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环保资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环保资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环保资料

小学生环保资料范文1

关键词:科学教学;环保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02-02

“给地球降温”,“我们一起来保护地球”这些口号已经响彻了整个地球,人类的环保意识也在慢慢地觉醒,但是这些还不够,对小学生环保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未来保护地球的行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的认识水平将决定其将来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因此要在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让他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重视环境保护教育,树华夏儿女的风范。小学的《科学》课就是加强学生环保意识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我们要在《科学》课中恰当地渗透环保教育,加强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十分重要。

一、从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感知环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要想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收效甚微,只有通过直观形象的教育,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针对这一特点,可以在科学教学中采用观看录像、图片、阅读资料等方法。例如在学习六年级科学课中《环境与生物》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观看科学探秘之中有关地球被破坏的影片,使他们亲眼目睹地球的破坏是由人类一步步造成的,洪水、泥石流、沙漠、酸雨……给人类带来了多少灾难。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片,分发一些资料让学生阅读,从中了解环保意识及其重要性。在学习《动物的生长于繁殖》时,让学生观看濒临灭绝的动物的图片,准备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的资料,使学生明白动物的灭绝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这些录像、图片、实例等让学生明白让地球降温需要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保护环境迫在眉睫,由此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把科学知识与环保教育作巧妙的链接

《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科学教师根据其内容与环境知识、环境保护技能紧密联系的特点,讲深、讲细、讲透。如在三年级的科学课本中,教学动物和植物这几单元的内容,我们可以巧妙地结合课文内容,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专题讨论活动,如“没有了植物我们的环境会怎么样?”“没有了动物我们的环境会怎么样?”“怎样才能使我们家乡的森林更加茂密?”“净化空气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等活动让学生将课本内容与身边的环境联系起来,学会关注身边的环境,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知道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能将课本中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去保护周围的环境,形成正确的环境观、科学观。如在《动物》一单元的教学中,让学生去当地调查前二十年和现在周围环境中的动物情况有什么变化,并制作出表格,通过小组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让学生在这一活动中明白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动物的命运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课本中的知识,还能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和人类面临的严峻考验,促使他们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加强环保的意识。

三、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与科学联系起来开展教育

在大自然中,一切事物都是直观的、真实的,万物都在千变万化之中,显示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蓝蓝的天、绿绿的草地、红红的花朵等展现出一个五彩的世界。在小学生周围的世界中蕴含着许多的科学内容。周围环境与科学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在学习《关心天气》这一课时,让学生记录两周之内天气的状况,探索天气冷热、刮风下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使学生知道这些都是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组织引领学生探究我们牧区山洪、泥石流、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形成的自然原因和由环境问题带来的社会问题,只有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丰富、全面、直观的环保知识,才能使小学生进一步明白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根据自然规律办事才能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给地球降温。四年级上册《奇妙的声音》,在学到“噪声的危害”这一知识点时,课前老师可以把汽车的鸣笛声,人们的喧哗声,工具的摩擦声等制作成录音,在课堂中,先播放美妙的音乐,学生都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中时,把录制好的噪声放出来,这是再看学生的表情、表现。接着关掉噪声,让学生谈谈感受,让学生说说“你最受不了的噪声给你带来了那些危害?”教师抓住时机讲解噪声的危害,说明噪声也是一种环境危害。如果人类经常生活在噪声的世界里,会使人们的心情烦躁,睡眠质量下降,而且对听力也会带来危害,甚至会造成神经衰弱,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为了让我们每一位同学有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个安静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要悄声细语,尽量控制自己的声音。在潜移默化中将环境知识的种子播撒在他们心田上。

四、知识变行为 深化环保意识

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大多是与自然、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连的,如环境问题、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与科学息息相关。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如《植树》一课,让学生明白只有植树造林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才能给地球降温,在学校可以开展“植树降温”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习到植树的方法,还能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总之,环境保护教育迫在眉睫,要从小抓起,在每一堂课、每一门学科的教学中都渗透环保教育,环保意识才能在孩子们的心田里开花结果,才能达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目标。只有我们人人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科学治理环境、防止环境污染,人类才能拥有一个生机勃勃的地球。

参考文献:

[1]骆天庆.中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实践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06,(3).

小学生环保资料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和教育部《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市全民生态文明教育规划(2013—2023)》等文件为指导,结合我县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的实际情况,以全县中小学生为对象,以建设绿色家园、倡导环保行为、普及低碳理念为内容,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县等创建有机结合,使广大中小学生成为绿色社会的播种者、建设者,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实践者,环境保护的宣传者、监督者。

二、目标任务

1.生态文明教育全面加强。将生态文明教育摆上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行为的培养与训练。积极按照市全民生态文明教育规划要求,实现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普及率达90%以上,其中城区学校要达100%;每学年生态文明教育不少于12课时。在校园布局、建筑设计以及各类设施的配备上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要求,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生态文化,使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成为校园文化的基色,深度宣传“游大湿地,做深呼吸”生态旅游名片。

2.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加快完善。各校要因地、因校制宜,组织编写并认真推行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要积极探索并构建校本教材的循环使用模式,围绕绿色消费、低碳生活、保护耕地、节约资源、垃圾回收、控减噪音、净化空气等内容,分专题、按学段循序渐进开展宣传教育。

3.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丰富多彩。多样化、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以绿色、环保、低碳为主题的校内外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促进生态文明理念入脑入心、生态文明行为习惯自然、生态文明风尚迅速形成。有条件学校可设立生态文明教育主题馆。坚持整体规划、共同参与、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扎实推进绿色学校、节水型学校、无烟校园等创建工作。

4.生态文明实践基地作用有效发挥。各校要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落实师资、设备、教材、课时“四到位”。依托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农业示范园、湿地博物馆、湿地水生植物馆、湿地鱼族展览馆、中学生态科技馆等重要环境基地和场所,为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和实践创造良好条件。

三、推进措施

注重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强大合力,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1.强化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成立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基教科具体负责落实。各校要迅速成立生态文明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相应的全校性的工作运行管理机制,各部门协同推进各项工作。县教育局将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对各学校年度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建立督查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完善考核办法,推动态文明教育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2.开展多彩活动。大力开展以生态文明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教材为主要内容的“三走进”活动。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湿地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节水日”、“生物多样性保护日”、“植树节”等活动深入开展宣传,提高活动成效。各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站、主题班会、演讲、板报、橱窗、手抄报、绘画、微课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活动开展及实际效果。要做好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经验总结,不断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氛围,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小学生环保资料范文3

1. 加强环保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素质

小学生思想是逐渐走向成熟阶段,思想比较幼稚、单纯,接受事物比较快。因此,在小学生阶段进行环保素质教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教育教学内容。要抓住有利时机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我们说,环境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在人类的衣、食、住、行等过程中都离不开环境,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提高人类的环保素质,势在必行,所谓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生存的环境,是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整体,它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这里的自然因素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卜社会因素是人类集体因素。自然环境是按照它固有的规律发展的,自然环境的客观属性与人类的主观要求之间,客观发展过程与人类无计划的活动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因而自然环境不仅是人类利用的对象,而且也是被人类改造的对象。自然环境在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和改造过程中,才逐渐被转变为更合适于人类活动的生存环境,而新的生存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由此看来,在反复曲折的过程中,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也改造了自己本身,所以说人类生存的环境,即不是单纯的自然因素,也不是由单纯的社会因素构成的,而是在自然背景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改造和加工形成的,它凝聚着自然与社会两大因素的交互作用。体现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性质和水平,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所以说要加强环保素质教育,使学生养成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良好作风。

2. 加强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然知识的学习,把学生引入大自然的环境之中,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所居住的地球,自内而外是呈带状构造,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地表几个圈带,它包括岩圈、水圈、气圈三个基本带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交错带上,又产生了土圈和生物圈,它们共同组成了人类的自然环境。为人类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人类的发展,人的活动远远超过了地理圈和地理环境,向下已深入到地壳,向上已进入近地空间,至于影响它的因素,那就是广阔和地理环境,其核心依然是地面几个圈带。因为只有这里才同时存在着人类所必须的空气、饮水、食物等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所必须的社会条件。所以说人类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自从有了人类之日起,就开始了人类与环境辩证发展的阶段。

要经过各种形式向学生介绍自然、介绍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好地珍惜自然、保护自然、保护环境。

3. 加强人口与资源教育,弄清两者的辩证关系

小学生环保资料范文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及环境正在急剧发生变化:我们在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世界的同时,也在加速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每个人都想生活在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环境里,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然而我们在不经意间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人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庆幸的是,人类是一个高度智慧的群体。它通过“教育”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选择性地传递有益于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文明。因此对于今天出现的环境危机,“教育”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从心灵深处唤醒人们去热爱自然。因此对全民,尤其是对承担人类发展未来重担的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一、利用课堂教育,渗透环保意识

学校作为传授环保知识的主渠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我国的中小学“环境教育”起步比较晚,至今还没有专门的教育课程,“环保教育”的内容往往蕴藏在各学科知识中。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王红旗教授认为:“环境教育是涉及各科教育渗透性的综合体”。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采取深入研究,善于发现,灵活渗透的原则。

二、展主题活动,加深环保意识

在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意识的同时,我们通过开展小队、班级,甚至全校师生参与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加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如组织初一学生结合6月5 日“世界环境日”,开展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主题队会,大家通过收集各种资料,扮演各种角色,深刻地揭示了保护我们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三、 实施课题研究,提高环保意识

学生开展课题研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施课题方案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决定探究方向,组织探究,收集并整理资料,得出结论,采取社会行动。通过自己的研究,再次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自觉地参与到环保的行列中来,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同学们通过可触、可闻、可见的实践行动,深刻领会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同时,对部分有潜力并自愿将来从事环保事业的学生,创造了环保初步认知条件,使他们将知识、实践和责任有机的结合起来,鼓励并引导他们投身到环境保护事业中去。

四、 结合家庭社区,强化环保意识

学生的环保教育,学校是主渠道,每个家庭、各个社区或部门单位也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只有各方面协同努力,学校的环保教育成果才能巩固,即实现环保意识真正、持久地深入学生的心理。

学生的启蒙教育在家庭,家长的任何点滴环保活动和教育都能给子女留下最初的环保意识,如不在公共场所吐痰、乱扔纸屑,不使用含磷洗衣粉,节约用水,不食用青蛙、蛇等野生动物,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攀折小树,不随便摘花,不践踏草坪等等。如果再经学校的积极引导,学生很可能成为环保的积极分子。

小学生环保资料范文5

小学生对自然界总是带着好奇心,充满神秘感,他们憧憬未来,渴求知识,希望从中窥见自然界的奥妙,教师应把握时间,利用这股热情,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开启这扇大门。小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科学课的最基本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在自然科学教学中,紧密结合自然现象和事物,启发学生参与、想象、猜测、探索,老师要因势利导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和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学好。科学课时每周较少,课外作业如观察与实验、饲养等,如果没有兴趣,就不可能自觉地、主动地完成。因此,我从第一节科学课开始,就十分注重引导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我在教学每一课时,总是设计好每课的导课,创造良好的开端,让学生觉得有趣。

2.科学课堂教学中要留意新问题的产生及解决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时难免会遇到学生提出新的问题,面对这些新问题,科学教师不能采取置之不理或是模棱两可的态度,而要积极地肯定学生,根据学生的新问题与本课教学内容的紧密情况决定解决的时机。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适当拓展,从而分析并解决问题。若是与本课教学内容没有多大联系的问题,则可放在课后再找个时机解决。在调教活动中,我注意到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动手实验活动时,学生不断地就许多新的情况问老师,老师都很有耐心地在课堂上一一作答。其实,许多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与交流解决的,教师大可不必有问必答,要给学生留下一些质疑的探究的空间。面对科学探究问题,我们都应该踏实、谨慎,切不可急功近利。在一节短短的四十分钟的课堂上,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就算教师想解释,往往又因为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而变得仓促,这往往会给学生留下科学知识抽象的印象。若科学性的理论知识没有结合实验活动进行,学生理解起来就会相对困难一些,这是我们在教学中所不愿看到的结果。相反,在科学课堂上,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悬念空间,反而有利于科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3.在拓展环节应用电子白板开阔学生视野

大自然包罗万象,奥秘无穷,仅仅靠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学习方法在课外进行探究。教材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这样处理,如:探究校园里有哪些植物?这些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调查家乡的水资源情况?一天中气温变化有什么秘密?等等。另外,一堂课不可能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都进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课外探究,使科学探究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4.优化教材中的实验,学玩结合

科学课中的实验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实验是教师上好一堂科学课的宝贵财富,关键是教师如何深化和优化。学玩结合的实验带有游戏性质,要做好这个实验,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在小学科学教材中,趣味性的实验很多,通过实验,孩子始终处于主动学习、思索的状态,有效地把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结合起来,延长孩子们的有意注意,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孩子的学习兴趣就被有效激发,从关心玩的过程发展到关注玩的结果中,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过渡,最终完成乐趣向智趣的转化。

5.充分挖掘环境保护内容,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科学教材中,涉及环保教育的内容比较多,反映了环境和环保问题的方方面面。教学这些内容时,教师对知识要讲深讲透,还要注意适当延伸拓展,达到重点教育的目的。

5.1把科学知识与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如在学习《关心天气》这一单元时,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分析冷热、刮风、下雨等现象,特别是经常影响本地的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使学生们知道这些主要是由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趋利避害,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2课堂上巧妙穿插环保知识,渗透环保意识。

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师不给出固定格式的结论,而是指导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文字资料、实地调查问题现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自己得出恰当的结论。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各种各样的,也可能是比较一致的,教师要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但不必统一到教师事先准备的结论上。因为环境问题本来就有多种解答方法,学生课余到图书馆、阅览室、信息部门搜集信息、查找资料、调查研究等。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对学生进行如何利用信息资源学习和探索的过程。

科学课毕竟不是环保课,教师在教学中切忌一味地单纯宣传环保。教师只能在围绕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的前提下,巧妙渗透环保内容,让学生潜移默化地领悟、体会,自觉成为环保的宣传者和参与者。

小学生环保资料范文6

一、领导重视,增强普及的力度

作为科普宣传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做好环保科普宣传显得尤为重要。我局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制定了计划,专门成立了法宣科、环境信息中心,建成了公众环境信息网站——《__环境》,与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等环保网站进行了链接,成为市民了解、获取环保政策、信息的窗口。创办了刊物《环境信息摘报》、《生态县建设简报》,及时通报有关情况,深受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欢迎,成了环保知识、信息普及的好“帮手”。

二、广泛动员,增强普及的广度

公众参与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强大社会力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意识日益增强。

在机关,围绕十六大确定的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学习,以党校专题讲座、专家报告会为主要形式,与县委组织部联合办班,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利用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契机,通过会议、文件、讲座等形式,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中普及生态理念、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企业,先后举行五期关于生态示范区建设、清洁生产、循环经济、ISO14000论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等专业知识的培训班,乡镇分管领导、环保干事、各企业厂长、经理300余人次参加;还对全县重点企业的环保专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选送业务骨干到省市环保部门学习先进理念和经验。

在学校,与教育局一同加强对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着眼“三进”(环保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中小学校开设生态环保知识课程,提高生态知识普及率,开展了以“创绿色学校、建绿色基地、写绿色征文、做绿色师生”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教育行动”,将创建绿色学校作为载体和抓手,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__县第二中学完成创建省级绿色学校,__中学、县实验小学等近10所学校完成市级绿色学校创建。

在农村,使环境宣教向农户延伸,开展了环境宣传墙体标语进村镇、“环保知识下乡”等活动,加快生态村创建步伐,__镇市级环境优美镇,__、__、__等市级生态村创建顺利完成。

三、用活载体,增强普及的深度

近年来,我们以“6.5”世界环境日、环保“四进”等活动为契机,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生态知识,营造生态文化,增强生态理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活动日,我们每年“六五”都围绕普及环保知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分管领导在__电视台发表讲话、在《今日__》上发表署名文章,在新闻媒体通报了我县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在县城__路步行街设立活动主会场,进行创建绿色家园宣传、咨询及投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