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网范文1
关键词:OPC,MCGS,远程监控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Network
Simulation System
Gang Li
Abstract:“Building Intelligenttized Technology” excellent course, provided students with the knowledge about building electr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 web sit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 based on COM/DCOM technology , MCGS softwar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network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merits of C/S and B/S models, proposed the structure of the remote simulation system and schematics, and introduced th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rocess.
Key Words: OPC, MCGS, Remote Monitoring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本论文对C/S和B/S两种不同模式的远程监控系统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新型应用结构体系,用VB编写OPC客户端和ActiveX控件,以MCGS作OPC服务器,将控件嵌入到Web网页中的开发过程。实现了控制系统的远程仿真实验。思路新颖,课题研究采用新型应用结构体系可行、实用。
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楼宇智能化技术》精品课程网站,主要介绍“建筑电气”学科的最新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建筑电气方面远程教育。开发智能建筑网络仿真试验系统,既可以弥补实验仪器和设备的缺乏或不足,又可以解决建筑智能化的实验环节问题。
2 远程监控技术
2.1 网络计算机模式简介
网络计算机模式的分类主要是基于客户机和服务器。目前流行的网络计算模式是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和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
2.2 C/S模式体系结构
C/S结构(Client/Server结构)是大家熟知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如图1所示。它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目前大多数应用软件系统都是Client/Server形式的两层结构。
传统的C/S体系结构虽然采用的是开放模式,但这只是系统开发一级的开放性,在特定的应用中无论是Client端还是Serv[]er端都还需要特定的软件支持。由于没能提供用户真正期望的开放环境,C/S结构的软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系统开发不同版本的软件,。而且代价高,效率低。
图1C/S体系结构
2.3 B/S模式体系结构
在B/S体系结构系统中如图2所示,用户通过浏览器向分布在网络上的许多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对浏览器的请求进行处理,将用户所需信息返回到浏览器。B/S结构简化了客户机的工作,客户机上只需配置少量的客户端软件。服务器将担负更多的工作,对数据库的访问和应用程序的执行将在服务器上完成。浏览器发出请求,而其余如数据请求、加工、结果返回以及动态网页生成等工作全部由Web Server完成。
实际上B/S体系结构是把二层C/S结构的事务处理逻辑模块从客户机的任务中分离出来,由Web服务器单独组成一层来负担其任务,这样客户机的压力减轻了,把负荷分配给了Web服务器。
图2B/S体系结构
2.4 系统设计原理图
为克服以上不足,在原有B/S体系结构基础上,采用一种新的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
图3系统结构原理图
该系统由浏览页面层、Web服务器层、应用服务器层、数据服务器层组成。最下一层数据服务器层包括了按一定组织结构存放各种被测数据信息的实时数据库和现场设备、仪表等,负责采集、存储、管理实时数据。数据服务器层的访问以OPC作为通用接口,获取现场信号。
应用服务器层是一个中间件,接收Web服务器的数据服务请求,按照所需的数据对象向数据服务器提交请求,得到相应的数据,再打包、发送到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层为用户提供嵌有人机交互显示控件和通信数据控件的监控页面。通信数据控件是核心,负责管理各个显示控件所需的数据。各个显示控件通过Script向通信数据控件注册,说明各个控件需求的数据;通信数据控件通过DCOM协议与应用服务器通信,并在接受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后,解析数据包,把数据分发给相应的显示控件,显示控件按照设定的文本或图形显示数据。最上层浏览页面层即客户浏览器,监控人员通过HTTP向Web服务器传送一个需要特殊HTML文件的请求,服务器接收到这个请求并将HTML传回客户浏览器,浏览器阅读页面并显示出来。
在该种结构体系中,一些需要用Web处理的,满足大多数访问者请求的功能界面(如信息查询界面)采用B/S结构。后台只需少数人使用的功能应用(如数据库管理维护界面)采用C/S结构。组件位于Web应用程序中,客户端发出HTTP请求到Web Server。Web Server将请求传送给Web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将数据请求传送给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将数据返回Web应用程序。然后再由Web Server将数据传送给客户端。对于一些实现起来困难的功能或一些需要丰富的HTML页面,通过在页面中嵌入ActiveX控件来实现。
3 基于OPC技术MCGS组态软件在网络通讯研究
MCGS本身就是一个OPC服务器,符合OPC标准的客户端都可以读取MCGS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因此只要开发一个满足OPC技术规范的OPC客户端并连接到该MCGS OPC服务器上,即可实现与MCGS之间的通讯。MCGS利用OPC通讯时,其服务器名为MCGSRUN.OPCDataCentre,Group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定义,Item为要进行操作的MCGS实时数据库中的变量名。
OPC服务器由3类对象组成,相当于3种层次上的接口,包括:服务器(OPC Server)、组(OPC Group)和数据项(OPC Item)。
实现OPC客户端的主要过程如下。
(1)初始化COM口;
(2)建立和MCGS OPC服务器的连接;
(3)建立服务器连接后,在该服务器下添加一个Group对象,同时在该函数中给该Group对象命名并设置客户端的数据刷新时间间隔等;
(4)在Group对象建立之后,可以在该Group下添加需要的Item对象;
(5)当OPC技术规范的3个层已经建立,就可以对Item进行操作了,对指定的Item对象进行数据同步读写操作;
(6)断开MCSG OPC服务器的连接。
4 具体实现过程
4.1 使用Visual Basic开发OPC ActiveX控件
(1)建立一个简单的ActiveX控件;
(2)建立3类OPC对象服务器(OPC Server)、组(OPC Group)和数据项(OPC Item);
(3)编写连接和断开OPC服务器代码;
(4)建立属性页;
(5)进行窗体的设计和命令按钮的事件处理;
(6)生成ActiveX控件。
4.2 建立MCGS工程
本文将建立一个空调热湿处理系统,之后把此系统作OPC服务器,供用户远程访问。如图4所示。
4.3在Web中实现MCGS工程运行
在WEB页面中使用ActiveX控制,还要对之进行包装,将有关的动态连接库及信息文件压缩到一个扩展名为CAB(Cabinet)文件中。在服务器端进行IP地址和端口配置,在客户端进行安全级别配置。在HTML文件中,使用OBJECT标签插入ActiveX控制,并利用VBScript或者JScript访问该ActiveX控制。得运行结果如图5所示。
图4新建空气热湿处理系统图5嵌入Web的空气热湿处理系统
5 结论
整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如下:ActiveX控件编写,以MCGS作OPC服务器,将控件嵌入到Web网页中。实现了用户在客户端没有安装MCGS软件情况下,通过Web页操作虚拟实验设备,进行控制系统的远程仿真实验。总体上达到设计的目的。
参考文献
建筑网范文2
关键字:网络信息信息技术建筑管理
Abstract: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age as a driving force of progres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can foster building industry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in the building management,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applic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has analyzed using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role of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use.
Key words: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ilding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N915.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在全球范围内信息资源的快速传播与共享,信息化引起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企业网络信息化就是要对企业信息实行高度集成、动态查询、快速处理和资源共享。而传统的建筑业务管理大多数依赖面对面的会议和纸质文档的交换等传统的沟通方式,影响管理效率。所以在建筑管理中,只有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建筑网络信息化管理,才能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在建筑管理中,网络信息技术运用的现状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健全建筑管理的网络信息化管理,并达到信息化管理的实用性、智能性、高效性。我国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中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网络信息技术在建筑管理的运用中仍存在不足,影响信息化管理效力,造成资源浪费等。
引进舶来品不适合。引进国外软件技术,是建设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首选。引进舶来品未必适合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一方面由于软件不适合土壤,而不能发挥效果。我国的国情,社会资源,政策制度等等,与舶来品有不同,引进的软件不能发挥设计的主要特点,进过后期自行加工改进的软件,发挥不了其效果,缺失了引进的美好初衷,也存在改进的软件的应用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软件的兼容性低。受到信息技术制约的软件,由于兼容性问题,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自身建设不足。任何技术的不足,都是可以通过自身建设来弥补的,所以自身建设的不足制约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首先人员素质问题,基础人员掌握信息技术的技能低,观念难以改变,不能适应信息化管理,都制约了自身的学习业务能力,基础工作直接影响了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和利用。也有的领导,在信息集成后,总是按照自己的经验,不能有效利用共享资源,也阻碍了建筑信息化管理。其次支持技术问题。企业信息化已经进入建筑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相关的信息化管理的规范,标准和编码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才能实现信息的集成,为决策者提供可靠依据。
二、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在建筑管理中的作用
在建筑企业管理中, 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不容忽视。建筑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产业链很长,对于如此长的产业链进行有效的管理,如果还采用传统的方式,很难对于管理进行评估。但运用了网络信息技术,对于建筑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对于各个环节的信息实时查询,对于责任人的决策快速处理,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状况高度集成,对于企业资源全面共享。
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管理水平。建筑管理从勘探、设计、开发、施工到交付验收,每个环节都具有自己的管理特点,涉及的知识层面和范围也很宽泛。在如此长的的产业管理中,做到节约资源的有效办公,需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管理。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会议的效率,各部门资料传递的无纸化办公降低了办公成本,各环节通过信息系统完善知识平台信息,实现了企业资源共享,这些都证明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了建筑管理水平。
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管理效率。首先缩短决策时间。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将企业信息集成共享,为决策层提供可靠的依据,大大缩短了决策的时间。其次目标达成。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层层分解,使得每个员工的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让实现企业目标成为可能。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在更短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情来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效率。
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加强建筑管理的监督。建筑企业的产品,具有特殊性,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建筑都涉及到人民财产安全,所以对于建筑的质量和安全的监督,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于建筑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有效监督和质量跟踪,各个管理层次也可以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对于不规范的操作或存安全隐患的施工提出改善指令。
三、网络信息技术在建筑管理中的运用措施
计算机辅助管理。在建筑管理中,很早就引入了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应用。在设计阶段,CAD的辅助设计技术,使得设计工作的效率提高,减少了人工成本,降低了资源浪费。现在设计中,更多三维软件的应用,使得规划可以更加立体的展现在人们面前,提高了施工准确性,消费者对项目的认知度。建筑管理的各环节的办公现代化,即引入计算机办公软件OFFICE,来实现对于办公信息的管理和规划。办公文件的文本还有表格的统计作用,使得建筑管理可以通过直观的图表来进行评估。在建筑管理的施工管理,项目经理可以通过项目管理软件,来实施项目管理,查看项目进程,实施项目成本监控,实时生成项目资料提供给决策层。只有建成网式的计算机管理,将各数据接口进行设计,信息资料进行规范,才能实现数据对接,信息技术网络化。在建筑管理中,才能实现计算机辅助管理的信息化集成。
互联网技术建立网络信息系统。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如只停留在管理的某个环节,或者每个环节不相互集成,都不能实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所以建立网络信息系统,是建筑管理工作的关键。将建筑企业管理中的项目资料信息、项目施工信息、项目财务信息、项目管理信息等,通过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统一在一个网络信息系统内,把项目的逻辑性关联起来,减少信息的失误性。项目资料信息的传递,可以通过QQ、MSN、Email等等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沟通的及时高效。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监理的作用,可能需要与设计单位更高效的沟通,变更图纸,确定新的施工方案等,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以视频的方式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减少沟通的失误和不明确性。财务信息,现在的ERP信息系统完全可以实现全球结算,无论建筑企业的项目在世界的哪个地区,都不影响汇率的结算准确性。企业也可以为实现自己企业的高效信息管理建立属于自己的数据信息库,将勘开发设计各个环节统一建仓,这样可以实现企业信息的全面共享。
改变观念,加强自身建设。建筑企业管理要不断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观念,提升自身的素质建设。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需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基础人员的技术能力。网络信息技术更新快,不断推出新的技术,需要建筑管理队伍加强学习,二维设计软件推出后,三维的软件也陆续上市,现在更是各种力学分析软件,帮助设计单位弥补设计无实验证实的不足。还有像ERP系统自身总在发展的软件,也需要相关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适应变化需求,为建筑企业管理更好的服务。
结论
网络信息技术是我国的建筑企业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重要手段。加强网络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实现快速传递、加工和处理管理信息,将可靠的、准确的信息资源永久保存,并能够提供有效的利用,为相关组织机构和各个环节管理人员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在建筑管理的各个层面都应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宋武,王连成,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向导,2011年,第02期
[2]肖曦彬,引入计算机辅助管理和网络信息技术,加强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J],深圳土木与建筑,2005年09月
[3]黄如福,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思考[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2年09期
[4]赖明,尚春明,仝贵婵,中国建筑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J],建筑经济,2003年,第10期
建筑网范文3
关键词:王澍,文化观 , 环境观 , 技术观 , 教育观
Abstract: as a local architect wang shu, insis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his more than ten years working career, rooted in the Chinese folk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between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 with Chinese try to build their quality building connotation about him, how to adapt to the build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and create convey sense of space has his unique cultural values.
Keywords: wang shu, culture, view of environment, technology view, education
一.背景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二.
2012年对于王澍来说无疑是丰收的一年,他获得了2012年度建筑普利策奖,这也是继华人建筑师贝聿铭之后第二位中国建筑师能够获此殊荣。这不仅是中国建筑师经过半个多世纪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今天,经济文化大繁荣的体现,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给中国的建筑师带来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从积极的角度去看,王澍也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王澍1963年出生于新疆一个艺术家庭,不能不说王澍的成长和他的家庭背景有着一定的关系,父亲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母亲是一名老师兼图书管理员,从小王澍就饱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较早的接触了一些西方的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这也为他的文人气质打下了厚实的基础,王澍也自诩自己首先是一个文人,其次是一个带有艺术气息的建筑艺术家。
王澍曾先后毕业于中国两所著名的建筑系院校,分别为东南大学建筑系和同济大学建筑系,取得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从一般意义上说可以顺利成章的成为一名具有现代主义思想的建筑师,但对于王澍来说却没有这样选择自己的从业方向,不同于国内的大多数崇尚现代技术和西方思潮影响的建筑师们,王澍选择了一条根植于传统文化,着眼于中国本土特色的建筑营造哲学,潜心研究中国地域特色的建筑营造手法,在中国这样一个浮躁的大兴土木的时代背景下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十几年来,在他的业余工作室里并没有繁忙的景象,也没有众多的建筑作品产生,对于王澍来说他认为自己做的是慢建筑,也许一年才诞生一个小住宅,他更喜欢去钻研和琢磨建筑的营造方式。
二.文化观
作为中国新锐建筑师代表,王澍的建筑理念不同于其他新锐建筑师,比如张永和,他将概念设计引入中国,这同他的赴美求学经历有关,从国外带回来了先进的工作方式和设计手法;比如刘家琨的建筑设计手法,王澍评论刘家琨的建筑设计手法更强调图纸,模型的推敲。但对于王澍来说建筑的营造更加富有生活化,对于他来说,施工现场的工匠师傅们更会给他带来灵感,感受一个建筑的场所更在于建筑基于的环境,环境所处的历史场所和自然场所对于王澍来说是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在感受前人带来的历史感受和现实环境的个人解读也许是王澍的出发点,对于他来说建筑的轮廓在他感受场所的那一刻就已经产生了,比如他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方案,建筑的营造更多体现了历史文脉和环境场所,建筑的屋顶同远处的山形相近,白墙灰瓦下映衬出江南聚落的历史景象,在杭州这样一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区域,中国的城镇结构非常模糊几近崩溃,如何将找回失落的城市记忆,找回曾经的城市文脉,这正是王澍思考的出发点,也正是基于这一观点使得宁波博物馆得以延续这一场所精神。
王澍认为杭州是一个文人气息浓厚的地方,自古就是文人造园盛行的地方,他对于古人的造园手法也颇有研究,在他的建筑中也能感受到,比如他在上海世博会建造的宁波滕头案例馆(图一、图二)当中就运用了“小中见大”的造园手法,他在墙体上凿开了大小不一的洞窗,通过不同的墙体高差错位将建筑的视线设计的精巧有趣,身临其中能感受到江南园林的空间意想,不能不说王澍隐隐的将人们的空间感受带回到江南园林的传统生活方式中。
三.环境观
场地对于建筑师的一般意义更多是从功能入手,在合理的退界之后,选择合理的出入口,在指标的控制之下进行建筑的功能形体设计,对于大多数建筑师来说这是再合理不过的套路了,建筑更多是满足业主的要求,再多一些空间留给建筑师的也不过是在建筑的造型上再加一个类似山花的装饰,建筑更多是一个被使用的盒子,对于建筑的场所和所处的历史环境来说往往很少被注意到,因此对于出现玲琅满目的商品建筑,除了炫耀一身华丽的外衣和姿态以外,没有自己的归属和文化特性,很难让人亲近和认同,这是一种失败的环境策略。当人们对于自己生活的城市越来越陌生的时候,不能不说这是整个城市文化的消失和没落,从内心失去了自我的文化认同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民族的悲剧,这也是中国的建筑师应该反思的,在这一点上王澍走在了同行的前列,给了我们些许思考。
建筑融入环境,体现城市的文化走向,肯定自身的文化根基,就要从城市的文化源头开始,找回快要消失的文化碎片,挖掘整理,十几年间王澍出没于江南的大街小巷,追踪于民间工匠的传统营造足迹,记录着点点滴滴,他考察的不仅仅是传统的营造技术,还有传统的生活状态,从那些黑瓦、青砖、竹胶板、竹坯子、沙石灰里寻找文化根源性的东西。[1]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出现(图三、图四、图五),重新阐释了当代建筑融入环境,尊重文脉的理念,白墙灰瓦,延绵起伏的屋顶,竹窗游廊,烟雨蒙蒙中,建筑场景化为生活的一部分,建筑融入了历史生活,不再成为环境的主宰,而是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农田,鱼塘作为校区的一部分,传统的生活方式被保留了下来,不仅再现了江南的传统聚落,也再现了这里过去和现在赖以生存的鱼米文化,不能不说王澍是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建筑师。
四.技术观
王澍的建筑作品中,很少能看到大片的玻璃幕和钢结构技术,更多是不被大多数建筑师利用的青砖,灰瓦和竹片,朴素大方,在当今这样一个能源大肆浪费的社会背景下,建筑师的思路对于城市的作用是一个风向标,如何回应这样一个节能,可持续的世界话题,需要建筑师思考,王澍的建筑材料更多来自于拆迁现场的回收利用,在他做象山校区时,后期的六万片灰瓦是来自于拆迁的建筑中,走廊的栏杆和百叶窗是来自当地盛产的竹片,建筑的营造并没有出现大量的钢结构更多是经济的混凝土技术;在其设计的宁波历史博物馆中(图六、图七),建筑的材料来自于就地拆除的废旧建筑中,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回收利用,适宜技术,不能不说王澍的建筑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
五.教育观
做为中国美院的建筑艺术系的系主任,对于自己的学生并没有象传统工科院校的教育一样,对学生灌输套路式的设计课程,而是更多是将设计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去领悟理解,自然学成,就象传统的师徒关系一样,师傅什么也不教,只是让徒弟去看,自己去领悟,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去学习;在保留了学生的个性的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去观察思考,用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去营造,真正的建筑设计过程也不过如此,对于现在传统的建筑教育也是一个正面的榜样。
六.结语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今天,建筑师的责任不再是建造漂亮的房子,更重要的延续中国本土固有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认同是如此的重要和有意义,它不仅仅在于建筑学的意义,更在于对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保护,王澍教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文敏.风土. 传统.场所精神——王澍教授访谈录 .二0一0八月号.书城
[2]易娜 李东.界于理论思辨和技术之间的营造——建筑师王澍访谈.
建筑网范文4
关键词:F407.9建筑业;统计预测;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2)05-0041-03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建筑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新世纪的前10年,河南建筑业能否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将会以怎样的走势发展,这是政府决策者和社会各界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占有大量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在研究了河南建筑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自身增长规律,并考虑到未来10年河南和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变动趋势之后,进而采用科学方法对2010年河南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指标进行了预测,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河南建筑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建筑业蓬勃发展,建筑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施工企业生产能力日益增强,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据有关统计分析资料,1999年全省建筑业从业人员324.44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6.7%,比上年增长1.3%。国有建筑企业的社会贡献率为27.3%,高于工业企业5.3个百分点。1999年,全省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3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全省国有建筑业施工工程个数为13133个,投标承包面达45.7%,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完成竣工房屋面积812.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4%。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44.8%,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6.61亿元,比上年增长9.1%。按增加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4439元/人,提高了1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建筑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基本具备了解决工程建设方面各种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相应带动了建筑机械、建材、钢铁、化工、轻工、电子、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河南建筑业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建筑业在全行业率先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我们还应看到,河南的建筑业在改革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1)建筑企业规模平均偏小,竞争力不强;(2)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不高,缺乏特色,尤其是量大面广的住宅质量问题比较多;(3)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机制僵、包袱重、活力差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4)法制建设滞后,还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5)行业管理体制不顺,影响工作的开展和效率的提高。
影响河南建筑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河南与全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产业政策。未来10年,河南与全国经济仍处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时期,而较高的增长速度必然产生较大的投资需求,这就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但是,为了克服盲目追求生产增长速度的倾向,建设投资规模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限制,再加上人们对工程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来自省外、国外的竞争压力,这就使得河南建筑业将要在一种既有机遇又有限制的条件下寻求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河南的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方针就可以概括为:深化改革、依靠科技、设计超前、确保质量、立足省内、开拓国内国际。
二、河南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指标预测
通过研究河南建筑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自身增长规律之后,并考虑未来10年制约建筑业发展的国内外因素,进而采用科学方法,对2010年河南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指标进行预测。由于受统计资料所限,这部分研究内容所依据的资料和预测的主要指标为河南全部建筑业中“具有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的各种经济类型的独立核算的建筑企业”。本文所有表中的“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只是其中的两种经济类型,二者之和小于建筑业的总数。下文表1中“从业人数”栏为上述统计范围内的“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年平均人数”。
1.河南建筑业从业人数预测
预测结果表明,由于受优胜劣汰等因素的影响,全省建筑业具有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的各种经济类型的独立核算的建筑企业队伍将有一定程度缩小,从业人员由1999年的78.7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56.3万人,年均递减3.0%。其中国有建筑企业从业人员年均下降4.5%,城镇集体企业下降4.6%。详细预测结果见表1。
2.河南建筑业机械设备总功率预测
未来10年,河南建筑队伍规模虽有缩减,但建筑施工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建筑业自有机械设备总功率将由1999年的334.12万千瓦增加到2010年的490万千瓦,年均递增3.6%。其中国有企业年均递增1.7%,城镇集体企业年均递增1.0%。详细预测情况见表2。
3.河南建筑业增加值预测
随着建筑队伍的优化、建筑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河南建筑施工企业生产能力将稳步提高。到2010年河南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112.3亿元,年均递增4.5%。
其中国有企业将达到50.4亿元,年均递增2.4%,城镇集体企业将达到24.7亿元,年均递增0.7%。详细预测结果见表3。
4.河南建筑工程质量预测
21世纪前10年,河南建筑工程质量将逐步提高。全省建筑工程质量优良率按单位工程个数计算,将由1999年的39.3%提高到2010年的50.0%,年均提高近乎1个百分点;若按竣工房屋面积计算,将由1999年的42.1%提高到2010年的52.9%,年均提高也近乎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建筑工程质量优良率要普遍高于城镇集体企业。详细预测数据见表4。
三、未来10年河南建筑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新世纪的起步年。经过10多年的建设,河南经济第二步战略目标已提前实现,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未来10年河南经济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现代化建设新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为了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使建筑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今后10年及更长时间,各有关部门与单位要强力做好以下工作。(1)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建筑市场,健全建筑市场法规体系,规范建筑市场主体行为,强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市场的监督与管理;(2)强化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监督与管理力度,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3)通过“抓大”和“促小”,使河南建筑业最终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以众多专业化小企业为依托,以工程总分包关系为纽带,大小企业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4)坚持企业改制、改组、改造与强化企业管理相结合,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5)转变建筑业经济增长方式,强化企业集约化管理,促进建筑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6)不断改进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建立有利于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资质管理体制;(7)加大建筑企业经营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形成以主业为龙头,以房地产和第三产业为两翼的生产经营格局,分散经营风险,提高盈利水平;(8)积极推进建筑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其在建筑经济增长中的比例;(9)对工程造价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形成造价为主的价格机制;(10)大力开拓省外国内国际承包市场,逐步提高河南建筑业在国际承包市场的竞争实力和占有份额。
参考文献:
[1]河南统计年鉴200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2]河南统计年鉴199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3]河南省情与统计2000[Z].河南省情与统计杂志社,2000.
An Outlook on Henan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2010
ZHU Jie-tang(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Zhengzhou 450005, China)
Abstrac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 perf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blueprint of Henan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enan construction industry, discuss the possible development blueprint, predict the future workers,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the production value and the project quality, and come up with a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dustry; statistical prediction; countermeasure
(责任编辑:书明 责任校对:育川)
建筑网范文5
“交往”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被解释为:“由于共同活动的需要而在人们之间所产生的那种建立和发展相互接触的复杂和多方面的过程。”经过大大简化,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可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每一种活动对于物质环境的要求都大不相同。空间环境的品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活动。人的日常行为与心理活动的发生受到空间环境的制约。海德格尔说:“不能把人和空间割裂开来。空间既不是外部对象,也不是内部体验。人与空间是不能分开来考虑的……。”笔者于2010年8月至9月期间,在福建永定县初溪土楼村落及周边土楼村落进行调研。总结不同年龄阶层的交往活动特征如下:
一、对邻里之间交往活动频率进行调查,发现整个村落居民常串门,彼此熟,如图表1。闲暇时他们喜爱集中于各个公共场所聊天。客家人会种植制作茶叶,喝茶聊天是客家人的传统。对于他们最喜爱哪些活动项目做了份访谈调查,如图表2,聊天是最受欢迎的交往方式,这点也恰好推动邻里的交往。在户外空间环境中,村落里的小桥、小卖铺、学校前小广场等均是居民们乐于光顾的场所,如图表3
笔者于2010年8月30日(早上6点到晚上21点),在村落一个地势比较平坦开阔的户外公共空间,对居民的交往活动进行观察记录,特征总结如下:
(一)少儿的交往活动。从图表4可看出,相比于青年、中老年人,少儿活动的时间、场所,活动项目等均有不稳定且不长久的特征。上午9点、中午13点、晚上19点这三个时段,少儿户外活动比较多。他们一般都是三五成群一起做游戏、玩耍,体育活动等。年幼者一般由祖父母辈照看下活动。少儿们生性活泼,擅长利用一切身边自然“道具”自得其乐。他们喜欢弃平坦大道不走,直接爬上落差两米多高的杂草丛生的地台上追逐嬉戏。这些“插曲”铸造了他们的探险精神,也丰富了自然知识。
(二)青年人是土楼村落里人数最少的群体。
种种原因,当地年轻人多数在周边城市工作生活。只在春节或一些较重要的传统节日里回村落。一天当中,青年人参与户外活动最多时为6位,分别只占交往最活跃时段里的中老年人人数和总人数的16.6%与8%。在不到10位的青年人中有几位是刚好从外地回来过七月半节日(传统的民间鬼节),而剩下的几位是村里小卖铺的老板。
在村里务农的年轻人几乎没有。
(三)中老年人是当前土楼建筑空间的主要使用者,是户外公共空间交往活动最活跃,人数最多的群体。他们的娱乐方式虽不免单调(喜欢扎堆聊天),但是在一天的活动中,除了早、午、晚餐时段外,其他时段的户外活动是相当稳定且活跃的。从图表6可看出,早上9点是老年人最喜爱的户外活动时段,人数达到36。他们的交往活动还有另一明显特点:倾向与同性聚集聊天,往往是女性聚集一处,男性聚集一处,且更乐于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交往。
二、土楼建筑主要空间环境与人们交往活动之间的关系
(一)半公共半私密空间与交往
1 廊道、天井是土楼建筑最微妙的灰色空间之一。它们是同栋土楼几百人共用的接近自家的户外公共空间。同时,相对于该土楼外的空间来说,却是一个领域感极强的向心性私密空间。亲切宜人的廊道空间尺度,丰富的地面落差、几步一扇门,精美图案的拼砖,石缝里处处可见的苔藓、青草、小石子……每样东西都惹人亲近。一位1979年出生的居民说:孩提时,有33位伙伴与自己年龄相当,并且均出生、生活在同一土楼里(潘庆楼),那时的天井与通廊就是他们嬉戏打闹的欢乐殿堂。时过境迁,现时期村落的人口结构、数量都发生巨大的改变。尤其是在无保护村落(如昌隆村)。一栋可容纳几百人的大型圆楼,只住着一位近90岁的老奶奶。气势磅礴的天井空间更是透出无限的荒凉与落寞。
(二)建筑入口处空间与交往
在建筑内外之间的过渡区域,可为人们停下来适应光,热、声提供空间(尤其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是很有必要的)。土楼建筑入口这个过渡空间,夏天尤其凉快,人们闲暇总喜欢坐在入口处两边,尽情聊天、纳凉、做手工活、照顾小孩等。如图表7。还可以用来小憩和观看他人活动,并为揣摩情形、准备参与活动提供场所或至少单纯地作为一个舒适的观赏点。同时也是小孩子们嬉戏的天地。出行活动不便使得老人对于交往场所的选择范围狭窄许多,短距离的出行是老年人的首选。人的视觉范围的局限性,引发了人们寻求背部掩护的心理需求,因此背后有物体可靠的空间容易吸引人。
(三)开放的节点空间与交往
1.小广场。小学校门口前的小广场与穿梭其中的道路容为一体,这儿不单是小学生打篮球的场地,也是村落里唯一的集市场所,更是居民休憩聊天的空间。范・克林格里用一个公式总结了他的城市生活经验:“一加一至少等于三”。正面效应过程: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有活动发生。负面效应是:没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没有活动发生。集市往往吸引诸多聚集看热闹的人。社会性活动不断地被激活产生,广场边界坐满了人,拉家常是当地居民的重要交往活动之一。目睹公共空间中随时发生的事情也是一个吸引人的要素,小广场成了村落交往活动最活跃的场所。2.小桥、水塘、井台空间。小桥是男女老少均喜爱聚集的场所。那里溪水孱孱、绿树幽幽,是亲近自然的首选。水塘、井台这些亲水空间利用率高且与生活息息相关,使用功能带动了人们的交往功能。居民在此取水、洗菜、淘米、洗衣,小孩在此洗澡、洗头等。一幅烂漫的田园生活画卷缓缓舒展。
三、土楼建筑空间及界面的评价分析
(一)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渗透性非常差。建筑的防御性致使建筑本身与自然的完全对立。即使建筑外部空间自然景观多有吸引力,也无法促进人在其中的交往。建筑底楼均无开窗洞,只有顶楼开有约为0.5平方米的小窗口,且墙体厚度达1米多,不易让人从窗口获取建筑外的信息,室内外空间难以对话。而“跨越”物质边界能带来许多有价值的社会网络的形成。
建筑网范文6
关键词:网络助学;开发设计;WEB
中图分类号:G726.9
批准试点的学校在校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助学专业学习、考试,其课程和自学考试一致,对考核方式略作调整:自学考试的所有课程均参加全国统考,本科助学的课程分为三类,统考课、助考课和免考课。助学工作开展近5年来,各项业务也逐步成熟,制度也逐步完善。在籍考生已接近10万余人,这一规模超出了预期,对助学工作提出了挑战:(1)助学过程与学校正常教学冲突;(2)专科学校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3)大三学生在外顶岗实习,无法集中授课等等,这些因素势必影响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助学的长期发展,为此提出了网络教学助学体系。
1 建立我省自考网络助学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必要性
(1)是解决当前自考助学专业教学活动中存在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当前自考助学专业教学活动中主要存在专科学校缺少本科专业课程教师或水平达不到要求;由于教学点多和异地教学,主考学校教师无法保证足够课时面授;缺少考试大纲、合适教材、复习资料、练习册(作业)等学习载体;因顶岗实习等原因无法参加面授的考生,缺少除面授以外的学习途径;专、本科院校在教学上缺少研究与合作,有脱节现象等问题。有些问题仅采用面授教学这一条途径是在短期内无法解决,有些问题采用传统的方法则经济投入较大。而网络助学是投入少、不需大量师资、可随时分散学习,是解决问题一条有效途径。
(2)是我省助学专业大发展的保证
助学专业经历了起步、发展、规范、提高阶段,现已被各高校和广大考生认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若我们现在不加强助学专业教育机构和队伍的建设、不加强基础教学要件的投入、不改变单一面授教学方式,将来会产生更大的问题。
社会助学单位将来也要加入助学专业行列,会面向社会考生开考。其相对于高(中)职院校师资力量会更弱,且巳参加工作的社会考生工学矛盾会更突出,集中面授会更困难。采用网络助学可克服以上困难。
(3)是建立我省自考教育体系的基础
网络助学平台,能进行网上视频教学、阶段测试、做练习、提交作业和批改作业、下载学习资料等,还可对考生学习过程的记录评分和进行综合测试,能满足学业综合评价的需要。各专业、各课程网络教学建成后,不仅能满足助学专业教学的需要,还可为我省广大自考生学习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它是我省自考教育体系的基础。
1.2 可行性
(1)有建立网络助学的师资队伍。助学专业已开展近5年,本科和专科院校广大教师进行了多次的教学活动,并能根据自考的特点和专科在校生的基础,编写了教材、教案、练习题或作业,基本满足了完成自考教学任务。
(2)建立了“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助学平台”
经过设计、编程和测试等阶段,这个网络助学平台已可正式使用。主考学校可按章节制作图文并茂、有动画、有声音可供考生网上学习的视频教学课件;编制每节“知识点测验”试题(选择题)、“阶段测验”试题及练习题;设置作业。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将以上内容上传“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助学平台”,供考生学习。
2 网络助学体系概述及开发设计
2.1 网络助学体系概述
本系统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和网络数据库为基础,搭建网络平台,能够实现视频课件在线观看学习、在线答题、电子化的批阅等辅助教学任务。同时该系统还设有教学监控功能,可以查看各高(中)职高专院校教学开展情况及学生登录网上学习情况,及时督促学生完成网络学习任务。
2.2 开发模式及语言的选择
本系统采用基于WEB的B/S模式的网络交互访问系统。采取这种模式,所有的系统逻辑和文件系统全部存放在服务器端,对客户端机器要求很低。系统对客户端的资源占用率也非常低,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安全地登陆系统。学生仅仅通过操作系统自带的浏览器就可以登陆网络助学系统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开发语言采用PHP。PHP是一种简单的,面向对象的,解释型的,健壮的,安全的,性能非常之高的,独立于架构的,可移植的,动态的脚本语言。PHP具有和JAVA类似的Class关键字,同时不需要虚拟机,以致速度比JAVA快4-5倍,所以PHP正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标准的,多用途的,面向对象的脚本语言。PHP不仅可用来开发Web应用程序,也可以开发普通应用程序。
2.3 助学系统总体结构及实现方案
网络助学系统由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客户端由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三部分组成,客户端通过网络访问WEB 服务器,取得相应权限;从而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访问辅助教学资源获得相应服务。服务器端由WEB 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两部分组成。WEB服务器作为用户登陆、课件点播、课件管理、在线答疑、在线测试等服务的平台;数据库服务器分别拥有用于存储流媒体课件的流媒体库,存放各种记录数据,如学生学习的起止时间,答题记录,得分等, 以及其它教学数据资源库。
系统管理员:主要设置主考学校的加入、删除,高(中)职高专院校的加入、删除,各个学校(含高(中)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过程监督,发现问题,督促各学校尽快整改;
主考学校管理员:按照三级教学管理设计,学校层面、院系层面、教师层面,各自对应相应的功能。校级用户设置院系用户,同时设置其管理对应专业的权限;院系用户则设置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授课教师制作教学资料,学习视频,测试题目,评分关键字等,有校级用户审核合格后方可上传至服务器,供高(中)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学习,作答;
各登录界面如下,依次为主考学校登录界面,高(中)职高专院校登录界面,学生登录界面
高(中)职高专院校管理员:按照四级教学管理设计,学校层面,院系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干部层面;学校层面宏观管理,设置院系用户,设置院系用户专业权限;院系用户设置任课或辅导教师,同时把具体的课程安排到教师,然后为课程创建班级,创建班级的目的是便于在老师的组织和管理下,集中授课。
学生:学生凭准考证号(或临时准考证号)登录系统,学习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包含:视频课件和考核练习。视频课件,不允许快进和定位,必须认真观看学习,同时针对本次课件内容有一道练习题,只有课件结束,才能作答,而且,作答错误,本次课件的学习无效;考核练习分为学习资料,阶段测验,简答练习和综合测验;学习资料是主考院校针对本门课程整理的课程大纲和简要讲义,便于学生明确重难点,合理分配时间;阶段测验,是针对每个章节的练习,均为选择性题目;简答练习是针对本课程的主观性题目,学生要抓住其要点,也就是关键字,否则可能回答了很多,也是没有成绩的,因为计算机评卷,靠的是比对关键字。上述几项的综合成绩达到80分,方可进行综合测验,综合测验达到60分,网络助学合格,等待和统考的笔试成绩合并,具体合并程序有省招办执行,凡网络助学成绩不合格者,笔试即便是合格也无效。
下面单独说说学生干部:设置其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其按时,准确的把教师的教学情况记录到系统中,用计算机来检查实际教学是否按照教学计划执行。当然这个班长是保密的,除了校级用户,高(中)职高专院校里是没人知道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你敢于真实记录。
3 网络助学体系下的教学过程
各高(中)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教师在上课前进行考勤,并将到课考生信息录入网站教学管理系统,提交后,开始授课。一种教学方式是组织考生集体观看网上课件,每隔一定时间,教师负责答疑解惑,凡是到课考生可取得该节课的学习时长分数;另一种教学方式是教师进行面授教学,凡是到课考生可取得该节课的学习时长分数。考生因故缺课或没听懂的可进行网上自学,完成相应的内容学习,取得该节课的学习时长分数。不论是哪种教学方式,考生必须完成网上单元测试、简答练习及综合作业。
主考学校的教学一是仍采用现在的面授教学方式,不少于20个学时的面授教学;二是可事先将串讲内容制作成网络课件,先让考生自学,主考学校教师集中串讲,答疑解惑,主要针对考生在单元测试、练习和作业中反映出的问题,重点讲授。面授时间不少于10学时。
4 网络助学体系使用情况
按照网络教学体系的思路,经过设计、编程和测试等阶段,网络教学平台已可投入使用。主考学校主讲教师可将制作好的供考生网上学习的视频教学课件上传到网上,并可设置单元测验、简答练习及综合作业。此外,主讲教师还可上传教学(考试)大纲、讲义、复习资料等学习资料,供考生下载。高(中)职高专院校任课教师可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教学和管理。
网络教学平台会记录考生上课情况并记分,会自动批改单元测验、简答练习及综合作业并记分。网络教学平台会汇总考生学习情况,供主考学校、高(中) 职高专院校的各级管理者及教师监控教学及考生学习情况。
网络教学平台会向主考学校提供助学课程作业合格者名单,向省自考办提供统考课程作业合格者名单。主考学校和省自考办可根据这个学业综合评价成绩与笔试成绩合并考生最终成绩。
5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WEB,以辅助教学为目的的网络助学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该系统,学生能够享受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在线答疑等辅助教学服务,该系统的应用将会很好地弥补目前传统教学课时少、网络教学形式单一等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