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狼蒲松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狼蒲松龄范文1
由于学习的兴趣不断降低,许多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并不理想。如果能把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引入文言文教学,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就会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蒲松龄与柳宗元堪称是妙笔生花的艺术大师。仔细观察分析他们作品中貌似不同的生活画面,我们会发现,其实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本文就以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和下册《黔之驴》两篇文章作分析对比,探讨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通过比较阅读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一问题。
一、 作品本质分析
1.情节相似
《狼》讲述的是一个屠夫机警地杀死两只贪婪狡诈的恶狼的故事。《黔之驴》讲述的是一只老虎精心策划了一场吃掉“神”一样对手的驴子的故事。从概述上讲差距很大,可本质上差别并不大。文章开始我们能看出故事的主角都对他们的对手充满恐惧,但最后主角都胜利了。屠夫是从防守转到进攻,一举消灭两只狼;而老虎是从试探性的进攻转换成实质性进攻,吃掉了“神”一样的对手。这种结果都符合国人的“邪不胜正”传统习惯。
2.写作手法与主题形象相似
两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面对强大的对手,善于斗争者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屠夫看到狼的时候是这样写的,“屠大窘,投以骨。”起初想以德服人,怎奈两只狼是贪得无厌的,最终屠夫丢掉了一切幻想,拿起扁担抽出刀与狼搏斗并将其击毙。老虎呢,在林间看见一只驴(庞然大物,以为神),也是先生畏惧,机警试探之后躲起来观察对手,最终也是“咬其颈,食其肉”。这两篇课文对现在生活优越的青少年来说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他们缺乏的就是一种敢于斗争的精神。其次,再看形象描写,两篇课文尽管篇幅较小,却成功地塑造了鲜明人物(动物)形象。从屠夫身上的生活气息到对老虎的细腻描写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主角是两种,但两者身上的共同点很多,如机警、勇敢等。他们遇到了看似强大到不可战胜的敌人时没有退却,相反,靠着自身的智慧和耐心战胜了敌人。
3.细腻独到的心理描写
在《狼》一文中,我们能看到“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以及“狼假寐”等。而《黔之驴》中分别出现了“终不敢搏”、“慭慭然,莫相知”、“虎因喜”等。在这些细致的心理表述中,我们不光能看见屠夫的各种心理变化,也会发现原来老虎也这么可爱。此外两篇文章还用动作描写来揭示主角的内心。细致地描写出老虎由试探到击毙对手以及屠夫由妥协到反抗的过程。同时,文言文中最讲究的就是炼字,这两篇课文也不例外。《狼》这篇文章中的“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等描写都耐人寻味。《黔之驴》中“稍出近之”、“断其喉,尽其肉”等诸多描写也是十分的精彩。
二、 同等的思想感情与表达形式
这两位作者相差千年,一位在唐朝一位在清朝,为什么思想情感却这么相似呢?这就要引导学生们去自主探究。通过翻阅资料,我们发现这和两个人身处的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同时又与他们各自的性格和经历相联。两个人都处在封建社会,比较了解民生疾苦,也都敢于表达个人见解。从个人经历上讲,蒲松龄有些悲惨,早年成名历次考试却不高中,最终只能做私塾先生。柳宗元考中进士但因参加了永贞改革而仕途不顺,屡次遭贬最终客死异乡。相似的经历与命运注定了他们拥有相似的情感。
其次,蒲松龄与柳宗元为什么都要写这样的寓言故事呢?这也是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关。蒲松龄生不逢时,恰逢满清大搞“文字狱”,很多东西不能写,蒲松龄只能写写狐怪小说慰藉自己;柳宗元久参政治,对当时的政治环境与政治倾向十分的不满,又不能明说出来。两个人都有一种欲说不能的苦楚,所以只能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来发泄,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
由此可以看出,两个人都是绝世才华却身处逆境无以伸展,蒲松龄写《聊斋异志》被朋友称为不务正业,临死还大呼自己一事无成。柳宗元虽有《柳河东集》却也不过是后世给冠以的美名。从文章性质来看,蒲松龄开创了古代鬼怪小说的传奇体,并成为巅峰之作。而《柳河东集》也开创了柳宗元独一无二的写作意境。
狼蒲松龄范文2
“诸”是合音兼词,之于的合音。
原句是“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出自《狼三则》。意思是,屠夫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暂且将肉挂在树上,等第二天早上再来拿。
《狼三则》选自清代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卷六。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来源:文章屋网 )
狼蒲松龄范文3
【关键词】以 常见用法 格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07-01
“以”字在文言中使用频率高,出现次数多,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文言词之一。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在初中文言课文里,“以”字出现了110多次。可见,掌握好“以”字的用法,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极其重要,对翻译的准确性有很大帮助。
我们知道,文言“以”字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其应用范围广,表意也较复杂。在教学中,想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它的用法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学生在学习中,如果方法不当,又不仔细阅读课文,不认真去体会文意,就很难辨析它的用法。那么,怎样使学生较好地去理解和掌握它呢?相信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方法,我这里总结了“三种格式”,能比较快地辨析文言“以”字作动词、介词和连词时的基本用法,但愿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文言“以”字进入“以+名(句)”格式的,“以”字作动词用,可译为“认为”、“以为”或“用”、“使用”。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诸葛亮《出师表》)
愚以为宫中之事。 (诸葛亮《出师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司马光《孙权劝学》)
吴广以为然。 (司马迁《陈涉世家》)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墨子》之《公输》)
皆以美于徐公。 (《战国策》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上面“以”字,表示“以为”的意思,解释为“认为”或“以为”。有的“以”字表示“使用”的意思,解释为“用”或“使用”。如: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墨子》之《公输》);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然。(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二、文言“以”字进入“[以+名(代)]+谓”或“谓+”格式的,“以”作介词用,可译为“拿”、“用”、“凭”或“因”、“由于”。
如:徐喷〈以烟〉。 (沈复《童趣》)
咨臣〈以当世之事。〉 (诸葛亮《出师表》)
徒暴起,〔以刀〕劈狼首。 (蒲松龄《狼》)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蒙辞〈以军中多务。〉 (司马光《孙权劝学》)
或〔以钱币〕乞之。 (王安石《伤仲永》)
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蒲松龄《山市》)
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周密《观潮》)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上面“以”字表示某种行为以某种事物为工具或凭借,可译为“拿、用、凭”。
又如:夫不能〔以游〕堕事。 (袁宏道《满井游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军。(司马迁《陈涉世家》)
上面“以”字表示引进原因,可译为“因”或“由于”。
三、文言“以”字进入“动以动”或“形以形”格式的,“以”字作连词用,可译为“来”、“而”、“以致”等。
如:东临竭石,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蒲松龄《狼》)
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司马迁《陈涉世家》)
属予作文以记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挟泰山以超北海。 (孟子-《梁惠王上》)
不敢出一言以复。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上面“以”字连接两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时间一先一后的两种行为联系,可译为“来”。
又如: 近岸,卷石底以出。 (柳宗元《小石潭记》)
俯身侧耳以请。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夫夷以近。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上面“以”字可译为“而”。
再如: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出师表》)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范仲淹《岳阳楼记》)
上面“以”字连接因果关系的两个分句,可译为“以致”。
“以”的用法还有很多,如作助词、名词、通假等,但作动词、介词和连词是“以”字最常见的用法。学生学习时只要认真去体会,反复练习,用以上三种“格式”加以区别,就能熟练掌握“以”字的基本用法。
参考文献:
[1]雷廷滨 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 《初中生辅导》2006年30期
狼蒲松龄范文4
对于狼,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狼是可怕的,残忍的,不过,我认为狼是友善的,聪明的,我们大家应该保护他。
虽然大多数关于狼的成语,谚语,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都可以看出狼在人们心中的形象-----狼残食弱小,甚至危害人的生命,为什么不杀。再说,人才是地球的主宰,我们无愧于高级动物的称号,怎么能让狼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呢?而且,人类在几千年以来,驯服了很多动物,就连狮子,老虎这些称之为“王”的野兽都被驯服了,为什么狼就没有呢?
对于以上观点,大多数人持赞成的态度,但我却有质疑。首先第一点,从字面上去理解,狼,是由“犬”和“良”组成,意思就是狼乃良犬也;第二点,从蒲松龄的《狼》中,我们不难发现,狼以自己的死,去换取孩子的生,你难道不为之所感动吗?当然,你会说保护自己的孩子是动物的本能,但请你不要忘记,狼在保护幼崽的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连身经百战的老猎人都躲了过去呀!
狼蒲松龄范文5
关键词: 课堂语言 语文高效课堂 打造方法
前不久,我应邀参加了“省骨干教师跟岗培训的一次研讨活动”,听了一位学员教师的研讨课,执教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狼》。有感于当下对“高效课堂”的追求,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中,文言文的讲授确是最难找到契合点的。对这节课教师的课堂语言,我有颇多的思考和感触。
课堂伊始,教师多媒体展示“课时目标”:“大家和老师一起读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我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课堂:如此生硬地“搬”出课时目标,这是语文课吗?从本质上讲,“语文教学目标是对一个课时的教学活动之后学生行为和心理变化的预期。语文教学目标必须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当现实教学中,广大一线教师喜欢把陈述教师应该做什么的教师的行为(即教学要求)作为“教学目标”时,是不利于课堂教学操作,更不利于教学结果的检测与评价的。所以,一堂课的课时目标不单是明确、切实可操作、可检测的,还应当谙熟于教者心中,在环环相扣的教学情节铺陈中,逐一引导实现,追求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美,真正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语文课真正具有“语文味”。
接着,教师多媒体展示作者蒲松龄的详细资料:“让我们一起走近蒲松龄”。
“走近”?教师提出这个要求后,学生如何做?做什么?学生不过是读一读材料,熟悉而已,没有主观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也没有客观地训练学生搜集、整理知识的基本技能,这何尝不是“填鸭式”教学?加涅指出:“离开了学习者的动力……不能引起学习。”简单就是高效:真理都是朴素的,好课都是简单的。我认为倒不如直接提问:蒲松龄最擅长写什么?似乎更具体,更有方向性。学生更能清晰地知道该从哪个方面、如何回答问题,更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主动学习的兴致和情趣。
接下来,教师展示教学环节“读顺句子”:“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句子。”学生读了不到两分钟,教师又布置新的任务:“请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朗读课文,比一比哪组读得好。”
七年级学生接触的文言文并不多,对文言文的初次阅读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教师应当在读前给予一定指导,或是范读。(诚然,现在的公开课基本都变成了学习成果汇报课,尤其在不需要借班上课的时候。)在没有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如何做到“读通、读顺”?果不其然,在后面的学生赛读环节,“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等重点语句朗读节奏均出现了问题。或许,教者本就在等着类似问题的出现,站出来纠正一番,方显教师的指导作用?
或许是众多公开课执教者的共同心理:急于展示自己设计的环节,全然不顾学生是否已完成上一学习任务。学生刚开始读文章,尚未“读通、读顺”,就已经开始准备小组赛读了。学生也生怕“配合”不好教师的展示。其实,教师指导朗读后,让学生多读一会儿,又何妨呢?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度、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的思维在学习中得到训练,避免有些环节的设置流于形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进入到“读顺文意”这一环节。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不理解的内容先组内质疑,小组释疑,组内解决不了的,提交到班上解决。在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疏通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友情提醒”:“请你解释”(若干词语),“请你翻译”(3个句子)。
应当说这一环节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合作学习”得到了较好的诠释。但教师的所谓“友情提醒”只是象征性地检测自己认为是重点字词句的翻译。检测了解学情的方式有很多种:小组竞赛(一人提问,几人抢答;男生考测女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等竞争方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但唯有教师的“友情提醒”,较少地考虑学生的学情,让自己的主观认识,先入为主了。又如何做到突出教学重点,实现高效课堂?
“读懂文章”。教师:“本文情节清晰,层次分明,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须知,教师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一个“梳理文章内容”,把学生弄得一头雾水,为什么不换一个学生能够理解的说法呢?教师的要求只有具体明确,才能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虽然在教师的“引导下”最终完成了一幅巧妙的板书,但这些过程中没有学习新知识的惊奇与喜悦,没有思想碰撞的火花,有的只是按部就班的学习成果展示。这是细节,但正是这些细节,最终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大节”。
“读讲故事”。教师:“不同的角度相同的精彩,蒲松龄用他的生花妙笔把这一故事写得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你能从屠户或狼的角度把这精彩的故事讲述出来吗?”……“没有同学举手啊,那我就提问不举手的。”终于过了一会儿,零星有几个学生举手准备回答问题了。“嗯,有几个同学举手了,我还是提问不举手的。”
抛开学生的心理压力、人格尊严受到挑战不说,其实任何学生所谓的“不配合”情况发生时,我们都要反思自己设计的问题的梯度是否合理、有序,是否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难度是否适中,阶梯指导是否到位。此环节的设置,显然是教者认为的“亮点”。只是学生对文本中屠户和狼的形象认知尚未深入展开,跳一跳,还是“摘不到”果实的。
“读评形象”。教师1:“文中的狼具有怎样的特点?从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可以看出来?”教师2:“屠户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从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可以看出来?”
此处的教学环节设置显然应在“读讲故事”之前暂且不说。无独有偶,我前期参加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有幸听了黄厚江老师执教的《黔之驴》,其中也有这么一个类似的环节,与大家共同品味。
黄老师在带领学生品读课文,从文中具体词句的理解分析“虎”和“驴”的形象后,也有“讲故事”这么一个环节,不过黄老师是分两步进行的:
第一步:黄老师:讲故事允许学生有自己的发挥,要忠于原文,想象要合理,我给大家起个头,同学们发挥想象,接着讲下去……
第二步:黄老师:我们讲故事,当然要注意讲述者的角度,揣摩角色心理,下面男生以“我就是故事中的驴”为开头,续讲这个故事;女生以“我就是故事中的那只虎”为开头,续讲这个故事。
最后黄教师小结道:“让我们来一起欣赏名人评《聊斋志异》”。教者展示名人评《聊》的多媒体资料,学生在欣赏中结束本课学习。
狼蒲松龄范文6
一、对《黔之驴》和《狼》的作品分析
柳宗元和蒲松林这两位杰出的艺术大师,用生花妙笔,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看似不同的生活画面,但细心分析,我们会发现其实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
1.情节的相似。《黔之驴》讲的是一只老虎经过精心策划吃掉了一头“庞然大物,以为神”的驴子的故事,而《狼》说的是一位屠夫怎样机智勇敢地杀死两条狡诈的狼的故事,看起来似乎相差甚远,其实差别不大。在这两篇作品中,无论是《黔之驴》中的老虎,还是《狼》中的屠夫,他们开始都无一例外地对对手产生了畏惧的心理,但结果老虎和屠夫都取得了胜利,只是过程略有点不同:老虎是通过不断地试探,最终“断其喉,尽其肉”;而屠夫则有一个由守转攻的过程,他能因地制宜,“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并抓住有利的时机奋起反攻,一举击毙了两狼。套用一句中国的俗话:“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两篇作品都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欣赏习惯。
2.主题的相同。对这两篇课文,我们当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但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这样一个观点:面对貌似强大的对手,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定能取得胜利。老虎看到“庞然大物也,以为神”的驴子,尽管也有过畏惧,“蔽林间”,但它只是躲起来,还偷偷地观察对手,并没有一跑了之;屠夫看到两只狼“缀行甚远”,也曾“屠惧,投以骨”、“屠大窘”,但他后来丢掉了幻想,“弛担持刀”,勇敢地同狼搏斗。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今天的青少年,由于生活条件优越,身上正缺乏这种与恶势力斗争的勇气,学习这两篇文章,对他们来说应该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3.形象的相近。无论是《黔之驴》还是《狼》,尽管篇幅短小,但都塑造了极为成功的形象,尤其是《黔之驴》中的老虎形象似乎更为成功,可以说是对老虎做了细腻的解读,让我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老虎也可以这么可爱。而《狼》中的屠夫形象也极具生活气息,非屠夫不能如此。一为兽,一为人,并非同类,但二者身上的共同点颇多,简言之,都具有机智、勇敢、胆大、心细的特点。他们遇到了貌似强大的敌人,没有简单地选择逃跑,而是选择可靠的据点(麦场和树林),耐心观察,寻找有利的战机,一旦时机成熟,就稳、准、狠地扑向敌人,一招毙敌。
4.成功的心理描写。两篇课文,都有极其细腻的心理描写。《黔之驴》中,“以为神”、“然,莫相知”、“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虎因喜”等极其细致地写出了老虎的心理变化过程。而《狼》中,“屠惧”、“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也同样写出了屠夫的各种心情。此外,两篇课文还善于通过动作描写来揭示对象的内心世界。《黔之驴》中,“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远遁”、“稍近,益狎,荡倚冲冒”等无不如此,尤其是“蔽林间窥之”很耐人寻味。《狼》中,“投以骨”、“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也细致地写出了屠夫由妥协、退让到奋起反抗并最终毙敌、除恶务尽的心理。
5.精练的语言。古人都十分讲究“炼字”,这两位大家当然也不例外。《黔之驴》中,除“蔽林间窥之”外,“稍出近之”、“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描写,无不精彩。《狼》中,“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等都耐人寻味。
二、成因探究
1.思想感情。两位作者,一在唐朝,一在清朝,前后相差近千年,为何思想感情却极其相似呢?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探究。我们查阅资料后不难发现,这既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又和他们各自的性格、个人经历有关。他们同生活在封建社会中,都比较关心人民疾苦,都敢于针砭时弊。从个人经历来说,柳宗元早年考中进士,但仕途并不顺利,由于参加“永贞革新”的失败,一贬再贬,最终客死他乡。蒲松龄早有才名,却屡试不第,最后只能以做塾师为生。相似的命运造就了他们相近的思想感情。
2.表达形式。柳蒲二人为何都选择了寓言这种形式呢?这是由时代造成的。柳宗元写这些寓言故事,一个原因就是对现实不满,对现实政治人物不满,但是在当时那种政治环境当中,柳宗元的这种不满是不敢也不便直接说出来的,那怎么办?只好通过寓言小故事的形式含蓄地表达出来。蒲松龄生活在清代,清代“文字狱”盛行,他也只好以谈狐说鬼寓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现实意义
1.作品的教育意义。这两篇课文,除上文提到的外,给我们的启迪还很多。比如,做事要有耐心、细心,人不能自作聪明,不能太贪婪,要有真才实学,等等。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比如屠夫和狼、老虎和驴子本可以和平相处,共建和谐社会。关键是要引导学生细细研读文本,并与时代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