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民道德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民道德日范文1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公民道德宣传日的活动总结【四】
我局以提升道德水平,优化服务质量,推动水文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强化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提升参与性、把握操作性”为原则,引领广大水文干部、职工主动走进道德讲堂,不断修身律己,争做文明表率,作了如下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推进了道德讲堂阵地建设
1、不断增强道德建设宣传度。发挥水文网站作用。在___水文网、___水文网信息___篇,增强媒体宣传影响。在《___日报、《潇湘晨报》、《___晚报》、人民网、红网、新华网等报刊发表新闻报道___余篇次。在新浪、腾讯上发贴,发博客___次、微博___次。
2、不断建立道德建设激励制。在全局范围内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竞赛奖励活动,对在___德、树新风方面获得争取荣誉奖、创新成果奖、理论文章和新闻报道奖均给予奖励。
二、推进了道德提升工程建设
___学习___大报告,___届___中、__中全会精神,学习___的一系列重要讲话,___干部职工收看全省水文系统作风建设视频会议、全省水文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开展“做群众贴心人”、“入党___为党干什么”大讨论,举办业务管理培训班等。紧紧围绕水文现代化建设目标,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力量凝聚到、精力集中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三、推进了道德实践工程建设
1、典型感召实践。___开展“党员先锋榜”和“身边好人”推荐评选活动,一批先进典型已高高树起。在这支仅有七十多人的水文队伍中,就有___名水文人的事迹被传诵,“全国水利系统职工文化建设先进个人”——杨小康、___省直工会劳动奖章获得者——王俊、“___市水环境监测技能竞赛”第三名——蒋飞红等等都已成为我们身边鲜活的榜样。
2、献爱送暖实践。开展发善心,送吉祥活动,弘扬助人为乐、诚实可信、敬业奉献、尊老爱亲的道德风尚,好人好事倍出广大党员干部涌跃慈善捐款分别达___元。
3、“一对一”帮扶实践。实施新老结对“一对一”道德养成工程。我局认领了雨花区华云社区的刘玉珍老人为帮扶对象,在积极帮助刘玉珍老一家解决生活困难的基础上,向他们宣传党的好政策,引导他们克服思想消极畏难发愁等情绪,从情感上贴近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心中的困惑,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树立生活的信心。引导帮扶对象家人加强学习,开阔视野,进一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学习上支帮助,帮助他们学好功课,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的开展,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推动了扶贫济困、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对近两年新招录的___名大学毕业生与机关各部门、基层各站所负责人结成对子、互助互学,新人向老将传递新知识、新理念,老将向新人传授实用技能、实战经验。
“道德讲堂”建设,激发了水文广大干部职工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一种和谐、有序、自然、平实、向上的气氛悄然升起,道德实践成果尽情采撷。
公民道德日范文2
关键词:哲学;视域;公民道德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4-0077-02
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体,其道德修养的好坏、操守的高低,能折射出社会风尚的好坏,关乎百姓的福祉、社会的公平正义、国家社稷的存亡。近年来,我国社会出现的一系列道德事件,勾勒出“感动与疼痛并存、谴责与反思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的图景。可见,社会道德滑坡大多是从公民道德品行出问题开始的。在社会转型阶段,要求最大限度地平稳过渡,既需要从哲学层面上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也需要从实践操作层面上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启迪和警示。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哲学维度
(一)历史与现实: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维度
道德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回顾人类道德的历史发展过程,必须回归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大历史观上来。唯物史观认为,“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①“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结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②所以,不同的社会形态就有不同的道德观。纵观世界历史,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变革,无一例外都是思想领域的痉挛和阵痛之后的观念抉择为先导的,而这种决策的沉重使命又总是以“道德”为根基。由此可以看出,历史对道德触动是敏感的。所以,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状况及其现代性问题既要立足于世界历史的大语境,使道德的发展态势符合世界和时代的潮流,又要具有中国特色,批判和继承本民族传统道德,塑造好公民道德形象。公民道德建设只有在世界历史进程中,道德才能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从而实现“负向认同”向“零向认同”再到“正向认同”的转变。
(二)自我、本我、他我:公民道德建设的三重意蕴
道德是人类不断趋于自觉的过程,“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③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自我身心的交往,体现了“知物之明,知人之明,自知之明”④的道德自觉性。按照哲学建构理论观点,道德主体在交往互动中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和不同人间的“三间”联系中,明白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通过明白发展规律而获得自觉,从而对道德的“本我形象”、“自我形象”和“他我形象”进行重新组织、重新构造,这是道德认识过程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然而,由于历史、文化、价值观等差异,形成道德主体不同的形象认知,从而使道德具有了“道”的普遍义与“德”的主体义。即道德需要每一个体内在本性的自我觉醒,通过每一特殊的个体而通达整体的普遍。道德主体只有在认识道德的“本我形象”基础上,并由此完成“自我形象”向“他我形象”的道德认知转化。
(三)客体能动性: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维度
公民道德建设属于一种哲学认识论范畴。以认识论的观点来看,公民道德建设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认识主体(公民)与认识客体(道德)相互作用的过程。“如要想引起认识主体所认识,首先要努力引起认识主体的注意”,⑤适应道德认识主体是具有人格化特征的道德认识客体能动性的表现,要求道德认识客体创造道德认识主体认识所需要的条件。当“道德目标”与“道德形象”有差别时,如同矛盾一般,不但要认清道德客观实在这个认识客体,而且需要认清道德认识主体,及时纠正不正确的看法,而且根据道德主体需要自动进行实际的改造和改变道德认识客体本身。
(四)互动实践: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维度
实践作为一种对象化活动,本质上就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有机统一过程。按照实践论的观点来看,道德活动的体是人,是人的“实践精神”。所以,公民道德建设就是以实践精神活动为基础,经过道德实践主体头脑的加工、改造、制作而形成的。公民道德建设“如同人一样需要同外界进行广泛的社会交往和相互作用,以期望能在这种互动实践中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①道德建设如果没有这种互动实践,道德客体则“无法进入主体的视野并通过主体的认识评价”。②所以,只有良性的互动实践,道德实践主体才能对道德客体形象进行感知,并通过道德实践主客体互动实践的频度、广度和深度,才能更加接近道德的客观实在,从而进一步影响公民道德建设进程。
总之,道德是人类文明从自发走向自觉的历史,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有机统一。它反映着公民对真、善、美良知本性的弘扬,强调“联系”反对“隔断”,关注“变化”反对“僵化”,主张“整体”、“和谐”,并把哲学概念外化为“交往”“互动”,从而形成了道德建设的历史哲学观念。
二、把握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问题
道德“是人性的内在构成部分,它显示出人类生活的主体性精神结构和无限向上的价值取向,是人类道德或个人美德的理想所在”。③说到底,中国公民道德建设是整个民族生存方式的转变问题。我们之所以不断地回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一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公民道德建设是扶正祛邪、惩恶扬善,是一项为天地立心的非常艰巨的任务。完成这项任务,一是要“破”,解构当代社会道德现象,对任何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当下中国道德问题的“终极性”价值目标、理念、制度、理论模型和发展方向保持反思与批判精神;二是要“立”,实事求是地对当下中国社会现实所进行考察、探究及分析,重建道德秩序,形成公民道德的“中国论述”;三是要“行”,强调知行合一,重在实践,最大限度地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一)重构公民道德规范标准,解决“家在哪里”的问题
道德的功能就是在不完美的现实世界上建设一个完美的道德理想世界,而公民道德规范是维系道德精神家园安全的基本价值尺度。所以,重构公民道德规范要明确,既要符合人类社会的共同约定,又要有民族的精神气质,既要与公民的精神世界相吻合,又要与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使其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通常,它包括四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基本道德规范,即《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概括的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是社会公德规范;三是职业道德规范;四是家庭美德规范。并在此基础上,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引领公民道德建设,使公民道德规范具有广泛认同、普遍实践的内在特性,决定公民道德规范逐步成为社会成员的共识。
(二)重塑公民道德量化评价体系,解决“路在哪里”的问题
公民道德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能否构建出科学合理的量化评价体系。一是根据公民道德评价模式,首先确定评价体系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适度量化评价;二是根据公民道德规范标准,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尽可能简洁、明了、量化、分类;三是根据操作简便原理,合理界定评估主体,尽可能赋予相应的权重,便于等级确定;四是根据逐级考评原则,合理设置评价程序,尽可能具体、客观、公正;五是根据量化考核结果,突出结果有用性,尽可能与“评优推先”相结合、与改进工作相结合、与绩效分配相结合、与干部选拔和管理相结合,重激励、重发展、重影响。此外,公民道德量化评价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行“人性化”的量化评价。评价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提高每个公民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一种手段。
(三)道德治理手段多管齐下,重在解决“怎么走”的问题
公民道德日范文3
关键词: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途径;方法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公民道德教育是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实施“以德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中小学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前沿阵地,如何在学生中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增强德育的实效性,这是广大中小学校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德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可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作为道德教育工作的切入点。
一、充分利用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建设道德教育阵地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采取的道德教育模式是将公民道德教育贯穿于《社会》课、《政治》课或者《思想品德》课之中,依赖课堂开展理论教育,同时通过升旗仪式、晨会、班会等常规德育阵地进行教育。课堂教育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甚至演变成单纯的试卷评估,而不能与常规德育阵地较好地形成合力,以致影响了教育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很多学校已经在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材编写方面探索出了丰硕的成果,但其中大多数仍然属于教学研究范围,德育类校本课程和教材较少,其实充分实现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为德育教育工作提供重要阵地,因为我国地大物博,地方风土人情和民族、社会习俗各异,其中处处渗透着道德教育的文化因素,是千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智慧的结晶,对道德教育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所以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将公民道德规范与地方特色传统习俗、民族礼仪和社会风俗中的道德教育内容实现有机结合,开发出独具特色且适合学生特点及发展需要的德育校本课程和教材,并将其作为新的道德教育阵地。
二、切实发挥实践活动的载体作用
开展活动有利于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已经形成了共识,现在各地中小学除常规德育阵地之外,基本上都围绕重大节日、纪念日、典型事件(例如好人好事或支援灾区)开展道德教育,但对于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养成以及社会实践往往重视不够,结果造成一部分学生知行分离、言行不一。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对于学生来说,公民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既包括承认价值观,也包括获取知识和学习如何参与公共生活。”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还必须在现实生活中身体力行,实现知行合一才是所期望的德育效果,因此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必须强化实践,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唤起对道德的追求,引导他们用正确的道德标准去体验、判断和选择,促进思想道德从他律向自律转化,形成健康的道德规范理念并以之指导自己的生活方式。新课程改革将“校外社会实践”作为重点内容,说明了国家希望通过改革引导学生投入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去,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校外社会实践不能是走过场或简单地去工厂、企业看一看,如果是这样那仅仅是理解了“实践”的字面含义。通过校外社会实践更应注重的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按照公民道德的具体要求指导自己的行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参与社会公益奉献的观念,并把国家、学校的外在要求内化为自己一贯的自觉行为,以此作为中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评价的重要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实践活动的效能,切实促进公民道德教育效果的提升。
三、找准家校共建工作的德育落脚点
公民道德日范文4
亚里士多德把人特有的活动和他所获得的善(即目的)作为他的伦理学的起点。他认为幸福是人在特有的活动中能获得的最高善,当人达到人肉体和灵魂生活的完满实现的时候就是幸福。幸福是合德性的活动。他指出人的欲望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遍的;一种是由习惯养成的特殊的。他认为在正常的欲望上面很少有人做错,且只可能有一种错――过度。因此,不同于两种极端的观点也就是过度和不及,在他看来,为防止欲望上的过度和追求快乐的不适当,人能够通过自制来实现合乎德性的生活。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制的概念。即自制界定为处于德性和恶之间的品质,自制是一种好品质,它能使人们在习惯修养中达到节制的德性,并能使我们生活得好,过上幸福生活。
二、自制与不能自制
自制和不能自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一对相反的中间品质。自制就是人对欲望的自觉有理性的控制,从而使人的实践符合德性的生活,进而使人努力做节制。自制是我们要在习惯中养成并达到幸福生活的过渡性的、不可让渡、不可超越的底线伦理品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生命活动实践的现实中,我们要战胜过度的欲望,以避免不能自制。不能自制是一种应该避免的品质;所以他认为所谓的不能自制者是由于受到感情影响而违背了正确的逻各斯,并且放弃了自己的正确的选择。亚里士多德认为,不能自制说明一个人有正确的判断或者知识但不能运用。
三、自制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自制有助于公民道德责任意识的提升。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①党的十明确提出要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而公民的道德素质是需要在公民的道德实践中体现的,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强调的人的行为体现人的品质。同样我们也要从一个人的行为中来分析和判断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当然我们不能完全从他的行为来判断这个人是不是道德的,因为有时候行为具有偶然性。对于公民道德责任意识我们可以从他的一系列行为中判断,而自制的人虽不具备德性,虽不是道德责任意识很强,但是经过一些列有德性的行为的修养也是可以形成节制的美德进而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因为自制是离德性比较近的一种品质,若加以正确引导就会走向德性这一边而形成节制美德的。当一个人通过一系列有德性道德实践形成了节制的美德之后,他就是一个道德素质高尚的人了,此时他的道德责任意识就会更强。而这一系列过程的实现都离不开自制,所以,自制有助于公民道德责任意识的提升。
2、有利于推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②党的十明确提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任务,亚里士多德的自制观念强调个体欲求满足与社会需求满意、自由与道义互存关系,这种将个体善与公共善相结合的观念,对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公民道德意识的增强,追求善作为每个公民的最高价值目标,因而当整个社会提出将善作为最高价值目标时,也正好与公民所追求的的目标一致,这样也正好实现了个体欲求与社会需求满意,也正好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自制观念所强调的内容。所以,当党的十提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任务时,也正是每个道德意识增强的公民所需要的,因此,在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的过程中,每个有自制观念的公民都会为自身由自制到节制美德的实现而积极参与其中,为整个社会的道德实践付出自己的努力,进而加快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目标的早日实现。
3、有助于强化市场经济与高技术背景下人的道德理性。
公民道德日范文5
关键词:社会公正道德道德建设
“从现代伦理学意义讲,社会公正是指对一定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伦理认定和道德评价,是对社会权利和社会义务的公平分配,它包括社会基本制度和秩序的公平合理以及由此形成的对社会成员的普遍公正要求和行为规范。”(李萍:《公民日常行为的道德分析》,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可见,社会公正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直接影响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社会整体道德状况的重要社会因素。因而,探讨社会公正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对于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公正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
社会公正是一个复杂概念,它涉及多个领域,就公正类别来看,有政治公正、经济公正、法律公正、道德公正等。但任何一个公正都蕴含着道德的意义,因此,本文从这个角度来探究社会公正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尼布尔认为:“社会将公正而不是无私作为它的最高的道德理想,它的目标是为所有人寻找机会的均等。”(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把公正看成是社会的第一德性。当代美国公共行政学者库柏认为:“公民的品德的总则是‘正确理解的自我利益’。广泛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德不可能仅仅是一种道德境界的倡导,也不是对自我利益的简单超越和否定,而是一种在恰当的机制下达成的公共和个人的‘双赢’。”(王云萍:《库柏对公民品德的研究及启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而麦金太尔则直接把公正理解为是一种美德。从上述理论路径思考,我们不难得出社会公正乃是人们道德观念形成的基础。社会公正对于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形成和社会美德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公正观念一开始就塑造着人们是非善恶的观念。一个缺乏公正观念的人,也必然缺乏是非善恶观念,没有友谊、情感和信赖,往往唯利是图,因而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道德人格的基础。公正作为一种社会的力量和道德力量对我们的行为进行一种纠正和激励,作为观念的社会公正并不是苍白无力的,相反,它对人们的生存世界常常具有扳道者的功能,它对人们行为动机的形成、价值观念的选择和道德目标的达成是有直接的浸润作用。现实生活诸多事例已经表明,由公正体现的正义感,是道德人格的脊梁。其实,公正不仅是人们道德观念的生长点,同时也是建立社会道德新秩序,即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纵观人类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社会伦理的秩序往往因公正的衰退而式微,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始终与公正观念的确立和公正制度的建立联系在一起。可见,从人们伦理道德观念形成的角度看,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现代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
公民道德日范文6
关键词:社会公正 道德 道德建设
“从现代伦理学意义讲,社会公正是指对一定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伦理认定和道德评价,是对社会权利和社会义务的公平分配,它包括社会基本制度和秩序的公平合理以及由此形成的对社会成员的普遍公正要求和行为规范。”(李萍:《公民日常行为的道德分析》,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可见,社会公正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直接影响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社会整体道德状况的重要社会因素。因而,探讨社会公正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对于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公正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
社会公正是一个复杂概念,它涉及多个领域,就公正类别来看,有政治公正、经济公正、法律公正、道德公正等。但任何一个公正都蕴含着道德的意义,因此,本文从这个角度来探究社会公正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尼布尔认为:“社会将公正而不是无私作为它的最高的道德理想,它的目标是为所有人寻找机会的均等。”(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把公正看成是社会的第一德性。当代美国公共行政学者库柏认为:“公民的品德的总则是‘正确理解的自我利益’。广泛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德不可能仅仅是一种道德境界的倡导,也不是对自我利益的简单超越和否定,而是一种在恰当的机制下达成的公共和个人的‘双赢’。”(王云萍:《库柏对公民品德的研究及启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而麦金太尔则直接把公正理解为是一种美德。从上述理论路径思考,我们不难得出社会公正乃是人们道德观念形成的基础。社会公正对于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形成和社会美德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公正观念一开始就塑造着人们是非善恶的观念。一个缺乏公正观念的人,也必然缺乏是非善恶观念,没有友谊、情感和信赖,往往唯利是图,因而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道德人格的基础。公正作为一种社会的力量和道德力量对我们的行为进行一种纠正和激励,作为观念的社会公正并不是苍白无力的,相反,它对人们的生存世界常常具有扳道者的功能,它对人们行为动机的形成、价值观念的选择和道德目标的达成是有直接的浸润作用。现实生活诸多事例已经表明,由公正体现的正义感,是道德人格的脊梁。其实,公正不仅是人们道德观念的生长点,同时也是建立社会道德新秩序,即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纵观人类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社会伦理的秩序往往因公正的衰退而式微,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始终与公正观念的确立和公正制度的建立联系在一起。可见,从人们伦理道德观念形成的角度看,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现代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
二、社会不公正现象影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