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经济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范文1

关键词:小微企业 多元化融资 战略管理

近几年,随着人民币的连续加息,原材料价格上涨迅速、用工成本不断提升以及融资环境越来越困难等因素影响,小微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正在面临严峻的形势。各级政府一直对此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将很多政策向小微企业倾斜,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进一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几项方案,中央财政安排150亿元设立小微企业发展基金,主要支持初创小型微型企业。在国家采取相关政策大力扶持下,作为小微企业应该把握机会努力进行自身创新发展进而谋求出路。

一、把握中央新财税政策,合理利用专项支持资金

近年来,中央明显加大了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继2009年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几次专题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按照国务院部署,中央财政积极运用财税政策工具,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努力改善发展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小微企业目前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经济困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巨大的资金压力迫使小微企业“担不起、伸不开”从而出现企业发展的瓶颈。随着中央财政安排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到位,小微企业感受到国家的“雪中送炭”之情,有了资金买原料、招人才、接订单才可以继续生存发展,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一定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用在“刀刃上”,对于关键问题,要投入大力气解决;二是用在“眼前处”,对于亟待解决的问题,决不能耽误分毫。

二、创新技术改造,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在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的不利形势下,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各项措施效果明显。作为小微企业更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举措。小微企业要注重技术创新、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自身要努力做到强化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立研发中心,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占领技术制高点,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技术水平,加大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培育核心竞争力。同时小微企业还可以谋求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共同致力项目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切实提高自身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合理。

三、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点

(一)合理搭配联保贷款

小微企业规模小、管理薄弱、抗风险能力差的实际,难以形成对银行信贷资金的吸引力。针对这一特点,企业之间可以进行合作搭配联保贷款。这种贷款不需要其它的抵押和担保,更多地依靠企业之间的互相监督和约束。

(二)适度进行典当融资

作为短期融资的一种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典当融资存在短期、小额、快捷等特点,在满足企业短期应急性融资需求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比较符合小微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目前,典当行主要服务对象也是小企业。小微企业要克服传统观念,积极利用典当融资这一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三)积极进行股权融资

要鼓励私募股权基金等设立创业投资企业;有条件的企业要大力发展上市融资,积极发展小微板市场,加快发展创业板市场,努力扩大小微企业上市规模。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自主创新和有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上市前辅导培训力度,促进上市融资的顺利开展。小微企业要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信用度和企业形象以提升自己资信程度,以便为自身发展提供及时,足额的资金支持。

(四)适时推进民间资本

利用民间资本有两个条件:一是民间资本投资欲望强烈;二是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政府建立合理的相关机制加以引导,小微企业要突破自身局限,不断完善产权制度与治理结构为民间资本的进入消除顾虑。

新经济政策范文2

关键词 大数据 经济增长 转型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4-0029-07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现象,也标志着全球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阶段,大数据带来了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革命。在大数据背景下形成了产业融合现象,产业融合与大数据带来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是中国在大数据时代下实现经济增长转型的必备要素,只有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才能对经济增长转型给出正确的指导。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同时,需要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来进一步开发经济增长的潜力,而这些都必须充分面对大数据时代经济增长的特征。本文从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出发,以智能化和信息化为线索,以产业融合、结构变化和要素调整为主要手段,分析中国在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转型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以及转型的路径与政策。

一、大数据时代对经济增长机制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是相对于小数据时代而言的,根据库兹涅茨提出的国民经济核算方程,在小数据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方式是扩大内需、进行投资以及出口三种方式。而传统经济学家研究的经济增长机制也是在小数据时代下对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在大数据时代下,这些方式已经暴露出一些弊端:过于重视宏观方面的增长,忽视了由结构变化和要素需求和供给变化对微观主体造成的影响。①虽然也有一些学者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但在基于小数据的背景下,无法对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而在大数据时代所提供的完备并且种类多样的数据前提下,可以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计算,而从这些分析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大数据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机制完全与以前不同。这些不同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方面进行分析:

1.对微观要素、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影响

小数据时代,要素、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无法精确到每一个个体,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只能按照市场平均价格定价,对每个厂商的特殊要素要求无法实现,因此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利润的损失;对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在消费市场上有营销的“长尾效应”。在短头部分存在着为数不多的大规模需求,而在长尾部分存在着很多不同的需求,但每种需求的消费者群体都不多,如果按照这种需求情况投产,生产者只能生产大规模的同质产品,而对具有不同偏好的消费者,只能消费同质化的产品,这对生产者来说无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对消费者来说,消费者剩余无法满足,消费者剩余将大大减少。倪庆平:《信息化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理论分析》,《经济问题》2001年第2期。

而在大数据时代,基于大量存在的数据和高超的数据分析技术,以及第三次工业革命导致的制造业呈现出的数字化、智能化、定制化、互联化和生态化等特点,传统的产品要素需求和供给结构已经被打破。3D打印技术的出现已经使得“长尾理论”彻底颠覆,这种大数据时代的产物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长尾需求提供了契机。市场将能够提供每个消费者所需要的异质化产品,由此将导致厂商的利润实现最大化,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将得到满足,消费者也将得到最大的消费者剩余,整个社会将会实现帕累托最优,达到经济增长的最优状态。

2.对中观产业结构转变的影响

小数据时代,产业之间是相互分离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而且在小数据时代,在数据获取成本比较高和数据分析技术落后的条件下,产业发展利用数据创造利润的能力非常有限。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产业结构基本上仍然呈现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分层的格局,三产之间的融合和同一产业内部的融合程度很低。产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低下,产业结构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在大数据时代,由于信息化、大数据和工业化的融合,产业制造的智能化时代已经来临。信息化、智能化与产业发展的不断融合使得产业呈现出融合趋势,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席晓丽:《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经济》2007年2月。信息化能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推动信息资源的开发,促进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知识共享,并最终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依据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现代新兴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并通过优势产业部门来代替衰退产业部门来实现的。一个产业部门的优势地位在外因上表现为需求拉动;而内因上表现为产业竞争力增强、要素成本降低,特别是产业竞争力是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来推动效率提升而形成的。通过技术创新与业务交叉的形式促进了产业之间的融合,使产业共用性加强,导致产业边界模糊,使得相关产业融合到技术水平高的产业部门中去,推动产业创新和融合,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并进一步使产业竞争力得到提高。

产业融合不仅提升了产业竞争力,而且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大数据时代产业融合的表现就是3D打印机,由3D打印技术与大数据相互融合所构成的数字制造将对传统产品制造造成冲击,生产和制造将由工厂转变到社会,整个社会将会出现无数个微制造中心。

3.对宏观经济增长驱动力的影响

传统社会的生产制造将完全转型为社会制造,每个个体都在提供信息,每个个体都参与生产过程。未来的生产模式首先通过计算确定短头和长尾两种制造模式的比例,在长尾需求和短尾需求之间确定均衡点,生产同质化产品的短尾需求仍然由专业的大规模厂商制造,以便降低成本,而面对长尾需求的差异化产品,则由个人制造。而二者之间均衡的确定要依靠大数据技术的支持。

在摩尔定律和数据指数化增长的背景下,数据将在社会生产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数据分析行业的全面崛起,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数据分析方法带来了革新,传统的消费、投资和出口都将基于精确的数据分析展开。数据作为中间的桥梁将传统工业文明和现代智能化社会连接起来。由大数据分析引起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将与产业发展融合起来。信息化广泛而深刻的应用,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因此,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将是大数据背景下推动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一个新的驱动力。

二、大数据时代给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在大数据时代下,随着数据的获取、存储和分析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大量数据交叉聚合所形成的突变效应进一步提升,数据作为一个新的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和价值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这种现象又将对依靠传统生产要素实现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一系列冲击,传统的经济增长机制将面临挑战。与此同时,大数据对减少市场运行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鼓励正面的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运行效率、降低社会运行成本、促进产业融合等特征将给中国新常态的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机遇。

1.大数据时代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催生了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着新常态下中国新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这些对中国新常态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主要挑战表现在:

(1)对基于传统生产要素经济增长模式的挑战。大数据只是技术应用的创新,不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决定要素,数字化是把经济现象转化成能够进行制表分析的一种量化形式的过程,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产出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在信息革命出现之前,一些经济学家就已经注意到信息是一种有价值的新型资源,但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在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信息仅仅被视为一个假设条件,被排除在经济学分析的理论框架之外。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不确定性,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新价值的创造。信息化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之后,具有很强的积累效用,在经济发展中由于产业融合会产生放大效应,改变经济学上传统的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的假设,从而形成规模报酬递增机制。因此,大数据时代信息应被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而不再是被当做一个假设条件。

(2)由数据化引导的智能化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机器的诞生标志着,机器能以比人类劳动力更加低的成本生产同样的产品,这就形成了机器对人的劳动力的替代。一方面,经济增长能以更低的成本,更有效率和更大范围的方式实现,这对新常态中国经济增长提高效率的要求是十分有利的。但另一方面,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趋势一样,中国也存在着严重的机器替代人类劳动力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只不过那个阶段是替代体力劳动。而在大数据时代,这种智能化浪潮又对脑力劳动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为相对于人类,智能化机器在数据处理分析和做出更理性的决策方面表现得更为有效,而且成本更低。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由数据化引导的智能化对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挑战,如何权衡经济增长的效率与失业造成的效率损失是大数据时代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需要思考的问题。

(3)对经济增长效果的挑战。在传统经济增长时代,经济增长效果取决于资源利用水平。而在大数据时代,经济增长的效果则取决于数据的质量与数据利用水平。对于经济指数、物价指数等各类经济参数的计算,在大数据时代可以采用新的模式,提高数据质量,彻底改变传统方式来计算。对于统计学中可能存在的异常点,传统的处理方式是丢、替代或者是平滑。但在大数据背景下,由于数据样本众多,异常点成为受重视的资源和有意义的研究对象。传统的原始统计数据和各类经济参数是经过加工和处理以后形成的结构化数据,而在大数据时代,在数据的处理和应用中,人们更加重视这些有突出特点的原始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因为统计数据一旦经过加工处理,就会成为二手数据,如果一手数据处理和加工的过程出现问题,那么就必然会导致二手数据出现误差、失真和变异。同时,大数据为高频数据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数据分析和利用的效果。而这些统计数据衡量方式的变革也将会对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增长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4)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挑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般是指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影响数据质量来培育自身竞争能力、竞争优势和竞争手段,获得外部资源,在市场中为顾客创造和生产新价值的基础上,实现企业自身价值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寻找与新竞争环境及其相匹配的经营管理模式。企业传统的竞争力包括:人才竞争力、决策竞争力、组织竞争力、员工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等。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正在逐步取代人才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数据和信息作为资本取代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具有智能化的载体。这些能够被企业随时获取和充分利用的信息和数据,可以引导企业对其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帮助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大数据时代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带来了挑战,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共享带来影响,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数据分析方法,数据正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之一,而数据分析能力正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大数据时代的这一挑战,企业必须把大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有效利用作为新常态下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2.大数据时代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面临的机遇

2010年中国GDP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开始由追求经济大国向追求经济强国转变。同时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到了新常态,新常态的关键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开发经济增长潜力。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追求经济强国的过程中,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给中国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宏观层面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机遇。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动力上是要素驱动型发展,在目标上是数量型增长,在战略上是追赶型增长,在结果上是环境破坏型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在造就了改革开放前期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目前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加快。经济增长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从追赶型战略向质量效益型战略转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机遇,大数据时代数据是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生产要素,成为经济运行中的关键性资源。大数据的作用机理是数据生产信息,信息改善决策,进而提高生产力。在中国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中,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一起构成了“新四化”,这是中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面转型是大数据时代的战略任务,大数据决策对完成新四化的战略任务意义重大,大数据应用不仅能够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来源,也将成为造就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必将助推中国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新机遇。

(2)中观层面推动产业融合的机遇。大数据引起的创新导致了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新经济模式的兴起。而新兴经济模式中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作用促进了产业融合。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广泛渗透和深入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提升经济增长的效率。单元媛、赵玉林:《国外产业融合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进展》,《经济评论》2012年第5期。目前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面临着资源、能源和环境方面的严重约束,推进和加快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应用,发挥信息化技术和数字技术在知识的生产、利用和扩散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信息技术和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转换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降低资源的消耗、减轻环境压力,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信息化的发展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生产活动的限制,使人类生产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得到扩展,形成了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力,提高了技术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新水平。数字化、智能化使得人类对生产过程做到了精准控制,实现最大的投入产出比,同时对环境的污染达到最小,提高了生产效率。王金友:《基于信息化的产业融合与创新探析》,《四川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这对中国新常态下产业融合给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而这种产业融合也为新常态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3)微观层面给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机遇。商业模式是指企业在市场中与客户、供应商及其他商业合作伙伴之间的商业合作关系,并由此给企业带来的营利机会和盈利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市场化和生态化不断加深,企业传统的商业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对商业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市场主体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市场主体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为具有不同需求特点的客户提供满足其个性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能够给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在大数据时代,由于企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企业获取利润的条件和空间都随之发生了变化,企业可以近似精确地了解到市场主体的消费需求和习惯,能够预测到客户的需求及其变化,甚至做到比客户更了解他们的需求,将能够促进企业在提供标准化服务的能力和条件基础上创造个性化的新附加值,这是大数据时代企业利润最重要的源泉。在大数据时代,随着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当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需要从大量存在的数据中挖掘出对人们更有价值的信息,来获得对客户需求的全面了解,及时发现和捕捉客户需求的这些新变化,这就需要加快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从而建立新的盈利模式,使得企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要加快企业从过去的以生产为核心的盈利模式向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盈利模式转型。因此,大数据时代为推动中国新常态下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机遇。

(4)制度层面降低经济增长交易成本的机遇。交易成本是指在经济发展的社会关系中,市场主体在交往和合作中为达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支出。交易成本的形成原因主要在于人的有限理性、投机主义倾向、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等因素,交易费用的存在会限制合作,制约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效率提升。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降低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促进合作。各类经济主体的决策方式由感性的主观驱动走向客观的数据驱动,大大降低了交易过程中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由信息化而导致的市场透明化程度的提升将使得监督实施成本下降和违约支付成本上升,减少市场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与信息化相伴产生的细分市场和智能制造,将降低市场交易中的资产专有性,提高资产的通用性,促进交易的形成;市场的透明化程度提高和信息的完全化和对称化,将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促进市场合作;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沟通将变得便捷高效,不同信息之间无法沟通的现象将进一步减少,市场被少数人垄断的市场结构状态将得到改变,少数交易的行为将减少。因此,大数据时代为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中的交易成本降低提供了机遇。

(5)决策层面实现决策机制科学化的机遇。大数据时代的经济增长、企业管理和生产决策中数据思维将逐渐代替经验思维,使得决策思维变得更加理性和科学,从产品设计到市场定位,从组织变革到大的战略调整,从组织部门调整到市场开发,企业的决策和管理都将以数据信息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数据和信息使得管理走向科学化的轨道。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的基本问题将变成提出正确问题,然后依据海量数据的筛选来给出正确的答案,据此进行科学的决策和管理。依靠科学的决策和管理方式将给企业带来巨大利润空间和盈利机会。而且依靠数据所形成的科学决策还会指导消费、储蓄和投资等行为,这将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对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最有效率的支持。依据大数据所形成的科学决策,企业将从过去粗放型投资转到精确型投资,企业投资效率和投资收益将大大提高。因此大数据时代,为实现科学决策提供了机遇,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科学决策会使得经济增长的效率得到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三、大数据时代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转型的取向

进入大数据时代,中国新常态的经济增长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因此,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充分抓住大数据以及信息化和智能化带来的优势,结合中国新常态的实际情况,对经济增长方式做出全面转型。

1. 经济增长战略转型的取向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开放性、低价值密度性以及精确性等使得数据在获取和处理上较以前的小数据时代有很大进步,数据质量也大幅提高。马建光、姜巍:《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及其应用》,《国防科技》2013年第2期。因此,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经济增长的战略应该从粗放式数量型增长转向基于精确数据分析上的集约式质量型经济增长。

基于传统数量型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重视短期、忽视后果的增长方式。基于经济增长数量为首要目标的政策主张,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一直呈现出“唯数量论”,这种论点虽然导致了经济在短期内迅速增长,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唯数量论”在不精确计算和分析的情况下盲目做出决策,忽视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带来的严重后果,降低了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环境污染、不平等程度加剧都随着经济增长而来。这样的经济增长将会有很大一部分用来补偿外部性,真正能被人民分享的经济增长成果只占了其中很小一部分。

在大数据时代,基于数据分析和由此引起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将对传统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带来变革。基于大数据的优势,经济增长能做到精确的衡量和计算,并且能在此基础上做出最佳的理性决策,从而可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这一切都保证质量型经济增长成为可能,基于庞大的数据基础和分析结果,可以在经济增长和外部性之间实现均衡,确保在兼顾其他方面的情况下,实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目标,进一步实现新常态经济有质量的增长。

2. 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型的取向

传统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基于小数据下的不完全分析,以及由此做出决策的投资和出口,而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行业快速崛起,由数据分析引起的产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在大数据时代,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的动力要从要素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随着土地、劳动力、能源成本的不断提高,中国现有的以要素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将难以持续,必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创新及其应用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3D打印技术、在线学习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兴起都是以数据分析和计算为基础的。而这些新兴的产业不以资源为依托,而重点强调新思想、新信息以及大数据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与传统的依靠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截然不同,在这些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低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发展格局,经济增长效率和质量将大幅提高。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背景下,数据技术将给创新带来不同的影响,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新型创新时代已经到来。在这种背景下,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不但要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更将从传统的创新方式向数字化创新方式转变。

同时由大数据引起的创新将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作用下被不断放大,由此引起从一个行业或产业的创新扩展到全社会的创新。由数据引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将给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将对社会中的各个行业和产业产生影响。从统计指标到做出理性决策,数据已经内生到了经济增长的过程中。

3. 经济增长实现路径转型的取向

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的路径要从数量型体制向质量型体制转型。一是在行政管理体制转型方面,要形成新的政府政绩考核机制,改变以GDP为核心的速度型绩效考核体系,逐步将创新驱动、产出效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代价、污染减排水平、人的发展等质量和效益型指标纳入政府考核范围;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对企业的不当干预,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依据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为大数据时代企业智能化和信息化创新的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在价格形成机制的转型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价格机制引导产出行为,并以此引导企业的创新行为,激励市场主体提高要素的利用效率,发挥创新驱动的作用,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三是在科技体制的转型方面,以提高投资效率为目标,建立适合大数据时代的科技创新体制,实现从投资激励向创新激励的转变,促进大数据时代创新驱动机制的形成。在投资体制的转型方面,建立健全大数据时资决策的体制机制,抑制投资决策的短期行为,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引导经济主体在大数据分析下做出理性的和科学的投资决策,减少盲目扩大投资规模所导致的重复投资和产能过剩现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实现质量效益型投资。

另一方面促进产业发展从传统产业分立向产业融合转型。从亚当・斯密时代开始,产业分工一直明确是经济增长和评价社会效率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在大数据时代仍然有效,但在大数据时代,基于海量数据的分析和计算,产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互动性加强。而信息和数据的使用将在经济增长质量提高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信息化导致的产业融合有利于提高产业效率。基于信息化和数字融合为基础的产业融合,使得产业从产业分立走向产业融合,产生多部门共享的公共平台,产业之间的公用性加强,使要素能在更大范围内有效地配置和合理的利用,提高产业效率。李林:《产业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础及其实践》,《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另一方面信息化导致的产业融合有利于增强产业之间的联系效应。产业融合是在数字化技术创新、高新技术深入应用和原产业间联系效应加强的基础上,在管制放松的外力推动下,实现产品、业务、市场和业务流程的交叉融合,强化产业间的多向联系效应。吴颖、刘志迎:《产业融合――突破传统范式的产业创新》,《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2期。同时信息化导致的产业融合有利于人力资源作用的有效发挥。产业融合不仅提升了产业的广度和深度,而且提升了产业的技术层次和知识密集度,产业的技术层次和知识密集度都是通过人力资源作用发挥来实现的。

4.经济增长政策转型的取向

在大数据时代下,需要进行经济增长政策转型,政府应该实行开放的数据政策,提高数据利用的共享性。在大数据时代的经济增长中,数据的开放将有助于推动大众创新,快速滋生新的数据文明。不但要扩大信息和数据公开的力度,更要将原始数据公开供社会使用。在数据开放的政策推动下,数据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美国政府从1967年就通过了《信息自由法》,而中国政府在2008年前后,才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实施绩效来看,效果还不理想,同时在规制方面的力量也还不成熟。在信息公开的实践中,不仅有民间的诉求,还需要新闻界以及司法力量对政府的监督。

新经济政策范文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普及,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各行各业的发展内容和方向更加全面、专业,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我国各单位间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与凝聚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财政经济的管理体制,及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改善和健全,推陈出新,勇于创新,不断优化,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对策。文章主要基于财政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当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财政经济管理的创新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单位提高竞争力提供帮助和理论借鉴,仅供参考。

关键词:

财政经济管理;发展;创新对策

引言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和健全,竞争也愈演愈烈,基于此,在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各个单位所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加大。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相关单位就要积极完善财政经济管理模式,并根据市场经济的改变对其进行改革,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创新财政经济管理方式,进而提高单位本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变革财政经济管理模式的过程中,相关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进行改革,重视经济管理的重要地位,加强与优秀单位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不断汲取优秀单位的先进管理理念,以此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财政经济管理方式,完善管理体系,从而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1财政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升,并迅速得到普及和应用,各行各业的发展更加趋近科学化、信息化、专业化,先进的信息技术水平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操作的方式,降低了错误率,我国各个单位也不例外,在管理方式上开始应用信息技术,先进的信息管理方式大大降低了人力和物力,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备受管理者的重视和欢迎,因此,经济管理模式改革向着信息化、技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是每个单位提高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其次,就规模大小而言,可以分为大、中、小型单位,不同单位的规模和性质不同,因此它们的经营模式和经济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从实质上讲其影响因素基本相同,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将知识经济作为主导地位的新兴经济的影响;二是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网络技术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单位环境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面临的竞争和挑战也更加激烈,管理模式逐渐趋于多样化和信息化,相关单位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经济管理体系,及时创新经济管理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而向着更高、更强、更好的方向发展。最后,所谓的财政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不仅仅是管理观念上的创新,重要的是经济理论以及组织部分的创新。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行管理创新的过程中,最关键同时也是最基础的部分就是技术创新,因此,相关管理者要高度重视管理技术的变革,要将管理创新做到更加多样化、信息化、网络化、系统化,以及全面化,这是获得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基础和前提。

2当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项目资金的管理存在缺陷

资金是每一个单位的核心,只有拥有足够的资金,才能更好地发展。因此,必须要对财务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详细地记录每笔资金的金额和流向。然而,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各单位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项目资金管理问题,对于每笔项目资金没有清晰明确的记录,导致项目资金使用的混乱无序,无目的性,甚至出现资金乱用的现象,给经济管理工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存在很大的潜在危险性。

2.2资金的使用与预算方案不成正比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项目活动之前,都是要制定预算方案的,并保证项目完成之后和最初预算的出入不大,确保资金得到了充分利用。但是大部分单位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没有根据相应的预算方案进行,而是误认为项目完成的同时资金也使用完,资金的使用与预算方案没有成正比,进而给资金的管理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和漏洞,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且项目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另外,资金管理的缺陷使得项目资金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益,项目资金支出和后期利润不成正比,资金用途不明确,最终给完善财政经济管理工作带来了阻碍。

2.3项目资金的策划申请不严谨

通常情况下,在申请项目资金时,相关单位都会高度重视项目资金的策划,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财力来申请项目使用资金,甚至会盲目地夸大项目的建设规模,以求获得更多的项目使用资金,项目资金的策划申请不严谨。在申请成功之后,不对项目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资金的用途不明确,资金滥用、他用的情况严重,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浪费,进而使得财政经济管理出现一系列问题和缺陷。

3财政经济管理的创新对策

3.1创新管理理念,贯彻企业发展全过程

创新不仅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也是一个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相关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屹立不败,首要任务就是创新财政经济理念,提高全体员工的创新意识,使其认识到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通过意识和观念的创新推动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这是提高竞争力和凝聚力的基本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财政经济管理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因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关单位就要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式,贯彻落实财政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经济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3.2以战略创新为改革切入点,把握正确方向

为了长远发展的目标,就要制定单位总体发展规划方案,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将提高单位发展的竞争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战略创新为改革切入点,把握正确方向,树立全局观念,培养战略创新意识。内部核心的强化是现今时代提升竞争力的重点,同时也是单位自身经济管理要实现的目标。制定科学合理战略计划可以提升单位发展水平和生产力,确保在强大的市场竞争中占领发展先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而体现出战略创新的全局性以及前瞻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各个单位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对内部的经济结果进行变革,优化财政模式,创新经济管理方式,统筹兼顾,根据自身实际贯彻落实财政经济管理创新对策。然而,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大部分单位在财政经济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取其精华,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经济管理创新工作,并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创新对策,把提高单位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作为管理创新的重点,从而为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管理支持。

参考文献:

[1]成彦博.企业财政经济管理的创新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19):41.

[2]李玉庆.浅谈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J].中国外资,2011(08):129-130.

[3]陈琼华,吴歆.我国财政政策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出的现状及对策分析[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学术年会,2007.

新经济政策范文4

1环境技术创新概述

环境技术创新理念的提出最早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学术界关于环境保护与企业生存关系的讨论,其中,创新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研制新产品、引进新的生产工艺、开辟新市场、开发新的能源材料、采用新的组织方法。基于创新概念的环境技术创新同样涉及多个方面和内容,一方面是具有技术创新的商业属性,另一方面是具有环境保护导向的社会属性[1]。与已有的环境技术创新涵义界定不同,本文认为环境技术创新的涵义应当是企业在产品设计、材料选择、工艺设计、废弃物处理、产品销售、消费引导中所进行的能够减低污染排放,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一切创新活动,从这个角度讲,环境技术创新需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是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二是创新范围广,三是环境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效益历经长期考察[2]。通过上文关于环境技术创新涵义的重新界定可以看出,环境技术创新一方面能够减少企业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能够给企业带来成本优势,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其创新目标是“双赢”。环境技术创新之所以能够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是因为创新具有节能、减耗等功能,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产品生产的单位成本被降低,产品优势也随之增加。此外,产品从生产线到流入市场的各个环节都具有环保属性,增加了产品的附加价值,因此更具差异化竞争优势。先行实现环境技术创新的企业更具技术领先优势,其开发出的环保产品能够成为行业标准,更具市场主导优势。

2环境政策类型及其对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

2.1环境政策类型

自环境保护机构建立以来,制定何种环境政策便成为环保当局的首要任务,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不断深入,环境政策类型和工具也在不断丰富。总结当前的环境政策现状,环境政策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2.1.1具有控制功能的环境政策命令是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所制定的行政法规、条例等,是环境规制的目标和标准,通过强制的行政命令要求企业严格遵守,违反该命令的企业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3]。具有控制功能的命令是环境政策最早采用的一种政策工具,由于受到法律的保障和监督执行,对于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具有显著的控制效果,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成本收益问题,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企业的自身利益。命令主要是借助环境技术标准和环境绩效标准两种工具实现:(1)环境技术标准。环境技术标准是环境当局针对企业污染所制定的强制性规定要求,环境技术标准一旦确定,所有企业就需要按照规定的技术进行生产经营,由于不同企业在生产规模、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统一的技术标准很难达到治理目的[4]。(2)环境绩效标准。环境绩效标准是环保当局制定的针对污染企业产量、排污量等所制定的规定和限制。环境绩效标准并不对企业的技术措施限定规定,因此给企业的污染控制留有很大的空间,除了采用先进环保措施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减产或其他方法来达到绩效标准。2.1.2基于市场类型的环境政策基于市场类型的环境政策主要是将环境污染通过一定的手段转化为企业内部事物,进而通过市场调节手段对企业进行激励和引导,促使企业自觉地参与到环境治理中。基于市场类型的环境政策主要包括环境税、环境补贴、排污权交易等政策工具[5]。环境税是企业因排放污物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所需要承担的经济补偿,通过税率设置,使得企业污染成本等同于减污成本,虽然设置了环境税,但是企业仍然可以根据自身减污成本来确定治污量,监督和惩罚成本较高。

2.2环境政策对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

不论是具有控制功能的环境政策还是基于市场类型的环境政策,都能够对企业行为进行约束控制,在改善环境绩效方面具有推动作用,基本达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关于环境政策对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影响强度和约束条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相关学者就相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Mohr所建立的干中学模型,本文基于该模型理论构建一个环境技术创新无线周期模型来论证分析在严格的环境政策条件下,其能否促进企业进行环境技术创新[6-7]。假设一个虚拟市场竞争环境中,存在足够多的同质生产者,生产周期为T,一个周期内1单位劳动所能创造的产品为g,每一个生产者都接受同等的价格,产品价格为1,环境技术进步与生产周期随生产者活动变化,资本生产率设为k,那么第n期的资本生产率为:kn=K(rn-1,kn-1)(1),如果生产者不进行环境技术创新投资,那么下一个生产周期仍然沿用之前的生产技术,k=kt-1(2),随着污染物w的产生,生产者并不付出相应的治理成本,在生产周期内的gt=Gt(lt,wt,kt)(3),可见,生产者可以通过调节污染物排放来寻求最优生产安排。在没有环境政策的环境下,生产者几乎不会考虑环境绩效问题,其所进行的创新活动也只是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即使某种环境技术创新措施能够给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且降低生产能耗,但是在实施之初,生产者并不具有这种目的意识。综上,环境政策能够约束生产者行为,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企业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将环境因素考虑进去,从而使生产者具有环境技术创新意识。

3我国环境政策的技术创新导向评估

虽然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已形成一定的政策体系,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许多配套工具、设施、数据研究还不完善,这也增加了我国环境政策技术创新导向评估的难度,尤其是创新数据的缺失、政策条目繁复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技术创新导向评估的准确度。因此,结合环境政策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性,需要在环境政策自身属性和技术创新效果两方面进行导向评估。分析我国的环境政策构成,发现许多带有控制色彩的环境政策并不利于推动环境技术创新,导向性较弱,纵观环境政策的发展,命令控制类型的环境政策比例逐年下降,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比例逐渐上升,这种发展趋势有助于增强我国环境政策的技术创新导向。环境技术创新效果是衡量环境政策技术创新导向的重要评估标准,从我国的环境技术创新效果来看,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环境技术创新体系初具规模但运作效率低、创新结构不合理、整体水平落后等。

4结语

新经济政策范文5

关键词:电视台新闻;编辑策划;核心竞争力;提升;路径

新时期形势,既给媒体行业创造、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又给媒体行业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当前,媒体行业呈现激烈竞争的趋势,电视台新闻媒体亦不例外。编辑在电视台新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编辑是整个电视台的轴心,是新闻内容的把关人,是联系受众与电视台的桥梁。因此,编辑的编辑策划能力对提高电视台新闻质量、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要。加强电视台新闻编辑策划,对提高电视台媒体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注重受众的主体地位,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电视台新闻编辑在工作过程中主要负责制定编辑方针、策划安排报道、组织稿件、选择稿件等任务[1]。由此可见,电视台新闻编辑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电视台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优秀的电视台新闻编辑而言,注重受众的主体地位,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尤为重要。

(一)电视台新闻编辑应该具备洞察时事,紧抓社会热点的能力

国家政治方向会对新闻舆论方向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在选取新闻素材的时候,编辑应以社会主义时事政治为出发点。电视台新闻编辑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对整体局势有所把握,其次,须树立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与国家政策相符;须高瞻远瞩,顾全大局,切实为国家、人民利益着想;须与时俱进,确保思想、价值观适应时代潮流;须具备创造力,深入挖掘人民日常生活所发生的事件,进而丰富新闻内容。例如:山东平邑9•14纵火案新闻,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舆论效应,电视台通过连续报道,为受众及时播报纵火案审查进展消息,满足受众对此事件的关注需求。在这则新闻中,就充分体现了编辑对社会热点、受众需求的关注。

(二)电视台新闻编辑应注重满足受众对高层次文化的需求

新闻应贴近受众实际生活,并及时跟新消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群众对新闻的需求已开始向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转变,这反映了人们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编辑在编辑策划新闻的时候应加大新闻的深度、宽度,进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在组稿、选稿的时,稿件不仅要满足受众需求、贴近受众生活,而且要引起强烈的舆论效应。与此同时,编辑可以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丰富报道方式,从而提升新闻报道的整体效果。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媒体行业中平稳立足,提高电视台新闻质量,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尤为关键。众所周知,新闻事件具备时效性、真实性、简洁性等特点,事件发生较为突然,且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对于重大新闻事件须进行连续报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注意力[2]。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题材的报道较为普遍,为提升自身竞争力,很多电视台新闻编辑都将重心集中于创新新闻报道形式。新时期背景下,电视台新闻编辑应挣脱传统编辑理念的束缚,对报道形式大胆创新,形成独家新闻特色,进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此外,电视台新闻编辑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到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社会热点,在新闻报道中占据优越的位置,为受众提供丰富的新闻信息。在新时期环境中,编辑要有自主参与新闻报道的意识,与现场记者保持紧密联系,对新闻事件有个整体的把握。通过亲身参与,有利于编辑更好的编辑策划新闻,提升新闻质量。

三、加大电视台新闻宣传

电视台新闻在具备时效性、间接性等优点的同时,也要具备不易存储、极易消逝等缺点。因此,电视台新闻编辑应对新闻报道进行综合分析,通过采用集中宣传、反复宣传两种形式,营造特定的舆论氛围[3]。其中,集中宣传,即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内容进行集中宣传,旨在强化舆论氛围、扩大传播范围;反复宣传,即通过采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全面报道,从而达到丰富新闻内容的目的。由此可见,集中宣传与反复宣传存在很大的区别,集中宣传主要是为了扩大宣传面,而反复宣传则是为了让受众透彻、全面的理解新闻。电视台新闻编辑应高度重视集中宣传、反复宣传的实施,使新闻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进而提升电视台新闻编辑策划的核心竞争力。结语综上所述,新时期下,为应对媒体行业竞争激烈的形式,电视台新闻编辑应通过采取转变编辑策划理念,注重满足受众文化需求,增强编辑策划创造力,加大集中宣传与反复宣传力度等有效策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进而提高电视台新闻的质量,使电视台成为媒体行业的翘楚。

【参考文献】

[1]白国英.新时期提高电视台新闻编辑策划核心竞争力的策略[J].科技传播,2015,02.

[2]萧少雅.提高电视台新闻编辑策划核心竞争力的建议[J].新闻传播,2015,09.

新经济政策范文6

关键词:经济结构;税收政策;税收优惠

一、税收政策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深化改革,培育市场体系和市场主体,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形成经济结构自我调整、自我转换的机制。但是,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税收政策是政府指导和诱导资源配置的重要经济政策之一,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税收政策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税收政策要保证市场机制对经济结构调整基础性作用的发挥。税收政策最基础的作用始终是作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外部制度条件,对纳税人来说应尽量减少除税额和奉行成本之外的税收成本,对征税人(政府和税务机关)来说应尽量减少税收的征收成本。此外,税收政策还应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采取鼓励性的税收政策,通过经济利益诱导生产要素的配置,实现经济结构向预定目标调整。鼓励性税收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鼓励研究与开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2)鼓励企业兼并联合、资产重组,鼓励企业集团化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3)鼓励投资于落后地区,发挥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税收为城镇建设筹集资金,实施城镇化战略,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第三,采取限制性税收政策,抑制某些经济行为,辅助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比如: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发展,限制某些与我国目前人均收入水平存在差距的高档娱乐消费行为等。

总之,税收政策的作用在于通过中性的税收政策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为经济主体的市场选择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通过鼓励性和限制性的税收政策促进经济结构的主动调整。

二、当前我国税收政策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表现

(一)当前税收政策不利于经济结构自我调整、自我转换机制的形成

1.1994年税制改革时面对的宏观经济形势是通货膨胀,表现为投资过热,因此税制改革侧重于用重税抑制投资,调控宏观经济。为了达到此项目的,国家对增值税的税基和征税范围作了一定的限制。从税基角度看,我国的增值税是生产型增值税,其结果是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增值税税收负担一直较重,这导致各行业增值税税负不平等,扭曲了资源配置,使资源过多地流向资本有机构成低的行业。从征收范围角度看,我国对在本国境内销售、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征收增值税,而对在本国境内提供增值税征收范围以外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征收营业税。由于大部分的劳务被排除在增值税征收范围之外,增值税链条不完整,其“中性”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和劳务在公司经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公司要消耗大量的劳务,但对劳务征收的营业税并不能作为劳务使用者的进项税额来抵扣。知识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企业会因为增值税不广泛的征收范围而承担较重的税负。可见,我国当前的税制不利于产业重心向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产业转移,这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我国税制抑制投资的另一措施是通过企业所得税实施的,即通过限制可扣除性的费用来高估应税利润,以减少企业税后利润抑制投资。费用不能在应税所得中扣除,致使税后利润不能完全体现企业的经营成果,企业要达到预定盈利目标所付出的成本因为企业所得税的存在而加大,这可能会使企业改变经营方向。例如,计税工资制较低的标准工资扣除不鼓励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实现向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转变。

2.地方市场分割的存在使要素难以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不利于确定地区比较优势,更不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和培育企业的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而地方市场分割的重要根源则是分税制的不合理性。另外中央和地方划分财权的标准不是按事权财权一一对应原则来确定的,再加上当前政治体制的某些不合理环节,使得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短期的地方利益,推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造成地方市场分割。此问题的存在阻碍了经济结构自我调整、自我转换机制的形成。

(二)税收政策缺少对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支持

1.缺乏实现企业集团化的税收政策。除了源于分税制不合理的地方市场分割使要素不能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自由流动,阻碍资产重组外,另一个不利于企业集团化的因素是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劳动力流动风险难以化解,劳动力倾向于滞留于原来的企业,企业为解决冗员问题困难重重。社会保障资金以收费形式而不是以税收形式征集,权威性、强制性不足,拖欠现象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得不到及时充足的资金支持。

2.缺乏支持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小企业在科技创新、吸纳劳动力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小企业的特点和作用决定了政府应采用一定的金融、财政(包括税收)等政策扶持其发展。但我国目前却没有支持小企业发展的专门税收政策。现行税法规定:对于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企业,减按18%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于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的企业,减按27%的税率征税。此规定的对象并非是全部小企业而只是盈利少的企业,这会诱使企业避税。这种以应纳税所得额,而非企业规模为标准判定适用税率的做法,不利于小企业的发展。营业税优惠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三)中观税负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不符

理论上讲,要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应有较优惠的轻税政策相配合。可是我国目前三个产业的实际税负率分布并不符合这一理论。如表1所示,1996年第三产业税收负担率大大高于第一产业,也高于第二产业。

同时,第三产业的税收负担逐年上升,而第二产业则逐年下降。从税负方面来说,相对其它产业,对第三产业的重税政策,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矛盾的。

表2中列出的部分产业的“两税”税收负担率中,基础产业较高,而轻工业和商业则低的多。主要行业中与产业政策意图相左的税负分布状况反映出税收政策未能及时根据产业政策进行调整,形成一定程度的偏离。

(四)税收优惠政策手段单一,产业导向薄弱,对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