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诗经有多少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诗经有多少篇范文1
一.爱情诗内容中的农业文明迹象——爱情诗中的自然物
《诗经》中描写的植物有150多种,由于《诗经》的历史地位,《诗经》中植物研究活动异常活跃。上世纪初叶胡朴安的《诗经学》一书称这方面的研究为《诗经》植物学。可见其重要地位,而爱情诗中的植物则另有一番色彩。
1、《诗经》爱情诗以农作物来传情、达情现象。
男女相遇,相爱并赠物达情这种风俗至今仍很流行。《诗经》爱情诗中的这种赠物达情之俗应该是其渊源。所不同的是《诗经》爱情诗中的“物”多为自然中的农作物。虽是普通,但这些朴素的农作物成为双方爱情的象征。如《卫风·木瓜》中“投我以木瓜”、“投我以木桃”、“投我以木李”。“木瓜”、“木桃”、“木李”都是极其普通的自然之物,但是却代表了赠送者的淳朴而永恒的爱意。
溱与三有,方涣涣创。士与女,方乘兮。女曰欢呼?士曰既且,且往欢乎?三直之外,洵纡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溱与三有,浏其请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欢乎?士曰既且,且往放呼?三有之外,洵纡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这首诗写男女青年在河边嬉戏游春。可以想象,在大地回春之时,和风煦煦,万物滋生,释放于自然界中的爱情轻松,快乐,同时赠物芍药以表达爱意。这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培养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跃然纸上。
2、农作物在《诗经》中的象征意象。
原始时代,人们处于蒙昧状态,他们无法解释与他们相区别的世间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对自身之外的自然万物便产生了困惑和神秘感,在这种情况下,便形成了远古人们所特有的泛灵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特点,他们认为自然万物都是有灵性的,万物的世界应该和人的世界是相似的,具有同样的社会状态和精神心理。人们热爱和崇拜自然,给自然界中的农作物赋予了象征意义。表现在《诗经》爱情中则为大量比兴手法的运用。如:
山有扶苏,阴有荷花。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阴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诗经》中有很多比兴手法,它有两种情况:一是借句起兴,兴句与正文没有多少意义关联。如《小雅·采菽》。二是借物起兴,因景生情。这种兴法在《诗经》中使用最为普遍,上面所引《山有扶苏》就是属于第二种情形的。文中用山上的扶苏、乔松等大树木象征男子,而以湿地的荷花、游龙等花草比喻女性。这种象征是对自身的肯定,更是对自然物的热爱和肯定,这种比兴手法在《诗经》爱情诗中甚为多见。如《小雅·阴桑》和《唐风·有枤之杜》。前者由桑树的树干柔美和叶子茂盛柔润而充分显示出自己因恋人到来而精神焕发欣喜万分的情态。后者则以杜梨树果实多酸涩的特征和它孤独生长的情状,写出自己只身一人苦涩悲伤之貌,这种比兴是平时对美的事物认识积累下的产物,诗人即目所见的自然与之朝夕相处,久而久之便融入自然之中,自然与人似有同感,似有同命运,似有相同的意识活动。因此《诗经》中的借物起兴的诗句并非单单我们前面所指的领域中古老的中国文化心理象征,这种将自然现象与自然人物与人的活动紧密联系,充分体现出“天人合一”之说。
二.农业文明孕育出的《诗经》爱情诗的风格
《诗经》被儒家奉为典籍,作为儒家的经典教义,自孔子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起,《诗经》一直被披上礼教外衣,用封建的陈腐道德对《诗经》进行曲解使之成为有利于政教的工具,而遮掩了真实的面目和耀人的光辉。
《诗经》产生的年代是礼教初设而古风犹存的时代,在那个时代,爱情仍然是人类本性中最自然的部分,是生命中最动听的弦音。他们向往爱情,追求爱情,为爱情而喜而忧,表现自我最真实和真诚的状态。《诗经》中对男女间的爱慕、追求、幽会、相思等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在诸多的爱情诗中,热情和大胆地赞美爱情美好与欢乐的内容更是随处可见。我们从下面这首《召南·有摽梅》中便可窥见一二:
探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土,迨其吉兮!
擦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土,迨其今兮!
揉有梅,倾筐暨之!求我庶土,迨其谓之!
梅子一天天从树上掉下来,象征着阳光荏苒,岁月流逝。当年的豆蔻花季已不复在,单身的大龄姑娘越来越着急,他急切向男士们发出求偶呼唤:“求我庶土,迨其今兮!”。《毛传》曰:“今,急辞也。”意谓姑娘不愿再拖延,巴不得现在就有人向她求婚。已往还“迨其吉兮!”要求男士在吉日良辰求婚,现在只要两人情投意合,顾不得其它条件了,这种求偶的主动与直白实在让我们大为惊叹。因此可见《诗经》中的爱情诗是自由的、活泼的、率直的,这种对自我情感的正视是自我意识最鲜明、最重要的特征,而这种自我意识的强烈观念正是远古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诗经有多少篇范文2
20世纪的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社会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君主专制成为了历史,新思想广泛传播,文言文变成了白话文。那么谁还会写诗呢?
而今,中国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似乎已渐渐被遗忘,乡村悄悄地消失了,高楼大厦似雨后春笋般崛起。谁还记得千年前的礼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的国学儒家文化?谁还记得诗呢?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个个会背《唐诗三百首》怎么能说不记得诗呢?我想问,孩子会背,他们是自愿的吗?他们又有多少人会写呢?孩子们会背可大人们会吗?那么谁能说我们没有遗忘诗呢?
我们有多少年没有听说出了诗人?不是外国诗,不是冰心、艾青等人的小诗,而是我们曾口口相传的古诗词。大家都夸外国的诗自由随心,写出来痛快,舒服,不似古诗词有那么多的规矩,七言,五言,长调,小令,押韵。麻烦还古板,让现代社会中说普通话的我们根本读不懂,理解不了。可是,我们本不该这样的。外国诗自有它的优点,但古诗词也是十分优秀的!句式的整齐令诗歌充满气势,韵脚的谐调使诗歌让人回味无穷,它同样也能饱含情感,它同样可以自由舒畅。谁又能说传承了多年的古诗词会比他国差?
中国诗歌的情感是丰富的。李白《将进酒》开篇即为惊天长叹,破空而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抒发自己的一腔热血,大志在胸。柳永写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真可谓敢爱敢恨的大丈夫也!精忠报国的岳飞感叹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教导我们时光飞逝,应发奋向上,不要辜负青春的大好年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爱国文人的形象。在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中看到他的豪迈,乐观。在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看到他关心天下百姓,不惜牺牲自我的爱民精神。抗金英雄辛弃疾,其词道出了满腔忧愤,一世绝望:“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他的一片忠心让人动容,只可惜壮志难酬!这么多优秀的诗篇,怎能不流传万世,名扬千古呢?那么我们怎能让如此佳作在我们这一代断了传承呢?
我们自小读诗诵词,却只机械地读,木偶似的背,忘了我们因何而读!诗词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而更重要的是可以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华文明。
每首诗词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文人的诗词都自成一个世界,我们怎能不被吸引,陶醉其中?
让我们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在喧嚣的人世间,静静地体会诗词的魅力;让我们拥有一颗诚挚的诗心,用心去热爱,静静地行走在这平平仄仄之中……
诗经有多少篇范文3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 菁莪乐育 办学追求
诚如1988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巴黎宣言所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前2500年前,到孔夫子那里去汲取智慧。”我丝毫没有怀疑过孔子思想的持续影响力。毋庸讳言,随着西学东渐浪潮的一波又一波地冲刷,这种影响力在孔子思想诞生地的中国人眼中反而大打折扣,出现了文化断层。我们已习惯于效仿西方人从古希腊去追溯思想的源头,言必称希腊三杰,教育尤甚。自五四以来,我们一直在批判孔子,时至今日我们对教育的认识有没有达到他的高度是值得怀疑的。这说明批判是一回事,实际的水平又是另外一回事。当真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孔子。
一
在教育领域,我们似乎已经失去了一种选择与判断力,而且习以为常。我们一会儿倡导夸美纽斯、卢梭、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一会儿推行凯洛夫的“三中心论”,现在又对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推崇备至、顶礼膜拜,各种“异彩纷呈”的教育思想、理论不断地被课改专家们轮换兜售,如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学习共同体理论以及本土化的主体教育理论、回归生活教育理论等等不一而足,教育专家、教育行政官员、教师各说各话,各行其是,或者干脆说一套做一套,总之,一个“乱”字了得。我们对待孔子的态度又何尝不是这样左右摇摆、忽冷忽热呢。这也印证了我们的教育思想在宏观层面的贫困,在微观层面的泛滥与无所适从。教育领域的这种乱象丛生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情,起码可以培养滋生各种教育实践的土壤,活跃教育者的思想。现如今,各种应运而生的名师、名校长的评比与培训(如国培、省培、市培、区培等)以及叫得响名字叫不响名誉的教育实验就是很好的佐证。照理说,这应该是一个教育家辈出的时代,但遗憾的是在各种培训与教育实验声名鹊起的背后,却鲜有像、陶行知、黄炎培、陈鹤琴、梁漱溟、晏阳初、杨贤江、张伯苓、傅斯年、蒋梦麟这样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教育家出现,更别说像孔子那样光照千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育名家啦。
我们不禁要诘问,当今中小学教育问题的症结何在?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孔子的教育思想?又应当从他那里汲取什么样的教育智慧呢?
二
这次山东的学习之旅,接受培训的是南沙区的分管教学的小学副校长,我忝列其中,自然要对教育思想(或者说教学思想)做一些思考,但不治教育之学久矣,难免要讲一些外行话。虽然本次学习安排的内容和形式都异常丰富,但由于时间较短,不可能对山东的小学教育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在参观的几所小学中,唯独对座落在曲阜的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的印象最为深刻,可能本身有一种朝圣的心理在起作用,所以特别地留意。附小的整个校园布置很有儒家文化的韵味,挂满门廊的出自名家的各式楹联与牌匾,特别是他们的校训“菁莪乐育”和“办一所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学校”的提法,令人耳目一新。
现如今,提倡拿儒学来解决我们时代面临的社会、文化问题的虽不乏其人,但明目张胆地把孔子的教育思想搬出来作为一种办学追求的可谓凤毛麟角。
我在聆听李成良校长的讲话时,一直想着一个问题。“办一所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学校”,到底应该提孔子教育思想还是儒家教育思想呢?如果说孔子教育思想是李成良校长挖掘的“有教无类”“仁者爱人”“文质彬彬”“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些耳熟能详的教育格言,那么有多少又是由孔子本人提出来的呢,果真如此,还不如说是儒家教育思想比较贴切一些。有学者认为孔子的思想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在统治者手里被不断地和篡改,一些阐释并非孔子的原意而是有志“为往圣继绝学”的后继者们的自由发挥[1],是有道理的。实际上从孔子教育思想到儒家教育思想有一个嬗变的过程,由孔子理念,而孔学,而儒学,而儒家,而儒术,而儒教,最后才演变成了鲁迅先生笔下的吃人的礼教。与此同时,“子不语”与孔子的“述而不作”也无从让我们追踪到孔子原初的本真的教育思想。
所以,“办一所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学校”这一提法是值得商榷的。且不说办学目标的提法是否准确,单从孔子教育思想本身来讲,它承载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杂,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一概而论。教育思想种类繁多,亦有好坏之分。套用教育分析派哲学家皮德思(R.S. Peter)的三个标准来衡量一下“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教育,看看有多少相符合的地方。1、合认知性。好的教育可以提高个人的认识水平。孔子提倡教学活动应该让学习者了解内容,知其所以然,这个标准大体来说是符合的,只是有些不合时宜,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孔子的认知性水平。2、合价值性。教育必须合理,具有正面价值。孔子的许多思想是没有正面价值的,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譬如,其思想“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等等完全只有负面价值。3、合自愿性。“人,只能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有丝毫的强迫之感,那效果就丧失殆尽。”[2]孔子的教育思想更多的是强调师道尊严,是尊崇师命,他讲学不许商榷问题,易造成思想专制之弊,留下了奴役式的思想教育的祸根,诸如此类有多少自愿性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认知性、价值性、自愿性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同时,作为一种“不构成严密完整的逻辑体系”的教育思想,自然不能很好地阐明教育的本质,难以见之于教育实践。质言之,我们可以回到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但不等于孔子的教育思想能解决我们面临的教育问题,乃至社会、文化问题,回到传统显然无助于我们解决现实的问题。
诗经有多少篇范文4
一、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的教育
“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为实现祖国的统一与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
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
二、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亲情教育
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描绘到了“儿子远行,母爱切切”的画面,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成为了千古绝唱,真切地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的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
四、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内容,进行全面的教育。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则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王安石《梅花》一诗中的“凌寒独自开”歌颂了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的梅花,其实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元代画家王冕在《墨梅》中也写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仅写出了墨梅的高雅气质,而且反映了他的人品和。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五、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边塞艰辛、悍卫的教育。
诗经有多少篇范文5
关键词:国学;古诗词歌曲;声乐教学;通识教育课程
国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涵盖历史、哲学、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术数、医学、星相乃至音乐、戏曲、书画、建筑、舞蹈等艺术范畴。中国古诗词歌曲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流传至今至少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每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古诗词歌曲的遗韵。这些古诗词歌曲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音乐审美意识,而且活态化地展示了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是中华文化中的音乐瑰宝。教育是人类文化延续最主要的渠道,尤其是高等教育能够对文化进行过滤和整合,将本民族文化中最有价值的精髓进行保存和传承,使之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因而,在高校音乐教育领域弘扬国学,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重视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教学与研究,应是我们无可推卸的文化担当。
一、古曲渐息——古诗词歌曲教学的现状
迄今为止,国内高教领域仅有中国音乐学院在2007年成立了“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研究中心”,并开设了由本科至研究生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教学”。这大概是我国唯一冠以“古典诗词歌曲研究”的学术机构,也是唯一开设了古典诗词歌曲专业的音乐院校(此处的“古典诗词歌曲”即本文的“古诗词歌曲”)。随着那位毕其一生、呕心沥血致力于古诗词歌曲研究的傅雪漪先生的离世,随着创办这一专业教学的中国音乐学院王学芬教授的退休,也随着王教授苦心孤诣培养的7位研究生的先后“转业”,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这块原本是广袤而丰厚的文化土壤,而今已是地荒人稀、寂寥冷清。
2500年来,孔子代表的儒家学说在国内外推崇得如火如荼。88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282所“孔子学院”,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教学。国学日兴,但儒家音乐文化的精髓——古诗词歌曲却声息渐远、日趋式微。点开“网络孔子学院”的音乐栏目,我们可以看到其下有民歌、民乐、戏曲、曲艺、歌唱家、演奏家、乐评论道、音乐资讯……唯独没有古诗词歌曲的介绍。近年来,我国数以百计的高校设立了音乐专业,但又有多少将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列入课程体系并真正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学与科研呢?我们难以设想在其他门类的艺术教学中——绘画不学水墨丹青、工笔重彩;建筑不懂雕梁画栋、斗拱重檐;工艺不识四羊方尊,长信宫灯;而书法不知道泰山刻石、颜骨柳筋、《兰亭序》、《华严疏》……假若如此,高等教育何以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因而,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没有理由让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教学处于后位、甚至缺失。
难道是当代社会文化价值的多元将中国古诗词歌曲已经边缘化了?或是她自身的生命力开始衰竭?
二、诗乐同源——古诗词歌曲的文化基因
“中国文学中的诗歌,从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无一不是歌曲之词,随着时代推移,音乐佚亡,歌词尚存。凡词皆可歌可咏,应当说,中国文学史中的半壁江山存在于中国音乐史中。”[1]赵晓生阐述的诗歌与音乐同源的观点不仅反映了中国音乐发展中的文化现象,在西方音乐历史中这种现象同样存在。古希腊的“音乐和诗歌几乎是同义词”,“没有音乐,诗歌形式便没有名称”,抒情诗歌(Lyric)最初指的就是“和着里尔琴(Lyre)而唱的诗歌”[2],这和我国诗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3]几乎是同样的音乐行为方式。
然而,由于乐谱的佚亡,我们无法知道诗经、楚辞、乐府这些上古时期的诗词歌曲是什么样的曲调?用什么样的谱式记录?歌词与曲调的配合又是怎样的方式?
人类最初的音乐是通过自身的嗓音来创造的。唐人孔颖达为《诗周南关雎序》注疏:“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故言吟咏性情也。”[4]从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的吟诵进而“嗟叹不足故咏歌之”的咏唱,原始的歌唱是语言的音调化逐步加强的结果。由于汉语的“四声”音韵极富音乐性,“把歌词声调略为夸张性地朗诵,可‘吟诵’出曲调来。”[5]这正是《礼记乐记》中“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的意思。因而,吟诵这种最自然的发声状态也常常成为营造古诗词歌曲清微淡雅、沉着高古的艺境特有的表现手段。
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古诗词歌曲的初始阶段仅仅只是语言声调情绪化的强调,它应该还有与歌词同出一“辙”的曲调。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汉书艺文志》除了录有《河南周歌诗七篇》、《周谣歌诗七十五篇》,另外还录有与此相应的《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周谣歌诗声曲折七十五篇》。以“歌诗”与“歌声曲折”并列,由此可以推断应是词与曲的关系。《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得更清楚:“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这里“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6] 尽管当今学者对于“声曲折”或“歌声曲折”的谱式形态还见解不一,尚在探讨,但无论是认为“声曲折是用线条的曲折来表示音调的高低” [7]之 “曲线说”,还是认为“声曲折是用文字记写的方式标记歌诗音调之高下的乐谱”[8]之 “曲谱说”, 或者是认为“歌声曲折是现知中国最早的旋律谱本”之“旋律谱说”[9],基本的共识是古诗词歌曲在文学的诗词之外还存在表现音乐的歌曲曲调。由于至今缺乏实物考证,唐代以远的古诗词歌曲还不能如我国古代器乐曲那样根据文字谱、减字谱、燕乐半字谱以及弦索谱和管色谱去“按谱寻声”,大量“歌词尚存”的古诗词歌曲均为后人补曲,这也为我们研究古诗词歌曲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历史发展到“依声度曲”、“倚声填词”的诗、乐高度分化阶段,我们依然可以从诗的整齐美、对仗美、节奏美、音律美以及词的平仄相间、抑扬顿挫,散文化的语法句式中看到古诗词歌曲中音韵与旋律的关系,即诗乐同源、共为连体的关系。
三、修身养性——古诗词教学的现实意义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人类用自身的嗓音来表达内心情感,更为直接,更为深刻。古诗词歌曲大部分属于中国古代的文人音乐,尤其是唐、宋时期及其以后的古诗词歌曲,歌词精辞妙句,大多咏史叹世,直抒胸臆,寄情山林田园,参破人间宠辱;曲调则婉转迂回,韵味幽远,忧而不伤,哀而不怨,表现一种超脱、旷达的人文品质。古诗词歌曲的演唱很大程度表现为气定神闲的“自娱性”音乐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 “中正平和、含蓄蕴籍”的审美趣味,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和谐的音响对人的心理有安定、抚慰的作用,音乐的和谐让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从而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音和——心和——人和——政和……这正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历来重视音乐与人生、人与社会关系的特点所在”。[10]
我们清醒的看到,由于当前社会媒介市场化、商业化运作,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带来了社会文化的低俗、恶俗现象,并日趋形成强大的媚俗文化势力。从颠覆审美的“文化丑角”到精神狂乱的“反智主义”,都是用瞬间的精神去满足人们日益浮躁、倦怠无聊的心态。长期 “速食”这种娱乐至上的快餐文化,人们将逐渐丧失审美的“咀嚼”能力和对一种高品质文化的欣赏耐心,直接导致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低下。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审美取向低俗化、娱乐化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在“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上大声疾呼,在低俗化的时风下 “高校要保持独立的思考,发出科学的声音”、“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应该对民族的艺术思维作出独特的贡献”(2009.2.13于东南大学),这也是每一个高校音乐教育者的社会良知。将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纳入高校音乐教育,引导大学生品读、演唱古诗词歌曲,在古曲中唱出诗的意境,在诗词中领略古曲的幽雅,在“唱着歌儿学古诗”[11]中修身养性,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他们在文化人格、艺术趣味、音乐素质方面的自我塑造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使他们能从情感上建立起母语文化的音乐情结,从而凝聚中华民族文化的向心力。转贴于 四、专业化研究与普及性推广——古诗词歌曲教学走进高校
作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主要的艺术品种,古诗词歌曲应该成为一种特定的声乐体裁进入高校声乐教学课程,并获得应有的地位,犹如德奥艺术歌曲、民族民间歌曲、现代通俗歌曲等,真正使高校课程体系包容多种文化形态,成为多元而丰富的现代教育体系。在高校实施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应首先从声乐专业教学切入,在教学实践中逐步获得对中国音乐文化的深刻理解,进而作出系统的理论总结,包括诗词审美欣赏、音乐本题分析、演唱风格的把握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而推及到全校学生公选课的教学,形成专业化研究与普及性推广的全方位展开。
专业化的研究是指在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学中系统的进行中国古诗词教学与研究。
(一)组成教学团队
在高校的古诗词歌曲教学中,师资队伍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担负古诗词歌曲教学的教师除了具备精深的声乐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广博的古典文学知识以及对古诗词歌曲音乐方面的分析解读能力,这种高素质师资人才的缺乏,也是古诗词歌曲教学难以在高校广泛展开的原因之一。综合性大学应充分利用学科门类齐全的资源优势,集合声乐专业教师、音乐理论教师、古典文学教师共同组成“三合一”的教学团队,形成学科知识的互补与共享,以获得对中国古诗词歌曲“全观视角”的整体解读。
(二)加强理论研究
中国古诗词教学应在系统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我国几千年的音乐历史,历代音乐家都曾对民族声乐艺术作过理论总结,如战国时期的《乐论师乙篇》、《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唐代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明代魏良辅的《曲律》、清代徐大椿的《乐府传声》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论著,不仅精辟地论述了歌唱中的咬字、呼吸、发声、润腔等技巧,而且详细地规范了民族声乐的审美标准,鲜明地体现了民族声乐的审美意识,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将这些典籍中有关声乐艺术的理论进行精选,并从现代声乐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加以系统整理,从而为古诗词教学夯实丰厚的理论基础。
(三)建立教材体系
编写教材《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及辅助教材《中国古诗词歌曲萃选》,包括简谱、五线谱对照的声乐演唱谱与钢琴伴奏谱。教材中对每首古诗词歌曲的教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古诗词的文学赏析(作者简述、创作背景、文学风格、诗境与艺境、白话体译文);2.歌曲的音乐本体分析(曲式结构、调式风格、旋法特征、钢琴的背景与歌唱);3.古曲演唱提示(基本音乐情绪、重要的吐字归韵、有特点的行腔、声音色彩的把握)。
(四)调整课程设置
为声乐专业所有学生开设学科基础课程“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使他们掌握古诗词歌曲的一般知识以及能够演唱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歌曲。同时,为那些立志研究中国古诗词歌曲的学生开设专业选修课程“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与研究”,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以上课程的教学都应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切实按纲实施教学。
(五)创新教学方法
通过声乐专业的教学实践,探索、创新一种“以中国古诗词歌曲的吟诵、咏唱为原点,并吸纳民歌、戏曲演唱技巧”的教学方法,在演唱中要求学生做到以情带声,以气出声,气息流畅,字清腔纯,尤其是注重无声状态下的气息连贯,培养学生在演唱中逐步进入和谐的情趣意境、淡定沉稳的气韵神态。
普及性的推广是指将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的外延扩大到非音乐专业范围,将国学的传承融入于高校的素质教育。“乐所以修内也”、“乐者,德之华也”,这些儒家古籍中的名言强调用音乐来提高内心修养,并在音乐审美中体现以德为美,说明高尚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上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开设的六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第一类就是“文学与艺术”,其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在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成为有教养的现代人。因而,构建一门“以国学传承为宗旨,以音乐教学为载体”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国古诗词歌曲的品读与学唱”尤为必要。在通识课的教学中可以突破传统声乐教学的“一对一”模式,将多媒体大课教学与口传面授的分组辅助更广泛的教学平台。
责任编辑:陈达波
注释:
① 2009年 12月12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办、北京世纪视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唱响古诗词汪国真作品音乐会暨唱着歌儿学古诗汪国真古诗词歌曲唱专 辑首发式”在北京音乐厅举行。此处借用“唱着歌儿学古诗”,是提倡一种边唱、边学、边背的古诗词传习方式。
参考文献
[1]赵晓生.传统作曲技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3]司马迁.史记 [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语词分册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7.
[5]赵晓生.传统作曲技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王力.古代汉语[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7]缪天瑞.音乐百科词典[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8]刘再生.“声曲折”之我见[J].中国音乐学,1990 (1).
[9]冯洁轩,李爱群.“声曲折”是个错定的词[J].中国音乐,1998 (1).
[10]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Making a Thorough Inquiry into the Chinese Songs filled with Ancient Poetries
Rao Zerong
诗经有多少篇范文6
关键词:儒道 人类 健全人格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390-01
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的形态,我们认为两种文明形态之间,既存在着冲突也存在着相互学习与交流。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主要侧重于论述文明之间的碰撞冲突,但是实际上,文明之间虽然也有冲突,但学习与交流才是不同文明形态之间相互关系的主流。清末期间,中国的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中体西用”,这个观念并不完善,需要进行修正,但是这个观念倡导的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这种精神应该还是值得我们引为同道的。
对于中西两种文明来说,西方在科学技术方面比较先进,有比较强大的生产力,有比较成熟的商业管理经验。但是拿我们中国人标准来看,古希腊悲剧离完美差得太远,孔子评论《诗经》,说它“乐而不,哀而不伤”,在中国人看来,这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西方多天才,但也多疯子,就是这个原因。与西方的酒神精神相比,中国人闲适自然,顺应天命,这样的心态才更加可取,更加美好,也更有普适性的价值。
文明之间是需要互相学习的。西方社会必须向东方文明学习如何客观地看待人类生存意义,学习如何更好地顺应自然,学习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学习如何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从人类生存的本质意义上来说,我们生活的终极目标并不是物质财富。物质财富不管如何丰富,也都是身外之物,而对自然的崇敬,对自然的学习,对自然的模仿,最终与自然融合为一,这才是人类真正能达到心灵升华的不二法门。人类,生于自然,最终回归自然,这是人类唯一的心灵出路。
要控制西方文明,不让它恶性发展,最好的文化资源在东方,在中国。我们需要好好学习古人的生存智慧,就是西方文明,想要长期有序地发展下去,也需要学习东方的生存智慧。但是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已经掌握了轻易毁灭地球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西方文明继续妄自尊大,不虚心向东方文明学习生存的智慧,那么,等待人类的必然是一个走向灭亡的结局。
我们认为要对抗西方的酒神精神,最好的文化理念存在于东方,存在于中国的传统典籍之中。那就是“儒道互补”。儒道互补的精神实质就是一种中庸平和的生活态度。凡事皆有度,不要走极端。对于儒道两家思想的理解,很多人是有错误的。很多人以为儒道两家是完全对立的,其实错了,儒道两家就像是一张纸的两面,他们之间有冲突,但更多的是内在的统一。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故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一般人总是把这个故事看成是儒道两家冲突的一个体现。这里面冲突当然是有的,但是你仔细体会一下,其实接舆并不是从根本上反对从政,他只是提醒孔夫子,现在礼崩乐坏,政局动荡,从政有风险,还是不要当官好。接舆的意思,反过来看,就是说如果政治清明,还是应该从政的。可见儒道两家对于是否从政并没有根本性的意见分歧,如果有不同,那就是孔夫子强调“知其不可而为之”,而道家则强调“君子善保其身,明于进退”。另外庄子《秋水篇》里面,庄子嘲笑儒家,他把儒家比做黄河,而把道家比做大海,意思是道家学问比儒家深广得多。这里面表面看,是两个学派之间吵架,看上去矛盾挺大,而实际上,大海里面是水,黄河里面又何尝不是水呢?可见即便是吵架的时候,道家也并不否认儒家也是有学问的。
一是在时局动荡的时候,归隐民间,这是儒道两家共同的选择。表面上看,孔夫子是入世的,老庄是出世的,但实际上,孔夫子也一样有出世思想。孔夫子曾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孔夫子还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可见孔夫子也同样有希望隐居的思想。
二是儒道两家理想的社会形态,都是古代先王的政治,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孔夫子周游列国,推广自己的政治主张,目的就是为了恢复“先王之道”,孔夫子说他一生所作所为,一言以蔽之,就是“克己复礼”,也就是恢复古代先王的政治制度。在孔夫子看来,先王之道是评判一切事物的唯一标准。道家表面上出尘高逸,其实他们也时刻关注国家的发展状态。他们也是希望能实现古代圣人治国的理想。《道德经》上说:“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里所谈的理想社会,都是民风淳朴,人民安乐的社会,也是希望回归古代先王的政治理想。
三是他们都希望能净化人心,回归自然,在科技与人心之间,儒家和道家都选择了世道人心。对儒家来说,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稳定,是人民的安宁,而不是什么物质丰富。这个说法当然是对的,我们现在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生活水平是大大提高了,可是我们的社会环境却变成物欲横流,越来越差了。可见,对于科技这把双刃剑,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他们都是有足够警惕的。
儒道互补的完美人格,对于西方文明来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西方文明过于刚强,同时又失之于迷狂。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既有进取精神,又有激流勇退的人生智慧,这种平和中庸的思想,对西方文明能起到补充制约的作用。如果西方文明能够虚心学习东方文明,能够虚心学习儒道互补的精神实质,他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受益。
①回归人类心灵,探求生命本源。西方文明是征服略性的,他们把物质性的进步当成是人生最大的目标,最终失去了对人类终极意义的探求。一直到今天,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敌对,仍然不断让西方付出血的代价。中华文化从来没有殖民的历史,因为我们是一种内省的文明。②儒道互补可以给西方人空虚的精神世界带来安宁与平静。儒家讲进取,道家讲自然。而西方的文化里面,日神讲侵略,酒神讲放纵。西方文明因为先天的缺陷,造成他们无法在这个世界上平静下来。你看看美国,全世界打仗,他们一天不打仗,就不舒服。西方人为什么爱搬家,爱旅行,这都是内心动荡的一种外在体现。儒家讲究普济天下,以社会和谐为优秀国家的评价标准,而不以占有多少物质财富为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