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管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管理措施范文1
安全管理是生产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安全第一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近年来随着电网不断壮大,科技力量逐渐丰富,人员众多,层次良莠不齐,刚性缺员严重,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互相推诿,对自己的工作不明确等等。所以加强电网完全管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头等大事,是保证人身、设备、电网安全的基础。
1 落实防控措施,防范人身事故
防人身事故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要求,坚持“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原则,建立有效的责任传递机制,形成层层落实、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局面。充分运用应急处理远程指挥系统,加强各类检修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全面规范班组作业行为,认真落实工作许可、安全技术交底、停电、验电、接地等防止人身事故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坚决杜绝人身事故的发生。严格按照国家能源局“标准化达标评级规范”要求,对各项规章制度和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对现场违章行为及时通报,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处理。
2 建立电网风险管理机制,提高电网风险管控能力
高度重视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定期梳理电网安全风险,有针对性地做好风险识别、风险分级、风险监视、风险控制工作;通过重要性评估确定设备重要度,明确设备分级,梳理出电网中的关键设备,分析关键设备在电网中的位置和作用,以便及时了解、掌握和化解电网安全风险。电网管理人员要树立电网风险意识,建立关键设备概念,要详细掌握分管范围的主网、配网、重要用户的关键设备情况,采用规范、动态、系统的方法去分析、识别电网中的薄弱环节,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超前控制;电网生产部门要结合电网风险、设备价值、重要用户情况及设备运行状态评价和风险评估结果,合理安排设备试验周期。电网调度要进一步细化电网反事故应急预案,将预案的执行过程细化并分解到各基层单位和变电站。
3 加强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强化设备综合治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1)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保证做到安全隐患“时时排查、时时治理”,必须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要将设备安全隐患排查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安评、电网运行方式分析和“春、秋”查、安全生产大检查等工作相结合,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进行分析、分类,分级安排治理,使设备隐患得以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和治理,全面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2)完善配网基础资料,全面核查配网安全状况。重点开展对配网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的安全管理检查,明确管理人员,计算开关负载能力,消除“卡脖子”情况,制定合理的互带方案,防止线路过负荷和保护误动。要重视配网的边缘线路,查找“死角”和“盲点”,对跳闸频繁的郊区线路、农电线路和草原线路,要做到原因心中有数,及时安排改造,提高供电可靠性。
(3)加强重要用户自备应急电源管理,规范自备应急电源配置,严格执行自备应急电源接入技术标准,严防用户反送电造成事故,同时加强用户资产涉网设备和代维护设备的管理和核查,明确相关安全职责;协助、指导、督促用户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降低故障率。
4 规范施工安全管理
强化发包及外包工程安全管理,严格审查外包施工队伍资质,对无证承包、无证施工、转包和违法分包、以包代管、资质作假及不满足要求的坚决予以清退;对资质较低、能力不强、发生重大违章或事故未遂的、超越许可施工、不合理压缩工期、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责任不落实等行为要严厉打击。要加大外包队伍培训力度,提高入网作业人员安全素质,加大现场安全监管力度,加大违章作业成本。各职能部门要认真组织各类施工技术方案、施工“三措”审核,加强对涉及主网运行设备改造工程以及重点切改工程全过程管理,确保各项施工安全。电网相关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及时到现场,监督、检查、落实“三措”的现场执行情况,电网安全管理部门要及时修编完善施工安全协议,电网项目管理单位和运行单位做好施工的过程管理和阶段性验收,做到全过程工程管理。
5 夯实基础管理,细化管理标准,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结合电力生产工作实际情况,按照国家能源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总体思路和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管理体系,明确各基层部门的职责分工,统一管理、系统规划、各负其责、协调配合;认真梳理存在的问题,制定并落实整改计划,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6 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水平
加大安全培训费用的投入,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力度,创新培训理念,努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意识,统一思想,树立“培训是员工第一福利、安全是第一效益”的理念,充分发挥专家、技术带头人作用,结合电力生产工作实际,以岗位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实实在在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一线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个人防范事故技能;同时要监督劳务派遣单位对劳务派遣工基本安全知识的培训,用人单位要本着“谁使用谁培训、干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进行劳务派遣工培训;对新人员(包括正式工、临时工、劳务派遣工等)要进行强制性安全教育培训,符合岗位需要,切实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知识水平。
7 结语
电网安全管理任重道远,随着电网的不断壮大,单凭日常检查督促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要在落实制度的执行上加大力度,重点做好工作人员安全责任心教育,同时各业务管理部门也要起到保障作用,要把查找出的安全隐患真正落到实处,真正把责任意识和安全保障工作落实执行到位,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孙晓明.牢树企业安全理念提升安全文化层次[J].现代企业,2003,12:40-41.
安全管理措施范文2
【关键词】手术室;安全隐患;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49-02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ecurity hidden danger operating nursing,formulat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Methods:the operating room in nursing potential unsafe hidden danger list,nursing safety strategy measures.Results: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staff ful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Make nursing standard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Conclusion: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safety management to minimize the incidence of safe hidden trouble.
【Key words】operating;safety hidden;countermeasures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工作场所。手术室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严重损害患者的安全与利益。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和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利益和安危能否得到保障。因此,针对手术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我院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与利益。现将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安全管理总结如下。
1 外科手术室护理常见安全问题
1.1护送病人不当,甚至接错病人
1.1.1接错病人常发生于同一病区有重名病人且同日手术时;同时有两名以上急症入院病人(没有办理住院号)时;由于手术病人术前紧张、睡眠欠佳及应用镇静剂,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易发生接错病人;接病人者未认真核对手术通知单信息,导致错接病人或接错手术间。
1.1.2 护送病人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当会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2]。
1.2手术安置不当
1.2.1手术的安置以既符合手术操作需要,又不过分妨碍病人生理功能为原则,其操作要轻柔协调,注意负重点和支持点是否正确,各种垫物和支撑物软硬要适中到位,已安妥的舒适不移位。
1.2.2此类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巡回护士违背上述原则,对术式不甚了解,缺乏与术者、麻醉者沟通所致,多见于全麻、消瘦、手术时间长、高龄等病人。手术放置不妥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就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压疮、桡神经、坐骨神经、腓总神经的损伤等,或影响患者的呼吸及血液循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1.3清点有误,操作不当
1.3.1忽略检查校对,导致异物遗留;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造成医疗事故。清点制度执行不到位或清点马虎,操作不当致器械损伤或缝针丢失,外来器械清点、管理不严。术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为今后埋下了隐患。
1.3.2术中注意力不集中,手术前、中、后物品清点有误,术中物品添加未及时登记,造成物品数目清点错误。
1.4 手术部位错误
手术部位错误: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术前未按病历记载核对或未认真核对患者手术部位,术者凭印象错误为患者施行手术而导致手术部位上的错误,其中对称性器官手术容易出错。
1.5 用药错误
1.5.1病人手术中病情变化快,用药品种多,且要求及时。尤其是体外循环及器官移植手术,病人输液路径多,护士缺乏药品知识,加上不熟悉病人病情,易发生用药错误,造成不安全因素。
1.5.2有的执行口头医嘱有误,而用错药、输错血或用错剂量。术中用错药、输错血:①外用药、静脉用药标志不明显;②药物未定位放置,使用时未认真核对;③执行口头医嘱有误;④输血时未认真执行输血查对原则。
1.6医护间缺少沟通
由于各科手术医师手术时特殊习惯及其他配合要求不同,而医护间未进行有效沟通,造成术前物品准备不足或过多,如有的医生习惯用吸收缝线,有的习惯用不吸收缝线;个别护士贪图方便把所有的一次性用物递上手术台,结果医生未用,造成浪费。
1.7护理人员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各医疗机构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尽量压缩编制。护士人数远没达到卫生部的编制要求,护士加班过多,超负荷工作,易造成身心疲惫。有研究表明假如护理人员文化低,素质差,频繁轮换,培训不够,将会导致更多的院内感染和其它不良反应。
2 安全管理措施
2.1 术前访视制度;术前一天器械护士凭手术通知单到病房查阅患者的基本情况。进病房时仪态端庄,态度热情亲切,向患者说明来意,主动介绍自己的姓名和次日将为患者手术所承担的任务,称呼患者时用文明礼貌用语[3],可轻握患者手部减轻患者恐惧感。与患者交流时语言轻柔、通俗易懂,给予患者关怀与支持,树立信心。进入手术间后再次核对病人信息,就彻底避免了接错病人,手术部位错误。
2.2 接送病人签字制度;为避免术中用物、器械不足和质量不良造成意外,我院建立接送病人签字制度。器械护士接病人时将病历、X线片、CT片、疝气补片等带齐并签字。科室成立了专业小组,轮流外出进修学习。我科还建立了手术流程制度,并对各种器械、仪器设备设置专人专管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3 严格的查对制度;为避免遗留物品于患者体腔,我院建立了严格的查对制度。术前、术中、术后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详细记录在《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单》上,除记录各种物品的基数外还应注意完整性与完好性。如需替换手术护士,则替换的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要与当前的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共同确定所有物品的完整性与完好性后方可替换。
2.4 预防切口感染的一系列制度;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绝对分室存放,专人定期检查,及时重新灭菌。外用药与静脉用药分室放置。手术人员手部消毒液及手术间定期作细菌培养。手术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参观者应固定手术间,限制参观人数,减少走动和开关手术门。禁止从污染手术间进入无菌手术间参观。术毕,手术器械用含氯消毒液浸泡1h后再刷洗打包,手术间内物品、操作台、地面、墙面可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并紫外线照射1h,空气消毒机消毒1h后手术间方可使用。废弃物焚烧处理,以彻底杀灭病原体避免交叉感染[4]。
2.5对于术中植入人体的物品应提前做好防过敏措施。面对重大手术或患者为体弱多病型时液路应至少开通两个。为避免用错药、输错血,术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使用任何药物时,应与麻醉师共同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及有效期。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前需复述一遍,并做好三对(对药名、剂量及用法)[5]。准备取血时将输血单内容与病人病历核对且每次只能取一个人的血,避免取错。取血后与麻醉师再次检查、核对无误。输血时密切观察,输血后将输血袋放置24h,确定未发生输血反应后,毁形处理。
2.6 安置手术时既要充分暴露术野又要避免肢体过度外展内收。截石位时腿下垫好棉垫防止压伤肌肉和神经;俯卧位时,头部置头圈,肩下、胸部、腹部、会阴、膝下及足下垫软枕;仰卧位时,耳后、肩下、尾骨、足后跟处垫软枕;侧卧位时,颈下、腋下、肩下、髂骨、脚踝处应垫软枕。
2.7 标本登记制度一般病理标本,术毕由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共同核对,双人签字确认无误后加入福尔马林浸没标本,由专人送往病理科;对于极小的标本,术前准备几个高温灭菌小瓶,手术取下标本后由器械护士直接放入小瓶内,术毕与巡回护士共同核对无误后,加入福尔马林浸没标本双人签字送往病理科;如需送冰冻,巡回护士准备好标本袋,待标本取下立即放入袋中与器械护士核对无误后立即送往病理科;切忌冰冻标本内加福尔马林以免损坏标本。
2.8 对抢救记录单书写做出明确规定,为避免抢救记录不完善造成不良后果,我科对抢救记录单书写做出明确规定,使用口头医嘱后要求医生及时补记,抢救记录结束后6h内补齐,体现准确性、真实性、及时性。
2.9 护送制度 护送病人回病房时,各种管道和引流管应由专人看管防止脱落,并在接送病人单上签字查看是否将病历、X线片、CT片、手术衣裤鞋等带回,避免由此带来的不便。
2.10加强业务学习,强化法律意识定期组织学习,提高业务素质,鼓励外出学习和进修。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加强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强化法律知识的学习,维护患者权力的同时,把法律作为工作责任,个人权利、义务,自由的价值尺度,确保护理安全。
3 小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医疗护理日趋复杂,手术室安全隐患不可忽视,安全管理成为保障患者安全与利益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慎独精神还倡导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6]。我们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水平。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安全管理中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与利益。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赖晓萍,王美珍.手术室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与安全管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3):1845.
[3]邬艺平.术前访视在手术室的应用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8):1836-1837.
[4]冯立,耿淑琴,张桂荣.如何加强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6):59-61.
[5]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北京.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30-131.
安全管理措施范文3
一、幼儿园安全管理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1.教职工在对安全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很多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者认为,应该教会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同时自身也应该学会多种安全知识与技能以应对意外事故。然而因为资金匮乏等因素的限制,为幼儿园内部安设消防设备不足;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出入通道不畅等现象。2.安全教育目标不明确。对幼儿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主要是使幼儿了解基础的安全保健常识,同时学会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而教职工在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时安全教育目标的不明确,大幅度的降低教育工作的实效性;3.安全教育内容片面化。主要体现在教职工只是对幼儿进行口头上的叮嘱,例如告知幼儿“下雨之时不能在树下避雨”,但是却没有告知其原因是什么,也没有告知下雨之时在没有雨伞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怎样的避雨措施。总之,安全教育内容的不具体不利于幼儿树立安全的自我保护观念,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幼儿参与安全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对策
1.幼儿园内部设施的安全。造成幼儿园设施缺乏安全性的因素是多样化的,例如幼儿园的危房或者是危墙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活动场所地板过于光滑坚硬,以及花盆摆放的方位不合理等。而为了强化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效果,幼儿园必须确保设施的安全性,这是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而为了提升幼儿园内部设施的安全性,幼儿园在园内设施经费投入充足的基础上,定期对大型玩具的性能进行检查,将螺丝脱落问题及时的发现与解决,以降低幼儿在玩耍之时身体受到伤害的概率;同时提升围栏的高度,并对其采取加固的措施,以防止栏杆倒塌使幼儿受到惊吓或者是对其身体造成损害;为了全面落实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将保护垫或地胶板平整的铺设于大型玩具下部,使幼儿身心得到的同时,人身安全也有了充分的保障。2.落实安全教育工作。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涵盖两大版块,一是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二是对教职工的安全教育、为了达到对幼儿安全教育的教学目标,幼儿园在课程体系中应该添加安全教育课程,重点对自我保护以及危险认知两大方面开展教育工作,使幼儿认识到在自己能力所掌控的范畴之内积极而有意识的对外界不良因素实施防范行为,以达到维护自身安全的目标;对幼儿园教职工的安全教育,首先要使他们树立健全安全理念与意识,从思想上真切的认识到保证幼儿安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有这样幼儿园教职工才能积极的发现各种潜在的安全问题,并对其实施有效的处理措施,为构建安全、和谐的幼儿园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再者,幼儿园领导应该发挥导向作用,定期的组织教职工参加安全操作技能培训活动,使教职工扎实的掌握行之有效的、对突发事故处理的方法,并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只有这样当幼儿园产生安全危险事故之时,教职工才会做到临危不惧,对其快速、有效解决,以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3.建立健全安全体制以及检查机制。幼儿园安全检查体制所涉及的领域是极为广泛的,一是门卫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将无关人员有效的与幼儿园隔绝,并且在制度的约束下幼儿擅自离开幼儿园的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二是幼儿园接送体制的建设从根本上保证了幼儿入园以及离园的安全,三是建立《食品卫生安全制度》,这是强化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此外,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是建立在安全管理工作小组成立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专项检查和一般检查等检查工作落实的基础,也是对消毒制度执行效果监测的有效途径。总之,强化幼儿园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的方法是多样化的,有效性安全教育评价体制的建设,有利于幼儿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强化幼儿对安全知识记忆的程度;使安全教育融入进幼儿一日生活中,帮助他们树立安全意识,从根本上强化幼儿园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温海珠.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措施探析[J].文学教育(下),2015,04:143.
安全管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设备安全;本质安全管理;危害因素
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是要在设备寿命周期的全过程中,采用各种技术措施,如设计阶段采取安全设计,提高防护标准,使用维修阶段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改造、改善维修等;组织措施,如安全教育、事故分析处理、安全考核审查等,消除一切使机械设备遭受损坏,避免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经济效益。通常导致事故的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及管理上的缺陷。因此消除设备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是确保生产系统安全的物质基础。消除设备的不安全首先要消除其有害因素。
设备的危害因素分为机械性与非机械性两大类。机械性危害因素包括静态危险,如刀具的刀刃、机械设备突出部分、飞边等;运动状态下的危险,如接近危险、经过危险、卷进危险、打击危险、振动夹住危险、飞扬打击危险等。非机械性危害因素包括电击伤、灼烫和冷冻危害、振动危害、噪音危害、电离辐射危害、化学物危害、粉尘危害等。
1.控制设备的危害因素的基本原则
1.1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在工艺流程中和生产设备上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增加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即使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也会由于安全装置的发挥作用而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
1.2减弱原则
当危险和有害因素无法根除时,应采取措施使之降低到人们可以接受的水平。
1.3距离防护的原则
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对人体的伤害往往与距离远近有关,依照距离危害因素越远,事故的伤害越小的道理,采取安全距离防护显然是有效的。
1.4坚固原则
以安全为目的,提高设备的结构强度,提高安全系数,尤其是在设计时充分运用。
1.5设置薄弱环节原则
是指利用薄弱的元件,在设备上设置薄弱环节,在危险因素未达到危险以前,已先将薄弱元件破坏,使危险范围缩小或使危险终止。
1.6互锁原则
是指以某种方法使一些元件强制发生相互作用,以保证安全运行或操作。如高压配电屏的网门,当合闸送电后就自动锁上,维修时只有拉闸停电后网门才能打开,以防止触电。
1.7自动化原则
在不能用其他办法消除危险因素的条件下,为摆脱危险因素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可用机器或自动控制装置操作。
2.实现设备安全的途径
实现设备安全的途径主要有:设备的本质安全化;面向设备使用过程的安全管理;采用安全防护装置;采用控制技术消除或减弱不安全因素;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重点应为设备的本质安全化及设备使用过程的安全管理。
设备的本质安全化:为使设备达到本质安全而进行的研究、设计、改造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最佳组合,称为本质的安全化。本质安全的设备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杜绝或减少伤亡事故,减少设备故障,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安全生产。本质安全化要求对人—机—环境系统作出完善的安全设计,使系统中物的安全性能和质量达到本质安全程度。要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2.1设计阶段
采用技术措施来消除危险因素,使人不可能接触或接近危险区,如将危险区域完全封闭,采用安全装置,实现自动化等都是设计阶段应该解决的问题。
设备的设计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卫生技术措施:设备及其零部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准向工作场所和大气排放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有害物质,不应产生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噪声、振动、辐射和其它污染,对有可能产生的有害因素,必须在设计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护,必须有直接安全卫生措施、间接安全卫生技术措施以及提示安全卫生技术措施。
设备的设计必须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设备设计使用的材料要具有良好的安全卫生性能:用于制造生产设备的材料,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必须能承受在规定使用条件下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在正常使用环境下,对人有危害的材料不用来制造设备;禁止使用能与工作介质发生反应而造成危害的材料;处理可燃气体、易燃和可燃液体的设备,其基础和本体应使用非可燃材料制造。
设备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设备的操纵器、信号和显示器应满足安全技术并符合人类工效学原则。安全防护装置与设备配套。
2.2操作阶段
建立有计划的维护保养和预防性维修制度,利用故障诊断技术,及时发现故障并处理。对安全装置进行定期检查,保障安全装置始终处于可靠状态,以及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等。
2.3管理措施
指导设备的安全使用,向用户及操作人员提供有关设备危险因素的资料、安全操作规程、维修安全手册等技术文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发现及处理不安全因素的能力。
安全管理措施范文5
关键词:矿井通风;安全控制;影响因素;管理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矿产资源丰富,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但在矿产资源开采中,由于矿井环境恶劣、复杂,增加了安全隐患的发生。矿井通风作为安全管理工作中一部分,良好的通风管理能够预防事故发生,且能够降低事故损失。加强对矿井通风安全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能够进一步把握影响因素,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加以规范,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促进煤炭开采产业健康发展。
1矿井通风安全重要性
针对矿井开采工作特点来看,出现漏风情况,会使得工作地点的风量大幅度下降,造成温度、瓦斯等超标,增加作业环境不稳定性,且会影响到整体作业有效性。不仅如此,漏风还会对现有通风系统运行产生不良影响,通风机无法满足实践需求,无形中增加了作业成本[1]。新时期下,安全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障。矿井通风安全是矿区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关键,也是保护矿区物资财产的屏障。如果对矿井通风重视度不够,发生事故,会对人员安全构成威胁,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经济损失。而加强矿井通风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避免漏风,及时发现问题,做好提前防范,从而夯实对问题的监督和管理。
2矿井通风安全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2.1人为因素
矿井通风问题主要是由人负责,因此人为因素是矿井通风安全控制的关键,但在实践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一方面,管理不到位。相比较国外,我国现有煤矿安全管理技术、预防措施较为滞后,尚未构建完善的预防措施,且事故发生时缺少高效的救援管理措施,一旦出现事故,无法在短时间做出响应。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不高,造成各类通风设备、设施安全保护系统与预期要求相悖,有关规章制度没有具体的要求,与高速发展的生产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思想认识不到位。从思想层面来看,很多矿井管理、工作人员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没有有效落实,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日常工作中,员工之间沟通不畅,在矿井工作中配合度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业违规风险,且无法保障通风安全控制。
2.2物质因素
与人为因素不同,物质因素具有客观性,对于矿井通风安全控制影响较为深远。从本质上来看,通风安全控制主要预防的就是物质因素。煤矿井下存在很多危险物质,其中瓦斯危险系数最高,瓦斯爆炸是一定瓦斯气体、高温火源与氧气量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煤层、地质构造等都会影响瓦斯浓度,达到一定浓度后会增加爆炸可能性。在矿井中,如果煤层自身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在外界压力作用下,会使得煤层释放大量瓦斯,以此来减少瓦斯的存储量。另外,CO、CO2等气体构成的物质被称为过量能量,存在潜在的威胁,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如果没有及时做好通风、应急处理,会引发中毒、爆炸等事故,对人员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2.3环境因素
煤矿井下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且预测难度较大。特别是在人类开采因素作用下,煤矿井下环境发生了变化,对生态环境构成了一定破坏。随着煤层瓦斯释放量增加,释放出来的瓦斯进入井内通风系统后,由于地质遭到了破坏,通风效果无法达到理想效果,井下瓦斯浓度持续增加,直接威胁员工生命健康。除此之外,还会存在一些间接原因,如设备因素,井下通风能力设计达不到要求,如对于通风位置的选择不合理等,且各类辅助设备摆放混乱,缺少对设备的维护,导致尘土堆积增加了通风难度。
3矿井通风安全控制管理措施
3.1完善管理体系
针对矿井通风安全控制,要将其提高到制度层面上,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确保矿井通风安全。详细来说,煤矿企业应设置独立的安全部门,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在制度指导下开展工作[2]。对于具体问题来说,要自上由下贯彻安全理念,只有管理者认识到安全生产必要性,从自身做起,才能够对员工产生正向影响,确保通风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发挥作用。逐步构建管理计划———实施计划———组织人员———管理评审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良性循环。如某煤矿企业还要针对矿井规模、具体情况等确立符合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能够照抄照搬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以此来避免安全事故。对于安全管理,要尽可能做到细致,实施责任制、奖惩制及教育制度等,通过良好的制度体系,营造和谐的井下工作环境,从而提高采矿工作有效性。
3.2推进信息化建设
随着煤矿开采不断深入,对于矿区通风安全控制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煤矿企业要增加资金、人力投入,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设施,积极引进现代技术,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详细来说,企业要安排专人对井下通风做好事前调研,进行量化指标分析,如监测指标、管理时限及巡查内容等,在此基础上确保信息共享,并以人为单位,明确责任权属划分,最大限度上消除监管不到位问题。在工作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追责,强化人员责任意识,从而为该项工作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信息时代下,推进通风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如应用GPRS等技术,对井下环境进行实时监督和控制,发现设备故障,要及时预警,确保工作人员安全。对于通风设备的选择,要坚持针对性、科学性,从选用研究、备案等方面杜绝事故的发生,提高通风安全管理效果。
3.3重视管理队伍建设
人为因素是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核心,要想从根本上避免上安全事故,不断提高人员素质非常必要[3]。在具体工作中,企业要配备管理队伍,整合技术、数据分析、督导等人员,使得人员能够发挥自身专业能力,确保通风安全管理有效落实。同时,为了提高安全性,要有针对性地配置管理人员,根据人员综合素养配置合理的岗位。在选聘过程中,要考虑人才心理、知识及技能等素质,促使人员能够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遇到突发事故时,能够快速做出响应,创建安全的工作环境。培训过程中,企业要立足于以人为本原则,将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放在首位,坚持“育才”与“育德”并重,既要重视各类人才技术与技能培训,还要引导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增强培训内容深度,根据类别、岗位特点,设置科学的培训内容,提高培训实践性。如某企业建立了远程培训模式,推行自主选学模式,通过在线学习、实时课堂等功能,满足员工个性化学习需求。
4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安全是企业生产的前提,与企业未来发展、经济效益存在密切联系。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通风是否良好直接决定煤矿生产安全。因此在实践工作中,要加强对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从人员、制度及现代技术等多个方面入手,构建一套立体、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确保通风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可靠状态当中,从而促进煤矿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磊.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合理化管理措施[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17):48-49.
[2]赵志伟.分析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J].中国科技投资,2013(30):42.
安全管理措施范文6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组织错误;防控措施
引言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耗也在不断扩大,煤炭作为传统的重要能源消耗,近年来开采量也在不断增大,伴随着煤炭开采的就是经常发生煤矿事故。中国工矿企业安全事故中煤矿事故是最高发的,破坏力和影响也是极大的,尽管生产技术及安全设备都有相应改进与提升,但还存在许多组织错误问题,需要我们对其组织错误进行分析研究,寻找相应的管理方法。
1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常见组织错误
1.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煤矿管理有着自己的安全制度,但中国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制度仍然很不完善,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权责制度方面有一定缺陷,在划分和落实的规定上,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缺少相关的制度;其次,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得不到贯彻落实,生产安全管理文件有了,但是在执行上,以及安全责任的落实上还存在不足,有些煤矿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更是形同虚设;最后,一些私人开采的煤矿对安全制度的漠视,缺乏安全制度的约束,会导致安全管理制度对其没有产生组织作用,而且对煤矿企业员工的行为和意识产生误导,从而造成员工在安全技术管理和安全开采上十分松散。
1.2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意识不强,管理基础较差的情况。第一,煤矿企业老板及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的实现而只注重开采速度,对安全管理工作却重视不足,导致安全管理投入不足,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难以落实。第二,煤矿开采人员缺乏一定的保护意识和防护水平,并且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偏低,导致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违规操作等问题,给地下矿井生产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第三,煤矿生产环境都比较复杂,一般处于矿山及地下井,与外界的隔离性强,且开采时间长,空气质量差,单调、高强度的工作很容易造成疲劳感,煤矿开采人员一旦出现疲劳工作,所形成的安全隐患是可想而知的;地下矿井作业环境条件较差,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等大量存在,不仅影响生产进度,对生产人员的安全也有极大威胁。
1.3安全预防管理工作不足
虽然中国煤矿生产的安全性规范设置标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仍然是非常滞后的。主要体现在:中国在衡量煤矿承构架载能力安全性水准指标方面大多情况下仍然选择分项系数或者安全系数,对于地下矿井结构的整体牢固性,在开采工程的防震、防爆等灾害的规范设置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与问题。目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安全预防工作不足,事故隐患严重。主要表现有:一是安全、工商、消费、公安和质监等部门对安全质量监督力度不够,在煤矿过程中,并没有按照严格要求和标准设置相应的安全预报预警系统,导致对一些安全问题的出现不能及时进行掌控,有些煤矿企业虽然配备有安全设备,但是疏于维护和管理,致使这些设备不但没有发挥作用反而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二是安全预案的制定缺失,在事故发生时缺乏有效应急指导,大量的安全事故表明,在安全事故的发生过程中,如果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启动安全预案,那么可以有效地对安全事故进行控制,还可以有效地减小事故的影响范围及造成损失。
1.4安全保障措施不足
煤矿生产往往环境复杂、工作条件差,安全保障措施是确保人员安全生产的基础。但在一些小型或者私人煤矿中,安全保障措施不完善,安全生产保障条件差。具体来说,一是部分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安全保障措施没有确认的情况下就进行生产作业,存在着极其严重的安全隐患;二是对地下作业相关的安全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的进行排除,对于系统的一些主要设备没有进行定期检测、检查以确保其能够正常安全的运行,还对一些老化的、落后设备也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和更换。
2加强煤矿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2.1建立健全煤矿工程安全制度,确保安全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保障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首先,煤矿生产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指定专员负责把生产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其次,在安全管理制度的宣传上,企业应加大力度,宣传安全措施和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让生产人员都去熟悉开采的技术标准,认识生产安全管理制度,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得到有效发挥,并且约束员工的行为,让安全生产深入人心;最后,应该让煤矿生产企业的高层作为安全监督员,下到一线去培训员工的生产技术和安全理念,让员工看到企业的安全决心。
2.2加强矿井现场管理,确保生产安全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监管,更好地保障煤矿生产安全。第一,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通过落实责任,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操作水平,规范生产操作,确保生产安全,例如可以通过煤矿生产企业一名高层到达生产现场与生产人员一起进行生产;第二,加强安全性结构材料的监管,确保通道质量;第三,加强煤矿生产设备、安全设备的管理,确保生产能够按规定程序顺利进行。对煤矿生产现场进行全面监管,实现现场管理在煤矿生产中的安全作用。
2.3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应急计划,确保事故损失最小化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对于加强安全管理工作非常的重要,可以有效减少由于意外事故可能产生的损失,因此,要加强煤矿企业安全防范,就要制定科学的、可执行性强的安全事故计划或预案。第一,煤矿生产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事故计划和方案;第二,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要准确及时地启动安全事故应急方案,以有效地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和控制;第三,要重视对应急预案的评价,客观公正的评审,联合相关消防部门、地质矿产部门、安监部门共同评价,确保预案的科学有效,落实安全预案真正的价值,才能够为应急预案以后的实施和改进提供依据。
2.4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安全保障措施
煤矿开采现场的环境及工作强度给煤矿安全带来的安全隐患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开采过程过,煤矿企业应该尽量改善生产条件,实行人性化管理,减少安全隐患。一方面,煤矿企业不能为了赶进度而不管生产人员的状态而持续工作,这样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还会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地下地质、空气质量和工作强度等对工作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实行人性化管理,以确保生产安全。
2.5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生产安全意识
树立安全意识是重要条件,所以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不管是生产安全还是人身安全,人员都是实施的主体,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障。煤矿生产企业应召开安全培训,并将安全和生产培训持续化,同源全体人员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来,例如在新员工入职的时候以及下到生产前线的时候可以开展企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意识指导。
3结语
煤矿安全管理与控制是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保证能源开采安全的重中之重。因此,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意识、制度、技术层面的控制来把控煤矿安全管理,从而实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屈文涛.完善煤矿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措施[J].现代矿业,2015(6):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