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木牛流马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木牛流马的故事范文1
怀着高兴的心情第2次翻开古典文学著名《三国演义》。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
从天下大乱到……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力最强,一点也不对。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世界闻名的孔明。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
《三国演义》写了多个人物形象。它讲了从东汉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的故事。;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就数关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品也很好。在跟曹操打仗的时侯,他因为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没有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的好汉。他忠于以前的主人,因战败降于敌,但一得知以前主人的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
《三国演义》中的人各有一个特点!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非常值得我学习!!!
读三国演义有感450字(二)
一次,我生日。爸爸给我买了本《三国演义》。
当天,我就把它细细的品味了一翻。文中许多人物都被罗贯中刻画的栩栩如生。如:曹操的谨慎;诸葛亮的机智;刘备的谦逊;周瑜的小肚鸡肠……其中人物的品质也值得我们去赞扬如:关羽的重义;鲁肃的老实;……三国演义顾名思义讲的就是三个国家的兴衰败亡。而这三个国家分别是指蜀、吴和魏。讲述了东汉末年至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的战争故事。
先说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而且颇重义气在华容道放过了曹操。他忠于刘备,虽然最后战败但未降敌,最后还死于非命,但他的精神还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然后我就说说诸葛亮吧!亮生来才智过人,刘备可视他为"国宝"啊!刘玄德三顾茅庐之中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了。在三国中,他无疑是最具才华的人了。而且在刘备病故以后还立下了许多大功,如:诸葛亮北伐攻祁山,大败魏军,在木门道伏杀魏名将张A;夺取武都、阴平;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总的来说我看完了这本书也应了诸葛亮那句话‘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读三国演义有感450字(三)
木牛流马的故事范文2
诸葛亮,这个人们心中、眼中杰出的古代政治家、军事家、智慧的化身,难道也有懵懂的青春、年少的感慨和动人的爱情?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全新打造的新编京剧《诸葛亮招亲》,为这些问题给出了答案。
在深深浅浅的春色、清清爽爽的凉亭、淅淅沥沥的细雨之中,少年聪慧的诸葛亮遇到了阿丑姑娘。一场相会,一番误解,一番委屈,一阵心动,并不是“郎才女貌”的巢臼故事,而是“女才郎貌”的意外突围。主题内容虽属新编,但无论是创作还是舞台呈现,《诸葛亮招亲》还是最大程度上尊重了京剧本体。全剧情节流畅平稳,唱词简明易懂又不失文采,曲调饱满,节奏明快,坤生乾旦的出彩演绎,更是让观众在会心一笑中体验到原著的真意――这部戏的原作为小说,正如作者蒋星煜所言:“文学、艺术带来思考启迪固然很好,但给人娱乐也很重要。”
小制作的戏曲作品,在舞台、服装等元素上往往显得简约朴素。这正符合京剧艺术“以演员为中心”的审美特征。编剧、导演将创作精力集中于京剧表演艺术的展示,从而给了演员充分的表演空间。考虑到剧中的诸葛亮尚未出山,年纪很轻,因此女老生杨淼并不带髯口,扮相十分清新。演唱时,杨淼在苍劲雅正、韵味浓厚的老生唱腔的基础上融入了小生唱腔,以更贴近人物的年龄和身份。牟元笛扮演的阿丑以尚派唱腔为主,融入些许荀派味道。以往,丑姑娘的角色一般被划入彩旦这一行当,而牟元笛的表演基本定位于花衫,同时借鉴了青衣的稳重和花旦的天真、豪情与泼辣,在“做梦”一场中,牟元笛还运用了刀马旦的功底展现,水袖、圆场功夫干净利落,博得阵阵掌声。
“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发,唤名阿丑”。“阿丑”能书会画,心灵手巧,才高八斗,做得木牛流马,出头露面不苟礼教,只因那幅无脸自画像泄漏了心中的秘密。美、丑本无标准,取舍之间,映照的正是自身的修为与胸怀。当今社会一切都以视觉愉悦为审美标准,爱情与婚姻一次次地沦为感官的艳遇,而心灵的沟通与思想的交融却几乎被遗忘殆尽了。庄子曰“原天地之美”方能“明万物之理”,当我们渐渐远离自然万物之时,确实需要通过追溯古人的思想行为,找回真正的美的标准。
木牛流马的故事范文3
作者:京房徒孙
甲:“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
乙:苏轼的浪淘沙,赤壁怀古。
甲:“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诸葛赤壁。”
乙:嗯?是“三国周郎赤壁”。
甲:诸葛赤壁!
乙:原词上是“周郎赤壁”。
甲:我说是“诸葛赤壁”。三国演义上是诸葛赤壁。你把你那个苏轼找来,我要跟他pk,看看谁为赤壁大战做的贡献多
乙:好么,这人认死理。
甲:周瑜他干过什么?草船借箭是不是诸葛先生的计谋,借东风是不是诸葛先生的法力。周瑜不过唱了出“群英会”,就会点儿借刀杀人的把戏,还让诸葛先生看穿了。
乙:你说的这些诸葛亮的事迹那都是故事,不是历史。
甲:别诸葛亮,诸葛亮的叫。这名字是你叫的了的吗?得用尊称,叫“诸葛先生”、“孔明先生”或者“诸葛孔明先生”。
乙:好么,整个一“诸葛孔明先生”的超级粉丝。
甲:这就对啦。回家每天给先生烧三柱香,鞠仨躬。保你一世平安。
乙:我呀。哎,你这样崇拜诸葛孔明先生,一定对他的事迹知道的很多了。
甲:那当然了,不能说是了如指掌,怎么也能称得上是知之甚藴。
乙:你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甲:那没问题。咱们现在就说。先说个总论:诸葛先生长政事而西蜀治,善用兵而为军师;能掐算而知天时;强辞令,富文采。史书称“少有逸群之才,英霜之器,身长八尺,容貌伟岸”。
乙:他还知道有史书,不光会演义。
甲:先生少时长于琅玡,汉未避乱荆州。刘豫州三顾于南阳,咨以当世之事。先生纵论天下,指点江山。这便是旷世闻名的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的“隆中对”。后值倾覆,先生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下江东而联东吴,战曹操败其于赤壁。入西蜀成三分天下。又曾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八阵布图,九伐中原。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将星陨落五丈原。
乙:诸葛亮真是一位伟人,那是咱们中华民族的智慧的化身。
甲:那是个聪明人。聪明,真聪明,实在聪明的一个人,让人佩服得不行。我怎么就没他那么大本事呢?要是有他一半的脑子,我就不说相声了。
乙:你干什么去?
甲:我就学他的样儿,干出点大事来,让世界的面貌撤底改观。
乙:好么,这口气,大了点。什么样的大事?
甲:我先学他的“草船借箭”。
乙:就这个呀。你找谁借去?
甲:找国家体委,射箭队。
乙:那儿的箭都让你借走了,运动员怎么参加奥运会?。哪儿凉快你哪儿歇会儿,奥运会开完了你再钻出来。
甲:他们也是这么说的。不借就不借,别说我破坏奥运会。再说了,他们的箭是比赛用的,傻大笨粗,我还看不上呢。诸葛先生借的是打仗用的箭,我也要借杀人用的真箭。
乙:那箭现在没人造啦。
甲:有,影视剧组里有。三国演义剧组有,赤壁剧组也有,还有好多剧组,都有。我去借了,人家不借。怎么说都不行。最后,他们给我开了一个证明,告诉我:“那里可能有,不妨去试试。”
乙:哪儿有啊?
甲:精神病院。
乙:好么,把你当精神病了。
甲:这是开个玩笑。我有那么笨吗?时展啦,我也要发展,不能用诸葛先生的老办法,要有创新。我要用全新的现代化超高端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把美国的火箭导弹全借来。
乙:好么,真有点气魄。哎,我问你,你每顿吃几碗干饭?
甲:一顿十好几碗呢,撑不着我。
乙:你也别逗气了,你先说说你怎么个借法。
甲:诸葛先生用木船,我要用铁船。诸葛先生用的是稻草人,插在船梆两边,接箭。法子太土啦,对付曹操将就用。对付美国人得用我的法子。
乙:噢,你有好法子?不是军事机密吧?跟我说说。
甲:跟你说说也没什么关系。我的计划是:先把基辅号航空母舰买下来。放在哪儿当玩具,太可惜了。我把他拉到白洋淀里,然后按照我的图纸进行改装。想听听吗?
乙:噢,倒要请教。
甲:我在船首安装上几门红衣大将军;再安装几部雷达;高处多布置几挺重机枪;到处挂满了手榴弹。诸葛先生没见过这些东西。我还在船舷两边安装上大型空调,吸尘器,足球网。
乙:这干嘛呀?
甲:别打岔。战舰的名字也要变一变了。我在船舷两边漆上“诸葛徒孙号”
乙:还挺谦虚的。
甲:现在,可以让美国人尝尝诸葛后人的手段了。我把战舰开到太平洋上,要靠近关岛,300公里。
我打开主动寻的雷达,相控阵雷达,扫描美国航空母舰“小鹰号”战斗群。“小鹰,小鹰你在哪儿?”
乙:要不要我划条小船去捞你。
甲:小鹰号发现我啦,是e-2c“鹰眼”预警机发现的。a-18“大黄蜂”战斗机也飞来啦,战斧巡航导弹发射啦,该看我的啦 。
乙:瞧他的本事。
甲:我打开吸尘器,唔呼呼,唔呼呼,唔呼呼,把火箭都吸过来啦。
乙:就这呀!
甲:打偏的也跑不了,我全要。我再打开空调机,唔呼呼,唔呼呼,唔呼呼,给火箭降温。火箭熄火了,我就用足球网把它们兜住,存起来。
乙:你不怕它炸了呀?
甲:炸不了,我有计算机,比诸葛先生的手指头掐算先进的多。温度、速度、阻力、角度,样样精确计算。
乙:你那些火箭导弹收回来都存在哪儿?
甲:随便找个山旮旯,放在那儿。将来有一天,美国再有人支持,你们找我。用不着在网上攻击cnn,费那劲儿干什么?把他们的导弹发回去就行了,咣,咣。美国人还奇怪呢:“这不是咱们的战斧导弹吗,怎么飞回窝儿里来了?”
乙:好么,这是什么馊主意。
甲:让美国人尝尝诸葛徒孙的厉害。
乙:行了,行了。你这铁船借箭我算领教了。你能不能从诸葛先生那里学点有用的东西?
甲:那我就学学诸葛先生的“借东风”。我使劲地练,感觉差不多了。那年我试了一次,引来了长江的大洪水。
乙:法力无边啊。
甲:看来还没学到家。我继续练。这次总算练成了。今年初我再试一次,百年一遇的大曝雪就借到了南方。
乙:这都是你借来的?
甲:不敢再借了,尽给国家添乱,得让温总理睡几个好觉。
乙:对,学点对国家有利的东西。
甲:那就学“七擒孟获”。我要到印度去,把里的都擒回来。我招兵买马,收搂了一大帮年青有为之士,备足了刀枪,还有干粮。我带着他们到了印度大使馆,说明来意,申请办理签证。大使他老人家热情接待我们,并且关切地问:“你们吃错了什么药?”。
乙:你怎么尽想这些没影儿的事呀。
甲:我还要学诸葛先生九伐中原。可惜,生晚了几年,中原早就统一了,没人让我伐。我想用“诸葛徒孙号”去。福建那边说:我是破坏海峡两岸和平,扣了我的船。
乙:该扣。
甲:那我只好学诸葛先生做木牛流马了。
乙:说了半天,这才算是一件人事。
甲:我找来一个木板床,钉的牢靠了,下边按上四个轱辘,再连上一台柴油机。板床上堆好五袋大米。现在米也涨价了,外国都不好买。我先给诸葛先生的祁山大营送去一些,免得将士们挨饿。我开着它就上了马路。
乙:就你这车,能上马路吗?一准得让警察扣了。
甲:没人会扣,这是最新式的木牛流马,运送的是军粮。我在马路上开着,跑过来一警察,他还帮忙呢,一边护着我,一边喊。
乙:喊什么?
木牛流马的故事范文4
2006年的夏秋时节,我们走进甘肃礼县祁山堡。祁山堡是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曾经“六出祁山”的地方,也是《三国演义》中祁山大营的所在地,更是千百年来无数人神往的地方。走进祁山,就是为了探寻1700多年前金戈铁马的征战,寻找隐藏在那块土地上的三国故事。
历史上,诸葛亮发动了五次伐魏战争,而真正能称得上出祁山的只有两次,但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将其渲染成诸葛亮一生最为辉煌的时刻。于是,原本并不存在的“六出祁山”也就一次次地被人们演绎、被神化,最终把一个文弱书生推上了神的祭坛。
千年孤山祁山堡
我们来到了甘肃礼县祁山乡,拜访了那个孤独耸立在西秦岭深处的小山――祁山堡。
我们从天水出发,沿着通往甘肃陇南地区的公路向西南方行进,走了60多公里后就到了甘肃礼县祁山乡。
闻名天下的祁山堡就坐落在一个峡谷中,远远看去,祁山堡只是一个小山包,但历史上却是一个让人揪心的地方,也是古往今来人们津津乐道的地方。自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兴兵伐魏,将大本营设在这里后,近2000年来,祁山就成为中国无数文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或许是承载了太多的希望,或许是其他的原因,我看不出那个小山包有多么雄伟,尽管它在《三国演义》中被演绎成祁山大寨,但的确非常普通,以至于让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探访者感到失望。
沿着河谷,顺着山路,我们攀到山顶上。这座山只有200多米高,但四面绝壁,城墙围绕,易守难攻。自古至今,这里就是连通甘肃、陕西、四川的交通咽喉,占据此地可以控制南北山脉和河道,占尽地理优势。
诸葛亮只有两次出祁山
据考证,诸葛亮“六出祁山”并不确切,它是小说家笔下的夸张和虚构。从历史记载来看,诸葛亮一生有五次伐魏的壮举,在这次伐魏的过程中只有两次出祁山,其他三次中有一次出兵陈仓(今宝鸡),一次出兵武都、阴平(今祁山以南),还有一次出兵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附近的渭河南岸)。
真正出祁山的战役:第一次是公元228年的街亭之战,这是诸葛亮第一次开始北伐。他率领平定南蛮、收复孟获的得胜之师,从成都出发,经汉中,沿阳平关、沮县、武都(治下辨,非今武都)、祁山、西县、南安,抵达天水一带,此次北伐最远抵达安定(治临泾, 今甘肃镇原县南)。街亭失守后,诸葛亮进退无据,夺取陇右的先机已失,而且全军侧翼已暴露在了曹魏大军之前,他只得杀马谡、张休、黄袭三人,掳西县千余口,返回汉中。
相对于第一次出祁山,后来的第二次出祁山就充满了奇幻色彩。据记载,诸葛亮第二次出祁山是在建兴九年(231)二月,蜀军出汉中大举北伐,为了解决军粮运输,诸葛亮改进了以前的运输方法,制作了一种比较省力的运输工具,负担起为大军运送粮草的重任,这就是《三国演义》中所说的“木牛流马”,在史书中被称之为“木牛”。由于曹真有病,魏明帝调司马懿镇守关中,但诸葛亮仍占尽先机,后来由于李严等诈传后主退兵的旨意,蜀军放弃所占的优势,从祁山南撤,结束了第二次北伐。在南撤途中,诸葛亮精心布下伏兵,在木门道射死张A。
风风雨雨话祁山
对于茫茫的西秦岭山脉而言,祁山可以说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小山包,那么为何它又成为名传千古的“大山”呢?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谜团呢?千百年来,人们为何对于祁山的具置一直争论不断呢?我们到过的祁山是否就是史书中记载的祁山呢?
人们对“六出祁山”给予如同神化一般的评价,但是却无法对祁山的具置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尤其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大祁山和小祁山的争论让祁山的真实面目云遮雾绕。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大祁山和小祁山争论的核心问题在于祁山一词是泛指还是特指。一部分人认为祁山只是一个泛指,他们认为,祁山是天水和武都之间西秦岭大分水岭的统称,但是并没有指明祁山的具置;有些人则认为祁山就是指祁山堡。
人们对大、小祁山的问题众说纷纭,就连《三国演义》中的描述也是自相矛盾,让人莫明其妙。罗贯中一会儿把祁山描写为一个大的地区,他认为祁山西起上县南的西县,东到陈仓之东的眉县,东西绵延数百公里,横陈陇坂左右的山脉。而在一些具体的章节里又说“祁山乃长安之首,陇西诸郡,偿有兵来,必经由此地”。其实,从罗贯中的描述来看,这里的祁山应该是岐山,也就是传说中姜子牙冰冻岐山的那个地方,至今仍有岐山臊子面远近闻名。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则在“漾水”条下明确指出:“祁山在筅V西七十里许,山上有城极为严固,昔诸葛亮攻祁山即斯城也。汉水经其南,城南三里有亮故垒,垒之左右就有丰茂宿草,盖亮所植也。在上西南二百四十里。”
这些年,在编修史志时,许多长期致力于地方文史研究的专家结合当地村民对祁山的认识,提出了一个比较科学的结论,他们认为,祁山是位于礼县东的一条山脉,横亘于西汉水北侧,西起礼县大堡子山,东至卤城(今盐官),全长约50里,祁山中部就是今天的祁山堡。
诸葛北伐为何必走祁山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夺取长安不一定非要走祁山,从汉中还有多条道路可通,即便是在汉代也有斜峪道等路可通长安。为何诸葛亮非走祁山不可呢?
原因有两点:诸葛亮是一个善于利用前人经验,守成有余、创业不足的人,他不善于冒险。出祁山是汉初韩信从汉中出发夺取三秦的道路,所以,尽管蜀将魏延也曾提出了一个攻取长安的办法,但诸葛亮最终还是选择了出祁山的道路。另外,诸葛亮选择出兵祁山,是为了夺取陇右的物资和人口,从而壮大蜀汉实力。从祁山北出占据陇右的战略好处有三:第一,扩地盘,结联羌夷,夺取物资;第二,切断关中和河西的联系;第三,战略包围关中。诸葛亮兵出祁山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关中的屏障,对关中形成战略包围,同时,为蜀国夺取关中、陇右的人口资源。
木牛流马的故事范文5
【关键词】诸葛亮;足智多谋;智慧化身
在现实生活中,《三国演义》是著名的历史小说,也是三国时期的开明丞相,在公元221—263年,在我们高中历史教科书上,对诸葛亮也有独到的介绍,我们学历史和读该书一样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享受,感到历史书中的诸葛亮不但是古代历史时期的战略家、军事家、外交家,而且是杰出的政治家。
一、诸葛亮在历史用人上也有独到之处
在中国的历史上用人,如他在用人中从七个方面去考察人、选拔人、使用人、推荐人,值得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借鉴。一是问之以是非观其志,看一个人的志向如何?世界观怎么样。二是穷之以辞观其变,看反应快慢,是否思维敏捷。三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看一个人是否有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否有胆有识,善于决策,当好参谋。四是告知以困难,而观其勇。这就看一个人遇上急、难、危的事情,能不能挺身而出,敢于向困难挑战。五是将之以利观其廉,看一个人在金钱物质面前是不是拜金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者,见利忘义,饱起私囊,还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在某种程度上,看是否孝顺和尊敬父母,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孝顺,就别谈工作和别人了,对这样的人就要提防。六是醉之以酒而观其性,看酒后是否失态,而伤其大雅。七是期之以事而观其信,看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诸葛亮不但在用人上有独到之处,在其他方面在历史上也是影响很深远的。
二、诸葛亮足智多谋,有经天纬地之才
中学历史教科书向我们介绍了诸葛亮的为人和建树,诸葛亮忠于君主,辅佐先帝和后生。这些在高中历史也做以深刻的介绍,对全国人民的文化生活都有深远的影响,诸葛亮在历史的知名度是历史人物中首屈一指的。全国人民都熟悉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艺术形象和历史人物形象,对历史人物诸葛亮,高中历史课本介绍以外,现在了解的并不是十分很多,但是经典的历史人物大家都知道。所以我们面对历史人物,正如高中教科书上说的那样,对以历史人物要有正确的评价。在就是历史上《出师表》,把治国治家描绘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惟妙惟肖。
三、诸葛亮的形象不朽
我们在学习高中历史时,书中已经对历史人物做了简单明了的介绍,诸葛亮既是历史人物,也是不朽的历史艺术典型,诸葛亮的历史形象是经过漫长的社会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三国演义》诸葛亮的描述可以说是最接近历史事实的,是具有历史性和权威性的代表作。《三国志》,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志向、高瞻远瞩、世事洞明、品德优秀,高中历史对诸葛亮的治国成就的实事求是的介绍,“千古一相”的历史形象就非常高大。
而高中课本对诸葛亮的介绍不是很多,虽然也提及诸葛亮在阵法和战法上很有出其不意造诣,“推演兵战法,作战八阵图,咸得其要云。”并且善于思索,有“木牛流马”、“损益连弩”等发明,但是高中课作了介绍比较实在可信:“然亮才,於治戎为长,理民之幹,优於将略。” 四、诸葛亮尽心尽力,死而后己
高中教科书上,我们知晓诸葛亮的尽心尽力,也就是终于职守,进入角色。《三国志》中记载的历史人物诸葛亮主要是一个杰出忠臣良相,更是神奇军师、智慧的化身的艺术形象。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教科书已经向我们介绍,历史上历代文人墨客都比较看重历史人物诸葛亮,他对刘氏君主的忠贞,他依法治国,诸葛亮清廉、淡泊名利,“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的精神受到全社会人们的广泛称道,这些都是历代所仰慕的。历史上的文人墨客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来抒发对诸葛亮的怀念和仰慕崇敬之情。尤其是“鞠躬尽粹”的精神,成为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的信条核心追求。我们还时常听见一些流传的关于诸葛亮的神奇传说,如《三国演义》中就有著名的“空城计”故事等,形成了智慧的化身。诸葛亮的形象开始被罩上神秘色彩。
五、诸葛亮成为社会智慧的化身
历史反映向我们介绍了诸葛亮作为一个贤相,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国家和社稷,高中历史介绍了三国时期由于充满了各种政治、军事的矛盾与冲突,历史素材丰富,所以三国故事被社会广泛地传说。在唐代历史引述了“死诸葛怖生仲达”的历史故事以说明“刘氏重孔明”,其内容比魏晋南北朝时更加离奇,喜欢更加浓厚,带有明显的民间传说喜爱的色彩。社会的流传发展到至真成熟,广泛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要民间艺术形式,形成了人民大众传承的经典。随着“三国平话”的普及,就出现了《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历史内容生动,不妨视之《三国演义》的蓝本。通过历史介绍三国中的人物,人们将诸葛亮转身成为社会智慧的化身,特别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塑造了诸葛亮政治、军事、外交三方面集中的人才,作战冷静、自信潇洒、神机妙算、用兵如神是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完人。
《三国演义》和高中课文向我们介绍的诸葛亮形象是历史上人民大众的智慧结晶,是历代人民理想、愿望、希望的凝聚,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历史观、道德观与审美情趣和社会的发展,所以为全社会所推崇。
参考文献
[1]陈林芳.由诸葛亮想到用人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0.
木牛流马的故事范文6
一、中国古代车的起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国家之一,相传黄帝时已知做车。但由于车是一种形制较为复杂的交通工具,所以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期,它的发明,不仅不可能是一人所为,而且也不可能是一日之功,在其创制之前,必然还有一段漫长的萌发和完善过程。轮是车上最重要的部件,“察车自轮始”(《考工记》);因此,轮转工具的出现和使用是车子问世的先决条件。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随着手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创制出许多轮转工具,如纺线用的纺轮,制陶用的陶车和琢玉用的轮形工具等等。纺轮出现的时间最早,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七千多年)遗址中就发现了它的踪迹。(1)继纺轮之后,陶车出现了。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浙江、广东等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都出土了轮制陶器,(2)这标志着陶车在当时已普遍使用,其技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某些自然现象,也给古人以启示,“圣人见飞蓬转而知为车”(《淮南子?说山训》),“上古圣人,见转蓬始知为轮”(《续汉书?舆服志》),“蓬”,指蓬草,“转蓬”,即蓬草团随风旋转。古人运送物品,最初主要靠背负肩扛或手提臂抱。进而采用绳曳法,即将绳子系在物品上用人力拉曳。但这种运输方法,物体着地面积大,因而磨擦阻力很大。为减少磨擦,后来利用树枝为架,两杈之间绑以横木,横木触地,其上载物,即所谓橇载法。但是这种木橇在平滑的地面上行进,还比较省力,如遇颠簸不平的路面时,仍很费力。古人进而把圆木垫在木橇之下,借其滚动而移动木橇。这种圆木与木橇的结合,可以说是车的雏形,装在木橇下的圆木可以视为一对装在车轴上的最原始的特殊形式的“车轮”,其车轴的直径恰好等于车轮的直径,而且两者是一个整体。这种车轮的出现,是人类在更高的阶段上对轮子的功能的利用。因为陶轮仅在转动中带动泥坯作回旋运动,而车轮则在滚动中减轻了车子对地面的磨擦,因此,陶轮这一类轮转工具可认为是车轮的前驱。在古代西亚美索不达米亚苏末(Sumer)部族生活过的地区的岩画中,就有在一个木橇底下加上两个圆点的运载工具图形。这两个圆点就代表着圆木。(3)这种原始车的图形虽然在我国目前尚未发现,但可以推论,我国古车也必然经历过类似的演变过程。由于圆木触地面积仍然较大,滚动时要以人作原动力,靠杠杆撬动,依然很费力,于是人们便缩小车轴的直径,以减少圆木的触地面积。最初的车轮和轴是固定的,轴与车辕之间有一个滑动槽,轴在滑槽中转动,车轮就随着车轴滚动。车轮是一对用圆木砍制成的没有辐条的圆盘,后来为了不受圆木直径大小的限制,改用木板拼接,这种圆盘式车轮在古代叫作“辁”。(4)有了车轮,车的创制就成为可能的事情了。利用车轮滚动而行,减少了车与地面的磨擦,既省人力,又可多载重物,还可以长途运输。车的问世,标志着古代交通工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二、商至秦的独辀车
《史记》记载,大禹治水时,“陆行乘车”。相传夏代还设有“车正”之职,专司车旅交通、车辆制造。当时有一个叫奚仲的人,就曾担任过夏朝的车正,在其封地薛(今山东滕县)为夏王制造车辆,并“建其斿旐,尊卑上下,各有等级”(《续汉书?舆服志》)。可以推测,车子在夏代已相当普遍。虽然夏代车的实物至今尚未见到,难言其详,但从有实物可考的晚商的车制已较为完备这点来看,上述的推测是合乎事物由简到繁的发展顺序的。 到目前为止,我国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车形象和实物均属商代晚期,即公元前14世纪前后。在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中,“车”字作(《甲骨文编》卷十四)、(《商周金文录遗》二三吊车觚),是车的象形字。车的实物,在河南安阳殷墟先后发现了十八辆,(5)由于深埋地下,年深岁久,出土时车子的木质结构已全部腐朽。考古工作者根据黄土中保留下来的朽木痕迹成功地对它们进行了剥剔和清理,经过复原,使距今三千多年的商车完整地再现在人们面前。(图1)综合这十八辆车的资料可以看出,商代的车子都是独辀(辕),辐条多为18根,车厢平面为长方形,面积较小,一般为0.8×1.3米,通常可立乘二或三人。衡多为长一米左右的直木棒,衡的两侧各缚一人字形轭,用以架马。从商代车马坑中大都埋一车两马来看,商代的车大多为两马驾辕,至商末周初始见四马驾车。
以上资料表明,至商代,我国古代造车技术已相当成熟,商代的车基本上具备了汉以前独辀车结构的大致轮廓。在其后的一千多年中,独辀车虽然多有改进和发展,但从总体结构上讲,还没有突破商代独辀车的形制。继商车之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车实物在考古中也多有发现,如在陕西长安张家坡、北京房山琉璃河、甘肃灵台白草坡、山东胶县西奄陆续发掘了西周的车;在河南陕县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了春秋的车;在河南洛阳中州路、辉县琉璃阁、河北平山中山国墓葬中也先后发现了战国的车。这些都为人们了解周代的车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从形制上看,周代的车与商车基本相同,但在结构上却有所改进,如直辕变曲辀,直衡改曲衡,辐数增多,舆上安装车盖。在车马的配件上也更加完备,增加了许多商车上所没有的零部件。如车轐、铜銮、铜輨、铜。为求坚固,在许多关键部位都采用了青铜构件,如变木辖为铜辖,轭上包铜饰,并有一套用铜、铅、金、银、骨、贝和兽皮条等材料制成的饰件和鞁具,制作精美,名目繁多。驾车的马也由商车的二匹增加到三匹、四匹、甚至六匹。车驾二马的叫“骈”,车驾三马的称“骖”,车驾四马的名“驷”。《诗?大雅?烝民》:“四牡骙骙,八鸾喈喈”,四牡,即四匹公马,其中驾辕的二马叫服马,两旁拉车的马叫骖马。车驾六马为“六騑”。周车以驾四马为常,因此,周人多以“驷”为单位计数马匹,又因先秦时经常车马连言,说到车即包括马,说到马也意味着有车,所以,“驷”也是计数车辆的单位。《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就是说齐景公有一千辆车和四千匹马。四马加一车称为“一乘”,说到有多少乘,也就意味着有多少组与之相应的马。“元戎十乘”(《诗?小雅?六月》)即指战车十辆,马匹四十。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独辀车发展的鼎盛时期,流行了上下近千年。这一时期的车,在构造和装饰方面远比商代车坚固、豪华,可以说已达到完美阶段。尽管已出土的周代的车多已腐朽,但如根据车上保存下来的铜车器和车饰,把一些年代接近、结构相当的车的部件和饰件综合装配在一起,就可以组装出一辆在形制和尺度上比较准确的周代车子。虽然它并不是某个车马坑或墓葬里的完整车子,但它却再现了周车昔日的风貌。(图2)
构成周车的主要部件有:
辀 驾车用的车,为一根稍曲的圆木,长一般在2.8—3.2米之间。《左传》隐公十一年:“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辀以走。”即指这种高而曲的车辀。辀和辕是同义词,其区别是单根称辀,双根叫辕。
衡 辀前端一根用以缚轭驾马的横木。周代车衡为曲衡,长度达2.5米。衡的正中部位装有“U”字形或桥形钮,缚衡的革带(即“”)穿过钮将衡系结于辀颈之上。衡的两侧还装有四个“U”字形铜环,名,用以穿马缰绳。
轭 驾马的人字形叉木。外表全部或局部包铜饰,轭首系在衡左右两侧,轭脚軥架于服马颈上。骖马的轭不缚在衡上,而是直接架在马颈上。
銮 装于轭首或上的铜制车饰物。其下部为方銎座,上部为扁球状的铜铃,铃上有放射状孔,内含弹丸。车行时振动作响,声似鸾鸟齐鸣,所以也可以写作“鸾”。一般车子只在轭首上装銮,共计四銮。高级的车子则除四个轭首上装銮以外,车衡上的四个轭顶也各装一銮,共为八銮。
车厢 又称“舆”,是乘人的部分。周车的舆较之商车的舆要大,一般能容乘三人。车厢平面皆为横置长方形,即左右宽广,进深较浅,车厢四周围立栏杆,名车軡。构成车軡的横木叫轵,竖木名。车厢后部的軡留有缺口,即登车处,叫。车身上拴有一根革绳,供乘者上车时手拉,名绥。贵族男子登车要踏乘石,妇女则踩几。车厢左右的軡因可凭倚,故又称輢。在立乘时,为了避免车颠人倾,在两边的輢上各安一横把手,名较,形如曲钩。车厢前端置一扶手横木,叫轼。这种横木,有的车三面皆有,形如半框。行车途中对人表示敬意即可扶轼俯首,这种致敬动作也叫作“式”。车厢底部的四周木框叫轸,轸间的木梁称桄,桄上铺垫木板,构成舆底,名阴板。阴板上再铺一块席子,名车茵。早期茵席为苇草编织,晚期则用锦类丝织物编织而成,豪华的车则以兽皮辅垫。讲究些的车,舆上还立有车盖,形似雨伞,因此又称伞盖,用以遮阳避雨。
轴 用以安轮的圆木杠。《说文?车部》:“轴,持轮也。”横置在舆下,固定方法是在舆两侧的轸与轴交接部位,各安一块方垫木,名轐或輹,因为其形状像伏着的兔子,所以又叫伏兔。用革带缚结,以防舆、轴脱离。轴外为车毂,毂外的车轴末端套有铜车軎(即)来固轴阻毂。軎呈圆筒状,上有穿孔,用以纳辖。辖俗称“销钉”,铜制,上端铸以兽首或人像,约三四寸长。车轮贯在轴端上,为防其外脱,就要用辖插入軎孔里。辖是古代车上关键的零部件之一,没有辖,车就不能行驶,故为保险起见,辖端还有健孔,以穿革带,缚牢防其脱落。
轮 多用坚木制成,轮径多在1.4米上下。由毂、辐、辋等部件组成。毂是车轮中心有孔的圆木,中心孔名壶中,用以置轴。为了美观,毂上刻画有各种纹饰,称篆。由于毂是车轮上最吃力的部件,所以在其上加装金属饰件,用以固毂,套在毂两外端的铜帽名輨,嵌在毂壶中的金属管称辋。车轮的外圆框,是用两条直木经火烤后揉为弧形拼接而成。因此弯木称,两的接合处凿成齿状,以求坚固,所以辋又叫牙。牙边还装有铜鍱(牙),其上有孔,以细皮条穿绑,遂使牙木互相接牢而成一圆轮。毂与牙构成两个同心圆,其上均有榫眼,名凿,用以安辐。辐是接连毂和牙的木条,近牙一端较细,称骹,接毂一端较粗,名股。插入牙凿的辐榫叫蚤,装入毂凿的辐榫名菑。每个轮的辐条数按文献记载是“三十辐,共一毂”(《老子》),但从考古资料看,周车轮辐数,早期(西周)在18至24根之间,晚期(战国)除少数车达到30根以外,大多数轮辐仍是26根。
毂、辋、辐是车轮的基本部件,而车的质量好坏就在车轮,所以对它们的质量要求很高。相传古人制毂用杂榆木,制辋用枋,制辐用檀木。周车除了毂牙和辐、辀和轴等部件的组合是采用榫卯结构以外,大多数零部件的组合还是利用兽皮革带缚扎。这些革带也有自己的名称,如缚衡辀的革带名;缚轴、轐舆的革带称;缚轭、衡的革带叫等等。缚扎之后,其上涂胶,胶干后再髹以黑漆,这样就可使各零部件之间的结合更加坚固牢靠。
由上述情况可知,我国古代独辀车的形制至周代,已日臻成熟和完善。制造一辆车,已不是一二个人所能胜任的事了,而是需要多工种的合作,经过大小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因此制车业已成为当时集大成的综合性手工业生产部门,制车水平也是当时生产水平和工艺水平的集中反映。
《考工记》称,造车的工匠为“车人”,车人又有分工,制造车轮和车盖的叫“轮人”,而轮人之间也有分工,先制成毂、辐、牙的所谓“三材”,然后“三材既具,巧者和之”,即一些制轮工匠先各自按分工制成“三材”,最后由技术最高的工匠将它们组装成车轮。另外,“舆人”负责制车厢;“辀人”专管制曲辀;“鞄人”则为“攻皮之工”,制做各种缚扎车部件的革带和马的鞁具。其它如“攻金之工”,负责铸造各式铜饰件,“设色之工”负责绘画纹饰、髹涂油漆。可见一车之成,是经过木工、金工、皮革工和漆工等精细分工、集体劳动的结果。所谓“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正是对当时制车业的真实写照。周代马车性能之优越、结构之合理、做工之精巧、装饰之华丽,在同一时期的世界范围内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在周代,马车已不仅是王公显贵出行游猎时的代步工具,而且也是战争中的主要“攻守之具”(《六韬?虎韬?军用第三十一》)。为了掠夺他国的人畜和土地,各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争战。当时各国军队的主力是战车兵,军事编制是以战车为主,攻防的主要手段也是战车。所以,拥有战车数量的多寡,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当时有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君”之说。为了增强军事力量,也是为了赢得战争,各国都把先进的制车技术运用到制造战车上,于是各类战车应运而生,一度成为时代“骄子”。
战车,按用途不同,可分为几个类型,如戎路,又称旄车,以车尾立有旄牛尾为饰的旌旗作标志,是一种主帅乘坐的指挥车。轻车,也称驰车,用以冲锋陷阵。阙车,补阙之车,即用于补充和警戒的后备车。苹车,苹同屏,车厢围有苇草皮革,以为屏蔽,作战时可以避飞矢流石。广车,一种防御列阵之车,行军时用来筑成临时军营。这些战车统称“五戎”,观其用途只有三类,第一为指挥车,第二为驰驱攻击的攻车。攻车是三代时战车的主要车种。第三是用于设障、运输的守车。这些战车的形制同上,只是为挥戈舞剑之便,将车盖去掉。另外有的还在车轴两端的铜軎上装有矛刺,以便在冲锋陷阵时刮刺敌方的步兵。战车皆立乘,乘员是三名身着盔甲的车兵。一名甲士,为车长,称“甲首”,因其位在车厢左侧,所以又名“车左”,职责是持弓主射,同时指挥本战车和随车步行的“徒兵”,或驱车冲杀或屯车自守。另一名甲士,位在车右,因此名“戎右”,其任务是披甲执锐,直接与敌方厮杀格斗。如车遇险阻或出故障,他必须下去推车和排除故障。另一位是驾车的驭手,称“御”,位居车中,作战时只管驭马驾车。马车装备的武器有远射的弓矢,格斗的戈戟,自卫的短剑和护体的甲胃与盾牌。主将所乘的旄车,还要设置“金”(即钲)鼓和旌旗。主将或鸣金或击鼓,以指挥所有战车的进或退。旌旗标明主将所处的位置,它的树立和倾倒成了全军胜败存亡的象征。每辆战车还配备十几名步兵(后来有的增到七十二人),称“徒兵”,分列在车两边,随车而动,配合作战。作战时,每五辆战车编成一个基层战斗单位。车战时,战车先呈一线,横列排开,“五车为列,相去四十步,左右十步,队间六十步(《六韬?犬韬?均兵第五十五》),使各车之间保持适当的间隔距离,既防敌车冲阵,也使各车互不妨碍。先秦时期,曾发生过大小无数次的车战,对这些戈戟如林、车马交错的车战场面,文献中多有记载,其中以屈原在《楚辞?国殇》中的描绘最为形象和悲壮。马拉战车速度快,南征北战,进退神速,从而增强了军队的机动性;长短齐备的青铜兵器和完善的防护装备,发挥了当时武器的最大威力;战车上置鼓建旗,可充任指挥中枢,方便了各车之间的通讯联络。所以说战车是当时军事装备技术的集中体现者。战国时期,七国争雄,战争已由过去的“中原逐鹿”扩大到北方山地和江南水网地区,适于平原作战的战车已难以施展其冲锋迅速,攻击力大的特长。“毁车以为行”(《左传》昭公元年)的事时有发生,因此战车的地位开始下降,随着步兵地位的提高和骑兵的出现,战争开始由车战向以步、骑拼杀为主的形式转变,于是战车逐渐失去了“天之骄子”的宠位。汉代以降,曾盛极三代的战车和车战终于被淘汰了。先秦时期,马车分两种类型,即立乘与坐乘,但至今考古所发现的先秦的车实物除舆有大小之分外,形制大同小异,均属于立乘的“高车”,即战车,而坐乘的安车尚未有实物发现。1980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西侧的车马坑中发现了两乘彩绘铜车,八匹铜马,两个御车铜俑。(6)其中一辆(简报上称二号铜车马)的辔绳末端清楚地标有“安车第一”四个字,说明该车当是安车模型。这一非常发现,在先秦时代的坐乘车实物出土之前,无疑成为人们研究先秦坐乘车制的最直接的实物资料。二号铜车马处处仿照真车马制造,其大小尺寸,均是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车的形制仍是先秦时独辀车的形制,但车舆呈凸字形,分前后两室,前室为御官俑驾御处,俑为跽坐姿态,双手执辔御车,后室则是车主人乘坐处,全车通长3.28米,高1.04米,总重量达1800公斤之多,车马整体是用青铜铸造,共有3400多个零部件,车马上竹、木、丝、革等质料的部位,也全部用金属逼真地仿制出来。车马通体施以彩绘,为变体龙凤纹、云气纹、菱形纹等图案,线条流畅,极富立体感,犹如镶嵌一般,将车装点得富丽堂皇,华贵典雅。制造这辆车马采用了铸、銲、铆、镶嵌、錾刻、冲凿、错磨等工艺,充分体现了秦代的冶金铸造技术的高度水平,也反映了秦代制车业的高超技术。该车可以说是古代独辀车制造技术的最辉煌的成果和集大成的代表器物。由此车可以看出,立乘车与坐乘车的最大区别在车舆形制不同。立乘车,车舆浅小,呈横长方形,置于车轴之上,四周围以栏杆,后留缺口而无车门,上不封顶,只立车盖。而坐乘车的车舆宽广,呈纵长方形,如二号铜车马,舆纵长1.24米,横宽0.78米。四周屏蔽,上封顶,后设车门。考察该车的形制和装饰,可以窥见先秦乘坐的安车之一斑。独辀车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始创、完善、极盛几个发展阶段之后,在秦、西汉初期便逐渐衰落下来,随着双辕车的崛起,独辀车终于为岁月所湮灭。
三、汉代的车
西汉是双辕车逐渐兴盛的时代。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之后,独辀车逐渐演变为双辕车。但这一演变究竟始于何时?文献中不见记载。从考古资料看,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晚期。在河南淮阳马鞍冢战国晚期墓葬的1号车马坑、(7)甘肃秦安秦墓中,(8)均发现有驾一马的双辕车。另在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漆卮上也绘有驾一马的车。(9)陕西凤翔秦墓中还出土了陶制的双辕牛车模型。(10)这些均可视为是双辕车的滥觞,从而开两汉车制大变革之先河。西汉武帝以前,独辀车尚与双辕车并存,及至西汉中晚期,双辕车开始逐渐普及,东汉以后便基本上取代了独辀车。这一变化过程,从考古发现的西汉晚期与东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和汉墓壁画上有大量双辕车形象这一点上,可得到证实。双辕车的结构,除辕变为两根外,其它各部位与独辀车基本相同。双辕开始仍为上扬曲身的形式,为防止车辕折断,往往在车辕中部到轭軥之间加缚两根木杆,以加固车辕,后来逐渐演变为平直的形式。双辕车的出现,改变了独辀车至少系驾二马方能行走的局限,使单马拉车成为可能,从而使我国古代车由驷马高车进入了单马轻车的发展新阶段。汉车总的说来可以分为三大类:小车(马车)、大车(牛车)和手推车。“小车,驾马,轻小之车也”(《释名?释车》),源自先秦时的驷马车,只是将单辀变为双辕,其结构也较简单。在汉代,军队的编制除步兵外,骑兵就是最主要的军事力量了。武帝时,三次出兵北疆,抗击匈奴,每次仅精骑就达十万之众。大量的马匹被征以为军用,而作为日常乘行的拉车用马则受到严格控制。基于这一社会原因,再欲用驷马拉车便很困难了。所以人们不得不借助改造车的形制来寻求解决的办法。双辕驾一马的小马车,或许就是为适应这种需要而出现的,并很快得以普及发展。
在汉代,双辕马车因乘坐者的地位高低和用途不同,又细分为若干种类。结合出土的汉车实物、模型以及形象图,与文献记载对照,现能确认的有:斧车、轺车、施轓车、轩车、軿车、辎车、车、栈车等。
斧车 一马拖乘的兵车,因其舆中间竖立一柄大钺斧,故名。甘肃武威雷台汉墓曾出土一辆铜斧车模型,车舆正中插立一柄铜钺斧。(11)斧车因自重减轻,也称轻车。从汉画像砖中的斧车形象看,可乘坐二人。据《续汉书?舆服志》记载,县令以上的官吏,出行时都加导斧车。可知斧车只是一种由兵车演化来的仪仗车。官吏出行时,用以壮威仪、明身份。
轺车 也是一种轻便快速的小马车。(图3)《释名?释车》说:“轺,遥也,遥远也,四向远望之车。”其形制渊源于战车。汉初时轺车还是立乘,后来改为坐乘,一车可乘坐二人,御者居右,官吏居左,因车四面空敞,就是坐在车内也可以随意极目远眺。轺车一般系驾一马,但也有驾二马的。因轺车结构简单,快马轻车,因此为一般小吏出外办理公事或邮驿传递公文时乘坐的马车。
施轓车 是由轺车发展来的一种马车,所谓“施轓”,即在车舆两侧(即輢)加置长条形板状物,“板”的上沿向外翻折。这种呈板状物的“轓”,用竹席或皮革制成,附加在舆两侧以遮挡车轮卷起的尘泥,因此“轓”又有“屏泥”、“车耳”之称。施轓车是中、高级官吏出行时坐乘的轻快主车。为体现等级差别,当时规定六百石至一千石的官吏,只准“朱左轓”,即将左边车轓髹以红色。二千石的官吏方允许“朱其两轓”。车前多驾二马。
轩车 是汉代供三公和列侯乘坐的轻便马车。车舆两侧用漆或加皮饰的席子作障蔽。据山东沂南出土画像石中的轩车形象,可知轩车的形制与双辕轺车近似,只是舆两侧的障蔽高大,人坐在车中,只能望见前后的景物,而两旁却因遮挡,不能外窥。
軿车 一种带帷幔的篷车。双辕单马,方形车舆,四面施以帷幔,成“四面屏蔽”状。车盖硕大,且四边稍稍上卷,呈盔帽形顶。车门改在前面,舆内仅容一人,御者坐在车舆前的轼板上。軿车是妇女乘坐的车。
辎车 也是一种双曲辕驾单马的带篷车,其形制和軿车基本相同,略有不同的是车门设在车舆后面,车辕较长,直伸到车舆后边,以供乘者上下时蹬踏之用。它是一种适于长途旅行乘坐的车,既可载行李,夜间又可卧息车中。一般辎车和軿车可并称“辎軿”。辎、軿车在汉代都是极为舒适而又装饰华丽的高级马车,专供贵族妇女乘坐。
车 是普通的载重货车,也可坐人。(图4)其形制与驾牛的大车基本一致,但挽车的牲畜却是马。它和牛车同属一类,官吏车马出行时,从其后作为行李车,所以在马车中,这种车是比较简陋的。车的模型或形象图,在考古资料中常有发现。1975年在贵州兴义东汉墓中出土了一辆铜车模型。(12)其形制更接近牛车。这种车大量为当时地主、商人所用。
栈车 栈,又写作轏,是以竹木条编舆的篷车。《说文?木部》载:“栈,棚也,竹木之车曰栈。”这种车的形制是车舆较长,其上为卷篷(蔑席),前后无挡,双直辕,驾一马,既载人又拉货,为民间运货载人之车。
汉代马车的种类复杂、名目繁多,除上述几种车外,见于记载的还有皇帝乘坐的玉辂、皇太子与诸侯王乘坐的王青盖车、皇帝亲耕时乘坐的耕车、仪仗中载乐队用的“鼓吹车”、“金钲车”、乐舞百戏中的“戏车”、行猎用的“猎车”、丧葬用的“辒辌车”、载猛兽或犯人的“槛车”等等。尽管类型众多、名称各异,但如果就乘者的姿势而言,还可以把所有的车分为站乘的高车、坐乘的安车两大类。西汉初,乘车时还讲究扶轼俯首之礼,保持端正的姿容,因此多立乘高车。至西汉中期后,统治者讲究舒适、享受,坐乘安车才渐成风习。东汉以后,就无车不坐乘了。由于当时“贵者乘车,贱者徒行”,所以出门乘车与否标志着人的身份的尊卑。而乘何种车,有多少导从车及骑吏,又是乘车者官位大小的象征。汉代的车舆制度始创于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以后继位的皇帝又都陆续增补修定,于是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又复杂的乘车制度。如上所述,不同等级的官吏都有相应的乘车。这些车虽名称不同,但实际上形制基本相似,有差别的只是构件的质地(金、银、铜等)、车马饰的图案(龙、凤、虎、豹等)、车盖的大小和用料(布、缯等)、车篷的形状、用料以及驾车的马数量的不同而已。另外,除大小贵族和官吏本人乘坐的主车外,还规定了导从车和骑吏的数量。如三百石以上的官吏,前有三辆导车,后有两辆从车。三公以下至二千石,骑吏四人;千石以下至三百石二人;骑吏皆骑马、带剑持棨戟为前列开道。总之,乘坚策肥,前呼后拥,是贵族官吏们表现其地位和权势的绝好机会。所以,车马出行成了统治者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已发掘的汉代画像石墓内多有反映车骑出行的石刻画,史书中也不乏类似的记载。汉代交通发达,除乘人的马车以外,载货运输的牛车数量也大量增加。牛车自古就有,因牛能负重但速度慢,所以牛车多用以载物。因其车厢宽大,又称大车、方厢车。牛车最初是商贾们用来载货贩运的运输车。古代中国历来以农业为立国之本,因此自古重农轻商,商人虽富,但在政治上却无任何地位,被划归为“庶民”、“小人”之列。在崇尚马车、以马车明尊卑的时代,乘牛车被视为是件“卑贱”的事。所以,大小奴隶主贵族死后,随葬品只用马车,而绝对不用牛车。至今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有随葬的牛车坑,大概正是这个缘故吧。这种重马车、轻牛车之风至秦汉犹存。因此,汉初“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一事,被史学家认为是一种反常现象而载入史册。汉代车舆制度曾明确规定:“贾人不得乘马车”(《续汉书?舆服志》),所以牛车在汉代就成为商人们运货载人的主要交通工具了。不少富商大贾拥有成百上千辆的牛车。汉代牛车的模型多有出土。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牛车模型,形制为双辕,双辕前端缚一半环状槅(即牛轭),槅驾一牛。轮较小,低于车厢,辐十支。长方形车厢,后有栏板,略高于边栏,上有横杆,车厢前空无栏,上坐一“驾车奴”,手执赶牛棒御车。武威另一处汉墓(磨咀子)出土的木制牛车模型与雷台铜牛车形制一样,只是车厢前有栏板。由此可见,汉代牛车与今大车略同。汉代牛车由于采用直辕形式,所以支点较低,在平地上行车时远比曲辕的马车平稳安全。加上辕直,制做时便可选用较粗大的木材,提高了车辕的坚固性,而无须像马车那样附设加固杆。汉以后,人们坐车不求快速,但求安稳,于是直辕的优点渐渐显出,直辕车开始盛行,而曲辕车渐渐被淘汰。无论是乘人的马车或载物的牛车,皆须在较宽敞的道路上行驶,而不适于在乡村田野、崎岖小路和丘陵起伏地区使用。因此在西汉末东汉初,一种手推的独轮车在当时的齐鲁(今山东)和巴蜀地区(今四川)出现。四川成都汉墓的画像砖,四川渠县燕家村、蒲家湾汉代石阙,山东嘉祥汉武梁祠的“董永故事”画像石上,都有独轮车的形象。独轮车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两个把手前端架置一轮,把手间以横木连接,形成一个框架,其上或坐人或置物。轮两侧有立架护轮,行车灵活轻便;一般只一人推动,或加一人在前面拉,载人载物均可。在狭窄之路运行,其运输量比人力负荷、畜力驮载大过数倍。这种手推车在汉代并不叫独轮车,而是称“爃”(音茕)。《说文?车部》曰:“爃,车揉规也,一曰一轮车。”这大概是对独轮车的最早记载。以后又有“鹿车”之称。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中说:“鹿车窄小,载容一鹿也。”据专家考证,应劭一说,实为望文生义的解释。汉代井上汲水多用辘轳,属一种轮轴类的引重转动器,而这种手推车就是由一个轻便的独轮向前滚动,形似“辘轳”,所以称其为“辘车”。此说更为合理。(13)至于“独轮车”之名,要晚到北宋时沈括写的《梦溪笔谈》一书中才看到。相传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以运输粮草。“木牛流马”是从汉代的辘车改制而成的。“木牛”即指辘车,不用牛马也能行车,好像一头不吃草的牛,“流马”意即独轮转动灵便,运行轻快,如同能流转疾奔的马。辘车起源于穷乡僻壤之地,自然使用者也是广大的劳苦大众。另外,当时一些贫寒文人或落魄之士,因无资格乘马车,于是坐这种辘车。独轮车是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它以自身经济而实用的长处,历二千余年而未绝迹,至今在我国一些山区或边远乡村中,各种式样的独轮车仍在使用,尽管它们的名称各异,但形制却相差无几,可以说都是渊源于汉代的辘车。据考证,在欧洲出现独轮车已是离汉代一千年以后的事了。
四、两晋南北朝至唐的牛车
汉代乘坐马车,礼仪繁缛,要受许多所谓“乘车之容”、“立车之容”等条规的限制,乘者必须时刻保持着君子风度,而不能随心所欲。这些对汉代以后兴盛起来的士族阶层确实是件使人拘束的事。于是他们开始把喜好转向牛车。
牛车行走缓慢而平稳,且车厢宽敞高大,如稍加改装,在车厢上装棚施幔,车厢内铺席设几,便可任意坐卧,这对于养尊处优、肆意游荡的士族大姓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所以,魏晋以降,牛车逐渐得到门阀士族的青睐,乘坐牛车不仅不再是低贱的事,而且已成为一种时髦的风尚了。特别是东晋南渡以后,江左牛多马少,也是牛车兴起的原因之一。
据记载,晋元帝继大统之后,始造大辂,由于马匹缺乏,改驾六马为四马。其后皇帝喜乘牛车,大臣们自然竞相仿效,辅佐晋元帝即位的王导,以丞相之尊,也乘坐“短辕犊车”。乘牛车也和乘马车一样,有上下等级之分。诸王乘犊车,因以云母饰车,故又叫“云母车”。这是一种带屏蔽、驾八牛的豪华牛车。三公有勋德者乘“皂轮车,驾四牛,形制犹如犊车,但皂漆轮毂,上加青油幢,牛丝绳络”。诸王三公还可并乘通幰车,“驾牛,犹如今犊车制,但举其幰通覆车上也”,幰,即车上的帷幔。“通幰”,即在牛车顶上自前到后悬挂的一张大帷幔。一般大臣乘油幢车,“驾牛,形制如皂轮(车),但不漆毂耳”。(以上几条均见《晋书?舆服志》)及至南北朝时,牛车更是日益风行。北魏皇帝出行时乘坐的大楼辇,要“驾牛十二”(《魏书?礼志四》)。可见北朝使用牛车之盛,比两晋有过之而无不及。北朝如此,南朝亦不逊色。正是由于士族大姓贪求舒适,醉心享受,各种高级牛车便迅速发展起来,以致车速快、舆敞露,属于汉代轺车系统的那类马车乃完全绝迹。甚至郊野之内,满朝的士大夫“无乘马者”(《颜氏家训?涉务第十一》)。谁要骑马或乘马车,还会被别人弹劾,有的士大夫从来就没见过马。乘牛车之风习,直至隋唐五代也鲜有变化。《新唐书?车服志》曰:“一品乘白铜饰犊车,青油纁,朱里通幰,朱丝络网。二品以下云油纁、络网。四品有青偏幰。”综观上述情况,可知当时统治者乘坐的高等牛车主要有“通幰牛车”和“偏幰牛车”两种,其中又以前者地位最高。“偏幰”,即牛车的帷幔只遮住车的前半部。这两种车在帷幔底下还有车棚,棚一般有檐,早期的檐浅,至唐代,棚檐已变得很深,称为“长檐车”。 通幰牛车形象最早见于甘肃嘉峪关晋墓壁画中。(14)该车双辕双轮,车厢形似太师椅,有卷席篷顶,其上覆盖一张大帷幔。这种通幰车装饰比较简朴,以后逐渐向豪华奢侈型发展。如敦煌莫高窟61窟宋代“火宅喻”中画的通幰牛车,(图5)长方形车厢上立棚,呈封闭状。车门设在后边,垂遮帷帘。棚前和两侧开有棂格窗。棚顶呈拱形,前后出长檐。棚顶四角各立一柱,四柱上支撑一顶大帷幔。帷幔绣以梅花图案,四周边垂缀丝穗,极华丽。御车人扶辕步行。主人则坐卧于高大严密的车棚内,可谓逍遥自在。从河南邓县出土的南朝画像砖上,可以见到偏幰车的形象。(15)其形制也是双直辕驾一牛,棚顶前施一帷幔,遮住车的前半部。(图6)除这两种高等牛车外,考古资料中还常见一种立棚但不施幰的牛车。(16)这类牛车大概属于“油幢车”之类,为一般官吏或地主所乘坐。民间所用牛车,多是无棚的“柴车”,敦煌壁画中一些唐代“农作图”上,就绘有卸辕等待拉运粮食的这类民用牛车。
五、太平车与平头车
北宋在历史上被认为是个武功不振的封建王朝,在其建国时,北方和西北有辽、西夏政权与之对峙。而辽、西夏所控制的广大地区都是产马之地,这就造成北宋马匹来源困难的处境。继而金取代辽,雄踞北方,最后南下灭了北宋。及南宋建立,偏安江左,良马更是奇缺。因此两宋承袭隋唐之习,驾车以牛为主,间有骡、驴。自两宋始,乘轿之风渐兴,统治者畏惧乘车之颠簸,而醉心于坐轿之舒适,出行时但求安稳不求快速。由于两宋对制车业极不重视,致使我国古代制车技术自此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直到近代也没有很大的改观。而原先远远落后于我国的西方制车技术却逐渐得到发展,并很快超过了我国。当西方已出现转向自如,轴舆间装配有弹簧的豪华型四轮马车之时,我国却还在沿用自汉代以来就一直使用的双辕双轮车。历代车制除在车舆的形制和装饰上有所变化外,其基本形制无大改进。 宋人或骑马或乘轿,极少乘车,因此宋代的制车业便主要以制造载货的运输车为主。这种载货的车当时称“太平车”。这种“太平车”的形象人们从宋代的一些以车、船为题材的画中可窥见一斑。北宋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十余辆不同式样的车,其中几辆用四匹或两匹健骡拉的大车即是太平车,其形制和文献所记载的完全相符。不同之处是拉车的牲畜头数没有二十余,且车后也无系随的驴、骡。(图7)从图中可以看出,太平车的行走方式与以前的车不同,即由人驾辕,牲畜拉车,缰绳一端缚绑在骡颈的轭套上,另一端缚扎在车轴上。显然采用这种人驾辕、骡拉车的系驾方法,车速是很慢的,正适于但求负载多,不求行车快的要求。太平车是作为短程运输之用的车,在当时还有一种用于长途运输的载货车,叫平头车。平头车“亦如太平车而小,两轮前出长木作辕,木梢横一木,以独牛在辕内项负横木,人在一边,以手牵牛鼻绳驾之”(《东京梦华录》卷3)。除《清明上河图》以外,五代卫贤《闸口盘车图卷》、宋朱锐《溪山行旅图》、《盘车图》等画中也有这种车。它们都是一牛驾辕,辕牛前有拖曳的三牛或四牛。车身高大,轮与车厢齐平,车厢上加拱形卷篷,在长途跋涉时以防货物遭雨淋和日晒。卷篷和车厢之间有一隔板,似为堆放车夫的行李物品处。车夫在一旁行走,用手牵牛鼻绳。在这几幅画中,这种平头牛车均是几辆车结队而行,想必是一支支有组织的长途运输队。这种牛车运输队在宋代极为普遍,每年全国各地向东京“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东京梦华录》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