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桃花源记朗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桃花源记朗读范文1
与现代文文本细读一样,文言文同样是文本细读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并特别指出,文言文阅读教学要“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可见,文言文文本细读也必须重视言语形式,而这一言语形式,不仅指“实化”的内容,也理所当然包括“虚化”的部分。只有“实”“虚”并重,才能引导学生全面体悟文言文的内涵,提高文言文文本细读的能力。
一、文言文中常见的“虚化”言语形式
(一)“无足轻重”的虚词
虚词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言语形式之一。对于虚词,教师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用法,学生也因其“虚”而茫然无措,多半死记硬背。这样一来,更造成学生对虚词功能把握的肤浅和混乱。孰不知小天地里有大世界,无足轻重的虚词却往往意蕴十足。
1.副词。如《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并”,教材解释为“都”,教师应该借助“以形说义”的方法,引领学生更加到位地理解成“两者都”(即“两人一起”),这样,桃花源中的老人小孩相嬉相乐、融洽和睦,老人怡养天年、小孩茁壮成长的“大同”社会风尚就跃然纸上了。
2.连词。如《湖心亭看雪》“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连用三个“与”,一气呵成,把天、云、山、水连成一片,且与“上下一白”照应,使天地合一、苍茫一片的空寂之感氤氲纸上,也反衬出了下文“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渺小。
3.语气词。如《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也”,不仅让读者感到语气的舒缓,更感受到桃花源人的善良淳朴――即使告诫,也很委婉,很真诚,甚至带点请求的味道。如去掉“也”,就变成了生硬的命令语气。
(二)“漫不经心”的特殊句式
如果单纯从技术层面上进行操作,文言文特殊句式对学生而言又是一个文本细读的难点。如果把特殊句式还原到文本语境中去,引领学生深入揣摩,不仅能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而且有助于他们触摸文本内核,抵近作者灵魂。
1.长句短句。如《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由两字、三字、四字的短句组成,尤其是后面三个句子,竟连个修饰语都不用,直接动词开头,让读者仿佛看到渔人急不可耐的样子,再与桃花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吩咐一联系,便自然产生更多的感受:不守信用的渔人到底是去邀功领赏,还是想让太守带大家一起去破坏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这些独特的言语形式,并非妙手偶得,只有引领学生细辩,方能体悟作者看似不经意中透出的良苦用心。
2.整句散句。如《陋室铭》《答谢中书书》《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名篇都以整句为主,散中有整,整中有散,错落有致,又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摇曳多姿。引导学生关注整散句式的变化之妙,就能体会到文言文语言的韵律之美。
3.省略句。如《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省略句,省略了十来处的主语和宾语,不仅言语简洁,而且隐含着桃花源人开朗热情的性格。对此,教师不能止步于让学生弄明白省略了什么,更应引领学生细读,体会省略的好处。
4.倒装句。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句中,“甚矣”提前,以加强讽刺的力度,活灵活现地彰显了河曲智叟自以为是的丑态。如按一般的语法规则叙述,便会平淡如水,了无意味,也严重影响了人物形象的刻画。这种倒装句,不仅起着加强语气、强调内容的作用,还能使文句灵动,实在值得细读。
5.反问句。如《水调歌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句,“何事”一词,是诗人对天对月的质问!东坡居士在仕途不济、命运多舛、亲人天各一方时也难免抑郁愁苦,不禁要“把酒问青天”!然而,此问恰恰为结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积蓄了豁达乐观的力量。
(三)“平淡无奇”的修饰语
文言文一般比较凝练,许多看似平淡的修饰语,实为意蕴丰富的神来之笔,犹如人的“衣妆”,能大大增添形象的生动与内涵的丰富。如《三峡》“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句中,用“高”修饰“猿”,用“空”修饰“谷”,粗略一看,平淡无奇;细细揣摩,滋味无穷――树枯草衰的深秋,万物遁迹,两岸的山峰更加高峻,峡谷更加空寂,唯闻猿猴哀鸣不绝,久久回响,作者置身其中,该是何等悲凉!
(四)“不值一提”的标点
古人写作是没有标点的,现在文言文中的标点都是今人加的。既然加了,肯定有其道理。标点不同,句意就不同,有些特殊的标点更需要像现代文一样去关注品赏。如《答谢中书书》“实是欲界之仙都”中的“实是”,本带有很强的感叹语气,句尾理应用上感叹号,但文章却用了句号。联系全文内容以及陶弘景的身世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句号背后的隐含信息――平淡。这份“平淡”,不仅是语气,更是作者那份超凡脱俗的心境――面对如此美景,内心始终波澜不惊。如果改为感叹号,就不符合作者特定的思想感情了。
(五)“朦胧隐晦”的空白
优秀的文言文犹如一幅幅国画,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往往留下许多空白,任由读者的思维自由驰骋。此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转换角色,走进文本,联系具体语境,展开合理想象,填补言语背后的空白,体会丰富的意蕴,“于无字处读书”。如《桃花源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中的“叹惋”就留有很大的空间――桃花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为何“叹惋”?“叹惋”什么?通过对这些空白的细读,能唤起学生的想象和情感体验,感悟“叹惋”的丰富内涵――桃花源人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对“外人”备受战争之苦的同情。
二、以虚衬实、虚实相生的文言文文本细读
文言文的言语形式不仅有“实化”,也有“虚化”,虚实相间,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从某种意义上说,“虚化”部分常常更具“实质”内涵,因为它还包括文章、文学、文化等诸多鲜活的因子。所以,文言文文本细读时,要对“虚”“实”一视同仁,萃取、积累、内化富有生命的言语素材,使之成为默会知识而在实际的言语运用中焕发文言文言语的生命力。
那么,文言文文本细读如何以虚衬实、虚实相生呢?
(一)朗读涵泳
我国古代的国文教学以朗读、吟诵为主,这是一项眼口耳脑并用、情感参与、操作性很强的言语活动。《荀子・大略》有言,“少不讽诵,壮不议论,虽可,未成也”,强调的就是诵读对于理解作品的重要性。而且,不同的重音、停顿、语气、语调、语速等,大多是“虚化”的重要因子,潜藏着不同的情感意蕴。
如《桃花源记》的“后遂无问津者”,重音若落在副词“遂”上,会让人感到作者对人们不再追寻“桃花源”所流露出的淡淡遗憾。重音若落在副词“无”上,则强调探寻的人再也没有了,读来让人生发无尽的悲哀――“外人”连梦与希望都破灭了。梦还在,心还在;梦灭了,心就死了。所以,叶嘉莹先生说:“这是最悲哀的一句。”
又如《唐雎不辱使命》,秦王先是“怫然怒”,妄言“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可谓盛气凌人,最后却“色挠,长跪而谢”,这一“怒”一“挠”的变化,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从中可以探摸到秦王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本质。所以,朗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融入文本,化身为文中人物,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朗读,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脉动。
(二)替换比较
通常而言,作者独具匠心的遣词造句,主要表现在能从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言语形式中选择自认为最准确、最生动、表达效果最好的那个,以创造独特的文本情境,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运用增、删、换、改等方法,变换原词、原句、原序,进行对比,在对不同词语、句式、语序的反复推敲中,让像海上冰山一样潜藏着的内容、情感、思想浮出水面,从而领略其运用的妙处。如把《答谢中书书》“高峰入云”中的“入”字换成“插”字,不难发现“入”字更为妙趣横生――化静为动,体现山峰与云的相触相融,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山峰,浑然一体,既写出了山的高峻,也写出了云的柔和,以显刚柔并济、和谐之美。而“插”字却突兀生硬,美感顿失。
(三)想象补白
古人写文章总是“意则期多,字惟期少”,用最少最精的言语表达最丰富最深远的意义,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文言文一般言简意赅,凝练含蓄,多有弦外之音。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联系生活实际和特定语境,针对文本的空白,进行适时适度的想象,以丰富文本内涵。如《湖心亭看雪》中的“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问其姓氏,曰:‘金陵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充满了很强的思维张力。我们不禁思忖:这两位金陵人怎样上湖心亭的?他们的志趣如何?张岱与他们是怎样对话的?谈了些什么?为什么单单强调“金陵人”?张岱为什么要“强饮三大白”?这说明张岱又是怎样一个人?如果能让学生借助想象,进入此时此刻的湖心亭上,想必会对文本内容以及张岱的思想感情有更丰满贴切的体验。
(四)据境索义
“境”即语境。王建平先生从语用学角度下了这样的定义:“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要理解“虚化”的言语意义,就必须联系“实化”的言语内容来体会“虚化”的言语表达效果。脱离语境或断章取义,“虚化”的言语就无法理解或理解不到位,甚至和作者的本意截然相反。如《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我知之濠上也。”怎样准确理解“安”的意思?不妨让学生通读全文,并重点联系下文“濠上”一词,便知庄子与惠子是在濠河的一座桥上对话,惠子的“安”是语气副词“哪里”的意思,而庄子偷换了观念――解释为“何处”,这样学生就会欣喜地发现,这种狡辩确实带着庄子的几分调皮、几分童真。
(五)以“诗”解“诗”
桃花源记朗读范文2
一、导语激趣。好的导语设计,让学生先入为主,为学生阅读课文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驱动和控制了学生的心理,使之更易接受知识和技能,给人以启迪,催人奋进。
如《爱莲说》:(投影:出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同学们,谁能说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是由哪种花构成的?(生答:莲花)澳门人民之所以选择莲的形象作为自己的区徽,是因为澳门不但莲多、莲美,还因为莲花能象征澳门人渴望回归祖国的纯洁、高尚的心。无独有偶,宋代哲学家周敦颐也特别喜爱莲花,写下了千古传颂的颂莲言志的名篇《爱莲说》(板书课题)。为什么周敦颐独爱莲花?他是怎样借描写莲花来抒发心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爱莲说》。
二、诵读激趣。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的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通过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挑起学生的朗读愿望,然后通过领读、齐读、轮读、赛读、自由读、配乐读、分组读、个别读、交叉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多样的诵读,这样就会很容易把学生带到诗词的意境中,初步感悟诗词的韵味。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模仿古人的摇头晃脑的读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
三、活动激趣。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古诗文教学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兴趣盎然。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学生在实践中才智得到发挥,就会有快乐的情感体验。如教授《核舟记》时,我们就引导学生分小组展现坡、佛印、鲁直的神情、姿态,学生们就兴趣盎然。又如教授《石壕吏》时,就可学生分别扮演吏、老妇进行情境再现,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内容,更贴切的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教学《愚公移山》,可针对愚公愚不愚开辩论会。
四、竞争激趣。初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有竞争意识。基于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重要举措。我们常有意识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如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古诗文诵读比赛。班中还举行古诗文成语、典故出处集锦比赛,给搜集得多的同学加平时素质量化得分。还学习魏书生老师的做法,让学生自己出题互考,并通过评比方式进行,让学生多查找资料。抑或引入小组竞争制,给学生按小组计时读课文或是背课文,用时最短者胜,优胜组给予奖励。他们在竞争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参与积极状态和兴趣程度。
五、想象激趣。课要上得有趣,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也是一种办法。即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或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课文,面对面与作者或文章的主人公对话,在空间和时间上缩短读者与作者、及主人公之间的距离,使远古的画面走进学生脑海,使古代人物的思想注入现代的内容,使学生觉得新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教《桃花源记》时,引领学生想象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丽以及桃花源内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讨论如何认识陶渊明所创造的理想社会。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桃花源存在到今天会是什么样的。
六、质疑激趣。“学则必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学习才有兴趣。如教授《桃花源记》时,就引导学生思考:每个时代的穿戴、服饰是不一样的,那么文中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合理吗?学生对此就产生了极大地兴趣,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通过质疑、探究,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桃花源记朗读范文3
1 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探究式阅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阅读实践活动,整个阅读过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而兴趣的培养是实施本课题的关键。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因此,笔者较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文本中的内容,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形成愿学、想学的心境。
创设激发学生探究的环境。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其求知欲,拨动他们思考的琴弦。
2 授之以法,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与探究
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形成自己的阅读能力,才能自主地阅读、探究。因此要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与技能,将学生的能力训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这是学生自主阅读的基本立足点。
用教材传授阅读的基本知识,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共同探讨其中的规律和技巧。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巧,他们也就“具备了再学习、再创造的能力”。在进行探究式阅读教学时采取了一定的策略,遵从整体的原理进行阅读方法的渗透。即“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先通读全篇,得其大意,把握文中的要人要事,理清文章思路脉络等全局性的问题;然后分解细读,揣摩探究一些重要的用法、词句、深入挖掘文本中所蕴藏的闪光点;最后再通篇领略。这种阅读的过程,强调从整体出发,重视综合,由整体而部分,让文本的“整体形象”和“个性特征”深刻印入学生脑海中,逐步知晓、理解常用的技法。如捕捉中心的方法,审题的方法,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人物形象的切入点……以说明文为例,阅读方法为:1)明确被说明的对象;2)弄清被说明对象的特征;3)理清说明文的结构;4)明了说明的顺序;5)按说明方式分类;6)说明方法的运用及作用)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简明);7)说明文的表达方式(说明为主,兼有记叙、议论等)。明其旨,获其知,得其法;通过方法的指导,促使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
3 探究发展性探究式课堂阅读教学
课堂是阅读教学的主阵地,如何牢牢占据课堂这块主阵地,是研究与探索的一大重点,在教学活动中落实发展性探究式阅读。笔者以《桃花源记》一课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世界,接着出示多媒体课件“美好的生活环境”,后因势利导,指出这是陶渊明追求的理想生活世界。
2)自主阅读,整体感知。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疏通文章大意,在学生的互问互答中解决字词;并让学生谈感受: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桃花源“美、乐、奇”的特点。
3)抓住关键,发现交流。先学习桃花源“美”,教师引领提示:桃花源美在哪里?理解文中传神的描写、生动的语言,体会散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4)质疑探究,深入理解。通过学生的交流,教师归纳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相机点拨,深入理解文本。如:“男耕女织”的生活为何还乐?作者写乐有何用意?哪些地方写得生动、传神?桃花源究竟在哪?能否找到?作者虚构的目的何在?有人说桃花源是陶渊明积极的理想,也有人说桃花源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你怎样评价?等等。
5)讨论创新,拓展思维。共同讨论疑难问题,同时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作品,了解陶渊明的生平,体会他的思想,结合现代人生,如何正确看待陶渊明的归隐行为。
桃花源记朗读范文4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美妙境界,深深感受到祖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真正使教学获得成功。以初中八年级文言文《桃花源记》为例,在大致了解全文后,本人通过创设问题引导想象来让学生感受文章内涵。结合文中的描述,通过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文中的桃花源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想像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紧接着提问若然你置身于和平恬静、融洽安宁的桃花源中会怎样做?提出会选择留下来还是回到充满功利性的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并且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这个角度出发来阐明作者陶渊明的思想――人们追求与向往的理想社会,正是对当时现实的鲜明对比,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用这样的情景创设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一步一步诱导学生进入到作者的字里行间,真正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二、自主阅读,弄懂语句
文言文的学习尤其需要学生的自主阅读,本人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首先是字字落实,弄懂语句,读准句读,读出语感。这个步骤完成后,再给时间学生自由阅读或默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初步去把握全文大意。读法有多种,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不一而足,但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和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跟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范读,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童趣》的“项为之强”一句中的“强”不读“qiáng”也不读“qiǎng”,而应读“jiāng”。再如《桃花源记》“便要还家”一句中的“要”不读“yào”,而应读“yāo”。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范读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掌握了音节的停顿,读得朗朗上口。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默读,在读懂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一面教者验收读的效果,一面评价读的成效。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联系实际,授之以渔
传统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采用“满堂灌”,是教师逐字逐句的翻译,对号入座,学生则一字不漏的记下,使得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导致原文、译文的分离,其结果必是事倍功半。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我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懂规范语言。但在翻译前,一定要求学生先看懂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模糊的地方,则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语法要求,引导学生增补、调配,达到疏通文意的目的。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调序;最后按照语言规范要求,作出增补。至于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则保留就可以了。
四、综合比较,触类旁通
学习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异词、通假字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在讲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孙权劝学》时,在分析“吕蒙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这个问题时,可引导学生把吕蒙与本册课文《伤仲永》里面的方仲永作对比分析。方仲永天资过人,由于没有很好的接受后天的教育,最终沦为一个平庸之人,吕蒙经孙权劝说后才开始读书学习,而最终成为一个有谋略的人。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都说明了“后天的学习和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比,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吕蒙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这个问题,而且也巩固了对《方仲永》的思想内容的复习。
五、强化练习,巩固成果
文言文很多知识需要积累,说白了就是要记。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积累,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把有关的字词归类,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把感性认识理性化,在此基础上,设计适当的阅读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加以巩固,适当进行课外文言的阅读,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就能收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再次要强调的是――课后诵读。所谓诵读,包括朗读和背诵。诵读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诵读是感知文言文的一种有效手段,琅琅上口的朗读,不仅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朗读中捕捉全文的感情基调,更好地体会全文的思想感情。
桃花源记朗读范文5
其他学科我不太懂,就只说说语文。
一是学生展示内容的应试化、低幼化。
“高效课堂”的主导思想是还课堂以学生。这没有什么问题。甚至还是一种纠偏――传统课堂确实存在着教师霸占课堂学生被边缘化的痼疾。但我非常期待看到的是:课堂还给了学生之后,学生做什么呢。
高效课堂的做法是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先自学,然后课堂展示,互相质疑,教师点拨获得知识。从初衷来看,这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
问题出在导学案的内容。
因为要便于操作――学生得分组展示,要适于板书,适于学生讲解,于是乎,导学案的内容就必得分板块,要能够很好地落实。这样一来,“导学”成为了导“知识”。至于思想、文化、文明、情感、艺术等对于语文可能更为珍贵的东西,不太好上“导学案”,于是便被忽略了,甚至完全省略了。
我前后观摩了若干堂“高效语文课”,学生确实动得很欢,但讲解的可惜几乎全是基础层面的东西。略微深入一点点的,也不过是练习册和参考书上的低层次内容。这实在不能怪老师,是学习的固定模式决定了学习内容的低幼化。
比如听《桃花源记》。授课老师自己也先跟我了:“王老师,这么上还是语文课吗?”确实非常为难我们的年轻老师。当学生课堂展示的全是“词性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文言文的“言”方面的知识的时候,我想陶渊明也会愤怒的。正如另一位年轻老师在我面前捶胸顿足:“王老师啊,这可是《桃花源记》啊,这可是《桃花源记》啊?”
我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如果学《桃花源记》,重心居然放在这些东西上面,这不是暴殄天物吗?
我跟他一样感到惶恐和痛心。
语文学科和理科有很大的不同。其魅力恰恰在于知识的模糊性和情感的多元化。可以这么说,只有知识肢解,没有艺术和情怀支撑的语文课绝不会是动人的语文课――哪怕它适合于考试。
语文课跟相声一样,必须得“抖包袱”。在不断的情感濡染和理性感织渗透的引领中带着学生跨越千山万壑。语文是审美的历险。而一张导学案,把学生的思维全然固定,把所有历险过程全部首先定义为做题,这是语文的窄化和“死”化。
二是教师的边缘化。
看了几堂“高效课”,最着急的还不是学习内容的应试化,最着急的是教师的无所作为。这样的课堂模式固定甚至学生朗读教学目标都是程序化了的。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学生确实动得很多。可是老师呢?有的面无表情地站在一边,有的无所事事地偶尔穿插几句话。从头到尾,极少见教师有什么创造性的行为。
这也不能怪老师。“导学案”已经把老师完全“出卖”了,教学程序一目了然,教学内容明明白白。学生几乎不用独立思考,所有内容《课文全解》等一类书上全都有。学生只需要照搬过来填写在导学案上,再板书上黑板即可夸夸其谈。加上课堂时间极其珍贵,老师被边缘化既是无奈,也成自愿。
据说“高效课堂”以教师讲解的多少来衡定课堂效益,总之是讲得越少越好。据说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有一位很著名的高效数学教师,每一天都用秒表卡自己的讲课时间,最后终于把教师的讲解成功下降到了3分钟。于是皆大欢喜成为典型。
数学课这么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较之于语文,数学确实明白透彻得多:课堂完全试题化绝不会有人诟病。在中学,数学就是解题,就这么简单。但语文真的没有这么简单。课堂上语文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点拨本就天然属于语文的一部分。讲得过多肯定不好,但完全不讲或者讲得不精彩,我以为是对语文责任的推脱和逃避。
而这样长期把课堂“焦点”彻底让位给学生,我以为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很可怕的。语文教师的职业兴趣来自于什么地方?前段时间和校长聊天,我提到一个观点:你给老师过生日送礼物很重要,关心老师的起居家人也很重要,但这些都是力量。真正促进教师的职业兴趣蓬勃发展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高峰体验,是来自于师生的情感和智慧高度交锋融合之后产生的美感。只有这个东西,才能让教师痴迷于课堂,痴迷于教育。
讲与不讲,讲得多与少并不是问题的核心。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讲到了学生的心中,点燃了学生的情怀和智慧。
教师的讲,如果极富有个性和文才,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曾经读到这样的典故:
西南联合大学的国学大师刘文典,恃才傲物,不可一世。他曾和学生在三五月圆之夜,团团围坐在草坪上,吟诵《月赋》,那种情景,让钱理群先生思慕不已。
同样是刘文典,有一次警报响起,他挟着一个破布包,往郊外逃窜,正好遇见沈从文夺路狂奔。刘文典火冒三丈,侧过身大骂沈从文:“我跑是为了庄子而跑,你这个该死的,你为谁而跑?”
每每读至此,我一方面震惊于刘文典的狂妄,一方面又同情沈从文先生。
作为先生,首先是真性情,其次才是真学问。
才高八斗的刘文典,自认为世界上懂《庄子》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庄子本人,一个是自己,另半个是冯友兰。每当刘文典开讲《庄子》,吴宓等西南联合大学几位重量级教授便前往听讲。刘文典旁若无人地闭目演讲,讲到精彩处,戛然而止,抬头张目望着教室最后排的吴宓,慢条斯理地问道:“雨僧兄以为如何呵?”吴宓闻听立即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吴宓号称清华四大教授之一,是钱钟书先生的授业恩师,尚且对其恭敬如此。
老师有真性情,洒脱不羁,随心所欲,呈现一种自然生命的姿态。这种教学,就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而是一种生命的唤醒和启迪,它给予学生的必然是生命的浸染、熏陶、舒展,传递的则必然是自由天性的,个体生命的承担,独立人格的追寻。
真实的生命,本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教育也该如此。
这样的老师,如果不讲,那该是学生多么大的损失啊。
俗语说,教师是靠“嘴皮子”吃饭的。讲的水平,任何时候都是衡量教师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而教师,如果以“还课堂以学生”为借口,降低自己讲的质量,退化了讲的能力,这对于语文,实在可算是灾难了。
所以,高效课堂如果要真正成为好东西,必须在两个方面实现突破:
桃花源记朗读范文6
因此,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大力推进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已迫在眉睫。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增强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趣促学,提高教学效果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者可根据需要适当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兴趣。
(1)模拟情境,上台表演。以《陈涉世家》为例,请几位学生分别扮演陈胜、吴广等人,生动地再现历史故事,对人物的性格又增加自己独特的理解,细腻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个性。(2)创设情境,激烈争辩。《桃花源记》一课,可对桃花源的真实性及陶渊明创设这一虚拟世界的目的进行激烈辩论。(3)虚拟情境,写作对话。教《愚公移山》时,在解读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拟想假如现在我们正与愚公面对面,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完成短文“愚公,我想对你说”。
2.重视诵读,读出情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应还课堂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让学生尽情去读,用心去读。学生读时,教师也要作适当引导、示范,明确停顿、语气、语调、情感等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感受领悟。
3.鼓励质疑,培养兴趣。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句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当堂解决,不留“后患”。这样做,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也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同时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何乐不为?
二、构建新颖的教学结构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1.组织自学环节。
⑴必备条件。学生需备有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自学时,就能根据老师要求围绕教材、依靠工具书进行积极的思维。
⑵自学目标。一般情况下,文言文可提出这样的自学目标:①能准确流畅、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②能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解决字词,疏通课文大意。③整理文中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现象等。④理解文章主题。
⑶学生自读。学生对照提示和注释初步自读,读思结合,边读边做记号,以便质疑交流。
⑷教师的指导。老师要指导学生根据思考题、预习提示、注解等课本材料自学,并不断了解情况,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不失时机地帮助。
2.交流释疑环节。
在自学基础上,对一些疑难问题,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其形式可以是小组讨论,前后左右讨论,形式多样而不显单调。
3.小结应用环节。
当堂检测,及时反馈总结,可夯实双基。文言文知识零碎难以把握,容易混淆搞错,更需要及时恰当的小结和强化训练。
4.诵读感悟环节。
文言文字词教学是个难点,主要通过诵读体会感悟。文章的理解也是通过读来慢慢达成的。文言文教学实词、句式是突破口,虚词是难点,诵读是关键。
三、优化文言文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1.前后联系法。
第一,前后联系可帮助学生读懂文句。如《送东阳马生序》中“媵人持汤沃灌”一句,其中的“汤”怎么理解,我提醒学生回忆《两小儿辩日》中的“及其日中如探汤”一句,这句中的“汤”解释为“热水”,再结合句子,不难探究出此句中的“汤”也应解释为“热水”。
第二,前后联系可以加深对新旧课文的理解。教《醉翁亭记》时,引领学生探讨主题,联系《岳阳楼记》,两文主题有相似之处,都表现了作者心系天下的情怀。
第三,前后联系可以让学生自主突破阅读中的难点。如《出师表》一文中“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秋”,我联系“秋”字的多个意思,特别是成语“多事之秋”,学生很快明白这句中的“秋”解释为“时刻”。
2.古今打通法。
由于文言文语法习惯和现代文相差较大,词性变化、语义分歧、语法特殊,透彻理解很难。就必须将文言中零碎孤立的知识通过对照应征,古今联系的途径体系化。文言文和现代文是一脉相承的,许多词语的语用和语义是相通的。如《桃花源记》中“便舍船”的“舍”是“丢弃、放弃”之意,与之相关的成语有舍本逐末、舍己为人等,这些句子词语中“舍”的意思是相同的。
3.古为今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