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说明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说明文范文1
你,曾深情的抬头望着蓝天、白云,你说蓝天是面镜子,照得你的心是如此纯洁
我,曾在绿树的怀抱下尽情玩耍,我说绿树是伙伴让我的生活充满乐趣
他,曾在广阔的田野留下足迹,他说土地是他的根,永远牵着他的心。
你我他都曾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中成长。但一切似乎只是一个好长好美的梦,当醒来后,剩下的便是无尽的空虚,我想,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渐渐的淡忘、淡忘……
二
从不知道人生的道路有这么崎岖,有时候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跨越,但还是被
狠狠的摔了下来,摔碎的全部的信心,摔的尸骨无存。
失望,何止是失望,那是无法想象的痛,只有经历过这种痛才会明白。
我想我会振作起来,继续面对更加残酷的挑战。
三
真的很希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但太多的感情与烦恼交织在一起,使它变的模糊不清。
初中说明文范文2
关键词: 初中说明文 教学设计 数学思考
说明文,要教什么?如何确定它的教学内容?对此,老师们最熟悉的、固有的说明文知识就是:抓特征、讲方法、理顺序、语言准。说明文的阅读目的主要是获取信息,说明方法是次要的。知道了说明方法,并不代表读懂了文章,准确获取了信息。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引导学生轻松学习说明文?
一、注意课堂教学导语的设计,因势利导进入课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好奇心是产生兴趣的先决因素,说明文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产生学习研究的兴趣,使学生很轻松地进入学习境界,教学效果会更好。
如教学《奇妙的克隆》一文时,可设置这样的导语: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乔丹;假如你是书法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王羲之。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说:“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换句话,以上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现在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克隆”。
再如教学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时可这样激趣导入:首先放映《侏罗纪公园》片段,在学生陶醉于恐龙世界时,教师适时提问,你们知道恐龙是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为什么却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呢?恐龙的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二、注意课堂教学的拓展生发,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只要是新奇的东西,就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所谓“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这些套话,他们一点就熟了,何需老师喋喋不休。是否可采用生发和拓宽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上《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在理清该文内容,对物候学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大自然语言或收集的包含了物候知识的农谚。另外,还可组织讨论物候学的意义除了课文所介绍的外,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便引导学生思考,查找资料,激发他们主动研究的兴趣。
三、注重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留足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1.心理空间。教师语言要亲切平和,缩短师生距离,营造良好的求知心理空间。即要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观点。
2.学生自主空间。即课堂上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内容和思考空间,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时以问题为主线,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善于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步步深入,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内容和思考空间。
3.生成空间。必须明白,学生通过这节课,获得了哪些知识与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无论是引导学生理解、归纳说明文的准确性,还是引导学生概括要说明的物质的特点,抑或是对物质人文内涵的挖掘,都要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巧妙地融于其中:一方面要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着重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学法指导和说明文阅读技巧、规律的总结,把人文精神渗透其中。
四、注重教学提问的方法,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信息
提问是一门语言逻辑上的艺术,它是学生记忆中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趣和效果。
1.引证提问法。说明文为了把被说明事物的特点解说清楚,一般先作概括性的说明,提出一个科学性的论断,然后通过举例加以印证。教学中应准确地抓住课文中概括性的句子或词语设问,把学生的视线引到下文的举例上。
例如,《中国石拱桥》在介绍中国石拱桥时,教师可先对石拱桥“形式优关、结构坚固”的特点作概括性的说明,教学时设问:课文中选举了哪些例子印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这一特点的?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对下文举例的分析,学生通过自读思考后就答出:以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和北京附近的卢沟桥为例,分别从它们的结构巧、周围的景色美、雕刻的不同姿态等方面加以证实,这种引证提问的方法,既能让学生对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说明方法有深刻的认识,又能让学生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
2.逆向提问法。为了让学生对说明文顺序完全掌握,提问学生,文章如果不这样安排那么顺序行不行?这种从相反的方面发出疑问的逆向提问法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
例如,《苏州园林》这篇课文,为了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这个特征,作者分别从园林的布局、配合、映衬、层次四个方面加以说明。这里采用逆向提问:把这四个方面倒过来说行吗?使学生分析鉴别,得出结论,学生说不行,因为主体部分先说明,次要部分后说明,这样主次分明,说明顺序井井有条。
说明文渗透在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各方面。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知识成了时代的宠儿,社会发展的基石。努力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是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传播和学习科技知识很大程度上依赖读写说明文的能力,我们必须重视说明文教学。
参考文献:
[1]朱绍禹,主编.中学语文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初中说明文范文3
1.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的基本思路
1.1 学会概括主要内容。 ①摘录法:有的文章题目本身点出了说明内容,有中心句的文章或段落可采用直接摘录的方法;有的文章中心句过长,可以采用压缩摘录法。
②概括法:先将文章的各个部分或各个层次的内容进行概括,再将它们合并起来。
③摘要法:有些说明文全篇几个部分的内容有主次之分,如,要求回答“本文主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的时候,我们需要选取主要的、舍弃次要的。
④列图表:这类题的特点是,给我们一部分内容,要求根据所给的内容填写另一部分内容。对于这样的题,要根据所给的提示语,采取“概括法”概括文章说明的内容。
1.2 学习说明方法的运用及作用。
说明方法是为了把事物或者事理的特征介绍得清楚、明白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九种: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列图表。认真地辨析说明方法会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一般的说明方法都容易从语言的特点上体现出来,比较难一点的是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下定义要求完善,即定义的对象和所下的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求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内涵,而作诠释不要求这么完整,只要能够揭示概念的部分内涵即可,诠释的对象与作的诠释的外延可以不相等,而定义的主语和宾语必须是相等的,它们可以颠倒。用这个方法就可以区别二者了。
我们不仅要会辨别各种说明方法,而且要理解为什么使用这些说明方法,也就是说使用这些方法有什么作用,或者说产生什么效果。
1.3 判断说明顺序。说明顺序大体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解说事物的发展、变化及制造过程,文章中有表示时间变化或程序性词语,是时间顺序。
解说实体事物(特别是建筑物),文章中有方位性词语(上、下、左、右、东、西、南、北等),是空间顺序。
辨别逻辑顺序的难度比较大,因为它在说明文中体现在事物的内部联系、或者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的顺序,这种顺序有多种关系的形式:“概括――具体”、“整体――局部”、“原因――结果”、“特点――用途”、“主要――次要”、“现象――本质”、“一般――特殊”等,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形式进行判断。
1.4 掌握说明语言的特点。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最基本的特点,是说明文这种文体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这一特点决定的。在说明文阅读题中常以某个起限制修饰作用的字、词、句的选择、替换、增删来引导学生品味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我们要特别要注意的是文中的修饰、限制性词语。比如:表范围的:“都、总、共、总共、统统、一律、一概;大部分、部分、有些;只、仅仅”等;表程度的:“非常、十分、最、很、极;几乎、稍微、比较(早)”等;表揣测、估计的:“大概、大约、左右、可能”等、表限制的:“当时、主要”等。
2.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
2.1 情境激发。“探究―体验”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主导设计仍是教师。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探究―体验”式学习的开端,也是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
2.2 整体感知。个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思考:本文所写的亲情是指什么情?本文所写的亲情体现在温情与和美中,还是误解和冲突中?
2.3 创设情景。在教学中创设这样的情境,学生会情不自禁地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想,这样,使整个情境,成为一个多向折射的心理场。学生置身于这种特定的心理场中,对文本和情境的体验、领悟,必然更加深入。这种整体和谐的情境的体验,使学生知识、能力、心理品质得到协同发展,从而保证语文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
3. 以《苏州园林》为例,浅析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的具体操作步骤
3.1 宏观把握: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文眼;阅读预习提示,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弄清学习的重点,明确课文学习目标,以便有针对性的学习,然后根据预习提示初读课文,逐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捕捉最主要信息的能力,培养概括能力。
初中说明文范文4
关键词: 语文;说明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100-01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在一定的情景交互作用中,借助他人(如:教师、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认知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以介绍事物特征和阐述事理的文体。传统的说明文教学,往往是先找说明对象再分析对象特征,然后分析说明方法及采用的说明顺序。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听的枯燥,教者讲的乏味,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而运用信息技术资源,把说明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能把抽象枯燥的说明内容化为具体可感知的视觉形象,达到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教学效果。
一 信息技术与说明文教学整合形式
1.网络调查和搜集性教学模式。说明文是以介绍知识,让人明白一定道理的文章。编者往往是通过某一类问题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某一方面的道理。如环境污染是当今全球关心的热点问题。而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的教材中《雨林的毁灭——人类的灾难》与此息息相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提前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要求学生从网络或其他媒体上搜集有关雨林的资料和图片。在学生搜集资料之前,教师给与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主要是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基本知识和资料目录、网址等,知道搜集资料的方法和获得资料的途径。然后教师把全班的资料集中在一起,整理成一套比较齐全的、适合学生口味的课外资料,然后相互传阅,课上集中展示,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关注和承认,学习情绪浓、学习效果好。事后通过调查发现,全班90%的学生都知道了地球母亲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劫难,坚决表示要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网络参与性教学模式。新时代的青年最喜欢网络,说明文教学可以打破教材的限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到网页制作之中。我在教《海洋是未来的粮仓》采用了网络参与性教学模式。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充分认识海洋资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的,我首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网页,或下载课文中提到的有关海藻、浮游生物、鱼虾等等文字资料、图片,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用FrontPage对其进行重新编辑和链接,制成新的网页,也可以运用PowerPoint制成演示文稿。上课时让学生浏览各小组的成果并进行评价,几乎所有的学生(包括平时不爱学语文的学生)在整个活动中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致,他们从搜集资料到课堂发言都相当活跃。有的学生还通过BBS,E-mail进行交流和讨论。这节课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网络这种形式,围绕海洋的开发与利用这一主题展开,既动员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有调整了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兴趣很高。
3.教师演示模拟实验教学模式。利用制作平面动画和三维动画模拟事物的发展过程,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生动化、静止问题动态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课文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和复杂,但他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在上这篇课文时,把花在不同酸碱环境下会变色制成Flas,让学生通过教师模拟动画明白花会变色的原因,知道花的物质基础是花青素,细胞液为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细胞液为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细胞液是中性时,花青素呈紫色。
二 信息技术与说明文教学整合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从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来看,不少单元的说明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教学过程中如果缺少必要的学习情境,学生是很难完成对抽象知识的认知建构的。而信息技术借助了现代科技成果,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并呈现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且接近实际的情景,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有效地激发他们的联想,唤醒学生潜意识中有关说明的知识和经验。
2.开阔学生眼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多元的世界。人们常说:打开互联网,便知天下事。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不适应时展的要求。知识爆炸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光局限于书本上的介绍不能激发学生的联想,也不能促使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认知当前学习的新知识。
3.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节约教学时间。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说明文教学,能把死知识化为具体可感知的视觉形象,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研究性话题,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说明文范文5
【关键词】说明文 准确性 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22-02
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而初中说明文的教学内容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分析。该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学会掌握各类说明性词语在句中的表达作用,从而去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其中,为了使学生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周到严密。2010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说明文部分《等着春天到来》有这样一道试题:第①自然段中“几乎”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该文第①自然段内容如下:“有些禽兽的求生本领简直神奇。例如山雀,体重只有l/3盎司,真像一星生命的火花,丢给时速40英里的寒风去摆布。山雀在冬天的进食量为夏天的两倍。为了储存一层脂肪供寒夜取暖,山雀在白天几乎不断进食。这种鸟到冬天会多长三成羽毛,还会把毛耸起围住一股暖气。”该试题总得分为2分,参考答案为:“‘几乎’一词强调了山雀进食的次数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其中“强调了山雀进食的次数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为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为1分。
关于2010年该道试题学生的得分情况没有谁做过精确地统计,但根据2011年学生模拟练习情况却可以发现,学生的答题情况和参考答案之间有着一定的差距。绝大多数学生答案大致如下:“几乎”是起限制作用,接近“不断进食”这种情况,但不是一直在“不断进食”,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对照参考答案,学生基本上只得一分。两种答案一比较,发现问题了。考后问学生:你感觉到这句话有体现山雀进食次数之多的意思吗?学生认为:该句话确实有体现山雀不断进食的意思,但这和“几乎”没有多大关系,句中的“不断进食”才是。学生的理解和考题参考答案之间的差距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打开《现代汉语词典》几乎的词义是:①将近于;接近于:例:今天到会的几乎有五千人。②差点儿(儿化):例:不是你提醒我,我几乎忘了│两条腿一软,几乎摔倒。也说几几乎。③基本。
又有示例:《西游记》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霎时食尽。把一个长老,几乎唬死。这才是初出长安第一场苦难。”
该词的基本解释为: 1.差一点,例:几乎撞在一根电线杆上。2.差不多,接近,例:他的个儿几乎有两米高/这事他几乎忘了。
该词的详细解释为:
1.接近于。《易・系辞上》:“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孔颖达疏:“几,近也。”《宋书・孔琳之传》:“近 孝武 之末,天下无事……几乎家给人足。” 宋 欧阳修 《问进士策》之三:“然自 秦 以来,治世之主几乎三代者, 唐太宗 而已。”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我们的太太和先生的蜜月旅行,几乎延长到两年。”
2.差点儿。多谓达到了即要发生而结果未发生的程度。 例《二刻拍案惊奇》卷九:“这里素梅在房中心头丕丕的跳,几乎把个胆吓破了。” 又例柔石 《二月》:“妇人几乎哭起来。”
对照词典释义,2010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题中的“几乎”应该是采用“将近于,接近于”。这是一个对数量或程度进行限制的词语,全没有强调的含义。那是不是其他说明文中出现的“几乎”有如该试题参考答案中的说法呢?为此,笔者又搜集了近几年来各地中学毕业升学考试中的关于“几乎”试题。笔者发现这“几乎”的试题有两种问法。一种试题是问该词语能否删去,具体试题如下:
如2007年广安初中升学考试中《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其参考答案为:不能去掉。它表明可燃冰燃烧后还是会产生少量污染物质,若去掉“几乎”,则不能准确表达这种意思。(意近即可)
又如2007年内江初中升学考试中《鸟类的天堂》:“‘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一句中‘几乎’一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其参考答案为:不能删。“几乎”表示“接近”、“将近”,不是全部,有了“几乎”留有余地,不绝对,表达更准确。(表态1分,围绕“准确”阐述2分)
这些试题用能否删去的方法考查了学生对于“几乎”这个词语的作用。综上所述试题,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几乎”一词在文中的作用都是对所在位置后的句子内容起到了很好限制作用,使其后的内容更符合实际情况,更真实可信,而没有强调作用。
第二种试题则是如2010年无锡市中学升学考试中问该词语的作用,具体试题如下:
如2006年泰州A卷《神秘的运动常数》;“‘研究者们作了大量的试验,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奇的常数,事实上,只有当这一运动常数的值处于0.2~0.4之间时,动物们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说说第⑤段中加点词语‘几乎’在表达上的作用。”其参考答案为:“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不排除极个别特例。
人教版语文课文《中国石拱桥》的辅导练习上还有这样一个习题:“‘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其参考答案为:“‘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该练习上的参考答案终于和2010年无锡市中学升学考试试题有了相同之处,那就是认为“几乎“一词起到了强调作用。这究竟怎么去判断呢?
很有意思的是,在该课文的《教师教学用书》上关于说明文词语作用的总结中有这样一条:通过抓修饰限制性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其例同样就是:“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在该总结中这个“几乎”的作用分析如下:“到处都有”体现“数量多、分布广”,但只有在“几乎”的限定之下才符合实际。也就是“几乎“一词是对后面的“到处都有”起到了限制作用,使其表述更符合实际情况。该总结还补充同一文中例句有:“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这样一来,该总结也就《现代汉语词典》中“将近于、接近于”这一释义一致了,同时也和2007年广安初中升学考试中《可燃冰》、2007年内江初中升学考试中《鸟类的天堂》以及2006年泰州A卷《神秘的运动常数》的参考答案一致了。
而去除“几乎”这个词语来读所举句子,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样的情况。2007年广安初中升学考试中《可燃冰》中句子是在强调产生的污染物质之少,但其主要是通过该句“几乎”后的“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这个内容完成的。同样,2006年泰州A卷《神秘的运动常数》中的句子起强调作用的任务也是由“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奇的常数”这个“几乎”后面的内容充当得。
我们还可以用《中国石拱桥》文句为例分析:“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我们可以清楚地比较去掉“几乎”后句子为:“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与河面平行。”如果要说强调桥的路面平坦,其平坦效果当然是后句更突出。完全平行和几乎完全平行还是有区别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几乎一词确实应该是一个修饰限制性词语,其主要作用是对后属内容的数量、程度等进行限制,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句子相关内容的强调作用不是由它承担,而是由其后属内容承担。所以2010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说明文部分《等着春天到来》中相关试题的参考答案中的“强调了山雀进食的次数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应该是整个句子的表达效果,而不是“几乎”的表达作用,该问题与其参考答案不一致。
一个小小的“几乎”在句子中的作用,涉及到了应用语言学的知识,如果我们能在实际教学中多关注一下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多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进行科学而规范地研究,这将对我们的语言及思维的规范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也能更好地为我们教学的规范与准确起到很大地影响,同时也让学生喜欢上品味语言,对语言学产生学习和钻研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初中说明文范文6
一、语文课程目标也随着课程改革而有变化
课程目标中,而今言说较多的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此课程目标与课程性质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不无关联。知识与能力,对应工具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与人文性对应;至于过程与方法这一维,不大像目标,但更多与实践性对应。具体地说,就是不管过程的展开还是方法的运用,都多有实践之义。这里强调实践之义,既表明实践是一个过程,也表明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及修正。在实践中生成,也在实践中检验。语文的实践性,换个说法就是操作性,即要能在操作上有所指导。教学手段有共通的,也有各学科不同的特点,要有所区分。正如三维目标既是共通的,又要与各学科结合。其实各学科都要找寻合宜的教学手段,才有助于教学的展开。就语文来说,长期以来由于教学的手段较笼统,因而降低了语文学习或教学的效率,这是语文遭人诟病的原因所在。语文要加大实践性或操作性的研究,从而更好地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语文课程目标与课程要素的关系
语文课程要素包括知识、能力、修养等,则对应的目标就是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增进语文修养。语文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文章及读写知识、文学文化知识,这些知识分属不同层面。虽然不够系统,不像数理化那样是纯知识,但也是应当掌握的。掌握语文知识有其特点,就是大都要与文本结合,而不是直接讲授知识。像那种分解知识点的做法,再设计题目来练,看似由知识而能力了,实则很可能是误导。知识条目的归纳,不是罗列,而是整合文本所学,便于复习。能力和修养方面,就更得依托于文本了。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其中听与说属于口语训练,读与写为书面语的训练。提高语文能力,在于多揣摩,多练习。多揣摩,就是多参照,多借鉴。但还得多练,才会熟能生巧。语文修养,有文学审美、文化积累及人文养成等。文学审美,在于陶冶性情。文化积累,是积学储宝,又有传承之义。人文养成,则可健全人格。语文的知识、能力、修养等要素既各有条理,又要有机配合,三位一体,才有助于语文的学习或教学。《世说新语》中记:“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语文学习或教学中,知识、能力、修养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逐层递进。由知识而能力及修养,才是渐入佳境。
三、语文课程目标既有总目标,又有阶段目标
在不同年龄的学习阶段中,都不妨有一些目标的设定。比如阅读目标,虽说于文本的难易程度上有所体现,但还是过于笼统的,因而有的文本可出现于初中,又可出现于高中。阅读能力的层级之分,有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筛选、探究、鉴赏、评价等。这既是能力上的层级之分,也是目标达成上的区分。就目标要求来说,是不大一样的,也可谓由低到高。当然,这并不等于说,低年级就不能M行综合与鉴赏之类,而是在目标上要定低一些。就历时性而言,是由低到高的;就共时性来说,又是并存的。其中关键,就在于要有一个合适的目标。再说作文,就学习的年龄来看,小学阶段能用表达方式写出片断即可。上了初中,则要掌握作文的文体写作,其程序依次是记叙文与说明文及议论文。比如初一写记叙文,初二写说明文,初三写议论文。写说明文时,可巩固记叙文。写议论文时,则要兼顾记叙文与说明文。但总的来说,初中阶段的作文应以记叙文为主,高中则以议论文为主,对应于思维,也有一个由感性趋于理性的过程。高中阶段的作文,文体训练上还得有些提升。比如记叙文有简单与复杂之分,大致可对应于初中与高中的写作。有复杂的记叙文,同样也有复杂的说明文及议论文。比如说明的对象由事物转为事理,议论的论点有所深化等。何谓复杂,其实就是要有点提升,指导上才可避免过于重复。作文的三种文体可相伴教学的全程,但就是要分开梯度或层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