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什么若寒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什么若寒蝉范文1
一、什么是意象
在中国古典诗学的范畴中,“意象”是最有诗意的重要命题之一。
“意象”最早见于《易传・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不过,《周易》之象是卦象,表现为阳爻和阴爻两种组合符号,原本是用来记录天地万物及其变化规律的,后来发展到历史、哲学范畴。
诗学借用并引申之,“立象以尽意”的原则未变,但诗中之“象”已不是抽象的卦象符号,而是具体可感的物象。在诗学的范畴内阐释这一概念,当以刘勰为先,《文心雕龙・神思》篇有“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决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的记载。刘勰第一次在审美范畴中应用“意象”这个词,足见他对意中之象和胸中之情的关系已有相当的理解。
后人对“意象”这一概念也多有运用。陆时雍:“意象独出”(《诗镜总论》),胡应麟:“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薮》)沈德潜:“忘象孤峻”。这些言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必须呈示为“象”,而认为那种直来直去的抒情和抽象的说教都构不成意象。这里的意象之“意”,指诗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感情;“象”指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自然界中的景和物。
童庆炳在《文艺理论教程》一书指出:“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
所以,中国古典诗学的“意象”就是指诗人的主观情志与客观景物在审美感兴中相碰撞而产生的“意中之象”或“心中之象”或“人心营构之象”。它源于物,是审美主客体意向性结合的一个产物。对于诗歌来说,意象是以词语为物质外壳的诗意形象。就一首诗而言,它既可以指作品中单个的景和物,人和事,也可以指由多独立意象所构成的整体意象。意象由主观的“意”(情)和客观的“象”(景)两个因素的有机融合而成。所谓“意与象合”、“情与景偕”等因素都取此意。所以王夫之认为:“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清代诗人李重华也认为“夫诗以运意为先,意定而征声征色相附成章”。正是由于意象之间的主从关系,就催生了意象的鲜明的主观性、寻象观意、立象尽意、得意忘象以及象征性、暗示性等特征。
二、意象的作用
1、寄情于物,赏心悦目。意象手法在诗中运用的作用之一,是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使之成为可感可触的的艺术形象,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是一个化抽象为具象的过程。
2、渲染气氛,营造意境。意境的产生离不开意象,当众多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这些意象就会自然创造出与之特征相符的气氛、意境,读者也会产生置身其中、身临其境、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在古典诗歌创作中,诗人习惯于将内心情感融入意象之中而不直接表白,这就产生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读者品味咂摸,含英咀华,自然也受到了艺术上的熏陶感染,获得精神上的审美。
3、借景抒情,为情铺垫。情景交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借景抒情,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在表现手法上即是衬托。诗人极尽意象,为下面的诗歌抒情蓄势作铺垫,使情感的表达水到渠成。
4、主题朦胧,意绪无穷。意象手法在诗中的运用,是“言不尽意,立象尽之”,使难抒之情、难言之理,由意象代抒代言,产生逻辑语言所无法达成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古人所谓“诗无达诂”,主要就是指这一类诗。这时,由于诗的主题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就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
5、贯穿全诗,成为线索。意象像璀璨的粒粒珍珠,耀动着自己的清辉光芒,然而时有一根丝线会将零星散落的珍珠穿在一起,串成一挂夺目漂亮的项链。丝线这个意象,就成为了诗歌的线索。这条线索,把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贯穿在一起,融情于景,浑然天成。
三、常见意象举例
1、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2、梧桐:
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3、红豆: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5、哀鸿:
“哀鸿”一语出自《诗・小雅・鸿雁》:“鸿雁,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6、长城:
《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7、三径: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8、阳关: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阳关”。
9、怀橘:
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指孝顺双亲。张祜《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诗云:“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下马入门怀橘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10、柳营:
指军营。唐・武元衡《送张六谏议归朝》:“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什么若寒蝉范文2
虞世南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曰:“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其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同是唐人,又都是托咏蝉以寄意,由于作者的地位、遭际、气质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虞世南的《蝉》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饮清露”,“”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借“贵”做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挺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俊朗的高标意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议论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李商隐的《蝉》,抓住了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是徒劳,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这样结合作者自己的感受来咏物,会不会把物的本来面貌歪曲了呢?比方蝉,本来没有什么“难饱”和“恨”,作者这样说,不是不真实了吗?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作者确实有这种感受,借蝉来写,只要“高”和“声”是和蝉符合的,作者可以写出他对“高”和“声”的独特感受来,可以写“居高声自远”,也可以写“本以高难饱”,这两者对两位不同的作者来说都是真实的。
接着,从“恨费声”里引出“五更疏欲断”,用“一树碧无情”来作衬托,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达到了抒情的顶点。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这里接触到咏物诗的另一特色,即无理得妙。蝉声的“疏欲断”,与树叶的“碧”两者本无关涉,可是作者却怪树的无动于衷。这看似毫无道理,但无理处正见出作者的真实感情。“疏欲断”既是写蝉,也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就蝉来说,责怪树的无情是无理;就寄托身世遭遇来说,责怪有力者本可以依托荫庇而却无情,是有理的。因咏物诗以抒情为主,所以这种无理在抒情上就成了有理了。
接下去来一个转折,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这一转就打破了咏蝉的限制,扩大了诗的内容。要是局限在咏蝉上面,有的话就不好说了。“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作者在各地当幕僚,是个小官,所以称薄宦。经常在各地流转,好像大水中的木偶到处漂流。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怀念家乡。“田园将芜胡不归”,更何况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了,作者思归之情就更加迫切了。这两句好像和上文的咏蝉无关,暗中还是有联系的。“薄宦”同“高难饱”“恨费声”联系,小官微禄,所以“难饱”“费声”。这一转折,上文咏蝉的抒情意味就更明白了。
尾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又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法写蝉。“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而又呼应开头,首尾圆合。蝉的难饱正与“我”的举家清贫相对应;蝉的鸣叫声,又提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故园芜已平”,不免勾起赋归之念。钱钟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树无情而人(‘我’)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钱先生指出不仅树无情而蝉亦无情,进一步说明咏蝉与抒情的错综关系,对我们更有启发。
咏物诗,贵在“体物为妙,功在密附”。这首咏蝉诗,被朱彝尊誉为“咏物最上乘”。
《咏蝉》,又作《在狱咏蝉》,是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唐高宗仪凤三年,屈居下僚十八年,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被捕入狱。其罪因,一说是上疏论事触忤了武则天,一说是“坐赃”。从诗的尾联“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来看,显然是受了他人诬陷。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这几句话,道出了骆宾王下狱的根本原因。骆宾王的这首五律旨在以蝉之餐风饮露表示自身的高洁,求得世人的同情。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首联正切主旨。“西陆”,秋天。“南冠”,本指楚冠,此处作囚犯解,是作者自指。“南冠”后的“客”字不作通常的“客人”或“旅居外地”解,而指“坐牢”,称坐牢为“客”,可见冤愤殊深。首联两句十字用工整的对仗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深秋里,寒蝉发出了阵阵凄楚的叫声,这声音打动了囚絷在牢的骆宾王的心弦,引起了他深深的思虑。
由于作者在首联中即以“南冠”自切痛处,又以“思深”二字为诗旨的表达做了铺垫,故颔联即顺势推出:“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玄鬓”,黑色鬓发,这里指蝉的双翼。“白头吟”,汉乐府名篇,写一女子被负心汉始爱终弃的悲郁心情,表达了她对专一爱情的追求。骆宾王此句的写作,其意有表里二层:表层的意思是说,蝉扇动着乌黑的双翼来对着满头白发的作者悲吟,使他无法忍受;里层的含意则更为深刻,作者意在通过香草美人的传统文学手法,抒发自己失去朝廷宠信,受贬遭困的怨愤。
若说首联见景生情,托物起兴,颔联蝉人并举,叙中生议,那么颈联的重心则转在感慨议论的抒发上。“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说蝉因露重而难以前飞,因风大而鸣声不能远传。这既是描写深秋寒蝉的艰难处境,也是对自身遭遇的慨叹。作者在诗前的序中写道:“仆失路艰虞,遭时徽。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意思是时代的绳索将其捆绑,使他不能驰骋壮志。序文还说他“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看到螳螂抱紧螳斧,欲扑捉被食之虫,立即想到自己仍处在深深的危机中。朝廷内外奸邪势力的浓露重霜不但冻僵了他的翅膀,锁住了他的声音,而且会将他的生命推向“末日”。序文的这些话说明了颈联虽字字写蝉,然意不在蝉。这两句诗,写得蝉人相融,抒情忘蝉,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什么若寒蝉范文3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阅读送别诗时应注意:
1.艺术手法。古代送别诗常以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为发端,借景物描写来烘托渲染离情别绪。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漫无边际的层层阴云,已经笼罩住整个天空,连太阳也显得暗淡昏黄,失去了光芒,只有一队队雁阵,在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的秋冬之际匆匆南迁。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董大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以绘景渲染出离别的气氛,足见内心之郁闷。因此,即景生情、情寓景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
2.常用意象。(1)杨柳。从《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开始,“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与“留”谐音,古人送别多折柳相赠,所以杨柳便成了一个离情别绪的意象。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2)长亭。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3)南浦。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送别的场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如“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王维《齐州送祖二》)(4)灞陵。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送亲友,常在灞陵分手。因此,灞上、灞陵、灞水等,在唐诗里经常是和离别联系在一起的。如“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李白《灞陵行送别》)
此外,“寒蝉”“阳关”“古道”“夕阳”“西风”“斜阳”“日暮”“流水”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
3.思想感情。不少送别诗具有豪迈高亢的特点。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句意境开阔,情思豪放,格调昂扬,送别而不伤别,惜别而不伤情,一扫送别诗的沉闷伤感气氛,一洗悲酸之态,积极勉励更超出流俗常情,给彼此之间的友谊,开拓了一种旷达的境界,显示出大丈夫洒脱的胸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安慰和鼓舞。而较伤感的送别诗写得同样漂亮。如“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诗中通过“垂泪”的蜡烛,点染了男女主人公离别时的感伤,缠绵悱恻中透露出真挚的感情。
模拟训练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诗歌描绘了一幅_________的画面。
2.结合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魏万之京
[唐]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①,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②树色催寒近,御苑③砧声④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①离歌:离别之歌。②关城:潼关、函谷关。③御苑:皇家的宫苑。④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3.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时的什么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什么若寒蝉范文4
关键词:诗词教学;现状反思;对策
中国古典诗词是人类语言文化最精华的体现,也是我国古代人类智慧的高度结晶,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一线教师都非常重视古典诗词教学,但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有必要进行反思。
一、古典诗词教学现状反思
(一)教学现状:
1、高中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日趋低下,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已提不起兴趣。
2、大多数学生认为古典诗词就考几分简答题和名句,影响不大,一部分学生背诵古诗词只是为了应付检查。
3、古典诗词学生答案五花八门,思路不清,术语不明,语言表述不准确,语言逻辑混乱,拼接答案现象严重,得分偏低。
4、学生畏难情绪加重,应付现象层出不穷。
(二)原因分析:
1、课本所选某些诗篇与学生距离太大,学生理解困难。如《离骚》,不少学生反映这首诗艰涩难懂,学生缺乏读下去的欲望。
2、呆板的教学方式冲淡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激情。部分教师平时教古典诗词,篇篇逐字逐句串讲,老师讲的多,学生感知时间反而减少,古典诗词鉴赏课上成了文言文精读课。
3、学生看到课后“背诵”二字顿生反感,让他们自觉、静心地去背诵古典诗词实属不易。
4、学生学习心理日渐功利、浮躁,应付学习现象普遍。
二、古典诗词教学对策
1、以美感享受为目的统驭古典诗词教学工作。
中国古典诗词内在美表现在意境和神韵之美,外在美表现在辞采、声律和结构之美,既如此,就必须把享受美感作为诗词教学的最终目标,不能疱丁解牛,肢解诗词美感,使学生学习味同嚼蜡。
2、以明确的诗词知识建立古典诗词知识架构。
学生进入高中,学过的古典诗词并不少,可要让学生说出古典诗词发展史、不同时代的特点、代表作者、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学生往往会一头雾水。学生只是在被动接受老师的有意肢解和概念堆砌,分不清意象和意境,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更不能说清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联系和区别了。学生获取的知识难成体系,无法支撑古典诗词的深入学习,因此,教师要在进行诗歌单元教学时,有意识地分期讲述相关知识,让学生建立起知识架构,从而逐步消除学习的盲目性,让学生从容学习,不再觉得古典诗词高深莫测,无所适从。
3、以富有感情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诗词。
诗词独特的韵律美是其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的最大特点。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韵律美,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教学之初,可以先播放名家朗读录音,或配以相关的诗词改编的歌曲,如学习《琵琶行》,可播放经典琵琶曲《十面埋伏》,在讲授《孔雀东南飞》刘兰芝拒婚一节时,可借用《梁祝》中表现祝英台抗婚的一段乐曲,让学生在聆听和模仿中感受诗词的感情基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品味诗歌的节奏,通过诗词句想象、联想其描绘的场景和抒发的感情,锻炼思维能力,在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在朗读指导的基础上,可采取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范读,若学生兴致很高,还可以引导学生仿写或填词,巩固学习成果。
4、以背景故事为抓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典诗词是作者思想感情深切、真实的流露。是诗人特定形势、环境、背景下的特定情感的流露。这其中有很多台前幕后的故事,学生也非常渴望了解这些背景故事,进而了解作者,认识作者,理解作者和作品。但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将其忽略不计,这的确让人遗憾!如本人在讲宋朝陆游的《书愤》时,特意设问:陆游一生写了九千三百多首诗词,为什么多以“痛击狂胡”的爱国主义诗篇居多?学生无从作答。我便从陆游的爱情说起,谈及其和唐婉都著有的《钗头凤》,告诉学生他们原是表兄妹,两人婚后不但情投意合,唐婉的才情更是让二人亲密无间,但陆游母亲从中作梗,逼陆游休掉唐婉,另娶一妻,还修改了陆游给唐婉的情书“重圆有日,待我三年”中的“三”为“百”,致使唐婉心死再嫁。三年后二人再聚沈园,非常伤心,陆游在墙上题写《钗头凤・红酥手》,唐婉看后,唱和《钗头凤・世情薄》,此后不久抑郁而终。婚姻的失败,成为陆游转而从军,痛击狂胡的原因之一。讲罢,学生成了作者的知音,走进了他们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与他们进行着心灵上的对话。
5、以关键字词和诗句为突破口鉴赏诗词
古人讲究遣词造句,把浓厚的感情浓缩在几句诗词里,每一个字词都饱含深远的意义和感情,因此,对重点字词和诗句的赏析能够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的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着一“空”字,渲染出了一幅雨后山村清新宁静的自然画卷。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借助了六种景物和六个修饰词,渲染了环境,对仗极其工整。学生对诗词的学习重在鉴赏,教师不必逐字逐句分析,可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字词、诗句,表明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不必追求答案的统一和规范。
6、以诗词意境为灵魂把握古典诗词
意象既是自然之象,也是作者感情之象,意境既是由意象构成的自然之景,同时也是作者的心中之境。
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探求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可以说,学会通过意象把握古典诗歌的意境,就掌握了理解古典诗歌的关键。诗词的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把握诗词的意境不能照本宣科,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细细品味和体会。比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开头就以“寒蝉”“凄切”“骤雨”渲染了一种清冷的气氛,为后文的恋人分别做铺垫。古人往往习惯借助一些固定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比如“月”是用来思乡的,“落日”表达凄凉失落的情感,“杨柳”表怨别,“松”表正直,“菊”喻高洁,“梅”喻坚贞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意象来体会意境。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抓住诗词中的意象,体会意境,从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灵魂。
总之,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师要采取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突破难点,不断提升古典诗词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古典文学鉴赏集》,辽宁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什么若寒蝉范文5
关键词: 王维 山水田园诗 “诗中有乐” 声音艺术
苏轼说:“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的确,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融画于诗中,字里行间似用水墨铺陈出青绿山林,使人如临其境。值得注意的是,王维的作品不仅诗中有画,而且诗中有乐——有山有水有清音,可谓“有声有色”。他用笔墨绝妙地捕捉了声音的精魂,创作出别有洞天的纯自然的音乐,这种音乐不仅美在声律,而且美在内容。本文主要讨论的就是在格律之外,王诗内容的音乐之韵。
一、乐的标准:“美”
本文对“音乐”这一概念的界定是:“美好的声音”,或者说“噪音的对立面”。声音很难被清晰划分,这只是一个较模糊的、不能称之为“定义”的界定,但是这一界定或许并无偏颇之处。无论喜怒哀乐,无论长短,无论风格,无论人声或自然,带给人美的享受的声音,皆可称为音乐。当然,“美”的具体判断标准会因人而异,对“美”的认识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关于“美”的标准的讨论也从未停止,但关于“美”的观念并非不能统一(只是这“统一”容易流于宽泛,而“美”本就不是可以严格定义的东西),真正的美是毋庸置疑的,是有力量的,是有无穷感染力和魅力的。回到王维的诗上来,虽然读者没有“美是什么”的统一答案,但是都不会否认诗中流淌出的音乐之美。声音使得整首诗浑然天成,就像音符使得乐曲完整、流畅、和谐。因此,本文把王维山水田园诗中描绘的大部分声音归入音乐的范畴。
二、乐的内容:自然之声与人造之音
声律一般分成韵脚,旋律(节拍)和声调(高低徐疾)。①那么,声音的内容可以作何种分类?下文尝试按声音的源头,将其分为“自然之声”和“人造之音”两类来分析。
自然当然是山水田园诗的主角,王诗中对声音的描绘也集中在自然之音。王维描摹最多的是鸟鸣,如“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送梓州李使君》),遍山的杜鹃凄鸣渲染了忧伤的气氛;又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黄鹂轻快的鸣啭似乎在为辋川庄的雨过天晴欢欣;再如“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寒食汜上作》),暮春时分的鸟鸣给渡过汜水的诗人平添了几分寂寥与黯然。鸟鸣似乎是山水田园里亘古不变的背景音乐。除了鸟鸣,还有风声,雨落声,水流声,蝉鸣声,树叶的沙沙声……这些都是山水田园必不可少的标志性声音元素。如“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蝉本象征愁绪伤情,这里却“一反常态”没有了伤感的色彩,成为了挚友相聚时一段悦耳的配乐;又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在峻峭山中流淌的泉水似在幽咽一般,一个“咽”字准确描摹了泉水阻塞缓流的声音和情态。
王诗中除了有纯粹的自然之声,还有人声或者丝竹之音。据《旧唐书·王维传》记载:“人有得《奏乐图》,不知其名。维视一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其精思。”史书记载王维曾担任太乐丞,精通音律的他具有深厚的音乐功底和很高的音乐造诣。平日里他琴吹箫,如“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酬张少府》),在松风里对月弹琴,颇有乐趣;“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欹湖》),箫声里尽是对友人的依依惜别情;“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抒尽心中逸气。除了乐器演奏的声音,还有深山传来的低沉钟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过香积寺》),还有兴之所至的歌唱:“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还有人们的日常交谈:“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终南山》);还有远处传来的人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王维对人造之音的描摹在山水田园之外的题材中出现得较多些:如“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凝碧池》),“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凉州赛神》),等等。
三、乐的写法:点到即止与有无相生
说到王维的声音艺术,点到即止是其特点之一。和《李凭箜篌引》、《琵琶行》那样直接描写和铺陈声音的篇章不同,在描写声音的时候,王维大多是不写其声,只写其动作或情态;或者说,王维并未对声音进行详细的铺展与描绘,只是含蓄和干净地点到即止,停留在叙述这一层次上。不管是“山月照弹琴”(《酬张少府》),还是“吹箫凌极浦”(《辋川集·欹湖》);不管是“秋水日潺湲”(《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还是“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不管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还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辋川集·竹里馆》),这些声音都需要想象来还原,属于间接描写,王维仅仅点到即止,是读者完成了整个音乐的创作过程。这一过程并不难,相反非常自然。由于王维画意渲染和氛围营造都极其成功,读者犹如被带入王维时空的幽静山林,在这一超然物外的世界里,鸟鸣、风声、水声、丝竹之声都“各得其所”,只等人们来体会;在这一时空里,所有的音乐都已在心中。
这种点到即止的间接描写典型是风声。比如“松风吹解带”(《酬张少府》),只是描摹风吹的动态,然而隐藏的音符——风声仿佛就在耳边;又如“隔牖风惊竹”(《冬晚对雪一壶居士家》),并未直说风声如何,但风穿梭在竹林间的声音和竹林摇曳的沙沙声依旧扑面而来;再如“人闲桂花落”(《鸟鸣涧》),花落无声,但却似乎可以隐约听到相伴的风声,如此轻缓柔和。这些诗句没有直接描摹声音,含蓄中别具韵味和诗意。
什么若寒蝉范文6
现当代文艺理论在文学解读时惯用解析、剖割的方式去肢解文本,理性的冰冷压制了中国文艺理论、文学批评中重体悟、重赏鉴、重审美的优良传统。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传统的沦丧,美感的削减。
诗歌和散文都是纯粹的文学样式,尤其是诗化的散文和优美散文中诗化的句段,它们和中国传统诗词的神韵是气脉相通的,根骨是一脉秉承的。综观那些植根于中华诗词文化,传统文学底蕴深厚的近现代文人,他们散文中随处可见传统的影子,诗词是入其神魂、骨髓的。故而,我以为,解读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文学作品,解析的手法、理性的逻辑虽可以略作借鉴,但绝对不可一味倚重,更多的,我们要回归到体悟赏鉴中来。
侧观——从背景投射,看作者心路
中国古代文学评论讲究知人论世。孟子曾谈及“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清代章学诚也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二者都强调在文学鉴赏中做到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世事必定会投射到心灵。正如老杜诗云“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那翻卷而上的波浪,那动地而来的风云绝不仅仅是景物描写,纯实录的手法在传统的中国文学中是不存在的,那浪是时代的浪潮,那风云是时事之风云,云水之外是忧思,关于身世处境,关于世事家国。
观照《故都的秋》,郁达夫创作本文时值1934年,由于的威胁等原因,在30年代的旧中国,山河破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内外交困,作者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在此处境下,达夫思想苦闷,想用创作救国,可创作又枯竭,于是,暂且过着一种游山玩水的闲散寂寥的苦闷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作者创作此文,是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性格,同时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那时虽然有如晦暗的日光,却必然会投射在达夫此际那犹如幽月的心上,而达夫心路之苦闷、迷茫,心绪之忧郁孤寂则如幽悬天际之月,必然投映在故都的秋韵秋味里。
综览——从意境定位,明全文格调
文中,关于故都的秋,作者是这样表述的:“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这是郁达夫对故都秋的独到领悟,精准概括。以诗歌知识来看,这实则是意境:清冷,岑寂,萧瑟,凄凉。
这份意境的生成,岂会凭空而来?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故都的秋景,景中弥散的秋韵不正是郁达夫此际心灵的投射?枯索的单单是这天地?颓败的何止是这草木?黯淡的岂止于视界?时秋,心秋;天寒,心寒;世暗,情黯。作者的心绪是迷茫苦闷的,心境如同这北国的秋境——好一派清冷,好一派岑寂,好一派悲凉。意境及境后的情,这正是学生所未知、难解的,需要在课内重点探究突破。以诗为径,从秋来窥知达夫的情绪,则需要从意象入手做细致体悟。
体悟——从意象选取,析情感寄寓
文中所描绘的秋晨院落,或是秋槐落蕊等景物,皆有鲜明的画面感,可以用图景来名之;我们从文中那些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固然可以尝出韵味,体验出美来,亦可看出郁达夫对北平秋色、故都自然风物的眷恋与深爱,但我以为这还停留在秋色的皮相、热闹的浅表。那背后,更需要深味的是隐于其后的忧郁、苦闷、孤寂……
我们先看那秋晨院落。
提及这院落,总会思及“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古韵,山不厌人,人不厌山。人世中饱尝孤寂,唯引山以为知音。
在秋时,故都的那一椽破屋里,听驯鸽飞声,“静对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这“静对”之中,是作者对花的欣赏,亦是花对作者的倾听。与其说花、人不厌,毋宁说作者引花为友,借花而寄托闲情;在作者对花的这份闲情中,有丝许闲逸,更多的,我以为是一种闲极无聊。这是作者心绪中迷茫空寂、情感上空落无依状态的折射,这可与王维在《鸟鸣涧》中所书写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诗句相印证。桂花色淡,花小,王维闲看桂花,这“闲”远不止“闲适”之意趣,更有闲得无聊,观桂花飘落如雪,于其中打发如水时光,于此际落寞心境,于心底沉郁情怀。
此时,作者还不忘以平和之语来言说“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蓝白皆为冷色调,蓝色忧郁,幽沁,白色除素雅之外,亦有几许凄冷之意,再配以“疏落尖细且长的秋草”,则更见萧索,因为既修饰以“疏落尖细”,又定时节于秋,可知这草必见枯黄,必见萧索,一如作者枯索之心境,冷暗为色,闲寂为韵。
皇城人海的一椽破屋,是一个值得推敲、别有深意的意象选取。“人海”与“破屋”的词面之下隐潜的是什么?人境如世外的高远属意,屋破而平淡的恬和心境,这两者固然有之,但身处人海却觉人生寂寥之意,寄形破屋而生世事艰辛之感,虽看似稀薄,实则无法阻挡、无可抑止地在那人海皇城弥散,氲开……这必然也是作者在那时事飘摇、清静秋时,心底不可抹除的一份情绪吧!这里面,哪里少得了“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凄凉感慨、忧伤心境?时局如秋,而达夫不是青帝,无力挽山河,无计换时节,社会压抑,忧切煎怀,如何不悲凉?飘飘摇摇之世事,在作者心中发酵文人情怀,酿一杯忧患之苦酒,涩涩,淡淡,却又不尽悠悠……
不妨再观这秋槐落蕊。
秋槐落蕊,枯叶满地,不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之苍莽景象,少了萧萧而下之时那无边壮阔之意,可是否也正因为如此,在郁达夫的心情里,连老杜那沉郁顿挫之风里边那一点儿悲壮之意味儿也去了,老杜会借“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来表达自己在时事艰难、人生迟暮之际的种种感慨,虽寂寞,却仍愿意救济时运;于郁达夫而言,除了哀伤,就剩下寂寞了吧。在郁达夫的眼底,唯有故都的零落,枯残,铺得满地,堵得满腔,这一口气,郁积得有多难受,可想而知。
那不知名的人扫走落叶,是否就扫走了达夫心底的阴郁?“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让作者觉出细腻,清闲,还有点儿落寞,让他去联想到天下皆秋那种大寂寥,万物萧索,神州黯然。这景即这心,枯索凌乱的心绪,投射于凌乱枯索的秋景。那满地的凌乱枯黄可以扫走,但还有些东西是扫不走的,萦于心,绕于怀!北风已乱,此夜未央。这是个“才下眉头”与“却上心头”的问题,而不是阴翳为扫,愁云为开,因为郁达夫想要去扫,而又无力去扫的是那纷乱的神州,这个问题是此时的郁达夫“无计可消除”的。记得词中有“阶前落樱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之句,我想谈的是,若心宽亮,落樱如雪添的是雅趣,若心黯然,扫去“落蕊”,丝毫无减的是心秋。
拂与不拂,满身落雪;扫与不扫,神州季乱。
若觉得不够,我们不妨再来聆这秋蝉残声,聆这渐寒的秋雨。
蝉声而唱于秋,这已经不应于时,再至于“衰”“残”,那份凄凉冷寂、不合于时的意味儿就赫然而分明了,更何况是“家家”“处处”,这北平,这华夏,几乎都在这情调氛围中。蝉,应时于盛夏,高唱于浓荫,鸣响而声远;餐风露而自饱,不流俗而自洁;常寄寓君子之高标,浊世之高蹈。此物若残生于深秋,则被称为“寒蝉”“寒蜩”,其声嘶哑,其鸣凄切,可见落魄之形象,可感寂寥之意绪。不需着意,而凄寒可感,而悲愁流浸。惹满怀凄凉,酿满怀寂寂。
至于这层凉渐寒的秋雨,则于凄寒之外,另见湿冷与悲凉。看达夫那笔触,“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从这“灰沉沉”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阴云晦暗,可以感受到的是沉重压抑,那满天的阴翳谁能扫去,什么时候才能扫去?达夫有此心,却未必有此力。那天底下什么时候才能乾坤清朗,浩气荡荡?达夫有此问,却未必有此解。如此境况,哪能承受再“来一阵凉风”,再落一阵寒雨?!这风雨添的是刺骨,添的是湿冷,添的是悲凉。人世间的大寂寥,天地间的大悲凉。以赤子真心去求索,却前路迷惘;以文人情怀去爱护,却难济河山。
如此情境,如何不凉,如何不悲?如何不哀,如何不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