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茶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扬州茶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扬州茶馆范文1

关键词:辽西;杨燕尾舟蛾;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Q96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070-1

杨燕尾舟蛾(Furcula furcula sangaic ,Moore)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总科(Noctuoidea)舟蛾科(Notodontidae)的一种小型危害杨树叶片的蛾类,严重时可使叶片被害率达55%。辽宁朝阳宏丰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在朝阳市双塔区长宝乡嘎岔村河滩林被其危害,虽虫小但发生严重,树小叶片全部被蚕食。该虫的生物学特性目前报道很少。杨燕尾舟蛾是笔者在2010年进行观察研究的。通过对其进行了2年的观察,现将其观察结果作以报道。

1 研究方法

采用室内外观察法,2010年9月份对被害树杨树幼树进行观察,当时是1-3龄幼虫,翌春4月初继续观察,将在树干皮缝越冬的放入养虫盒内进行观察,室内蛹的羽化率在83%,老熟幼虫化蛹率91%。

2 形态特征

2.1 成虫

雌成虫体长14-16mm,翅展33-36mm;雄成虫体长13-15mm,翅展30-35mm。胸部背面黄色,与4条蓝黑色黄纹相间,肩板基部黄色条纹。前翅基部有2个黑色斑点。在中部稍靠内有1条黑色横带,其中部狭隘如腰,其内外边缘橙黄色,横带稍内有6个黑点与之平行。外横线由黑色与黄色线组成,其内方有2条黑色波纹并列,其外方与前缘相接处有黑鳞片密布,形成1个大黑斑,外缘有1列黑点,后翅灰白色,外缘有成列黑点,有白毛。后翅反面均灰白色。腹部背面黑色。

2.2 卵

黑色,直径0.2-0.3mm,馒头状。

2.3 幼虫

体长28-30mm,头浅红褐色,体绿色,头、胸背有梯形红舟形纵走于体两侧,在腹背呈弧形。后端两根尾角甚长,中间有淡黄色环,有细刺,有红色可伸缩的尾须。

2.4 蛹

蛹长13-15mm,红褐色。

2.5 茧

灰褐色,坚硬内光,蛹长18-20mm。

3 生物学特性

3.1 生活史

在朝阳地区每年二代,以蛹在杨树枝干上越冬。茧形及色泽与杨二尾舟蛾相似,较小。翌年4月上、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4月底产卵,5月中旬幼虫孵化,6月末化蛹,7月中旬第一代成虫羽化,8月上旬二代幼虫孵化,9月下旬结茧化蛹越冬。

3.2 生活习性

在朝阳地区每年二代,以蛹在杨树枝干上越冬。茧形及色泽与杨二尾舟蛾相似,较小。翌年4月上、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4月底产卵,5月中旬幼虫孵化,6月末化蛹,7月中旬第一代成虫羽化,8月上旬二代幼虫孵化,9月下旬结茧化蛹越冬。

幼虫在每日凌晨3-7时孵化,初孵幼虫孵化后寻找适宜叶片边缘呈舟形静止不动,黑褐色,背部有一长条淡黄色纹。初龄幼虫寻找适宜叶片为害,只取食叶表,为害成网状。经36h后蜕皮,进入2龄。2龄幼虫淡绿色,背部有一赤褐色舟形斑纹,可将叶片为害呈缺刻。3龄幼虫体绿色,体色如同2龄。幼虫白昼在叶片上静止不动,到了傍晚取食相对比白天较活跃,经36h后蜕皮,1-3龄幼虫取食量较少,经36h后蜕皮。4龄后食量渐增,白天取食约2cm2叶片,4-6龄幼虫取食量逐渐增加,每天可取食5-8cm2叶片,一头幼虫一个生活史可蚕食50-60cm2。幼虫进入6龄后白昼寻适宜枝叶静伏不动,凌晨和傍晚活跃,夜间取食,接近老熟预蛹前显现烦燥,在枝间上下爬行,逐渐排出体内粪便,36h后下树入土,幼虫期35-40d。1-2龄幼虫体色不明显,3龄后体花纹呈现较清晰。老熟幼虫体长可达35-42mm,腹部共12节,第1、第4-11节两侧生有气门,第1-3节生有胸足,第5-8节生有腹足,第12节生有1对臀足及。平均每4-6d蜕皮1次,蜕皮前停食不动12-15h,蜕皮约需3-5min,有自食虫蜕的习性,蜕皮后约需30-50min调头取食虫蜕。幼虫期约需35-42d,1-5龄平均4-6d,6龄需8-10d,幼虫成熟后结茧前停食18-24h,寻适宜地结茧,约20-24h筑成,进入预蛹期,预蛹期约5-7d。如结茧地点不被搔扰予蛹时间稍短否则延长,初化蛹肢翅部分呈翠绿色,后逐渐变红褐色。

4 防治方法

(1)在成虫羽化期林地边缘设置诱虫灯,诱杀成虫。

(2)早春幼虫危害期,(可喷洒速灭杀丁4000-5000倍液或)灭幼脲3号1000-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10000倍液,均可获得最佳杀虫效果。

注:本虫经中国科学院动物所舟蛾研究员武春生鉴定,给修定拉丁名。

参考文献

扬州茶馆范文2

关键词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鉴别诊断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患者例女岁因阴道出血就诊既往B超检查示子宫颈肌瘤患者于就诊当日行全子宫切除术。

方法:手术切除组织经1%甲醛固定肿物多处取材石蜡包埋常规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免疫组织化学采用SP法一抗包括HMB5、NSE、C、SMA、S1及结蛋白。

结果判定:以见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未见为阴性。

结 果

巨检:全子宫大小1cm×8cm×cm右侧子宫肌壁间可见直径5cm的类圆形肿物切面灰红灰黄色分叶状质软与周围组织分界清但未见明显包膜。

镜检:瘤细胞呈片状密集排列细胞形态单一均为上皮样细胞未见梭形细胞成分。瘤细胞为圆形或多边形细胞之间界限明显、胞膜清晰、胞浆丰富透亮部分瘤细胞胞浆可见淡红色嗜酸性细微颗粒。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中等大小、核膜光滑、染色质分散部分瘤细胞可见小核仁核分裂像未见。瘤细胞间分布较多薄壁小血管呈网状或裂隙样。另可见一些较大的厚壁血管部分厚壁血管壁透明变性局部甚至呈“裂隙状”肿瘤周边呈舌状浸润性生长酷似内膜间质肉瘤。

讨 论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也称为肌黑色素肿瘤。血管周细胞(PECs)不同于血管外细胞近年来研究表明它是独特的细胞类型特征性地双重表达肌源性与黑色素生成电镜观察胞浆内含黑素小体或前黑色素小体。在临床上均与结节性硬化综合征密切相关多数病例在遗传学上有一致的基因异常目前文献建议用PECs这一病变家族来认识这些疾病。在年WHO软组织新分类中将PEComa定义为组织学和免疫表型上明确的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组成的间叶性肿瘤。

扬州茶馆范文3

目的观察苓山葛薏粥预防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治愈患者3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9例,停止所有治疗,采用苓山葛薏粥方,连续食用6个月,之后随访1年;对照组15例,停止所有治疗及善后措施,观察时间与观察组相同。结果两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苓山葛薏粥 药膳 中医药疗法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ing-shan-ge-yi zhou (medicated diet) on the prevention of recurrence of ulcerative colitis.Methods34 clinical cured cases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19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stopped all treatment except having Ling-shan-ge-yi zhou 6 months continuously,15 cases in control groups stopped all treatment and measurement at the same time. ResultsFor 1 year of survey,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strikingly different(P

Key words:Ulcerative colitis;Ling-shan-ge-yi zhou; Medicated diet; TCM therapy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习惯上也称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累及直肠及远端结肠,也可见乙状结肠或直肠单发,全结肠均累及者在我国少见;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病情轻重悬殊,多数病例病程缓慢,有反复发作倾向,少数病例呈急性暴发,病情凶险,并发症较多[1]。慢性持续型易癌变[1]。中西医均无根治之法,治疗只能争取病情缓解或临床治愈,期望达到控制腹部及/或肠外系统症状,改善患者营养与生活质量,巩固疗效、预防复发,防治相关并发症的目的,而且疗程较长[1,2]。在“完全缓解”或“临床治愈”之后,巩固疗效、预防复发,需要采取涉及精神、饮食、起居及药物等方面的综合措施,并持之以恒,方可奏效。然而,因时间、精力、经费以及药物毒性等方面的原因,患者对于用药往往难以坚持。因此,筛选患者乐意接受的药物与给药方法,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苓山葛薏粥方为药膳验方,不仅具有简、便、廉及无毒的特点,而且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199209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2]、经住院治疗已临床痊愈(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基本消失,舌脉基本恢复正常;肠黏膜病变基本恢复正常,或溃疡病灶形成瘢痕;大便常规镜检3次正常)出院的患者,共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男9例,女10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50岁,平均34.7岁;住院时,最短病程7个月,最长病程22个月,平均18个月;属初发型11例,慢性复发型7例,慢性持续型1例;病变涉及乙状结肠和直肠者4例,仅在乙状结肠者9例,仅在直肠者6例;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轻重分级属轻度即Ⅰ级(+)者10例,中度即Ⅱ级(2+)8例,重度即Ⅲ级(3+)1例;辨证属湿热内蕴型5例,肝郁脾虚型2例,脾胃虚弱型12例。对照组15例,男9例,女6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48岁,平均34.5岁;住院时,最短病程6个月,最长病程23个月,平均19个月;属初发型9例,慢性复发型5例,慢性持续型1例;病变涉及乙状结肠和直肠者4例,仅在乙状结肠者7例,仅在直肠者4例;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轻重分级属轻度者9例,中度5例,重度1例;辨证属湿热内蕴型4例,肝郁脾虚型2例,脾胃虚弱型9例。重度者均表现为慢性持续型。

2 方法

观察组停止原有治疗,改用苓山葛薏粥(自拟方),连续食用6个月,之后随访1年;对照组停止所有治疗及善后措施,观察时间与观察组相同。

苓山葛薏粥组成:茯苓30 g,山药30 g,葛根30 g,薏苡仁50 g,粳米100 g。制作:茯苓、山药、葛根以80℃干燥后共研细末,粳米以清水淘净,薏苡仁以清水淘净并浸泡8 h;将薏苡仁、粳米同入锅中,加适量水,文火煮至薏苡仁、粳米熟烂成粥;然后掺入茯苓、山药、葛根末,搅拌并续煮成糊状。用法:1剂/d,分早晚两次空腹食用,或以粥代餐早晚食用。食用时可根据个人口味喜好酌加盐或糖等调料。

3 结果

3.1 临床效果评价标准自拟,分为3级。0级:在观察期内,症状及肠黏膜病变完全恢复到治疗前状态,甚至更为严重;Ⅰ级: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出现反复,但严重程度较治疗前轻1级以上;Ⅱ级:症状及肠黏膜病变无复发,甚至结肠镜检所见较前进一步改善。

3.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效果比较(略)

组间复发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4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病灶主要以结肠和直肠黏膜以及黏膜下层发生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为中心,黏膜上皮及腺体被破坏,出现增生或萎陷,炎性细胞浸润,隐窝脓肿形成,因而呈现黏膜充血、糜烂、溃疡以及增殖性改变。其病程短者数月,长则数年。“完全缓解”或“临床治愈”者,虽然症状消失,内窥镜检查黏膜正常,但活组织检查仍见杯状细胞大、数量多,潘氏细胞化生,腺管不规则而有分支等不正常现象[1],即潜在复发的病理基础。中医虽将本病分为湿热内蕴、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肝郁脾虚、阴血亏虚、气滞血淤等证型[2],但基本病理特征实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胃虚弱为主,即使湿热内蕴、气滞血淤等证,仍有脾胃虚弱病变;标实以湿邪壅滞见著,即使脾胃虚弱、脾肾阳虚、阴血亏虚等证,仍见湿邪壅滞征象。经辨证施治“完全缓解”或“临床治愈”者,虽实象消失,但往往遗留消瘦、衰弱等虚象,而脾虚失运、化源不足是其遗留虚象之根本,使机体具备再受邪侵的条件,另外,“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地”(《 时病论》),本病久延,大便夹有黏冻,正是正虚邪恋所致。“完全缓解”或“临床治愈”者活组织检查仍见的病理表现,提示此时虽正虚无疑,但仍不可排除邪滞。因此,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应着眼于扶正,而重点在于健脾,同时也不应忽视通利。

苓山葛薏粥方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完全缓解”或“临床治愈”后存在的病理基础或邪侵条件而拟定。方中茯苓渗湿健脾,“补五劳七伤”(《日华子本草》);山药益气养阴、健脾补虚,“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神农本草经》);葛根升阳生津止泻,李杲谓“其气轻浮,鼓舞胃气上行,生津液,又解肌热,治脾胃虚弱泄泻圣药也”;薏苡仁健脾渗湿止泻,“湿邪去则脾胃安,脾胃安则中焦治,中焦治则能荣养乎四肢,而通利乎血脉也”(《本草经疏》);粳米健脾益气,补肠胃,止泻利,且能“益五脏,壮气力”(《食鉴本草》)。其中,茯苓、葛根、薏苡仁尚有抗癌作用[3,4]。诸药合用,健脾升阳,益气补虚,以扶助正气;辅之淡渗通利,除湿逐邪,以绝邪滞之机;更兼防癌功效。本方全由食物类和药食同用类原料组成,甘平无毒,制作简单,且熬制成粥而味美可口、食用方便,适合长期使用。

观察结果表明,本方对于初发型效果较好,且病情越轻效果越显著;停药时间越长,复发率越高。提示本病不仅应早期治疗,而且“完全缓解”或“临床治愈”后要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有必要坚持长期用药,可通过药膳达到其目的。至于本方对结肠病变部位活组织检查所见不正常现象的影响及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郑芝田.胃肠病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75,789,793.

[2] 陈治水,危北海,陈泽民.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S].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4):239.

扬州茶馆范文4

【关键词】农村 集中式供水 卫生状况

为全面了解我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及水质,保障全市270万农村人口的用水安全,为我市今后农村改水工作提供依据,2011年3月至7月,我市组织对全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扬州市地处江苏中部,下辖8个市(县)区,总人口460多万,其中农村人口近300万。目前,广陵、维扬、开发3个区基本实现扬州市直供水,全市乡镇村还有自来水厂435座。日供水量2000~20000吨不等,覆盖人口约271万。其中乡镇级水厂312家,自来水受益人数2081300余人,村级水厂123家, 自来水受益人数627200余人。取用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有384家,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水厂有51家。我市农村水厂的总体特点是:水厂多、分布散,深井多、设备简、水质检测率低、环境卫生差。

2 存在问题

2.1卫生管理意识淡薄

许多水厂对水质卫生工作,思想不重视,措施不落实,制度不健全,没有明确管理人员,没有配备化验人员,只注重供水,不讲究水质,只注重经济效益,不讲究社会效益。全市农村水厂办理卫生许可证的有153家,有282家水厂无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仅有35%,其中,村级水厂几乎均未办理卫生许可证。部分村级水厂无人值班,存在安全隐患。

2.2净化消毒设施不全

全市有292家水厂采取直供的形式,直接抽取水源水进入输送管道,没有各功能池,没有消毒设施。即使有净化消毒设施的水厂,也存在处理池、清水池老化,淤泥沉积,长满清苔的情况,水质净化能力低下。

2.3水质监测不能开展

大部分水厂未配备水质自检设备,尽有少数水厂能正常开展检验工作,且只能做余氯、ph、浊度等少数几个项目。绝大多数水厂无检验设备及人员、委托检验也未正常开展,水质定期监测处于空白,全市有191家水厂不能提供检测报告,供水常年处于未检测状态。

2.4厂区环境卫生较差

由于很多水厂已改制为私营企业,水厂带住家,水厂家庭化,生活区与制水区无法完全分开,有的则是垃圾遍地、杂草丛生。

2.5管网破损漏失严重

我市农村改水起步较早,管道多为塑料软管,质量不高,年久失修,老化破损,严重影响水质质量和水厂效益。特别是不能全天候供水的水厂,更易造成“二次污染”。

3 结果分析

根据此次调查发现,我市农村水厂存在基础设施差、卫生许可少、水质检测率低等问题,主要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3.1基础设施差

农村水厂从农村改水开始兴建,起初是由各地爱卫办负责农村工作,后由水务局具体负责农村改水工作,职能的移交导致先前改造的水厂后续维护改造困难,加之我市农村改水工作起步早,发展快,各行政乡基本全部建立了自己的水厂,建设及维护资金逐渐不能满足需要,导致很多水厂特别是早期建立的农村水厂设施老旧、功能不完备。

3.2卫生许可少

农村水厂一般都在村组,平时水厂也没有专人进行管理,大部分单位也没有到卫生部门申请许可,即使有申请的往往也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而达不到领取卫生许可证的条件。但如果将无证水厂全部停产,又大大影响到周围农村居民的饮水问题,卫生监督部门只能在保证居民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加强监管。 转贴于

3.3水质检测率低

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农村水厂缺少相应的自检设备及人员,爱卫办和疾病控制部门由于人员及资金的限制,也不可能对全市广大农村水厂进行日常水质检测工作,只能是有计划的每年对全市农村水厂进行水质监测工作。

4 几点建议

4.1加大基础设施及水质监测投入

我市农村水厂本身基础薄弱,设备管道等基础设施先天不足,自检能力低下,再加上平时维护较少,很多管网已有破损,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饮水健康。只有完善各水厂的基础设备,加强各水厂的水质检测工作,才能保证广大农村居民的饮水卫生,这都需要政府资金的支持。

4.2加强卫生许可与卫生管理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农村水厂取得卫生许可证百分比尽为35%,提示我们的卫生工作必须向村一级基层单位深入渗透,同时加大卫生的宣传工作。乡镇水厂的供水人口数高于村级水厂,提示乡镇水厂的现场卫生条件和水质状况与农村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加强水质监督监测工作不能放松,是保证大多数人们饮用放心水的前提,现在提倡以县(市)区级水厂为地区中心水厂,向四周农村延伸管网,联网供水,取代现有的农村水站。

4.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及管理水平

农村水厂主管部门要帮助农村水厂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抓好农村水厂内部管理。要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各水厂都要加强检验室建设,配齐各种检验设备,明确一名专兼水质检验员,并经疾控中心培训合格后,上岗操作。要注重厂区环境卫生,功能分区明确,硬化绿化美化。切实保护好水源,巡查维修好管网,保证供水水压和水质安全。

4.4完善水质净化消毒基础设施

水质净化消毒是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可靠途径,本次调查显示各水厂的硬件设施较差,水质的净化消毒水平低下。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涉水产品的监督管理,对布局不合理、运行效益差、水质难保证的水厂,要结合建设规划,进行撤并联网,提高农村生活饮用水质量,从根本上保证农村饮水安全。要严格按照水质处理工艺,对反应池、过滤池、清水池等水处理设施,定期清洗消毒、维护保养,以提高制水能力,提高水质质量。

4.5落实水质卫生检测职能

水质的质检工作是十分重要,可以及时了解水质动态变化情况,避免盲目供水,本次调查水质自检室,自检项目和卫生检验的配置均不理想,以上的情况充分说明水厂的管理措施不健全,我们的卫生监督工作也应做得更加详细,针对现在水厂的硬件设施不到位,工作人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缺乏,应落实当地疾控机构的水质监测职能,同时增加对水厂管理、技术人员培训的频次,结合水质监测工作加强经常性卫生监督。

参 考 文 献

[1]李盛,王金玉,余加琳.2008年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现状调查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2:187-188.

扬州茶馆范文5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3(c)-054-02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何防治已成为目前医学领域面临的首要问题。我科自2001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方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17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性114例,女性64例;年龄37~76岁,平均56.5岁,其中37~47岁31例,57~67岁102例,67~76岁45例。

1.2 症状

无症状者46例,TIA发作者128例,头痛、头昏者57例,

肢体麻木及活动笨拙者68例;伴有糖尿病者114例,血脂代谢异常者127例,高血压者119例,高血黏度者108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80例。

1.3 辅助检查

所有病例均采用惠普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证实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导致管腔狭窄10%~30%者56例,31%~50%者92例,50%~70%者27例,70%~90%者3例。彩超显示为软斑者81例,硬斑者70例,混合性斑者27例。颈内动脉、颈总动脉有1处狭窄者113例,2处以上狭窄者65例,颈动脉分叉处狭窄者98例。头部螺旋CT显示有腔隙性脑梗死者92例。

1.4 给药方法

阿司匹林片 100 mg,每日早饭后口服,1次/d。伴TIA发作者,治疗前1周口服150 mg,同时晚上睡前口服盐酸氟桂嗪胶囊10 mg,连续10 d;血脂康胶囊 0.6 g,每日晚饭后口服。若血脂重度增高者,每日早、晚饭后口服。0.9%氯化钠250 ml加络血宝注射液(山东恒源制药有限公司)20 ml,1次/d,静点,45~50滴/min。0.9%氯化钠250 ml加曲克芦丁(烟台鲁银药业有限公司)600 mg,1次/d,静点,45~50滴/min。

1.5 对症治疗

降糖、降压、扩冠等,当存在颈动脉重度狭窄时,缺血性事件可能是由于血液动力学损害所致,此时进行降压治疗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导致缺血性梗死。因此当存在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时,收缩压宜维持在130 mmHg以上;当双侧颈动脉均重度狭窄时,收缩压应至少维持在150 mmHg以上[1]。治疗21 d为1个疗程。

1.6 疗效评定

均治疗1疗程后复查彩超判定。斑块消失,症状消除者为治愈;2处以上斑块中有1处斑块消失或斑块所致狭窄程度减轻25%以上,症状消除或明显减轻者为显效;斑块所致狭窄程度减轻小于25%,伴发症状减轻者为有效;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所致狭窄程度的改变,症状无改善者为无效。

2 结果

本资料治愈病例中软斑者67例,狭窄程度在10%~30%的56例。所伴发症状:TIA发作在治疗期间至少连续15 d无发作者121例,能得到良好控制者7例,治疗后无头痛、头昏者46例,肢麻及笨拙感消失者40例(表1)。所有病例在治疗期间都很安全,均未有出血和卒中事件的发生。

3 讨论

据资料报道,约有70%~8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并非是颅内血管本身的问题,而是脑血管以外的栓子脱落进入颅内血管引起栓塞所致,其中,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栓塞颅内血管约占60%,无症状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狭窄程度在70%~99%之间者,3年卒中危险率为5.7%。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据斑块大小可分为3型:1型为平滑状的小斑块或管腔内扁平状斑块,每年卒中发病率为0.5%;2型为大而深或镶嵌血管内的斑块,每年卒中发病率为0.2%~4.5%;3型为凹凸不平的复杂性斑块,每年卒中发病率为5%~7%。临床上把颈动脉狭窄分为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和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在颈动脉狭窄诊断方面,除临床症状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同时也是判断狭窄程度的有效方法。无创性B超对筛选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也是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诊断可靠性率达97%;此外,核磁共振血管造影也是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

近年刘斌等研究表明,高HDL-C(高密度脂蛋白)对脑动脉,特别是对颈动脉颅外段具有保护作用,血浆中TG(甘油三脂)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其资料显示,脑梗死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组TG、CHO(胆固醇)均高于非狭窄组,经多因素分析发现高TG为脑梗死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高TG是脂蛋白代谢的一种反映,TG既能抑制纤维蛋白降解,使血凝倾向增高,同时使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增多,富含TG的LDL在颈动脉壁浸润,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从而使颈动脉狭窄加重。颈动脉狭窄所致卒中的相关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引起的脑栓塞及狭窄致血液动力改变引起的脑梗死(包括分水岭梗死)。因此,治疗颈动脉狭窄已成为预防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处理方法,目前还有争议。根据北美有症状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试验(NASCET)、欧洲颈动脉外科手术试验(ECST)等表明,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外科手术无显著益处。在ECST中,手术对同侧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无益。在NASCET狭窄<50%的患者中,与内科治疗相比,CEA(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并不能使同侧卒中的风险显著下降。对于颈动脉中度狭窄(50%~69%)的有症状患者,结果不太确定。NASCET和ECST的结果表明,与内科治疗相比,中度狭窄组CEA的益处并不大,各种各样的伴发疾病特征都能改变CEA治疗中度颈动脉狭窄的风险-效益比。在那些狭窄程度更严重,年龄≥75岁,男性,近期卒中(而非TIA)以及有半球症状(而非短暂性单眼盲)的患者中益处更大。证实CEA有益的研究是在已证实能降低血管性疾病患者卒中风险的内科治疗,如氯吡格雷、缓释型双嘧哒莫+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以及强化血压控制广泛应用之前进行的。采用CEA加最佳内科治疗是否会超过单纯最佳内科治疗的益处还有待确定。对于颈动脉闭塞或颈动脉分叉远端狭窄的患者,没发现颅内-颅外(EC/IC)血管旁路移植术能为其提供任何益处。CAS(颈动脉球囊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是在未采取远端栓子保护和目前公认的抗血小板预防治疗的情况下进行的。目前,CAS已选择性地用于外科手术难以到达部位的狭窄患者,存在显著增加手术风险的内科治疗疾病患者或其他特殊情况(如放射引起的狭窄或CEA后再狭窄),从理论上来看,CEA、EC/IC等可增加闭塞动脉远端的血流量,清除脑栓塞的潜在来源,改善缺血区的氧代谢,从而达到预防卒中和改善脑缺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以上试验表明,各种手术在降低卒中发生率和与卒中有关的死亡率方面较内科疗法并无明显益处。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致管腔狭窄、TIA、缺血性卒中等临床症状,在祖国医学里可归纳为“眩晕”、“头痛”、“中风先兆”、“中风”等证,其产生机理主要是瘀阻脉络、脑窍,气血不通所致。因此,我们采用了抗血小板、调脂、扩血管和中医活血化瘀等对证治疗。其中,阿司匹林片是通过抑制还氧化酶,阻止血栓烷A2的生成来抑制血小板聚集;它不但能降低TIA、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性,而且还可以预防心血管病变,而心血管病变是颈动脉闭塞性卒中最常见的致死原因。曲克芦丁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曲克芦丁,化学名称为3',4',7-三[O-(2-羟乙基)-5羟基黄酮-3]-芸香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能对抗5-羟色胺、缓激肽引起的血管损伤,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可防止血管通透性升高引起的水肿;血脂康胶囊的主要成分为红曲,有除湿祛痰,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其主要成分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人类必需氨基酸,可调节异常的血脂,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脂质在肝脏的沉积。络血宝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红花,红花具有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现代研究认为红花对缺血性脑损伤也有保护作用。

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17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动脉管腔狭窄的治疗,说明了内科保守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患者的经济条件和多种原因,未能观察再通血管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动态变化情况,也未能更详细地观察颈动脉斑块的狭窄部位是否对治疗效果存在影响等一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做更多、更细的工作,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早期干预治疗,对预防卒中的发生和改善卒中后的临床过程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刘斌,张晋霞,陈桂华,等.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危险因素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12(6):404-406.

[2]帅杰,刘勇.颈动脉支架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12(6):458-460.

[3]曹勇军,陈孝东,毛成洁,等.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卒中预防指南[J].中华脑血管病论坛,2006,4(1):30-31.

扬州茶馆范文6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的常见疾病,特别常见于中老年人群,此病的发病特点为发病率广、病死率高[1]。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相应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缺氧,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2]。在中医理论中,该病属于“胸痹、真心痛”,机理为情致失调、寒邪内侵、年迈体虚等[3]。对于冠心病性心绞痛,目前治疗方案较多,本研究旨在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102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纳入患者51例,试验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58.7±6.1)岁,平均病程为(11.2±3.6)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为(59.3±5.9)岁,平均病程为(11.6±3.3)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平均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要求戒烟戒酒,注意休息,均给予内科常规支持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10粒/次,3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异山梨酯口服,10 mg/次,3次/d,所有患者治疗1个月,如治疗期间患者突发心绞痛,给予硝酸甘油。

1.3疗效判定 临床疗效:①显效:心绞痛症状消失或者基本消失;②有效:患者心绞痛临床发作次数比治疗之前减少了50%或者更多;无效:患者的心绞痛临床发作次数与治疗之前没有减少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8.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时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常见的冠心病类型之一是冠心病心绞痛,心绞痛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出现暂时性的缺血、缺氧现象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上主要以降低心肌耗氧、增加患者冠状脉供血为主要治疗原则,西医方面主要使用硝酸酯类或配合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治疗[4]。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中药制剂在该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中医理论中,病变位置在心,主要是由于心血瘀滞、心气不足、心脉痹阻引起的,在治疗中应以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止痛为根本原则。复方丹参滴丸主要成分为三七、丹参、冰片等。其中的丹参具有活血化瘀作用;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止痛作用;冰片则具有良好的芳香通窍、引药入络的作用,因此多药联合具有良好的通络止痛、活血化瘀作用[5]。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中药丹参水溶性成分丹参素,脂溶性成分丹参酮、三七中的人参苷-Rb1、Rg1 以及冰片中的右旋龙脑等多种物质,具有显著的慢钙通道阻滞作用,可有效扩张患者冠状动脉,减少血管阻力,有利于人体冠状动脉供血;同时还可以有效抑制患者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栓发生率,延长凝血酶时间;促进人体纤维蛋白酶降解,增加机体纤维活性,改善血液粘稠度。复方丹参滴丸减少了冰片含量,大大降低了药物对服用者胃黏膜的刺激,提高了药物安全性[6]。

本研究结果显示:①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8.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维,冯利萍,张雪娟,等.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并高血压眼出血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7):15-16.

[2]刘宏杰.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29):78-79.

[3]许秀梅.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203-204.

[4]董凤玲.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21):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