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说屏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说屏教案

说屏教案范文1

【关键字】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案例;研究

学校发展,教师为本,教师发展,关键在于专业水平。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发展,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征程的纵深推进,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质的转变与提升,教师的观念、行为和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要不断地总结自己的行为,通常我们只是回答了是什么和为什么,也就是讲得比较多的是概念的含义,以及教师们为什么要这样去教学,但无论怎样去操作还留给我们很大的探讨空间,所以就需要案例分析,对课堂上生成性现象和资源进行探讨,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研究。以前,我们实行的是简单的听课评课模式,教师在听课时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结果反而忽略了很多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评课时只能依靠大致的印象泛泛而谈。这样的评课既缺少详尽的事实依据,又难以突破重点,因此,无论是对听课教师还是对授课教师而言,帮助都不大。在授课过程中有突发事件是极其复杂的,一定要读懂看起来单纯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性所以经过我多年的实践,我觉得采用分类的方式,对课堂进行观察和记录,为评课提供较为详尽的信息是比较有效的。

现在存在的问题:

1、我们追求的课堂教学有效究竟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是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2、我们在立足校本教研与有效教学的研究时,却存在极大的片面性,仅仅注重了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和提升,单方面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而对于课堂中学生的发展、技能的培养等关注力度不够;

3、在进行的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活动中,我们只把关注的点放在了教师身上,放在了如何促进教师的教学有效上。我们实际上是走进了课例研究的误区,把追求所谓的完美教学、完美课堂作为了研究的主旨,而忽略了不确定性的、复杂的教学情境。对于备课,我们只是在开展教研活动时、公开课教学时才不断的去磨课、修订,追求所谓的有效。而对于教师的通常的备课方式(写或抄写教案),则比较简略;对于上课,我们也只是看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是不是和课题研究相结合,课后的反思也只是在怎样使教师的教学更有效上,基本忽略了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上;对于说课,教师尽管在之中凸显了关注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的有效说明及反思,但说课显得比较肤浅;对于评课,我们则基本以评价为手段,只注重看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与低,对应相应的评价指标从主观层面进行量化评价。

措施:

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是每一位教师日常工作,从古到今,自从有了教师这个行业开始,教师们就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些环节里摸爬滚打。

备课,是每个教师都要经历的一个环节,凡有几年教学经历的教师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得全面。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上课,新课程主要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受用一生的良好学习方法。在这一大背景下,教师的授课,自然也要顺应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的目标。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上许许多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的观察,就可洞察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听课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评课,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评课,作为教师评价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要考量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关系到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没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因此评课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成败作分析和评价,还要对学生在教师组织的课堂中,能否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能否达到更好的学习境界作评价。这就需要评价者能用成熟的教育理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科学的评价,需要评价者能用系统的思维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作出判断,而不是凭自己的主观感觉或凭着自己的经验作评判。

所谓的“初中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案例研究”就是通过对教师常态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的观察与分析案例,找到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怎么去备课、上课、听课与评课,通过案例分析,找出规律,确立基本原则、方法、途径与策略。

案例,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它是人们所经历的故事当中的有意截取。案例一般包括三大要素。案例对于人们的学习、研究、生活借鉴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案例的教学是通过案例向人们传递有针对性的教育意义的有效载体。所以,人们常常把案例作为一种工具进行说明,进行思考,进行教育。

我们对农村初中老师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的行为进行案例分析,从而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出新课程背景之下初中老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应坚持的原则、基本方法、基本技巧、问题解决策略等。通过对初中老师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的案例分析,找出现有的行为与新课程的差距,以及今后的改进策略。

1、课题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制定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现状调查问卷,了解我校教师对于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的认识和看法;并对认识和看法进行整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对策,撰写我校教师关于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现状研究调查报告。

(2)案例研究法:在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方面进行案例研究,形成案例集。

(3)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与再实践中解决问题。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评价、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并撰写研究报告。

2、研究原则:

(1)整体性原则:把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案例研究和全体教师视为一个整体,在课题研究组的指导下,使全体教师都能够融入到研究中来。

(2)实效性原则:本课题研究重在继续有效教学研究,在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真正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3)科学性原则:以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遵循教育科学规律。研究中不走过场、切实研究,凸显有效。

3、研究思路:

在已形成的有效教学成果和学校校本教研模式的基础上,以怎样促进教师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整体能力的发展为突破口,从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案例研究为主要形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4、突破的重难点:

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在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方面的能力得到整体有效建构与发展,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搭建坚实的平台。所以,我们在之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把重难点定位在案例研究与教学评价上。

说屏教案范文2

关键词:微课 ;特殊教育 ;视频 ;无障碍

微课是基于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结合学生实际,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将不同的知识模块录制成 5-10 分钟教学视频。

一、特教课堂引入微课的重要意义

1. 微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微课是将常规课的教学内容分解成多个单一的知识片段,并制作成相应的视频教程,以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以及课后复习。其次,在教学形式上,微课将常规课由不可逆的线性教与学的模式向可反复的环形教与学的模式转换。对教师而言,微课对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要求也相对较高。教师除了掌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能力外,更重要是提高信息化资源的开发能力。对学生而言,微课能促进其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情况通过观看视频教程,来补差补缺。

2. 微课是实现无障碍教学的需要

微课在无障碍教学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用其自身优势为无障碍教学带来了新契机。首先,视频教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直观化,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其次,视频教程可以配以字幕,帮助听障学生了解老师所表达的内容,进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最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反复观看视频教程,以达到补差补缺的目的。因此,微课在特教课堂的应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微课是实现“生本”教育的需要

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特教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对各个知识要点的掌握不一致,常规课的授课不能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微课往往将系统知识模块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学习。这样既能查差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微课的便携性有利于学生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学生可以将微课视频存储在个人电脑、手机、ipad 等设备上,实现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

二、微课开发设计

1. 微课设计原则

(1)目标控制原则。微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一方面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体现出教学大纲的主要知识内容,另一方面要以学生实际依据。微课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出教学目标的控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掌握知识要点,实现教学目标的控制。

(2)便携适用原则。微课的典型特点就是短小精悍,从“微”处着手,放眼整个知识体系,力求实用。因此在微课设计时,要把握住“微”的特点。微课视频时长一般控制在 5-8 分钟,视频格式一般常用的格式(如 wav、avi、mp4、3gp 等),文件大小控制在 20MB 左右,不可太大。以方便学生存储和播放。

(3)教学评价原则。反馈与评价在教育传播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它可以产生和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教师要对信息传播所带来的效果和产生的作用深刻理解,第一时间筛选出有效的反馈信息,并对其做出相对应的评价,进而改进原有的教学方式。将先进的科技手段运用到教学中进行知识反馈是微课教学的主要方式。

2. 微课设计流程

微课设计包括教案设计、素材搜集、工具准备、视频录制、课件设计等环节。下面以高教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章第三节“表格处理”为例来谈谈微课的设计流程。

第一,教案设计。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依据教案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环节,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以便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微课设计中教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微课视频的设计也是依据教案设计而进行的,比如视频模块的划分是依据教案设计中所设计的知识系统进行划分的。

第二,素材搜集。依据教案设计内容,采取多种渠道搜集相关素材,如图片、辅助动画、语音等信息。同时,将相关信息进行编辑处理,分类存放,以便后续使用。

第三,工具准备。在视频教程录制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软硬件设备。如微课制作录屏软件 Camtasia Studio、DV 机或摄像机、照相机、话筒或耳麦等。

第四,视频录制。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常见的微视频获取方式有外拍式,即借助 DV 等拍摄设备录制 ;录屏式,即通过屏幕录像软件自动录制教师对着电脑讲授的内容。前者主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录制,然后通过相应处理软件,依据知识模块进行视频截取,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微课视频。后者主要是对知识模块直接进行录制,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且直接形成相对独立微课视频。

第五,课件制作。课件是微课的承载体,也是微课的表现手段。教师应根据选题的内容,将课件的内容利用相应软件设计并制作得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动画设计要恰如其分,不能过度夸张、复杂,在说明问题的前提下,越简单越好,这样才能突出讲课的内容,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才会深刻。

第六,修改完善。在微课整体设计完成后,设计者要反复推敲演练,进行修改。修改过程,是对去粗取精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提高设计水平的过程。修改可以使微课变得更具有实用性。

第七,反馈评价。当授课结束后,微课实施者(教师)和微课接受者(学生)要依据上述所讲的微课设计原则中的教学评价原则进行总结、评价,然后将意见进行汇总反馈。教师再依据反馈信息进行修改完善,以达到提高实际教学效果的目的。

微课的出现对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则它开辟了特殊教育无障碍教学的新途径,满足了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了“生本教育”的理念。二则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后反思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它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远程教育杂志》2013 年第 4 期。

[2]关中客 :《微课程》,《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 年第 7 期。

说屏教案范文3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六一儿童节主题教案最新大全.欢迎阅读!

六一儿童节主题教案1

一、活动内容:

邀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来幼儿园共同欢度 “六一儿童节”。

二、活动目标:

1、在看看、做做、吃吃、玩玩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相互谦让的品质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通过小朋友与父母共同制作食品,感受共度“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增进孩子与父母、长辈之间的感情。

3、加强家园、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

三、活动准备:

1、发“告家长书”,请家长准备一个拿手菜。

2、与个别厨师家长联系,作好厨艺表演的准备。

3、教师准备活动的场地,各种食品,活动后的奖品以及一些使用的工具等。

四、活动过程:

一、组织家长和幼儿入座。

二、活动开始:

(1)向家长和孩子们简单介绍本次“快快乐乐过六一”——小班年级组庆六一活动的内容及过程。

(2)邀请厨师家长表演厨艺。

(3)分组活动:家长和幼儿共同制作、品尝各种食品,可循环操作。

小组内容:

1.水果色拉;2.彩色的三名治;3.美味的果汁;4.包馄饨,饺子;

5.搓团圆;6.水果拼盘;7.凉拌菜;8.家长的拿手菜。

三、活动结束

发奖品,组织各班幼儿回教室。

开场白:

1、小朋友你们知道六月一号是什么节吗?对了六月一号是儿童节,是你们的节日,今天我们和爸爸,妈妈,奶奶一起来过一个快快乐乐的儿童节,好吗?

2、你们看,老师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介绍食品制作内容),你们想吃吗?不过,它们还没做好呢,还不能吃呢。所以想请小朋友和你的爸爸,妈妈,奶奶一起做好吃的,等全部做完了,我们再一起来分享,好吗?

3、强调活动要求

那你们在做的时候能不能吃呢?对了,都是乖宝宝。请你们把做完的好吃的都放在中间一张桌子上。小朋友做好一样以后还可以去做另外的一个,懂了吗?还有请小朋友把垃圾都放在垃圾盘里,做一个爱干净的好宝宝。

4、幼儿品尝

(1)请小朋友说说做了哪些食品?

(2)采用自助餐的形式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品尝

5、结束语:小朋友,你们吃的高兴吗?今天你们又学到了一个新本领,真棒。祝小朋友们六一节快乐!

告家长书

亲爱的家长朋友: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这是我们孩子在幼儿园的第一个儿童节。为了庆祝这个节日,我们将在本周五上午9:00在三楼活动室举行“快快乐乐过六一”——小班年级组食品共享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一、活动目标:

1、在看看、做做、吃吃、玩玩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相互谦让的品质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通过小朋友与父母共同制作食品,感受共度“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增进孩子与父母、长辈之间的感情。

二、活动准备:

1、请家长准备一个拿手菜,一把水果刀。

2、请家长在以下食品制作的内容中任选三项,填好以下表格交到本班班主任处。

食品制作内容:

1.水果色拉;2.彩色的三名治;3.美味的果汁;4.包馄饨,饺子;

5.搓团圆;6.水果拼盘;7.凉拌菜;

六一儿童节主题教案2

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过“六一”节的欢快情景。

2、鼓励幼儿用绘画来表现节日中最感兴趣的情景或最开心的时刻。

3、培养幼儿愿与朋友分享快乐之情。

准备

1、幼儿园过“六一”节的录象片段。

2、围绕“六一”儿童节启发幼儿谈论、交流。

3、纸、笔。

过程

1、引导幼儿讲述“六一”节的快乐。

(1)昨天是什么日子?这天你过得怎么样?

(2)讨论:为什么觉得快乐?你都做了哪些事?(帮助幼儿回忆过“六一”节的情景:一起布置教室、玩趣味游戏、有许多好吃的东西等)

2、讲述别人的快乐。

(1)昨天杨老师把小朋友在玩游戏时高兴的样子都拍下来了,我们来看一看录象里谁很快乐,他在做什么?

(2)你看到谁很快乐,他在做什么?

3、讲述最感兴趣或兴的一件事。

“六一”节使你最感兴趣或感到兴的一件事是什么?

4、用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快乐。

(1)“六一”节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快乐,让我们把它画下来吧!

(2)幼儿作画,教师鼓励幼儿把最感兴趣的情景或最开心的事画下来。(播放歌曲“庆祝六一”)

(3)把先画好的作品张贴在展板上,幼儿结伴欣赏并交流作品。

(4)集体欣赏,请个别幼儿来介绍一下作品。

5、下一节课我们再把这些画打扮一下,老师把它们订起来做成一本“六一”小画册,早上爸爸妈妈送你来的时候,请他们翻翻我们的小画册,让他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

六一儿童节主题教案3

活动目标:

1、围绕"六一"儿童节话题,谈论在节目里的活动2、在交谈和结伴交谈时,注意倾听并能围绕话题谈话3、感受"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和幸福活动准备:

1、幼儿参与丰富多彩的"六一"活动2、布置活动教室,在班级中营造浓烈的欢度"六一"的气氛。

活动过程:

1、教师将幼儿带到组织活动的场景中,感受"六一"儿童节的喜庆氛围,引出谈话话题2、教师引导幼儿谈论"六一"儿童节收到的礼物3、教师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说说幼儿幼儿园的"六一"庆祝活动4、幼儿自由结伴谈话,说说家庭里的"六一"活动活动延伸:

集体演唱"六一"儿童节的歌曲。

活动反思:

孩子们都非常开心.活跃.如果准备的更充分肯定更好.

六一儿童节主题教案4

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过“六一”节的欢快情景。

2、鼓励幼儿用绘画来表现节日中最感兴趣的情景或最开心的时刻。

3、培养幼儿愿与朋友分享快乐之情。

准备

1、幼儿园过“六一”节的录象片段。

2、围绕“六一”儿童节启发幼儿谈论、交流。

3、纸、笔。

过程

1、引导幼儿讲述“六一”节的快乐。

(1)昨天是什么日子?这天你过得怎么样?

(2)讨论:为什么觉得快乐?你都做了哪些事?(帮助幼儿回忆过“六一”节的情景:一起布置教室、玩趣味游戏、有许多好吃的东西等)

2、讲述别人的快乐。

(1)昨天杨老师把小朋友在玩游戏时高兴的样子都拍下来了,我们来看一看录象里谁很快乐,他在做什么?

(2)你看到谁很快乐,他在做什么?

3、讲述最感兴趣或兴的一件事。

“六一”节使你最感兴趣或感到兴的一件事是什么?

4、用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快乐。

(1)“六一”节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快乐,让我们把它画下来吧!

(2)幼儿作画,教师鼓励幼儿把最感兴趣的情景或最开心的事画下来。(播放歌曲“快乐的六一”)

(3)把先画好的作品张贴在展板上,幼儿结伴欣赏并交流作品。

(4)集体欣赏,请个别幼儿来介绍一下作品。

5、下一节课我们再把这些画打扮一下,老师把它们订起来做成一本“六一”小画册,早上爸爸妈妈送你来的时候,请他们翻翻我们的小画册,让他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

六一儿童节主题教案5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能简要讲述自己在幼儿园时过儿童节的经历,表达清楚有序,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培养合作交际能力。

2、在小组的讨论活动中,认真听别人讲话,把“怎样过小学第一个儿童节”的设想说清楚,学会用普通话表达。

情感目标:

能在情境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的乐趣;激发表达的兴趣与自信;品味童年的快乐、美好。

教学重点:

学生能在交流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设想说清楚,对于感兴趣的一方面,能说得更具体些。

教学难点:

学生能综合自己与他人的想法,把过节的设想说具体、清楚,与_地进行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照片等。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像,情境引入,激发交流兴趣

1、师:同学们,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动画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播放歌曲《快乐的节日》的flash,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学生观察屏幕)

师:这首歌好听吗?这首歌的名字叫《快乐的节日》,一年中有很多节日,对你们来说,最快乐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2、师: 你能说出“六一”儿童节最快乐的理由吗?(用因为…所以…)

1) 穿漂亮的衣服,有欢乐的气氛。

2) 表演节目,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3) 收到礼物和祝福。

4) 爸爸妈妈会带着出去玩。

师:之所以六一儿童节我们最快乐,还因为六一儿童节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啊。

3、这节课我们一起说说跟六一儿童节有关的话题,聊聊“怎么过六一儿童节”。

设计意图:

课件播放flash音乐,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活泼的情景之中,既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又能催发学生参与活动的_为以下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二、点拨启发,回忆过去,自由交流发言

1、:你们上幼儿园或学前班的时候,一定年年过 “六一”儿童节吧。那时候你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的?你能把你在幼儿园时过儿童节的情景跟大家交流交流吗?(出示课件:上幼儿园的时候,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提示学生将印象最深和最快乐的活动说具体。

2、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说,学生展示,有照片的用大屏打出来,教师相机指导,给学生适当的提示,让孩子有序的表达。(说不清的地方老师适当引导,还可以用表演再现当时的情景,让其他同学感受这种快乐。说时注意提示学生说完整话,声音要洪亮,体态要大方,下边的同学要认真听,没听明白的以向发言的同学提问。)

师:刚才两位同学把自己过六一时的情景说得很清楚,不但说出了什么时候,他在幼儿园参加了什么活动,还把活动的情况和当时的感受说出来了,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们过六一时的快乐,你也向他们这样说一说。

4、自由练习说话。

设计意图:在对过去自己过儿童节的点滴回忆中,孩子们兴趣盎然,使如歌般的欢乐与语言紧密相随。哪怕只是一张在“六一”儿童节拍的照片,一首在“六一”儿童节唱过的歌,一个在“六一”儿童节表演过的动作。

三、引出主题,发挥想象,展开口语交际

1.师:小朋友们在幼儿园过的儿童节的活动内容真是丰富多彩啊。看着照片,听着你们的介绍,我们又一次沉浸在节日的快乐气氛中。我们学校每年也都要为同学们庆祝六一儿童节,老师为同学们搜集了一些我们大哥哥大姐姐过六一儿童节时的照片,看看他们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

2、出示大屏,播放照片,师做简单讲解。

3、看了刚才的照片,你知道大哥哥大姐姐们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

4、学生自由发言,师板书。

5、我们学校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很快又要过“六一”儿童节了,这也是你们在小学过的第一个自己的节日。你准备怎样过?

6、你的节日你做主,你想怎么度过小学的第一个儿童节,你想安排哪些活动,让自己更快乐地度过节日呢?

(1)指名学生自己的设想,说的时候,要把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说清楚。

(2)教师点拨引导,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活动设想。(强调把话说完整,说得有条理。)

(3)出示课件,归纳学生的发言,训练学生用“可以…可以…还可以…”说一段话,)

设计意图:学生个个沉浸在思维的放飞、潜能开掘的喜悦、兴奋之中,在前边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活动设想,进一步升华为说一段完整的话。

四、总结

师:今天很多小朋友能在与别人合作、交流中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为咱们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出点子、想办法,感谢大家!有大家这么多好的建议,相信我们的六一儿童节一定过得健康、快乐、有意义,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五、创意作业

回家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的决定说给家长听听,让家长参谋参谋,与他们商量商量,也许父母还能为我们提出更好的建议呢?

说屏教案范文4

  问题一 应该如何理解与区分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与微课相关的“微”概念?

    随着微课的发展,微课堂、微课例、微教案、微视频等诸多“微”概念迅速升温,这些名目繁多、叫法各异的“微”概念正是当前我国微课热的真实反映。一线教师很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分,掌握其本质特征,以利于开发出符合教与学规律的优质微课。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五个维度来区分。①资源构成:是由单一类型的教学资源,如微教案、微课例、微课件、微视频等,还是多种资源有机组成,如微型网络课程。②课程载体:是以微视频为核心资源和主要呈现方式还是各种资源并存。③运行方式:是单机版的离线方式为主,如微课堂、微讲座、微课例,还是基于互联网可在线共享交流的运行方式(如微课等)。④学习空间:只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学习,还是可以支持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⑤学习方式:是以支持传统单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还是能够实现用户自主学习、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学习。

    综上比较和分析,我们中小学所倡导的“微课”是由多种资源有机构成的、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和呈现方式的、基于网络运行的、不受时空限制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网络课程资源。

    问题二 微课由哪些资源构成?它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微课的资源构成可以用“非常6+1”来概括:“1”是指微课的核心资源——微型教学视频片段,“6”是指与所教学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相配套的教学设计(微教案)、素材课件(微课件)、练习测试(微练习)、教学反思(微反思)、用户评论(微点评)、学习反馈(微反馈)等辅教与学内容(如图1)。

    

    图1 微课“非常6+1”的资源构成与应用环境

    微课是伴随教育信息化发展到Web2.0时代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资源类型与课程表现形式,具有主题突出,高度聚焦,资源类型多样,应用情景真实,交互性强、使用方便,短小精悍、应用面广,半结构化、动态生成等特点。在中小学开展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对于实现我国“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的资源建设目标、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应用、有效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提升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综合效益和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问题三 “微视频”是微课程的核心资源,“微视频”时间多长最适宜?

    笔者对佛山市两届微课大赛的微课程作品视频时长进行了抽样统计分析发现:87%以上微课教学视频长度都小于10分钟,75%的视频时长在5~8分钟之间,小于3分钟的不到6%,超过10分钟的不到13%。可以看出,中小学微课视频长度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5~8分钟最为适宜。事实证明,这样的微课既能让教师把一个知识点讲清讲透,学生也能花较少时间学到最关键的内容而不会感到疲劳和注意力分散。心理学相关研究也证明,这个时间长度非常符合学生的视频驻留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

    不同性质的学科,其微课视频长度也应该有所区别,一般来说,理科的微课平均视频时长要小于文科。针对不同学科应采取不同的微课设计策略,不应该以一种时长标准来定义微课。

    另外,对于不同的学习对象,也要考虑微课程的视频时长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一般来说,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保持时间不长,微课程设计制作时要形式新颖、尽量短小;而对初高中生、大学生的微课程,由于内容较难则可适当延长。

    问题四 微课的主要开发方式有哪些?一节完整的微课需要包括哪些环节?

    “微课程”的开发主要有两种。①加工改造式,适用于对教师、学校、区域内现有的优秀“完整课例”或“视频课例”进行加工使其符合微课的特点。这样既可继续发挥原有各类资源库的教学价值,同时还可在短时间形成一定规模数量的“微课”资源库。②原创开发式,即设计开发一节全新的微课程。根据区域教育教学实际和师生的资源需求特点,通过自主开发、征集评审、项目申报、竞赛活动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发一批新的微课资源库,供全区域内师生共享。

    一个完整的微课程的开发环节,既要包括微课程设计与开发,同时也包含微课的应用过程,把微课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开发的微课程才具有应用价值(如图2)。

    

    图2 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环节

    问题五 中小学常见的微课类型主要有哪些?

    1.按教学方法来划分

    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为便于一线教师对微课分类的理解和实践开发的可操作性,笔者初步将微课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一个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组合而成。同时,微课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2.按教学内容性质划分

    ①“传道型”微课:对应新课程标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②“授业型”微课:对应新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的课程目标;③“解惑型”微课:对应新课程标准“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

    3.按最佳传递方式划分

    ①讲授型微课:以学科知识点及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的讲授为主,授课形式多样,不局限于课堂讲授。②解题型微课:针对某个典型例题、习题、试题的讲解分析与推理演算,重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与过程,适合于理科类的学科知识传递。③答疑型微课:针对学科教学中疑难性的、代表性的、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或解答。④实验型微课:针对理化生等学科的典型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的视频,具有较强交互性。⑤活动型微课:反映学生针对某个具体的学习活动、任务等,所进行的思考、探究、讨论(辩论)的学习情景或过程。

    4.按“微视频”的主要录制方法划分

    ①摄制型微课:通过摄像机、智能手机、网络摄像头等外部设备,对教师及讲解内容、学习过程等真实情境摄制下来的教学视频。

    ②录屏型微课:通过录屏软件(如Camtasi a Studio6),录制通过PPT、Word、画图工具软件、手写板输入软件等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与过程;同步录制教师在电脑屏幕上的演示内容或讲解操作过程,或者通过交互电子白板、一体机等数字媒体的录制功能,同步录制讲解声音或旁白。

    ③软件合成式微课:运用图像、动画或视频制作软件(如Flash、PPT、绘声绘影、Movie Maker、GIFAnimator等),通过微课脚本设计、技术合成后输出的教学视频短片。

    ④混合式微课:应用上述提及的多种方式,制作、编辑、合成的教学视频。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获取的视频素材都要经过一定的后期编辑制作后才可。

    5.按使用对象和主要功能划分

    ①教师专业发展型微课:主要为教师服务,通过教师的观察、观摩和反思,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解决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培养出一批具备现代化教育技能的“超级教师”。

    ②学生自主学习型微课:这是微课建设的主流方向,也是微课最基本的功能,上述所列的所有微课类型都应该是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

    ③社会大众学习型微课: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某个学科或课堂教学,而是涵盖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开放资源,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衔接与沟通,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实现教育帮扶,构建职业学校公共服务体系,使大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问题六 请推荐几款适合中小学教师微课制作的常用软件

    调查表明,大部分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的微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微视频质量不高,这是由于视频拍摄或录制过程中对视频技术不熟悉或视频技术支持跟不上造成的。因此,有关微课视频的拍摄、制作及编辑技术是制约当前微课质量的一个重要瓶颈。

    微课视频的制作一般要用到视频编辑、音频处理和视频、动画合成等技术,相应的免费软件有:绘声绘影、QQ影音、Cooledit、Camtasia Studio等。这些音视频软件的文本教程和视频教程在互联网上都可以方便地找到。在此,向大家重点推荐一款高性能的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6.0中文版,该软件录屏功能强大,主要录制PPT的演示、操作的内容和教师讲解的音频,可选择有无头像,录完后自动生成微课。该软件操作简便,有强大的整合编辑功能,即使你是新手,只要稍微动动手,也可编辑一段完美的教学视频(下载地址和视频教程网址:bbs.jxteacher.com/showtopic~672254.html)。

    问题七 中小学微课设计的主要原则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1.微课设计必须紧扣一个“微”字:一节微课只讲一个知识点,体现微课的短小精悍的特点;同时要考虑到微课的完整性,要突出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等配套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

    2.微课设计要体现“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反馈互动”的原则,课程设计要引入有趣,逐步推进,层次分明,适当总结。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关键的知识,可重点借鉴可汗学院的教学方法、理念和策略。

    3.微课设计不仅要注重资源的设计与制作,更要体现微学习环境的互动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设计,如提供微课应用过程中的教师反思、用户评论和学习反馈等。

    4.微课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微课的应用:是为谁服务的?适合哪种类型学生学习?达到何种学习目标?适合何种学习方式?适合什么时间学习?如在开设微课时,要清楚地告诉学生课程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这些都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说明或引导。

    5.教师要善于把“微教案”转化成拍摄与制作微视频的“微脚本”,把好的微课设计变成主线清晰、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视频拍摄与制作脚本,既便于理清自己的讲课思路和重点环节,也便于视频拍摄和编辑人员的后期加工。

    6.要注意微课的单元整体设计。教师不仅要掌握单个知识点微课的设计方法,更要掌握基于一个单元、一个专题、一个学科的微课设计方法和策略,因为只有系列化的微课才能给学生提供完整有效的知识技能。当前重点要把微课建设的方向从“单一微课建设”转向“单元微课建设”。系列化、专题式、完整性的微课开发是当前微课开发的重点领域。

    问题八 我国正在建设的微课与当前最热门的在线视频课程有何区别?

    可汗学院的视频制作方式非常简单:一台电脑、一个话筒和一套简易的录屏软件,每天利用业余时间把辅导的讲解内容制成教学视频到Youtube上,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在国内也广受欢迎。

    我国正在建设的微课与美国可汗学院的视频课程有许多相似之处:核心资源都是微教学视频,且都属于微课的范围,具有短、小、精等特点。但两者的“视频”表现形式却存在较大的差别:我国的微课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视频片段,虽然情景真实,但由于信息量太大、拍摄编辑水平不高、交互性较差,适合于教师的课例观摩和教学反思而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可汗学院的视频基本都是录屏式视频,所有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都在电脑屏幕上出现,教师选择不“出镜”,而只在“幕后”进行旁白和讲解,并且节奏得当、语言幽默。这种看上去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相对“单纯”的教学环境更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更多关注教学内容的讲授、分析和演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可汗学院比我国微课更有优势的原因在于,它可以提供在线练习、自我评估及进度跟踪等学习支持系统,并提供学习诊断、学习建议、咨询答疑等功能,互动性强。

    国内微课建设要打破从真实课堂教学情景中进行课例拍摄录制的单一方式,开发多种教学视频的录制方式,重点向可汗录屏微课转向,并在学习支持工具和个性化咨询答疑辅导方面有所加强,要提升微课的学习支持功能,而不能仅定位于微课资源的提供。

    问题九 评价一节微课优劣的标准是什么?

    由于微课建设与应用是有机关联在一起的。一节微课的质量,既取决于其设计制作的水平,还要看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二者的有效结合才是微课质量的综合反映。依据笔者经验,微课的评价应主要从选题设计、教学内容、作品规范、教学效果、网络应用五个维度来考虑,详细指标请参见“中国微课网”(cnweike.cn)。

    问题十 微课有没有比较成熟的应用模式?微课的应用前景如何?

    在国外,较为成功的模式是将 微课(在线视频课程)应用于“颠倒课堂”、“电子书包”、“混合学习”等教育改革项目中,并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影响最大的就是可汗学院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微课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大规模应用方面的研究和成熟模式较少,基本处于应用探索期。

    对于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其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说屏教案范文5

关键词:微课 高中数学 设计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我国的研究者认为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能够在线播放和下载的小课程。微课不仅包含教学视频,也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专家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微课教学在当前实施翻转课堂、高效课堂的背景下,显得非常重要,是学生深度学习的有力手段。

一、微课常见的制作方法

(一)便携视频工具简单拍摄(手机或摄像机+固定架+白纸)

方法步骤:1.选择微课主题,设计好教案。2.教师一边讲,一边用笔在白纸上标记、书写、画图等,用手机或摄像机将声音动作拍摄下来。该方法使用方便,但要保证语音清晰、画面稳定、演算过程逻辑性强,解答或教授过程明了易懂。

(二)屏幕录制(屏幕录制软件+PPT+耳麦(附加话筒))

方法步骤:1.选择微课主题,设计好教案,制作PPT。2.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屏幕录制软件Camtasia Studio,PPT,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此方法操作简单,但要会使用录屏软件。

(三)利用专业微课程制作软件录制(“微讲台”微课程制作软件+数码手写笔或手写板)

方法步骤:1.选择微课主题,设计好教案。2.在微讲台软件里做好各类教学对象的布局。3.通过“微讲台”微课程制作系统同步录制教学过程。此方法操作简单,能灵活调用各种教学资源,轻松生成各种格式的视频文件。

录制微课还有其他方法。一是利用摄像机在教室里拍摄,教师和黑板、课件同时出镜。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不实用;方法二:可以网购一台专业微课制作工具――汗微・微课宝,制作效果更好、更方便。到底采用何种方法来录制,要根据设备条件和教学目标来确定。

二、选择微课主题的基本原则

(一)补充性原则

如果课本上没有相关内容,而此内容又是高考考察的重点或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那么就有必要制作成微课供学生自学和保存。比如,在学习完高一数学《集合》这一章后,有必要对本章习题的解题思想做一个系统的归纳,一方面能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另一方面能起到熟悉规律,掌握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作用。再比如,在学习球的表面积和体积时,教材只提供了公式,没有给出具体的推导方法,而推导方法却是师生最想了解的内容,此方法凝聚了古人的智慧,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教师可制成微课供学生课上或课后学习,对启迪学生的类比、转化及极限思想很有帮助。

(二)重难疑原则

课本上的重点内容难度较强,学生自学起来吃力,疑点较多,这类问题就有必要制作成微课,系统讲解,详细辨析,消除疑点。比如,函数的概念这一节课,学生要从变量观点的定义转化为集合观点的定义,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可将函数的概念教学制作成微课。让学生体会新定义的合理性,并正确指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等。有些习题较难,但具有探索性、思维性,适合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比如课本习题或复习题中的B组题,如果利用课时讲授效果不是很好,但可制成微课,便于学生课后研学。

(三)目标性原则

微课的制作一定要以导学案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通过微课学习解决导学案中的重难点部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微课设计与导学案设计要相配合,使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出现看了微课也不会做题的情形,导学案与微课脱节的情形。如果觉得问题太多,可以制作多个微课供学生学习,彻底解决学生的认识误区、能力低地,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

三、微课制作要点

(一)PPT的制作要点

1.PPT要简洁大方,有明确的微课名称、有有序的正文内容,重点要突出,主次要分明,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错误。

2.字体、字号、颜色要搭配合理:微软雅黑(标题)+宋体(正文),黑体(标题)+楷体(正文)。标题字号是44号,一级文本32号,二级文本28号,一般不出现三级文本。行距1.3倍-1.5倍,页面字数要少,一页不超过五个要点,上下左右要留1CM的空白。

3.颜色要少用,除了黑白两色外,最多搭配3种颜色。

(二)上课要点

1.切入课题要迅速。可以设置一个题目或问题引入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

2.讲解思路要清晰。讲授尽可能地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着重进行主干知识的讲解与剖析,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3.教师语言要得体。教师语言在要求响亮清晰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更应做到准确,逻辑性强,简单明了。讲解时用“你”而不用“你们”,体现微课教学是一对一的教学理念。

4.课后小结要快捷。用一二分钟时间对所讲内容或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微型课的课堂结构趋于完整。

(三)录制要点

1.录制背景最好是白色或是浅色,不要出现其它杂物。2.要调节好录制音量,保持摄像头清洁,远离强光刺激,不背光,适当打光,确保光线充足,摄像角度最好从正面。3.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

(四)剪修要点

1.时间不超过10分钟。2.如果声音太小或太大,可以适当调整。3.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视频格式为FLV、MP4,音频最好采用MP3格式。

四、微课的应用方式

(一)高效教学的有力手段

教师在备好导学案的同时,要设计制作好微课视频,在上课前一天或前两天发到学生手上,供学生学习。对于重难点部分,根据学情,也可以在课上重复学习,教师做现场的指导。对一些典型习题或探索性问题设计成微课课后学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二)教师教研教改的新方向

微课制作涉及到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视频录制、网络等多个环节,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一个挑战,是教师适应信息时代,提高专业素质的一个有力举措。微课不仅可以面对学生学习而制作,也可以面对教师教研而制作,如教研成果、会议内容、活动新闻等。

五、结束语

说屏教案范文6

关键词: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1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的特殊性及其对于游客的特殊要求

1.1文化遗产类景区的特殊性

与自然遗产类旅游景区不同,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的主要旅游吸引物是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遗存下来的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简单地说,此类景区最吸引游客的地方是它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而非自然风光或其他因素。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活动记录,它反映了特定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时期的人类生活状况,是人类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遗存环境的见证物,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有其重要的特性,即主题性,原真性,垄断性与不可再生性。

1.2文化遗产类景区对于游客的特殊要求

鉴于文化遗产类景区的特殊性,其对于游客也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型景区的特殊要求,首先,文化遗产类景区有其自身特有的主题,展现给人们的是一定时期的人类真实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与文化,因而,其主要吸引的游客是希望了解这段史实的人。是以“文化”为主要目的而来的人。游客如若抱有“文化”以外其他更强的期望,恐怕是要败兴而归。此外,这个“文化”的目的,同时也要求游客有一定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知识,适当了解景区的文化背景,有助于游客在参观体验过程中收获更多,从而有更高的满意度。最后,文化遗产类景区所展示的都是真正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物、建筑及遗址,一旦受到破坏将不可修复。这种不可再生性,也要求游客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在参观体验过程中尽量不对景区造成不良影响。

2我国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游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对于游客管理的目的已基本达成共识,主要有两个:一是减小对于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但结合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的特殊性及其对游客的特殊要求,在现实的经营中,许多企业在游客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致使无法达到这两个预期目的。

2.1旺季游客量过大,景区资源破坏严重

众所周知,旅游具有季节性,淡旺季客流量有差异也极为正常。但是当控制不好这个差异度,尤其是当旺季游客量过大而超过景区承载力的时候,就会造成景区、游客及社区居民三方利益受损的局面。

客流量能带给景区丰厚的利益,但是如果超过了景区负荷,所造成的损失就不是经济利益所能衡量的了。因为一旦这些文化遗产受到破坏,将无法恢复原样,也许可以适当地修补,但是无论使用多么高超的技艺,其修补后的产物也再不是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而是一定程度上的“仿制品”,何况如敦煌壁画这样的文物,一经践踏,恐怕任谁也无力回天。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短视行为,最终损害的是景区自身,进一步说,损害的是整个人类及子孙后代的利益。

此外,过大的客流量也给游客自身和当地社区居民带来不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高低与其周围的其他游客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旅游团队活动带来的视线遮挡、声音干扰以及人员拥挤很可能影响另一个团队的活动和体验。而如果游客密度太大,这种影响则会更加负面。最后,社区居民这个常常被忽略的因素,在此也会因为过多的游客,受到较大干扰。游客量的增大意味着外来者的冲击力也随之增大。最终带来的是本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从而更多不合作等负而声音传来,这也同样制约了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2.2展示解说形式单调,体验性活动缺乏

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文化”与“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因此游客游览的重点是对其“文化”与“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解读,而现在的大多数文化遗产类景区,其展示形式仅限于文字,机械乏味。导游员讲解水平的参差不齐,也严重影响了游客对景区文化的感知。

在游客体验方面,笔者认为文化遗产类景区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现阶段,除了参观景区、拍照、购买工艺品以及用餐之外。游客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别的体验活动中,由于人们花了更多的时间用于拍照和参观,而非参与由景区组织的活动,景区文物古迹受到威胁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大佛”的脚被游人“抱”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除了景区没有做好保护工作以外,游客的注意力太过集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另外,过少的体验项目,也无法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游客游览过后除了照片收获甚少,文化遗产类景区也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作用。

2.3对游客行为的引导方式不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

我国的很多景区,不仅指文化遗产类景区,都试图在游客行为上加以约束,以减少其对于景区资源的破坏。然而,这种游客行为管理却收效甚微。游客说明,公告牌等常常形同虚设,绝大多数游人在游览之前不会仔细阅读这类字数繁多的规则。然后在景区内部,“严禁”“罚款”的警示字样总是充斥着各个角落,这类语言刻板生硬,容易让游客产生反感。更有景区本身开发规划不利,缺少公共厕所和垃圾筒,又疏于清洁工作、垃圾满地,却反过来要求游客注意卫生,其效果可想而知。以上所述的强硬的管束方式和糟糕的景区氛围,使游客的行为更加难以控制,景区环境岌岌可危。

3对策分析

3.1多种手段相结合,调节景区客流量

客流量管理是游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合理的客流量控制将对之后的游客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景区经常伴随着“淡季吃不饱,旺季吃不了”的状况。而从长远来看,这种旺季的客流量过大对文化遗产资源所造成的破坏,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尤为不利,笔者认为,针对文化遗产类景区游客量的管理应该做到“预防”与“治理”双管齐下。

第一,重视游客在进入旅游地前的管理,把“预防”工作做在前面。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总结了一些事前调节客流量的方法,包括:调节景区淡旺季促销力度,合理定位目标市场,充分应用价格杠杆,积极利用大众传媒传播信息,与旅行社及其他旅游中介机构紧密合作等,景区经营者可以利用这些手段,尽量调控淡旺季客流,以减小旺季游客对文化遗产及社区居民的冲击,同时宽松适度的景区环境也有助于提高游客自身的满意度。

第二,做好游客到达旅游地后的“治理”工作,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事前管理对于游客量的调节有时并不尽如人意,仍会有过多游客到来,当游客到达景区后,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拒之门外,笔者把这部分工作分为游客进入景区之前和之后两部分。首先,在游客进入景区之前,经营者可以在其进入方式上做文章,如游客必须乘坐专用旅游车进入景区等,当然这种管理方式比较适用于规模较大的文化遗产类景区,对进入景区的游客量设定限额是必要的,同时,在景区外增建餐饮愉乐设施对于游客的排队管理和景区创收都有较好的作用,其次,游客进入景区后的管理工作则对于景区的规划布局有较高的要求,单行道的设置,游览规则的表述,路标、垃圾筒及公共厕所的设置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景区内还应更加注重对于游客体验项目的规划,以此转移游客的注意力,这个问题将在本部分的第二个标题下详细讨论。

综上,出于减少文化遗产承受的压力,降低游客间相互干扰度及其对社区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经营者应尤其重视景区游客量的调节,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打“组合拳”,只有将游客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我们本来脆弱的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才有可能达到细水长流式地发展。

3.2增加游客体验项目的力度,将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到景点展现、解说中

游客体验管理应受到文化遗产类景区的尤其重视,一直以来,景区的经营者一直忙于做景区美化等表面工作,而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游客的深入感知,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主打的是“文化牌”,然而,迄今为止,游客在景区的文化体验除了参观、照相以外,再进一步的恐怕也只有餐饮和购物,而许多餐饮和购物项目价格虚高使游客望而却步,无法真正达到游客体验的目的。

要使游客真正深入感知景区文化,需要对景区内现有餐饮、购物项目做进一步调整。经营者应该结合当地文化背景,对于餐饮、购物的内容、价格及服务进行合理定位,这样即有助于深入游客的文化体验,也有助于景区创收。此外,除了改良现有体验项目,还应该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大量增加新的游客体验项目,如手工艺品制作等,使游客深入其中,提高景区的愉乐性。增加体验项目的力度。除了有助于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之外,还能转移其注意力,游客把注意力分散到其他活动中,也就客观上减小了文物、建筑群或遗址的客流量,进而减少其所承受的压力,有助于资源的保护。

另外,针对前文提到的对于文物古迹展示解说形式单调的问题,笔者建议将现代科技手段嫁接到景区展示解说中来,现在一些景区已经引入了电子展示系统,游客可以通过触摸屏自助了解文物古迹概况。笔者认为,此类先进的展示方式可以在文化遗产类景区中大力推广。这种高科技的展示自身也是一个不错的游客体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