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稻种植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稻种植规划

水稻种植规划范文1

关键词:水利规划;河道整治;综合利用

对水利规划中的河道进行详细的治理是为了满足水利建设的要求,从而能够治理和更好的完成水利项目施工建设。对于河道来说,其自身的状态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河道的整治规划工作通常要在动态的情况下对河道进行整治。在河道治理和开发过程中,某些水利工程的施工会改变河道水文形势的发展和发生,对河道上下游以及两岸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1 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内涵

所谓水利规划中的河道整治工作是为了满足河道演变规律和两岸群众的生命安全而必须对水利河道进行整治和规划工作的全称。水利河道整治是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必须要考虑的部分,其良好的规划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河道整治工作的前提。

2 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类型

2.1 根据河道自然条件进行划分

根据地质地貌等自然因素我们将河道划分为山地河道、平原河道以及河口河道。其中第一种类型河道两侧大多有山体岩石组成,河床主要有基岩或者粗砂石构成,河底通常比较陡峭,落差高度大,水流较为明显,对其进行整治的主要标准是航运和工业取水位,施工时应该将具体的方案在规划中得到体现。第二种河道类型主要是由水冲击土壤而形成的,河道内部的砂石和泥沙的比例不稳定,差异性较高,河流蜿蜒崎岖,形成很多小的水系,主要以防洪、航运和城市建设为整治标准,按照不同河道的类型,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措施。对于弯曲度较大的河道通过整治可以形成微弯河道或者形成稳定的岔道河道。第三种河道的类型主要是由于水流和潮流对河口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而形成的,该种类型的河道整治的标准为防洪、航运和滩地为主,并采取固滩护岸、疏浚等措施对其进行整治。

2.2 根据水利枢纽对河道的影响进行划分

按照这个标准可将河道划分为三种,即库区河段、坝区河段以及坝下游河段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河段主要研究的是水库回水的变化情况,水路的回水变化情况同时兼具了自然河道和人工河道两方面的特点,对于河道内某些码头和港口的区域很容易产生泥沙堆积现象,弱化了河道对边界水域的控制作用,这时可将河道逐步的发展为单一的微弯河道,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航道码头以及取水口的自然条件。同时在规划中还可以制定一些有利于河道整治工作开展的措施,便于后期的整治工作。第二种河道类型的规划主要是配合水利工程设计,针对河流上游和下游部份河段进行了整治工作,控制河水的流量,确保河道运行的通畅以及满足防洪抗洪的要求,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第三种河道类型的河道规划研究主要是实现对河道的动态变换而采用的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该种河道来说,堤坝改变了河道原来的流经方向,导致了下游河道的水位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道的防洪和泄洪的能力,因此对于上述的变化可以进行严密的检测,并作出合理的预测,制定出相应的治理方案和具体的操作流程对其进行治理。

2.3 根据河道的整治程序进行划分

按照这个标准可以划分为河势和局部河段两个类型,对于河道环境复杂和施工难度大的河段来说,对河道进行分段整治是一项有效的措施。通过对河道运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根据不同区段的河道运行情况,采用不同的措施,是解决河道不良状况的最好措施。施工时采用的一般方案是结合其他整治方式对其进行综合的治理。对于第二种类型的河段整治工作,主要根据水流量的稳定情况,对河道的局部区域进行合理的治理,实现防洪、抗洪、航运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

2.4 根据部门的具体要求对其进行换划分

根据这个标准可以将其划分为航道整治、桥渡河段治理以及取水河段质量三种规划方案,主要是根据水利部门的某一个具体的要求,同时兼顾各种施工情况,最大程度发挥出河道的整体效益和功能。

3 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具体内容

3.1 河道特征以及变化情况

这项内容涉及到河道的区域环境情况,河岸的结构、河床的地质地貌以及河道的变化情况,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即将投入施工建设的河道和水域,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分析其可能发生的情况,采用的分析方法通常是实测资料预测分析方法、模型模拟分析、实验调查法等。

3.2 河道的综合运行情况的调查分析

该项内容主要涉及到河流两岸的城镇建设、堤岸的加固和防护以及抗洪、防洪的情况以及航运的实际情况,对这几项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探讨河道整治的整体效果和效益,不断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3.3 河道整治措施

将各河道整治过程中的全部要求并结合河道运行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详细的治理措施。

3.4 河道整治的效益分析

这项内容主要涉及到河道治理完成之后的各项效益分析,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对河道两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资源利用等社会效益。河道整治是一项综合的、动态的工程,因此在治理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的制定出合理的整治方案,达到节约资金,提高各项效益的目的。

4 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标准

4.1 河道水流量以及水位的设计

在治理过程中,要密切结合河道两侧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设置出河道的流量大小,确定与河道防洪抗洪标准相当的水流量,采用造床测量或者平滩流量的方法对河道的流量和水位进行有效的测量。对于枯水期的河道水流量的设计标准应该满足通航续航的标准。

4.2 整治线

河道的整治线说的是河道治理方案实施之后能够满足设计流量下的平面轮廓线。通常情况下,将其分为洪水河槽整治线、中水河槽整治线以及枯水期河槽整治线,其中第二种的整治线对河道的河势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中水河槽整治线在设计图上通常呈现出一定曲率的连续曲线,曲线之间通过河势的直线进行连接,不能形成单一的河道和河槽。其弯曲半径和曲线间的长度一般参照的是附近河段的长度具体情况进行确定,最小弯曲半径一般为河道宽的9倍左右。如果河道还要满足通航和续航的标准,在上述标准之上,结合航道的要求,根据稳定深槽或者江心洲设计枯水河槽整治线,枯水河槽弯曲半径与曲线段间长度,可根据邻近河段确定,通常比中水河槽整治线数值小。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水利规划中的河道进行整治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河道的各方面因素,并将其综合起来,并结合河道整治工作根据河道流量的变化状态以及变化的因素,将河道周围的情况与上游下游以及河道两岸的城市和群众用水紧密结合起来。对整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积极的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将河道的整治规划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孙丽娜,刘晓敏,陈星.河道整治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10)46.

[2]徐国宾.论城市河道整治与景观生态设计[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6(04)27.

[3]郭允霞.水利综合规划中河道整治的规划[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9(04)255.

[4]曲鹏飞.关于水利综合规划中河道整治规划的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9)14.

水稻种植规划范文2

关键词:水稻种植;机械化;现状;缺陷;策略

中图分类号:S23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119-1

0 前言

近几年来,黑龙江的水稻种植面积正在逐渐的扩大,2011年全省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4851万亩,比上年增加389万亩,占了全省的粮食种植面积的23.7%;2012年今年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到5300万亩,比上年增加130万亩以上,水稻种植面积约占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黑龙江省已经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水稻商品粮的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实施水稻种植机械化能够增强水稻种植生产的能力,是恢复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及技术手段。

1 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发展中的缺陷

众所周知,水稻作为黑龙江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是粮食总产量的一半,而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水稻种植机械化对其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阐述黑龙江省的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缺陷。

1.1 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由于水稻对于黑龙江省来说很重要,笔者认为要探讨该省的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实施策略,首先需要了解其现状。对于现状的了解,笔者分为三点来阐述。

突破中心环节的技术,使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技术系统能够初步的建立。黑龙江省经过了两个五年的计划,即“九五”和“十五”的攻关,其对于育秧的工艺与设备、种植的机械、植保的机械、水稻收获的机械以及产后的烘干机械设备的引进与研发方面,得到了突破,基本上解决了水稻机械化中的种植与收获两个中心技术的瓶颈问题。

由于市场的需求旺盛,使水稻种植机械化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近几年来,黑龙江省的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拉动下,农民购买与使用水稻种植机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水稻种植机械化具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几年来,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的措施。此外,各级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措施,加大了资金的投入,为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创造了更多良好的外部环境。

1.2 发展中的缺陷

虽然从现状来看,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前景很好,但是其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笔者认为主要的缺陷有:

工厂化中的大中棚培苗技术仍需加强。只有提高了大中棚培苗技术的普及与推广的力度,搞好了技术的培训与指导,才能把苗培育好,与此同时,还需把农机与农艺紧密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推广以及应用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技术。

缺少专业化服务的组织机制。由于水稻种植机械化投资会比较大,因此稻农不能够独自解决全部的种植机械化,所以如今缺乏一种需要国家认同、农民入股、协作经营的组织,即专业化服务的组织机制。

落后的稻田基础建设。稻田的基础建设落后主要表现在:其一,稻田的平整度较差。方、条田的达标程度比较低。其二,由于不配套输水工程,导致水资源不能够充分的利用,造成了输送给稻田的水源不够。

2 实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策略

为了推广与应用水稻种植机械化,各部门需要团结合作,增强配合力度,坚持探索和发现发展机械化的新门路、新策略、新技术以及新的运营机制。笔者认为,实施水稻种植机械化有以下几点策略。

2.1 加大对稻农的技术培训力度,整体提高稻农们的技术水平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对稻农们进行生产、操作以及保养修理的技术培训,努力的提高培苗作业的质量,降低各种作业的成本。

2.2 重视以及增强稻田的基建

对于稻田的平整以及方、条田的基础建设,政府部门应当进行中、长期的规划,使其达到建设的标准与技术的规范。此外,也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条例,以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机械化作业的正常工作。

2.3 重视与发挥政策的向导作用

政策是有一定的向导作用,只有正确的去运用,才能事半功倍。对于水稻种植的政策主要有:其一,对于稻农进行土地平整与建设达标的农田给予出工的补助,对于稻农购买的各种水稻种植设备给予补贴或贷款;其二,增加引进进口机型,提高对其消化与吸收的力度,努力的研制出价格低廉,性能可靠,适应能力强,操作简便的机型。这些政策激发了稻农购机的积极性。

2.4 加大对水稻种植机械的研制与开发

对于水稻种植急需的关键机械,政府部门应当组织多个部门的科技人才团结合作来攻关,达到改变当前的科技力量的分散、研制与开发进步的缓慢等状况的目的。笔者认为,只有通过技术的合作与自行创新,才能促进该省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

3 结语

机械化是提高水稻生产率的必经之路,促进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加大水稻种植机械化推广,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只有把每一个水稻种植的环节做好了,全部达标了,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最终带动黑龙江省整个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申庆双.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方向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0,(12):31-32.

[2] 张剑.浅谈黑龙江省水稻机械化栽培发展趋势[J].科技致富向导,2011,(3):325.

水稻种植规划范文3

为提高我县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实现水稻高产、稳产,确保粮食安全,根据全市水稻种植机械化工作会议和市农机局《关于下达2011年水稻机械化插秧目标任务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加快我县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加快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水稻具有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保护生态环境等优势。保持适度的水稻种植规模,提高生产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农机、农业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一套科学、适用的机插稻生产技术体系,“五省一增”(省田、省种、省水、省药、省工和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机插秧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种田大户、农机专业户和从事机插秧作业服务的合作组织已逐步发展壮大,装备实力得到加强,机具使用效率明显提高。各镇要高度重视,加大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宣传力度,把推广水稻机插秧摆上农业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找准发展突破口,加大推广力度,有力促进机插秧健康快速发展。

二、明确目标任务,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进程

今年市下达我县的任务指标为:新增插秧机80台,机械化插秧面积5万亩,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48%,建设水稻机插秧示范镇1个、示范村2个,1000亩机插示范方2个、500亩机插秧示范方4个。为完成市政府下达给我县的目标任务,县政府把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到各镇(详见附表)。各镇要按照县下达的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位,确保全面完成。

三、强化组织领导,保障水稻种植机械化持续快速发展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镇、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机插秧技术的推广,按照县政府确定的任务指标,各尽其职,抓好落实。各镇要组织农机、农技业务人员制订本镇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计划,工作责任明确到人,任务分解到村、组,做到早宣传、早培训、早落实。

(二)注重政策扶持。切实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水稻插秧机推广的补贴政策,为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的开展创造好的条件。对今年新购手扶式插秧机每台省财政补贴7000元,市政府实行以奖代补,县财政补贴2000元,镇财政补贴1000元。同时,要充分发挥财政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广泛吸纳社会民间资本参与,促进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

水稻种植规划范文4

摘 要:针对五常大米种植上的优势我国省政府还在政策上的对五常大米进行种植上的扶持,期望通过政策上的扶持加快农业生产技术上的转变,并将五常市的大米种植进行产业化的转变。文章中通过对五常水稻种植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与总结,并对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五常市;产业发展;影响因素

五常市位于我国黑龙江省的东南部,这个地区因为是水稻的优势产区,所以地方上的经济一直是由本地的水稻种植来进行带动的,五常市近几年来的农业生产上的规划与区域上的布局等产业上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就。

一、水稻生产取得重大进展

2000年以来五常市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hm2,单产一直稳定在8000kg/hm2左右,这一时期水稻面积仅占粮食种植面积的40%,然而总产却占64%。是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发展最快,种植面积最大,平均单产最高的稻区,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优质水稻生产基地。

二、水稻栽培技术变革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五常稻区水稻生产主要是散播、点播,依靠自然灌溉盲目发展;60~70年代采用湿润育秧、薄膜湿润育秧技术,但产量忽高忽低,面积上下波动,抗灾能力弱,发展缓慢;90年代结合推广寒地水稻旱育苗稀植栽培技术开展的水稻优质高产高效超稀植和大中棚育苗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0~2004年全面推广大中棚育苗、稀植壮秧、大垄双行稀植栽培技术,出现了9000kg/hm2的典型,这些不同特色的技术模式和高产典型,都为五常稻区由中产向高产乃至超高产发展提供了经验,对整个黑龙江省170万hm2稻区具有很强的幅射作用,让大家看到了黑龙江省稻区水稻由低产向中产进而向高产再高产发展的潜力。

三、水稻种植得到快速发展的几个原因

1.适宜的品种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水稻良种培育上的技术研究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以水稻闻名的五常市为了水稻未来的发展可以得到较好的保障,在选种的问题上一直具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在研究的成果上先后推出了品质较好的“松梗”系列等品种。这些新近研究出的质量优良的品种为水稻的产量与稻米的品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保障,并且通过大面积的种植实验证明这些品种的确实具有很多的优势,例如熟期或是抵抗能力上的都具有明显的效果。但是众多的品种中多种优势集一身的品种确是少见的,其中有一种品种引起了技术人员的关注,就是早熟品种,水稻的种植种类中在成熟期上共分为三个主要的品种,第一个是晚熟品种,这个品种在生长期间表现出来的优势是对光温的变化较为敏感,所以在生长的过程中生长期的天数就会因为光温的变化出现延长的情况,这也就使得在对晚熟品种培育的过程中需要增加在培育上的成本输出,所以越是早熟的品种越是具有优势,针对这样的特点,五常市在稻米品种的选育上也已经确定了一些长势良好的品种。

3.培育壮秧技术明显提高

五常市在水稻的种植的地区主要推行种植方式是宽行稀植,这种种植方式在技术上的优势是壮秧到位率较高,想要壮秧技术上的到位率得到相应的提升就必须将秧田上的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主要的措施是尽量推行大棚育苗的方式对水稻苗进行培育,这种培育上的方法具的优势是可以对水稻苗生长的环境提供良好的环境,因为此时生长过程中的水稻苗处于脆弱期,并且对于温度与湿度上的要求都比较高,如果水稻苗在培育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良好的照顾,移出大棚进行水田上的种植时会因为稻苗自身上的问题而影响到后续生长过程中的包浆与抽穗的环节的质量,进而导致产量上的出现较大的变动。

4.加快单项技术综合组装研究

综合高产的技术的运用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结合国外种植技术的优势,进行实验与发展的结果。不仅在种植技术上的发展得到相应的进步,也在生产的规模上进行革新,现如今五常水稻种植基地在生产的模式上主要采用的是标准化生产,在品种的选择上主要以“早、稀、控、晒”的栽培模式进行栽植,对单产产量进行保障的同时也在新品种技术开发上加大资金与研究的力度,尽量利用多种渠道对水稻品种进行开发。

与此同时,政府在此时也应发挥政策上的调动优势,尽量将水稻上的科研到种植之间涉及的几个步骤利用政府的主导力量进行无缝的衔接,争取工作上的交换与合作质量达到最高。这些机制在运行的过程中就会相互的扶持与合作,不仅利于水稻产销一体化模式的形成,也利于科技推广上的通道得到进一步保障。五常稻区要进一步提质增效加快发展,必须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积极推广以选用优良品种为载体的“两早、两稀、两控、两晒、两防”栽培模式,在确保提高单产同时继续扩大优质品种的应用面积,提升水稻生产的科技含量。

四、结语

我国优质稻米的故乡,五常市在现代农业建设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带动作用,因为地域与气候上的综合条件造就了五常地区成为了现代农业建设上的领头羊。为了让五常市在产业升级方面的Ф作用得到发挥,应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上的试验步伐,不仅仅本地区应加紧建设的速度,政府也应积极的对地区的农业上的产业规划进行政策上的优惠,尽量使得稻米产业的发展得到优良的规划。

参考文献

水稻种植规划范文5

关键词 水稻;现状;优势;问题;发展趋势;陕西横山

横山县是水稻生产大县,水稻是该县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横山县水稻生产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为进一步焕发水稻产业的旺盛活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种粮收益持续增加,对横山县水稻生产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认真调查。

横山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无定河中游,榆林市中西部,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相接地带,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无定河、芦河两岸,水资源丰富,浇灌方便,土质肥沃,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 815.8 h,年平均气温8.6 ℃,≥10 ℃的有效积温3 259.7 ℃,无霜期146 d,且雨热同季,生产水稻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 横山县水稻生产现状

1.1 生产规模

1981―2007年,全县水稻播种面积由1 533.33 hm2增加至5 333.33 hm2,增加3 800.00 hm2;稻谷总产量由4 800 t增至4.4万 t,占全县粮食总产的比例由7.5%提高到40.0%;平均产量由3 127.5 kg/hm2增至8 214.0 kg/hm2,提高了约1.6倍。从2008年开始,水稻种植面积逐年萎缩,到2013年种植面积不足3 000 hm2。

1.2 栽培技术

横山水稻生产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即由传统生产阶段、塑料薄膜育苗卷秧移栽阶段,发展到目前全面推广早播旱育稀植栽培技术阶段,产量分别由1 500~2 250、4 500~6 000 kg/hm2增加到现在的8 250~9 000 kg/hm2。其中京系21和通粳288栽培面积占87%,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普及率达96%。

1.3 加工作坊

目前,全县规模较大的稻谷加工企业2家,年稻谷加工能力2 200 t,小型大米加工作坊逾60处,几乎遍布全县每个水稻种植村,年加工能力逾6万t,主要以个体户、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初加工。

2 发展优势

2.1 水资源优势

横山县共有大小河流114条,稻田主要集中在无定河和芦河两岸,其中无定河在县境内流经6个乡镇1个农场95 km,年平均流量19.12 m3/s,水量充沛,年均径流量5.66亿m3,主要集中在7―9月,占全年的55%以上。流域内主干线及各支流都没有污染源,水质洁净,为优质淡水资源。

2.2 技术优势

通过水稻生产的2次技术革命,农业部门已将小苗卷秧带土移栽技术、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完全传授给了广大稻农,水稻产量已由最初的1 500~2 250 kg/hm2,迈上了6 000~7 500 kg/hm2的台阶,目前已突破了9 000 kg/hm2大关。品种也逐渐被优质高产品种所替代,技术推广取得显著成效。

2.3 品质优势

横山县水稻生产区处在无定河、芦河两岸,毛乌素沙漠南缘,远离工矿企业区,土质砂壤,昼夜温差大,光合效率高,水源洁净,排灌方便。通过引洪漫淤、冬闲过水,加厚耕层、抬高田面、增强地力、淹埋杂草、溶盐消碱,稻田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利于生产优质大米。加工后的横山大米,米粒光滑饱满、晶莹透明,煮出的米饭软硬适中、清香油润。

3 存在的问题

3.1 组织化程度低

全县水稻以家庭为主体的千家万户自主生产,仅有的几个水稻专业协会不能正常运转,难以发挥作用,作为村级基层政权,只有宣传、引导、服务的义务,没有强迫干预的权利,要将一个村几百户的种植意向统一起来,难度大,政策也不允许。种植水稻的田块,条块分割严重,缺乏统一规划,大部分不适宜机械化作业[1-2]。

3.2 稻田大面积撂荒或者改种其他作物

由于种植水稻的作业环境差,渠道维护难,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种植水稻的纯收入多年基本保持在6 000~7 500元/hm2,明显低于同期种植玉米、大豆、西瓜等其他作物,致使全县水稻种植面积锐减。截至2012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仅为2 000 hm2,有逾666.67 hm2改种玉米、豆类等其他作物,其他稻田全部撂荒。

3.3 产业化程度低

由于不能实现产销衔接、优质优价,农民发展优质水稻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优质品种区域布局、标准化保优栽培技术等措施难以落实[3];大米加工企业经营规模小,设备落后,加工质量差,市场竞争力弱,加之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意识差,宣传力度不大,财政底子薄,扶持能力有限,历经多年,横山大米的品牌依然没有形成,影响了优质水稻产业的发展,这是制约横山县水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 建设重点

4.1 发展特色水稻,打品牌战略

按照优质水稻生产标准要求,规范目前推广的水稻旱(下转第66页)

(上接第64页)

育稀植栽培技术,引进推广工厂化育秧、机插、机收、机脱技术。按照“示范引路、分步推进”的原则,通过建设横山县优质无公害大米百亩示范田、千亩丰产方、万亩大样板,大力推广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2年内把横山县大米注册成为全省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形成横山水稻生产特色,打造横山大米品牌。

4.2 建设龙头企业,带动周边稻区

到2015年建成一批水稻龙头企业,5 333.33 hm2无公害水稻全部实现“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综合经营,真正体现“公司+基地+农户+科技”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引进先进的大米加工设备,年加工大米达到3.2万t,实现产值1.28亿元,75%的农户参与水稻产业生产与经营,稻农人均纯收入达到1 000元。

4.3 倡导规模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组建由加工龙头企业牵头、村民自愿参加的新型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进行土地的合理流转,使摞荒稻田、闲弃滩涂向种田能手、经济组织、龙头企业集中,让农村富余劳动力放心从事第二、三产业。同时,把品种、技术引进来,产地品牌打出去,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4]。

5 发展趋势

5.1 引导土地合理流转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鼓励和支持通过专业合作社(协会)或家庭农场将一个村或几个村的种植规模统一起来,提高稻农的组织化程度,对田、渠、路进行统一规划,推广机插、机收、机脱等机械化作业技术。

5.2 加大水稻补贴规模

继续增加水稻补贴资金规模,补贴资金向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为充分发挥良种的作用,加快良种推广步伐,应形成水稻良种的育、繁、推支持长效机制,设立水稻引种、繁育、推广专项资金,每3年引进一批包括优质杂交种在内的水稻优良品种,对水稻原原种种性保纯、良种繁育及农民使用良种予以补贴,使稻农形成年年使用良种的良好习惯。

5.3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支持龙头企业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农户更多地分享加工销售收益。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节能减排、培育品牌。

6 参考文献

[1] 王婷.榆林沙区衬膜水稻栽培技术研究与构建[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2] 王婷.榆林沙区水稻施肥试验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2,58(2):88-89.

水稻种植规划范文6

关键词:广东茂名市;水稻产业;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08

1茂名市水稻生产现状

茂名地处广东省西南部,是热带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宜水稻生长种植。2014年全市水稻生产面积297.93万亩,产量为123.53万吨。近年来,随着国家、省、市各级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经各级农业主管部门重视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市的水稻品种结构有很大改善,推广了一批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得到了逐步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明显改善。

2茂名市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

2.1种植效益比较过低

2.1.1种植业内部比较 水稻种植收入远远低于与晚造水稻同时争地争劳力的玉米、蔬菜、荔枝、龙眼、桔柑等收入。据统计,种植玉米、蔬菜、荔枝、龙眼、桔柑等农产品与种植水稻相比,其经济收入分别是水稻的1.1倍、3.5倍、1.8倍、2.0倍和5.6倍。

2.1.2种植业外部比较 从农村各产业看,水稻收入远低于农村其他产业,一方面农民水稻种植收入比外出劳务工收入低,农民外出做劳务工每天收入达到80~250元;一方面种植水稻低于做小生意或从事运输业。不少农民靠外出做劳务工或做小生意改善生活家境及到发家致富,而水稻种植仅仅作为一项副业生产。

2.2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不平衡

近年来,我市不断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在平原地区水利工作建设进度快、标准高,而在偏远山区水利建设滞后,如上述化北地区宝圩镇、高州长坡、大坡等山区镇,有相当多地方农田还未有列入高标农田建设规划,由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造成部分山塘、小水库容积缩小,部分沟渠渗水漏水,提排灌溉设施老化,在作物需水关健期却无水可灌,抗灾抗旱能力减弱,严重削弱了水稻生产。

2.3不良天气威胁水稻生产

如2014年晚稻在生长中后期遇到台风“海欧”袭击,灾后部份地区群众放松管理,未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致使部分受灾地区白叶枯病、稻瘟病、细条病发生严重,造成晚造水稻产量下降品质变差,严重的甚至禾苗干枯绝收,严重威胁我市水稻生产。

2.4引种选种不科学、种植品种单一

如在稻瘟病区,要选用抗稻瘟病品种,同一品种种植不宜过长,否则会造成水稻抗性下降,影响产量和品质。可有些地方的农民盲目种植一些来源不明的品种。例如化州市宝圩镇有些农民在2014年晚稻生产中,种植一种高感稻瘟病品种,结果在生长中后期遇到台风“海欧”袭击,加上灾后管理不科学,大面积发生稻瘟病,造成严重减产,有的甚至颗粒无收。

3水稻产业的发展对策

3.1推广良种

推广良种。俗话说得好,好种一半禾。建议市每年组织专家研究出台我市主推品种,加大良种示范区建设。近年来,茂名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推广单位引进推广了一大批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如Y两优143、深两优5814、永丰优9802等,但有相当部分基层农技人员不了解,更别说群众了。

引种要科学。一定要经过科学区试试验、示范才可推广。未经审定品种不能向农民推广,向农民推广的品种都要经过试验示范。建议政府加大财政力度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引进、示范推广工作。

要经常更换种植品种,特别在稻瘟病区,种植同一品种原则上不超过三年,即使是具有抗稻瘟病的品种也不例外。

3.2推广良法

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实施水稻保护建设工程。灾后恢复生产的措施要科学及时,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发展动态,狠抓水稻破口期施药,早破口早施药,晚破口晚施药,稻飞虱、卷叶虫、白叶枯病、稻瘟病等一齐兼治。稻瘟病区、感病品种、已发生叶瘟或叶色浓绿白的田块应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各施一次防治穗颈瘟的药。

合理施肥、用水。孕穗期保持田间湿润壮胎,浅水扬花,灌浆至黄熟期保持田间湿润,维持后期根系活力,后期切忌断水过早,以免影响稻穗基部充实。

继续做好创高产示范片活动,实施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工程。

培训新型农民,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网络建设。

3.3建设良田

建设保护好水稻用田,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加快高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统筹实施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特别是山区地区要加快推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防止水土污染。

3.4保持良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