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多元智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范文1

想当第一名

(自我认知智能)

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比赛时,你想当第一名吗?如果没有得了第一名,你会怎样?

摇摇A 生气

摇摇B 难过地大哭一场

摇摇C 安慰自己没关系,下次再争取

诗情画意

(语言智能)

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使它读起来充满诗情画意。试试看!

例:风在水田上捉迷藏。

1. 雨在小河里 。

2. 星星在夜空中 。

3. 露珠在水草上 。

4. 青蛙在池塘里 。

动物的叫声

(自然观察智能)

你知道小动物们都有怎样的叫声吗?请把它们一一对应,用线连起来。

比赛输了

(人际关系智能)

摇摇如果一个小朋友因为听写比赛输了就哭了,应该对她说什么呢?(请在选项前的中打“√”。)

摇摇

没关系的,下次比口算,也许你就赢了。

摇摇别哭了,下次你会赢的。

摇摇哭什么哭,真没出息。

摇摇摇

青蛙运动员

(数理逻辑智能)

划船比赛就要开始啦!每个青蛙运动员必须站在和自己的号码对应的小船边。请给他们连线吧。

找不同

(自然观察智能)

一群青蛙争先恐后往水田中央跳,这两幅图中有6处不同,你找出来了

最大的荷叶

(视觉空间智能)

仔细看一看,哪只青蛙能够跳到那片最大的荷叶上?

小小青蛙

(音乐智能)

肚皮大,眼睛鼓,唱起歌来呱呱呱。小小青蛙多可爱呀,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活泼可爱的歌曲吧。

会跳的青蛙

(身体运动智能)

教你折一个会跳的青蛙!

1. 准备一张20cm×10cm的长方形的纸,把它折成2个正方形,再对折,对折,如上图所示。

2. 两个正方形都像这样

3. 像图上那样,折4个三角形,作为青蛙的前腿和后腿。

4. 把青蛙颠倒过来,折两个三角形到中间,形成青蛙的脊椎。

多元智能范文2

1 智力性质几种不同的界说

智能是人的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机能。心理学家对它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归纳起来,对智力的性质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界说:(1)智力是一种适应新情境的能力。(2)智力是一种学习能力。(3)智力是指抽象的思维能力。(4)智力是一个人能为着某些目标而行动,能理智的思考和有效的适应环境这三种能力的综合表现。(5)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量的东西,也就是解决某种智力问题的能力。从先天禀赋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来看,智力问题是一个差异问题。

2 霍华德・加德纳及其“多元智能理论”

霍华德・加德纳是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最为人知的成就是“多元智能理论”,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传统智力理论认为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是以这两者整合方式而存在的一种能力。针对这种仅徘徊在操作层面,而未揭示智力全貌和本质的传统的有关智力的狭隘定义,研究者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从心理学的不同领域对智力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的检验,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Robert Schoenberg)所提出的三元智力理论(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

而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定义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他提出了“智能本位评价”的理念,扩展了学生学习评估的基础;他主张“情景化”评估,改正了以前教育评估的功能和方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对传统的“一元智能”观的强有力挑战,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尤其是当前在新课程改革中,大部分教师对学生评价颇感困惑之时,他的理论无疑会给我们诸多启示。

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Frames of Mind, Gardner, 1983)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1)语言 (Verbal/Linguistic);(2)数理逻辑 (Logical/Mathematical);(3)空间

(Visual/Spatial);(4)身体――运动(Bodily/Kinetic);(5)音乐 (Musical/Rhythmic);(6)人际 (Inter-personal/Social);(7)内省

(Indra-personal/Introspective);(8)自然探索 (Naturalist,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9.存在(Existentialist Intelligence,加德纳后来又补充)

3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发展的培养的意义

过去的多元智能发展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因为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应该由小做起,并慢慢推广至其它层面。然而,广义来说,多元智能理论的框架不单能在小学及幼儿园的层面推广,在中学、大学、甚至研究院或在职培训也是合适。近年不少国际MBA的课程都加入了创意思维的课程,以加强学生在新时代的适应力和创意方面的开发,这正正就是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的其中一个范畴。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讲,由于多元智能理论有助老师从学生的智能分布去更了解学生,我们可以将理论用于两方面:

(1)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发掘资优学生,并进而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茁壮成长;

(2)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扶助有问题的学生,并采取对他们更合适的方法去学习。

多元智能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教学和教育中因材施教的依据是学生的个别差异,也就是说,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考虑学生的智力差异,也考虑学生的人格差异。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研究得越深刻,对他们的智力差异与人格差异了解得越清楚,因材施教,教学效果可能就越好。例如在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课程及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学习方式的指导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具体安排等方面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特点。教学要考虑到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发展性质的差异,在统一安排的基础上尽可能使教学的各个方面都趋于灵活性和多样化。例如,课程设置就应考虑实行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相结合的弹性课程制。教材编撰也应由单一大纲,单一教材向单纲多材转变,并逐步实行多纲多材,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4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4.1 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

在人才观上,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呈现出差异。“天生我才必有用”。学生的差异性不应该成为教育上的负担,相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学生,改变以往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标准,要重新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天才,只要我们正确的引导和挖掘他们,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4.2 重新定位教学观

在教学方法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按照孔子的观点就是要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创立并在个别教学环境下成功的实施了,我们要继承这一珍贵的教育遗产,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前提下,更好地实施。我们要关注学生差异,善待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最终促进每个学生都成为自己的优秀。

4.3 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

在教育目标上,多元智能并不主张将所有人都培养成全才,而是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通俗来讲,多元智能理论不是让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是简单的要求给学生多架几座桥,而是主张给每条学生都铺一座桥,让“各得其所”成为现实。这也就是我校所提倡的“让每个学生都来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长”。人是手段,更是目的。教育的价值除了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更在于发展和解放人本身。

多元智能范文3

关键词:多元智能;目标;方法;家园配合

一、对“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幼儿教育界逐步认识到“整合”对儿童学习的重要意义,课程研究者对幼儿园课程发展的认识出现了明显的趋同倾向,给儿童提供“整合”课程成了国际国内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多元智能理论为早期教育课程整合打开了大门。而且,“多源智能创意课程”的提出显得特别的及时和重要,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者乃至整个社会对儿童、儿童智力的看法,使人们重新看待“学习”的含义,对幼儿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实施多元智能创意课程的目标及方法

我国实施研究实验的“多元智能创意课程”已有三年时间,我们根据课改的要求,研究之初选择了三个不同年龄的班级作为实验班,确立了三个研究目标:一是站在21世纪幼儿教育的角度来探讨“多元智能创意课程”,深入系统地理解领悟多元智能理论,把握这一理论的核心精神,探讨多元理论创意课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智能的核心精神,探讨多元理论创意课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智能的核心线索是否是恒定的;二是探讨幼儿如何在生活环境中,在见、触、思、创中进行多方探索、自我反思;三是探讨多元智能创意课程内容在呼伦贝尔市及我园是否可以实施,在实验过程中认识自己所处的文化和本土特征。

实验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组织课改小组成员学习多元智能理论,领悟其理论精髓,了解其特点。

第二阶段:熟悉教材,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模仿教材案例进行实验教学。

第三阶段:各学龄班教师互相听课,全国组织公开课教学,实验班以教材主题网中的内容为主线组织教学活动。

第四阶段:在总结公开课及多元教学的基础上,每学期进行多元创意课程实验总结,修改教学手册中不适应我园教学的内容和案例。

三、“多元智能创意课程”为幼儿园教学增添了学习亮点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使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展

在传统的课题教学模式中,每节课往往以教师为主,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通过讲述帮助幼儿将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但这样做,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发展,更谈不上幼儿的个性发展。而这套“多元智能创意课程”教学方案具有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综合性强的特点。根据以上特点,我们有的放矢地组织了大量的教育活动。所有参加“多元智能”教学的老师都体会到多元智能的重点在于开发幼儿的潜能和活动兴趣,使幼儿更多地探索,更多地操作、创造,教师在欢快、活跃的气氛中教学,幼儿在自由、轻松、开放的气氛中学习,同时注意在操作过程中让孩子们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并引导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看法,培养了幼儿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如在培养幼儿认读好习惯的活动中,由于我园三个实验班在进行“多元”教学活动的同时,还配合幼儿快速阅读教学,所以幼儿自己能看图讲解。如:在“超市”和“我多吃有营养的食物”活动中,幼儿能够自己认读,并认识到食物的五大类别,知道偏食和暴食都会影响身体健康,知道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由于幼儿识字量的增加,良好认读习惯的养成,图书区发挥了作用,幼儿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展。

(二)主题网络设计灵活多样,内容可塑性强

“多元智能创意课程”的资源手册中,比原有的教材多了主题网络这一项,每个主题的目标鲜明,网络设计明确,而且最大的特点是主题网络设计可以根据本地、本班的情况和幼儿发展做一些相应的调整与拓展。在调整和拓展前首先要全部了解教材内容,选择可行的内容进行第二次网络设计。(根据班级的课时安排)

例如:《冬天趣事》有些内容要更改:

1.穿毛衣:我会做操,毛衣暖洋洋,毛线哪里来,我会自己穿。

2.暖洋洋:我会做操,常做运动身体好。

3.暖暖的冬衣:毛线衣真有趣,小小毛线球

可设为一个主题活动的内容;时装设计师,冬天衣物大展,冬衣细细看,冬日时装表演。

四、家园配合,为完成多元教学奠定了基础

幼儿园组织各种形式,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活动,让家长和老师互相交流,探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同时,我们的教育工作也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多元教育活动使用的操作材料多,需要幼儿从家中带,这样就给家长增加了麻烦,但家长了解了教学内容后非常支持老师的工作。有一次,一个班级用塑料瓶组织小朋友粘贴娃娃头后,感觉效果不理想,当教师请求家长再次帮忙时,家长毫无怨言,积极配合。

多元智能范文4

一、系统论与多元智能理论的简介

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1947年创立的,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又一次“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的新理论。系统论是指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理论。系统是指相互间既区别又联系的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能够达到目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每一个系统都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子系统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又都由各要素所构成,系统中的诸多要素必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机结合、和谐有序,才能使整个系统保持它的正常运转。系统是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之一,因而一切事物都可以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用系统方法来描述。[4]现代系统论注重整体性原理、有序性原理和开放性原理。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是当前教育心理学中最新的理论之一。加德纳于1993年在《多元智能》一书中把智能定义为“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活动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5]”在《多元智能新视野》一书的“有关术语”中把智能定义为“从本质上说,智能是我们人类按照特定的方式,在处理特定种类的信息时的一种生物心理潜能”。[6]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传统的将智能看做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认识,而认为人的智能是由加德纳最初提出的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新确认的博物学家智能以及虽然有一定的把握但尚不能最终确定的存在智能这“八又二分之一[6]”种智能构成,并且每种智能都是由构成它的“亚智能”组成的。不仅如此,另有证据表明,亚智能是能经常一起运作、相互支持的。[6]在此基础上,多元智能理论从新的角度分析和阐述了智能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等。

二、赏析系统论与多元智能理论

虽然系统论是一门在自然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横断科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新的理论之一,但两者之间的一些观点确实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而且运用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多元智能理论的视野。

(一)整体性原理与智能构成

整体性是系统论的核心思想,任何事物都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也就必须遵循这种辩证关系及其规律:首先,在认识事物特性时,应该坚持从整体出发去认识事物,而不应从部分出发去认识事物,否则就会陷于谬误;其次,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又应努力通过部分去认识事物整体,通过部分去改造事物整体。[7]

多元智能理论把智能定义为“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活动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是我们人类按照特定的方式,在处理特定种类的信息时的一种生物心理潜能”,打破传统的将智能看做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认识,而认为人的智能是由音乐智能等八又二分之一种智能构成。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系统论整体性原理给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时必须遵循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以及坚持把“从整体出发去认识事物特性”与“通过部分去认识事物整体和改造事物整体”相结合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多元智能理论提示我们,在认识人的智能时也理应认清“人的智能这个整体”与“构成人的智能的各种智能这些部分”的辩证关系,坚持把“从人的智能这个整体出发去认识构成人的智能的各种智能这些部分”与“通过构成人的智能的各种智能这些部分去认识和改造人的智能这个整体”相结合的认识智能的科学方法。

(二)有序性原理与智能组合存在方式

系统论认为,凡系统都是有序的,它是系统有机联系的反映。系统是多层次、多等级的,由横向联系、纵向联系、纵横联系构成立体交错的网络模式。系统内部之间稳定的联系构成系统的内部结构,保障系统的有序性。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同时拥有上述八又二分之一种智能,只是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存在,使每个人的智能具有各自的特点。

如果我们把人的智能这个整体看作一个系统,那么,构成人的智能的各种智能则是该系统的子系统。人的智能这个系统与构成这一系统的子系统之间以及各子系统之间必然有着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和纵横联系,通过稳定的有机联系构成智能系统的内部结构,保障智能系统的有序性。不同的智能组合是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根源,尊重每个学生智能组合存在的特点是实施多元智能理论最根本的核心所在。

(三)开放性原理与智能发展

开放性是说一个系统如果与外界有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的变换,它就不再是孤立的系统,而是开放性的系统。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的,即系统与环境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都必须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否则,就不能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转和发展。每个具体的系统都是从普遍联系的客观事物之网中相对地划分出来的,与外部事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要素或分系统与外部的直接联系,更有系统作为整体与外部的联系。这种联系对于形成系统特有的规定性是必要而且重要的,称为系统的外部规定性。系统的完整规定性由内部规定性和外部规定性共同构成。

多元智能理论在强调“最好以纵向方式把智能看作一组能力[6]”的同时,十分重视社会文化和教育环境对智能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多元智能理论认为,除遗传因素以外,后天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受教育经历,对儿童的智能发展也有重要作用。个体智能的发展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环境的极大影响甚至制约,其发展方向和程度也因环境和教育的差异而表现出差异。

如果我们把人的智能看作一个系统,而把构成人的智能的各种智能看作该系统的子系统,那么,构成各智能子系统的“亚智能”则是各智能子系统的要素。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的,智能系统及其子系统都必然是开放系统。智能系统的各种智能子系统之间和各种智能子系统的要素之间必然存在着广泛的交流,以保证智能系统自身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各种智能子系统的要素、各种智能子系统和智能系统与外部之间必然存在着广泛的直接联系。这也是《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8]的意义所在。

三、系统论与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个学生运用整体性原理理解和掌握智能构成,运用有序性原理认识自己的智能组合存在特点,运用开放性原理认识到社会文化和教育环境对智能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而选择适合自己智能组合存在特点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充分运用社会文化和教育环境来促进智能系统的发展,实现在学生优势智能得以充分发展的同时,带动其弱势智能的发展,通过各种智能子系统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而实现智能系统的“整体涌现”,进而通过智能系统的整体涌现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实现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与“全面发展”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注释:

[1]陈伟,谢铁丽.系统学习法的学习方法指导――基于系统论的学习方法指导[J].学园(教育科研),2012,(11):93-94.

[2]秦文芳.吸收多元智能理论,转变教育思想和方法[J].学苑教育,2012,(18):24.

[3]刘柱.论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中的校本课程实施[J].科教文汇,2012,(27):94-95.

[4]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17.

[5][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修订本)[M].第2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6.

[6][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多元智能范文5

一、捕捉学生的闪光亮,树立全新的学生观

“潜能学”并非“无能生”。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智能组合。人与人之间智能上的差别不再是过去所理解的智商高低上的差异,而只是智能类型的差别。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法。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多种不同智能不同程度的组合,我们不能说一个学生有多聪明,只能说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因此,不能单凭学生的某一个弱项就妄言“孺子不可救”,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全面客观地看等学生。

二、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带动全面素质的提高

要以优势智能的发展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和强烈的成就动机,在此基础上带动其他智能的良性互动。如果对学生在智能方面的类型差异和强弱不加区分,一味地揪住其某个弱项不放,强调所有人都达到同一标准,必将大大地打击其自信,挫伤其自尊,其结果可能是鸭子学不会鸡啄食的本领,反倒连游水也不敢了,因为他已经没有了自信。因此唯有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禀赋和天性,开发其潜能,以优势智能的发展带动全面素质的完成,才能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智能发达,人格健全的人才。

三、改变传统评价模式,树立全新灵活的评价观

(一)评价应关注潜能生的优势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八种智能中的每一种在人类认知结构中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教育应该对不同的智能一视同仁。但它更强调每一个人的智能特点是不一样的,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充分展示自己智能长项的同时,将自己优势领域的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中,从而使自己的弱智智能领域得到发展。如有的学生虽然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方面不如别人,但是音乐和绘画智能都明显地高于别人,或者在人际关系智能上表现出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应给予充分地肯定,帮助学生将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其他智能领域。

(二)评价应立足于学生的进步

与传统教学采用的终结性评价不同的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的智能并不是一生不变的,而是可以培育和提升的。任何年龄或任何层次的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让自己在很多方面更聪明。因此评价必须着眼于学生的进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还应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描述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成长状况。对于潜能生在学习或生活中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事实上,在经常性的意义上,发展性、形成性评价比终结性评价在教学中更具有意义。

(三)评价应是多元化和个性化的

一是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在评价的内容上,不能仅仅评从考试所要求的书本上的知识,还应包括个性、社会关系方面的评价。二是评价方式方法的多元化。教师应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旧观念,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综合素质。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进行评估的方法是多样的;不仅要对目前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进行评判,还要提供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情况的分析,其中包括学生强项和弱项的分析,学生的兴趣点以及对学生未来如何学习语言,如何发展的建议等。

四、建构全新的课程设计,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我们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设计不同的教学问题来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智能,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受教学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教师必须把多样化的活动以高效的方式整合到课堂中来,可以运用音、形、像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智能学生的需要,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任务,学生在完成它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智能得出结果,到再上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做出多方面的展示及陈述,从而使不同智能强项的学生获得展示自己和发展自己的机会。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改进教学手段,改变评价内容和方式,鼓励“潜能生”扬长弥短,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将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其他智能领域,“潜能生”必定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成为智能发达,人格健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多元智能与建构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欧阳芬编著

多元智能范文6

一、我们的课程改革应以培养多元智能为主要目标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有九种最基本的智能结构,涵盖了数理逻辑,艺术等各个领域。他们并非单独存在的,很多时候以群体方式运作的。而我们传统的以测试为本的教育,只片面关注言语—语言智能(语文、英语)和数理—逻辑智能(数理化),而忽视了对其他智能的培养。在这样的应试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智能结构往往是不健全的,一旦走上社会,往往表现为高分低能,尽管书面解释能力较强,但自己独立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创造性。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要围绕这九种智能全面展开,通过发挥不同智能活动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学生个体智能的多样性,要求学校设置与之相适应的多样化课程,以满足学生多样智能发展的需要。学校在完成国家统一设置的课程外,还应根据学生需要,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建立和完善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为目标,建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并举的课程体系,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尽可能地开发智力潜能。

二、我们的课程改革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每个人展示出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发展的机会。大多数人都会同时不同程度地拥有九种智能,一个人即使其余几种智能不足,但只要拥有其中一种智能,竭尽全力把它发扬光大,也同样体现了人生的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九种智能,只是这九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有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我们的教育面对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智能,求知的渴望,上进的心向,我们的教育就应该认真研究,如何从每个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出发,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学习困难,往往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内容与方法,要求与进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我们的教育应有针对性,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智力需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个别教育计划,要让每位学生不同程度地在不同领域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