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育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育文化

生育文化范文1

摘要中国传统生育文化是在中国独特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里萌生、发展、成熟起来的,它以不同形式影响并决定着人们的生育价值观,并对各个时期的人口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生育崇拜 生育文化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401文献标识码:A

远古先民的两性生活在相当程度上是建立在动物生殖本能的基础上,人类对男女两性关系一直处于蒙昧阶段。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载了许多天人交感而生圣人的神话,这些“圣人无父”的感生神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先民对生育科学的无知。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后,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又由于认识到女性腹体是孕育生命的所在,于是产生了对女性的孕体崇拜。孕体崇拜实质上是对新生命的崇拜,这是人类生育信仰的起点。

随着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男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超过女性,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女性孕体崇拜也逐渐转为男性生殖崇拜。我国新石器中晚期就有石祖、木祖、陶祖崇拜。“祖”字的古体为“且”,而“且”就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符号,石祖即是形态颇似男性生殖器的石头。在河南淅川的下王岗、陕西铜川李家沟、临潼姜寨和甘肃谷灰等地都发掘出距今五千年左右的男性生殖器崇拜遗物。“男性生殖崇拜可以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即在文明很高的种族里也可以找到。”

从女性孕体崇拜向男性生殖崇拜的转变,标志着生育信仰在原始人的直观思维中得到了发展和推进,认识到了男性在生育繁衍中的作用。新疆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岩画上,象征新生命的头像不是刻画在女性的腹内,而是雕刻在男子的胸部,表明新的生命原来是在男人的身上,是他们的“种”,传到女子身上,有她们孕育生产,女性只是被动的接受这样一个延续生命的任务而已。

男性生殖器崇拜的出现,标志着社会对男性地位的认可和强化,更标志着生育信仰由对女性自然能力的承认变为对男性在家庭、社会生产中地位的肯定。在父权制家庭中,男性家长拥有对包括妻子儿女在内的占有权和支配权,女子在家庭中变成男性的附庸,沦为生育以为夫家传宗接代的工具,这就必然导致出现在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同时,“原始艰苦的物质生活和濒于种族灭亡边缘的生育危机,使原始人渴望种族繁衍,人丁兴旺”。于是,早生多生生男开始成为生育信仰的重要内容,从而奠定了中国传统生育文化的基调。

包括女性孕体崇拜、男性生殖器崇拜在内的生殖崇拜是人类生育行为社会意志化的体现。“生殖作用在人类社会中已成为一种文化体系。种族的需要延续并不是靠单纯的生理行动及生理作用而满足的,而是一套传统的规则和一套相关的物质文化的设备活动的结果。”

于是,诞生于人类初期的生殖崇拜,植根于原始生育文化深厚的土壤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兼容并包容各种仪式、礼制、风俗等生育信仰,形成了复杂多绪的生育文化集合体,演绎成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生育文化,溶进寻常百姓的家庭生活中,渗透在民族文化里,影响着不同时期的生育行为。

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对“生育”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生”,“出也”,“抚养也”,“生长也”;“育”,“生也”,“养也”,“养子使作长也”等等。如果将这些不同解释放在一起,可以看出“生”和“育”都有“生长”、“抚养”之意。“生育”便是人们的孕育繁衍、抚养、教子等整个过程。

生育文化便是人们关于生育活动的思想、观点、理论、传统、习俗、道德以及与其相关的法规、制度的总和,也就是与生育活动有关的意识形态及其凝结物。在主流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国传统生育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到封建社会时期逐渐成熟。

中国传统生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独特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丰厚的文化土壤。

中国传统生育文化无疑是一种“早、多、男”的生育价值体系,其主要内容和特征在生育的目的和意义上表现为“多子多福”、“妇凭夫贵,自凭母贵”、“养儿防老”等;在性别价值取向上表现为“无子不成家”、“三千之责,莫大无后”等;生育子女的期望是“多子多孙”、“香烟兴旺”等等;对子女未来的希望是“望子成龙”、“早生贵子”等。

这些以“早、多、男”为主要内容的生育价值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厚重的物质基础,并有制度形式的保证而传承为相对稳定的生育文化系统。

首先,封建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的小农经济需要大量劳动力尤其是男性劳动力。这种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济,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力水平极低,全靠手工操作,家庭人口的多少往往决定了经济状况,多增加劳动力,家庭生活就多一点保障。这种全靠体力劳动,男性自然比女性强,反映在人们生育观念上就是早生、多生、生男孩。

同时,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成了以父系血缘为中心的继嗣制度。在代际继承中,父母有培养子女长大成人的义务,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父母有维持和保护家庭财产并分配给子女的义务,子女有继承家庭财产的权利。但由于在以父系血缘为中心的继嗣制度剥夺了女儿应有的权利,所有义务和权利均由儿子来完成,儿子成为家庭事务、家庭养老和家族延续的承担者。这样,在生育文化层次里就更加强化了早生、多生、生男孩的观念。

其次,中国两千多年儒家“孝”文化所造就的宗法制度和伦理制度也确保了早生、多生、生男孩观念的延续。“孝”是传统社会规定的子女对父母应有的态度,并要外化为具体的孝行,而“孝”中最重要的事莫过于能够传宗接代,使家族香火不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被认为是最大的不孝。同时,儒家文化强调“大一统”,人口众多是国家富庶的象征、家族兴旺的标志,因而“早、多、男”生育文化得到国家的提倡和家族的拥护。在统治阶级和家族的极力维护下,形成于小农经济社会基础之上的早、多、男生育价值体系,逐渐成为社会各阶层恪守的伦理道德准则。

传统“早、多、男”的生育文化在封建正统思想的支配下,形成了一种特质的文化现象,它以不同形式影响并决定着人们的生育价值观,反应着人们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引起的生育心态的变化,这种变化转换为社会对人们生育行为的规范要求,从而对各个时期的人口发展产生影响。

人类生育的直接后果是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而这种数量变化一般还是一种增值性的变化。“若没有了社会制裁,人类既然能够脱离生物机能的连环,他们种族的延续也就失去了自然的保障”。生育文化在特定的民族文化氛围里,一直是人口快速增长的诱因之一。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口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人们寿命一般不超过四、五十岁,平均年龄则在20岁至30岁之间。在人口死亡率高达50%的情况下,旧石器时代世界人口百年增长率不到1.5‰,新石器时代则增长到4‰。可见,生育文化对原始社会人口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正如赵国华所说,生育文化“其深层涵义是祈求生殖繁盛,亦即解决增加人口问题”,也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

进入封建社会,由于战争频繁,加之自然灾害不断,中国人口发展极不稳定。为了巩固统治,封建政权一直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生育政策。同时,个体家庭和宗族也都鼓励族中家庭早生多生,生育文化繁盛一时,直接导致了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据统计,1741年我国人口数量已突破1亿,到1830年猛增至3.94亿。在不到90年的时间里,增加了近2亿人口。

近代以来直至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以及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出现了衰变迹象,但其作用并未完全消失。目前,在农村和边远地区以及部分特殊人群中依然固守传统生育观念。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文化依然存在,并成为近现代社会人口膨胀的诱因,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不可低估。

参考文献:

[1] 郑晓红:《中国生育文化大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

[2] Rudolf Drlbler Runst der Eiszeit-Von Spanienbis Sibirien.32.Koehler So Amilang Leipzif,1980.

[3] 宋兆麟:《中国生育信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4] 霭理士:《性心理学》,三联书店,1988年。

[5] 王晓丽:《中国民间的生育信仰》,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6]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

[7] 阮元:《经籍纂诂》,中华书局,1982年。

[8] 张纯元:《走计划生育的治本之路》,《人口与计划生育》,2001年第2期。

[9] :《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

[10] 吴申元:《中国人口思想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生育文化范文2

一、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要更新观念,切近实际

生育观念始终是人口和计生工作的制约因素。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观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千百年来的农业文明遗留下了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经济状况、生活水平、家庭性别结构和人口组成,以及地方习俗都影响着生育观的变化,而当今时代的发展又对生育观的内涵提出了新要求,注入了新理念。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必须抓住观念更新、切近工作对象实际的着力点,下大力气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首先,以传播先进生育文化为切入点,倡导理性生育观念。改变根深蒂固的传统生育观,需要切近老百姓生活实际,易于为老百姓接受的载体,利用广场庭院,休闲娱乐场所传播新的生育文化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做法。我县落成了生育文化巨型刻石组雕,刊刻了《人口与生育文化铭》的观赏石矗立在生育文化广场草坪中,以歌颂生命、歌颂母爱为主题的汉白玉雕塑分布在花径两旁,休闲石椅上镌刻着代代相传的反映进步生育观念的名言警句,把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融入了老百姓休闲娱乐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创办村民人口论坛。农村是实现县域社会和谐的基础,如何激发农村居民对计划生育的参与,提高村民自我服务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构建和谐人口环境,是提升农村计生服务与管理水平构建新型生育文化的新课题。我们广泛深入地开展“村民人口论坛”活动,让计生工作人员、医务工作者走进农村,在农民家门口设立讲坛,就农村农民普遍关心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情选择、政策法规等话题平等沟通,当面对话,释疑解惑。一年来,我们举办论坛96场,场场主题鲜明,村民参与积极性高,参加人数达5万多人次,成效明显。

第三,生育观教育从青少年抓起。县局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学校、企业、工厂、乡镇村组开展参与式青春健康、幸福人生教育,把生育观教育与人生观、理想观、幸福观教育结合起来,把个人、家庭与社会、国家等观念结合起来,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和理想,为计划生育工作打下长久而坚实的基础。去年,全县共培训目标人群6万余人次。

第四,瞄准大门、庭院,占领新型生育文化传播的“黄金地段”。为了让人口计生国策深入人心,县计生局利用贴春联的传统习俗,开展“人口计生迎春楹联大赠送”,征集包括国情国策、男女平等、优生优育、关爱女孩、婚育新风尚等新型生育文化内容的春联,每年印制十万份免费发放全县城乡。

二、狠抓舆论导向,营造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浓郁氛围

切近实际,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舆论声势,对于建设新型生育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县委宣传部统一部署,组织协调人口计生、文化、精神文明等相关部门,依托县人口计生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制度性措施,建立健全了“领导组织、部门配合、各方协调,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舆论宣传格局。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领导重视到位、制度措施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深入持久,常抓不懈,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营造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上,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宣传部、人口计生局与县电视合定期举办人口计生论坛。在《人口与健康》专题节目中设置了“聚焦人口”、“德政善举”、“生殖健康”、“计生故事”、“婚育新风”等五个子栏目。我局还制定了新闻报道奖励制度,促进了计生新闻报道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2005年以来,被市级以上新闻媒体采用稿件187篇(条);县电视台计生新闻报导占新闻报导的23%,形成了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婚育新风进万家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我局组织拍摄的《益母草》等电视专题片在电视台人口专题栏目中连续播放,形成了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浓郁舆论氛围。

在进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上,我们始终注重争取部门联合,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宣传、计生、教育、民政、文化、卫生、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各有关部门相继出台落实措施:如民政局在新婚夫妇办理登记手续时,播放新婚健康知识录像;计生局、卫生局联合下发《关于禁止非医疗需要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通知》,公安、卫生、计生等行政执法部门联合出击,对全县医疗机构进行了经常性的专项清理整顿,去年以来共清理无牌诊所28家,B超机3台,有效遏制了非法鉴别胎儿性别现象;宣传部、计生局、文化局、民政局,妇联联合举办“关爱女孩”文艺汇演并开展扶贫捐赠。全县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奏响了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主旋律。

建设县、镇、村三级新型生育文化阵地。县级阵地建设,借助传媒、网络高科技手段,利用县政务网信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仅去年县政务网站就采用人口计生宣传稿件330余篇。广播电台开办每周一档的“计生之窗”,利用大众传媒的宣传优势,强化了人口理论、人口形势、政策法规、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该栏目开办十五年来,开播专题800多期,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名牌栏目。县生育文化广场,在本县和毗邻地区形成广泛积极的影响。镇级,进一步完善了镇人口学校、广播站等生育文化宣传主阵地,并且在镇驻地主要街道建立了生育文化一条街,街道路口设立了大型的人口安全警示牌和生育文化宣传栏,做到了生育文化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的完美结合。村级,把生育文化大院建设同新农村的阵地建设结合起来,建成了集革命传统教育、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和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大院,墙壁上计生法规、生殖保健科普图文并茂,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一目了然。大院内设置的避孕药具柜里,提供各类优质避孕药具;阅览室有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科普书籍和休闲娱乐报刊;村村在人口集中的繁华地带设置了人口安全警示牌。县、镇、村三级生育文化建设互动,构筑了一道亮丽的新型生育文化建设风景线。

三、服务无微不至,让群众放心,用事实说话

人口和计生工作的对象是我们的父老乡亲,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就要求我们对村村户户的情况都能了然于心,要懂得群众的心思,理解群众的难处,摸清工作的障碍,对症下药,工作深入细致,对群众关心用心,让群众放心。工作好坏要让实践说话,通过实效说事。

我们始终坚持落实利益导向机制一着不让,使育龄群众都能得到党和政府给予的实惠: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妇免费享受“四种手术”和查环查孕服务;建立了开展关爱女孩活动的长效机制,通过社会化运作模式,募集50多万元资金设立“扶贫救助基金”,对独生子女贫困家庭实施救助,并推出了小额项目担保贷款。

新型生育文化建设,除了受传统婚育观的制约,相对薄弱的农村经济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瓶颈。2004年,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始了农村独生子女家庭致富帮扶信贷试点工程,次年,推广到1260户。孙楼镇张新庄村独生子女户谢海燕当年享受独生子女家庭致富帮扶贷款10万元用于生产建筑模板,两年后实现利润30万元。谢海燕一花盛开,该镇170余户独生子女家庭群起响应,信贷帮扶让一批独生子女家庭走上了小康之路。经济条件改善了,生育文化建设也就有了较好的基础,孙楼镇七十多岁的老人卜广爱自费办起了农家书屋,设立了计生图书室。

生育文化范文3

关键词 传统生育文化;人口出生性别比;新型生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 C92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16-(2014)06-0059-1

目前,新型生育文化正在我国逐步形成,这对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生育文化的影响力依然根深蒂固。发展、建设新型生育文化任重而道远。受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思想影响,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这样不仅会造成人口结构失衡,还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一、传统的生育文化

传统生育文化,是以传统小农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基础,以农耕文化、村落文化、家族文化为背景形成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下,生育承载了过多的责任和重压:多子多福,儿孙满堂,养儿防老,一直是我国传统社会不懈追求的理想家庭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直到今天,仍然根深蒂固地盘踞在人们的头脑之中,左右着人们的生育行为。

农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劳动力尤其是男性劳动力是家庭经济的基本来源和养老的保障。另外,男尊女卑的观念还是有较大影响,男女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和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不平等,男性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妇女处于依附的地位。

二、影响人口性别选择的重要因素

1、经济劳动力因素: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居家养老仍然是目前主要的养老方式,男婚女嫁使得有女户存在的现实的养老问题。当前,男性依然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在收入来源和致富道路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传统生育文化因素:“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儿子才能传宗接代”、这些旧观念在很多人思想里根深蒂固,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婚育行为和性别选择。

2、政策因素:现有的生育政策和群众意愿之间存在矛盾,在不违背现有政策的前提下,多数群众为了满足生男孩的目标,采用胎儿性别鉴定来进行性别选择。

3、社会因素:社会上存在着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有女孩的家庭比较容易受欺负,而男孩多的家庭在当地则相对比较受尊重,这也使得许多人在生育时考虑优先选择男孩。

4、医疗科技因素:使用医疗技术诊断胎儿性别简便易行,费用低廉,加上有关部门监管不严,使得性别选择可操作性大大加强。

三、应对的方法与策略

1、大力传播的新型生育文化

新型生育文化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城市化进程、现代化建设为基础,以现代工业文明、城乡一体化为背景而形成的。它以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的价值取向,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尚、新制度。

重视生育文化的作用,加快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是解决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根本要素。生育文化建设要形成体系,坚持立足家庭、服务群众,解决女孩家庭的实际困难,关爱女孩,潜移默化的教育群众以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逐步取代旧有的婚育观念,以实现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顺其自然的目标。

2、加强对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的监管,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非法鉴定胎儿性别是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的直接原因。目前对非法胎儿性别认定行为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应当促进相关机构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步伐。同时,政府牵头制定具体措施,协调相关部门持续开展专项治理活动,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加大相关事件的宣传报道力度。

3、加强男女平等的国策宣传,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经验。

要帮助女孩户摆脱重男轻女、性别歧视的精神文化压力,实现自尊、自强、自立。开展移风易俗的活动,对各地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并加以推广。人口计生部门应当深入基层,即时发现问题,制止侵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现象,并对不良现象进行严肃的打击和处理,在政策上产生威慑力。

4、制定相关鼓励优惠政策,让女孩户得到政策的倾斜和保障,更多享受经济发展成果。

应该制定一系列的针对女孩优先优惠政策制度,来提高生育女孩家庭和女孩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维护她们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弱化生男孩的意愿。目前,地方上制定一些惠民政策应该与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为此,需要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宣传,使得干部们心里有这根弦。在制定经济社会普惠政策时能够对女孩家庭倾斜,以此激励引导群众改变旧有的婚育观念、消除性别偏好。

四、目前生育文化的新情况

随着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发展,加上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传统生育观念和文化也一直发生着改变,“多子也未必多福!”

一方面,家里有男孩或者男孩子多了给家庭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农村城镇化建设逐步加快,特别是一些人口数量多的村镇,耕地数量不足,很多劳动力面临着出外找工作的问题。

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很多儿子多反而不孝顺的事情屡有发生,操心了一辈子的儿子因为赡养老人的事情互相扯皮、推脱,躲避应尽的义务,“养儿防老”反而成了“老无所依”,让人寒心。

再就是我国目前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力度,推行养老保险,农村的老人生活得到了一些保障,对“养儿防老”的依赖性不再像以前那么大了。

生育文化范文4

(一)立法方面一是立法根基存在偏差。计划生育立法普通存在一个问题是没有体现权利和义务、权力与责任的相一致的原则,大多存在重限制、轻奖励和优待,重保护行政权、轻保护群众正当权益的现象。比如,关于公民生育权的保护方面就存在立法冲突缺乏协调机制的问题。如国家现行立法和湖北省、恩施州等地方法规中,对夫妻户籍分布属不同省份,且这两个省份生育政策又不一致的情况下,生育政策如何适用的问题没有作具体规定,这就给操作带来尴尬。二是法律质量不尽如人意。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关于生育调节的人群规定不明晰。《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第三章生育调节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明确规范了有合法婚姻关系的夫妻的生育行为,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没有合法婚姻关系却存在生育行为的人群没有相应的规范。对生育行为与婚姻关系的不一致的情况该如何调节其生育行为没有明确规定。生育权利作为一种基本人权是否一定要以婚姻为前提,不是很明晰。三是操作性和执行性差。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创造条件,保障公民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避孕节育是个极度隐私个性的人权事项,国家及其工作人员只能通过宣传教育,保障公民知情避孕节育措施,非强制性监督、控制,故不能“保障”其“选择”。又如,法律、政策的不配套。在实践中常见的早婚问题,就存在婚姻法不管,计生法难管等方面的尴尬局面。

(二)执法方面一是法治观念弱,粗暴执法。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计划生育是国策,怎么干都有理;计生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而计生法规条条框框太多,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太繁琐、太慢,削弱了工作力度。虽然人口计生法制建设进程中,拆屋下瓦,牵猪赶牛的现象是早已杜绝,但程序违法、程序不公开也是一种粗暴。二是法治观念强,法治能力弱。违法生育必须征收社会抚养费,这是法律的规定,无可非议。但在执法实践中,执法人员固执的认为家庭作为社会基本单位,这个违法生育子女不论是与何人所生,都属于家庭成员,作为家庭主角的妻与夫都应受到处理。但此种情形,如果只处理夫妻一方,就会造成违法生育另一对象借此逃避处理。这种法治观念强而法治能力欠缺的现状违背了法律的立法本意,同时也使得法律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三是政策随意性大对执法带来挑战。如根据《人口法》的规定: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应当增加妇女受教育和就业机会、增进妇女健康、提高妇女地位相结合。于是有很多的地方出台对农村双女户和独女户在中考、高考时给予加分录取的政策。此规定是增加妇女受教育的机会的举措,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对女孩的关爱。但此政策以户籍为前提,将非农户籍的女孩排斥在外。高中阶段的教育是非义务教育,户籍并不决定孩子受教育的学校和享受教育资源的不一样,农村户籍的和非农户籍的基本上是混杂在一起上学,享受一样的教育资源。因此,以户籍为杠杆来关爱农村双女户和独女户对非农户籍的女孩极不公平,既无法体现对女孩的关爱温情,更容易造成社会矛盾的激发。

(三)司法方面一是司法不公。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过程中,由于把握不住特殊时效的规定而造成不公正判决或裁定的现象时而发生。特别是在征收社会抚养费和实施行政处罚时候,执法人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如果执法人员不公秉公执法,不公正的结果显而易见。有的基层法院在审查社会抚养费征收非诉行政案件申请强制执行时,裁定执行的要求在各地也不一致,有的地方干部在征收抚养费上拍脑袋给违法当事人减免,把自己的个人标准和价值凌驾于法律之上,关系案、人情案屡见不鲜,造成不良影响。二是行政案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部分执法人员法治观念淡薄,嫌法律程序、执法文书填写麻烦,同时排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即使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多,矛盾大,百姓不配合执法也造成法院无法顺利实施强制执行。此外,有的法院认为如征收社会抚养费是计划生育部门自己的事情,对受理的强制执行案件积极性也不高。三是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现象普遍存在。人口计生法律法规涉及基本人权,因此运用法律者应吃透法律要义,特别是在法律适用上更要理解实体法和程序法之间、法律法规之间关系而正确适用条文。但实践中,有的地方对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行政程序的理解不深不透,影响法律的真正执行。

(四)守法方面一是群众的生育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现阶段,群众的生育观念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要求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依然蔓延,歧视、虐待、溺弃女婴等现象屡禁不止。二是计生工作人员观念仍有待提高。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断提高,计生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与新形势、新的情况不相适应。实践中出现民告官的强化与行政管理机制弱化的对比,这给计划生育管理增加了新的难度,产生了新的阻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提高恩施州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水平的对策思考

(一)完善法律法规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自治法规,都要做好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制度与相关法律内容上的衔接。做好计划生育地方立法与国家立法的配套工作。修改完善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堵塞法律漏洞。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如《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法》,依法明确流动人口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服务职责。同时,还要完善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全国基本统一的管理规范,妥善解决部门立法和地方立法就同一事项作出不同规定的问题。

(二)健全执法机制一是积极探索新的执法机制。加强部门联动执法,保障非诉行政案件顺利审查和诉讼复议案件顺利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化计划生育执法手段。依托互联网将公民履行计划生育法律责任和法律义务的情况纳入公民个人诚信档案,明确规定任何经济社会组织与所有金融机构都有责任和义务代扣代缴社会抚养费。二是改革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理顺管理秩序。建立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机制。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构。将流入人口女入流入地人口总数,合理设置管理服务机构。三是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通过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消除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结扎户家庭的后顾之忧,使之懂得养老不是单纯依靠儿子和女儿,还可以依靠社会的力量,逐步形成家庭抚养孩子---孩子回报社会---社会赡养老人的良性循环。

(三)强化监督体系一是积极探索新的执法机制。加强部门联动执法,保障非诉行政案件顺利审查和诉讼复议案件顺利审理。依托互联网将公民履行计划生育法律责任和法律义务的情况纳入公民个人诚信档案,明确规定任何经济社会组织与所有金融机构都有责任和义务代扣代缴社会抚养费。二是改革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理顺管理秩序。建立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机制。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构。将流动人口纳入当地人口总数,合理设置管理服务机构。三是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通过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消除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结扎户家庭的后顾之忧,使之懂得养老不是单纯依靠儿子和女儿,还可以依靠社会的力量,逐步形成家庭抚养孩子---孩子回报社会---社会赡养老人的良性循环。

生育文化范文5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化;互动关系

人类的出现,人们对地球改造加剧,自然界从一个纯粹的依照自身规律演化的自然系统演变成了由人类意识支配的人化的自然系统。马克思否认人与自然关系单纯的物质性,指出,实践活动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而生产关系作为二者的中介和桥梁而存在。他说:“人们的生产活动在自然界中进行,必定对自然界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互相的。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相互交换活动,在错综复杂的社会联系中,影响自然界,影响人类本身。”①人类对自然改造的同时,无法避免的对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带来破坏,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解决生态问题迫在眉睫。但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仅需要技术及法律保障,尤其是价值观念的转换更新。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化的构建联系紧密,本文试图在理论上阐述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关系,力图在价值层面寻求一种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1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内涵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是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不能把二者完全割裂分开。当前,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关注角度出发,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哲学角度来讲,生态文明,他们认为是社会实践过程中“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这种关系下所取得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②。有的学者则从系统论角度,阐明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物圈协同进化”③。生态文明是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出发,深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倡导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相互平衡,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共存共荣的一种文化伦理形态。它是人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断探索而得到的全部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总和。

余谋昌认为,“生态文化是继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以后新的文化形态。”他对生态文化进行了狭义上和广义上的定义。狭义上“自然价值论引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④,是精神层面的界定;广义上“人类新的生存方式”④是物质层面的界定。在我看来,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表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属于历史范畴。生态文化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强调协调优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以人的精神素养作为生态平衡的调节剂,以精神状态调适生态平衡。生态文化作为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和谐思想在生态方面的灵感碰撞,是健康、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文化的感应。生态文化是学习现代各种精华文化的具体表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所呈现的一种文化状态。

2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关系

2.1 两者的差异性

首先是区域性差异,包含纵向差异和横向差异。不同时期,国家和民族发展程度不同,生态文明表现形式不同,即纵向差异。而性质上、表现程度上的不同为横向差异。其次是逻辑上差异,生态文化在生态文明之前出现,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沉淀的成果。从范围上讲,文明是文化的一个子集,文化比文明范围更为广泛。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祈愿,存在于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与领域。生态文化即人与自然和谐型文化,是由人主宰自然型文化经由漫长的时间过渡而来。

2.2 两者的互动关系

1.生态文明为生态文化建设引导方向

文明表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文明是文化的积淀,是文化的精华。文化是文明的源泉和基础,为文明供应土壤和肥料。生态文化建设终究要步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轨道上来。经济上,生态文明强调有序发展,提倡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政治上,强调民主参与,社会和谐。文化上,鼓励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和传播优质文化。生态上,主张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为生态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生态文化的发展以生态文明为目标不断努力。生态文化应建立一种基于其概念的核心价值观,克服传统人文思想文化观念的反生态性,在人类的基本需求和理性消费满足的条件下,充分考虑生态发展的需要。生态文化,要求我们寻找绿色高效生产的生态发展模式,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为人类提供了大量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失衡的恶果。科学技术的变革、法律制度的规范约束、价值观念的转换更新是通常我们面对生态危机所提出的三个主要解决手段。解决生态危机,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及道德观念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的支撑,培育和弘扬什么样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在现实中是一种具体非静态的关系,其中心点是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潮的文化,抛弃“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和人主宰自然的思维模式,改变人与自然关系的对峙,确立人与自然新型发展模式,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内涵寓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生态文明将生态文化作为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华,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生态文化建设趋势的最终指向。

3.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源泉动力

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二者密不可分,相互统一。生态文化摒弃传统文化中“反自然”的特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视野,认为自然是遵循自我发展进化之道的统一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人与自然万物共生共存,共存共荣,每个物种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协调,不可分割。倡导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价值,尊重人本身,统筹人与自然价值利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生态文化要创新文化价值观,不断解放思想,逐步建成以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正义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化价值体系。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生态文化通过生态意识、生态价值取向等调节、供给生态文明,借助自然环境创造出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

4.生态文化是推进绿色生态发展的必要条件

生态文化旨在增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大力提倡绿色科技技术产业,培养绿色节能的生活习惯。生态文化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建设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形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道德规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的辩证法三者相结合的产物。生态文化的建设可以推动这个理念在生产方式质的飞跃,同时被投入到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来,为建成一个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国家而努力。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24 页.

②张云飞:《国外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一张云飞教授访谈》,《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12期.

③刘湘溶:《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④余谋昌:《生态文化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⑤:《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11-09.

生育文化范文6

[中图分类号]R-0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c)-149-02

依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一是人口数量多。全国总人口数达12.95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5以上。二是人口素质有待提高。人口普查粗文盲率(15岁及以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仍有6.72%,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4 571万人[1],所以,对于我国来说,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人口控制社会化应当成为今后人口控制的主要方式。要想使人口控制社会化很好的实施,需要生育控制的协助。

1人口控制社会化是当前人口控制的必然选择

人口控制社会化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人把社会生育规范内化为自己的生育观,并自觉承担社会生育义务和责任的人口控制方式,是一种自律为主的柔性控制方式[2] 。

1.1从人口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出发,我们应当选择人口控制社会化

人口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要求人口增长速度和素质能够朝良性的、稳定的、积极的方向发展,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也就是说如何使个人认识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怎样才能使人们把人口控制的需求变成自觉自愿的选择呢? 那就是通过社会化过程,使社会生育伦理规范和生育责任内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生育意愿。

1.2 生育模式多样化的现实与生育文化主流导向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我们选择人口控制社会化

在自我中心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丁克家庭、同性恋家庭、无子女家庭也相继出现。社会开放使生育状况变得难以琢磨。另一方面,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使婚育关系变得复杂而微妙[3]。这些变化都使生育模式呈现多样化和难以控制的局面。社会变化与生育模式多样化之间的中介因素,是人们对生育的自主选择。人们对生育的自主选择是否应当绝对自由呢? 当然不能。从社会发展的需求看,社会应当对人们的生育施加影响,应当适度限制生育选择的自由。因此,社会主流文化只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引导人们的生育意愿,引导人们的“自主”选择。引导的最佳方式不是“堵”和“禁”,而是通过教育潜移默化,即社会化。

2人口控制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社会化是个人由自然人成长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人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把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习惯和人格,是人们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社会化涉及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人的角度看,社会化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4]。社会要想使人口得到适当的控制,实施教化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呢?

2.1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成长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对于人口控制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观念。比如:一对有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和“女子终究是人家的人,嫁出去的女子泼出去的水”等思想的父母,不难想象出他的孩子思想也会受到影响。学校教育除教授他们所需要的技能外,还教授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如何应用自己知识辩证地看待事物。对于人口控制来说,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至关重要。

2.2规范媒体的宣传

大众传媒通过筛选信息、舆论导向等方式,对当今青少年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要推行人口控制社会化,就必须规范大众传媒,使他们的宣传为主流文化服务,对人类社会负责。

通过对社会大众进行人口控制的社会化实施以后个体把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生育观,即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而在现实生活中,就需要生育控制协助完成。

3生育控制的伦理问题

生育控制是对人的生育权利的限制,包括对正常人生育权利的限制和对异常特定人的生育权利的限制,前者往往是一个国家为控制人口数量而制定的一种普遍的政策和法令,如计划生育政策,后者往往是着眼于提高人口质量,对一些严重影响后代生命质量的特定的育龄夫妇实行生育限制。生育控制方法主要包括避孕、人工流产、绝育等。其中涉及的许多伦理问题历来是生命伦理学关注的焦点。

3.1避孕是生育控制在人口控制过程中的主要手段之一

尽管避孕在今天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许多国家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有效手段,但在伦理学中,避孕还存在或需要解决以下的认识问题:

3.1.1 越来越先进的避孕技术推广使用后是否会引起性关系的混乱这种可能性在一定范围内是存在的,避孕使同生育过程可以完全分离开来,人们可以享受纯粹的性快乐,而不必顾虑意外受孕及其带来的后果,这就减轻了对后担心的心理压力, 从而改变了人们的性观念,使婚前性关系和非婚前性关系会有所增加。那么,我们怎样解决这种伦理问题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教育,以道德和法律来约束和控制人们的。

3.1.2会使人们放弃生育的义务避孕在一定意义上的确是把婚姻与生育分离开来了,这种分离会不会使人们放弃生育的义务, 最终导致社会的利益与人种的延续受影响。

3.2人工流产

它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人工流产伦理争论的矛盾焦点主要集中在胎儿是不是人,有没有出生权利的问题上。其他问题的解决,例如妇女对于其自身的权利和社会对更自由的人工流产法的利益,首先依赖于胎儿是不是人,是否是一个能够要求拥有权利的实体[5]。

人工流产在我国另一个伦理问题就是性别选择,造成我国男女比例失衡以及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3.3绝育

在当今我国人口控制主要应用于:一是避孕,或出于夫妇个人的考虑,或由于社会控制人口数量的需要,绝育可达到不再生育的目的;二是优生,如果夫妇一方或双方有严重遗传病,绝育可保证遗传病不再传递到下一代,也可改善人类基因库质量。绝育伦理争论的矛盾焦点主要集中在严重遗传性疾病患者尤其是智力严重低下者的非自愿性绝育上。在伦理上,我们可以从有利、尊重、公正和互助等原则组成的伦理框架来分析和评价对严重遗传性疾病和智力严重低下者的绝育[6]。

21世纪,人类最大的威胁不是战争和疾病,而是“人炸”,加之在现实生活中,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也威胁着不少家庭和人群,如何解决呢?需要进行人口控制的社会化和生育控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维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读本[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5.

[2]马芒.人口控制社会化的决策选择[J].南方人口,2004,1:16.

[3]肖君华.现代生育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优秀博硕士论文,2004,4:2.

[4]冯泽永,史玉.生育伦理与人口控制社会化[J].医学与哲学,2006,27(7):38.

[5]H.T.Engelhardt.人工流产的本体论[A].邱仁宗.医学的思维和方法[C].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