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数函数练习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数函数练习题范文1
因此,在这次活动中,我以抓课堂实效性为原则,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课堂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的改善。
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设计思想及认识。
一、分析教材
本节课是高一年级第一册第三章5・3的部分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反函数的相关性质。同时也能熟练的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这些知识的掌握都为本节课的顺利实施打下很好的基础,也为学生独立完成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推导做好铺垫。
二、分析教学对象
本节课在高2012级二班完成教学任务。本班学生总体学习基础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数学基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一小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有些欠缺,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同学和老师的帮助鼓励和指导,也能走出困境,得到收获。所以本节课的课堂实施非常顺利。
三、充分利用课堂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
本节课按照课程编排内容应为由具体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引申过渡而得出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在备课过程中发现由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借助反函数的性质也可以得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所以本节课的设想由此而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点评了上节课学生完成函数图像和性质存在的问题和应加强的地方。然后开门见山的提出问题:1)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存在什么关系?2)能否用指数函数的图形和性质推导出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呢?3)你推导的依据是什么?4)要完成图像与性质的推导还应掌握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你掌握了吗?
学生根据这些知识的提问很快的投入到思考讨论之中,通过思考讨论很快给出答案。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相成为反函数,完全可以利用指数函数性质推导出对数函数的相关性质,因为他们都满足反函数的性质。要完成性质的推导需要掌握指数函数和反函数的性质,还要会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们的图像。
看到学生对知识体系已经很熟悉了,我趁热打铁,将全班学生分成两部分,一二组完成a>1的性质讨论推导。三四组完成0
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些学生不但写出了所有的性质,而且还进一步归纳总结了每一个性质可能应用的方向。比如:函数的单调性是解不等式、比较函数值的大小、取“f”比较自变量x的大小等参考的标准。函数的取值范围是解不等式的参考标准等。特别是板书的闫晨玉同学在其他同学的“关注”下也迅速地完善了结论,较好的完成了性质的推论。检查后我发现闫晨玉同学函数性质推论完整,但函数图像不完整,而且缺少解题的关键步骤“解”字。我想其他学生可能也存在这种现象,于是我让全班学生共同来检查他的做题程序,果不其然,学生没发现问题。我就反问了一句,真的没有吗?教室一片寂静,同学们又在仔细的检查,此刻细心的学生就发现问题了,指出闫晨玉同学作图不完整,图中应该标出x轴y轴和原点,其他同学这时才反应过来,随后“解”也被学生指了出来,这时全班同学才恍然大悟,都开始检查自己存在的问题。这时我笑着问学生:“如果是正规的考试你们能拿满分吗?冤吗?”随后我就给学生再一次强调做题的规范性,完整性,让他们真正的懂得什么是“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道理。最后我点评了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及时肯定了学生的能力和优点,同时也指出了不足和今后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由于学生的思维有差异,接受新知有个过程,所以在随后的课堂练习中我特意设置了四个有梯度的习题让学生完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也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通过习题的处理能反映出他们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程度。由于习题是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改编、引申、拓展而来,所以在解题过程中,有一少部分学生还存在问题。比如藤雨鸽同学在板书练习题时,对知识点的运用很不自信,不敢写出结果,不停的询问旁边的同学,唯恐自己的答案做得有问题,显得很不自信。其实她对知识点的理解已经很到位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地鼓励她先按照自己想的方法去做,再反过来检查做题的依据是否合理,运算是否正确等。通过点拨她很快完成了这道题。而且显得信心满满,此时我又让她去检查其他同学完成情况,让她充分肯定自己的能力,她也很爽快地答应了,而且也检查的很仔细,帮助其他同学一起完善他们的解题过程。我特别强调,应从函数性质告诉我们的方法中寻找解题的策略,立足教材,学会运用性质给我们的方法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开展解题思维活动。
对数函数练习题范文2
【关键词】幂函数;练习题;删除;新课程理念;数学思想
【Abstract】This text pass to the Mi function at the position within teaching material analysis, explicit teaching target, establishment teaching method, discussion a lesson empress the teaching function of the practice.Write an author to empress this lesson practice drive delete behind in the teaching creation of some perplexity.
【Key words】Mi function;Practice;Delete;New course principle;Mathematics thought
这道题在新版教材中被删除。本人觉得很可惜,教学纠结。下面尝试从幂函数这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教学处理方法及该练习题在帮助学生掌握、理解幂函数概念所具有功能诸方面做个分析.
1.幂函数在教材中的地位分析
第2章第3节幂函数是在研究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后的又一基础函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建立幂函数这一函数模型,并能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以前已经接触的函数,进一步确立利用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等研究一个函数的意识,因而本节课更是一个对学生研究函数的方法和能力的综合提升。从教材地位看,是对学生熟悉的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和特殊的二次函数y=x2 等在解析式的形式上共有特征的函数的推广。从研究地位看,突出了幂指数从特殊到一般的推广,为接下来的函数应用的思想做好铺垫。
2.幂指数这节课的教学知识目标及教学处理方法
2.1教学知识目标分析:⑴了解指数是整数的简单幂函数的概念,能识别幂函数,⑵会画简单幂函数的图像,并能结合图像分析、归纳幂函数图像的变化情况和简单性质.
这个例子放在此处也是巧妙的,试想,学生刚刚通过图象得到这是一个增函数,现在要将图中所得到的的性质进行理论的证明。当然,证明单调性学生已经掌握了,所以学生可以复习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更巧妙的是这个例题里还运用了一个处理两根式相减的技巧――分子(分母)有理化.这一节课讲起来还是很顺利的,学生们边动手边学习的效果也是很不错的.总体对学生研究函数的方法和能力的综合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3.教学效果检验
为了检验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教材配备了相应的练习题。其中2007年2月第二版这道练习题:“在函数 y=1x2,y=2x2,y=x2+x,y=1中,哪几个函数是幂函数?” 该题很有特色.
3.1符合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有自主探究和团结协作精神。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该练习题,然后再分组讨论。此题的最后一个 是否为幂函数是整节课学生讨论的一个热点。在题中 y=1x2可化为y=x-2 , a=-2很容易得到是幂函数, y=2x2考查的是幂函数的系数必须是1,所以不是幂函数, y=x2+x很明显不是幂函数;最后一个 y=1这个函数,回答时,就出现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是幂函数,理由x0=1 ,所以y=1=x0 , a=0,而0为常数,满足幂函数的定义,所以是幂函数。有的学生认为1是一个常数, 是常数函数,不是幂函数。所以每次上课上到这里时,我都让学生分两组,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了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再启发学生翻会前面的判断函数是否相同的题目: f(x)=x0与g(x)=1是否是同一函数?大部分同学这是都能发现问题所在: f(x)=x0的定义域是{x|x≠0) , g(x)=1的定义域是R,所以这两个函数并不是同一个函数,从而 y=1不是幂函数。接着再进一步问,那怎么写它才是幂函数呢?从图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把(0,1)这点去掉就是了,即y=1,(x≠0) 就是了。这道题不只考察了幂函数的概念,还复习了相同函数的概念,很好的把不同的知识点结合起来,更加深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将数与形的结合深入到学生的大脑,为后面学习函数导数与函数图像奠定基础.
3.2符合基于APOS理论下幂函数概念学习与掌握:杜宾斯基认为,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心智结构,可分为四个阶段(即:APOS的四个基本成分):首先是“活动(ACTION)”阶段,个体通过一步一步的外显性(或记忆性)的指令去变换一个客观的教学对象,是学生理解概念的一个必要条件,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概念的直观背景和概念间的关系;其次是“过程(PROCESSEC)”阶段,是学生对活动进行思考,经历思维的内化、压缩过程,学生在头脑中对活动进行描述和反思,抽象出概念所特有的性质;再次是“对象”阶段,是通过前面的抽象,认识到了概念本质,对其赋予形式化的定义及符号,使其达到精致化,成为一个具体的对象,在以后的学习中以此为对象去进行新的活动;最后是“图式(SCHEMA)”阶段,要经过长期的学习活动来完善,起初的概型包含反映概念的特例、抽象过程、定义及符号,经过学习建立起与其他概念、规则、图形等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综合的心理图式.
该题恰是幂函数模型的特例,经过学习,建立抽象过程、定义及符号,并与其他概念、规则、图形等的联系,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综合的心理图式.
3.3符合高考说明要求:《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福建省语文?数学?
英语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形象化。该练习题可通过画函数图形直观完成,有效地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但在最新一版的书中,这道题被删除了。或许编者认为本题偏离了主要内容,但个人觉得只是一个很好的题目,它贯彻了这节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还考查了学生灵活结合与应用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依然会提出这个问题。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将侧重能力测验,在考试中适当设置开放性、探索性试题,考查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此类试题可重点体现在情景、设问等方面.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2
对数函数练习题范文3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积分教学模式
一、三本院校微积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三本院校由于存在名气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学生以及部分家长对于大学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仅仅只是想着混一张文凭,主观上没有进一步提高自己,充实自己的积极性。部分院校更多偏向于文科,高等数学并不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面对所有专业开放,因此造成数学教学基础相对薄弱。老师们在教学中也会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差,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学习,课后很少有人主动预习以及复习。二是学生处于成人阶段,思想趋于复杂,受外界影响太大,无法像小时候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甚至并不重视数学课程。另一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数学课堂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教师占主导地位,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探讨。对于三本院校的学生而言,数学的学习本来就有一定的难度,而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也大大的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来临,孩子们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手机,电脑等发达的电子产品使得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如果能把这些电子产品应用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使知识通过网络进入学生的电子工具中,会使得我们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和学生角色的翻转,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有效的解决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异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微积分》课程中的模式设计与实践
模式设计:第一课前准备,根据教学大纲,确定微视频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并制作微视频,时间不超过15分钟,视频中必须设计学生的学习任务,任务难易程度明确,然后利用网络平台上传微视频,师生通过在线答疑,交流讨论,发现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收集任务,分析学生学习的难点,调整课堂教学计划。第二课堂教学阶段,根据课前收集的问题,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教师根据情况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完成学习任务。第三课后巩固,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课后可以多次学习视频,以便对于课堂内容的加深。翻转课堂在《微积分》课程中的实践:并不是所有的数学课都可以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现以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为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教学内容:讲授分部积分公式:乙udv=uv-乙vdu微视频设计与制作:录制10分钟的微视频,主要讲分部积分公式乙udv=uv-乙vdu的应用及u,v的选取,例题讲解由易到难,练习题紧扣例题,提出思考,当被积函数只有对数函数和反三角函数时u,v怎样选取。课堂讨论:对学生提交的练习题进行分析、肯定,然后根据提交的练习题中出现的错误原因,进一步讨论u,v的选取。教师与学生谈论u,v的选取时,要让学生明白根据对(对数函数)反(反三角函数)幂(幂函数)三(三角函数)指(指数函数)这一顺序,名次靠前者为u,名次靠后者为v',而不是v。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对教学实施环节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利用通讯工具与学生保持联系,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实现知识的巩固与扩展。同时首先对于教师在自己学科方面所具备的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技巧与能力做出自评。其次对于视频制作中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体现。最后对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时课堂氛围以及课堂秩序方面的评价。
四、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翻转课堂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大部分都不会进行课前预习,而翻转课堂课前视频会更好的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将学生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保证学生课堂预习顺利进行。翻转课堂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全面提升课堂的互动性,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更多的成为参与者,而非是知识的传递者,教师可以深入学生的讨论组,与学生相互讨论,对学生的讨论做出相应的回应,引导学生学习。对于教师来讲,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最基本的要求。现在的学生人手一部手机,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肯定是在刷微信、看抖音、打游戏等等,翻转课堂将手机合理的利用到教学上,使学生既利用了喜欢的手机,也达到了学习的效果,并且利用手机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因此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反复学习,学习次数不受限制,最终达到知识的全面掌握,很好的解决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对数函数练习题范文4
一、简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这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中,学生根据课下自主学习内容实现知识的传递,替代了传统教学中老师讲述的内容。把传统课堂中课下写作业的活动转到课堂之上,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探究完成教学任务,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彻底颠覆。翻转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中班级授课的形式,老师根据问题为学生建立自主探究的环境,依照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教学,很好的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学目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老师由传统模式中传授者和管理者的地位转变出来,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学习、交流的小伙伴。同时,老师因材施教确保学生的个性化不被磨灭,让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探讨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知识的深度教学。微课堂是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出来的概念。微课堂就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明确的教学,注重讲述某个问题。微课堂一般的表现形式是微视频,这是翻转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时,及时的书写笔记并展开思考,视频播放可以暂停和回放,从而有效控制学生学习的进度,便于知识的巩固和复习。翻转教学模式的评价方式也有所不同,它改变了传统的纸笔测试形式,强化访谈、学生学习档案记录、小论文等相关的评价方法,把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相互结合,运用不同的评价手段实现对该教学模式中老师与学生的评价。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应用情况
(一)找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老师需要根据学生各个时期需要达到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和内容。课下自主学习时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可以运用电子设备对反函数有关的知识展开学习,进行网络互动中建立反函数概念,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的认识,在课下自主探究的状况下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课上教学目标:经过自主学习与探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办法让学生对反函数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构架。在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精神,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协助的能力。教学视频由主讲师录制或采用优秀的开放课程资源,所选择的视频必须有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图象对比的情况;反函数的概念及求取步骤;设置具有针对性练习题目。
(二)学生自主学生,领会所学内容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深入了解反函数的内容。学生观看视频的时候,可以依照自身的学习情况,合理设置学习进度,可以对视频进行暂停、回放,做好记录实现课前练习。经过自主学习之后,学生对反函数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给予相应的练习题测试学习效果。例如:
①如果函数y=kx2k2+k-2的图像为双曲线,并在第二、第四象限之内,此时值为多少?
(三)内化课堂知识
老师根据反函数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观看视频、课下练习的实际情况,综合一些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学生从自身的学习情况选取探究题目。例如:①怎样判断已知函数是否有反函数?如果有,如何求出其反函数;②函数y=(a-2)xa2-2是反比例函数,此时求出a的值?根据老师给出的问题,学生采用小组为单位展开探讨,小组人数一般在6人以内。小组成员可以采用网上搜索、多媒体电子书等方式扩充知识内容。基于反函数的性质这一问题,小组内可以进行辩论、对话等形式讨论问题。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提升了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四)评价反馈
老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翻转教学模式中的评价由学者、老师、同伴自己共同完成,不仅重视评价学习结果,也根据创建的学习档案,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实现定量与定性、形成性与总结性相互结合的评价效果。在评价过程中,老师根据综合评价情况获取有益的教学反馈,更加了解学生各项活动的实施情况,为日后展开类似活动给予可靠的指导。
对数函数练习题范文5
一、情景的创设要具有典型代表性
引入概念时,设计的情景,选取的例子应有典型性、代表性出函数概念,然后举例加以说明;另一种是从特殊到一般,先举一些学生熟悉的特殊例子,通过对这些例子的分析,抽象出其本质属性,然后归纳出定义,初中函数定义的教学应该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
二、概念的形成要具有一定程序性
函数与之前学的列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平面直角坐标系、变量之间的关系等都有关系,因此,在上课前,可以出3~5题上述方面的内容进行小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归纳出函数概念形成过程时的情景引入及例题的教学,教师普遍都是采用(1)先由学生独立思考解答;(2)小组交流答案;(3)师生互动,交流答案,互动时每一个问题老师都强调是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4)小组交流,尝试归纳函数的概念;(5)师生协作,完善函数的概念。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加到新知识的建构过程中,符合本地的教学特色,是不错的设计。但从课堂实际效果看,学生从具体事例到形成函数概念表现得很困难,尽管老师反复强调每个问题中只涉及两个变量,但学生抽象不出定义来,最后老师只好舍去“ 麻烦”自导自演,自问自答把函数的概念归纳出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窘境”,我觉得还是老师“导”得不到位。有了上述的概括性材料后,老师不应该把精力放在问题的对应关系的观察及解析式的求解上。这是对学情把握不好所致,学生之前已经学了列代数式、代数式求值、列方程解应用题以及数轴、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知识,课前又进行了3~5题这方面的小测,因此引入的问题及练习题学生都不会感到困难,教师不必在这里花太多时间。学生感到困惑的是老师列举这些问题想向学生传递什么信息?怎么观察材料的异同点?怎样表达所需概括的概念的内容。由几个特殊例子归纳出函数的概念的过程是一个抽象思维的过程,教师帮助学生解决这个抽象思维过程的关键就是要促进学生对数学材料的内化,而促进学生内化的关键是依据学情帮助学生塔建解决问题的“脚手架”。
三、巩固练习时应注意知识的发展性
纳出函数的概念后,要对它进行巩固和深化,并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概念,对概念的理解是一个不断细化的过程,抽象的概念必须经过具体的应用才能得到深刻的理解,为此,必须让学生做一些有代表性的练习,如:(1)让学生联系实际列举现实生活中符合函数定义的例子,并指出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2)完成后3个随堂练习题,并指出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3)交换上面问题中两个变量的地位,?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还满足函数定义吗?解决了上面的问题后,本节课对函数的概念就有了一个彻底的、深刻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要体现数学思想方法总结
课堂小结的方式方法很多,可以是教师概括、归纳、总结;可以是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包括学生互谈、小组互谈、学生向全班学生和老师谈等等);可以是先学生谈再老师补充等等。本节课知识点不多,可以选择先让学生畅谈,再教师补充的方法。在畅谈这节课的收获时,学生甚至有些老师可能都会只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诸如“一个概念、二个变量、三种表示”,“使我们认识到函数知识的运用非常广泛”之类,挖掘不出本节课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应该在此向学生传授本节课我们运用了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抽象出函数的概念。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方法更重要,方法是知识,而且是更高级的知识。也许若干年后很多学生忘记了许多的数学知识,这并不重要,这并不等于他们白学,因为数学的思维方式将永远留存在他们的大脑中,他们已经不止一次地运用它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比学生学习纯粹的数学知识重要得多,是树人的重要举。
五、课后作业的布置要具有层次性
对数函数练习题范文6
关键词:高中数学 难点 解决策略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较,其知识结构跨度比较大,知识难度也有所加深,内容更加复杂。要想在高中数学中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克服学习中的难点。不能因为对数学的畏惧就失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影响数学成绩。
一、高中数学学习的难点分析
(一)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高中数学学习中,概念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切知识点都是在概念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但是,很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概念,而不加理会概念的由来,这导致学生对概念的本质和内涵理解不透彻,在解题时对概念运用不当。比如,对于函数概念的公式表示y=f(x),一些学生会错误的理解为y等于f与x的乘积,却忘了概念中最重要的一句“y是x的函数”。这就是死记硬背概念,而不理解概念的内涵所导致的结果。如果对函数的基本概念理解不清楚,对后面学习对数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就会造成学习障碍。
(二)数学公式定理的推导
数学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是一个逻辑十分严密的过程,只要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导致公式定理无法推导出来,这是高中学生学习数学时的一个难点。比如,正玄定理的推导,可以通过三角形的高来推导。但是,在推导的过程中,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正玄符号与三角形的三边长度联系起来的方法,这需要借助辅助线的力量来完成。这里,辅助线就是推导方法的切入点,这是解决推导问题的关键。在公式定理的推导中,许多同学就是找不到切入口,导致对公式定理的推导无从下手,从而对数学产生了畏惧心理。
(三)数学应用能力太差
新课标要求高中生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应用能力方面,高中生都比较欠缺,高中数学的应用题得分率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数学知识条理不蚯逦,知识结构掌握得比较混乱,对应用题的分析不够透彻,找不到最佳的解题方法。另外,数学模型的建立也是高中生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难点,而在应用题中通常会用到数学建模,加上学生对应用题的兴趣不大,导致其数学应用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二、高中数学学习难点的解决策略
(一)深刻理解数学概念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数学概念的重要性,数学概念是如何得来的,我们应该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只有知道了概念的产生过程,才能够深刻认识概念的内涵和本质。比如,函数y=ax(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应该要弄清楚如果a=1、或者a=0,会是什么情况,在a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是逐渐养成的,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建立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使学习有序的进行,使学习变得轻松,学习效率得到提高。比如,学习中多思考、多提问、多分析、多总结,对数学不能有排斥心理,要逐渐培养自己对数学的爱好。另外,我们在数学学习中还应该做到,课前自学、课上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多做练习题巩固知识。这些都是好的学习习惯,它不仅仅是能够帮助我们提升数学成绩,还能够培养我们多方面的能力。
(三)做好错题总结
错题总结是高中数学学习中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对错题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学习中的不足,错题的原因,梳理好知识结构,对于我们复习数学功课是十分有帮助的。比如,在平时家庭作业、课外练习题、试卷中做错的题都用专门的错题本记录下来,找到错题的原因,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在旁边做好批注,再将正确的解题步骤更正在后面。这些工作都做完以后,对错题进行归类,梳理好知识结构,将知识点都串联起来,为以后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错题总结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将思维发散开来,在总结过程中找到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提升自己的数学成绩。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概念的理解不是很透彻,不擅长公式定理的推导,数学应用能力也比较差,这些是高中生数学学习中的难点。加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做好错题总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难点,使高中生的数学成绩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范子正.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方法的思考[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
[2]吴山秀.谈高中数学学习中难点及对策[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