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七巧板游戏规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七巧板游戏规则范文1
【关键词】智力游戏;教育;指导
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脑细胞的发展在3岁时已形成70%~80%,人的智力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就是学前期。学前儿童的智力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发展的可能性往往超乎我们的预想。智力教育因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而生动有趣的智力游戏形式则是学前智力教育中采用最多最有益的一种方式。
一、智力游戏的特点和指导
不同年龄班幼儿的智力游戏有着不同的特点。小班幼儿的智力游戏比较简单,游戏任务容易理解、容易完成,游戏方法明易具体,游戏规则一般不复杂。中班幼儿的游戏任务比小班要求高一些,游戏的动作逐渐多样化,游戏规则更多带有控制性,游戏中运用具体实物和教具并增加了一些语言的智力游戏和竞赛的因素。大班幼儿智力游戏的任务和内容都较为复杂,要求幼儿在智力游戏中完成较多的活动,游戏动作难度较高,多为一些有相互联系的、迅速而连贯的动作,游戏规则的严格程度也提高了,幼儿不仅要学会控制自己遵守游戏规则,而且要迅速、准确地执行游戏指令。
幼儿智力游戏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并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老师对幼儿智力游戏的指导主要有:
1、编选和设计合适的智力游戏
2、教会幼儿正确地游戏
3、使每个幼儿在参与游戏中得到充分发展
指导案例:七巧板
我们大班的《我的数学》里有七巧板的游戏。最初孩子们游戏的积极性很高,都能用七巧板拼成一幅图形。但是一旦他们完成了拼图,继续游戏的兴趣也就随之减少了。能力较差的幼儿缺乏坚持性,总也拼不好,而失去了信心。前一阶段孩子们学习了认识钟表,我就建议能力较强的孩子进行七巧板拼图计时比赛,孩子们的积极性又被调动起来了。吴刚第一个拼完,用时5分钟,没拼完的幼儿都加快了速度。能力差的幼儿我采取和他们一块拼的方法,建立信心。再请能力强的两个幼儿带两个能力较差的幼儿进行双人拼图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发展观察力的智力游戏和观察力游戏的指导
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自发感知,是人们主动运用人体感觉器官来感知客观事物,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心理过程。
幼儿观察力的发展,对其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智力及良好的心理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对感官教育极为重视,她认为:“感官的参与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精确化,有利于发展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
观察游戏一般以“寻找”、“发现”、“比较”等为主要玩法,通过听听、看看、摸摸、尝尝等外感受器的反复活动,对事物典型的细微的特征进行观察,发展观察力的智力游戏包括听觉游戏、视觉游戏、触觉游戏、嗅味觉游戏。
指导观察力游戏:首先,要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其次,要引导幼儿掌握观察的方法。最后,老师还应通过游戏后的再启发,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听觉游戏案例:铃儿响叮当
蒙上幼儿的眼睛,将他们排成一路纵队,老师手持一只小玲,在幼儿的前、后、左、右各方向摇动,让幼儿根据铃声的方向改变行走的方向,或者跟着铃声走。
三、发展注意力和记忆力的智力游戏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开端,也是各种心理活动共有的一种心理现象。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学习的门户。”如果不打开这扇大门,人们就无法学习,也无法获得知识和技能。因此,幼儿注意力的发展在幼儿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注意品质是发展幼儿智力的必要条件。
注意力游戏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游戏训练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扩大其注意的范围,发展有意注意,提高注意的分配和转移的能力。注意力游戏设计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感觉渠道入手,以看、听、想作为游戏活动的方式。
注意力游戏的指导:1培养幼儿的兴趣。2引导幼儿明确活动目的,发展有意注意力。3发展注意力的游戏应在幼儿平静的情况下进行,过度的兴奋和烦躁都不利于集中注意力,而使游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设计思路:“听”。把收录机的音量调得很低,播放一段故事,要求幼儿能从微弱的声音中听出故事的意思,这种游戏能高度集中幼儿的听觉注意力,不过游戏时间不要过长。
记忆是人对过去感知的事物和语言的再认和再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记忆力和智力的关系也不一样。幼儿期记忆能力占了人的智力的主要部分。研究表明,在3~6岁阶段,幼儿的记忆能力与智力的相关为6~6.5左右,表现出较高的正相关;到了青少年及成年阶段,人的智力结构发生了变化,记忆力能发挥作用的比重开始下降。
记忆力游戏的指导:老师首先要使幼儿明确记忆的任务,讲明哪些东西需要记,哪些不必要记,从而使幼儿明确记忆的目的性。其次,引导幼儿学会正确记忆。
案例:什么东西不见了
在一张桌子上摆放一些实物让幼儿记住,等幼儿记完老师拿掉一个实物,请幼儿发现缺少了什么?或将实物的位置发生变化,要求幼儿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智力游戏
七巧板游戏规则范文2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们团队汇报展示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一课时《认识平行四边形》。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了垂直与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次学习重在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加以概括和提升,进一步认识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也为后续图形几何知识的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我们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探讨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2)通过多种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并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理解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此次备课我们团队采取以问题驱动为牵引的备课模式,突出呈现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我们的思考。
研讨的最初,一个问题即突出显现,主要就是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原有认知是停留在表象上的,教材中要求学生依据观察图形提炼“两组对边平行”这一特征的方法,实际操作非常困难,最后往往只能由教师来总结。
那么如何构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模型,深入挖掘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就成为本节课教学的重中之重。另一个我们想尝试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这一图形领域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将具有极大的普适性,意义非凡。
下面我们团队将根据具体教学环节,阐述两个重点问题的解决。
马静芝:
如何建构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模型呢,我们团队认为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握教学的起点和难点至关重要。
在新授部分认识平行四边形这一教学环节中,我们团队最初的设计是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并说出它的特点。可学生往往很难抽象出它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同时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与正方形、长方形是独立的不同图形,并不存在包含关系。
安磊:
那么如何基于学生这样的认知起点,建构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模型呢?通过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通过多次尝试实践,交流研讨,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由原来例1例2两课时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同时教学,调整为第一课时中只集中处理平行四边形,凸显探究的意图。同时改变教材中仅靠观察找特征的活动,通过让学生“在给出的一组平行线上,再画出另一组与它们相交的平行线,构成四边形”,这样的操作活动来探究特征。
多版本教材对比:
赵敏超:
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后,大多数学生会画出这样的四边形,因为这是学生根深蒂固的原有认知。(指板书平行四边形)这时,我们再呈现出少数学生所画出的这样的四边形。引发学生思考辨析,这两种画法符合要求吗?3种画法:
安磊:
学生这3种画法的清晰呈现,其实正是我们需要牢牢把握的学生认知起点,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突出解决的教学重点,即如何引导学生构建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模型。
赵敏超:
是这样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辨析比较,以及板书的集中呈现,就会发现这3组图形都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至此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得以初步呈现。
安磊:
接下来我们设计让同学用画图的方式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头脑中不是一个一个孤立的图形,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各种图示来表示,使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建构更加清晰,学生的想法新颖独特,极具创意,使数学课堂充满了灵动和生命活力。
赵敏超:
在此基础上,我们用韦恩图呈现图形之间的包含关系(板画集合圈)。这样就把概念模型的建立和图形之间的包含关系集中呈现,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最终板书的呈现,体现了我们团队集体的智慧。也鉴证了我们与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逐步加深理解建构的过程。板书设计作为课堂教学重难点的呈现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更要彰显数学味道、挖掘数学本质,力争让数学课堂留下思考的印记。
刘丹:
刚刚我们团队设计的板书,巧妙地呈现了图形之间的包含关系。其实精巧美观的教具,也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在传统平行四边形教学中,我们常常使用这样的推拉式教具,来揭示图形的不稳定性。那如何能够做到一具多用,是我们团队一直深入思考和不断研究的。在传统推拉式教具的基础上,我们团队通过反复的尝试和不断的改良,最后制成了这样精巧的“百变四边形”。它集所有四边形的特征于一身,通过推拉的演示使它成为一个一般四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从而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构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模型。“百变四边形”把复杂的图形关系变得简明、形象,凸显了图形的本质,正所谓“万变不离其中”。
康琳:
其实刚刚学生的画图构形、学具的百变四边形、板书的呈现乃至对平行四边形边与角特征的揭示过程中,我们都可以通过电脑制作课件和电子白板的交互得以展现。在集中呈现时,课件演示的高效、精准、大信息量都得以充分运用。
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从事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如能更好更巧地进行使用,就可发挥其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作用。
安磊:
对于课件如何使用,大家都谈出了自己的道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师自身的能力,学生的情况,学习的内容,适时适度地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
从找准起点、链接难点到教材重组、凸显本质,再到我们板书固化、教具直观,课件演示、多元并举,引导学生建构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模型。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2011版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有效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康琳: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团队尝试设计了以猜图形的游戏作为本课的导人。游戏规则是:一名同学背对大屏幕,教师出示图形,其他同学描述图形特征,这名同学根据描述猜出这个图形。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比较熟悉了,能够准确地描述图形特征,猜的同学也能给出准确答案,而对于平行四边形,描述的同学很难用语言表达准确,猜的同学更是一头雾水。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无论是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还是从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都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培养起到很大作用”。这样引发的认知冲突,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安磊:
基于这样的一猜,我们在巩固练习部分又设计一猜,这一次是挡住图形的一部分来猜图形原貌,让学生想象边和角可能存在的关系,既检验图形特征的掌握,又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我们在后面还设计了学生拉学具感知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活动,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体验,在活动中探究,发展了空间观念,从而揭示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马静芝:
说到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我们团队还设计了七巧板拼摆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七巧板”又称“智慧板”“七巧图”,来源于宋代的燕几图。是由我国古代家具拼摆演变而来的,后来发展为益智玩具,再到现在可以应用成为几何教材的辅助学具。七巧板中有多种图形可以创造出多种组合。所以在练习环节我们团队设计了让学生用七巧板拼摆平行四边形的活动,首先让学生在七巧板中找出一块平行四边形,然后再让学生用七巧板中不同形状的图形拼出平行四边形,学生能用二块、三块、四块、五块拼出平行四边形,甚至是七块,遇到困难学生也能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完成。通过图形的拼组,既可以让学生更深人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也可以让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真正发挥七巧板这一学具的作用,在学生的活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到数学课堂的魅力,也更巧妙地体会到数学文化对课堂的影响。
七巧板游戏规则范文3
为了幼儿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学会与小伙伴交往,开展民间游戏是有效的途径之一。然而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对原先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游戏则接触得越来越少了。为了传承这一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我们从幼儿上小班开始就对幼儿开展民间游戏活动。
在对小班开展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摸索、实践、反思的过程。下面将开展情况的分析和研究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民间游戏内容
民间游戏经过长久以来的文化积淀,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在发生不断的改变,而民间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时代和地方的局限性。
因此,我们对收集到的第一手民间游戏资料进行了进一步的挑选和整理。在挑选时,要充分注意游戏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选择一些积极健康的、寓教于乐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游戏。当然给小班幼儿选择民间游戏时,应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游戏内容。如:游戏丢手绢、扮木头人、骑竹马、金锁银锁、摇啊摇、钻山洞、跳房子、踢花毽、摸瞎子、点点触触、蚊子叮、梅花桩、过小桥等。
二、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准确定位小班民间游戏多种玩法的目标要求
不同的游戏活动总有难易的不同,我们在实施初期就选择一些易操作、易形成游戏氛围、易稳定幼儿情绪的集体游戏来开展,如丢手绢游戏。在幼儿间的协作能力发展较好时,可以让孩子们玩钻山洞的游戏。
民间游戏的魅力就是同一游戏在不同时期就有多种玩法,我们需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分时期定位游戏的目标要求。
丢手绢这个游戏因为本身有歌曲的辅助,所以孩子们特别喜欢。目标中要求幼儿能学会围成圆形蹲着,学会快速地反应、奔跑、追逐。传统玩法中也要求其他幼儿不能告知游戏当事人手帕在其身后。一开始,我们也是这么做的,而对于初学者来说,自己不知道又没有人提醒手帕就在身后,只会做出呆呆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样子,这样是学不会游戏的玩法的,正应了那句俗话“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因此,我们及时调整了游戏要求,在刚学这个游戏时,允许同伴告知。等到大家都掌握了游戏的基本玩法,幼儿也具备了一些观察力和反应力时,我们再要求孩子遵守不告知游戏当事人的规则,如果违反规则就由他来代替游戏当事人表演一个节目。这样一来幼儿自然进入了由易到难的游戏状态。
钻山洞是“同一游戏、多种玩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游戏。汲取前面“一口吃不成个胖子”的经验教训,把游戏分成了几个步骤、几种玩法来玩,试图让这个游戏玩得更好。
首先,定位的目标是了解钻山洞、搭山洞的方法。
先请两名幼儿搭成山洞站在圆圈线的两侧,其他幼儿做火车依次钻过山洞。孩子们觉得很有趣,玩得很起劲。到后来让他们停下来都不肯,还想玩一会儿。说明孩子们对新鲜的游戏非常喜欢。这个游戏重在让幼儿理解最基本的钻山洞方法,为后面进一步加深游戏难度做准备。
第二,要求加入游戏规则,增加游戏趣味性。
这次我先教会孩子们念儿歌《钻山洞》:“我来搭山洞,你来钻山洞,火车呜呜呜,宝宝钻出洞。”要求做山洞的幼儿在念到最后一个字时迅速放下山洞,如果做火车的幼儿被套住,就要替换做搭山洞的人,继续游戏。这样不仅增加了一点难度,而且还增加了很多趣味性。
第三,换种玩法,增加游戏难度。
此时,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所有孩子两两握手搭成山洞,站在圆圈线的两侧,然后一头的两名幼儿依次钻过山洞,钻出后在另一头继续搭好,以此类推,直至所有人都钻过。可是在游戏过程中,有的幼儿故意不让小朋友通过,还把山洞压得很低,或者就把手松开,这样就影响了游戏的秩序,于是我就规定如果故意这样就取消一次游戏资格,这样就保证了游戏的公平性。
几次活动下来,孩子们对这个游戏的兴趣仍然很浓,就是搭山洞时,山洞与山洞之间间隔很远,很难做到肩并肩地排列山洞。有时钻的小朋友都不知道哪里才是山洞的尽头,因为看不清明显的断开标记,所以我在游戏的过程中一直提醒幼儿尽量做到肩并肩,使山洞紧凑一些,钻的小朋友也更具连续钻的挑战性。渐渐地在经过多次游戏经验的积累之后,孩子们自己也能知道什么时候轮到自己钻,怎么样才算搭得好了,游戏的过程也比先前顺利多了。
遵循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定位游戏的目标要求后,幼儿才能真正从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玩游戏的乐趣和成就感,民间游戏的魅力才能充分体现。
三、将民间游戏渗透到小班幼儿的日常活动中,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为了能够将民间游戏更加深入地渗透到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我们给幼儿创设了随处可见、随手可拿民间游戏材料的活动环境。走廊上贴有适合小班幼儿玩耍的各种民间游戏活动的实况照片,材料区有沙包、套圈、毽子、梅花桩、独木桥、跳房子、跨小河、高跷、独轮车、长尾巴、风车、油泥、陀螺、纽扣拉呼子、七巧板、纸牛角、彩带、绸扇、铜铃、新疆帽、水乡服饰等游戏玩具。有了这些民间玩具的加入,我们的游戏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幼儿来园后就可以在各区角中选择油泥来做富有创意的泥塑造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玩陀螺可以比比谁转的陀螺平衡性更好,转的时间更长,发展手指部位精细动作的灵活性;玩纽扣拉呼子可以锻炼小手的同步调甩动、拉动的协调性;玩七巧板、纸牛角可以使幼儿在轻松自发的状态下积极开动脑筋,用不同的组合方式拼搭成各种造型,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这些游戏因为操作幅度小、相对比较安静,还可以作为课间活动时间的游戏内容。这样既不会因为过度释放而难以收拢,又能得到适度的放松、愉快的心情,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幼儿学习效率。
在幼儿晨间体育锻炼时,除了玩多人玩的民间游戏外,还可以用民间游戏玩具玩分散活动,如玩沙包、套圈、踢毽子、走梅花桩、过独木桥、跳房子、跨小河、踩高跷、推独轮车、揪尾巴、转风车等。当孩子玩这些东西时,或奔跑、或跳跃、或小心翼翼、或躲闪不及,时不时能从他们的脸上看见灿烂的笑容。在收获快乐的同时,也收获了活动的技能。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时刻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做好护导,保证幼儿在安全范围内活动。
彩带、绸扇、铜铃、木鱼、小锣、水乡服饰、吴歌磁带等民间材料最适合用作自主游戏中小舞台的道具。幼儿可以学着穿上漂亮的水乡服饰、摆弄着各种道具、载歌载舞,感受着吴歌优美的韵律和富有变化的节奏,体验苏州民间艺术的美,陶冶幼儿的情操,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我们的民间游戏活动的开展,也牵动了广大家长的心。家长朋友看到我们准备的游戏材料,同样也勾起了对儿时玩民间游戏的那份回忆。纷纷帮助我们收集制作材料,有的还特地和孩子一起在家里也做了一份玩具,好让孩子能够尽享民间游戏的乐趣。
七巧板游戏规则范文4
秋风送爽,阳光明媚。2011年9月24日,萝岗区教育局组织20名中小学教导主任后备干部在华南师范大学(公体楼四楼)进行为期7天培训的开班仪式。萝岗区教育局谢主任、王主任也参加了开班仪式,谢主任在大会上给予希望和提出培训要求。我非常有幸参加这次脱产式学习。在这过去的7天里,我们参加了各种类型的学习,有专家教授讲座,有论坛,有游戏参与领悟、有参观+讲座……形式多样,有理论有实践,有讨论有参与,整个培训过程安排合理,收获很大。我感触很深,这是人生难得进入大学学府学习的好机会。我将认真学习,深入实践,经常反思,跟随专家教授们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在华南师范大学参加的萝岗区中小学教导主任后备干部培训班,令我最难忘的三节课。其一是第一天王红教授的“破冰之旅,构建学习共同体”。王红教授的讲课抑扬顿挫,通过一个旅行的故事把大家注意力吸引过来,然后通过个人、小组、集中意见等方式去让学员们尝试解决实际困难。在学员们个人分析考虑后,先做出自己的顺序判断,接着综合小组讨论完成;最后呈现专家的意见。原来,这项活动的目的告诉大家,在一个集体一定有一个统领者,而且她要对极重要又不紧迫的事情做出最好的决定,除此还要有秩序统筹安排。其二是骆龙衍教授的“学校教导主任后备干部的心理调适”。首先他邀请各位学员学习唱做“两只老虎”和表演“乌龟、乌鸦”的小故事;接着,他让大家玩生命平衡的玩意,体验生命最后时刻该如何把握人生;最后他把我们分成7个小组40分钟完成七巧板的拼图任务。虽然这是小孩子的游戏,但我们在40分钟内由于不懂游戏规则和统筹计划,最后以230分获得历史最低分数。然后骆老师总结经验和分析了游戏规则,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大家是一个集体,要相互协调,同时要按上级任务完成,而我们一接到任务就是急着各做各的,真是乱糟糟一团,最后是以失败告终。其三是9月29日下午,我们冒着倾盘大雨跟随广州市第六中学李颖主任参观校园。整个过程让人亲身体会六中的丰富历史文化,同时也领略校园的办学特色。参观完毕,再由李主任介绍六中的有效管理和教导主任的工作职责的重要性。看来,一个教导主任要对校长负责,与校长达成共识;也要对全体教师负责,为老师排忧解难;更要对全体学生负责,以生为本。教导主任是一个中尖角色,任重而道远 。
“有缘才相聚”。2011年9月29日晚上,我们同行20人在陶园二楼西厅聚餐,建立班委会,魏勉是班长,曲林是副班长;刘剑荣是书记;江莉是学习委员组成。同时,我们也邀请了班主任和助理参加我们的活动。从这天起,我们20人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资源共享。学员们带着满腔热情来华南师范大学院校参加中小学教导主任后备干部培训,祝愿我们的学习满载而归!(玉树小学钟丽梅)
培训感受
九佛二中 谢土明
光阴飞逝,七天的后备干部集中培训学习很快过去了,回顾这段难忘的心路历程,感慨不少,收获良多。
“教无极限,学无止境”。七天中,培训学习方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导师、专家、领导的精彩讲座,又有同行们的互相学习与交流,我也始终抱着向导师学习、向专家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的态度,努力养成学习人格,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七巧板游戏规则范文5
一、结合各领域知识进行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自主创新能力
游戏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是一种自发的学习。民间体育游戏深受幼儿喜爱。它的各种规则、动作对幼儿发展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各种游戏形式,赋予它有趣的情节,让幼儿充分利用环境、器械,主动进行探索活动。如“跳格”游戏,最初我们设定了一个情景――“小兔采蘑茹”,幼儿模仿小兔跳,边说儿歌边练习夹物双脚跳,完全投入其中,积极性很高。在跳格的基础上,还可以将幼儿的数学认知结合进来,为幼儿提供各种数字卡片、动物卡片,由幼儿自由设计游戏内容,制定相应规则,玩“躲野兽”的游戏、“动物尾巴配对”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将学过的数量守恒、单双数字、相邻数等数学知识运用在跳格中,和教师一起运用投骰子、抽签计算等形式,使得跳格游戏花样翻新。在此游戏中,幼儿锻炼了投掷、跳跃、平衡、手眼协调能力,增强了合作及竞争意识,充分体验了游戏的乐趣。
民间体育游戏在主题教育各领域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扩展幼儿的游戏空间,更为民间体育游戏资源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的结合创造了条件。在主题教育的前提下,益智区可投放“翻绳”“七巧板”“找东西南北”等游戏材料,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积极开动脑筋。科学探索区可以投放“绕绕转”“滚铁环”“抽陀螺”等游戏材料,让幼儿自己发现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如抽陀螺时,为什么用鞭子一抽陀螺就会在地上转呢?为什么越抽越转呢?与此同时,可以在陀螺上贴上画有七色光谱的旋涡形或圆形纸片,引导幼儿在陀螺游戏中自己观察,发现“陀螺在越抽越转、越转越快的情况下,七色光谱就会变成白色”这一科学现象,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会观察与探究。在美工区可以增加泥塑、剪纸、编织(如中国结)、棒针、十字绣等材料。美工民间游戏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的细心和耐心,同时也可激励幼儿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在体育区可以投放高跷、沙包、皮筋、跳绳等,让幼儿在快乐中增强体质。此外,还可以建立民间体育游戏玩具展示区,里面摆放一些毽子、梅花桩、高跷、风筝、风车等游戏玩具。这样一来,既方便幼儿认识民间体育游戏,又让幼儿随手可取玩具进行活动。
二、在民间体育游戏中增强幼儿的自主性,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
幼儿园教育寓教育于游戏中。在游戏中,幼儿轻松愉快,积极投入。交流能力强的幼儿自选角色自主交往,克服各种困难,在游戏中起主导作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内向、胆怯,不能主动与人交流,不能大胆选择游戏,对自己缺乏信心,主动性差。因此,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未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教育问题。如班上有个叫小松的幼儿,个头很高,但年龄小、动作慢,加上来幼儿园次数较少,对一些游戏规则及玩法不太清楚,因此和同伴交流少,在游戏中融入集体能力弱,在“老鹰捉小鸡”游戏组,她站在最后,当老鹰来捉时,同伴都蹲下躲藏,她却跳得远远的,同伴也不叫她继续起来玩游戏。她转悠一圈又走到“河里小鱼”游戏组,却只是伸手站在那儿,大家一直没和她牵手。她怯怯得也不说话,几次下来,一直静静地站在那,直到教师提醒,她才大胆投入游戏。
合作能力的培养,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交往、合作,通过与同伴合作,学习交往,从而善于交往。幼儿根据游戏需要而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这对幼儿自身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现在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所处的环境很优越,再加上个性的差异,有的幼儿表现出任性,霸占自己喜欢的器械,不与同伴一起玩。有的幼儿喜欢扮演自认为“本领大”的角色,不想扮演“弱小”的角色。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他们总喜欢扮“老鹰”,不愿扮演“小鸡”的角色。还有的幼儿不愿和大家一起游戏,总愿意自己玩,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有一次,在玩民间游戏“红灯绿灯小白灯定”时,参与游戏的幼儿为“什么动作算‘动’”而争执起来,这个说他“动了”,那个说自己“没动”。笔者让他们围过来,互相讨论商量,制定一个“动”的标准,引导他们统一了意见。最后,他们又愉快地玩起了游戏。
规则在合作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它是合作的依据。只有所有参与者共同遵守规则,才能齐心协力地完成某一种活动。所以,合作要受到规则的约束。在平时的游戏中,有的幼儿不理解规则,有的知道游戏规则却喜欢耍小聪明,不遵守规则。如:“切西瓜”游戏中,有的幼儿故意将跑的速度放慢,来争取游戏的机会;“贴人”游戏中,有些只贴要好的伙伴,其他幼儿没机会玩。于是,其他幼儿会接二连三地向教师告状,游戏也因此无奈地停下来。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采取多种指导方式,让幼儿通过互相示范、游戏评价、经验分享等方式,体验游戏乐趣,提出游戏中的不足之处,并与幼儿探讨新的游戏要求和规则,推动游戏发展,并激发幼儿继续游戏的意愿。如民间游戏“爆米花”,其规则应该是:当扮米粒的幼儿听到最后一个字“抓”时,才能往圈外跑。教师说:“米花熟了,大家都要抓起来吃了,这时你才可以往外逃。”绝大多数幼儿理解了这一规则,并能遵守规则,但也有的幼儿理解了,却故意不遵守规则,还没听到“抓”就逃出去了。对于这样的幼儿,我们及时帮助他理解活动的目标――“玩得愉快”,使他体会到由于自己不遵守规则,大家玩得都不高兴。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逐步养成了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并在游戏中学会了调控自我。
三、一物多玩,让幼儿创新自主游戏,促进身心发展
游戏是幼儿自由、自主、自愿的活动。他们充分利用空间、环境、器械创新玩法,自娱自乐。如报纸、绳子等,在幼儿眼里都能一物多用。记得学习了纸的作用后,我们发给每个幼儿一张报纸,请幼儿在户外玩。他们将纸贴在胸前迎风跑,放在头上顶着玩,将报纸抛上空中当“飞镖”“降落伞“等。大家你追我赶,和报纸玩得不亦乐乎。这时,张东豪小朋友将纸团成团抛着玩、投着玩,大家纷纷效仿。一段时间后,他们又把报纸卷成小棍玩起“赶小猪”来,打起“门球”来,一时间,新奇玩法不断推出。看得出来,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悦,不断推出的各种玩法,扩展了思维,锻炼了身体。
七巧板游戏规则范文6
1.1底蕴深厚,利于民族文化教育。儿童民间游戏作为我国民间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渊源流长。在伴随一代又一代儿童成长的历程中,得到了流传并发展。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继承发展民间游戏时,都进行了民族化、地区化的浸润。也因此,其表现出来的内容往往是人们日常的生活,所配的儿歌都是当地语言,朗朗上口、趣味性强,为游戏赋予了质朴、诙谐、活泼的本色,既赢得了幼儿的青睐,又为幼儿的民族文化教育提供了草根化的教学蓝本。如民间游戏《炒黄豆》、《拍大麦》,不仅语言简练,节奏感强,更反映了一片喜庆、欢快的农村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儿歌朗诵中,感受了农村田园生活的快乐,达到愉悦身心,增进民族自豪感的目的。
1.2氛围宽松,利于幼儿全面发展。民间游戏内容简单,易学易会,其附载的童谣儿歌一般都比较生动具体,形式也非常活泼、轻松,儿童在游戏中边玩边吟唱,情绪较为明快,始终处于欢乐之中。这对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具有特殊的价值,尤其对于胆量较小的小班幼儿,他们可以在没有心理压力,放松状态中,大胆表达,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如民间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五谷歌》、《十二月红》,就是在幼儿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了解植物生长、节令、节气等一些科学知识,激发幼儿认识大自然的兴趣,陶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3简便易行,利于活动组织开展。首先,幼儿民间游戏的开展具有很强的随机陸,它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约束,不要求有整块的时间,也不苛求场地的大小。其次,幼儿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十分简单、廉价,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甚至没有玩具也可以用替代物。如几颗干核桃,几个小沙包等等。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形式,不表现某一具体的物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有的游戏甚至只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某个动作就可以进行。
2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2.1改编创新,增强游戏时代气息。第
一、运用组合法、拓展法、发散引导法,将民间游戏在内容上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组合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戏或动作技巧,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把“石头、剪子、布”“抛纸球”“跳格子”这三个游戏组合在一起,并由幼儿和教师共同制定新的游戏规则。拓展法是根据具体游戏的具体内容,在保持原有游戏结构完整的基础上,对其游戏的整个内容进行适宜的拓展,如“木头人”游戏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但由于其游戏的童谣内容虽有情趣却不太符合当代幼儿的精神,就需要将童谣进行改编并将整个游戏的内容作相应的拓展。发散引导法是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状况,引发其根据一个游戏项目发散想像出不同的游戏内容,如幼儿在“滚铁环”的游戏中,教师就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幼儿,发明出铁环的不同玩法。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幼儿民间游戏的内容更为丰富和灵活,更受孩子们的喜欢。
第
二、从游戏的组织形式、游戏人员的参与形式和材料的投放形式三方面对民间游戏的形式进行改编与创新。在游戏的组织上,可以采取把一些不同类型的游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方法,如把“小老鼠上灯台”这个童谣说唱游戏,改编成体育游戏。在游戏人员的参与形式上,有些游戏可以采取混龄游戏的方式进行,如在开展“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在小班幼儿扮演小鸡的情况下,可以让小班幼儿去请中大班的幼儿分别扮演老鹰和鸡妈妈。在游戏材料的投放形式上,在尊重幼儿选择的同时,以投放天然的和半成品材料为主。并要尽力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幼儿能自发积极地动手动脑,让其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和制造出新的玩具,并制定出新的游戏规则与玩法。
2.2创设区域,丰富幼儿游戏内容。为了使民间游戏资源能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可在各区角投放充足的民间游戏材料,让幼儿在能在常态下,随意自如地开展各民间体育游戏、民间智力游戏、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童谣说唱等。如在益智区投放“翻绳”、“七巧板”、“找东西南北”等各种民间游戏;在科学探索区投放“捻捻转”、“绕饶转”、“抽陀螺”等游戏材料;在美工区增加泥塑、剪纸、编织(如中国结)、棒针十字绣等材料;在音乐表演区投放彩绸、绸扇、民间小乐器、服装等;在体育区投放高跷、沙包、皮筋、跳绳等。此外,还可以建立民间游戏玩具展示区,在展示区里摆放一些毽子、梅花桩、高跷、独轮车、风筝、风车等游戏玩具,既方便幼儿认识民间游戏,又可让幼儿随手可取,进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