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考试试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辅导员考试试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辅导员考试试题

辅导员考试试题范文1

[关键词]手机媒体 网络媒体 学风建设 校园网络文化

[作者简介]高存福(1978- ),男,山东济宁人,山东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学生管理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田兆富(1969- ),男,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山东 淄博 25504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042-02

新网络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为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学习信息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负面效应。沉迷于网络和过分依赖智能手机已成为大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和厌学的主要原因,因“网瘾”“手机瘾”而导致学生学业无望、退学回家的事件屡见不鲜,甚至有些学生无法抵制非法网络的诱惑,陷入网络传销和网络犯罪。智能手机等新网络工具的广泛应用,给大学生的课堂学习、诚信教育和校园优良学习氛围的营造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辅导员要充分意识到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新媒体背景下推进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新途径、新模式,努力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稳定有序、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

一、新媒体时代下辅导员加强学风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手机媒体降低了大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信工具,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手机日益强大的网络功能,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群体的欢迎和喜爱,校园里专注于手机的“低头族”随处可见,他们甚至连上课的宝贵时间也不放过。学生上课时经常用手机看微博、小说,甚至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看视频、玩游戏、网上购物,把原本完整的课堂时间割裂化,分散了课堂注意力,降低了学习效率。有的学生还利用手机上的搜索引擎查阅资料,应付老师课堂上的作业,不仅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惰性,还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给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对辅导员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网络媒体造成大学生诚信素养的缺失

有的学生借助网络随意性、虚拟性的特点,不负责任地转发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利用网络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辱骂诽谤,有的学生甚至在个人欲望的唆使下从事网络犯罪活动。在期末考试和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大学生利用手机等网络工具进行高科技作弊的现象屡禁不止,作弊手段不断翻新,以致一些学生被开除学籍,令人扼腕叹息。网络媒体为大学生寻求各种各样的学习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一些学生养成了严重依赖网络信息的惰性思维,许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专业实习报告等材料仅仅经过网络下载简单拼凑就完成了,根本未进行任何实践和调查;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连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汇报都原封不动地从网上复制、粘贴。大学生诚信素养的缺失已成为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网络媒体冲淡了大学校园里的学习氛围

目前,网络和电脑已成为与大学生朝夕相处的“伴侣”,宿舍里几乎人手一台。一些学生由于自我管理意识不强,将大量的休息时间用在了网络游戏和娱乐上,使其逐渐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自觉性下降等问题,从而导致宿舍学习氛围淡化。大学生逐渐习惯了通过网络媒体获取学习信息,依靠论坛、微信、QQ等网络工具进行学习交流,把情感移植到网络中,忽视了近在咫尺的老师和同学,造成大学生对于近距离沟通的疏忽,进而影响自己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产生交流障碍或交往恐惧症,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也是学生宿舍关系紧张、矛盾冲突严重的主要症结所在,需要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予以重点关注。

(四)网络媒体给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带来挑战

就业工作是学风建设的有机载体,学风建设是就业工作的有力保证。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过分表现自我、贪图享乐和道德失范等现象严重,导致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时更注重功利性,待遇好、收入高的企业成为理想的奋斗目标,具有鲜明的实用色彩,从而导致部分毕业生出现“有业不就”的现象。还有一些毕业生过分依赖网络求职信息,渐渐忽略或不愿参加校园招聘,给高校就业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受网络习惯的影响,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无法和同事有效沟通,导致同事之间关系紧张,为了获得“解脱”,一些大学生选择了“辞职”这一逃避方式,频繁跳槽。这对高校在社会的影响以及高校的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暴露了新时期大学生信用意识不强、法律知识欠缺的问题,需要辅导员在学风建设工作中加强教育和引导。

二、新媒体时代下辅导员推进学风建设的途径

(一)注重宣传教育,严格规范课堂秩序

1.加强课堂网络文明教育。新网络媒体给大学生学风建设带来了强大冲击,辅导员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课堂网络文明教育。例如,通过主题班会、文明修身沙龙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分辨是非,努力提升大学生的自律意识,进一步净化课堂学习风气;通过开展“课堂六害”漫画大赛、网络文明短信作品大赛等活动倡导大学生文明使用手机,理性使用手机,自觉做到上课不玩手机、不开手机;同时,要占领网络教育阵地,积极营造文明课堂氛围,通过飞信、微博、QQ群、人人网等网络载体宣传上课玩手机的危害,提倡让手机远离课堂,让学生逐渐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

2.严抓课堂管理。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课堂,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严格监管课堂上玩手机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倡导建立“课堂手机休息室”,上课前让学生自觉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统一保管,以免一些自控性差的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建立重点学生档案,加强对手机依赖和网络成瘾学生的监督管理,开展与这些特殊学生群体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逐步调整心态,自觉抵制手机等网络媒体的诱惑,从而将注意力和兴趣转移到课堂学习中来;辅导员要加强与任课老师的交流,探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齐抓共管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二)加强宿舍管理,提升宿舍文化育人功能

1.加强对大学生宿舍使用电脑的管理。如今电脑已广泛进入学生宿舍,为广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部分学生产生厌学、人际交往障碍等一系列问题。为方便大学生顺利度过大学初期的“断乳期”,辅导员应严禁大一新生将电脑带到学校,大二及以上学生若要使用电脑,必须向学院提出申请,在签订《宿舍电脑使用协议书》后方可在宿舍内使用电脑;同时,辅导员要不定期地对使用电脑的宿舍进行检查,对违背承诺协议者严肃处理,严重者取消其寝室电脑使用资格。辅导员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精神生活,善于发现并妥善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障碍,帮助他们将情感从虚拟世界转到鲜活的现实中来,减少对手机、电脑等网络媒体的情感依赖。

2.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为学风建设创建优良环境。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从众行为的发生率大于80%,特别是宿舍同学之间在学习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所以辅导员要加强学风建设,就需要在优良舍风的培育上下功夫。要通过优良学风宿舍的创建和验收,激发宿舍成员的学习热情,增强宿舍成员之间的凝聚力,营造学风建设人人参与的氛围;通过宿舍文化艺术节,营造整洁有序、室雅人和的宿舍环境;设置如名言警句、名人或校友画像及生平介绍等,形成积极奋进的寝室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以公寓为单位开展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手绘板报大赛、诗歌朗诵比赛、宿舍英文短剧表演等,形成“人人关注学风建设、人人参与学风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开拓创新,努力营造健康的校园学习氛围

1.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让学生感受大师的风范和学术的魅力;邀请著名企业家、社会精英做行业发展报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把握行业需求;组织师生开展学术沙龙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设立大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定期组织专业老师为大学生进行考研辅导、就业指导、发展咨询等多项服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在网站上开辟“学风建设专题”,大力宣传学风建设的优秀成果和典型事迹,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建立手机短信平台,定期将与学习、考试有关的信息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发送到学生的手机上,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信息服务;依托校园网站构建交流平台,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共同对学校学风建设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网络交流,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2.努力打造主流的校园网络文化。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给辅导员传统的教育管理服务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由此形成的新型校园网络文化对学风建设提出新的挑战。辅导员应结合“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积极推进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通过组织科技下乡、专业实习、科研立项等多种形式,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和科研热情;通过“挑战杯”科技竞赛、数学建模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组织IT校园行、网上冲浪等活动,丰富同学的课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平台积极开展网上学习活动,在网上为大学生提供名著点阅、名师课件、科研成果评析等资源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与知识结构,营造浓郁的学习环境。

(四)加强就业指导,进一步夯实学风建设的基础

就业指导作为辅导员的核心工作之一,对学风建设的顺利开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辅导员要利用有效网络资源,不断扩充就业网络功能,积极搭建企业和毕业生之间的桥梁,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通过各种网络信息平台及时、便捷地将就业信息发送到学生手中;要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搭建集信息、指导、培训、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为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提供优质舒心的服务;积极通过网上职业测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另外,辅导员要积极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工作,通过人人网、微博、QQ群等网络方式及时了解毕业生离校后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这既是对就业工作的检验,也有助于辅导员及时发现影响学风建设顺利推进的不利因素,为学风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金芳,王蔚.网络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7(6).

[2]周海燕.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对学风建设工作的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4).

[3]龚克,毛晓红,范婷雅.浅议网络时代的高校学风建设[J].魅力中国,2010(6).

[4]张守参,王军.辅导员工作与学生学风建设[J].华章,2012(11).

辅导员考试试题范文2

【关键词】研究生;教师队伍;农业;收费

0 前言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研究生开始实施收费制度[1]。研究生教育从“公费”转向“自费”后,对研究生的经济压力增大。而农业院校中就业前景十分看好的热门专业相对缺乏,并且受田间试验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优质学生资源相对不足。面对研究生教育出现的新问题和农业院校的学科特点,要发挥收费制度下的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激励作用,还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管理教师、授课教师、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逐步提升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

1 加强研究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

研究生辅导员,既是研究生政治上的“领路人”、生活上的“贴心人”、学术上的“同行人”,同时又是主管部门的“救火员”[2]。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单位应进一步强化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具体措施体现在:

1.1 完善选拔,强化培训机制

近年来,随着廉政建设的深入和高等院校招聘制度的完善,用人单位能够秉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人,严把研究生辅导员的“入口关”。

但参加工作之后,很多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效果不好。分析原因为:纵向上,与到公司或企业工作的同学相比,研究生辅导员的工资收入与工作强度不成比例;横向上,研究生辅导员与同一个学校的本科生辅导员相比,各项考核指标都是针对本科生教育出发的,晋职晋级制度并不倾向于前者,而前者的来源层次又高于后者,造成了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态度悲观。作为农业院校,应该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学农、爱农教育;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专项培训体系,进一步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明确定位、健全考评制度

从工作定位上进行明确,将其从琐碎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研究生辅导员就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上。

管理部门应该认识到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建立一套相对独立的业绩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应该有利于竞争氛围的营造、有利于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学科、学校形成合力,共同做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1.3 提高待遇、稳定队伍

目前,很多研究生辅导员想方设法进入到学校的管理部门,导致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变化较大,所以,学校应该从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例如,允许研究生辅导员参加教师系列的职称晋升,并在条件上有所放松,以稳定队伍。

1.4 改革工作方式

目前,多数学校都是按研究生的年级配备辅导员,因为学生的年级相同,同一时间段进行的都是同样的工作,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更集中。这种工作方式有其有利的一面,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导致辅导员与研究生导师接触不够。建议更改为,每名研究生辅导员负责若干个专业的所有年级的研究生,这样研究生辅导员可以对专业有更多地了解,与研究生导师有更多的接触,就可以根据专业特色、团队专长、导师特点有针对性制定培养计划,对研究生设计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研究生辅导员可以深入到学生的科研工作,真正做到学术上的“同行人”。

2 加强授课教师的队伍建设

2.1 教师引进和再教育制度建设

受地域、经济、工作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某些农业院校在人才引进方面的竞争力较弱,因此,农业院校更应加强优秀教师的引进和现有教师的再教育投入,以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人才战略的需要。

2.2 教学过程管理

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研究生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远不及本科生教学,特别是有行政兼职的老师和一些大专家授课的课堂,经常出现由于教师出差等原因停课的现象,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课程组建设,对课程承担模式进行改革,一门课程由多名同时教师承担,教师之间可以互相调整上课顺序;另一方面,一门课程由多人承担,每位教师的授课时数缩减,教师就会将自己的学术精华传授给学生,使课程教学的质量也得到提升。这么设置另外一个的好处是大幅度地压缩课程教学学时,用一个学期多一点的时间完成一年的课程学习,研究生就可以在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田间试验。对于一年一季的北方来说,农业院校中三年制研究生就有2个种植循环,田间试验得到的结论可信度更高。

2.3 考核方式

坚决杜绝教师以综述性论文的形式作为期末考试试题的形式,避免考试的随意性。解决方案是:对于公共基础课,要求闭卷笔试考试成绩所占比例高于80%,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闭卷笔试所占比例高于50%;每门课程的综合成绩还应该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实验技能、论文撰写、科研信息获取与整理等5项中的2-3项,使课程的综合成绩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能力,更好地与研究生的奖助学金评定挂钩,与研究生收费制度配套。

3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培养要求导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坚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专业知识、独到的科研见解。为使导师适应新形势下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需要重新构建导师遴选指标体系,并加强对指导过程的管理。

3.1 导师遴选指标体系

导师的遴选指标体系应该包含指导教师的思想素质、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等,涉及到导师的职业道德、身体状况、业绩条件等各个方面。目前,面临研究生收费制度的改革,需要导师在生活上给予研究生更多地帮助,这就要求导师有足够的科研经费作为支持。

3.2 培养过程管理

首先,明确导师的职责,规范导师对研究生科研工作的指导,包括实验操作规范性教育、大型仪器使用培训、田间试验设计与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全方位对研究生进行指导。

其次,通过实验室安全教育及考核、研究生出勤、原始记录存档等措施,强化导师对研究生科研管理职责。

第三,通过开题、中期考核、科研、学位论文撰写等培养过程的管理,构建适合于北方高校的农学类相关专业高质量研究生培养体系。

3.3 鼓励年轻导师到农业生产一线进行锻炼

学校应该从工作量核算、成果认定、职称评聘等方面,鼓励年轻导师和即将成为导师的青年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结合自己的科研,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

3.4 改进科研成果分配制度

学校应对有研究生参与科研成果的排名和奖金分配进行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要求导师必须允许研究生参与奖金分配。

【参考文献】

辅导员考试试题范文3

【关键词】班级到课率 影响因素 措施

高职院校的学生班级到课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要提高学生的到课率,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学习,就要找到影响班级到课率的因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班级到课率和提高教学效果。

一、班级到课率现状

根据一学期对所有班级的随机检查、每周班级到课率、每月班级到课率统计结果显示,我院的总体学生到课率还可以,有的班级整个学期的班级到课率能接近100%,但有的班级的到课率则较低,只有50%左右,大部分的班级到课率都在80%以上,针对这一状况,我们根据实际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通过调查问卷、学生信息员会议都班级到课率也进行了调查,找到了影响班级到课率的因素,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班级到课率。

二、班级到课率的影响因素

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对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16.7%的学生不知道学习某门课的作用,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学,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上课睡觉。

2、课程设置欠合理。

高职院校课程的设置应理论够用,以实践为主,有的课程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内容理论性太强,而实践性不够,或者实践内容稍显落后,全国高职类课程缺乏统一的具有指导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有高职课程体系方案,但在院校中应用的还是不够。

3、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班级到课率,有的学生因为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一门课。教师的讲课方法和讲课方式很好的话,学生上课既感到轻松愉快又能学到很多东西,自然学生就愿意去上课,班级的到课率也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职业责任感,只教书,不育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陈旧,课堂讲义多年不变,教学形式死板单一,缺乏吸引力。

4、课堂考勤管理力度不够。

高职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国家也在加大发展高职教育的力度,但高职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够成熟,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于高职院校来讲,课堂考勤管理一定要严格,在平时的管理中要严格考勤关,有的教师对教学管理规定执行不严,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与学科成绩并不挂钩或关联不大,学生不重视课堂学习。在期末考试时要严格考试关,只有考试关把严了,才能很好的促进日常教学管理,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5、节假日的影响

我们对53个班级连续16周进行了出勤率的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在包含节假日的教学周,班级到课率会比较低,从绘制的折线图上可以明显看出第5周,第9周和第11周出勤率比平时明显降低,而第5周在日历上是4月1日——4月5日,这周有一个清明节放假,第9周是4月29——5月3日,这周有一个五一劳动节放假,第11周是6月10日——6月14日,这周又一个端午节放假;从连续统计的53个班级的数据可以看出包含节假日的一个教学周,出勤率明显比较低。

三、提高班级到课率的对策

1、提高教师对高职教育的认识。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实践型人才,动手能力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自己参加社会实训的能力,用项目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积极性高了,班级到课率就会提高。

2、教师和辅导员要严格把好考勤关和考试关。

教师上课时要严格考勤,辅导员应每周公布一次班级的到课率情况,对于旷课次数多的同学,要有一定的警告或处罚;教师期末要严把考试关,严格执行考试制度,考试试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对于对某门课程缺课达到一定学时数的,应取消考试资格。考试风气正了,能再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风,良好的班风学风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高班级的到课率。

3、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调整课程设置。

对于不太适合高职学生的课程,可以适当的进行调整,可以通过减少课时数,或者通过更换教材或实训案例来调整学生的上课状态,使课程设置能够适合学科的需要,能够给以后的工作带来必要的知识储备。在课程的开始顺序上,也可以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进行论证和探讨,争取使每门课都能让学生感到学了以后的作用。

4、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提高自己知识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教学方法,加强师生间的沟通,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5、提高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

学生的一门课的成绩应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提高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可以提高班级的到课率。平时成绩可以包括平时作业和平时出勤,而平时作业在平时就交齐,期末不让补交,这样平时没有上课的学生就没有作业成绩了;平时出勤也是,没有就没分,平时作业+平时出勤如果能占到50分以上的话,就可以很好的控制学生的到课率,因为如果学生没有平时成绩,则期末考试及时考100分,本门课程也很难及格。

6、建立听课制度。

学院建立的听课制度,院领导、职能部门听课,有教学单位听课,校外督导专家听课,校内督导员听课,在组织听课的过程,发现学生的到课率都很高,教师的教学状态也很好,教学效果会非常好,多组织听课,也是提高到课率的一项措施。

四、小结

高职教育是是一项很有研究和发展研究内容,高职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课程的设置,课堂的管理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培养,要在高教教育领域取得进步,必须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进行调查和研究,不断的完善管理,通过这些措施来更好的提高班级到课率和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电大开发教育到课率现象及研究对策.[教育管理研究].金荣标.浙江丽水广播电视大学

[2]高职大学生出勤率不高的成分分析及对策研究.金田[J].黄永.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

上一篇公司金融

下一篇心理健康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