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兰季羡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二月兰季羡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二月兰季羡林范文1

[关键词] 丝绸之路;西域;佛教戏剧;原始剧本

[中图分类号]J64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4-0052-04

关于西域佛教戏剧的情况,很少有人涉笔,历代文献亦不见详载。有关戏曲起源多有争议,但大多数人定为宋元时期,这与他们不熟悉西域历史有一定关系。任半塘先生认为中国戏曲源于唐代,其设想并不是主观臆断,只可惜西域佛教的发展历史还不广为人所知,所以立论尚嫌不足。研讨西域佛教戏剧,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来探索:

一、张骞出使西域与《摩诃兜勒》曲

据《晋书・乐志》载:“张博望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惟《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兴以为武乐。后汉以给边将,和帝时万人将军用之。”

《摩诃兜勒》为大曲,已为学术界考证。钱伯泉先生近来考证,此曲为佛曲。他认为“摩诃”与“兜勒”均为梵文,“摩诃”在梵语中是大的意思,与“兜勒”音同的梵文有“多罗”,意为“铁树”。故钱氏说此曲是赞颂迦楼罗王者栖居的大钵树,是佛曲之一种。此外,与“兜勒” 同音的还有“陀罗尼”,意为“总持”,《摩诃兜勒》或为《摩诃陀罗尼》的省译,意为《大陀罗尼佛》,是赞扬菩萨的一支佛曲。钱氏认为《摩诃兜勒》必为佛曲。李延年以此创作了28首佛曲,说明《摩诃兜勒》是大曲式的佛曲,已构成了戏剧音乐之雏形。

二、佛教节日中的戏剧活动

佛教节日甚多,如佛诞节、浴佛节、盂兰盆会、涅节等。西域庆祝这些节日要举行盛大集会。据法显说,于阗的行像活动进行了13天。法显对行像活动有详载:“年年常以建卯月(二月)八日行像,作四轮车,缚竹作五层,然后彩画作诸天形象,以金银琉璃庄严。其上悬幡盖,四边作龛,皆有坐佛菩萨立侍,可有二十车,车车庄严各异。当此日境内道俗皆集,作倡伎乐,华各供养。婆罗门子来请佛,佛次等入城;入城内再宿,通夜燃灯伎乐供养,国国皆乐。”由此而知,佛教节日中,除宗教礼仪之外,有各种散乐百戏的表演,自然亦有《摩诃兜勒》之类的佛曲演奏,这一切均说明西域佛教戏剧已具备了原始形态。

佛教节日中有盂兰盆会,其来源是目犍连以天眼通见其亡母生饿鬼道,受苦而不得救拔,因而驰往问佛。佛为说救济之法,就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时,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在危难中者,集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供养十方自恣僧。七世父母得离饿鬼之苦,生人、天道中、享受福乐,这就是盂兰盆会的缘起。这里的目犍连救母作为宗教节日活动的主题,已为佛教戏剧提供了素材。之后有支谦译《目犍连因缘功德经》、竺法护译《目犍连上净居天经》等,都是讲目犍连神通的内容,成为西域佛教戏剧的重要题材。

三、西域出土的佛教原始剧本

上述佛教剧本残卷在高昌被发现,可想目犍连救母的佛教题材剧本亦可能在西域流传。西域佛寺各种活动中百戏的内容应该取自以上题材。德国学者葛玛丽对高昌寺院的活动有研究,她说:“在民间节日:如正月十五日善男信女云集寺院。他们进行忏悔、布施,为死去的亲人举行超渡,晚上听劝喻性的故事,或者欣赏演唱,挂有连环画的有声有色的故事。讲唱人(可能由不同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向人们演唱诸如《弥勒会见记》之类的原始剧本。”

《弥勒会见记》为佛教剧本,是考古工作者于1974年3月在天山以南铴克沁千佛洞北大寺发掘的,共44张、88页,是婆罗谜中亚斜体字母书写的佛教残卷。季羡林先生研究认为,这是吐火罗文A本《弥勒会见记》的一部分。此文题目梵文为Mairteya samiti Nataka,其中Samiti来自梵文,意为“会见”,Nataka亦来自梵文,意为“戏剧”,故季羡林先生认为:“既然自称是剧本,又用‘幕’这个字,那么它不是剧本又是什么呢?”他又说:“该剧出现在隋唐时代,可见戏剧这个文学体裁在中国新疆兴起比内地早数百年之久。”

1959年4月,考古工作者曾在天山以北哈密地区脱米尔底佛教废址发现回鹘文佛典残卷《弥勒会见记》。写本形式为梵文式,共约293页(586面),完整无缺或大体完好的为114页,褐黄色的硬纸,上下画有浅黑色边线,上面由黑墨书写,然“其中每幕开头标明演出场地的文字用红墨书写” 。耿世民先生研究说:“此《弥勒会见记》是公元8~9世纪用古维吾尔语写成的一部长达27幕的原始剧本。它不仅是我国维吾尔族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各民族(包括汉族)现存最早的剧本。”

《弥勒会见记》的发现,惊动了世界诸国学者,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最先是德国学者缪莱,他于1907年在《对确定中亚一种不知名语言的贡献》一文刊布了吐火罗语A本《弥勒会见记》剧本有关片断。1916年,他又与泽格合作发表了《弥勒会见记与吐火罗语》的论文。1957年,德国葛玛丽影印刊布了回鹘文残本《弥勒会见记》,共113页;1961年,她又刊布了另一部分,共114页。她认为回鹘写本现有六种,其中两种为“胜金本”,两种为“木头沟本”,指出“《弥勒会见记》是回鹘戏剧艺术的雏形”。她认为“胜金本”成书时间为公元8~9世纪,其译本年代应更早一些。

法国哈米顿于1978年在《通报》第46卷中,根据葛玛丽刊布的影印布认为该剧大约在公元10世纪。1970年,土耳其色那西・特肯在《德国东方学报》第16期中,他认为《弥勒会见记》回鹘本成书时间为公元8世纪中期。我国学者耿世民研究说:“根据此书现存的几个写本字体都是属于一种比较古老的所谓写经体,再考虑到当时高昌地区民族事例情况(当地操古代焉耆语的居民在8~9世纪时应已为操突厥语的回鹘人所同化吸收),我们认为此书至迟应成书于8~9世纪之间。”

新疆《弥勒会见记》研究组认为,《弥勒会见记》序章第10页第1~10行中写有“在特选的良月黄道吉曰,有福的羊牟辰二月二十二日,我敬奉三宝的信徒曲,塔什依甘督和夫人贤慧一起,为了和未来佛弥勒相遇,特使人立弥勒尊像一座,并使人书(弥勒会见记)一部”;又根据21~27行中“即杷此功德首先施向我们的登里牟羽颉毗伽狮子登里回鹘皇帝陛下”的文字资料,他指出:“序章这一段原文对我考证该剧本成书年代提供了相当重要的依据”。他从牟羽可汗执政“羊年辰三月”以及文中有767牟字样的高昌回鹘之庙柱考证说:“因此笔者认为回鹘文《弥协会见记》成书于公元767年羊牟,牟羽可汗在位时。”

此说更为中允,如此,西域佛教剧本最早成书于公元8世纪。根据德国勒柯克于本世纪初发现,在木头沟和胜金口有回鹘文《弥勒三弥底经》残页,以及于阗发现的《三弥底经》,加上哈密之发现,这三个写本均出自“三弥底经”,即“弥勒下生”、“弥勒得道”、“弥勒成佛”等佛教演说故事。

《弥勒会见记》描绘的故事以毗沙门天(北方保护神)手下三大员大将之间的谈话开始。通过三人之间的对话,告诉观众天中天释迦牟尼佛成道后,现正在摩揭陀国孤绝山说法。这时弥勒已满8岁,聪颖过人,正受业于跋多利婆罗门。一天夜里,跋多利婆罗门受天神启示要见天中天佛,但因自己年迈多病不能长途跋涉去佛那里出家学道。跋多利就让弥勒去见释迦牟尼。于是弥勒和16位同伴告别自己的师傅跋多利,来到佛那里出家学道并成为佛的弟子(第二幕)。

之后,天中天佛来到波罗奈国说法。这之前讲到佛姨母侨昙弥专为佛织一金色袈裟布,但佛不愿接受,让她施于其他僧众(第三幕)。一天,当佛弟子阿那律讲述各种过去譬喻故事时,佛讲了未来世弥勒的故事,弥勒听后向佛请求愿作未来世之弥勒来解脱受苦众生(第四幕)。

以下各幕(第五幕到十九幕)内容讲弥勒在兜率天因怜恤世上受苦众生,于是降生在翅头末城国王饷传的大臣善净家中(弥勒母名净妙)。后弥勒因见宝幢毁坏而弃家寻道,并在龙花菩提树下得成正觉。然后是转,到去王及弥勒父母等人出家成道等等。第二十至第二十五幕为大小地狱及弥勒解救其中受苦众生的情况。第二十六、二十七幕为尾声。

以上各幕内容说明《弥勒会见记》是一佛教戏剧本。出土残卷上每幕前都用红墨标写出演出场地,说明这是在西域上演的戏剧。为了进一步说明此结论,有必要深入探索。根据1955年温特的研究,《弥勒会见记》中有曲调Pancan tusitabhavan、Paryacintak等名,季羡林先生考证,《弥勒会见记》中Viumpagatinam也是曲牌名。

从耿世民先生译本中亦可看见有乐神奏乐场面的描述。例如序幕第四页的B面“为了拯救乾闼婆王苏波利耶,(佛)化身为弹箜篌者,弹箜篌而拯救之” 。又如第二幕第9页“奉提头赖吒天王之命,紧婆罗、毗舍阁等乾闼婆王众弹奏着听不够的五种细腻的乐曲声” 。这里的乾闼婆系佛教中的伎乐飞天人物。以上均说明《弥勒会见记》的上演有音乐伴奏。

从《弥勒会见记》中还可看出有大量独白、对白、旁白等人物语言,亦证实这决不是一般的写经或佛经故事。例如第二幕开始是祈祷致词:“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接着是舞台提示:“此场在跋多利婆罗门家中演出。”然后则是大段戏剧性对话,跋多利婆罗门说道:“啊!你们是谁?”弥勒说道:“师父,您好,夜间睡得安稳吧?”跋多利婆罗门笑道:“好、好!我的孩子,我很好。因为我现已120岁,算夜的话,已是41200夜了。在此漫长的时夜里,只有昨夜没有睡好。因为昨夜梦中我见一穿戴整齐的、十分漂亮的身发神光的天童,站在空中对我这样说道,全智的天中天佛已现世,迦叶佛涅以来未曾转动的,如今在婆罗奈城国又转动了。”弥勒说道:“那么尊者天中天佛今在何处?”跋多利婆罗门说道:“天中天佛现在摩竭陀国孤绝山说法。”弥勒道:“这些话昨夜善观天诸神也都向我说了。”摩诃罗倪童说道:“师父天呀,人们能相信在此五浊乱世佛已现世的话吗?”跋多婆罗门说道:“好孩子,对这一点我是确信不疑的,因为我听过有福的智者说过,将来有一位勇敢、刚毅之士,不计这乱辰恶世,不忍睹众生在轮回中受苦,而希求正果。观此行善行有福之人已在摩竭陀国战胜四种魔身成得正果。他为了解除一切众生的痛苦正在不辞疲劳地讲说善法,以救远近众生……”

《弥勒会见记》中除上述三人外,有台词的还有释迦牟尼、侨昙弥夫人、女仆甲、女仆乙、僧女、耶输夫人、阿难陀,还有没有台词的陪衬演员。

像这样有剧本、有人物、有演出地点、有演员对白、有曲牌演奏、有箜篌乐器名称,无疑是一佛教戏剧。《弥勒会见记》虽然是从梵文原始剧本为基础,但在西域则有于阗、哈密、高昌不同写本,说明已融合了西域民族的文化艺术而再创作或改编的。西域乐舞繁盛史书屡有记载,以“于阗佛曲”为代表的西域佛曲举不胜举。该剧融合佛曲与《于阗乐》、《龟兹乐》、《伊州乐》、《高昌乐》均在情理之中。以上论述充分证明西域佛教戏剧于公元8世纪已形成。

四、《舍利弗传》与目犍连戏

上文提及高昌出土马鸣作品《舍利弗传》,德国吕德于1923年校刊写为佛教戏剧残本,并依卷末有“金眼之子马鸣所著舍利弗世俗剧和标明为九幕梵剧”来研究,指出《舍利弗传》剧名应为《舍利补特罗婆罗加兰孥》,全名作《婆罗德婆提・补特罗・婆罗加兰孥》。其中,“舍利补特罗”为“舍利弗”皈佛全名。“婆罗加兰孥”为“中流的喜剧”。其剧情是舍利弗与目犍连由婆罗门外道皈依佛教的故事。

目犍连(梵文Mahamaudgalyayana)全称“摩诃目犍连”,即“大目犍连”,简称“目连”。目连故事源自西晋竺法护所译《佛说盂兰盆经》和《目连上净居天经》等。此外有支谦译的《目连因缘功德经》。据郑振铎考证,目连原形“见于佛经《经律异相》、《撰集百缘经》及《杂譬喻经》中者,不止一端。关于目连的经典有《佛说目连所问佛》一卷,宋法天译《佛说目连五百问经略解》二卷,明性氏述其他《大庄严论经》里,有《目连经教二弟子缘》卷七,《阿毗达磨说身是论》亦有《乾蕴目连》卷1”。

《经律异相》是僧晏宝唱等于南朝天监七年(508)至天监十五年(516)奉梁武帝之命“备钞众典,显证深之”,“希有异相,犹散众篇”而在佛教经律二藏中拔粹的类书,共50卷。有关目连与舍利弗的佛经事迹全集中在第14卷 :“声闻无学第二僧部第三。”凡舍利弗为10条、目连为11条。其舍利弗与目连皈佛之事,《经律异相》卷14第二条详载:“南天竺有婆罗门名曰提舍为大论议师其妻……所生,号名舍利弗,年始八岁诵十八部经,通解一切书籍……时吉占师子名拘律陀姓大目犍连舍利弗共为亲友。舍利弗才明见贵目犍连豪爽致智,才智相比行止以俱结妄终始,后俱默世出家道……二人相与誓,日若先得甘露要毕同味佛度迦叶兄弟四人次游王舍城时,一比丘名阿说示,著衣持钵入城乞食,舍利弗见其容仪超异诸根,静默问目:‘汝师是谁?’答曰:‘择种太子默老病死出家学道得天上菩提是我师也。’舍利弗言:‘为我说法汝师教授法。’答曰:‘我年既幼稚学日又初浅,岂能宣至真如来广大义。’又日略说其要,答曰:‘诸法因缘,是法因缘灭。’舍利弗即得初道,还为目连说,亦得初道。二师为各与二百五七弟子俱到佛所。佛逢见之,指舍利弗是我弟子中智慧第一,又指目连云神足第一。”

据《佛本行集・舍利目连因缘品》云,目连是古印度摩竭陀国王舍城郊人,与舍利弗一样属婆罗门种姓。《增一阿含经》卷6曰:“神足轻举,飞到十方,所谓大目犍连比丘是。”《智度论四十》曰:“舍利弗是佛右面弟子,目犍连是佛左面弟子。”自二人由婆罗门外道皈依佛教以后,即刻成为释加牟尼“十大弟子”。

目连名初见佛经《阿弥陀经》,佛学界旧译为“摩诃目犍罗夜那”,意译为“采菽氏”。目连其父本名“俱利迦”,亦云“拘隶多”。其母名目“治特迦”,目连新称“治特迦罗”,显然是从母之名。佛经亦载,目连从小随父母居住在仙山,常采叶野果为生,从而姓名略染仙气野味。此外,在佛曲类书《目连为母造盆》“目连先佛入灭”与“目连被外道徒杖击致死”等记载中获悉目连救母原型及目连圆寂或非难之原状。

高昌出土九幕梵剧《舍利弗传》据上述而清楚,是反映佛弟子舍利弗与目犍连皈佛的故事。此作品是佛教戏剧无疑。按马鸣为公元1~2世纪人,故此剧创作年代当为此时代。马鸣在世供奉于贵霜王朝迦腻色伽王,而此王朝约在公元5世化被哒所灭,依此推断,《舍利弗传》等佛教戏剧传入西域应在5世纪之前一段时间。

据法显记载,天竺“众僧大会说法,说法已,供养舍利弗塔,种种花香,通夜燃灯,使伎乐人作《舍利弗》”。文中所说“作”即演出《舍利弗》之戏,这说明5世纪之前天竺已普遍上演《舍利弗》一剧,传入西域亦当是同类演出状况。

西域《舍利弗》实际上演情况史载不详,但可从传入中原后的记载略知一二。李白《舍利弗》诗中描写道:“金绳界宝地,珍木荫瑶池,云间妙音奏,天际法蠡吹。”可知《舍利弗》是歌舞剧形式,《唐会要》卷33载有《舍佛儿胡歌》,应作《舍利弗》,同属天竺乐。

据《通志》载,西域梵竺四曲尚有“摩多楼子”一曲。李白《摩多楼子》诗云:“从戎向边北,远行辞密亲,借问阴山侯,还知塞上人。”按“摩多楼子”梵文原声为Maudgalga-yama Rutra,一译“没特伽罗子”。“摩多”谓菽,“楼”为采。“摩多楼子”及佛大弟子之一,略称为“目连”。目连为舍利弗同为六师外道之人,后共同为佛弟子,神通第一。摩多楼子与舍利弗同为天竺戏剧,中原目连戏源于此曲,约在隋唐之前,在西域流传亦在5世纪左右。

“梵竺四曲”中其他两首只知《阿那壤》为蠕蠕国名,《法寿乐》为齐王融所作。这四曲应都在西域流传后东渐中原。

关于西域出土梵剧本,还有本世纪初在龟兹发现的《难陀本行集》,是有关佛弟子难陀生平的剧本。“难陀”全名为“阿难陀”,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因其长于记忆,称为“多闻第一”。此梵剧应为他皈佛之故事。

[参考文献]

[1]许地山.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的点点滴滴[A].中国戏剧起源[C].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

[2]周菁葆.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

[3]钱伯泉.最早内传的西域乐曲[J].新疆艺术,1991,(1).

[4]章巽.法显传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季羡林.谈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A弥勒会见汜剧本[J].文物,1983(1).

[6]耿世民.古代维吾尔语佛教原始剧本(弥勒会见记)研究[J]. 文物,1983,(12).

[7]多鲁坤,阙白尔.弥勒会见记成书年代新考及剧本形式新探[J].戏剧,198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