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基础范文1
刚开始上理论课,老师开始一步一步讲万用表的内部工作原理,画电路图,直流电流档,交直流电压档,和欧姆档,原来以为里面电路原理很复杂,现在看看,其实就是若干个电阻并联活着串联,再加上电容,二极管稳压。
第三天开始自己动手安装万用表了,拿到了一些零件,有30个电阻,还有4个二极管,2个压敏电阻,看着手中的零件,手中再拿着电烙铁和焊锡,可以想象,那些电工和工程师们是多么认真,严谨,我开始明白了什么是聚精会神,什么是专心致志。
以前经常看父亲还有一些电工们焊零件,当时不以为然,但是当自己亲自动手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做技术活儿。
焊接时先将电烙铁在线路板上加热,大约两秒后,接焊锡丝,观察焊锡丝的多少,不能太多,造成堆焊;也不能太少,造成虚焊。看看老师黑板给焊的样板,可以说是很标准了,自己焊的不是有毛刺儿,就是堆焊。焊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时间,掌握好火候,“该出手时候就出手”,当然也不能太着急,好几次电烙铁还有热,我就把锡丝放到烙铁头前。后来老师说“熟能生巧”。确实是这个道理。
当自己把26个小电阻都焊接到正确的位置之后,真是很欣慰,之后,我又把压敏电阻,电位器,电容,二极管等其他元器件逐一焊上,终于完成了。开始进行调试了,讲按钮调节到欧姆档,两只红黑表笔短接,指针满偏了,在找来一节1.5伏的干电池测了电压,恩,成功了。
一周的实训就这样结束了,我回过头想一想总体的感觉虽然辛苦,但很充实在这一周里,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我也深深地体会到焊接的辛苦,总体上这一周给我留下的宝贵经验是永远难以忘怀的,并将作为我可以受用终生的财富。
电工基础范文2
【关键词】中职 电工基础 实践 理实一体化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43-02
当今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给我国中职学校技术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仍旧用过去以传统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就会使学生的能力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越来越远,很难适应现代社会所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发展的需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学校对专业基础和专业课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等,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对中等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是中职教育工作者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一、《电工基础》施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电工基础》是中职学校工科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中职)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是后继专业课程学习的坚实基础,在专业可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加强理论知识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树立一定的专业意识,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基于以上情况和现行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为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改变电工基础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实训实习过程,推行电工基础教学理论一体化建设和探讨很有必要。
二、《电工基础》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1.全面分析当前中职教育形势,把握学生
中职学校的老师很多都说学生难教。从中职学校学生的来源看,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是在初中时学习不够好、基础差、表现一般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初中时,有些就已经开始厌弃学习,加之现在的农村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的多,“留守儿童”多;他们接受父母的教育、管束较少,自由懒散喜欢攀比经济也比较宽裕,学习的劲头不足,厌学情绪浓。这是现在必须面临的中职教育形势,中职学校的老师,应该把这个问题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搞好职业教育。
《电工基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的课程。课程对初中物理有一定的要求,但又与初中物理成绩的好坏没有必然的关系。《电工基础》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多年来,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理论时总不如学习该课程实训课时积极性高。在学生就业以及后续发展上,教师既要搞好学生有兴趣的实践实训,又要提升学生的课程理论学习;既要把握学生的整体趋势,又要分析个别学生在这门课程上的个性差异等方面。
2.更新观念,进行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高的,不仅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双师型人才,更要具有创新综合能力。专业教师必须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在一定期限内,取得中级以上的技能等级证书。
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不同于普通中学的教学过程;它在教学目标上,有明确的专业性;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探索性;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学生的学习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校还是延用了以前教师在讲台上讲授为主,学生在座位上听讲为主的教学方法;而这种教学方式带来的劣势比优势多。如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变弱,学生创新能力受到抑制,专业知识只掌握在表面层次上,没有过硬的实际应用能力等。因此,必须创新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如在“电工基础”教学方法上,不但要发挥老师“教”的作用,更要注重学生“学”的主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融会贯通知识,正确应用知识,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等。由于现阶段学生对感性认知接受能力比理性强,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多媒体教学;应用多媒体动画来演示,使学生有感性认识。如交流电有些抽象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讲很难想象,教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使学生加深印象。进行探讨式的学习方法,在中小学进行学习时,都是“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只能是机械式的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养成了听教师讲解的单一学习习惯,而对知识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十分有限。中职阶段的学习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一线高等技术工人奠定基础。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如何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问题,然后让学生到讲台上讲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大家讨论、分析、总结;同时教师进行指导,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起学生的学习信心;还可以让学生形成经常向他人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收集信息、明确问题、设计方案、选择方案、组织实施、具体检验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这些高新技术引入到教学中,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电工基础教学中,采用相关软件(Proteus、Multisim、Protel2004等)进行演示和仿真,这样既加大了课堂教学范围,又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如: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对基本电路原理或定律进行演示和验证实验时,采用Proteus电路仿真软件进行教学是再合适不过了。实践证明:设计一些仿真电路图,并用于教学加以演示和仿真实验,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优化课程教材体系,进行理实一体化建设
电工基础课程教材内容基本上按直流电路、磁场和磁路、变压器、单相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等部分组成;通过多年的教学,教材进行了几次修订,增加了许多实验的部分,比较通俗,使学生尽快进入实际应用。另一方面,在教材中适当增加了新技术内容,每个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理解。但有些内容没有必要进行讲解;例如:戴维南定理就可以进行删减。许多新版本教材较旧教材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演示,还要让学生来做,这样就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较深的感性认识与体会,并大大拓宽了他们的思维空间。只要不断优化电工课程教材体系,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大胆创新,重点讲解实践和有实际运用价值的知识和技能,为理论实践一体化建设做好充分准备。
针对《电工基础》课程的特点,在优化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把每一章看作是一个项目,该章的每一节看作是一个个的单元,该节的每一个知识点看作是一个个任务。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也可以以一个个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完整项目,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同时注重实际应用及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弱化理论分析及数学计算等内容,充分考虑中职学校教学实验、实训设施的情况,使整个内容实现教学理实一体化。
4.改革学生评价方式,为理实一体化建设服务
中职学校有效教学评价的特点:(1)发展性――不仅对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评价,同时还要考虑过去的水平,以及其发展的趋势。(2)指向性――进行评价指向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方向发展。(3)全程性(过程性)――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电工基础课程应用性、实践性较强,而一次性卷面考核方式很难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真正学习成绩,改为不仅关注评价结果,更加关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促进学生发展;不仅期末给学生发一个学期的“成绩报告单”,还要使评价日常化,通俗化,一个口头表扬,一个作业评语,都可以表现出教师对学生发展的鼓励与肯定。对中职学生来说,更应体现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要评价学生处理各类实际问题的经验、技能和技巧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中是否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内容。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实践,证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善目前单调的教学方法,改善课堂的教学环境,改变目前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厌学的现象。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促进中职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电工基础等课程改革任重道远,在教学改革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例如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不到位;学生数量多,设备配置不能完全满足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等;但只要我们能够以满腔的热情投入进去,不断探索、不断克服、不断完善,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理实一体化建设将会取得更大进展,中职学校将会培养更多社会所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于福、于建福主编《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3月
[2]刘志平主编《电工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3]《电工基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010年4月
[4]周润景,张丽娜,刘印群等编著《PROTEUS入门实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9月
电工基础范文3
PPT是Microsoft公司Office系列办公组件中的幻灯片制作软件,由于它容易入门,使用方便,界面友好,因此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只要熟练、灵活使用PPT,完全可以做出画面精美、富有动感、实用性强的课件,配合视频录制软件就可以制作出较高质量的微课视频了。
一、用PPT制作模拟开关闭合或打开的动画
开关闭合或打开是《电工基础》实操课的一个常用动作,如果使用flash等专业动画制作软件很轻松就可以实现,其实用PPT也可以很容易制作这样的一个动画。步骤如下:
(1)PPT标题栏选择“插入”――“形状”――“直线”工具,在PPT页面画直线,多次画直线形成电路图,电路图的火线用红色线表示,零线用绿色线表示,在电路图开关位置画一条倾斜的短线段表示开关。如图一所示。
(2)点击选择代表开关的线段,然后选择“动画”――“自定义动画”,在右边出现的窗口中选择“添加效果”――“强调”――“陀螺旋”。
(3)这个代表开关的线段就可以旋转了,但是是以线段中间位置作为中心位置旋转的,达不到我们的要求。点击选择线段,按右键复制一个一样的,把两段线段位置调整一下,拼在一起。
(4)选择新复制的线段,按右键选择“设置形状格式”,在弹出的设置里把填充和线条颜色的透明度都改为100%。
(5)按住ctrl键选中两段线段,按右键选择“组合”,完成后点击组合后的线段,选择“自定义动画”――“陀螺旋”,动画参数中设置“45,顺时针”,速度选择“中速”,就可以出现开关闭合的动作了,闭合后状态如图二所示。
图一图二
同理制作开关打开的动作,动画参数中设置“45,逆时针”,其它操作不变。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制作模拟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指针的偏转等类似动画。
二、用PPT制作模拟电流流动的动画
电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非常抽象,学生很难想象出通电时电流的流动情况,如果用动画的形式把通电时电流的流动模拟出来,就能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学生直观感觉到电流的流动,加深学生对电路的理解。用PPT制作开关闭合的动画动作后,接下来就应该出现电流流动的动画。制作步骤如下:
(1)画好电路图,电路图的火线用红色线表示,零线用绿色线表示。
(2)复制电路图中表示零线的每一条线段,复制的每一条线段颜色都设置为红色,表示通电后的状态。
(3)按电流的流动方向顺序逐一设置所复制的每一条线段动画,动画效果选择“擦除”。动画参数中可以选择擦除的方向,有“自底部”“自左侧”“自右侧”“自顶部”,根据电流在每一段线段的流动方向选择相应的擦除方向,速度选择“中速”即可。合上开关后,绿色的零线将顺着电流的方向逐渐被红色线段覆盖,看上去类似于电流的流动。
此外,还可以利用PPT提供的“进入”和“退出”动画功能模拟灯泡得电发光,当电流经过灯泡时,不发光的灯泡“退出”,发光的灯泡同时“进入”,即可实现灯泡发光动画效果。把开关的打开或闭合、电流的流动、灯泡得电发光几个简单动画有机组合,就可以模拟一个简单照明电路通电过程,稍作变动即可制作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二个双联开关控制一盏灯等《电工基础》常见电路的动画。这些小技巧对于物理、电子基础、电力拖动等课程的微课制作同样适用。
三、用PPT制作电磁感应现象动画
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和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是电磁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电磁感应定律第一次把磁生电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实现了电磁力向机械力的转换过程。但电磁感应现象比较抽象,通过实验探究可以在电流表观察到感应电流的产生,但无法直观感受到磁通量的变化与所产生的感应电流之间的关系。把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拍成视频,再把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做成动画,将视频和动画放在PPT同一画面中同步展示,能让学生快速理解并掌握电磁感应现象。
感应电流的产生常用的实验有两个,一是闭合回路的导体垂直切割磁感线使得磁通量发生变化,二是磁铁插入或抽出闭合线圈使得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两个实验连接在闭合回路的电流表指针都会发生偏转,说明有感应电流的产生。两个实验都可以做成动画,把看不见的磁感线在动画中模拟出来,使用PPT动画中的“动作路径”,设定要运动的导体(或磁铁)的始点和终点,即可模拟闭合回路磁通量发生变化的过程。再结合前面介绍的方法制作电流表指针在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发生偏转的动画,即可完成电磁感应现象动画的制作。学生通过观看实验视频和动画演示,掌握感应电流的产生方法并理解其原理,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四、用PPT制作卡拉OK字幕
微课视频的配音如果能使用卡拉OK字幕,使得字体颜色与讲解同步发生变化,可以增加视频的演示效果,使得学习者观看视频时注意力更加集中,增强学习效果。制作卡拉OK字幕有专门的软件,但如果字体颜色变化与讲解同步要求不是很精确的话,用PPT也可以轻松实现。例如要使“用万用表欧姆挡检测电路的通断”这句话配音时出现卡拉OK字幕,字体原本是红色,与讲解同步逐渐变成绿色,步骤如下:
(1)输入“用万用表欧姆挡检测电路的通断”,字体颜色选择为绿色。
(2)复制“用f用表欧姆挡检测电路的通断”,字体颜色选择为红色。
(3)选择红色句子“用万用表欧姆挡检测电路的通断”,选择“动画”――“自定义动画”――“添加效果”――“退出”――“擦除”,擦除方向选择“自左侧”,擦除时间根据配音时间选择。
(4)按住ctrl键选红色和绿色“用万用表欧姆挡检测电路的通断”两句文字,在“格式”工具栏选择“左右居中”和“上下居中”将两者对齐即可。
五、把制作好的PPT课件转化为微课视频
视频录制的工具很多,Camtasia Studio是其中一种功能较强大、操作较简单的。电脑安装了Camtasia Studio的录屏软件之后,打开PPT课件在标题栏加载项会自动出现录屏功能,点击栏目左边的红色圆点(录制图标)进入录制状态。录制开始后,播放PPT并配合讲解,播放PPT时注意根据内容控制进度。在录制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配音错误或PPT操作错误,只需退回错误处重新录制错误部分,不需要从头再录,待录制完毕后用Camtasia Studio通过编辑把错误部分剪切掉即可。录制完毕后,按快捷键F10停止录制,桌面会出现一个对话框,点击保存或编辑,就可以做下一步的工作。如果选择保存,不改变保存地址则默认保存在Camtasia Studio自动生成的文件夹里。如果选择编辑则进入视频编辑状态。
电工基础范文4
关键词: 《电工基础》 课程教学 教学方法
《电工基础》是职业院校电气信息类、机电控制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多、计算复杂、专业性及实验性很强的特点,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学生在学习中,普遍感到难学。学生怎样才能重视并学好这门课程呢?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电工基础》教学的实践,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抓住要点,打牢基础
《电工基础》这门课程主要包括电路基本理论和电磁场理论两部分内容,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在给定电路或磁路结构、参数等条件下,求解电路和磁路中各处电压、电流、磁通的分配及功率的计算。在教学中,为使学生能对这部分基础知识较好掌握,笔者抓住这些要点有重点地突出以下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教学。
1.电路模型、理想电路元件和实际电路器件
《电工基础》理论上研究的电路都是模型,不是实际电路。电路模型是由理想元件组成的,理想元件是表征实际电路器件主要物理性质的理想化模型,有明确的定义和数学表达式;而实际电路器件可由理想元件组合来代替。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把实际电路器件和理想元件搞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搞清二者的联系,找出二者的差别,注意理解各种理想电路元件的严格定义及实际电路的表示。
2.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
进行电路分析计算时,首先要考虑各物理量的方向。但是物理量的实际方向有时在复杂电路中不易看出,所以要先假定电路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参考方向的运用是电路理论的重要内容,然而初学者往往搞不清或者忽视参考方向的重要性,导致出现了许多错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参考方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同时注意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联系,说明实际方向由参考方向和计算结果确定。
3.两类约束――元件约束和结构约束
反映元件伏安关系的元件约束(欧姆定律)和反映电路中各支路、回路物理量关系的结构约束(基尔霍夫定律)是进行电路分析的基本依据。元件约束是电路中通过线性元件的电流和此元件两端的电压必须遵循的规律;结构约束是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和任一回路中的电压必须遵从的规律,它与元件无关,是适用于任何电路的普遍性规律。这两个约束表面上看起来简单,但要灵活、准确地应用,就必须从概念上加深理解,在实际应用中积累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和技巧。
4.电路等效概念
电路等效概念是一个基本的概念,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分析计算中经常用到。然而,等效变换是有条件的,学生往往不注意这一点或者不知道怎么变换。教学中应通过实际例子加强学生对等效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二、改进方法,提高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只有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地点,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等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设疑激趣。设疑可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钻研。设疑应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这门课程中的许多内容是直接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例如,生活中的单相电源从哪里获得;工厂里的工作电压与生活电压是否相同;为什么有的用三根输电线,有的用四根输电线;不同的电压如何得到,等等。设置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求知欲大为增强。
2.对比分析。适时、适当地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新知识,使其本质凸显出来,划清形似质异或形异质同的新旧知识的界限,形成深刻而清晰的认识。明确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学生便能很好地掌握这类内容的结构及特点。课本中有许多内容均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如磁路与电路;交流电与直流电;电阻、电感与电容三个元件,等等。在对比分析中,可以分类、分表。通过对比分析,辨别异同,加强了概念的教学,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增强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启发自得。职校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缺乏自信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在课堂中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不要轻易给出现成答案,多采用问题式、研讨式讲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例如在讲解节点电流定律时,教师可举例小区住宅楼总水表的读数等于各住宅用户分水表的读数之和来引导学生得出节点电流定律的结论。这样,使学生兴趣倍增,对所学新课内容就容易理解多了。
4.引导归纳。一定的教学任务完成并反馈纠正后,应对本节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一般可通过知识板块进行,形成知识―技能―方法的教学目标。如讲授三相不对称电源的三相四线制电路,即电源星形连接的特点,所应用的知识有相线、中线和零线的概念,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定义,等等。技能要求画出三相四线供电的线路图和相量图。根据习惯标定相电压从相线指向中线的方向,线电压从A指向B,从B指向C,从C指向A的方向,说明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所运用的基本方法为推导法,推导出线电压与对应的相电压的大小和相位关系,即三相电压的特点:大小相等,频率相同,初相互成120°。这样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注意技能和方法的培养,使学生不仅系统地掌握了知识,而且形成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学以致用
实验是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理论联系实践,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对实验必须做到全盘有数,每个实验都要达到什么目的,需要用到哪些理论知识,需要准备哪些元器件、工具、仪表,怎样合理安排时间,这些都需要教师花费时间,付出精力,精心安排。另外要给学生创造充分的条件,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确,判断测量的数据是否合理,等等。有些实验也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设计方案,分组实验研究,最后讨论总结。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大为增强,为以后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电工基础范文5
关键词:兴趣;知识点布局;实验教学
电工基础是电工类专业入门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他技术
课和专业课的奠基石。它们是抽象性、实验性、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具有概念、公式与定理多,原理抽象,知识含量大,覆盖面广等特点。许多中职生对于课堂需要讲述的内容根本没有学习的兴趣,有时连正常的课堂教学都无法进行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多而难,让学生动手的机会不多等。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个人
做法。
一、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人的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激发人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乐于学习,把枯燥的学习转化为一件快乐的事情。上电工基础的第一节课时,我没有按照书本上所写的内容顺序来讲述,而是在教室里做了两个电路:家用荧光灯的电路连接和手电筒电路。这是两个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通的简单电路,但不是每个学生在学习之前都亲手安装过,在电路接通灯管发光的刹那间,同学们变得非常激动,教室的气氛开始热烈起来。曾听过一堂课,内容是电阻的串联,教师对于两个电阻的串联电路采用了实物演示,整堂课气氛相当活跃,学生提问与回答的积极性相当高,师生们在笑声中结束了课程,还意犹未尽。原因很简单:教师用的实物演示是两个学生,一个小个子代表小电阻,一个大个子代表大电阻,再加上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合理的知识点的关联,让学生在笑声中轻松地学到了串联电路的特点。教师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运用有趣而生动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二、合理调整知识点的结构,优化知识点布局
电工基础的教材一直未有大的变化,里面的知识点也是既定的。但是,对于中职的学生而言,并不是每个知识点都是必须掌握的,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要求,前提是消化了,学生吸收了,才能转化为有用的知识。在讲库仑定律时,我尝试了两种知识点的教学结构。一种是按照教材,完整地讲述库仑定律,并用公式进行计算分析,学生陷入了公式的识记和计算中;另一种是只讲述电荷之间存在的库仑力,库仑定律只是带过,更是没有进行公式的应用计算,学生没有计算的压力,只是好奇电荷间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兴趣高涨。两种教学结构的结果在下一堂电流的教学中有了明显的对比。用第一种教学结构的学生,有部分学生开始对我的课失去兴趣。用第二种教学结构的就完全不一样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好奇地听我讲述电流与水流的区别,热烈地讨论电流中的电荷怎样在运行,丝毫没有受到库仑定律复杂公式的打击。作为任课教师,在确保后面知识点学习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调整知识点的结构,优化知识结构,让课堂保持着学生想进入的氛围。
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实验的教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从中学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科学,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并从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在“电磁感应现象”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自主选择器材进行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实验中,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验,有的学生选择了条形磁铁,也有的学生选择了通电螺线管。实验中,学生大胆尝试,积极实践,想了很多办法:有的学生把条形磁铁放在线圈外侧,将条形磁铁与线圈接触,寻找感应电流;有的同学把线圈与条形磁铁摩擦,寻找电流;也有的把灵敏电流计和条形磁铁串接起来……不管实验成功与否,学生对此兴趣十足。这一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学习的经历,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学生体验和感悟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了科学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电工基础固然难学,不过,只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单调的课堂活起来,就一定能让学生学好这门基础课,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志平.电工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舒华.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电工基础范文6
1.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彩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活动中。
在设计“磁场”一课的导入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了一个1分钟时长的磁悬浮列车的视频,学生立马被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吸引。我向学生解说这种极速的原因: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斥力)来推动行驶的列车,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驶时不同于其他列车需要接触地面,因此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我接着播放具体的磁悬浮列车的Flash动画:车身磁场和路面磁场产生浮力,使列车稳定悬浮;车身磁场和推进磁场产生直线作用力,使列车前进。这种情境导入很快就吸引了学生注意力。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直观性、形象性
教学内容的新颖、引人入胜,教学方法的生动活泼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条件。备课中,教师可以从电视节目、录像、光盘或互联网上搜集的与课堂内容相关图像、声音、视频等素材进行加工,制作好CAI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进行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解交流电的产生知识点时,通过播放正弦交流电的产生过程的Flash动画,能让学生直观地掌握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3.关注生成,开放课堂,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传统的教学课堂上,一般是从教案出发,老师主要是开展统一化、封闭化、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个个知识点。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重要成长阶段,格外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本身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和好强心,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赏。因此,我在教学电工基础课时树立了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比如我在讲解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时,首先提问:“手机锂电池的低压直流电能是由什么供给的?”学生回答:“是由充电器供给的。”我表扬回答正确的学生并补充:“充电器接入的是市场网220V,50Hz的交流电,然而手机锂电池需要的是低压直流电能。充电器给手机充电的过程为先降压后变换。如何将市网中的交流电能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能?单相半波整流电路结构简单,使用元件少,缺点是输出电压脉动小,电源利用率低。”以此引入新课: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4.自制教具,把抽象的理论知识清晰化、简单化、形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