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秋天的图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二年级秋天的图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二年级秋天的图画

二年级秋天的图画范文1

【关键词】二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近年来,本人一直从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深感低年级孩子写话能力较差,特别是到了二年级这一关键时期,教师的有效指导显得更为重要。下面就自己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和各位老师商榷。

一、要培养小学生的的看图写话兴趣

大家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因此唤起学生的说话兴趣,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激发学生的写话欲望,使他们产生如梗在咽,一吐为快的感情冲动,使写话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如在训练学生观察图画《大课间活动》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说说每天在大课间活动中你们都干些什么?和谁一起玩的?玩些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当时的心情怎样?于是同学们纷纷举手,大胆发言,不但说出游戏的名称,还说出自己是怎么玩的。这时我出示图画,让学生观察,并展开想象,变“静图”为“动图”, 学生觉得有话可说,培养了学生写话的兴趣。因为是学生亲身经历,所以孩子们优化可说,教师引导下将生动的场景写内容顺利的书写出来。

二、要引导小学生认真看图仔细观察

观察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观察是人们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力的发展是思维、表达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看图说话之前只有经过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有深厚的理解,才会在大脑里形成清晰的印象。学会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就等于交给他们一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认真看图,培养观察力。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观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首先应引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再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使孩子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在组织教学《摘花》时,由于孩子们有了原先的找秋天活动,结合自己的感受连同图意,你会发现小女孩的手有点往回缩这一细节,你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妈妈的话语,小女孩的举动,而这也正是这幅图所表达的意思。教师在引导孩子看图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图画的细节部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果孩子们写作时根据教师的引导把画面表达清楚明了。

三、要引导小学生认真看图展开合理想象

二年级秋天的图画范文2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插图,看图学文,读文看图,反复复述课文内容对聋生进行说、写能力的训练

聋校低年级课文多数以看图学文为主,所采用的图一般都形象生动,简单明了,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是对聋生进行说、写能力训练的好材料。尽管“图”是静止的画面,但美丽多彩的图画对学生是很有吸引力的。对于低年级的聋生来说,“看图”是他们了解事物的重要途径,他们喜欢看课文中的图,但对课文是如何表达图意的却不在意。所以,教师要因势利导,从图入手,指导学生通过看图,了解客观事物。在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用恰当的词语和具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图意。在引导学生仔细地、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细心地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有层次地描写图意的,哪些内容图上有,哪些内容图上没有。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看图反复复述课文内容,同时对图上没有的内容可加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经常反复训练,学生逐渐知道写图意不但要把图观察仔细,还要根据画面进行合理想象:想象人物的语言,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图上没有画出来的内容,把一个静止的画面动态化、具体化。如,《秋天到了》一课的课文插图,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秋景图,可按照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在学生弄清图上的景物后,要求学生具体观察天空、云朵、树叶、庄稼的颜色、样子及大雁的动作,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意。对看图学文的课文,经常反复进行这样的练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和进步。

二、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看图写话及语言训练、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插图,精心设计练习,对聋生进行说、写能力的训练

聋校的低年级教材(特别是语言训练)中,编写了丰富的看图说写、看图说话的练习内容,这些图画内容画面简单明了,简洁生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所以,在对聋生进行说、写能力训练时,教师应不怕麻烦,重视每一幅图画,并以此作为聋生语言训练的素材,精心设计每一次说、写训练的环节,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先让学生充分地说,在说好、会说的基础上完成看图写话作业,做到每训练一次就有一次的收获,使学生的说、写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自己动手,拼贴图画设计练习,提高聋生的说、写能力

儿童的语言思维发展是阶段性和规律性的。儿童在学完拼音后,语言思维有了一个飞跃。教师应抓住这个黄金时期,结合聋生动手操作能力强的特点,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图画,根据自己的思维拼贴在写话本上。然后指导学生看图说图。看图说图时要有顺序地把图看细、说细,还要把图看活、说活。最后指导学生把看图说话的内容用一句完整的话写下来。二年级时,学生的识字量增加了,说写动手能力更强了,我开始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剪下来贴在本子上,然后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在说的基础上用几句完整通顺的话写出图意。二年级下半学期,我让学生把几幅顺序错乱的图剪下来,按顺序排列好后,贴在自己的写话本上,并练习把每幅图用一句话说、写出来,最后连句成段。坚持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反复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到三年级时基本会写一段通顺的话了,也能和健全人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了,这样做也对学生进行了审美教育,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四、图文结合,反复朗读,反复复述对聋生进行说、写能力的训练

在聋校的语文课文中,每一册都安排了看图学文的课文,这些课文图文结合,情景交融,教学中可充分发挥朗读的优势组织教学,在朗读体会的基础上,让学生看图复述课文内容,并脱离图文复述,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写法练习写话。如,学习完《秋天到了》一课后,我让学生仿照课文写法,选自己喜欢的一个季节写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我先播放有关“春、夏、秋、冬”景色的视频,再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各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最后写下来,结果学生兴趣很高,写得比较好。

总之,低年级聋生年龄小,说话写话能力处于启蒙解读阶段,正确的引导会使学生终生受益。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说话、写话的过程中,要多表扬、多鼓励,经常给写得好的小朋友一点惊喜,使聋生对写话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为更好地学习语文、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二年级秋天的图画范文3

小鱼的家在清澈见底的湖水里、马儿的家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老鼠的家在黑漆漆的老鼠洞里。而我的家在美丽的城市-杭州。杭州风景优美,还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我爱我的家-杭州。

一说到杭州我们就想到了西湖,西湖的景色可美了,一年四季都不样。春天,西湖边的柳树抽出一条条的“长辫子”,就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在照镜子。西湖边的小花五彩缤纷的:有红的、蓝的、粉的……把西湖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草也没闲着把自己的小脑袋从地底下钻了出来,用绿色装点着美丽的西湖。夏天,也很迷人,荷花像一位位仙女,在西湖上跳舞。秋天的西湖也很漂亮,树叶全部黄了都从树上掉下来,这时,秋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冬天的西湖,也不赖,一片片雪花落在断桥上看起来断桥真的好像断了。

这就是西湖,这就是杭州!我爱我的家!

浙江杭州萧山区蓝天小学二年级:蓝希靖

二年级秋天的图画范文4

北京是一座北方城市,四季分明。

万物复苏的春天,冰雪融化了,柳树绿了,花儿红了,欢快的鸟儿“叽叽喳喳”不停地向人们汇报着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沉睡了一冬天的柳树醒来了。“轰隆隆”的春雷跟柳树说“小柳树呀,快醒醒吧!”“沙沙沙”的春雨给柳树洗澡了,洗着,洗着,柳树的枝条绿了,软了。啊!多么美丽的春天呀!

我非常喜欢北京的春天,但我不喜欢北京的夏天。因为北京夏天非常的炎热。虽然在夏天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雪糕,但是我还是盼望着夏天赶快过去吧。我最喜欢的还是北京的秋天。

北京的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鎏金,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看!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麦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在北京,秋天是最让人难忘的,而寒冷的冬季是最让人可怕的。在冬季,除了有白茫茫的大雪,还有呼号的刺脸的北风。我总是盼望着可怕的冬天赶快过去吧!冬天已经来了,美丽的春天还会远吗?

二年级秋天的图画范文5

关键词:语文课堂;小学二年级;互动式教学

1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化,对于教育各个阶段的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革新,新的教育以及教学方法不断地被引入并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广泛推广,在这一过程就就不断提高了教师教与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较好的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入门阶段,教师自身所肩负的任务无疑是艰巨而繁重的。以下就针对互动式教学在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实施进行的分析与研究,以找寻出更加有效的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2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2.1互动式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互动式教学在初高中年级的运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将这一教学模式引入到小学课堂教学中就变得十分必要了。家长和教师对于孩子的教育情况都十分的重视,在小学阶段孩子良好习惯的两成以及价值观念的树立都与教师有着非常重大的关系。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文在整个学生的小学教育阶段就是在已经初步接触到简单的汉字拼音的基础之上,对语文知识进一步地深化与巩固。二年级的语文课文也是遵循了由易到难的这一原则,并且在课文内容的安排上也十分符合学生所具备的心理特征。因此,这就成为了我们进行互动式教学的一个内在要求。例如在讲解《秋天的图画》时,为了使教师避免对课文枯燥单纯的讲解,就需要与孩子们进行有效的互动,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想象来描述一下秋天的景象。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来进一步的理解课文,同时还能使得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因此,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二年级语文教学目标的需求,开展互动式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2.2互动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般年龄在7至12岁的小学生,都对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并且自身的能动性很强。如果在这期间让孩子们接受“灌输式”的教育,想要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是有可能实现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自身而言,其学习的积极性将会大打折扣。而互动式的课堂教学则能够很好地打破这样僵硬的局面,通过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来不断地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样的互动学习之中能够不知不觉地学到新知识。

2.3互动式教学十分有利于效教学的实现

我们都知道小学教育对于一个孩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首先良好的小学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去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知识,其次还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此来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应该是高效的教学。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引入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在课堂中学生有效学习时间增长。例如在讲解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时,教师就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讲台上进行独白和表演等活动。这样既能够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还能够加深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学会去举一反三,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去运用这些成语。

3小学二年级语文“互动式教学”都几种模式

3.1学生进行分组互动的模式

将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分组,这其实也是进行合作交流常用到的一种方法。语文教师将班里的同学按照人数分成若干个小,将这些小组称之为语文学习小组。老师在讲解课程的过程中如果有需要小组共同解决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可以通过交流与讨论,最终来解决问题。比如在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这一互动形式,让小组内部成员交流自己做过或者遇到的一些好人好事,然后让学生学会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不断引导学生回到课文内容上来。这种模式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2学生进行分角色的互动学习模式

在有些语文课后题中会经常出现上学生分角色文章,或者分角色来扮演文章中的人物。而很多教师会觉得这样的课后练习比较浪费时间。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能够很好地组织学生,将时间把握好,这样的分角色朗读或者表演非但不会浪费课堂时间,反而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课文《坐井观天》进行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准备好分角色朗读和表演的人物,在课堂上进行集中的展示。使得学生能够在扮演小鸟与青蛙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它们之间对话的深刻含义,掌握文章的主旨。

3.3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来促进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

例如在讲解《风娃娃》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对风进行实实在在的体验并提出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在充分联系实际的同时,课文内容也能够得到很好地理解。

4总结

在教育改革深化的过程中,小学生的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群体的广泛关注,教学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语文教学中采用科学合理的互动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培养其进行创造与想象的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学习而言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魏宇波.如何提高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27期

[2]蒲运红.关于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阅读与一句话作文.《新课程・小学》,2013年6期

二年级秋天的图画范文6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 朗读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了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训练,要充分发挥朗读对小学生理解语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朗读训练是一种既能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中心思想的理解,又能达到审美、传情的目的。那么,应该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帮助小学生提高朗读水平呢?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是搞好小学生朗读教学成绩的关键所在。

一、朗读与识字同行

阅读教学就是需要多读,而且要反复的读,在一次次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与文本产生共鸣,而识字教学也能在多读中得到解决,在朗读中小学生也能感知字形字音字义,在朗读中渐渐加深对字形字音字义的记忆,巩固和理解字意。教师必须知道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字相同,声调不同的准确读法,让学生在朗读训练中不断纠正和巩固,在朗读训练中逐步形成发音标准化。字不离词,只有理解了词义,掌握了词汇,才能识好字。因此,在读文理解中,只要不打断学生理解文情,尽量多的给学生创造读词的机会,也就给学生多创造了识字的机会。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在初读中初步感知生字的音形。然后在反复读中,形成语感。在情境中感悟生字字音字形。再就是在多读之后,加大学生识字的难度,把生字脱离具体语境,增强认识单字的能力。为了解决班额大,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识字情况的难题,我让同位合作互相当小老师检查生字卡,一举多得。最后,根据学生检查情况,将有难度的生字重点指导记忆。扎扎实实的巩固识字

二、在朗读中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朗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学习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的。这时的朗读不仅要求正确、流利,还应传达出每部分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一种多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相对小学生而言,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在教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一文中,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这简短的语言,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小学生就从抽象的文字化为准确、具体、生动、形象的感知,进而秋天的美景时而浮现在学生们的眼前。这样不但教会学生朗读这些句子,而且可以激发小学生边读边想象“秋天的图画”的情境,具体形象地理解“秋天的图画”在课文中的含义。多数文章所描述的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思维来说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朗读、泛读、品读等方式,让“秋天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进而真正让学生领悟到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学生的特点是直观和具体的理解事物,而不是从抽象的思维中透视到事物的内在联系。相对于小学语文的课文教学,许多文章只有让小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才能领悟到文章的精髓。作为语文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边朗读边思考,进而想象出课文所描述的意境,让小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读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对第一自然段的朗读,教师先用缓慢的语音作泛读,然后引导学生用凝重、低沉的语调来朗读,把当时我国失去圆明园后的悲痛和惋惜的心情读出来。其中,“不可估量”一词要突出重音,一字一顿,像“损失”这个词两个字之间的停顿稍长一些。随着读到圆明园美丽景观这一段时,基调和语速产生了,用轻松和欢快的语调朗读,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圆明园的美丽。第五自然段叙述了外国侵略者贪婪和无比残忍的强盗行径,又指导小学生用低沉和悲愤的语调来读,从而激发他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

三、在朗读体验文本时,重视词语训练,突破重难点

朗读时,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验人物的境遇,为学生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感情,那么就会激发学生的想象,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学生就会入境入情,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作者产生共鸣。

在教学中,我把词语朗读训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读好双音节字。双音节又分为双声,就是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如崎岖、澎湃、秋千……还有叠韵的,即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如沙发、玫瑰、马达……另外有双声和叠韵组合的,如蝴蝶、葡萄、玻璃等。这一部分的朗读训练可以让学生对字音和字形有机地记忆。第二部分引导学生准确读好轻声。轻声的特点是发音时用力特别小,音特别弱,如动词中的“进来、下去”;名词中的“的、地、得”等,都要求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第三部分是让学生能正确读准变调的词和字。如“一”和“不”的字,在字去声前念平阳,即一夜,不对;在词语中念轻声:如“去不去、想一想”;在非去声中,“一天、一年”等。以上都是指导小学生朗读训练中值得注意的地方,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不易读错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