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的风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阿昌族的风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阿昌族的风俗

阿昌族的风俗范文1

PYP小学二(1)班 陈启

这个星期,我、爸爸和阿公去了云南游玩。云南真大呀!云南有26个少数民族,占了国家56个民族的一大半呢!

首先,我到了西山聂耳墓,在他短暂的一生里,他写了许多歌曲,其中《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我觉得他真伟大!

然后,我登了龙门,从又高又陡的龙门往下看,我的胆子都跑到九宵云外去了,真惊险呀!我坐了龙门索道下山,一坐上去,往下一看,我被吓得魂飞魄散,因为我们坐的座位上只有一个铁套子围着我们的腰,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保护我们。后来阿公告诉我不会掉下去的,这时我的心情才放松了一点。

吃了午饭,我又去了民族村,刚到民族村,我就发现门口有六个大字,它们分别写着“民族村欢迎你”。进入了民族村,我了解了云南26个民族的风俗,我最喜欢阿昌族风俗,因为阿昌族是有名的“打刀能手”,而且阿昌族住的房子和我们的房子很相似,他们还是云南独有的民族。

接着,我来到了丽江,观看了《丽水金沙》的表演,演员们穿着多姿多彩的民族服装在舞台上载歌载舞,把我迷惑了,这场表演让我知道了云南26个民族的风土人情。

丽江的建筑物非常有特色,每栋房子都有飞檐翘角,我觉得我好像回到了古代,感受到了古色古香的风俗。

我又去了黑龙潭,那里面有许多亭子,我最喜欢一文亭、登月楼,我还喜欢黑龙潭的潭水,因为潭水很清、很亮。

我还去了万古楼狮子山森林公园,因为狮子山海拔很高,所以我们呼出来的气全部变成了白气,在炎热的夏天,我感觉到了寒意,仿佛进入了冬天。在山顶上,我还可以看见丽江的全貌。

后来,我又去了束河古镇,古镇里的居民全是纳西族人,纳西族是云南独有的民族。在镇上,我骑了马,骑马的感觉真舒服!

我看见了拉市海,拉市海一眼望不到边际,海天好像连到了一起,仿佛是一对亲密的伙伴在悄悄地谈话。

阿昌族的风俗范文2

【关键词】土家织锦 民族文化传承 民艺产业

一、织锦传承的条件

1.自然条件。自然环境是文化的依托,在文化的产生以及传承发展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土家锦产生于土家山区,从材料、染料到织机的用料,织锦都与大自然有密切的关系。他们纺织用的麻线棉纱、织锦用的织机、染布用的染料都是取自山中的。

2.人文条件。土家人的生活习俗是织锦图案的源泉。传统的土家织锦图案包括动物、植物、家庭用具、民族民间风俗、政治历史的以及汉文化融合,是土家人对生活中美的提炼。图案包括了土家族地区的山里长的、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动物以及花草树木等自然界的事物。

二、织锦失传的原因

1.生活方式的转变对织锦传承的影响。织锦曾是满足生活的必需品,用于衣裙、被面。“现代性”被年轻一代无限放大而忘却了传统的魅力,舒适而花哨的床单被罩、轻盈洁白的婚纱取代了土家人原本的土铺盖头。传统织锦的实用功能也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旅游业兴起的织锦的商品化。加上打工潮的兴起,土家族地区人民的大量外流,改变了土家族传统的生活方式。

2.休闲方式的转变对织锦传承的影响。新科技下的现代生活改变了人们的休闲方式。当电视电脑走进千家万户后,人们喜欢待在自己家里,她们看到、听到的都是电视、电影里的节目,而不是土家山歌、谚语、织锦等土家族的传统文化。那些口口相传的文化逐渐流失,那种闲适的织锦生活也被人淡忘。

3.现代教育对织锦传承的影响。随着教育业的发展,现代学校教育己经深入到了土家村寨。长期以来,大多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课程模式都照搬国家的统一课程标准。学校使用的教材由国家统一编制,内容所体现的是主流文化的知识、价值观与审美观,考试升学也是统一的试卷。因此,各个学校也围绕升学来组织教学,不再顾及民族文化的传播。学堂教育占用了小孩子大部分时间,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会淡忘。

三、兴起后出现的问题

1.传承中的商品化。现今西兰卡普的重新被重视主要归功于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使人们追寻地方化、个性化特色。西兰卡普这种极富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又被重新挖出来,供游客们挑选。而针对满足游客需求这一目的,其本身与西兰卡普的内涵便是不同的。商家们的注意力完全放在如何吸引游客、取悦游客上。事实上,进入旅游场域中的一切文化,都很难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东西,都成为了一种商品,它的价值不再是当地人传统上所认为的信仰,而是成为被货币衡量的对象之一。“文化商品化”的提出,使人们认识到旅游开发的影响并不一定是显性的、正面的,有时候往往也以潜在的形式进行,带来不易改变的负面的影响。这种被标上价格的土家织锦,它的文化内涵即被改变,甚至遭受破坏。

2.政府主导的强制保护。目前各专家学者及政府也意识到这些寄托着民族精神和民族道德的艺术形式的宝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过程中,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恩施州对西兰卡普传承人刘末香等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援助。州政府在土司城给刘末香安了家,每月提供也提供一定经费,但这种保护方式多少有点“救世主”的味道,它不能普及,也会影响到传承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使民俗变成官俗。

四、织锦传承的建议

1.教育过程中民族文化的强化。教育是传授、唤起或获得知识、态度、价值观、技能、敏感性和一切经验的深思熟虑的、有系统的、持久的努力。在儿童的一生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其教育历程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无疑是不可替代的。少数民族家庭中,教育与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息息相关,父母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灌输着对孩子的民族文化教育,例如语言教育、服饰教育、习俗教育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民族文化的教育就更加浓厚,更加具体,也只有家庭才可能做到这样的民族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除了传递大众普及的知识之外,对本民族文化的传递也是相当重要的。孩子们在自己民族的环境中成长则更能体会本民族文化的内涵,潜意识会去理解并学习土家织锦。

2.民艺产业的发展。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犹如池中养鱼,关键是要为”鱼儿们”营造出一个适合于它们生长的客观环境。不论是保护、恢复还是重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都要让这些文化事象真正回归民众,在他们生产生活中扎下根来。

现代社会,经济对人们的激励的效果始终是相当大的。要使农村社会得到全面发展,使农民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得到提高,民间文化的产业化方向应该说是一条有效之路。引导农民致富,促进农村发展,积极开发民艺产业,调动民众积极性才能促进土家织锦的存活。

发展民艺产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民众的闲暇时间,还能够调动农村妇女的积极性、技法民间艺术人才的创造潜力,使得西兰卡普更加鲜活,而不是同一的按照一个样板描摹,没有变化。民间艺术由自发制作到产业形成,其形汇集多种民间造型,其神洋溢民族审美特色。使土家人独特的审美个性渗透到自己的文化产品上,这样保留再现民间艺术的神韵,突出民俗特色,发挥了土家织锦的审美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健,曾曦.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难[J].望2008(5)

[2]区锦联,王云. 旅游发展背景下苗族文化的传承形式及效应研究――基于湘西凤凰县的个案研究[J]. 铜仁学院学报2011

[3]张英,赵毅. 试论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集体无意识”现象――以德宏州景颇族阿昌族为例[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4]孙丽婷.从阿昌族的家庭教育看民族文化的传承[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阿昌族的风俗范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服务

近年来,我国开发的旅游项目多是观光型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已不仅仅是观光,而是要了解旅游地的民俗、文化、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婚姻、丧葬、生育、饮食、居住、服饰、生产劳动、节庆、禁忌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即使是同一民族,因所在地不同,风俗也各异。他们纯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及生活习俗,构成一幅幅浓郁多彩的风情画卷。游客更愿意去风土人情独特的地区去旅游,去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去参与体验他们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而旅游业和图书馆之间关系密切,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而且还是深化旅游的一项重要内容,图书馆如果能和旅游业找到很好结合点,就能促进本地区的旅游业,带动本地区民族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图书馆产生经济效益,得到更好的发展。

以云南省为例,云南省是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 我国56个民族在云南省都有人口居住,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有25个。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等十五个民族为云南所独有。并且各民族都有她独特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语言文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自己的史诗、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既丰富了祖国文化宝库,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彝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刀杆节”等,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流传甚广、版本多样的“云南十八怪”,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云南民族风情的一种具体体现。在各兄弟民族中,可以找到人类处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痕迹,因而,云南又被称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活标本”。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1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现状

由于受历史、地域经济、文化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制约,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相对于沿海地区明显落后,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建设也起步较晚,基础薄弱,馆舍不足,设备陈旧,信息技术水平落后,图书馆人才短缺,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同时,民族地区图书馆之间发展也不平衡,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地方财政对图书馆事业经费又投入不足,图书馆文献入藏量明显下降,再加上图书报刊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图书馆普遍不堪负重,而多数图书馆在文献量剧增,文献类型庞杂,书刊价格飞涨的困境下,还一味追求馆藏的“大而全、小而全”,使图书馆失去了竞争优势和发展机会。

2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应对本地的文化旅游发展做贡献

2.1统一建设特色馆藏的战略思想

特色馆藏是指一个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资料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通常是指一个图书馆中独具特色的部分馆藏,建设什么样的特色馆藏已成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思考的问题,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和特色服务,正是符合图书馆实际情况的出路。对民族地区图书馆而言,建设特色馆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特色馆藏是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中的核心要求,作为以收藏少数民族专题文献信息资源为己任的民族地区图书馆,不言而喻,特色藏书是其自身价值所在,也是其生命力所在,是其有别于其它图书馆的地方。只有拥有了“人无我有,人缺我全,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地方民族文献信息资源,才可在社会发展中拥有自己稳固的一席之地;才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受到使用者的青睐;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民族地区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就是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凡涵盖本地区民族的政治、历史、民俗、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宗教等方面的信息都应收集入馆,形成民族图书馆的馆藏特色。

2.2广泛收集少数民族地方文献、为开发地方旅游业提供文献资源保障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众多,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民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各有特点,地方文献的特点也不尽相同,但基本上可把它们分为口头文献、刻画文献和民族文字记载文献三种。口头文献就是历史上一些民族并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把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用口授的方式代代传承下来。即使是一些有文字的民族,也有相当部分的文化采用口授的方式传承下来,这种口头文献在少数民族、尤其是没有文字的民族中相当普遍,不少有关民族起源、迁徙、社会变迁、对自然的认识以及信仰、宗教、习俗等文化事项都通过口头文献得以传承,其形式通常有神话、传说、寓言、民歌、民谣、舞蹈等,是了解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刻画文献就是少数民族采用一些具有独特意义的刻画符号记录和传承文化,如木刻、竹刻、石刻、碑刻、雕塑、青铜图案、铭文、岩画等。而民族文字记载的文献在整个民族文献中所占比例是相当大的,它是记录和传递民族文化的载体,记载了该民族的历史演变及其变迁状况。

对文字记载文献资料收集,图书馆首先应该争取当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制定本地区的地方文献呈缴制度。由当地人大、政府利用地方法规或者布告的形式向各有关单位与个人下达通知,将当地出版和编写的一切有关本地区民族的书刊资料送交当地图书馆保存,充分发挥图书馆收藏地方文献的职能。其次,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当地的政协、党史办、史志办及各企事业单位在编纂地方史志和本系统志书时,掌握了大量的地方民族文献资料,可将他们用过的和没有用过的资料收集起来,分类保存。而对于个人收藏的地方民族文献,可采取对捐赠者给予一定的报酬和适当的精神奖励的方式,鼓励他们捐赠,或采取代为保管的形式,拓宽收集面,增加文献收藏量。

对口头文献和刻画文献的收集,图书馆应建立自己收集文献的队伍,培养并固定专门人员自行采访、摄录本地区各种民族节庆活动、民族群众集会、民族研讨会以及各界影艺人士摄录、制作、出版的具有收藏利用价值的各种民族影视资料,积累素材。图书馆文献收集队伍还应该深入少数民族生活地区,进行社会调查、民间采访,获取文献信息,拓宽收集渠道。。对民族地区的神话、传说、民歌、舞蹈要进行采访收集和录制,对木刻、竹刻、石刻、碑刻、青铜图案、铭文、雕塑、岩画可以借助复制拓片、拍摄照片或录像加以收集整理,录制成光盘数据资料收藏利用。

2.3整理挖掘民族文献资料,为开发民族旅游业提供信息服务

少数民族地区文献揭示和传递了本地区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文物古迹、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知识信息,包含着巨大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体现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蕴含着无限商机。例如五、六十年代的电影《阿诗玛》,让彝族神话传说中的阿诗玛与云南自然景观石林的完美结合,使得这片风景区具有无穷的魅力,那块灰白高大形状似人的石头既有它的自然属性又有民族文化属性,它是阿诗玛的象征,是带有神性的人格化了的自然景物,这一特点所表现出的经济和旅游价值是令人难以估算的。。而电影《五朵金花》里的一首“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阿妹梳头为哪桩! ……哥有情来妹有意”的插曲,让多少人向往云南大理的苍山、洱海和蝴蝶泉。自1959年起,《五朵金花》先后在46个国家公映,创下当时中国电影在国外发行的记录,为大理的旅游作了很好的宣传。在九十年代,云南丽江和香格里拉的旅游开发也是很好的典范。丽江就是以东巴文化和古城建筑为切入点进行民族文化挖掘的,它所特有的东巴文化包括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音乐舞蹈等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旅游者。而香格里拉又是根据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20世纪三十年代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来作宣传的,它曾获得霍桑登文学奖,《不列颠文学辞典》因之称该书的伟大功绩是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这部小说使得“香格里拉”名扬中外。而在环境恶化,污染严重的当今社会,人们都向往没有污染的人间圣境,香格里拉的雪山、草地、鲜花和藏族的民族风情就是它的最大特点。这些都是对民族地方资源挖掘开发的典型事例。。

因此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要快速发展,就需要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地挖掘和开发,少数民族地方文献真实地反映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军事、自然、人物、艺术、风俗等一切自然和人文的内容,众多神话传说,民族习俗均能在当地的文献中寻得踪迹,求得诠释和注解。所以,少数民族地方文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图书馆要对收集到的本地区民族地方志、州志、县志等地方民族文献进行挖掘,对各民族的生活习俗、民族节日、民族体育活动、民族特色食品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为开发旅游产业提供丰富的文献考证依据,拓宽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思路,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提高旅游业质量,让旅游者的自然风光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都有收获,同时也为本地旅游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利润的增长又将刺激地方政府和图书馆对地方民族文献的重视和收藏,这对少数民族地方文献将形成一种地方政府重视、政策保护——图书馆收集、整理——旅游经营者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局面,为民族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实现图书馆与旅游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旅游局编.云南旅游指南.中国旅游出版社

[2]李默主编.中国精华游.广东旅游出版社

[3]刘泳洁.西部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对旅游业的影响.情报杂志,2004(4)

[4]张鹤.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整理与开发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5)

阿昌族的风俗范文4

〔关键词〕地域性民间舞传承高校舞蹈教学

一、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舞蹈资源

我国是一个有着多民族的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各民族的传统民间舞蹈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各民族特有历史背景、民族风俗、、思维方式、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体现了各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分布大致按照东北、内蒙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中南、东南地区等几个地域来划分。

东北、内蒙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这里是北方农业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摇篮。这个地域的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有:满族的宫廷乐舞、萨满舞、东海莽试;赫哲族的跳鹿神;蒙古族的查玛、安代、盅碗舞、筷子舞;朝鲜族的农乐舞、假面舞、长鼓舞、刀舞;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鄂温克族的阿罕拜、爱达哈喜楞、巴勒那德、哲辉哲;鄂伦春族的黑熊搏斗舞、哲嘿哲舞等。

西北地区系指新疆、甘肃、陕西、宁夏、青海五省(区)幅员辽阔的版图。这个地域的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有:维吾尔族的手鼓舞、萨巴依舞、赛乃姆、纳孜尔库姆;塔吉克族的恰埔苏孜刀舞、马舞;哈萨克族的哈拉卓尔葛;柯尔克孜族的比翼舞;乌兹别克族的弹乃瓦尔舞、铃子舞;锡伯族的贝伦舞、蝴蝶舞;塔塔尔族的喜事舞;俄罗斯族的踢踏舞;回族的伊斯兰教乐舞、宴席舞、跳花儿、念舞;东乡族的哈利舞、对委奥依纳;土族的安召、纳东;裕固族的护法舞等。

西南地区是指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和自治区。这个地域的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有彝族的打歌、阿细跳月、烟盒舞、都火舞、披毡舞;哈尼族的棕扇舞、扭鼓舞;拉祜族的葫芦笙舞、摆舞;傣族的孔雀舞、嘎光;苗族的木鼓舞、芦笙舞、板凳舞;侗族的芦笙舞;布依族的织布舞;水族的铜鼓舞、斗角舞、角鼓舞;藏族的囊玛、羌姆、卓舞、弦子舞;羌族的萨朗;白族的三灵组舞、田家乐、拜二月;纳西族的哦热热、阿哩哩、勒巴舞;普米族的搓蹉;傈僳族的嘎且舞、搅脚舞、三弦舞;怒族的达比亚舞;独龙族的剽牛舞;基诺族的大鼓舞;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整歌、龙洞歌;阿昌族的登窝罗;佤族的木鼓舞、甩发舞;布朗族的蜡条舞;德昂族的水鼓舞;布依族的刷把舞、香花舞;仡佬族的踩堂舞、酒礼舞等。

中南地区是指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江苏、江西、浙江、福建以及台湾诸省(区)。这个地域的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有:壮族的蚂拐舞、扁担舞;瑶族的盘王舞、铜鼓舞、跳香火龙王舞;土家族的摆手舞、毛古斯、铜铃舞、造旗舞;黎族的跳娘舞、赶鬼舞、打柴舞;畲族的猎捕舞、铃刀舞;高山族的拉手舞、杵舞、甩发舞;毛南族的条套;京族的跳天灯、采茶摸螺、敬香舞等。

二、保护、传承地域性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

每个民族在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形成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各民族的民间舞蹈中,都不同程度的积淀着本民族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长期以来,我国民间舞蹈在各民族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民间,人民相信超人的神灵力量,通过宗教祭祀舞蹈祈求神灵和祖先的庇佑、消灾祛病、人畜兴旺。每逢风俗节庆,婚丧嫁娶,人们往往载歌载舞,自娱自乐,用舞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从而获得审美愉悦的满足,在此背后,舞蹈的社交功能也得以凸显,舞蹈也成为一种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社会交往形式,也有不少男女青年在这样的舞蹈活动中选择配偶。同时,舞蹈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可以传播一些思想文化也可以使人们更团结,而且,民族民间舞蹈是一切舞台艺术作品的源泉,它提供基本素材,激发编导的创作灵感,丰富舞蹈作品的内涵。另外,民族民间舞蹈可为研究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提供参考。由此可见,民族民间舞蹈有着强大的社会功能,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有重要的意义,

三、地方性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地域性舞蹈传承的关系

我国各个地域都有着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文化资源,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主要是通过民间老百姓口传身授的方式,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受到了威胁,有一些已经失传,也有一些濒临灭绝,所以抢救和保护显得相当重要。由于政府的重视,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也有很多独具特色舞蹈都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笔者通过研究调查了解,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民间舞蹈已经濒临灭绝,面临着传承的危机,对于这些舞蹈的传承与保护称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如若能够想到一个好的办法找到有效的途径把它们引入地方高校的学校教育,通过学校舞蹈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模式,一代又一代的跳下去,无疑能对民间舞蹈的传承和保护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

四、地方性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在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域几乎都有艺术类院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性综合类院校也下设了艺术类二级学院,其中都开设得有与舞蹈相关的专业,比如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学等,在这些舞蹈专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就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了。据笔者了解,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民族民间舞专业课程都是采用的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的教材,主要教授的民族舞蹈类型有:汉族舞蹈、藏族舞蹈、蒙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朝鲜族舞蹈等几大类,对于其他民族民间舞蹈很少涉及或者根本没有。这几大民族的民间舞蹈课堂教学组合都是老一辈舞蹈教育家深入民间采风、收集整理原始资料、总结归类、分析研究、反复论证实践,最终得出来的既据民族风格有适合的舞蹈课堂教学的舞蹈组合,对于高校学生掌握其民族风格,传承其舞蹈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样的教学也存在着几个问题:

首先,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丰富的民间舞蹈,上述舞蹈涵盖的民族数量较少,显得不全面、不完整,这不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所有民间舞蹈文化精髓,但是如果把所有民族的舞蹈都搬到大学课堂上来教学,大学四年的时间是不够的,所以也不现实。其次,长此以往上述几种民族的舞蹈不仅在民间能得以传承和发展,在舞蹈教学课堂上也能得到不断的保护和发展,这是好事。但是另一方面,全国各地的舞蹈课堂如果都只学习这几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其他民族的民间舞蹈就失去了更多的被传承的机会。再次,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阔,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分布广泛。大多数地方性高校的生源还是来自于本地或者相邻相近的地域,所以学生最熟知的舞蹈还是他们生长生活环境下的地方性舞蹈。让学生学习跨地域的舞蹈就会有一点难度,不是不可以学习,但是学生在对于民族风格、动律特征的理解和把握上也许就会有偏差,比如我们可以试想让一位西北地区的维吾尔族学生去学习东北地区的东北秧歌,他们需要做怎样的适应和改变,学生也许从来都没有去过所学的民族舞蹈的地方,所以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作?怎样做动作才能表现出它的原始意义?在课堂上学到了动作,但是没有深刻的地方体验,就把握不住舞蹈的内涵,就会失去民族民间舞蹈的“根”。

另一方面,高校舞蹈专业都开设有采风课程,也就是田野调查,这是一门重要的时间课程,老师会带领学生到山间田野去收集民族民间舞蹈素材,去感受民风民俗,这是一门很好的课程,但是处于时间、经费、安全性的考虑,往往不会长时间跨区域的到很远的地方去进行采风,而通常都会选择就近的有代表性的地域。这样一来,学生感受到的往往还是本地域的少数民族民风民情,对于较远的民族还是缺乏亲身经历的感受。

最后,缺乏教材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除了上述民族的舞蹈有比较系统的教材以外,很多地域性民族民间舞蹈是没有专门的系统的科学的教材的,就算是本地域本民族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编纂出合适的教材,所以只能学习别人的教材,本地的舞蹈缺少了在课堂里被传承的平台。

五、关于改进地方性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对地域性民间舞蹈传承与保护的几点思考

首先,从课程设置着手,在地方性高校舞蹈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加入本地域民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并且应当作为一门主干课程,教授大量的本土舞蹈,扩大地域优势,形成不可替代的地方教学资源。例如东北、内蒙地区的高校就可以着重开设满族的萨满舞,赫哲族的跳鹿神,蒙古族的查玛、安代,朝鲜族的假面舞、长鼓舞等;西北地区的高校就可以着重开设维吾尔族的赛乃姆、纳孜尔库姆,塔吉克族的恰埔苏孜,哈萨克族的哈拉卓尔葛,回族的宴席舞、跳花儿,裕固族的护法舞等。再比如四川地区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地方民族特色浓郁的高校,就可以直接开设藏族、羌族、彝族的民间舞蹈课程。这些地域优势是其他高校不可替代的。如果这样,全国各地的大多数的民族民间舞蹈就会在大学课堂里得到传承与发展,改变之前大一统的单一模式,整个民族民间舞蹈课堂就会显得丰富多彩且各具特色。

其次,从课堂舞蹈教学组合编排着手。在地域性民族民间舞蹈的课堂上,要选取有代表性有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素材来编排组合,尽量保持民间舞蹈在民间的原始风貌,不能为了好看或者好跳就任意的篡改动作、加减动作。因为民间舞蹈是各民族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劳动中智慧的结晶,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或者民风民俗环境中它的跳法就有它代表的意义,我们要从深层次去理解它认识它。在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当中,我们应当首先选取能够代表该民族风格的有浓郁特色的舞蹈素材进行组合编排,每一个民族视情况而定,编排6至20个有代表性的课堂组合,然后把它固定下来,一届一届的学年传下去,最终达到对民族民间舞蹈传承和保护的目的。

再次,加强地域性民族民间舞蹈的教材建设。现在,之所以很多高校一直沿用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自己本土的地域性舞蹈教材。当然,编写教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作为舞蹈教育工作者要尽力去做这件事情,通过反复的田野调查,收集整理民间舞蹈的原始素材,进行研究,归纳分类,分析其基本动律、骨干动作、队形等,然后编写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教材,这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只有不断的加强和完善舞蹈教材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为地域性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提供坚实的保障。据笔者所知,现在很多地域性高校已经很重视舞蹈教材的建设,例如以朝鲜族舞蹈著称的延边大学舞蹈系,就有《朝鲜族民间舞蹈组合》、《朝鲜族舞蹈基本动作》、《中国朝鲜民族舞蹈史》等多部朝鲜族舞蹈教材;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有羌族舞蹈教材《羌族女性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等。

最后,重视民族民间舞蹈采风这门重要的实践课程。几乎所有的高校舞蹈专业类都开设有采风这门课程,学生通过深入到山间田野,与少数民族亲近的生活,观察他们的生产劳动,体验民间的风土人情,了解民风民俗,会对民间舞蹈的风格有更准确的把握,在田野调查中对原生态舞蹈的模仿,能够更好的学习和保持民间原生态舞蹈的原貌。在采风的过程中还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原生态舞蹈素材,可以听到老艺人讲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舞蹈的文化背景,舞蹈的动作意义,也可以感受婚嫁喜事、重大节庆、宗教祭祀等热闹的场面,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该民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做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

阿昌族的风俗范文5

关键词:造人神话 土地崇拜 石头崇拜

泥土和石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正是这最平凡、最普通的泥土和石头,在中西造人神话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何中西造人神话中会选择泥土和石头作为造人材料?

在创世神话中,造人神话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关于神造人类的神话和传说,各个国家有不同的版本:中国古代有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澳大利亚有天神庞德・杰尔用树皮和泥土造人的神话传说;古希腊有天神普罗米修斯用泥土和水造人的神话故事;在非洲、新西兰以及其他国家或民族也有类似的神造人类的神话。分析以上造人神话,可以发现其中具有极大的相似性,那就是“泥土造人说”。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与地理、气候、民族心理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理应会产生出不同的文化,尤其在人类文明的初期,在几乎没有任何文化交流的前提下,文化的差异理应是明显的。但是,几乎所有的造人神话都以泥土为原材料,创造出了第一批人类。同时,在希腊神话中,经历了大洪水之后的第二批人类,是丢卡利翁和他的妻子听从了神谕,朝身后扔母亲的骨骼――石头而产生的。在非洲富拉尼族的神话《创造歌》中,石头是神的创造物,也是造人的五种材料之一:“最初最初/世界上只有一滴特别大的牛奶/然后,道达里来了,创造了石头/然后,石头创造了铁/铁创造了水/水创造了空气/于是道达里第二次降临/他用五件东西/塑成了人的模样。”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也有关于“石头生人”的传说,如石生启的神话:“禹治鸿水,通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淮南子》)

在这则神话中,启的母亲涂山氏化为石,启因石破而生。综上所述,石头和泥土都曾作为重要的造人原料出现在中西造人神话中。

下面,我就从土地崇拜、石头崇拜、造人材料质的不同三个方面,浅析泥土与石头对造人神话的影响。

一、土地崇拜

中国造人神话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是女娲造人说:“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接,乃引于泥中,举以为人。”(应劭《风俗通义》)诞生于天地之间的人类之母女娲,因甚感寂寞,于是用黄泥为材料,造出了第一批人类。

泥土是人类生存、繁衍、发展的物质基础。特别对于农耕民族来说,大河大江流域肥沃的土地又构成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这种以土地、农耕为主的气候、土壤环境对农耕民族上古神话的形成、特点以及神话的命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释名・释地》中说:“地,底也,言其底下载万物也。”“土,吐也,吐生万物也。”大地孕育了万物,给予了人类以生存必需的食物,因而被比喻成慈爱承载万物的母亲。在许多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中,有“地母”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传说。如阿昌族神话《遮帕麻与遮米麻》:远古时,没有天,没有地,只有“混沌”。……天公用仙水拌的泥巴合金沙造太阳,合银沙造月亮,用美丽的各色石头造天。地母拔下脸毛织大地,大地上有了高山沟壑、动植物。……天公和地母在日月辉煌、鸟语花香的美丽天地中结合,创造了人类。所以在这些少数民族神话中,天公和地母被奉为最高神灵。古人也曾有“皇天后土”的说法。“后土”原本是道教神名,全称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亦名“承天效法土皇地”,这位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4位天帝。中国古代有“皇天后土”的说法,可见主宰大地山川的后土神与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平起平坐,也是位尊贵的大神。“后土”也就是地母。

在农耕民族文化意识当中,对土地的依赖逐渐转化为对土地的崇拜,土地神是人们膜拜的重要的神。在农耕民族看来,土地有灵魂,附有神灵,因此要获得丰饶的回报,必须对土地神顶礼膜拜,并用各种方式祭祀土地神。在我国,最高形式的政治共同体――国家被称为社稷。社,在古代是指土地之神;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稷,是指五谷之神。可见,在中国古代,祭地比祭天更为重要,土地是立国安民之本,对土地神灵的祭祀也就变得相当重要。以中国创世神话中的创世神为例,中国神话中的创世神几乎都与土地有关,伏羲、女娲都是人首蛇身,而蛇恰恰是土地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当中,虽然也重视对土地的祭祀以获得丰产,但是由于地理因素的不同,以游牧、打渔为生的民族,对土地的依赖相对来说要比农耕民族小很多。因此,在西方文化中,“尊天抑地”的思想比较突出,甚至极端。如在希腊神话中,代表“天”的神宙斯便用一场大洪水,毁灭了代表“地”的神普罗米修斯用泥土所创造的人类,而幸存下的人类丢卡利翁和皮拉就根据神谕用石头创造了第二批人类。对土地的尊与抑,影响到了造人神话中造人材料质的不同,我将在第三部分进行详细阐述。

同时,泥土也在古人的生产劳动中,被烧制成各种陶器器皿,具有其另一实用价值,以泥土为原料制作的陶器主要用之于储存谷物和食用谷物。而泥土因为其柔软可塑,又蕴含着万物生命力,所以在造人神话中,也成为了造人的重要原料。如古埃及神话中,人类是由圣神哈奴姆在陶器作坊中用泥土塑成。

二、石头崇拜

泥土因为生长植物、孕育万物而成为神话当中的造人材料合情合理,但坚硬且不易塑形的石头为何成为古代神话中的造人材料,并且能形成对石头的生殖崇拜呢?“在原始人看来,石头总是和孔武有力、旺盛的生命力、丰产富饶、亘古永恒、幸运吉祥连在一起的。于是对石头的最原始崇拜产生了。这是人类对石头的认识从物质层向精神信仰层的巨变”。(仲高,《中国石崇拜信仰探究》)石头不仅坚硬、孔武有力,而且在古代劳动生产中作为重要的生产工具,给人带来丰产富饶,因此也由物质转为精神,寓意旺盛生命力,最终形成了原始的石头崇拜。以下,我就从石头的生殖崇拜和灵石崇拜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 石头的生殖崇拜

石头的生殖崇拜体现在各民族的神话故事中。葛洪的《元始上真众仙记》中记述了太元圣母的出世:“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常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水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绝妙,当游厚地之问,仰吸天气,号曰太元圣母,元始君下游见之,乃与通气结精,招还上宫。”在这则神话中,神人太元圣母生于石涧之中。在《晋书・李特载记》中,人是从石穴中诞生的,并且从不同石穴中诞生的人形成了不同的家族:“昔武落钟离山崩,有石穴二所,其一赤如丹,一黑如漆。有人出于赤穴者,名曰务相,姓巴氏。有出于黑穴者,凡四姓:曰目覃氏、樊氏、柏氏、郑氏。”无独有偶,泰雅人汶水群石生神话中,也有石穴生人一说:太古之时一地有一块巨石,石上有两孔,一孔生男子、一孔生女子。两人最初各居一边,单独生活。一日他们偶然相遇后同居,于是子孙繁衍不息,移居四方。楚雄彝族有一个民间传说:很古时天上掉下一个大石蛋,在河滩上曝晒99天后炸开,生出三位兄弟,世上才有人类。在以上神话中,石涧生人、石穴生人、石蛋生人,石头具有了生命之源,人类之母的特性。满族《天宫大战》神话中的萨满颂更赞颂道:“妈妈的祖石,母亲的祖石,光明的祖石,生命的祖石,万代开基的母石神祖。”石生人成为一个神话母题,在文化继承中,也传承了其传奇色彩,在后世文学中也频频出现,如《西游记》中的主人公孙悟空是从一块汲取了天地精华,“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的仙石中诞生而来;《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女娲补天时遗落的五彩顽石所化。

石头的生殖崇拜也体现在乞求神在降子的种种求子风俗与活动中。如居住在我国四川省冲天河西岸的摩梭人崇信吉咋乍马女神,同时还崇拜一个天然的钟乳石柱,称“久木鲁”,即石祖,妇女不育即到这里求子。先是烧香敬神,向石祖和女神叩拜,然后妇女到水池中洗身去邪,然后再喝石祖附近的水受胎,最后把阻碍生育的邪神“乔”送走。除了石祖外,浙东等地还有“投石乞子”的风俗。云南有“乞子石”,宋吴淑《事类赋注》石部注引中记载了这块“乞子石”:“乞子石,在马湖南岸,东石腹中出一小石,西石腹中怀一小石,故人乞子于此,有验,因号焉。”

综上所述,石头的生殖崇拜在神话传说及风俗活动中都有体现,不仅有人文精神的传承,更有民间仪式的代代相传,石有灵性,因而能如人一样怀孕生子;石有灵性,因而能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送子神灵。这种“石头有灵”的观念不仅引发了石头的生殖崇拜,更引发了对于灵石的崇拜。

2.灵石崇拜

对灵石的崇拜,大多体现在用灵石镇妖辟邪的习俗上。例如在街巷之中,特别是丁字路口等路冲处被称为凶位的墙上,会立一块用于辟邪的石碑。石碑上刻有“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的字。泰山被认为有保佑国家的神功,因此泰山的石头就被认为有保佑家庭的神灵。莆田县出土的唐大历五年石上所刻铭文写道:“石敢当,镇百鬼,厌灾殃”。早在新石器晚期,在石棺墓葬中就可见到涂有红色的石器,青铜时代的墓葬中则已有黑色的“镇妖石”。又如在古海州一带的渔民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习俗,渔村的村民们把压场用的石碌碌称为“石干爸”或“石干妈”,小孩到了满月或一周岁生日时,父母就把孩子抱到祖传的“石干爸”或“石干妈”面前,摆上糕点,点烛烧香放鞭炮,边磕头边祷告,要“石干爸”、“石干妈”把这孩子当成亲生的孩子,保佑他平安免灾。父母祷告之后,要孩子向石头喊两声爸爸妈妈。从此,这个孩子就认了“石干爸”、“石干妈”,逢年过节,都要去祭拜。渔民出海前也要去拜“石干爸”、“石干妈”,没有辈份之分。灵石崇拜更延伸到了宗教领域,藏区特有的一种文化景观――玛尼石堆,是用路边轻易可以捡到的小石子来传达信仰、表示敬畏之情和祈求福运的方式,是藏族民间宗教文化的一种创造,这个传统一直流传到今日。在辽阔的青藏高原,随处可见这种用石头垒起的祭坛。

综上,石头的坚硬耐久,经历沧海桑田仍巍然屹立,以及在生产生活中被用作劳动工具,使古人对石头产生生殖崇拜与灵石崇拜,反映在神话中,就产生了“石造人”、“石生人”的传说。

三、造人材料质的不同

在中西造人神话中,泥土与石头虽然共同作为造人材料出现,但因为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原因,造人神话中使用的造人材料虽有形的相似,却有质的不同。

从各个民族创世神话中“泥土造人说”来看,泥土作为中西造人神话中一种普遍的造人材料,存在内在质的差异。以下我以中国神话、希腊神话、古希伯来神话为例,来比较中西造人神话中泥土的“尊”与“卑”。

首先我们来看造人的神的差别:中国造人神话中,人类是由创世神之一,也是一位女性神――女娲所造,女娲的形象是人首蛇身,蛇和龙,都是古代中国神话中对土地神化的象征,所以女娲也是一位来自土地的神灵。古希伯来造人神话中,人类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上帝是古希伯来神话中唯一的主神,他用七天时间依次创造出了光、空气、海洋、太阳、飞禽、走兽、人类,创造了整个世界,所以上帝是唯一的天神。希腊造人神话中,宙斯是天空神、空间神克洛诺斯的后代,所以宙斯也是天空神,而造人的普罗米修斯是第一代提坦神的儿子,因此普罗米修斯可以说是来自土地的神灵。

用泥土制造人类的神中,中国神话中的女娲既是代表土地的神灵,又是主神;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也是代表土地的神灵,而主神却是代表天空的神灵宙斯;古希伯来神话中,主神上帝是代表天空与空间的神灵。由此可见,在中国神话中,“尊天抑地”的思想并不像两希神话那么突出,相反,对土地是持肯定、尊敬、赞美的态度。

其次来看人类的命运:中国神话中,作为主神之一,也是造人女神的女娲,在人类面临“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的天灾时,“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造人神站在人类一边,积极为人类消除灾难。在古希伯来神话中,上帝不满人类的暴行而发动一场大洪水,只留下对上帝虔诚的诺亚和家人及诺亚方舟中的动物。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同样不满普罗米修斯所创造的人类,他降下暴雨,毁灭了地面上的生物,只剩下丢卡利翁和皮拉夫妇。在这两则神话故事中,主神(包括造人神)都制造了一场大洪水,来毁灭人类。

这场大洪水显然是世界性的,体现在神话中,就出现了一个特别现象:同为天灾,中国神话中,主神是作为天灾对抗者出现;而在两希神话中,主神是作为天灾发起者出现。一个是受动,一个是主动。中国神话中,主神对泥土所造的人是保护者;而两希神话中,主神对于泥土所造的人可以任意毁灭,特别是在古希腊神话中,干脆持彻底否定的态度,换了另一种材料来制造新的人类。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两希神话中,泥土所制造的人类,都由神吹入了神圣的气息而获得了灵魂: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用泥土和水捏成了人形,雅典娜朝泥人吹起了神气,使它获得了灵性;古希伯来神话中,上帝用尘土制造了第一个人,将生气吹入人的鼻孔,使之成为一个活生生的男人;中国神话中,女娲把泥人捏好后,放在地上,经风一吹,便成为了活蹦乱跳的人。“气息”在这里代表了精神与灵魂。因此,在两希神话中,泥土所造的人拥有“土地的肉体”和“天空的灵魂”,而中国神话中,人类由泥土构成,其生命与灵魂都存在于泥土之中,并不需要来自天空的灵魂。这里也体现出了中国神话与两希神话对土地、泥土的态度差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袁珂,周明.中国神话资料萃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3]海波.土地社稷社日古代人民的信仰和价值取向.国土资源,2002年版.

上一篇乐元素

下一篇我来当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