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的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离别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离别的诗

离别的诗范文1

在高考中,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分值占到11分,而分析离别诗的情感又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首先,从学情说,学生对诗歌阅读应该有一定的基础,因为从小学到初中这一阶段他们背诵了一定量的诗歌,但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缺乏理性思考,以至于在解答诗歌阅读题时很茫然,往往无从下手,缺乏思路与技巧。诗歌阅读题分值很大,而且区分度也很大,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所以,提供给学生一些方法、答题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总结出了几点如何把握离别诗的情感:1.找送别的典型意象(时间、地点、人物、景物)。2.找关键词(含有情感)。3.使用的表达技巧。4.得出情感模式:表达诗人面对某某的离别何种情感。

其次,从教材说,通过认真品读送别诗,不难发现诗中的抒情手法。可以说送别诗就是抒情诗。抒情,有直抒胸臆,有借景抒情,有寓情于景,有情境交融等。那么,送别诗表现出的抒情艺术有哪些呢?直抒胸臆的手法在送别诗中运用得很广,往往这种手法让送别诗通俗易懂,更易流传。

如,高适的《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前两句直接写落日之景,后两句直写真诚情谊,全是肺腑之言。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诗句毫无保留阻碍,慷慨悲歌,一吐为快。

再如,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友情之深,深及千尺。借助潭水直抒胸臆。当然,直抒胸臆是一种坦诚,是深情厚谊的最直接表现,但是,深挚的情感又往往是说不尽道不完的,所以有很多诗人不愿直言,而是借助别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他们找到了借景抒情这一法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触景生情,情境交融堪称是我国古典诗歌抒情的基本特征。的确,景物在人的眼中会随人的感情而变化,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因此,在送别诗中,诗人在送别时的眼前景物也往往都附上了浓重的情感色彩。唐人在创作送别诗,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寓情于景,情境交融已成为唐代送别诗的基本抒情特征。

在送别诗中,几乎每首诗都有借景抒情的例子。但我以为借景抒情的最高境界则是:融情入景,把一段浓浓的深情,委婉含蓄地藏在简淡的、似乎是不经意间得来的景中,只留下若隐若现的一截丝头,让读者去发现、去抽取,越抽越多,牵出一腔心事,跌宕起伏,意味深远,一如醇酒,虽清洌而味厚,时愈久而愈香。借景抒情的诗作在送别诗中比比皆是。还有坦陈心志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真情勉励的,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都是这类作品。

离别的诗范文2

第三三次看《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本图画书时,我想到了“及墙虚若无物”的崂山道士,但这次穿墙而过的不是道士,而是艾斯本的爷爷。艾斯本的爷爷去世了,他没有去天堂,而是流浪在人间。流浪在人间居无定所的,在我们国家叫“鬼”,西方称“幽灵”,大同小异。

小男孩艾斯本的爷爷去世了,艾斯本一时半会儿还不能接受,或者说是不能理解这个现实,于是爸爸妈妈给了他关于爷爷去世的两个版本。妈妈说爷爷变成了天使,艾斯本把爷爷想像成穿着白衣、长着翅膀的天使,这个解释具有女性的浪漫。爸爸说,爷爷会变成泥土,慢慢就消失。

这个解释俨然透露着男性的理智略微加一点诗意。可惜这些对于艾斯本来说都没有助益,他不――相――信。

晚上,爷爷回来了,失魂落魄地坐在艾斯本房间的三抽柜上。艾斯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叫道:“爷爷,你在干什么?你不是死了吗?”也许人死了就不再忌讳当面说死,爷爷也挺纳闷,已经死了的自己怎么又跑回了艾斯本的房间?艾斯本靠着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认为爷爷变成了幽灵。于是第一个夜晚,爷孙俩在玩穿墙术中度过。

第二个夜晚,爷孙开始玩吊嗓子,只不过幽灵爷爷的高音令艾斯本的后背起了阵阵凉意。经过两个夜晚的折腾,爷爷承认了自己幽灵的身份,但是这样的身份需要改变!如何改变?爷爷拿着艾斯本那本幽灵的书在家中来回地玩穿墙术,终于,书告诉这对爷孙俩,一个人变成幽灵是因为他在世的时候忘了做件事。

这时,故事结束了游戏的主题,开始转入到寻找的主题。

爷爷家的“钥匙就放在门边的花盆下面,这和过去样”,这句话交代了艾斯本的奶奶已经在爷爷之前离开了人世。奶奶在爷爷的生活中占了很大的比重,爷爷追忆往事,有四分之三的生活都和奶奶相关,看得出爷爷是个爱妻子、顾家的好男人。鲜草莓的味道和过去的生活一样还停留在唇边,但是爷爷到底遗忘了什么而变成幽灵?第三个夜晚就在这样的迷惘中结束。

爷爷变成幽灵的第四天,搜寻的范围由爷爷的家扩大到镇上,在对过去生活的翻检中看得出爷爷是一个天性浪漫、充满热情的人,可依然一无所获。第五天,艾斯本四处寻找爷爷,没料到爷爷和第次一样坐在三抽柜上等艾斯本回家,因为爷爷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而这个关键和艾斯本有关!艾斯本想起了许多和爷爷有关的事情……

离别总是会来的,再美好的记忆也无法抵挡。爷爷告诉了艾斯本自己忘了什么,忘了向艾斯本说再见。

离别的诗范文3

明天就走了哈?

对了钱包找回了没?看多有本事啊!就给弄丢了。

是有想送你的。不过在学校还是算了吧!

有些事情我不想承认,有些你是知道的诶,都是过去式啦。

你还是老样子

22:5212∕01∕28

发件人博

离别的诗范文4

    男孩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并不是他高傲,或者是自满,只是他已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安静,无拘无束。

    有一天,男孩站在走廊靠着墙,随意的目光里出现了一张清秀、简单的面庞,女孩轻盈的姿态,娇小玲珑的身体,脆嫩的声音以及挥动着的手牵动了男孩的心。

    周围的一切依然是那么的平静,只是男孩的那池湖水起了微澜。

    男孩开始注意到,女孩的房间在三楼却很少出门。

    男孩开始注意到,每天与她见面的机会很少,相遇时间较短,一直没仔细看她容颜。

    男孩开始注意到,女孩总喜欢下午去外面散步。

    男孩开始注意到,女孩说话流利、动听,笑容灿烂。

    男孩开始注意到,女孩的一举一动都好看,都让他心动,男孩的生活从此改变。

    心里不再沉静,男孩的眼里多了一张脸,此时的男孩学会了观察。

    女孩依旧天天出现在走廊上,她并不曾想到,每天都有一双静静的眼睛在注视着她,有一颗挚热的心在期待着她,女孩还是女孩,什么都没变。

    男孩把女孩当作是对自己的安慰,而且……

    男孩笑了,他又多了一个习惯。

    男孩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为此,男孩心里不再是阴天,可男孩依然沉默。

    男孩想过女孩可能会有一天离开他,但没想到这会发生在他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

    女孩消失了,在茫茫人海中,眼睁睁地看着她离开。

    这次,男孩第一次为女孩伤心,心里感到无比空虚、寂寞、孤独。

    男孩默然了,男孩知道,女孩走了,永远地离开了他。

    男孩并没有后悔自己与她的不相识,男孩从不奢求女孩的什么,哪怕是一个眼神,男孩清楚,自己永远只是女孩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因为男孩的冷漠。

    男孩这才发现,其实自己早已为女孩燃起了一团火焰,女孩走了,可火焰不会熄灭,而且,永远不会。

    看着蓝蓝的天空,男孩的心热了,男孩心里难受之极,感到无比空虚,一阵轻风吹来,男孩感到脸上一阵凉意,伸手往脸上一抹,原来眼泪早已经流下。

离别的诗范文5

四月,槐花一簇簇藏在绿树间,风吹过时簌簌落下,给青石板路染上了一层清新的白色。黑皮鞋踩上去时,看着就像踩在棉花糖上一样,让人心情变得轻松。

李西南停在树下,仰头看那些花瓣飘落。它们安静得没有生气。行人在她身后走来走去,笑闹声不断。有人停在她身旁,笑问:“很漂亮吧?每年四月这里都会开槐花。这槐花就像和人有一个约会一样……”

李西南低下头,盯着自己的脚尖,觉得什么都与她无关。她转身,看也不看说话的人,向自己刚入学一个星期的学校走去。

她上楼梯,左转,进入501班,走向最后一个座位,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这有什么关系呢?她靠在椅背上,沐浴着阳光,心想,自己反正要走,每次不超过半学期总是要走的。

是的,李西南是个转学生。她留长发,有厚重的刘海,穿蓝色校服。第一次踏入这个新班级时,她这么介绍自己:“我叫李西南,是……转校生。”话音刚落,马上有人起哄:“李西南,你是不是还有个弟弟叫‘东北’,或者‘红中’啊?哈哈……”教室里顷刻间爆发一阵大笑。李西南不理会笑声,直接走到自己的座位上。这时候,郑爽出现在她的视线里,对她说:“新同学,你好!我是本班班长,郑爽。”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他的笑容爽朗阳光,大概没有谁能抗拒这样的笑容。李西南淡淡扫他一眼,把那只伸过来的手隔离在自己世界之外,连同她的新班级、新学期、新生活一起。

“丁零零——”上课铃响得正欢。李西南看到刚才还在和槐花“约会”的郑爽急急忙忙冲进教室,狼狈的样子令人发笑。在两人视线即将交汇之时,李西南转过脸,看自己的语文书。

我是转校生,转校生是不需要朋友的。李西南告诉自己。

雨中的插曲

春天是多雨的季节。透明的水珠落下,砸到红格子伞上发出好听的滴答声。

李西南放慢脚步,走在路上。她喜欢这种热闹的声音,好像全世界把自己包围住。

经过巷子口,她忽然停下,然后向里面走去,连呼吸都变得小心。巷子里,一把蓝灰色的伞倾斜地摆在地上,遮住躺在纸箱里睡得正香还露出肚皮的奶白色小猫。

“很可爱吧?”忽然而至的问话吓得李西南转过头。她模糊的视线里出现一个身影,是——郑爽!

郑爽走上前,顶着湿漉漉的头发冲李西南咧嘴一笑,然后蹲到纸箱跟前。小猫听到动静,早就睁开眼,看见郑爽怀里藏着小鱼干,更是“喵喵”直叫。小猫因惧怕雨水,把爪子伸出又收回,收回再伸出,惹得李西南直笑。

“你笑了!”郑爽将鱼干丢入纸箱,让小猫自己“奋斗”,接着钻到李西南伞下,“班上同学以十天早餐为赌注,看你什么时候会笑呢!”

李西南想把伞挪开走人,但看到郑爽落汤鸡的模样和地上帮小猫挡雨的蓝灰色伞,还是忍住了冲动。两个人静静地站在雨中。直到小猫吃完鱼干“喵喵”叫唤,郑爽才想到什么似的拎起猫脖子,把小猫放到李西南怀里。

“李西南同学,你当它的主人吧!我照顾小家伙这几天,一直没为它找到合适的主人……我家里人太多,也不合适养它。”听了郑爽的话,李西南想反驳,动动嘴唇却说不出话。

她的家人也很多啊,不过爸爸常常出差,妈妈很早以前就不跟他们一起住了,只有隔壁家的阿姨会按时送来晚餐……

她的家总是空荡荡的,只有她一个人。

“李西南,照顾好这小家伙。我走了!”郑爽拿起放在地上的伞,挥手再见,末了再来一句,“对了,李西南,多笑笑啊!那样才交得到朋友。大家都喜欢西瓜,不喜欢苦瓜。”

这天晚上,小猫抓花了李西南家的碎花窗帘,抓烂了棉布枕头,把客厅弄得一团糟,还可恶地在雕花木门上留下了几道爪印。没有哪个夜晚像今夜这样狼狈,也没有哪个夜晚像今夜这样热闹。

第二天一早,李西南气势汹汹地走上讲台,淡淡扫视底下安静的同学,绽放出灿烂的笑脸。

“我今天笑了,所以……拿来,十一天的早餐!”

躲避球比赛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501班的新同学李西南有了细微的变化。她偶尔会冲人微笑,会轻轻道早安,尽管依旧一个人吃午餐,一个人上下学。当501班的躲避球女生队缺少一个队友时,女生们直觉地想到拉李西南入队。

体育课上,李西南坐在跑道旁休息。她正抱怨太阳太大时,一片阴影盖下来——原来是郑爽坐到她身边。

“李西南,你刚才跑得不错哦!你如果代表班级参加躲避球比赛,绝对是一大助力啊!”

“躲避球啊……这个嘛……”李西南喝下一口水,望望不远处正向这边张望的躲避球女队员,故意拖长音调,紧皱眉头,好像对这事儿没点儿兴趣。当队员们失望而去时,她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边笑边点头。郑爽见状,立刻做出“OK”的手势。顿时,队员们都围过来,拥住她与郑爽,不停地嚷嚷:“冠军,我们来啦!”

比赛当天,原本万里无云的晴天突然大逆转。比到最后一场时,天空中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广播里不停播放:“501班对战304班的女生躲避球比赛即将开始。请两个班的队员到候场区集合……”已经结束比赛的男生聚集到女生赛场,为各自的班级加油。501班的男生拉拉队最为显眼。郑爽领队,挥着大红旗呐喊,还有几个男生甩动花球。男生们一个个脸涨得通红,比即将上场的女队员还激动。

“我们班的男生拉拉队一出场,谁与争锋啊!”李西南指指那几个最活跃的男生。女生们一看,全笑出声。赛前的沉闷和紧张一扫而空。

队长挥挥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说出战术:“西南,你的弹跳能力和跑步速度都不错,所以你主攻。其他队员逮到机会就把球传给西南……尽力而为吧,501的姐妹们!”说完,一只只手伸出来,交叠在一起,传递信心与鼓励。

“加油!加油!加油!”女生们齐声喊道。虽说尽力而为,但女生们都铆足了劲儿想拿第一。平时,她们当中有的会被一条毛毛虫吓得大叫,有的会因为被老师批评而哭鼻子……但此刻,她们都怀着要打败对手的决心。

这是一次势均力敌的对抗。场上渐渐安静,只能听到球打过来又传过去的“砰砰”声。望着身边一个个队友被球砸中下场,接住球的李西南猛地跳起来,将球狠狠地向304班的队员投过去——哨声响起,对方一人下场。场下观战的501班同学立刻爆发一阵欢呼。现在,场上304班只剩下一人,而501班还有李西南和队长。这一场,501班胜算颇大。

当球飞过来时,队长正要接住,却因地面湿滑而摔倒。眼看着球要落地,一道人影冲上前——白球重重撞上李西南的脸!一声闷“哼”之后,她倒下去,半天没有动静。

裁判预备吹哨宣布304班获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原本躺在地上的李西南悄悄靠近球网,用怀里紧紧抱住的球擦过304班最后一名队员的身体。

“啊,不好意思……我们赢了!”李西南流着鼻血,咧开一嘴白牙,得意地说。她听到自己班上的同学高喊:“李西南,好样的!”下场后,女生们抱着她落泪。郑爽一直在重复:“谢谢你,李西南!”

那一天,她后来在医务室度过,没办法拿着闪亮的奖牌四处走动,与人分享喜悦。

那一天,她得到很多人的称赞与感谢以及一个外号——球脸。

离开的前奏乐

养伤归来的李西南受到英雄般的待遇。女生们每天轮番“采访”她当时的感受,男生们则觉得李西南够爷们儿,干什么事都不忘叫上她。

然而,凡事大都乐极生悲。

李西南回到家时,客厅里难得地亮起了昏黄的灯光。

“爸爸,你回来了啊!这次会住多久?我跟你说,我参加躲避球比赛了哦,而且还得了……”她几乎是飞奔着跳进沙发上那人的怀里。

“西南,我知道你很乖。”爸爸温柔的声音回荡在李西南耳边,内容却把李西南未出口的话全部冻结,“所以,你一定能理解爸爸,对吗?我们下个星期就得离开,这次是急了些……西南就像往常一样,收拾好东西,等爸爸来接……”

小猫凑近她脚边,“喵喵”叫着。她摸摸它的头,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自言自语道:“小家伙,所以我说,朋友什么的最麻烦了。要叫我怎么道别呢……”

接下来的一天、两天、三天……501班空出一个座位。每个同学都期待上课铃响起时空座位的主人会赶来,但结果总令人失望。到了第五天,501班的同学们终于受够了期望不断落空的失落,集体提出要求:“郑爽,你身为班长,有义务了解班上同学的情况!”于是,放学后郑爽来到了李西南住的小楼前。

看到郑爽,还在庭院中给花浇水的李西南赶快丢掉水管,飞快进屋,关门上锁。郑爽猛拍门板,叫嚷:“李西南,快给我开门!我明明看到你了!”

“李西南不在家。我是她的双胞胎姐姐李东北!”

门内门外同时安静。

“李西南,你当我是傻瓜吗?!”躲在屋里的李西南听到郑爽一声大吼之后没了声响,犹豫着是否要开门看看,发现一张白纸从门缝塞了进来。

她打开一看,纸上用蓝色圆珠笔龙飞凤舞地写下了一行大字:今晚八点,学校小树林,不见不散。落款是全班同学的签名,42个不多不少。

“不见不散吗?郑爽,还说你不是傻瓜……”李西南几乎落泪。

眼泪是离别的礼物

时针指向七点半。

“丁冬——”门铃响起。话筒里传来模糊的声音:“快点儿出来,我来接你了!”打开门,李西南看到薄如纸的月光荡在郑爽的短发上。他的笑容干净而明朗,那双手伸向她。

“李西南,我们一起走。”

他们穿过灯火辉煌的街道,穿过安静悠长的走廊,走进晚风中“嘎吱”作响的老校门。这时,教学楼外墙上的大钟刚好走到“8”的位置。透过树与树的间隙,李西南看见树林后面的空地上已经聚集了不少同学。

女同学们在燃放烟火棒。四散的亮光氤氲出一片暖色。那个班上平时最吵的男生居然拿出一把吉他,拨动琴弦,弹出不成调的曲子。红色横幅在风中鼓动,上面用粉色、蓝色、黄色的粉笔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路顺风!加油,李西南……”

李西南不禁后退一步,忽然没了面对这些温暖的勇气。手被郑爽紧紧抓住又动弹不得。

“不要逃,李西南。”

“可是……郑爽……”李西南呜咽着蹲下,蜷缩成一团,像不愿转动的齿轮,“明明想要一直在一起,可总有人失约。爸爸妈妈都这样,说好要一直在一起,可他们都不见了……我也是,每次都让朋友哭泣。那些眼泪就像在指责我失约一样……”

“到底谁才是傻瓜啊,李西南?”郑爽脸上挂着苦恼的笑,明显是对女生哭泣束手无策的表情。

“眼泪是离别的礼物,是证明你和大家在一起过的礼物——正因为在一起过才会哭泣,不是吗?所以,快去大家身边吧!李西南,大家都在等你。”

今夜是狂欢,是属于501班全体同学的狂欢,是属于李西南自己的一首骊歌。

“给我写一句话吧!我也要走了,明天去另一个城市。”欢送会末尾,郑爽拿出一本浅蓝色的硬皮本递给李西南。

李西南的手微微一颤。到底谁才是傻瓜呢?她居然一直没有发现那条横幅上面写的是“一路顺风!加油,李西南、郑爽!”

原来,郑爽说“李西南,我们一起走”其实告诉她,他和她一样,也要离开了。

离别的诗范文6

摘要:在我国的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中,对于一事不再理原则之“一事”的解释和适用标准,林林总总。“一事”被表述为“同一纠纷”、“同一案件”、“同一事实”、“同一事件”、“同一诉因”等多种含义。依据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与民事审判实践的基本现状,本文建议:在界定“一事”的标准上,把诉的要素理论做为重要依据,将“一事”界定为“一诉”。

关键词:诉讼标的;诉的识别;一事不再理

诉的识别是民事诉讼的基本问题之一,一个案件诉至法院,法官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将此诉与彼诉区分开来,从而决定是否受理以及审理的范围。而决定诉的质的规定性的就是诉的要素,它是区别不同种类的诉和每一个具体的诉的依据,决定着诉的内容,并使诉特定化、具体化。

一、诉讼标的理论概述

诉讼标的理论的学说从出现到今天不断的完善和更新,纵观诉讼标的理论主要学说有以下几种: 旧实体法说;新诉讼标的理论二分肢说;新诉讼标的理论之一分肢说;新实体法说。

诉讼标的的学说各家学说众说纷纭,原因在于现实生活中的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很难用统一的理论标准化,因此笔者认为要对不同的诉进行区分应当确立区分的要素,将要素之间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二、目前我国诉的识别的实用方法

(一)诉识别的一般方法

一事不再理中的“事”,即“诉”或“案件”之义。1若要合法合理适用“一事不再理”或既判力原则,则需要准确识别一“诉”与他"诉"是否为同“诉”。通常情况下,根据诉的构成要素来识别诉。

1.根据诉的主体来识别诉。通常情况下,诉的主体不同,包括其中任一主体不同的原告、被告在他诉中互换地位(如本诉与反诉)等,一“诉”与他“诉”就不同。

例外的情形是,诉的主体虽然发生变更,但是仍然是原诉。其情形主要有:在法定当事人变更情形中,虽然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发生了变更,但是依然是原诉。在必要共同诉讼中,即使必要共同诉讼人发生增减或发生其他变更,也还是原诉。

2.若诉的主体相同则需根据诉的标的来识别诉。诉讼标的不同则是不同的诉。所谓“诉讼标的之识别”,也在于诉的识别,实际上是在诉的主体确定的前提下进行的。

3.在特定情况下需结合案件的具体事实来识别。 比如,甲以乙有恶习为由,提起与乙的离婚之诉。败诉后,甲又以受乙虐待为由,提起与乙的离婚之诉。 在此例中,前诉和后诉的主体是完全相同的,两诉的诉讼标的均为“甲与乙的离婚关系”或“甲拥有的婚姻关系解除权”。如果因此认为这两个诉是同一个诉,按照一事不再理,法院就不应当受理后诉。这种结果显然是不合理的。

这时,应当根据诉的第三个方面的构成要素“案件事实”来识别诉。在上例中前诉的案件事实是乙有恶习,而后诉的案件事实是乙虐待甲。案件事实不同,则诉不同。因此,法院应当受理后诉。

(二)诉识别的特殊情形

通常情况下,适用一事不再理或既判力原则,需适用上述诉识别的一般方法。但是遇有特殊情况,尚需运用其他方法,才能达到合理的结果。

1.人事诉讼中往往需采取特殊的处理方法

比如,在同一个诉讼程序中,甲对乙提起离婚之诉,甲同时提出乙有恶习、受乙虐待两个离婚的事实理由。根据上述的诉的识别方法,由于甲提出了两个离婚的事实理由,所以有两个诉,若离婚的事实理由均成立则需要作出两个准许离婚的判决,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在我国实务中,也是作为一个诉对待。

2.请求权竞合情形中要采取特殊的处理方法

比如,某市民甲购买车票乘坐该市的某路公共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司机突然刹车致使甲的脸部被碰伤。于是,甲以该市公交公司为被告,向法院提起了人身侵权损害赔偿诉讼,要求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医疗费一千元。后来,甲向法院请求变更诉讼请求,要求被告承担违约责任。1

此案的事实是,甲购买车票乘坐公共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司机突然刹车致使甲脸部受伤。该事实尚属未经法律评价的事实,可称为自然事实或生活事实。1该事实若经过相应的合同法规范评价,则为违约事实;若经过相应的侵权法规范评价,则为侵权事实。据此,被告行为可能同时构成违约和侵权。

由于案件的自然事实是同一的,所以应以一个诉或者一个案件对待,即以“案件事实的同一性”或“诉因同一性”为识别或确定诉的标准。

3.部分请求、后发生请求与诉的识别

比如,2004年5月1日,酒后驾车的B将行人A撞到,A的左臂和头部被撞伤。2004年7月8日,A以B为被告,请求法院判决B赔偿医疗费6万元、误工费2万元、护理费5000元、交通费60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6000元和精神损害费2万元。2004年10月11日法院判决B赔偿以上费用,B没有上诉。此后,A的视力下降,医院诊断出A视力下降是因为B撞伤A的头部所致。2005年9月12日,A以B为被告,请求法院判决B赔偿治疗视力所付出的费用共计5万元。B在答辩状中称,法院就侵权案件作出的判决已经产生既判力,法院应当适用一事不再理或既判力,裁定驳回A的。

有些案件中,诉讼请求是有多个可分的部分组成,比如上述案例中,对于同一侵权行为,A同时提出多项诉讼请求:赔偿医疗费6万元、误工费2万元、护理费5000元、交通费60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6000元和精神损害费2万元。根据处分原则,A可以提出其中一项或几项请求,即提出部分请求。部分请求属于诉讼请求在“量”方面的缩减,并未改变诉讼标的之“质”的规定性,还是原诉。2

就上述案例来说,若A明确表示提出部分请求的,或者法官向A阐明可以提出全部请求而A仍然提出部分请求的,则A应受到其处分行为的约束,不得对其余请求另行;法院也应尊重A的处分权,并应按一事不再理或既判力,不得受理或驳回后诉。

如果从原告的真实意思来看,其并非行使处分权,而是不得已只提出部分请求的。对此,就不能教条地采用识别诉的一般方法。

后发性请求包括受害人就后发性损害后果提出的赔偿请求。(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上海;浦东;200135)

参考文献:

[1] 汉斯- 约阿希姆•穆泽拉克.德国民事诉讼法基础教程.北京: 中国政法出版社,2005

[2] 罗森贝克.德国民事诉讼法(下).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3] 常怡.民事诉讼法.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4] 李龙.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研究.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3.

[5] 钦骏.叶名怡.民事诉讼标的理论初探.前沿,2003,年第9期

[6] 李龙.论我国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的基本框架.法学,1999年第7期

[7] 张卫平.论诉讼标的及识别标准(第19 卷).法学研究,1997年第4期

[8] 杨荣馨 民事诉讼原理 法律出版社 2003版2

注解

① 李龙著:《 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版第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