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虚拟课堂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虚拟课堂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虚拟现实;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
当今社会正处于高速前进的发展时期,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各项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在这样的现代化背景下,全国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及工作手段也不断的得到更新,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传统的教育方式作为我们教学的基础性根基发挥着其稳定而不可动摇的作用,但是仅靠传统教学显而易见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教育工作需要,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积极主动的引进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将创新与传统巧妙融合。接下来,笔者将以计算机教学为主题,试着从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及其与计算机教学的联系等方面谈一谈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一、虚拟现实的特点及其与计算机教学的联系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的言传身教为主,老师说、同学们听,一对多的教学方式搭配一些简单的视频、图片等辅助文件,这样的教学是基础,却已经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所谓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技术造成一种虚拟情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可以让使用者进入到那个情境之中去,从而身临其境的进行工作和学习。结合虚拟现实与计算机教学之间的联系,笔者将虚拟现实的特点,概括有下面三个部分:第一,沉浸感。学生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入虚拟世界中,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都有着鲜活、真实的感受,这种独一无二的沉浸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教学实境中,在虚拟现实的体验中,更加专注、热情的投入计算机学习的进程之中,进而得到更好的学习成效。第二,交互性。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老师在上面传授,同学在下面单方面的接收信息,这样的教学特别依赖老师的表达水平和语言能力,教学效果很难达到最佳。而虚拟现实技术将同学们全部投入三维真实模拟的认知环境之中,同学们的每一个学习操作都会有相对应的合理反馈,教学之间产生一种频繁、高效的良性互动,这种交互性对于我们的计算机教学有着极佳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推广应用。第三,构想性。所谓构想性,是指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前两个特点:沉浸感和交互性的基础之上,虚拟现实所构建出来的逼真世界有着良好的构想性特征,它的建立本身结合了现实世界的大量特征,同时又在用户使用中的真实感知进行不断改良,从而获得了与真实世界最大可能的相似度与反应状况,这样建立起来的虚拟现实教学系统,对学生们的知识水平和视野的提升都带有极大的优化效果。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三个重要特点,在计算机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学生们在高等院校专门构建的虚拟教学世界中可以更好地学习,一改以往那种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传授模式,同学们可以在逼真的教学环境和良性互动中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课程的学习中去,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在是一举多得。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学习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种新兴技术,通过计算机对现实世界进行进行全面模拟仿真,从而为用户提供逼真的使用环境。在作为虚拟现实的载体———计算机的教学中,这种手段的加入显得更为迫切和有益。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试着谈一谈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学习中的应用。第一,虚拟仪器。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往往会涉及多种仪器的相关学习,可是以当前的教学能力,这些仪器很多时候都无法普及到每位学生身上进行一对一的操作练习,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的极大程度下降,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个缺陷。学生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逼真的虚拟世界里进行仪器操作练习,这样的练习可以减少许多现实的仪器损耗,练习的人数和时间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扩展。第二,虚拟课堂。虚拟课堂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可以补足许多传统教学所不能实现的地方。一些传统课堂出于时间、空间、金钱或者技术问题而无法实现的展示教学,在虚拟课堂中有了更多、更大的实现可能。同学们通过虚拟课堂,可以很大程度增强对传统课堂知识的学习体会,也可以学到许多传统课堂学不到的知识。第三,虚拟远程教育。当前的教育模式已经渐渐向网络化时代过渡,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考学、进入大学校园这样的方式进行高等教育学习,一些已经工作或者身处远方的人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深造,从而对国民整体的综合素质、学习水平的提高都有所提高、促进,而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虚拟远程教育,就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工具和关键一环。就计算机教学而言,很大程度上来讲它是具有极大实践性的一门科学教程,作为一种职业培训,很多需要它的人并没有办法全职来到高等院校进行实地学习,这种时候,虚拟现实技术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途径———通过虚拟远程教育给那些需要它的人一个学习的机会,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三、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在当前来讲还是一门新技术,很多地方都还没有完善,完全进入课堂的条件尚不充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前景是十分光明的,尤其作为计算机科学,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联系十分紧密,将虚拟现实应用在计算机教育中就显得更加的必要和紧迫了。在可以预见的以后,虚拟现实技术会越来越完善和普及,其在计算机教学中独一无二的优势也会越发明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是必然且无可替代的,各大高等院校眼前也在积极的进行这样的教学探索和初步实践,最终它会在计算机教学乃至各门各科教学中都发挥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虚拟课堂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现代测试技术;体验式教学;改革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odern testing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new model
Xuan Guantao, Shao Yuanyuan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modern testing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a network teaching environment is built by integrati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which can carry "experience teaching", and can realiz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physical, multidisciplinary teaching,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other teaching method, has completed the unific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this new teaching mode of modern testing technology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level.
Key words: modern testing technology; experience teaching; reform
1 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
现代测试技术是我国高校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着重介绍不同的测试原理和方法,以及利用各种各样的测试仪器实现对测试信号的分析和处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长久以来,在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总是感觉测试原理非常深奥、枯燥而又难以理解,对不同的测试仪器缺乏感性的认识,也不了解其具体的应用,因此学习起来十分困难,慢慢也就没有了兴趣,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当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如果单独加大实践教学,则又受到课程教学总量的限制,理论和实践脱节,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而且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越来越多,教学仪器的数量和实验场地等也远远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需要。
对此,我们提出了“体验式教学”,在教室中引入虚拟仪器实验教学平台,此时的教室不只是一个课堂,更是一个网络化的“虚拟实验室”,在课堂中不但能完成理论教学,还能在虚拟仪器实验教学平台上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2 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1 搭建理论与实践一体的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尽管现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大大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但也无法同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与传统的硬件实验设备相区别,虚拟仪器实验教学平台采用纯软件化的结构,安装和使用方便,便于在课堂中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搭建理论与实践一体的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一体教学,也便于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主要的是可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是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2.2 现代测试技术理论的多样化教学
现代测试技术理论的公式、图表很多,学生感到非常深奥很难理解。采用课堂板书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印象,易于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同步。但过于依靠板书将花费过多的时间,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将受到很大限制,学生会感到枯燥和厌倦,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特点,重点和难点的地方采用图片、动画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可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借助虚拟仪器将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可视化表达,将测试技术理论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学生通过信号合成与分解虚拟实验(如图1所示),可以深刻领会傅立叶变换的内涵,了解其工程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图1 波形合成与分解虚拟实验
2.3 基于多媒体系统测试资源的实物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课程的实物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学工作者。教室里空间有限,携带实物进入课堂也很不方便,而且还要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如动力供应、试样制备等。针对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现有的多媒体系统测试资源为其开展实物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例如,图2是利用计算机声卡开发的信号发生器。基于多媒体系统测试资源的实物教学方法不但使教师的讲课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也更容易理解课堂上传感器和测试系统部分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而且课下学生也可以在电脑上自己动手设计和开发小测量装置,在实践中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2 基于计算机声卡的信号发生器
2.4 理论联系实践的多学科综合教学
为了加深对现代测试技术理论及应用的认识和理解,进行多学科综合教学的尝试,打通与大学数学、大学物理、机械设计、单片机等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实现各专业课程之间的理论糅合,并使之应用于工程实践,从而开阔学生的学术眼界,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在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中联系工程实际,虚拟仪器实验教学平台中集成了齿轮箱振动故障振诊断、汽车发动机噪声分析等16个工程测量实例,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实例的虚拟仪器仿真进一步理解工程开发的全过程,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图3是转子的轴心轨迹测量。
图3 转子的轴心轨迹测量
3 结束语
为提高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可重构虚拟仪器实验教学平台,搭建网络化的虚拟实验环境,进行了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的探索,使现代测试技术课程中的理论分析变得有趣而又容易理解,实物化教学让传感器和测试系统变得具体和生动,多学科综合教学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实现了专业课程知识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思维的方法,提高了学习的能力,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虚拟课堂的特点范文3
论文关键词:英特尔未来教育,电大课堂,教学质量,远程开放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特别是伴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远程开放教育已从昔日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远程开放教育形式已逐渐被社会所熟悉和接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更是深入人心。但是,随着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红红火火的背后,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是我们从事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人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那就是如何保证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教育质量。提高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综合的复杂课题,但无容置疑课堂是教育的主要阵地,传统教育如此,远程开放教育也是如此。电大远程开放教育除了传统教育的面授课堂之外,多了远程开放教育特有的虚拟课堂。虚拟课堂成为了远程开放教育的标志性特色,正因为这样,电大系统在从事远程开放教育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里过分强调虚拟课堂建设远程教育论文,忽视了面授课堂的重要性。其实,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有别于其它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仍有面授课堂,电大系统在应对远程开放教育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强化这一特色。调整处理好面授课堂和虚拟课堂的关系,用面授课堂引导虚拟课堂,办出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特色。
一、开放教育面授辅导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虚拟课堂轻面授课堂
虚拟课堂作为远程开放教育的标志性特点,在远程开放教育领域不断被强化。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也不例外,一段时间以来甚至认为面授课堂应该淡出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虚拟课堂的建设上,不断压缩减少面授课时,想通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建立起来的虚拟课堂低成本高效率地满足一切学生的一切学习需求,而其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思想影响着远程开放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其实虚拟课堂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神奇。先不说目前科学技术还远不能替代人的劳动,学生不可能通过网络解决遇到的所有学习问题与困难。在虚拟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个概念化的、没有任何及时反应的虚拟的学生,而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充满个性的人。即便网络课程预设一般疑难问题解答也不能满足众多学生个性化的需要。师生之间电子邮件沟通也只不过是事后的集中答疑,在虚拟课堂上,教师看不到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这样又怎么能因材施教呢?在虚拟课堂上,学生面对的是一个看似近在眼前,但从不注意自己,更不认识自己的远在天边的老师,如何能产生师生共鸣?即使技术上能够做到视频双向交流,也不能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师生分离”不仅是时空上的分离,更多的是情感上隔离论文格式范文。他们缺少情感上的交流和体验,不可避免的在心理上产生一种隔离感和疏远感,学生感受不到普通学校校园中那种和谐、热烈和充满朝气的气氛,更感受不到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
远程开放教育至少在目前条件下,应该在大力建设虚拟课堂的同时仍需加强面授课堂教学,否则将会以牺牲远程开放教育质量为代价。电大系统在从事远程开放教育的过程远程教育论文,更要充分利用系统优势在建设虚拟课堂的同时,加强面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特色。
(二)教师观念没有根本转变
面授辅导课强调“辅导”,而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自学。但我们的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又回到传统教学的模式中,经常出现“课时不够”的现象。其实,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辅导教师其工作量远大于传统教师的工作量,在教学过程中,辅导教师要创造性的工作才能胜任和适应。因而作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辅导教师应深刻认识到肩上所负的重任及时代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不断学习和研究远程开放教育理论,研究辅导课教学规律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同时学校也要充分认识远程开放教育辅导教师的工作特点,尊重和重视辅导教师的劳动,适当提高课时酬金。
(三)学生到课率低
面授辅导课是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通过学生一定量的自学,辅导课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但在实际面授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提前自学或预习,其结果是赶不上课程进度。也有的学生自学能力较低,不善于自学,他们把所有希望全部寄托在辅导课上,根本无法理解课堂知识。因此,多数学生对面授辅导课失去信心,不愿意听课。还有部分学生入校时就抱着混文凭的想法,根本不想听课。最终导致面授辅导课到课率很低。
(四)课堂教学效果差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课堂教学主要包括集中性的面授辅导课,网上直播课,音像课等。过去一段时间我们把主要精力用到了抓硬件环境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我们特别注重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忽视了人的现代化。没有对面授辅导教师进行必要的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其结果是有了先进的设施设备、先进的校园网络远程教育论文,但没有驾驭这些设备和开发应用网络的现代化教师。大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课堂教学没有创新,不能充分利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技术装备与条件去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课堂教学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二、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特点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是英特尔(Intel)公司为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而设计的一个全球性的培训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对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懂得如何促进学生进行探究型的学习,如何将计算机的使用与现有课程密切结合,最终使得学生提高学习成效。
(一)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教育正在从传授答案的教育,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教育转变。“英特尔未来教育”将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无微不至”地体现在培训过程的各个模块中,全书没有讲什么是建构主义,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化过程,我们知道了原来这就是建构主义的理念。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正是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应该具备和掌握的。
(二)互动式的教学
“英特尔未来教育”随时随地不失时机地诱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了互帮互学、相互启发、团结协作的关系。学习的过程不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构建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过程。远程开放教育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缺乏联系与沟通,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组织课堂教学可以大大改观这种状况。和谐的人际关系、密切的联系与沟通可以吸引更多的电大学子回归电大课堂。
(三)任务驱动式的学习过程
“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学习方式是以活动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学生必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求、感知知识,培养技能,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可以大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每个具体任务的驱动下完成知识的探索、技能的培养论文格式范文。
(四)检验学习效果的评价量规
“英特尔未来教育”要求教师为每个学习内容设定一个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使学生能够自主地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的各个环节做出分析和判断,并进行反馈和自我调节。提供有关学习调控与评价的信息,培养学生能够对学习不断地进行自我诊断、自我反馈、自我调整和自我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将“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引入远程开放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及“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培训
要将“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引入致电大课堂教学中去,对教师进行“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培训是必要的。要求每个电大辅导教师至少参加一期“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班,学校把教师培训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要亲自参加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学校要统筹安排培训、教研、课程改革,并建立相应的人事奖惩制度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
在培训过程中远程教育论文,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部分要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学习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不仅要让教师体会到信息技术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的理念,还要提供具体可行的操作程序,使每一位教师能够得心应手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去。
(二)建立网上“英特尔未来教育”学习平台
利用现有校园网络系统建立网上“英特尔未来教育”学习平台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英特尔未来教育”学习平台的建设促进校园网络的综合利用和进一步完善。有了这个平台,所有辅导教师,不论是校内教师或是外聘教师都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有效地交流与沟通,给教师以自我学习和不断提高的机会。这个平台应该对所有学生开放,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各种问题的讨论,给学生以自我发展的空间,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三)每个专业选定1~2门课进行试点
引入“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可以大大地改观电大面授课堂的教学效果,但需要教师掌握娴熟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技巧,以及对“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的充分理解。在试点初期每个专业先选定1~2门课程进行试点会比较稳妥。随着教师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应用水平的提高,逐步扩大试点课程。
(四)对学习成果进行宣传展出
对采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组织教学课程,学校应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不断地进行宣传与展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学习和讨论中来。
[参考文献]
[1]自主学习理论的新进展[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9,3.
[2]自主学习的组织形式设计[J].北京电大学报, 1998,2.
虚拟课堂的特点范文4
开放式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其特点是减少受教育机会的壁垒,让学习者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支持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在合适的学习时间、地点和效率进行学习,以期获得学习的选择性和灵活性,促进主动性学习。开放式虚拟教学是一种开放式学习概念的具体体现,其是以早期的通信技术为基础。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通常可以较快和较高效率地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因此特别适于作为开放式虚拟教学的对象。借助于开放式虚拟教学手段,学生和教师可以在不同时空进行教学交流。①②③④⑤⑥⑦但是,教师借助于这种开放式虚拟教学通常只能实现其教学管理和教学辅导职能,而不能有效履行其教学职能。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除了能够获取完整的学习材料外,无法获取有效的学习质量评价、完整的课程信息以及相关的教学管理信息等。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的开放式虚拟教学已在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⑧⑨⑩网络整合了开放式虚拟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而可以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加高效地体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些活动可包括学习质量评价、学习交流、学习资料获取、教学管理和学习所需的支撑网站。学生可以使用电子邮件、新闻组、表决器、同步音频和视频会议、电子白板等多种方式,轻松地交流学习经验,同时进行协同学习。
然而,基于网络的开放式虚拟教育在突出网络技术的潜力时,还应该注意到,学习不只是某种技术的问题。用来呈现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学习的系统是重要的,但同样重要的是学生本身的特点。开放式虚拟教学的成功或失败,还取决于涉及学习者的所用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技术的计算机专业混合教学模式。
1 混合教学模式
在实际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在校课堂教学和远程教学两种模式。本文定义混合教学模式是处于上述两种教学模式之间的一种形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接受的学校课堂教学的次数比在校学生少,但其也并不是纯粹地使用远程教学模式,仍然需要适当地在校课堂教学。
在校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频繁地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教与学。通过教学过程,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控学习时间,传递学习资料、指导学习活动等。换句话说,在校课堂教学依赖于一个强大的完整的教学管理支持体系。这种对于教学管理支持体系的依赖程度,会随着学生规模扩大呈急剧上升之势。基于网络的开放式虚拟教学在采用了混合教学模式后,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虚拟教学并不等同于远程教学,其可以容纳不同类型的学生,这正好符合开放式学习的理念。其教学对象可以是在校学生,也可以很好地适用于在职的学生。
虽然许多研究表明,虚拟教学与课堂教学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虚拟教学课程完成率远低于传统课堂教学。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在混合教学模式下,在校学生可自行选择合适的学习时间、地点进行学习,同时又可保证一定的课堂教学次数。对于在职的学生,这种模式使得他们能够在工作的同时,承担大学课程,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在这种基于网络的混合教育模式下,学生在虚拟环境中,由于没有教师的亲身参与指导,必然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自我激励,不断地克服困难,取得进步。而在课堂环境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展示他们的理解能力,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在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灵活的教学方法。首先,确定基于网络的开放式虚拟教学的教学内容。制定了相关学习资料、评价标准、测验、音频视频剪辑等的任何所需的多媒体信息。混合教学模式的学习内容不一定完全是电子媒体,也可以采用非电子媒体,例如文本书籍。长久以来,纸质书籍无论何时都是最适当的学习途径。这样在一次课堂教学之后,学生可以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的任何时间里,通过获取相应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虚拟学习。两个星期后进行一项课程检查,以确定虚拟学习的效果如何。在期末考试时,将“虚拟学习的效果”这个主题作为考试的主观命题,加以考核。其次,通过上述过程,教学确定整整两周,所有内容教学可以有虚拟教学形式完成。在这个阶段,教师已经获得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段,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再次,教师构造一个完整课程单元来发挥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一个十八周的课程可能涉及四次与学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第一次课堂教学是解释这个开放式虚拟教学环境的概况,并向学生介绍学习资源和支持系统。在第四周和第八周的课堂教学通过处理学生遇到的问题。在第十八周,也就是最后一次课堂教学,可以用来做出整个课程的总结和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这里所提倡的多步灵活的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教师可以逐渐培养学生使用虚拟教学环境学习,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置于合适的虚拟学习的层次中。而教师在通常比较紧张的时间压力下,虚拟教学内容没有较大的改变,就不必进行重复的准备。即使教师在初次使用混合教学模式时感到无所适从,但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在本质上是有趣的。对于那些在校学生,其需要一个更灵活的学习方式,将意识到混合学习的灵活性的价值。对于那些在职学生而言,他们也许能够参与每月一次的重要课堂教学,但是他们的工作并不总是允许他们参加每周课堂一次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 虚拟教学环境
本文所提的开放式虚拟教学环境采用了混合教学模式,其关键技术必须支持线上线下的协同工作。线上关键技术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如何解决为这种虚拟教学环境中为计算机应用程序定制专门的网络浏览器。网络浏览器是本系统重要的人机交互接口,这是至关重要的技术难点。
具体而言,虚拟教学环境在配置教学内容时,应该区分存储和使用教学内容的通用特征和实例特征。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特征自定义教学环境的功能,设置教学环境的约束条件,并可以自定义地配置计算机应用程序。而且,虚拟教学环境中的教学内容可以为个人和小组等不同学习组织形式提供可选的功能和灵活的方案及其应用。传统的方法不能通过计算机程序支持高效的处理。对于教学信息的计算机描述的结构化和关联化,必须要进行适当的改进,以保证一致的信息结构。在虚拟教学环境的方法,使用的管理模块,教学计划和学生 课程模式剖面以一种一致的结构的形式存储起来。
虚拟教学环境必须能够提供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类似的教学服务。通过前述定制的专门浏览器处理可以提供所需的教学资料、学习背景知识的链接,以及其它基于因特网的能够提供给学生和教师的更多服务。该虚拟教学环境的一个优势在于,可以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虚拟环境混合使用,无论是课堂的教学过程,还是远程的应用程序都可以使用先进的虚拟教学环境。
3 结论
本文所提出的混合教学模式具有对于不同学生的正确的分类能力。这与早期的仅仅是基于网络学习方法有本质的区别。早期的基于网络学习方法是依赖学校和教师简单地传递学习资料来实现基于网络的开放虚拟教育。本文所提出的混合教学模式除了提供在线的学习资源,还穿插有适当的课堂教学。并且本文所提出的基于网络的开放虚拟教学还具有教学内容、课程管理能力,并且为虚拟环境中的学生的需求而优化。
当前仍有很多学校以简单的网络为基础来传递教学内容。只是将这种方式作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补充。这样的系统往往不包括在线支持教学内容的支持,也没有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这使得远程学习者会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太可能取得成功。人们真正需要的是将网络技术作为一个虚拟教学的关键因素,利用其通信的便利性和高效性,支持真正的协同学习,从而使得学生真正融入到一个具有沉浸式多媒体体验的混合教学环境中。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00125) 项目资助
注释
① 刘志坚.探析教育信息化中的微格教学[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6).
② 张健.良好学习风气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8).
③ 王出航,任丽莉.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6).
④ 沈成凤.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完善研究[J].吉林教育,2009(28).
虚拟课堂的特点范文5
名称为:人才分流培养模式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研究
中国分类号:F590.66
1虚拟旅游的概念及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虚拟旅游,指的是建立在现实旅游景观基础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或超现实景,构建一个虚拟的三维立体旅游环境,旅游者足不出户,就能在三维立体的虚拟环境中遍览遥在万里之外的风光美景,形象逼真,细致生动。虚拟旅游是vrp-travel虚拟旅游平台技术的应用范围之一。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场景的三维模拟,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使操作者感受目的地场景。
国内外有关虚拟旅游的研究有和旅游学研究共有的通病,概念界定不统一、缺少系统的理论体系、创新性少、学者们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实例研究还太少等问题。但这也预示着虚拟旅游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随着中国网络的普及,旅游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虚拟旅游的适用性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得到发挥。柯玮认为从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可实施性出发,着重在回归行动研究、创设虚拟情境、考虑体验差异、实现师生互动[1];许东认为目前旅游高等教育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成果较少,多集中在实训体系方面,对于虚拟现实技术在高等旅游教育中的整个体系研究较少,需要加强[2];燕浩鹏(2008)发现虚拟现实旅游实验系统完善了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手段、突破了风险、成本和时间的限制、实现教考结合[3];陈丹红(2008)又把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概括为三个方面: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了虚拟知识学习系统、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了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了虚拟训练教学系统[4];魏凯(2007)从旅游实训教学的角度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并将旅游现实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5];张莹(2008)指出在旅游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常规教学方法,存在着教师与学生的矛盾、教师与教学手段的矛盾、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互动性、沉浸感可以解决这三大矛盾[6]。以上的研究都很好的反映出虚拟旅游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将是未来教学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2虚拟旅游的教学应用优势分析
2.1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秉承的是传统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或压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传授――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致使课堂上教师是主体,学生次于客体,课本的讲授重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不难看出,教师、书本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和重点,课堂以知识为唯一的追求,教学的任务就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导传递已经积累好的知识系统、已经形成了的学习知识技能,教师机械的灌输学生间经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完全忽视学生生命发展的主动性和独特性。学生作为一个有生命的完整个体,如此课堂,如此教学模式,只能单一的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而不能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主动学习、思考的有能力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
旅游管理肩负为社会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担,办学定位是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其他层次的教育,教学重点与理念应为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社会与企业的需求,这样的培养模式就需要将虚拟旅游引入本科教学之中,为教学提供模拟的“实际”环境与培训。虚拟旅游课堂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马斯洛五个需求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需求,通过虚拟旅游将个体放置在“创造”的特定情境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现时”的压力,认识自我;另一方面通过特定的问题情境推动学生“模拟”现实环境中遇到的问题,强化自我。
2.2教学方法的比较分析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而长期以来,人们都片面的把教学方法理解为教师教的方法,完全忽略了学生学的方法。所以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一直都占据课堂,主要方式是注入式传授,实际是知识灌输,重视大运动量的练习、作业,实际上流于机械训练,学生面对的是教师的权威控制和教材的“霸权话语”,其学习方式就是死记硬背和交差式的练习,根本无主体性可言,初高中教育是奠基基础知识和接受间接经验主要的阶段,讲授式教学法和练习法还算可行。“在目前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研究中,大多偏重于课程体系的整合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而针对旅游教育具有个性化意义的教育教学方式的研究与实践相对不足,致使科学的培养也缺乏了实现的通道。”[3]大学本科教育是注重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情景模拟式教学,是指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受教育者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经济性、见效快等特点。采取这种方法实施教学,使模拟手段的使用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强调给受教育者尽量多的模拟机会,让他们在模拟活动中增长知识与才干。从概念中不难辨出,虚拟旅游与情景模拟式教学法有共通之处,所以将虚拟旅游融合于情景模拟教学法中应用到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虚拟情景模拟教学”,借助虚拟旅游对所学专业的各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课程结构、考核要求、教学支持等学生普遍关心的教学信息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规划与管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其规划与自我管理能力,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念。
2.3教学内容的比较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是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育而建立的一个新型学科。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己设计旅游模式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而且强化了学生对于旅游管理的深刻认识,由于虚拟旅游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便捷性、开放性和沉浸性,可以蔑视权威,所以教师和学生在虚拟旅游的课堂建立的是一种真正的人格平等的关系,这样的课堂不仅可以实实在在的传授给学生们知识,而且使同学们对教师的修养和个人人格都有了更深的了解。目前我国大部分旅游本科院校开设课程的顺序是先一般性基础学科和经济管理学科,再到人文学科和旅游学科,课程安排的顺序上一般也是先理论性强的课程再到操作性强的课程,最后在大四时安排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以至于不少旅游旅游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大一、大二基本上是纯理论的学习,对旅游行业依然是“隔墙看风景”,到了大三、大四,有学生选择考研,继续纯理论学习,剩下的有了真正的实习机会,但这时候才发现只能从基本的技能操作干起,基本谈不上到管理层面的实践,这样培养出来的旅游本科毕业生基本上与市场脱节。
3.虚拟旅游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虚拟课堂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开放型教学;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8-0116-02
一、人文地理学概论的定位及功能
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地理学科中一门专业基础性和导论性的课程,它在人文地理学课程群体中处于总括地位,具有综合性强、涵盖范围广的特点,内容上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实践性特点。课程教学任务主要是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它在学生地理专业素养的培养方面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第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储备功能。人文地理学承担着除自然地理之外的人文基础知识、技能培养任务。让学生掌握地理学各种人文事象的时空特点,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了解与认识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掌握人文地理学分析问题的观点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第二,人文素质的培养育化功能。现代人文地理研究涉及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需要从综合性、空间性、社会性以及生态性等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分析和解决。通过具体区域实例对上述问题的讲授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关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真知、培养他们解决区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使他们形成生态环境伦理和对永续和谐发展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培养大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高尚品德,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开放型教学系统开发的基本理念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来处理人文地理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关系,并实践现代教育创新理念,在突出广度的同时兼顾深度,既要保证让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又要突出前沿、热点,参与创新,并导向实践,是一个难题。我们提出了开放型教学系统的思路,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这一教学系统设计和开发主要体现为以下理念:
1.延伸教学空间,实现教学空间的开放性。由传统的课堂教学空间走向现代网络教学空间,并实现真实的课堂教学与虚拟空间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学空间的延伸,可以相对增加课堂教学时间,有更充裕的时间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难点知识进行精讲,同时发挥传统面对面教学的优势,以引导为主,对部分专题进行深入介绍,点拨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拓展教学内容,由基本概念与理论的基础层面学习导向更深层次。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学科,日常生活中具有大量的人文地理学知识。通过在网站、微信、QQ群等平台设置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和素材,如人文地理教学资源、社会经济热点和研究前沿问题等资料,通过网站和手机APP等供学生实时学习及讨论,实现有选择、自主灵活的学习;也可以开拓学生视野、积累和增长知识,把教学由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层面等导向更高层次的研究型学习。
3.集成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教学中可以把传统优秀的课堂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整合,优势互补,使得教学手段更能人性化、多样化和丰富化。
4.注重实践技能,导向社会实践。通过在虚拟空间平台上展示一些人文实例资料,如当前人类社会、世界或国家正在经历的一些重大人文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将其展示到虚拟空间上,供学生进行讨论;在网站、APP上链接人文地理研究机构或规划管理机构、实习基地、生产企业、政府决策机构等网页,让学生参与或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获取实践真知。
三、开放型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实践
1.开放型教学系统的概念模式。人文地理学开放型教学系统由课堂教学系统和网络教学系统组成。体现了教学空间的开放性,由传统的教室扩展到了虚拟空间;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由教材扩展到了现实的社会;指导教师的开放性,虚拟空间教学可由人文地理专业教师团队进行指导(图1)。课堂教学和虚拟空间教学的关系可概括为“精讲核心,适当拓展,完成于课堂;实时指导,开阔视野,导向实践,提高于课外。”把课堂和课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师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内既能很好地完成本科层次的教学任务,同时又把教学活动向更高层次延伸和深化。
2.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和分割。在课堂和虚拟(课外)两个教学空间,按照人文地理课程的自身特点以及本科教学要求、知识的重要程度、必要性以及难易程度,对知识点进行了筛选、整合,把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科学地分割,明确课堂和虚拟空间教学的具体内容和任务。
课堂教学内容主要重点介绍人文地理的发展、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文化地理、人口地理、聚落地理、旅游地理、行为地理以及人文地理学面临的问题等专题。教学中精讲,突出基础性、启发性,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和技能。
虚拟空间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收集和展示人文地理学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研究实例、人文地理课程资料等。以供学生阅读,拓展视野、深化学习,并通过虚拟平台的讨论和答疑等方式实现实时教学的互动。
3.教学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本教学系统由课堂教学系统、课外虚拟自学系统和课程资料库三个模块组成(图2)。课堂教学课件系统,在内容设计上重点突出、重在精讲、点拨启发学生思维,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維和基本技能。在教学方法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发挥传统面对面、有组织教学的优点。课外虚拟自学系统,以人文地理教学网站和手机等通讯终端作为平台,远程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答疑、自测和批阅作业,指导学生在课外自定时间、自定步调、自定内容进行学习,发挥远程虚拟空间教学的优点。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及其知识深化和应用能力。课程资料库则是人文地理课程资料、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时事等集成,按专题组织数据,集成到网站或虚拟终端上,在教学中服务于以上两个模块,并用于学生资料文献的查阅与学习。
因此,本系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和自学有机、高效地结合起来,教学过程始终贯穿现代教育的基本思想,把现代知识传播及教育的各种手段综合集成到教学中来。
四、结束语
开放式教学系统通过多年来在本科地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来看,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与以前的应用相比,在创造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通过本课程教学,增强了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
作者:周忠学
参考文献:
[1]郑耀星.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与高校跨世纪教学改革[J].人文地理,2000,115(15):54-57.
[2]李刚,吴元芳.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新思路[J].福建地理,2004,19(2):42-44.
[3]陆林,凌善金,王莉.试论高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改革[J].人文地理,2003,18(5):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