和成语,语素“中”源于滋生词音义,当读去声。

三、 “间”的音变构词

上古汉语里,“间”“间”本作“”,“间”是后起字形,文献“间”、“”往往存在交涉,本文经传用例均作“间”字。音变构词涉及变声构词和变调构词两个过程。《群经音辨•辨字同音异》曰:“间,中也,古闲切。间,厕也,古苋切。间,隙也,胡奸切。”[7]106其中“古闲切”和“胡奸切”为清浊声母之别;“古闲切”和“古苋切”是平去声调之别。《说文解字注》“间”下注:“间者,稍暇也,故曰间暇。今人分别其音为户闲切,或以‘闲’代之。”[11]589又:“间者,隙之可寻者也,故曰间厕,曰间迭,曰间隔,曰间谍。今人分别其音为古苋切。”[11]589Downer将此归入Group B. Basic form NominalDerived form Verbal[8]278;周法高则将此归入“非去声或清声母为名词,去声或浊声母为动词或名谓式”第1小类“平上声和去声之别”[9]53;俞敏把原始词归入“k型的名词”,把滋生词归入g型形容词,并指出“在当时g型词已经分化出来了”[20]309。上古汉语里,“间”的原始词和滋生词同用“”字,后来为了区别滋生词和原始词,另造“间”字记录原始词,又假借“闲”字记录滋生词。《说文解字》门部:“闲,阑也。”[11]589《说文解字注》“间”下注:“古多借为‘清闲’字。”[11]589

《经典释文》给“间”标注音义198次,其中,“古闲切”(见母平声)7次,“户间切”(匣母平声)55次,“古苋切”(见母去声)110次,兼注两读或三读26次。

“间”的原始词义为“间隙”,名词。《说文解字》门部:“间,隙也。”[11]589《广韵》古闲切:“间,隙也,近也。又中间。”[10]131上古属见母元部平声,中古属见母山韵平声二等开口。《说文解字注》“间”下注:“隙者,壁际也。引申之,凡有两边有中者皆谓之隙。隙谓之间,间者,门开则中为际。凡罅缝皆曰间,其为有两有中,一也。”[11]589如《礼记•玉藻》:“缟冠素纰,既祥之冠也。”注引《间传》曰:“大祥,素缟麻衣。”[5]LJ892音义:“间,古闲反。”[12]404《间传》为篇名,释义见于《礼记•原目》,陆德明音义援引郑玄曰:“名《间传》者,以其记丧服之间轻重所宜也。”[12]453又《论语•子罕》:“病间”[5]LY117,音义:“病间,如字。”[12]704此处,陆德明标注“如字”,即《广韵》古闲切,下同。《说文解字注》“间”下注:“病与疗之间曰病间”[11]589。又《庄子•大宗师》:“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未葬。”[13]30音义:“有间,如字。崔、李云:顷也。”[12]756崔、李轨解作“一段时间”,是引申义。

原始词首先通过词义构词,滋生新词Ⅰ,义为“等候时机”,动词。如《左传•庄公八年》:“使间公”,注:“伺公之间隙”[5]ZZ233。音义:“间公,如字,注同。或古苋反,非。”[12]479此处,陆德明特别指出读“古苋反”不对。又《昭公七年》:“晋师必至,吾无以待之,不如与之,间晋而取诸杞。”注:“侯晋间隙,可复伐杞取之。”[5]ZZ1243音义:“间晋,如字,注同。”[12]572

原始词又变声构词,滋生新词Ⅱ,义为“闲暇”,形容词。《广韵》户闲切:“闲,阑也,防也,御也,大也,法也,习也,暇也。”[10]131上古属匣母元部平声,中古属匣母山韵平声二等开口。滋生词Ⅱ后来假借“闲”字作为记录符号。《说文解字》门部:“闲,阑也。”[11]589如《诗•召南•殷其》:“何斯违斯,莫敢或遑。”笺云:“何乎此君子,适居此,复去此,转行远,从事于王所命之方,无敢或间暇时。”[5]MS88音义:“间暇,音闲。”[12]127陆德明“音闲”,即《广韵》户闲切。又《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职任万民……九曰间民,无常职,转移执事。”注:“间民,谓无事业者,转移为人执事,若今佣赁也。”[5]ZL32音义:“间民,音闲。”[12]242又《礼记•大学》:“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注:“就而观之,知其所止,知鸟择岑蔚安间而止处之耳。”[5]LJ1594音义:“安间,音闲。”[12]458

原始词又变调构词,滋生新词Ⅲ,义为“间隔,离间”,动词。《广韵》古苋切:“间,厕也,疗也,代也,送也,迭也,隔也。”[10]408上古属见母元部去声,中古属见母裥韵去声二等开口。如《书•益稷》:“笙镛以间,鸟兽跄跄。”[5]SS127音义:“间,间厕之间”[12]87。又《尔雅•释言》:“间,也。”注:“《左传》谓之谍,今之细作也。”[5]EY88音义:“间,音谏,,胡典反。谍,徒协反,杜预注《左传》云:‘谍,伺也。’《说文》云:‘军中反间也’。”[12]854

汉译佛经里,“间”、“”和“闲”三字使用有分有合,因经而异,可能与译经时间和地域相关。北魏平城时期释慧觉所译《贤愚经》口语色彩较浓,已经用“闲”来记录“间”的滋生词Ⅱ。例如卷二《降六师缘品第十四》:“于是六师,甚怀恼恚,各至闲静,求学奇术”(106/519B)文中佛经引例均摘自《乾隆大藏经》,(北京)中国书店2007年版。括号内前两组数字代表册数和页码,A字母代表上栏,B字母代表下栏。。又卷四《出家功德尸利提缘品第十八》:“事简闲暇,共人博戏”(106/556A)。同期由吉迦夜和昙曜合译《杂宝藏经》中,“闲”字的使用亦然。例如卷一《王子以肉济父母缘第二》:“父母年老,而眼俱盲,常取好鲜花美水,以养父母,安置闲静无怖畏处。”(107/457B)而“间”字至迟在东晋时期的汉译佛经里已经用来记录原始词。例如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等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一《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五》:“菩萨不实身,如一切世间之所得故。”(25/2A)又东晋释法显《大般涅盘经》卷上:“世尊乃至殷三说,阿难茫然,犹不解悟,不请如来住寿一劫若减一劫,利益世间诸天人民。”(31/303A)

现将“间”字的音义滋生关系整理如表2所示:

表2 “间”的音义滋生关系

滋生过程《广韵》音切 词义 构词方式 词性

原始词(本作“”,后作“间”) 古闲切(见母平声)间隙名词

原始词滋生词Ⅰ(字同原始词)古闲切(见母平声)等候时机词义构词动词

原始词滋生词Ⅱ(借“闲”字)户闲切(匣母平声)闲暇变声构词形容词

原始词滋生词Ⅲ(字同原始词)古苋切(见母去声)间隔;离间变调构词动词

《辞源》把“间”处理为“”的俗字[17]3537,正确。“民间、晚间、时间、间祀、间架、间壤”等合成词,其中的语素“间”来自原始词音义,故读平声;“反间、离间、相间、间厕、间道、间谍”等合成词,其中的语素“间”源于滋生词音义,故读去声。上文所论“中”和“间”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中间”,均来自原始词音义,故读平声。

四、 余 论

《汉语方言字汇》(第2版)记录了20个方言点的语音,“中”[21]361362和“间”[21]248,250均存在别义异读,这是“中”、“间”音变构词的历时发展和传承。从字形变化来看,“中”、“间”的音变构词大致代表了两种类型:一种以“中”为代表,原始词和滋生词的字形基本没变,另一种以“间”为代表,原始词和滋生词的字形发生了较大变化。

“中”、“间”由音变构词演变为多音多义字,浓缩了汉语发展过程中的许多信息。申而言之,音变构词研究不仅能够丰富汉语构词法理论,对语文辞书如何准确处理多音多义字也有重要作用。《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等中小型规范辞书可以根据共时语言事实标注多音多义字的读音、释义和字形;《辞源》和《汉语大词典》等大型专业辞书必须尽量厘清汉语发展过程中音义形结合的复杂情况,坚持音义契合的时代性原则标注多音多义字的读音、释义和字形。这是语文辞书工作者今后努力的一个大方向。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Dictionary Editorial Office of th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ed.),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2.]

[2]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Qian Daxin, Shijiazhai Yangxin Lu, Shanghai: Shanghai Bookstore Publishing House, 2011.]

[3] 张忠堂: 《汉语变声构词研究――以“臭”“期”为例》,《语文研究》2012年第2期,第2529页。[Zhang Zhongtang,″A Study on the Derivation by Initialchange: A Case Study of ′Chou′ and ′Qi′,″ Linguistic Research, No.2(2012), pp.2529.]

[4] 郭锡良: 《先秦汉语构词法的发展》,见《汉语史论集》(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43166页。[Guo Xiliang,″On the Development of Word Formation in PreQin Chinese Language,″in Essay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Supplementary Version),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2005, pp.143166.]

[5] 李学勤主编: 《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Li Xueqin (ed.), Notes and Commentaries on the Thirteen Confucian Classics,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99.]

[6] 马建忠: 《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Ma Jianzhong, Mashi Wentong,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0.]

[7] 贾昌朝: 《群经音辨》,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Jia Changchao, Qunjing Yinbian,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34.]

[8]G.B.Downer,″Derivation by Tonechange in Classical Chinese,″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No.22(1959), pp.258290.

[9] 周法高: 《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Zhou Fagao, On the Grammar of Classical Chinese Language: Series of Morphology, Taipei: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2.]

[10] 陈彭年、丘雍编: 《广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Chen Pengnian & Qiu Yong(eds.), Guangyun,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60.]

[11]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Duan Yucai, Annotation of Shuowen Jiezi, Shanghai: Shanghai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81.]

[12] 陆德明: 《经典释文》, 黄焯汇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Lu Deming, Jingdian Shiwen, collated by Huang Zhuo,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3.]

[13] 浙江书局辑刊: 《二十二子•庄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Zhejiang Book Company(ed.), Eeshierzi: Chuangtzu, Shanghai: Shanghai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86.]

[14] 王观国:《学林》,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Wang Guanguo, Xuelin,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8.]

[15] 陈廷敬、张玉书、凌绍雯等编: 《康熙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Chen Tingjing, Zhang Yushu & Ling Shaowen et al.(eds.), Kangxi Dictionary,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58.]

[16] 浙江书局辑刊: 《二十二子•吕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Zhejiang Book Company(ed.), Eeshierzi: Lüshi Chunqiu, Shanghai: Shanghai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86.]

[17] 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 《辞源》(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Editing Team of Ciyuan(Chinese Dictionary of Etymology) from Guangdong, Guangxi, Hunan, Henan Provinces &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the Commercial Press(eds.), Ciyuan(Chinese Dictionary of Etymology) (Revised Edition),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79.]

[18]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 《汉语大字典》,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1990年。[Editing Committee of Dictionary of Grand Chinese Dictionary(ed.), Grand Chinese Dictionary, Chengdu: Sichuan Dictionary Publishing House, Wuhan: Hubei Dictionary Publishing House, 19861990.]

[19] 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Editorial Board & Compiling Section of the Great Chinese Dictionary(eds.), Great Chinese Dictionary(Reduced Edition), Shanghai: Shanghai Dictionary Publishing House, 1997.]

清浊合流范文6

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也不断强调,将备荒仓储建设置于重要的位置,如朱元璋曾说:“务农重谷,王政所先。古者民勤耕稼之业,故三年耕则余一年之食,九年耕则余三年之食,二十七年耕则余九年之食,是以岁或不登,民无饥色,以储蓄有素故也。朕屡敕有司劝课农桑,而储蓄之丰未见其效,一遇水旱,民即饥困。故尝令河南等处郡县,各置仓庾,于丰岁给价籴谷,就择其地民人年高而笃实者主之,或遇荒歉,即以赈给,庶使民得足食,野无饿夫。其有未备之处,宜皆举行。”他先是“令天下立预备仓,籴谷收贮以备赈济”,后来又感到常平仓平抑粮价的作用不可低估,遂下诏:“今后宜令各府州县设常平仓。每遇秋成,官出钱钞收籴入仓。如遇歉岁,平价出粜。盖米价不踊则物价自平,如此则官不失得,民受其惠矣。”其后历朝皇帝也多有强调,如嘉靖三年,“令各处府按官督该司处置预备仓,以积粮多少为考绩殿最”。清朝建立后,也仿照历代旧制,推行仓储建设。顺治十七年,户部议定常平仓每年春夏出粜,秋冬籴还,平价生息,凶岁则按数给散贫户。后历代清帝也屡颁诏旨,要求各地推行,如康熙二十九年正月诏谕:“重念食为民天,必盖藏素裕而后水旱无虞。曾经特颁谕旨:著各地方大吏督率有司,晓谕小民,务令多积米粮,俾俯仰有资,凶荒可备,已经通行。其各省遍设常平及义仓、社仓,劝谕捐输米谷,亦有谕旨允行。后复有谕旨:常平等仓积谷,关系最为紧要。见今某省实心奉行,某省奉行不力,著再行各该督抚,确察具奏。朕于积贮一事,申饬不啻再三。藉令所在官司能俱体朕心,实有储蓄……嗣后直省总督、巡抚及司道府州县官员,务宜恪遵屡次偷旨,切实举行,俾家有余粮、仓庾充牣,以副朕爱养生民至意。如有仍前玩愒、苟图塞责、漫无积贮者,将该管官员及总督巡抚,一并从重治罪。尔部即遵谕通行。”[1]雍正帝尤其强调仓储的积谷备荒作用,指出:“积贮仓谷,关系民生,最为紧要。”在各种仓储中,他特别重视社仓建设,认为“备荒之仓莫便于近民,而近民莫便于社仓”,即位不久即谕令各省建立社仓,并要求“有司善为倡导于前,留心稽核于后,使地方有社仓之宜,无社仓之害”[3]。由于皇帝的重视,各地社仓建设捷报频传,雍正二年时,各省已“渐行社仓之法”,并最终形成了“省会以至州郡俱建常平仓,乡村则建社仓,市镇则设义仓,而近边有营仓之制,所以预为之备者,无处不周矣”的局面,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备荒仓储体系。

二、宗族社会保障的发展

宗族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宗族制度的表现形式与性质也不相同。宋代以后,宗族制度发生了显著变化。针对人们血缘观念淡薄的现象,官僚士大夫发起重整宗族制度的活动,一方面通过提倡孝悌伦常,加强对族人思想的控制,另一方面设置族田、建立义庄,通过保障或改善宗族成员生活的手段,维护子孙的生存,达到“敦本收族”的目的。最早的宗族义庄制度可以追溯到北宋范仲淹创立的范氏义庄。1049年任知杭州时,尽出自己多年积余的俸禄,在故乡苏州买田千亩,捐为范氏宗族公产,称为“义庄”,其所得租米,分与全体宗族成员“,供给衣食及婚嫁丧葬之用”。为了保证义庄的运营和持续,范仲淹还亲自制定《义庄规矩》,对义庄收入的分配作了具体安排,对于所有宗族成员都给予定量的粮食布匹,对婚嫁丧葬等给予补助,表现出普遍福利的性质。其后又对宗族子弟的读书就学以及参加科举进行物质激励。正因为如此,范氏宗族成员的生活不只能基本维持,而是得到较大改善,普通族人自不待言“,虽至贫者,不复有寒馁之忧”[6]。范氏义庄起了开导风气、模范后世的作用。明清时期,宗族制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为了重整封建宗法关系,明代各个宗族纷纷建祠修谱、创立族田义庄,族田义庄的数量由是大为增加,所谓“苏郡自宋范文正公建立义庄,六七百年世家巨族踵其法而行者,指不胜屈”[7]“;自明以来,代有仿行之(范氏义庄)者,而江以南尤盛”[8]。据李文治、江太新先生的粗略统计,明代276年间,各地族田义庄资料约有200宗左右,远远超过宋元两代的总和(400年间约70余宗)[9]。进入清代以后,由于皇帝的重视和倡导,加上社会环境的变化,宗族势力日益膨胀,如康熙帝颁行“圣谕”十六条,首条即“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雍正帝积极阐扬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鼓励宗族“立家庙以荐蒸尝,设家塾以课子弟,置义庄以赡贫乏,修族谱以联疏远”。皇帝的诏谕得到地主士绅的积极响应。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设立义庄的,以致有“义庄之设遍天下”的说法。据范金民的统计,至清代末年,仅苏州府的义庄数即达到200个之多[10]。适应宗族人口增加、规模扩大等情况,明清时期宗族社会保障主要表现为周贫、济困的特点。范氏义庄的变迁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义庄初设时,范氏族人仅90余口,岁入租米800斛,故“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1]。由于宗族成员不断增加,生齿日繁,而义田数量所增有限,且赋课繁重,普遍福利的原则虽未打被,但已窒碍难行,逐渐向以救助族中之贫困成员为主转变。为此清朝康熙十七年《续申义庄规矩》中规定:“体贫劝学以示教养。祖泽本以周急不以继富,嗣后子孙寡妇贫无子老至六十、贫有子老至七十者,俱计年递加优给;其家殷者,虽老无子,例不加给。”丧葬抚恤亦以贫富为实施原则[2]。其后主奉范能浒再次增改,规定:子孙年满16岁,经审核后可以本名支取一份米粮,“年至六十以上加优老一户,七十以上加二户,八十以上加三户,九十以上加四户,如内有无子孙者再加一户,如有废疾不能自营衣食者再加一户。加给之数通不得过五户。如有家道殷实不愿支给者听”;“寡妇守节满三年者,本房房长及亲支保明,批给本名一户米,五年以上加一户,十年以上加二户,十五年以上加三户,二十年以上加四户,过此不加给。”[3]在后来的《增定广义庄规矩》中,明确“济贫”宗旨,对贫困族人予以特别照顾,规定:“谨考先规,子孙不论贫富均沾义泽,遇有极贫,量加周赡,似可无庸再益。但有贫病交加,实在不能自存者,允谊矜念,以广先仁。每岁房支长报名,执事核实,每名给米一户,稍资澶粥,极困者量加。”[4]由此可见,时代愈后,范氏义庄愈是强调济贫功能。从各宗族义庄所订的规则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出周贫、济困的特点。江苏无锡胶山《安氏家乘》载有立于万历二十三年的“赡族条件”,其中规定:“族人年力已衰、家无恒产、不能经营生理者,极贫月给米六斗、冬夏布银五钱,次贫月给米三斗、冬夏布银三钱,其能自给者,夏送酱麦五斗、夏布银二钱,冬送糕米一石、布银三钱”;“族有孀居无子,或子幼贫不能养者,极贫月给米五斗、冬夏布银五钱,次贫月给米三斗、冬夏布银三钱,其子成立,住月给米,仍给冬夏布银”;“族人年幼父母俱亡、无兄长抚育者,许近属收养,月给米三斗,岁给布银三钱”;“族有孤贫不能自婚者,极贫助银五两,次三两,又次二两;女不能嫁者,如之……”;“族人有丧贫不能敛葬者,极贫而年高有行者,助银八两,次五两,又次三两”;“族人有卧病危迫、贫不能自医药者,其近属为之延医诊视,助医药之费”;“族中子弟有读书向进而家贫者,县试给纸笔银三钱正案,府试给纸笔路费银五钱,院试给纸笔路费银壹两,进学助巾衫银壹两五钱。乡试助路费银二两”。可见,安氏家族重点对“族人年力已衰、家无恒产、不能经营生理者”、“族有孀居无子,或子幼贫不能养者”“、族人年幼父母俱亡、无兄长抚育者”“、族有孤贫不能自婚者”“、族人有丧贫不能敛葬者”“、族人有卧病危迫、贫不能自医药者”、“族中子弟有读书向进而家贫者”等几种情况进行资助,明显表现出“周贫济困”的特点[5]。浙江萧山来氏于康熙五十年所订“来氏赈米条款”中指出:“宗祠给米,本为孤寡老疾四项极贫无靠而设,其中稍可自存活与亲属可依倚者,便在可以与可以无与之间。夫米止有此数,可以无与而与,则不可不与者与之反少,非哀茕独惠鳏寡之道,故不得不有所分别而稍靳之也”。据此作出具体规定,对于“幼而无父”“、老而无子”“、无夫守志”、“瞽盲瘻痖驼背折肢为废疾父母不能养赡”、“癞瘘痨损鼓胀黄胖为痼疾亲戚无可依靠”等几类族人,分别给米救助[6]。大阜潘氏自徽州迁入苏州,人才辈出,显宦迭现,渐成文化名族,本着“所以专祭祀而恤宗族”之旨,自道光十二年创办“松鳞庄”,对“贫乏者量加赒赠”。道光十七年,制定“松鳞庄赡族规条”,要求对“贫老无依及孤寡废疾不能自养者,自当酌筹矜恤”,具体矜恤对象包括“贫老无依者”“、寡妇贫乏者”、“幼孤男女贫乏者”“、废疾无人养恤者”“、丧葬嫁娶无力者”等[7]。由此可见,明清两代的宗族义庄普遍注意到了对同族成员的生活保障问题,并且在宗族社会保障方面表现出以“周贫”、“济困”为宗旨的特点。

三、民间慈善事业的兴盛

明清时期的社会保障事业虽曾得到政府的大力提倡,但其规模及设施等似未必能超过宋代。而明清时期的最大亮点,无疑是民间慈善活动的兴盛。中国历史上的慈善活动早就已经出现,但其成为一种由团体机构主持的社会事业则始自明代后期。明代中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地主城居化的趋势,城镇成为财富和人口的聚集地,为民间慈善组织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明代是“结社”风气盛行的时代,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文人士大夫惯于结成“会”、“社”之类的团体,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活动,为善会善堂的出现作了组织准备。以规劝民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宗旨的劝善书,如《太上感应篇》、《功过格》、《阴骘文》之类,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对宣扬慈善风气、促进慈善组织兴起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应该强调的是,晚明时期的官僚士大夫针对社会弊陋丛生、危机四伏的现状,力图通过端正人心、整顿风俗的方法,重建传统道德和社会秩序。其中崇奉阳明心学者与佛、道合流,强调行善积德、因果报应,扩大了劝善运动的社会基础;而坚持程朱理学者则维护儒学正统,从宣传皇帝圣谕、宣讲乡约入手,将救助贫困视为改良社会的有效手段。两股力量殊途同归,共同推动了民间慈善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如学者所指出的:“晚明以来善书开始大量涌现,标志着一场新的思想运动正在配酿形成,我们可以称之为‘劝善运动’。这场‘运动’既有心学家的参与,更有一般儒家士人的积极推动。其目标则是通过行善积德以求得最大限度的福祉,进而重建理想的社会秩序。用儒家的传统说法,亦即通过‘迁善改过’、‘与人为善’以实现‘善与人同’的理想社会”[1]。因此之故,明末清初以后,善会善堂等民间慈善组织在全国各地广泛涌现。明代后期出现的民间慈善组织主要有同善会、放生会、掩骼会、一命浮图会、救生会(局)、育婴会等。放生指释放、救护被捕捉或将被宰杀的动物,如鸟兽虫鱼之类。这种善举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且在宋代较为盛行。从明末开始,受高僧云栖袾宏《戒杀放生文》的影响,放生善举得以复兴,放生会、放生社之类的民间慈善组织随之出现。明末清初的杭州、绍兴、南京、常熟、吴江、昆山、桐城、北京、番禺等地都设有放生会或放生社,放生事业十分兴盛。掩骼会的职能为收集掩埋暴露的无名尸骨。对强调入土为安的传统中国社会而言,掩骼是倍受重视的善举,但在明末以前,专以掩埋无名尸骨为职能的民间慈善组织并不多见。至明末崇祯年间,北京和绍兴等地相继出现了掩骼会。崇祯十四年,江苏太仓州遭遇严重旱灾,知州钱肃乐组织一命浮图会。其救助办法为:事先编纂《察举饥户册》,册中每页分三段,上段记施主姓名,中段书写“认救一命”,下段记录被救济者的姓名及救济日期。参加一命浮图会的人,根据财力,可一人救济多人,也可多人合救一人。从当年六月到九月,会员每隔十天向被救济者提供米五升和钱一百文,使其得以维持基本生活。救济活动结束前的九月十五日,参加者召开法会,诵读佛经,向佛祖报告施主和被救济者的姓名。一命浮图会也流行于明末的浙江宁波、绍兴一带。救生会(局)的基本运营模式,是由民间或政府出资雇佣水手,置备救生船,在容易发生事故的水面巡视。一旦发生船舶倾覆或有人落水的事故,救生船应迅速前往打捞。遇难者被救后,由救生机构发给衣被,提供食物和医药,并给予返家路费;若不幸死亡,提供棺木和墓地掩埋,并进行登记,以便家属前来认领。育婴社(会)是以收养弃婴为职能的慈善组织。救助弃婴的活动在中国出现很早,但大都由政府主持。严格意义上的民间育婴组织出现于明末。崇祯初年扬州即设有育婴社(会)。据称,这个由商人蔡琏举办的育婴机构,聚集爱心人士,收容路边弃婴,每人每月出银一钱五分,雇招乳妇,养育婴儿,以三年为期,届时招人领养[2]。育婴社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毁败,清初顺治年间,仍由蔡琏在扬州小东门复建。扬州育婴社对各地产生了很大影响。约略与扬州育婴社同时,浙江绍兴人钱元登创办了名为保婴局的慈善团体,收养遗弃婴孩,雇老妇和乳妇喂养照顾婴孩,并准许家境贫寒的夫妇将子女寄养于局。被遗弃婴孩准人抱养,无人抱养者长成后,由局中代为女子择配婚嫁,为男子提供教育机会和生活出路。不过,明末慈善组织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同善会。万历十八年,退休官僚杨东明在河南虞城县最早创立同善会,其后不久便被移植到江南地区。从万历后期到崇祯年间,江苏武进、无锡、昆山、苏州、松江、华亭、太仓,浙江的嘉善、杭州均设立了同善会。其中,高攀龙等创立的无锡同善会和陈龙正创立的嘉善同善会影响最大,最具典型。从高攀龙制定的无锡《同善会规例》和陈龙正所作《同善会式》中可以看出,劝善是同善会最主要的目的。这一方面表现为每当同善会聚会之际,都要由主会人公开讲演,向听众进行道德说教;另一方面表现为同善会的救济对象除贫困这一物质标准外,还有道德方面的要求,具体而言,贫困无依的孝子、节妇,属于优先救济的对象,至于“不孝不悌、赌博健讼、酗酒无赖,及年少强壮、游手游食以致赤贫者”则不在救助之列[1]。清代的民间慈善事业出现了兴盛局面,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慈善组织数量众多。明代各地的慈善组织机构的数量尚属有限,而清代的数量则大为增加。第二,慈善组织种类齐全。从施济内容看,有对贫民的施衣、施米、施粥等,有对病人的施药、诊治,有对死者的施棺、代葬及义塚;从施济对象看,有收容孤老贫病者的安济堂,有收容流浪者的栖流所,有收养婴儿的育婴堂、保婴堂、恤孤局等,有救济贞女节妇的恤嫠会、清节堂、儒寡会等,有管束不肖子弟的洗心局、归善局、迁善局等,有综合性实施救济的芹香堂、同仁堂、博济堂等。可以说,清代的慈善组织机构种类齐全、应有尽有,涉及到了慈善事业的各个方面。第三,慈善组织财力充足。明代的同善会经费极少,主要依靠会员的捐助,能用于救济贫困的金额极为有限。到了清代,慈善组织的经费来源扩大,金额大为增加,除了地方官员发起募金以外,他们还把没官田地划归善堂,许多士绅也捐建土地、房屋,从而使得慈善组织的不动产数量大增,经费较为充裕。第四,参与慈善事业的社会阶层更为广泛。清代以前,社会救助活动大多是由地方士绅主持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工商业的发达,工商业者开始成为慈善事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办理善举成为会馆、公所的重要职能[2]。第五,慈善活动的经常化。明代的同善会都是定期举行救济活动,或一年二次,或一年四次。而清代的慈善组织则不受时间的限制,随时施行救济,活动趋于经常化了[3]。

四、明清社会保障事业的特点及其启示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