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言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言学

语言学范文1

摘 要:本文对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进程及发展进行综述,介绍了社会语言学的历史背景、研究流派以及研究方法。重点是对社会语言学的五个分支进行综述:言语社会学、社会方言学、言语交际民族志学、语言社会心理学和互动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社会语言写;背景;流派;研究方法

一、简介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研究语言及社会之间交互作用的学科。虽然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因其研究社会与语言的关系从而揭示语言使用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而备受关注。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其定义为“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学科,它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诸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等)的角度去考察语言。”社会语言学是把语言看作社会现象来研究,通过研究语言从而发现语言跟社会之间的联系。

二、社会语言学的历史背景

社会语言学的产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社会历史的需要、物质条件的改善及语言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社会历史的需要引起语言学家关心语言与社会的关系,为社会语言学的诞生打下了基础。在社会发展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社会及政治形势多变,社会关系复杂。由于新的国家建立以及人口的不断流动使得语言的问题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语言与一个民族之间具有紧密联系,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因此它的社会性、文化性和民族性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物质条件的改善也是社会语言学产生的原因。由于物质条件的改善,科学技术取得进步,语言研究的物质条件也大大提升。社会科学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和统计法,这样以来人们更易于通过事物总体的数量关系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物质条件的改善为社会语言学的产生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也促使社会语言学的诞生。

三、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流派

社会语言学是首先是一门应用型边缘学科,从理论的借鉴到方法的选用都同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大众传媒等学科的研究紧密关联。

从观察视野来看,社会语言学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社会语言学是以社会本身作为研究起点,同时将语言作为研究不同社团组织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微观社会语言学是以语言研究为起点,同时将各种社会力量看作影响语言结构的基本因素

从研究方向上说,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分为理论与应用社会语言学研究,此研究方法的划分由Trudgill首次提出。理论社会语言学关注考察语言变体和言语群体结构相关性时所采用的模式与方法,并为交际能力的讨论提供一种普遍性的解释。应用社会语言学重点研究语言使用不平等现象背后的社会和政治含义上,尤其是在法庭、医院、学校这样一些涉及语言使用问题的公众生活领域。

社会语言学一般可以分为五个流派:

3.1社会方言学

社会方言学也即变异学派,其主要研究语言的变异跟社会因素之间的联系。研究对象为受阶级、职业、年龄或性别等社会因素影响所形成的方言。主要考察语言变异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是因阶级、职业、年龄、性别等社会因素所形成的社会方言。语言的变异是社会方言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会方言学的代表人物是拉波夫,特鲁杰尔(Trudgill),他把这种研究称作“纯社会语言学”。变体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社会语言学家们追溯语言演变的起因及变异体扩散的机制,试图从语言变异现象中发现历史的语言变化规律,形成有关语言演变理论。

3.2语言社会学

语言社会学是由美国学者费什曼创立的,它的研究重点是带有整体性和全局性的社会语言学问题,它属于宏观语言学的范畴,将语言现象看成社会现象的一部分。它的研究重点是解决社会所面临的跟语言相关的问题,例如语言的规划、发展族际通用语或者文字的规划。它的研究方法是通过数据的搜集进行定量的研究。

3.3交际民族志学

交际民族志学是人类学家海姆斯提出的。交际民族志学是“从语言和文化、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语言使用的规律”。交际人种志学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语言的运用进行描述,侧重于不同的社团、组织、社区及社会中文化习俗的差别对语言的运用所带来的特征。交际民族志学者着重于对交际事件的描写。他们认为只有透彻分析语言使用的环境才能弄明白人们在特定环境里使用不同语言的原因。它探究人们是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语言行为的选择。

3.4语言社会心理学

语言社会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兰勃特。语言社会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社会交际中语言的使用和对语言及其变体的态度进行研究。其代表人物是兰勃特、贾尔士及史密斯。兰勃特采用配对实验法发现一个语言团体对灵一个语言团体的成员的某些印象跟人们的性别及年龄、使用的方言、语言情况或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配对实验法是语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调查语言态度的有效方法。

3.5互动社会语言学

互动社会语言学又被称为“交际社会语言学”。这个流派出现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它主要是采用语言学的知识去对人际交流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解释。在早期,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局限于低层次的语言单位。后来,社会语言学家的研究范围进行了扩展,对篇章和对话进行研究。互动社会语言学者们在研究采用的材料上使用了话语分析的一些研究方法。高夫曼、布朗、莱文森等人对话语礼貌现象的描述对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建立具有巨大影响。互动社会语言学是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它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之间的联系紧密。

四、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语言学对语言的解释是在对语言进行描写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归纳法,通过实际手机材料,对语言材料进行归纳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将研究内容及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结合,加强课题设计的科学论证,运用计量分析手段去分析实验材料,找出言语行为的规律。祝畹瑾总结了拉博夫的方法介绍了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此外还有一些搜集材料的方法,例如访谈法、观察法、问卷法和实验法。对材料进行统计的统计学方法有材料的数量化、资料的统计、相关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

五、结语

社会语言学同话语分析、篇章结构、交际策略、认知结构等方面进行结合,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跨学科研究的新视角。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促进了我们对语言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洪静.社会语言学研究综述[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4)。

[2] Trudgill,P.Applied Sociolinguistics[M].Longman:Academic Press.1984.

[3] 武立宏.社会语言学研究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

[4] 杨永林.社会语言学四十年[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6)。

语言学范文2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儿童教学;语言教学

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学家对儿童早期语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儿童早期语言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但是,关于儿童早期语言教育的方式方法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方案。认知语言学是最近兴起的一种关于儿童语言教学方式。从人们对于人体结构以及人们对于语言环境和结构的认识开始,对于儿童是如何从呱呱坠地在短短几年学习到儿童随处环境的语言,这个问题困扰了教育学家、医学家和脑科学家几个世纪,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通过对不同儿童学习语言所采用的细微的不同方式方法,我们进行对比,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典型的认知方式以及认知语言学中所包含的中心思想来解释儿童早期语言学习中的行为和语句语法。从而探索对于认知语言学在早期儿童语言教育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由乔治・雷可夫、郎奴・兰盖克以及马克・约翰逊创立的。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区别于传统的形式语言学,以第二代体验哲学和认知科学为理论背景下产生的,这是一门比较年青的科学研究学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间开始,认知语言学是跨越语言学、系统学、人工智能等等传统学科的一门新型学科。由认知语言学基础上而产生了语言学天赋论,该言论认为:认知能力是人类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根本,同样,对于语言的认知学习也是认知能力的体现,人类语言的形成、传播、学习、应用都是需要通过人类独有的认知能力加以解读的。

2.认知语言学的几个原则

探究认知语言学我们就必须抓住认知语言学的几个原则,这是我们进行深入研究认知语言学在儿童早期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必要条件。下面就认知语言学的几个主要的原则:

a.语义概念:主要是表明认知语言学中对于语言与到脑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认知语言学派的研究者认为一个表达性的语言它所传达的意义是用于激活人们在自身脑海中对于该语言意思或者物化的表达,也就是说语言表达的方式、解释以及意义都是人们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一个抽象的认识的具象化。这个原则所表达的就是语言或者词语与大脑的关系,与世界的联系是间接性的,以大脑为媒介。

b.句意与词义的关联性。认知语言学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表达能够只是用一个单纯的词能够解释的,而是通过不能的词和意义的词组成的一个以自身对于世界认识的。对于一个问题的解释或者认识,需要人们通过大脑检索不同词组组成一个句意进行一个完整符合意境的解释。

c.范围性。这个原则就是对于近义词或者一个表达同种意思句子的规范和归类。

二、用认知语言学解释儿童早期语言学习

1.儿童词汇学习与认知语言学

儿童在一岁左右开始学习语言,对于语言的学习主要是开始于对于词汇的学习。很多儿童对于语言的学习最开始是从“妈妈”、“爸爸”、“爷爷”、“奶奶”这类型的单音节的名词组开始的。从一岁开始进行一个词汇量的积累和汇聚,儿童对于语言的学习一般来说是先从名次开始积累和学习的,然后再开始接触动词,再然后就是动名词结合的短句,最后就是一个连贯性的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儿童最开始学习的名词,是因为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最先接触的这些现实存在的人或者事情。然后儿童慢慢在生活中的不断积累和接触,对于词句进行不断的纠正。

2.句式的组成与认知语言学

儿童在语言学习中对于句子的学习,犹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他最开始学习的是名词,所以儿童在进行句子组合的学习最开始的就是一个简单的“主宾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比如说,在小孩学会了“我”和“吃”、“饭”这两个简单词语后,他们在生活中经过对于大人的模仿,得出,他们饿了就要说这两个字。成人饿了就会说“我饿了”,“我要吃饭”,“我饿了,想吃饭了”,但是在儿童最初的句式结构中就会是“我吃”,“我饭”,“吃饭”等等一些简单的结构。随着,对于周围语言环境的不断熟悉和学习,以及成人对于儿童说话的教学和纠正,他们就开始不断积累和掌握一些很复杂的句式。慢慢的他们就对于自己饿了要吃饭,就用了一些复杂的但是更加清晰的表达句式,“哎呀,我饿了,要吃饭”,“快呀,我要吃饭,很饿”等等一些句式。随着句式参照的越来越多,他们学习的就越来越多,就会有更多的句式表达。

3.互动在儿童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我们的儿童教育学家和语言学家在很早就认识到了互动学习在儿童的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对于与儿童的互动在儿童的早期语言学习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启蒙作用。所以,我们会发现儿童在看动画片的时候会非常专注,能够通过动画片学习到很多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少出现的词语和句式,因为,动画片有一个对孩子潜意识的沟通作用,能够让孩子在潜意识中与动画片互动,形成一个互动学习的局面。

三、结束语

认知语言学在我们的儿童早期语言学习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作用,对于我们儿童早期语言学习和语言习惯的形成有一个比完善的解释和理解。所以,加大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就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儿童早期语言学的方式方法,帮助我们认识到儿童语言学习也是遵循了认知语言学的规律。

【参考文献】

[1]朱姝.基于梅洛―庞蒂具身现象学的儿童心理发生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谢翠平.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个体发生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5

语言学范文3

关键词:中韩现代语言学 交流 研究

20世纪是一个“语言学世纪”,现代语言学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现代汉语学自其建立以来,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语言学对其他学科以及国家的文化水平、科技水平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现代语言学种类丰富,有欧洲功能主义语言学、美国结构语言学、英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流派。在语言学长期的发展中,各类语言学都在不断地开辟着新的领域,研究现代语言学具有重大意义。为了研究现代语言学在汉语和韩语中的发展轨迹,本文从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理论语言学

1.现论语言学的发展概况

近代的语言发展方向主要是由索绪尔主导的,他是“现代语言学之父”。他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它把语言看作是具有同一性的语言形式系统,把语言中由于使用者或者是使用的情景不同而产生的变化,都当成是基本并且固定的语言形式以外的非本质现象。在他的语言观里,具有研究价值的只有语言系统中符号之间的关系,而排除了语言的使用者以及语言的使用语境等等。索绪尔的这种研究取向占据语言学主导地位很长时间,之后又在乔姆斯基那里达到了另外一个程度。乔姆斯基将语言分为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这两部分,除此之外还考虑到了“人”在其中的因素。之后,又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海姆斯又提出了“交际能力”,更加强调了人在语言交往中的作用。他主要强调人是社会人,人的社会交往行为是语言。相反,另一位语言家甘柏兹更加注重对动态的语言交互过程的研究,强调语言研究不应该脱离社会文化现实。总之,这些语言学家都认为“语法”只是人在使用语言交际时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因此,在研究语言的使用时,不应该脱离语境跟语言的社会环境。还要注意语言使用时的社会文化规范。

2.我国的理论语言学

我国是世界语言研究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有许多先进的语言学理论都被世界语言学界所熟知。但是在国际间竞争都不断加强的形势下,各种西方的语言学理论异军突起,我国的语言学陷入了低谷阶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于80年在湖北武汉成立了中国语言学会。此后,我国的语言学家大量引入了西方先进的语言学理论,并提出了属于我国的先进的理论成果,其中,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具有代表性的有:①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论”;②王士元先生的“词汇扩散理论”;③北京大学的陈保亚教授的“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等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对欧美创始的语言学理论提出补充或修正,例如:新加坡的徐大明先生对社会语言学中的“语言变项”提出功能性的的界定方式;王洪君先生提出的的“叠置式音变”,是对于“语言接触”相关理论的补充。由此可见,我国的理论语言学研究水平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应该继续深入研究语言学,使理论语言学研究再上一层楼。

3.韩国的理论语言学

韩国的理论语言学研究水平和我国有一定差距,至今没有提出属于自己的权威理论。但是,韩国通过对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借用、结合自己国家的语言进行的研究还是值得肯定的。其中,在闵贤植的研究中对理论韩国语的研究进行了划分,将其划分为:音声学、音韵论、语法论(包括形态论和统辞论)、意义论、词汇论、文字论、方言学、系统论、国语史、国语学史等十个领域,在其研究中就参考了大量的西方语言学理论。

二、应用语言学

1.应用语言学的发展

“应用语言学”是由波兰的语言学家J.N.博杜恩.德.库尔特纳早就提出的,但是人们一直对应用语言学不够重视,一直停留在理论语言学上,而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应用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问世,是在64年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宣告成立国际应用语言学会之后的。从此之后,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每隔三年在世界不同城市举行一次,之后便开始发展壮大了。64年法国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议上只有两个分组―语言学习与教学分组及篇章语言学、语言处理和分组;在90年的会议上就列出了31个分组以及19个学术委员会;99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大会上,讨论的主题已经扩大到了35个。由此可见,随着国际之间的交往不断的增加,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范围也随着国家对语言学研究工作的重视而不断扩大。

2.我国的应用语言学

我国的应用语言学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90年代后得到进一步发展。78年我国招了第一批应用语言学研究生;80年召开了“应用语言学与教学”学术研讨会;81年在杭州又成立了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84年成立了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88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应用语言学专著《语用学概论》;92年我国创建了《语言文字应用》杂志创刊,成立了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直到2002年,我国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真正变得开放起来,国际应用语言学会正式接纳了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为其会员单位。总之,我国的应用语言学发展还是比较迅速的,现今我国培养出了较多应用语言学人才。

3.韩国的应用语言学

韩国应用语言学的起源时间与中国差不多。78年成立韩国应用语言学会,同年加入国际应用语言学会,也参加了每年的学术会议,将各种西方语言学理论引进韩国并且与韩国的语言学进行了融合,这在韩国的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上起到了巨大作用,其中的研究范围主要有15个方面:母语研究 、外国语教育研究、语言政策和计划以及标记问题研究 、文体领域研究 、词汇和谈话分析领域研究 、语言和舆论、经营、领域研究、语言病领域研究、语言和领域研究、语言学领域研究 、神经语言学领域研究、社会语言学领域研究、语言评价研究领域 、交际领域研究、关于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论的研究以及视听说语言学教材开发及器具制造,以及活用方案研究。由此可见,韩国在应用语言学方面的发展比理论语言学的研究更加全面、更加深入。

结语:

我国的语言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现今也更加注重引入外国的优秀语言学研究成果。同时也要注意我国汉语言学与西方的语言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语言学理论,而应该立足本位,深刻地研究汉语这个研究对象。而韩国的语言学因为其历史、文化等原因与我国的语言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对各自国家的语言进行本位研究时,可以相互进行语言学文化交流,互相借鉴、学习。这也应该是未来汉语和韩国语语言研究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语言学范文4

    唯名论与唯实论所争论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问题,即“一般”(“共相”)和“个别”(具体事物)的关系问题。问题是这样提出来的:一般或共相是在个别事物之外真实存在的精神实体呢,还是存在个别事物之内,只是具体事物的名字?究竟是共相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呢?还是个别事物先于共相而存在?对于这个问题,唯名论者和唯实论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也就造成了二者的分歧与斗争。唯实论者回答说:共相是存在的,有离开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共相,共相是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因此比个别事物更根本、更实在,所以他们被称为“唯实论”。唯名论者反对这种观点。唯名论者说:并没有什么离开人的思想意思和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共相,只有个别事物才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东西,所谓共相不过是事物的名字或符号,顶多也不过是一种概念,因此是后于个别事物而存在的,所以他们被称为“唯名论”。[1]

    二、名实之争的历史溯源

    不难看出,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着重探讨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可以说是古希腊哲学的继续。柏拉图的理念说认为感官所对的经验世界流变无常,只有理念才是真实无妄的,而一切经验中的个别物,均因分享了理念的真实才能以不完全的方式存在。但是,柏拉图的这种主张,明显地与常识相悖。因此,亚里士多德修正师说,认为经验中的个别事物才是真实的,吾人心中的共相是理智抽象的产品,虽然具有知识上的客观性,却以个体事物为基础,不能离个体事物独立存在。结果,柏拉图的学说成为中世纪唯实论的滥觞,而亚里士多德“共相不离个物”的主张,则鼓舞了唯名论的立场。

    而这场斗争的由来,可追溯到3世纪腓尼基学者波菲利。他在给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所写的引论中提出了三个哲学问题:1、种和属是真实存在的,还是纯粹理智的产物?2、如果它们真实存在,则它们有形体,还是无形体的?3、它们存在于感性事物之外,还是存在于感性事物之内?波菲利认为,这些问题是极其高超的问题,需要非常刻苦的研究。中世纪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主要就是围绕这三个问题来展开争辩的。波菲利只是提出了这些问题,而没有给予回答。后来,中世纪早期的一位哲学家波爱修探讨了这些问题。波爱修通过注释波菲利的着作,把这个古代遗留的问题介绍到中世纪,从而引起了中世纪神学家和哲学家们的研究和热烈讨论,并且结合中世纪特定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等历史条件,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波爱修的观点具有唯物论倾向,但他没有真正弄明白,客观上一般与个别究竟怎样联系而存在。他甚至说,种和属只是人心中的观念,我们在思考种属观念时,实际并未思考任何具体东西,现实中没有东西同它们相符合。波爱修的观点为后来的唯名论者所继承和加以发展。

    唯名论者和唯实论者都形而上学地割裂了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反面,或本质)。” [2]唯实论者把一般说成是独立的精神实体,是第一性的,而个别事物是第二性的,这是客观唯心主义。唯名论者未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否定了一般的客观内容,给主观唯心主义开了方便之门。但在中世纪特殊条件下,唯名论作为实在论的对立面产生和发展起来,它肯定个别事物的实在性,认为个别事物先于人的思想、概念而存在,这就为人们对自然界进行具体研究和经验认识提供了理论条件。因此,唯名论,特别是后期的唯名论,同自然观和认识论上的唯物主义萌芽有着密切联系,是唯物主义的最初表现。因此,列宁说:“中世纪唯名论者同唯实论者的斗争和唯物主义者同唯心主义者的斗争具有相似之处。” [3]唯名论对以后的哲学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它是英国唯物主义者理论的主要成分之一;另一方面,又被贝克莱、休谟等主观唯心主义者所利用。

    三、名实之争的延续:任意性与象似性之争

    唯名论与唯实论的斗争在哲学范围内不断延续,而随着语言与哲学的交融,其在语言学方面表现为任意性与象似性之争,这也是语言学界一直在争论的话题。任意性的看法可以追溯到唯名论,而象似性则是唯实论观点的发展。

    语言符号任意性是指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在任何“内在的联系”或者“自然的纽带”。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和外部世界之间不存在对应的关系,符号的意义产生于语言系统的语言内部,是“系统的结构自身创造了语言单位并在它们之间建立起关系。[4]所以,他明确指出,语言符号联系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声音结构,它是一个二元的心理实体。构成语言符号的两个成分概念和声音结构又称为指称和指号,通常称为所指和能指,它们之间的联系或两者的结合是任意的。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指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或概念结构之间的自然联系,也就是说,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是非任意的,有理可据的。王寅在《论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和补充》一书中给象似性下了定义:语言符号在语音、语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5]

    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的关系,国内外的学者都进行了许多争论并给出了不同的看法。支持任意性观点的主要有泰勒,梅耶,萨丕尔,张德禄,王德春等国内外语言学家,而持象似性观点的国内外语言学家主要有洪堡特,海曼,许国璋,严辰松,王寅等。尽管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语言符号象似性的观点,否定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然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不是完全对立的。索绪尔也指出,能指是声音形象,不是名称;所指是概念,不是事物。因此,语言符号联结的是声音形象和概念,而不是名称和事物。索绪尔对语言本质,尤其是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论述表明,语言并不直接反映现实,但却构建现实。[6]构建现实的媒介就是约定俗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不是完全对立的两个范畴,它们是一个语言连续体上的两个点,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功能,连接着两个点是约定俗成。

语言学范文5

【关键词】语言学;生成语言学

一、乔姆斯基——重句法轻语义

乔姆斯基对“语义在语言研究中的位置”这个问题的看法前后是不一致的。最初他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句法上,将语义排除在他的语言体系之外。乔姆斯基在其成名著《句法结构》(1957)中明确指出:“语法是独立发挥作用,不依靠意义的。”这种“语法独立论”实质上把语法视为纯形式的东西。他把意义比作头发的颜色,认为研究语法不需要研究意义就像研究语法不需要了解说话人头发的颜色一样。他的这种观点遭到很多学者的反对。反对者认为,语义必须包括在语言学之中,研究语言不考虑语义就如同研究牛奶可以不考虑奶牛一样站不住脚。

乔姆斯基本人也发现他建立的语法规则并不能解释所有的句子结构,从而感到以前的观点过于绝对,应该进行修正。乔姆斯基接受了反对者的建议,在其《句法理论面面观》(1965)一书中考虑了语义因素。他说:“事实上,我们没有必要作出句法考虑和意义考虑可以截然分开的假设。”乔姆斯基不再坚持语法独立的观点,不再认为先由句法生成深层结构,然后由深层结构进入意义,而是认为语法和意义共同发挥作用。他提出了一套解决语义问题的理论,即标准理论。标准理论分为语法、语音、语义三个部分。尽管乔姆斯基对其以前过于绝对的观点进行了修正,但他却没有赋予语法、语音、语义这三者以同等的地位,在句法和语义的关系上,乔姆斯基主张句法自主,认为句法研究可以不必依赖语义概念而独立进行。他认为,“句子的意义是建筑在其基本成分的意义以及它们的结合方式的基础上的,表面(直接构成成分)结构提供的结合方式一般跟语义解释几乎全然无关,然而在抽象的深层结构上表达的语法关系在许多情况下却决定句子的意义。”

乔姆斯基认为,语法的基础部分生成句法表达式,然后在语法的语义部分中通过一定的语义规则对句子的深层结构作出解释。语法系统中只有句法部分才具有创造性、生成性,语义部分只有解释性,没有生成性。尽管乔姆斯基后来对自己的理论又做了几次较大的修改,但是语法和语义的基本关系并未变动,他始终把语法看作是语言的基础,仍然遵守句法是独立于语义的,句法研究不应以语义为基础,形式必须独立于意义之外进行描述。

二、乔姆斯基——语义内在论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成语言学理论成为西方语言学界最有影响的语言学说。建立在理性主义哲学基础上的生成语言学采取了与以往的语言学研究截然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它感兴趣的不再是实际存在中的外表化的语言,而是人类“内在”的语言能力。因此,生成语言学理论已经不是狭义的语法,而成为认知科学的一部分。但从语言学角度看,生成语言学实质上是广义的句法理论,旨在研究人类特有的生成无限句子的能力,其中也包括人类能够理解各种句子意义的内在能力。因此,句子语义研究就成了生成语言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先天机制,语言具有自治性、生成性,强调心智上的内指性,提出了语义内指论的观点。

意义内在论的理论要点可以概括如下:1.人类有创造和使用语言的能力;2.意义独立于外界的感知刺激,意义先于词语,即在没有词语形式表达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人脑之中;3.意义无法从别人身上用归纳、类推或演绎的方式学得;4.意义是一种个体的心理/认知事件,具有人类种属属性;5.个体之间关于意义的心理感受大体相同又相通。

三、认知语言学语义观

认知语言学是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学。语言意义的理解始终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对于如何研究语言理解的模式,语言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以及其他对语言理解感兴趣的研究学者有其各自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语言的意义存在于客观现实,语言只是表现客观现实的符号,语言意义的理解就是建立语言符号与客观世界现实的联系。当代认知语言学家则对意义的理解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语言的意义不完全存在于客观现实中,而存在于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中,是一种心理和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对语言意义的理解不是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简单投射。

认知语言学是一种全新的语言研究范式。它采用了经验主义的哲学主张。经验主义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经验的内容是客观世界,一切知识都由经验产生。认知语言学的经验主义观点体现在它的语义观上,即语义以概念为基础,词汇或言语的意义是说话人和听话人脑中被激活的概念。概念的形成植根于普遍的体验,特别是空间体验,这种体验制约着人对心理世界的隐喻性建构。词义的确立必须参照百科全书式的概念内容和人对这一内容的识解。

认知语言学认为,意义是种认知结构,一般说来我们只有在其对应的认知结构中才能理解一种语言形式的意义。意义是词义的非常抽象的最简表征。由于认知语言学中的语义结构并非直接等同于客观的外在世界结构,而是与人在同客观现实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身体经验、认知策略以及文化规约等密切相关的概念结构对应,因而就涉及到范畴化理论、隐喻系统、意象图式、句法象似性等方面。虽然认知语言学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但研究不同课题的认知语言学家有着几个共同的理论假设,具体要点如下(束定芳,2008:27):

语言学范文6

关键词:认知模式;命题形式;隐喻和转喻;心理空间理论;概念整合理论

认知模式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在各领域中,如哲学、医学、经济学、法律学、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因此,对其定义也不一,但总的来说认知模式是一种涉及心理的信息加工模式或处理模式。本文从语言学视角探讨认知模式的定义、本质和组成,希望能科学地认识认知模式。

一 认知模式的语言学定义及组成

1 定义

Lakoff(1987:126)指出认知模式是对世界的一种总的表征,它提供一种规约化的、过于简单的方式理解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Lakoff认为,人的认知模型是以命题和各种意象的方式贮存在大脑中,认知模型在人与世界的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贮存信息,而且还对输入的信息进行重组。理想化认知模型的价值在于它对我们生活的经历和行为方式高度概括,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了一个简约的、理想化的认知框架。也就是说,它能为我们的言语活动和行为提供一个参照,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我们要怎样行事。交际双方只有拥有相同或相似的ICM,交际才能顺利进行。

2 组成

认知模式的观点主要来源于一下四个方面:

框架语义学(Fillmore ), 认知语法(Langacker’s cognitive grammar ),隐喻和转喻理论(Lakoff and Johnson ), 心理空间理论(Fauconnier )。

(1)命题形式(Fillmore’s frame semantics )

它表明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结构属于命题模式,如一个描述关于“火”的知识的命题模式包括“火是危险的”这一命题。这些知识包括特定对象的成分、属性及其之间关系的认知,数个认知域中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人类一部分知识是以命题形式存在的,这也是以前的语言学研究最多的。(赵艳芳,2001)

(2)意象图式模式(Langacker’s cognitive grammar)

意象图式最初是在概念隐喻理论中提出来的(Lakoff and Johnson,1980)。Johnson(1987)定义其为一种感知互动及感觉运动活动中的不断再现的、我们的经验以连贯和结构的动态结构。它是在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的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Johnson(1987)提到了20多种意象图式:部分-整体图式、连接图式、中心-边缘图式、起点-路径-目标图式、上-下图式、前-后图式、线性图式、力图式等。

既然意象图式是从概念隐喻理论中提出来的,Brugman(1988)的研究表明OVER的意义可用意象图式及意象图式图式来解释,且这些意象图式间是基于相似关系的,即基于隐喻,所以意象图式和隐喻两认知模式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3)隐喻和转喻(Lakoff and Johnson)

隐喻和转喻都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两者都以经验为理据,并用于某些语用目的。把隐喻和转喻作为“模式”强调了它作为稳定的“认知装备”(cognitive equipment)的一部分,即隐喻和转喻应是我们人类范畴系统的稳定成分。认为转喻和隐喻都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它们根植于人们的基本经验之中,构成我们日常的思考和行动方式(Lakoff & Johnson, 1980:37)。

(a)隐喻模式

隐喻是一个认知机制,在这一机制中,一个认知域被部分地映现(mapped)于另一认知域上,后者由前者而得到部分地理解。前者叫来源域(source domain), 后者叫目标域(target domain)。也就是说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或称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Ungerer & Schimid 称之为“认知模型”)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结构映射。

Argument is war(论争是战争)

1)敌对双方的初始位置:They drew up their battle lines.

2)进攻:S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3)防御:They defended their position ferociously.

4)撤退:He withdrew his offensive remarks.

5)反攻:I hit back at his criticism.

6)胜/负/停战:OK, you winHe had to succumb to the force of her arguments.Let’s call it a bruce.

由此可知人们通常把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映射到不太熟悉的概念域上,这样有助于对后者的理解。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其认知力基于相似或相关而创造相似,创造途径是从来源域向目的域的单向映射。

(b )转喻模式

传统的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都认为转喻是基于邻近性的。Ullmann(1962)认为转喻基于三种邻近性:空间邻近性、时间邻近性和因果邻近性。Lakoff 和Johnson (1980)提出邻近性的认知观。Gibbs(1994: 319)指出人们能推断出有关整个情形的一些东西的能力依赖于相关的转喻模式。Gibbs还提出了转喻表达式加工理解的两个重要原则:意义构建(sense creation)和意义选择(sense selection)。这两个原则都是与邻近性相关的。Radden & Kovecses(1999:21)把转喻定义如下: 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概念实体或载体(vehicle)在同一ICM内,向另一概念实体或目标(target)提供心理可及。也就是说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过程(李勇忠,2005)。如:

One waitress says to another,“The ham sandwich just spilled beer all over herself.”

(Lakoff,1980)

例(2)中,名词ham sandwich代表的是吃ham sandwich的人,用转喻的定义就可解释为:三明治的意义提供了对吃三明治的人的心理可及。

Kovecses(2002)根据同一认知域或理想化认知模型中转体与目标的关系,将转喻分为两大类:一是整体ICM与其部分之间的转喻关系ICM有:实物模型、构造模型、等级模型、复杂事件模型、范畴-属性模型等;二是一个ICM中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关系是以整个ICM为背景:行为模型、感知模型、使役模型、产品模型、控制模型、邻属模型、容器模型、地点模型、修饰模型等。

(4)心理空间理论(Fauconnier)

心理空间理论是Fauconnier (1985)在其著作《心理空间》中提出的,该理论系统地考察人类认知结构和人类语言结构在认知结构中的体现。心理空间理论是意义建构的理论,它研究自然语言意义的构建过程的一种新模式,包含句子意义是如何被分割成心理空间。心理空间是心理空间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指人们进行交谈和思考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构建的概念集合(conceptual pocket),它不是语言形式本身或语义结构本身的一部分,而是语言结构中相关信息的“临时性容器”,是语言使用者(话语双方)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分派和处理信息的虚拟概念框架。这些虚拟概念框架就是研究言者或听者在语言交际中所构建的域, 即心理空间。当我们思维和谈话时,在语法、语境和文化的压力下,随着话语的展开,我们创造出一个心理空间网络。由于每个空间都来自于一个母空间(parent space), 而每个空间又有许多子空间,所以空间网络将是个二维点阵(two dimensional lattice)。在这个空间网络中,我们可以从子空间到母空间,也可以从母空间到子空间。心理空间的各种连接或映现可使我们使用词语作为触发词(trigger)去指称其它心理空间中的另一目标实体,这些连接或映现包括语用功能(pragmatic function),转喻、隐喻和类比等。语用功能可把两个心理空间连接起来,例如作者名字可与该作者所著的书对应起来。 由此可见,心理空间理论(虚拟概念框架)与理想化认知模式紧密相连,因为理想化认知模式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了一个简约的、理想化的认知框架。

(5)概念整合理论(Fauconnier & Turner)

随着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 Fauconnier和Turner(1994,1999)发现了反映许多语言现象中的一条重要的心理空间的认知操作:概念整合(conceptual blending )。概念整合理论提供了一个意义构建的总的模式,在这一模式里,有类比、隐喻、转喻及语义、语用因素在运作。Fauconnier和Turner(1999)还指出合成空间理论描述了心理空间网络里认知模式的动态运作(魏在江,2007)。因此可用以下两个例子证明概念整合理论也是一种认知模式:

Everybody has their horns pulled in.

解释:在牛群活动的输入空间里,牛无法收回其牛角。在金融的输入空间中,投资者没有牛角,但它们能收回其投资。在整合空间中,投资者成为具有可缩回牛角的牛。这一突生结构是无法直接通过来源域和目标域的隐喻映现获得的。 从上例可看出,概念整合是隐喻这一认知模式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概念整合是一种间接的认知模式(张辉,2003;王文斌,2004)。

Maybe Romeo is in love with Julit.

Maybe, Romeo and Juliet's names are really Dich and Jane.

(Fauconnier,1994)

词语Maybe是一个触发语,它建立了一个与基本空间相关的可能性的心理空间。第一句话中的Romeo和Juliet转喻的是第二句话中的Dich和Jane。

(6)其他模式:俗模式和科学模式

无任何专业技术知识的普通人们对他们生活的各个重要方面有潜在或明显的理论。人类认知学家称其为俗理论或俗模式。据所知,这些俗理论或俗模式已逐步发展成为范畴化的典型理论。尤为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什么是俗模式以及专业知识所建立的领域如范畴化、指称、意义等。

三 模式间的联系与不同

综上所述,认知模式是建立在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的对事物的一种认识。ICM 是代表说话人的概念知识(包括他们的语义知识)的语言结构(魏在江,2007)。且各模式间紧密联系,如意象图式模式与隐喻模式、隐喻模式与转喻模式。当然,各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命题模式表明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意象图式模式是在对事物之间抽象和具体的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隐喻模式基于相似或相关而创造相似关系的基础上认识事物,转喻模式是基于邻近性的关系,心理空间理论及概念整合理论是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的综合运用或进一步运用。此外,认知模式与文化模式息息相关,因为我们认识事物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且认知模式随着文化模式的变化而变化,正如DCruse(1991:389)指出:“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范畴典型显然受到熟悉度和经验的影响;在南极长大的人对于鸟的典型的认识在亚麻逊河流域或者在撒哈拉沙漠长大的人就不一样。”

四 结语

人们在认识世界、建立范畴概念的过程中,使用了很多认知模式。每一种认知模式都是一个结构性整体,一种完型结构。简单的范畴可能只涉及一种认知模式,但复杂的范畴可能涉及多个认知模式,如感情范畴。但对认知模式的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1)认知模式的研究潜力巨大。认知模式是一个心理学中的术语,但如同文章开头所述,它在众多领域中广泛应用。

(2)认知模式在各门学科的研究中很不平衡。它已深入到了医学、经济学、法律学、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等多个学科,但对其的研究只是皮毛。

(3)认知模式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如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作用在认知语言学这门学科内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认知模式与文化模式紧密相关,但在进行跨文化的交际(包括翻译)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5)认知模式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和体现还未成系统, 只是粗略的在听力、阅读理解等中有所提及,但未深入。

参考文献:

[1] Fauconnier,G.1994:Mental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tity Press

[2] Fauconnier,G.& M,Turner.1996:Blending as a Central Process in Grammar,Conceptual Stucture,Discourse and Language.Stanford and Canlifornia:CSLI Publications

[3] Fauconnier,G.1999:Mapping in Language and Thought[M]New York an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tity Press

[4] Langacker,R.2000:Fou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Vol,1.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5] Langacker,R.2000:Fou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Vol,2.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6] Lakoff,G.& M.Johnson,1980: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7] Lakoff,G.1987: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8] Lakoff,G.& M.Turner:1989:More Than Cool Reaso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9] Ugerer & Schimid,2004:An In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0] 李福印意象图式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11] 李志岭以概念为基础的转喻VS以语言形式为基础的转喻[J]山东外语教学,2006(4)

[12] 王文斌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回顾和思考[J]外语研究,2004(1)

[13] 魏在江概念整合、语用推理与转喻认知[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14] 文旭,叶狂转喻的类型及其认知理据[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6)

[15]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6] 张辉,孙明智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3)

上一篇清算审计

下一篇有朋自远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