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英语老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英语老师范文1
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一学年来。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研究工作、馔写论文、辅导英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教育教学工作政策,能够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从事英语教学。能够认真制定教学计划,研究教学理论,新课程标准,理念。有针对性地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请予以批评指正,使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首先。优生几乎没有,中差生却俯视皆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注意帮助他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爱。厚爱差生,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高兴地接受他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其次,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辅导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教育是爱心事业。本人时刻从学生身心健康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课堂把握上,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制作课件,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能制定好复习计划,最后。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制定复习计划并付诸于教学过程中。同时能够认真布置和批改课后作业,争取不让作业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班级学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小学英语老师范文2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 英语老师 教学行为 素养培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语言能力,二是学习能力,三是思维品质,四是文化品格。在积极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行为,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以此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依托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培养并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培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只有培养好语言能力才能够进行良好沟通,为学习和发展夯实基础,继而提高文化品格,超越自我并完善自我。笔者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第一步需要对语言进行建构和应用。具体来讲,需要老师结合课本完成单元汇总和内容衔接,需要在明确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循序渐进地逐层推进,根据教学话题,合理组织并整合内容,通过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架构,深入了解知识间的内在关联性,以此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在译林版英语六年级6B Unit2 more exercise中,这一节主要学习比较级的表达方法和运用情况,在一开始学习本节课内容时,笔者首先通过幻灯片向同学们展示了各种运动的英语名称,比如足球(football)、篮球(basketball)等,然后通过图片的形式来体现比较级,着重突出主谓宾的基础上,点明比较级的运用形式,以此确保同学们认识和掌握了本单元重要词汇与句型。在该单元知识学习接近尾声时,笔者将译林版英语五年级5A Unit7 after school的知识点进行了整合,在温习该单元核心词汇与主要句型之后,要求同学们设定一个“放学后开展运动”场景,需同桌之间自行组织一场关于“放学后开展体育运动项目”的对话,鼓励孩子们尽可能地运用这两单元句型,强化其内在联系,加深知识印象,不断提高语言输出,正确掌握句法结构,培养并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二、强化英语氛围和感染力,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现在很多英语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喜欢采用汉语进行教学,无论是讲解知识还是提问问题都是用汉语,这样导致一节课下来,基本上全程都是汉语,只有根据课本读单词或者对话的时候才会讲英语,学生所接触到的英语少之又少。其实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很多英语常用表达,能够接受英语授课模式,对此,笔者建议应该在课堂上尽量多讲英语,强化英语氛围,提高英语感染力,让孩子们在浓郁的英语氛围中更自如地学习英语。
在讲课的时候,笔者就会尽量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浓郁的英语环境,虽然一开始很多孩子听不懂,不过没有关系,可采用双语教学,慢慢地变为全英文教学,长此以往,孩子们就能够适应并喜欢上这种浓郁的氛围。在正式讲课时可向同学们说“class begin”,让同学们跟着老师阅读时可说“read after me.”强化师生互动,让孩子摆脱害羞的情绪,勇敢地讲英语,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老师可不吝赞美之词,多鼓励他们,可以说“very good!”、“well done!”等。使更多的孩子在赞美中更加喜爱英语。
三、形成独创性与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不单单汇集了知识点,还涵盖了诸多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对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应该学发现和挖掘课本中所蕴藏的思想内涵,在联系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促其思维模式更具批判性与独创性。比如在教孩子们学习用英语表达开门和关门时,若在教他们用英语的表达的过程中,通过实践表演的方式进行,并且在开门时需要观察下们后门是否有人等,这样就能够在无形之中教育孩子们开门和关门时要注意周边是否有人,是否会给他人造成不良影响,其实这种带有情感目标的授课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素养,促进个人健康阳光成长。
在译林版英语六年级6B Unit5 the seasons中,该单元内容主要讲述了季节及其特征,比如冬季winter,其典型特征是寒冷cold,夏季summer的主要特征是hot,并且运用了最高级语法知识。在讲解该单元内容时,笔者运用了任务教学法,要求同学们进行自我阅读,从阅读中了解故事、获得有价值信息并回答相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同学们考虑下为什么会有四季之分,并鼓励同学们尽可能多提供描述四季的词汇,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孩子们的印象,还有利于发散思维,积极开动脑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四、拓展中外文化认知,培养并提高学生文化品格
无论是哪一种语言,都蕴含着浓郁的文化内涵,语言和文化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而受历史、政治、地域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中西文化间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学习者而言,尤其是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来讲,只有掌握一定的西方文化知识,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才能够更好地体会英语内涵,更快速地学习英语,继而有效提高英语能力。
小学英语老师范文3
本学期,各项活动比较多,而我又担任二年级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和二(一)班副班主任的工作,工作量可想而知。可是我依然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在平时教学中做到扎实,有效,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益,上好每一节课,带好每一个学生。同时积极参加学校和区里组织的所有活动,主动协助班主任一起完成好班级所参加的活动。现在我将对本学期的教学和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不但要备教法还要备学。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直到满意为止。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教授Unit5Clock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询问和回答时间”,要求学生会认和画出时间。考虑到二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有的孩子还不太会认钟,更加不熟悉时针分针在几点钟分别指向哪。这样看来教学难度就比较大了。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授课内容,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到半点“half”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圆卡纸,把它剪成一半,告诉学生这是圆的一半,也就是half。这样学生就形象地明白了这个单词。而讲到如何表达时间时,我用漂亮的卡纸做了一个指针会活动的大钟,同学们一开始就被它吸引住了,不管是我用它教时间的巨型,还是我说时间请同学上来拨动指针。有了实物做联系,他们都特别用功,而且颇有积极性。教学效果十分理想。本文来自爱文案
相反,如果我没有特别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与教学效果都不如认真备课时,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特别是对英语这门学生不甚熟悉并感到困难的外语来说至关重要。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我每天都会保持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些不好的情绪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坚决努力克服,向有经验的老师讨教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再加之二年级学生年龄还很小,对于英语这门外语,他们所了解和接触的是少之又少。所以若要学好这门课程,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否则一旦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学,也就更不可能学好了。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我们学习最好的源泉。只要一有空我就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将自己的课堂上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为了保持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在两年的日常生活中和英语教学中我从未间断地努力着,从刚进学校就给他们每个人取了英文名字,无论课上课下都以英文名字称呼。在课堂教学中我也尽量多讲一些关于英美国家的文化,生活故事,平时我也要求他们与人见面都用英语进行打招呼,用一些日常的交际用语来激发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从而愿望去学,乐意去学。这学期以来大多数的他们已经和英语交上了朋友。个个都极力表现自己,开口说英语。走到那都可以听到他们口中唱着英语歌,说着英语句子,连睡觉之前都在背英语。活生生的语言,就在不经意中得到了操练。我知道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多扬少抑,鼓励表扬学生,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积极性。
三、采取积极的方式进行有效教学
英语的学习包括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对于低年段的小学生而言,主要是注重听说的能力,初步的读写译跟上。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勇敢开口大声朗读,在课堂教学中交流和口令用语也是用的英语,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耳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尽量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练习,去创新。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小组合作的方式,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能够举一反三,创造性地学习。
四、学生参加的活动和取得的成绩
本学期学校、区里开展了许多形式多样化的活动。与我所教授的二年级紧密相连的有两项大活动。其中一个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是区里举办的特色队列的比赛。从接到通知由二、三年级的学生参加比赛到表演结束,与之有关的所有二、三年级老师在彭老师、郑老师以及主要负责人耿老师马上就开始商量活动的大小事宜。作为副班主任的我更加是责无旁贷,交给我的任务就是排出队型,编排出动作以后,教动作,揪动作,在有限的练习时间里尽可能的完成好练习任务。这个比赛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推迟到六·一之后才进行,在那之前的时间里,几乎每天早上七点和下午三、四节课的时候孩子都会自发的来到操场上排好队,时刻准备着队列练习。而我们老师无论太阳有多大,温度有多高,只要看到他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响亮的口号,和一脸认真的表情,这些所谓的辛苦又算的了什么呢?孩子们可以坚持,我们就更没有理由叫苦叫累。孩子们每天辛苦的练习和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六·一时的表演赢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后来的区里比赛也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近段时间还参加了走进社区的活动,也迎来了阵阵好评。在这个大型活动,我个人仅仅只是出了微薄之力,但是我的收获却是颇丰,因为有这样的活动我才能更多的走到了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一同进步和成长,一并收获喜悦和感动。本文来自爱文案
另外一个活动就是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CCTV希望之星英语大赛,武汉是分湖北省的分赛区。当时参赛任务布置给我这个小学二年级英语老师时,我的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二年级的孩子从来没有参加过学校外的考试,第一次参加就是非常正式的国家级比赛。一想到这些我的心情就很低落,万一考不好怎么办,如果全军覆没了怎么办,本来心存的一点信心也被这个比赛的来路瞎跑了。最后还是我的教研组长邓老师的一句话帮助了我,她说:“要相信自己平时的教学,更要相信孩子们的实力。”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却给我莫大的信心。我们在邓老师的带领下,利用业余或休息时间不计回报,自觉进行着竞赛辅导,二年级十几个孩子参赛,我几乎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了自我介绍,教他们读、指导他们有感情的背诵,扣他们每一个语音、语调甚至是动作。我想就是在我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凭着我们对自己慢慢的自信心,经过半个月的不懈努力,功夫不负苦心人,我所教的二年级取得了相对于来说不错的成绩,外面的活动和比赛反映了学生的能力,而学生成绩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学效果。在这学期的几次单元测验、期中、期末考试中,我所教的二年级的两个班都考出了理想的成绩。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以前二班的平均分总是和一班有一定距离。但这次期末考试二班和一班平均分都在95分左右,及格率100%。有个别学困生都有很大进步。让我对以后的教学充满了信心。
五、自身的学习
小学英语老师范文4
一、利用劳动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发展
劳动实践场所是教学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最佳结合体。如何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
1.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实践内容
在实践课中,每个年级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课程内容。针对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课程主要是以认识和理解为主,带领学生到实验场所参观实验场地,认识各种动植物,记录动植物的生长期及特点,并进行简单的护理和喂养,从而使学生对劳动场地和动植物生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知识的再运用和再实践,经过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由初浅的认识上升到深入的理解,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指导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动物喂养和护理的方法,从而达到实践课的目的。
2.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劳动实践教学是以实践为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看似简单的问题中挖掘出蕴含的深刻道理,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二、利用劳动实践基地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教学
劳动实践课程要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将实践内容向学科延伸,从中挖掘出活动的内容与课程切入点。把各个年级的语文实践活动和数学的应用融入到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活动中,不但能提高课本教学应用力,同时也在劳动中收获了知识。例如,在玉米基地劳作时,教师指导学生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是语文课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延伸。将劳动与课本相结合,不仅开拓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也对课本内容的学习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三、利用劳动实践基地拓展科学知识
教师指导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种植农作物和蔬菜,在此期间,指导教师不只是分配工作,而是将与作物有关的科学知识穿插其中,有利于普及科学知识。这种形象化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教授,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科学知识,对拓展知识面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亲近自然、体验劳动、体验丰收也是学生对课本上的科学知识的再学习和再利用,能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四、利用劳动实践基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
“看到的记忆不深,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亲身体验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我校劳动实践教育教师和学生到试验田和养殖场参观,听技术人员讲解养殖栽培技术,通过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科学的奥秘,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比如,在实践中要求学生多观察,学生通过观察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对科学的探讨,教师帮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就是从观察自家的植物中引发了对科学的兴趣,从而才会有他伟大的环球航行,最终有了生物进化论的伟大成就,对世界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这些引导、教育和启发,很多学生养成了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对将来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五、劳动实践基地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动植物都需要精心的护理和照顾,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幸福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强了完善自我的意识,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一笔巨大的财富是其他的实践活动无法比拟的。
劳动实践教育是在劳动中获取知识。学生通过参与,不仅积累了知识,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平等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此外,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将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小学英语老师范文5
1关于激励的概述
激励一般包括奖励和惩罚两种不同的方式。行为科学认为,奖励是社会对人们的良好行为或取得的突出成绩,作出的卓越贡献给予积极肯定,以促使人们将这种行为保持和增强,加快人的自我发展、完善,为社会创造更大更好的效益;惩罚则是社会对人们的不良或不正确行为给予否定,以促使人们的行为变异,增强反应强度和内驱力,警戒他人,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川。要研究激励方式,就必须要了解激励的定义,关于激励的解释国内外的学者给出的定义不尽相同,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和斯坦尼尔将激励描述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
坎波尔和普利特查德在1976年解释激励为:“激励必须研究一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人的智力、技能和对任务的理解以及环境中的各种制约条件都保持恒定不变的条件下,能说明一个人行为的方向、幅度与持续性。
国内学者于子民1987年将激励定义为:“所谓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开发人的能力,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人都切实感到,才有所用,力有所施,劳有所得,功有所赏,自觉地努力工作。
赵振宇1995年在《激励论》一书中指出:“所谓激励,就是系统的组织者采取有计划的措施,设置一定的外部环境,对系统成员施以正强化或负强化的信息反馈(借助一定的信息载体),引起其内部的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使之产生组织者所期望的行为反应,正确、高效、持续地达到组织预定的目标。
以上这些定义似乎各执一词,但至少都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表明人们产生行为的动机是由什么激发并赋予活力的;其次说明人们被激活的行为是由激发引导到一定方向上去;然后得出行为的矫正、保持和延续以及这种行为正在进行时,行为的主体和客体的主观反应,并以态度的方式表示出来。综上所述,所谓激励,就是指激发人的内在动机,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从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角度来看可以这样认为:激励就是指创造条件满足体育教师的愿望、兴趣、情感等等来激发其行为动机,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使其朝向所希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激励方式也就是结合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目标与本校自身条件,合理应用各种奖惩制度导向教师行为,以期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绩效为目的的一种手段。
从以上对激励的定义来对关于体育教师的激励过程进行描述,激励过程就是以体育教师本身需要为出发点,激发工作动机,提高教学效益为目标的过程。
体育教师作为社会人他们有各种各样生理的、社会的和工作本身的心理需求,体育教师工作的个人目标就是不断满足这些需要。因此高校管理者可通过一系列针对教师需求的东西如奖酬、改善工作环境、晋升、培训或参与决策等来引导体育教师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促进其工作成就动机。动机驱使教师工作,而体育教师则根据其工作业绩得到各种奖励。当教师对这些奖励感到满意时,就会有较高的积极性,如果对奖励不满意,则会混岗、兼职、产生工作倦怠和离职意向。
2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在成长和发展中存在错位
纵观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师资管理办法,通常采用的是一般行政管理方法、法律管理方法、经济管理方法、教育管理方法和学校现行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办法及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岗位津贴”评审、考核、奖惩等办法,制定出具有鼓励与约束并存的管理规定。从这些方法可以看出主要还是把体育教师当作“经济人”来看待,注重对体育教师使用,而忽视体育教师的职后培养,忽视人的存在和发展。“经济人”管理理念是和创造各种充分施展其才能的条件,提供各种机会,使每位体育教师能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中尽其所能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错位。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有社会认同的需要,体育教师也不例外。我国把体育教育作为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教学内容,明确地指明了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为我国学校体育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但是,理论地位的崇高与实际地位之低下是实际存在的,“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普通存在,至今一节体育课等于0.8的状况还存在,变向降低体育教师的社会价值,实际说明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对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和其它文化学科教师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实际存在的较低的社会认同和理论地位的祟高的社会地位错位。
体育教师的实际工作任务主要是制定教学大纲、计划,完成教学内容,参加校内外体育活动,可以看出体育教师主要是作为教育的工具在使用,而很少注意他们在工作中的专业培养,随着教龄的增加,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重使用而不重职后加强职业素质的过程错位。
体育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并没有得到同等的待遇,从实际情况来看,劳动报酬、职称晋升、外出进修机会与同单位其它文化科目教师相比反差太大,而且评价体育教师教学成绩更多的是以发表文章数量和带队比赛的成绩来衡量,忽视体育教师常规教学过程的评价,打击了大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是教师确有不同待遇的分类错位。
体育教师职业行为成熟都要经过五个阶段:即没有教学经历的职前培养确认阶段;实习、新任体育教师或重新任职的尝试阶段;获得初步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及增进、充实与体育教学相关知识,提高教学技巧和能力,想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体系的适应阶段;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与技巧,能够对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合,有改革思想和追求新的教学方法的成熟阶段;通过实践经验的结合,积极地寻求变革并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倡导,研究创新的应用自如阶段。忽视体育教师能力发展规律,在不同性格、年龄层次的体育教师采用相同方式、相同数量、同一程度的激励手段,职业成熟的不同历程与统一评价方法的意识错位。
3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激励方式调整的策略
行为科学理论产生以后,人们对人性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从“A使B做A希望B做的事”的“经济人”到创造条件满足员工合理要求和利益的“社会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变,人的需求不断地丰富化,激励方式也由单一的指向向多样式的方向发展,只有注意内容型、过程型、引导型激励理论的相互融合,引导有各自需要和个性的体育教师为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工作的同时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引导他们改掉错误的消极行为,强化正确的行为,激励方式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高校体育教育目标能否实现体育教学质量能否得到保证的关键在于人的因素(教师),是否拥有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素质精良的体育教师队伍,是决定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即是承认每一个教师的价值,承认每一个教师的差异,承认每一个教师的追求。这三个承认集中在一点,就是发挥所有教师的潜能,使体育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因此,调整激励方式的目的就是要把激励方式与体育教师的成就、发展、责任结合起来,与体育教师个人的成长、体育教育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发体育教师隐性和显性的资源,关注体育教师的需要,纠正错位,激励体育教师的行为动机,提高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最好的组织绩效。
3.1工作目标价值激励调整
没有明确的、精确的、可以传达的目标,就无法进行管理。制定目标不仅仅是高校体育发展和管理本身的需要,而且是激励体育教师的需要。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千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用。”可见目标对个人发展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同时,体育教师在参与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对组织目标价值有较深刻的认识,就会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并自觉以目标为导向履行自己的职责。把学校的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结合,使体育教师个人目标和学校体育目标方向统一。
3.2行政激励调整
行政激励是指组织为了激励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其责任心和荣誉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依据有关规章制度,应用行政手段对表现突出或有突出贡献者给予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实施行政激励,必须对本校全体体育教师进行绩效考核,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成绩的考查、审核和评价,并且考核力求做到严格、全面、公平、公开,才能取得有效的激励效果。
3.3工作自身激励调整
工作激励是一种内在激励。从双因素理论来看,激励因素是影响人们工作的内在因素,其本质为注重工作本身的内容,藉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人们的进取心。高校管理应从体育教师职业特点出发,既要重视体育教师的职前培训工作,又要对职后的工作发展加以重视,鼓励体育教师职后进修,培训或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及带队比赛。并重视工作过程中的正面引导,养成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
3.4进行组织危机教育
危机激励是将组织面临的危难、不利条件和困难告诉全体教师,使之产生一种危机感,形成一种不进则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状况,使全体教师奋发进取、勇往直前。随着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意识,才能改变目前面临的危难。
3.5建立利于体育教师工作成就动机的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统一意志的体现,这种意志可以形成自身的发展机制,并产生效应,使组织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发奋进取的动力。高校把体育教师的责任心、发展、成长等以提高工作成就为中心的思想理念作为重点来进行管理,在这种尊重人的价值观指导下,体育教师所受到的激励与传统的选聘、任用、培训、考核等以任务为中心的激励方法,二者是不可比拟的。当然,组织文化所起的激励作用不是被动消极的满足体育教师对自身价值实现的心理需求,而是通过组织文化潜移默化的塑造,使体育教师从内心深处自觉产生为体育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体育系(部)形成的文化价值观一旦被体育教师认同,就会产生一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其成员团结起来,形成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使个体凝聚在群体中,形成“命运共同体”,从面大大增强体育教师群体内部的统一和团结,使体育教师形成协作互动的良好状态。
4小结
小学英语老师范文6
关键词:教育;德育;劳动;培养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思想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由之路。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笔者决定分四个步骤了解小学生的劳动心态:①小学生在校劳动的性质分析;②小学生在校劳动的类型分析;③小学生劳动的不同心态;④小学生劳动意识的引导。
为了细致地了解小学生在学校的劳动情况,笔者做了如下工作:①平时观察学生做值日的表现,特别是那些不爱做值日的学生,要认真地了解他们不乐意劳动的动机。②定期通过开家长会或家访是,了解学生在家庭劳动的情况。③让中队干部认真做好“雏鹰假日小队”社区服务记录,了解哪些学生不愿意为他人献爱心,并询问其动机是什么。④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了解这一天中学生在家里劳动情况,并让家长配合写一份评价书,开班队活动时,大家相互比一比,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通过观察,笔者认为,关于小学生劳动、特别是在校劳动的表现及心态,首先要界定小学生劳动的性质和分类。
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教育思想的一项基本内容。小学生参加的由学校组织劳动不以物质财富为目的,主要通过劳动培养学生劳动的观念、劳动的习惯、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通过劳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劳动道德情操,提高对劳动的认识,形成尊重他人劳动的美德的意识,因此,小学的劳动大多是从德育的角度讲的。
小学生在学校的劳动,除了主要靠脑力支配的学习活动外,大致有四种类型:
一、礼仪类劳动。比如每周由各中队轮流选出的礼仪员,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督查;升国旗的升旗手、护旗手;鼓号队的学生,每逢重大节日出勤,但平时训练很苦;大队、中队活动的司仪或主持人所从事的劳动。
二、技能类劳动。是指在音乐、体育、美术、舞蹈、等方面有专长的学生,在特定场合,可以展现自己的才华,但他们平时的训练非常苦。
三、体能类劳动。每日的班级值日、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和室外卫生区定期清扫等。
四、服务类劳动。如当班(队)干部,收发作业等琐碎的事情,为同学们服务。还有少先队组织的雏鹰假日小队献爱心活动和社区服务等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由于小学生的性别、性格和成长背景不同,因此,他们在各类劳动中的心态是不一样的,这从他们在劳动中的表现可以观察出来。
有一类小学生,特别重视脑力劳动,学习上特别投入;但是,他们不乐意干体力劳动,即使老师委婉地暗示他们,也顶多是勉强按要求去做,但积极性不高。这种行为背后也许是中国传统的教育功利目的在作怪,中国不是有句古话:“万般皆下贫,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好好读书,长大以后可以做大官,可以出人头地。加上家长存在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不让或尽量少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种劳动。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这些孩子当然会对劳动教育持冷漠的态度了。
这说明,这类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是比较幼稚的,如何转变这些孩子对体力劳动的不切实际的观念呢?最好采取私下谈心的方式,逐渐地让其认识到,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及心理都全面发展的个体。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不仅体现在学习上,还体现在各类劳动实践中;然后有意识地鼓励他们尝试参与体力劳动外的其它劳动,让其在实践中获得充实,得到朋友尊重,唤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再鼓励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必要时教师可以以身作责,带动他们积极参与,使其在实践中自省自悟,改变对体力劳动是下贱的错误观念。
还有一类小学生,在家里从不做家务劳动,但在学校干体力劳动时特别主动,其它的类的劳动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在有教师在场时。为什么会这样呢?专家认为,这是一种“虚荣心”再作怪。他们这样做的动机很简单——我要让教师和同学看到,我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学生,我要获得教师对我的好感,我要让朋友们认为我是值得依赖的……这类小学生实际上,在学校中很大的比重。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在家劳动呢?道理也很好理解——家庭包办一切,孩子没有机会;或孩子在家里获得了充分的满足,他没有表现自己的“欲望”,逐渐地就养成了在家不干活的坏毛病。
当然,这些小学生确实是可爱的,特别是,在某种程度讲,他们这种“虚荣心”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这表明,他们想追求进步,希望做一个高素质的人。所以,教师要保护这种“虚荣”,不要吝啬你的善意的微笑、赞许的目光、真诚的表扬……通过多渠道地拓宽他们施展才能的空间,在实践中培养他们劳动的习惯,在劳动中养成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美德,进而促使其在家在校一个样,相信这些聪明的孩子会心领神会,让你高兴的。
还有一类小学生,为数极少,他们无论在家还是在校都不愿意参与劳动,这说明他们缺乏明确的是非观念。而且,这样学生往往其他方面也表现的肯定不尽人意。对这类学生,我们也不能放任自流,任其自便。更不能采取恶意地指责或不理智地惩罚。因为这样只能使问题变得更难于控制。因此,教师应该讲究一点转化他们的艺术,可以动员或介绍他们参与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能发挥其特长的各类劳动,让其在获得荣誉感的幸福中,进一步产生追求进步的上进心,促使其争着干工作,去让教师表扬他,这样长时期的努力,他们会逐渐地改掉坏习气,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的。
因此,在学校应该重视小学生劳动意识的引导,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接受劳动教育的机会,巧妙地利用各种类型的劳动方式,比如,各个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的体验教育活动和各类社区文体活动,激发小学生劳动的热情,使他们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劳动的锻炼,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习惯。
总之,学校和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使学生手脑并用,智体结合,既锻炼了学生的技能,又使其体会到乐趣。劳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量力而行,选择力所能及的劳动,严格控制劳动时间、强度,注意小学生智力和体力的差异,要因人而宜,不可一刀切。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劳动的自觉性,使劳动成为小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不要过早地让孩子参加有报酬性的劳动,因为这可能养成自私、贪婪的恶习。”而且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也在小学增设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以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有一点应注意,班级劳动还是一种集体性、协作性的活动。有竞争,更多的是合作,教师应有意识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都能感到集体的温暖。
总之,关于小学生劳动表现及不同的心态,教师可以通过其在劳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了解,如果教师能进一步了解其劳动的心态,针对个别学生的劳动偏差行为,适时适度地进行善意地规劝,用耐心和宽容来感化他们,一定会有助于全体小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素质,有助于他们将来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