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诗梅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诗梅花范文1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注释:
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知:知道。
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赏析: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古诗梅花范文2
我很庆幸自己能结识这本书,它蕴含着许多的中华美德,以及最具有说服力的名人小故事。在当今社会中有许多的中国人还牢记着中华美德,所以至今还发生着许多感人的故事。现在有的小学生对此很重视,但是有的根本就不把它放在眼里。今天我就要针对这两种情况来谈谈我的看法。
在书的第一讲里明确指出要做个尊老爱幼的人,我们且不说尊老,来说说爱幼。“爱幼”顾名思义是爱护幼小的意思。我们身边有许多小朋友,可我们有没有爱护他们呢?我亲眼瞧见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事。
一个烟雨蒙蒙的下午,我们放学回家。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降雨使得大多数同学没带伞。一路上到处都是抱怨声,我暗自高兴,因为我带伞了。不一会儿一朵朵伞花绽放了出来,同学们都钻进了别人的伞底下,街上的人就寥寥无几了。我站在那儿等我的同学,飘飘洒洒的雨丝掀起了铺天盖地的珠帘,透过这细纱般的珠帘,我隐隐约约看见一个二年级的小同学正焦急的等待着家长,我靠近了一点,雨水顺着他那圆圆的小脸蛋淌了下来。雨骤然间下大了,正当我跑着想去帮他时,忽然一声稚嫩童音传过来:“哎呀,某某某,你怎么淋湿了!”我停住了脚步。一瞧,一位胖胖的小女孩握着把小花伞奔了过来,溅起的泥水弄脏了她的裤子她也全然不顾。“爸爸还没来么?喏,这把伞给你先打着吧!”她把伞送给小男孩后,转身奔跑着消失在雨幕中去。在她转身的一刹那,我看见她肩上的端端正正的“二道扛”,被雨水冲刷的格外耀眼。再看看我肩上的“三道扛”真是后悔当时没有一个箭步冲上前去。这短短的两句话,令我惊讶万分,她才二年级呀,还是一个被人爱护的小女孩儿,居然有如此高尚的美德,平时只有在书上看得到,未曾想过竟真有此事,真是难得。
古诗梅花范文3
1、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2、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3、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
4、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5、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6、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7、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8、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难将湘管笔,写出唇滋味。
9、许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待过清明后,精华入夏清。
10、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11、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12、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痗。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13、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14、荆棘以慰其根,风露以畅其神。素心不形喜怒,众草亦沾余春。
15、淋漓如此写芳菲,只少盆栽与石围。记得春风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归。
16、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柔笺骈穗多纤态,不数金陵马四娘。
17、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近晖缀宝珠。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18、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搁笔沉吟谈往事,横琴未必调猗兰。
19、青楼人去笔床空,往事西州说谢公。犹有秦淮芳草色,轻纨匀染夕阳红。
20、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当户已愁锄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21、丐得骚人笔下妍,玉池清照影骈娟。一从弱质辞空谷,冶叶倡条尽可怜。
22、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23、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大千香过有谁并,消受临池洒墨时。
24、秋兰一百八十箭,送与焦山石屋开。()晓月敲门传简贴,烟帆昨夜过江来。
25、春雨春风写妙颜,幽情逸韵落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26、山顶兰花早早开,山腰小箭尚含胎。画工立意教停蓄,何苦东风好作媒。
27、写得芝兰满幅春,傍添几笔乱荆榛。世间美恶俱容纳,想见温馨澹远人。
28、山中觅觅复寻寻,觅得红心与素心。欲寄一枝嗟远道,露寒香冷到如今。
29、春雨春风洗妙颜,一辞琼岛到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30、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天魔冷眼看。门径有芳还有秽,始知佛法浩漫漫。
31、晓风含露不曾干,谁插晶瓶一箭兰,好似杨妃新浴罢,薄罗裙系怯君看。
32、九畹兰花江上田,写来八畹未成全。世间万事何时足,留取栽培待后贤。
33、西江绝妙赣州兰,曾买盆花几上看。画里不知还得似,故乡风露未全干。
34、山上山下都是兰,香芬馥郁是一般。可恨世人薄幸眼,只因高低两样看。
35、昨日寻春出禁关,家家桃柳却无兰。市廛不是高人住,欲访幽宗定在山。
36、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
37、船头昨夜雨如丝,沃我盆中兰蕙枝,繁蕊争开修禊日,游人正是到家时。
38、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39、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古诗梅花范文4
关键词:没骨;骨线;徐崇嗣
没骨花是没骨法的最重要表现样式,没骨的概念也最早出现在没骨花之中。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明确记载了徐崇嗣始创没骨花一事:“国初,江南布衣徐熙,伪蜀翰林待诏黄荃,皆以善画著名,尤长于画花竹。蜀平,黄荃并二子居宝、居实,弟惟亮,皆隶翰林图画院,擅名一时。其后江南平,徐熙至京师,送图画院品其画格。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徐熙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荃恶其轧己,言其画粗恶不入格,罢之。熙之子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工与诸黄不相下,签等不复能瑕疵,遂得齿院品,然其气韵皆不及熙远甚。”[1]这段记录虽然内容详尽,却不是徐崇嗣始创没骨花的最早记录。
比《梦溪笔谈》稍早的《图画见闻志》中所引用蔡襄的题语,说明了徐崇嗣“没骨花”在这前并未出现。“李少保端愿有图一面,画芍药五本。云是圣善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房卧中物;或云太宗赐文和。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2]旁题云:“翰林待诏臣黄居宗等定到上品徐崇嗣画没骨图。以其无笔墨骨气而名之,但取其浓丽生态以定品。后因出示两禁宾客,蔡君漠乃命笔云:前世所画,皆以笔墨为上。至崇嗣,始用布彩逼真,故赵昌辈仿之也。”[2]这段话清晰地记录了徐崇嗣创作没骨花的过程,并且对没骨花的形态特点作了描述。
《梦溪笔谈》关于没骨花的叙说,以及《图画见闻志》中蔡襄的题语,这些论述都直指没骨法由徐崇嗣一人所创,从源头上给没骨法带去一层神秘的色彩,使人感到疑惑,此法真为徐一人所创乎?《唐朝名画录》说边鸾画“下笔轻利,用色鲜明”。《古今画鉴》言“唐人花鸟边鸾最为驰誉,大抵精于设色,浓艳如生”。这两处画论可以发现讲究设色与精于设色是早期花卉题材作品的主要特点。此外,在《图画风闻志》中郭若虚说“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与“徐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工与诸黄不相下”。这三处对于色彩的论述有个共通点,都强调设色,强调色彩的表现力,且工细程度相近。区别在于唐人浓艳鲜明,诸黄轻色染成,用笔新细,而徐崇嗣更进一步,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这三者之间明显存在着传承关系,只是在表现的度上面有一些变化,其中徐与诸黄这间更是非常接近,否则诸黄岂能定其为院品。在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中“黄筌则孟蜀主画师,目阅富贵,所作多绮园花锦,真似粉堆而不作圈线……”真似粉堆而不作线圈就是没骨画法,只是更多强调其色彩之厚度,也由此可以猜测徐没骨画直以彩色图之应当在色彩厚度上比诸黄的真似粉堆要薄。《童书业美术论集》中则大胆指出“黄筌始创‘没骨花’”。对于研究徐崇嗣所创没骨花形态,便可以从同时期相近的绘画作品中发现相类似的没骨图饰表现形态。
首先来看《出水芙蓉图》,传宋吴炳作(图1),画面描绘一朵粉红色盛开荷花,花下衬托荷叶一片,荷叶下藏荷梗三枝。全图以精妙的笔法,艳丽的色彩,描绘出荷花的雍容外貌和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是南宋工笔画小品的代表作。其中,荷花占据了整个画面,从体量上与视觉表现上都成为画面的中心,在碧绿荷叶的衬托之下,形成鲜明冷暖对比,夺人眼球。最妙之处在于,花瓣的描绘以淡淡的色线勾形,隐约可见,以淡红色渲染出花瓣细腻湿润的质感,体现了画家不凡的写实功力,可谓“工与诸黄不相上下”。这种细腻的表现程度已经完全达到诸黄的水平,并且做到赋色之妙。在花瓣的表现上,用笔极新细,不用墨色,只是用淡粉色轻勾出花的造型,复以胭脂来渲染表现,“直以彩色图之”。可以说出水芙蓉图中花瓣的表现方式,与徐崇嗣改变家法,吸收了诸黄的表现手法之后而创新出的“没骨法”,在表现样式上是极为相似的。
吴炳此作的手法,在清代恽南田作品中可以得传承,如其所画写生牡丹花的表现方式,以淡胭脂色勾勒繁复花形,以淡胭脂渲染花的阴阳结构,再以白粉渲染花瓣的厚度与质感。与出水芙蓉相比较,花的品种虽不同,样式各异,但表现手法与细腻程度却是如出一辙。
再看真宗时期画院画家赵昌的作品,画史记载,赵昌是受徐崇嗣没骨法影响比较多的一位画家,而且擅长于写生,并自号“写生赵昌”,形成了黄家院体之外,与徐崇嗣并立宋朝的画家,在北宋中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赵昌没骨法作品最典型的当属《写生杏花图》(图2),团扇、绢本设色,今藏于博物院。此图采用传统的折枝样式,描绘了一枝正处于盛开之际的杏花,繁花锦簇。画家用极细腻的手法,将杏花粉白洁静、温若丽人、积白如雪的姿态与情境刻画得栩栩如生。在表现手法上,白色杏花以极为轻淡之线勾形,非特别注意,难看出勾线痕迹,再将白粉层层渲染,近似平涂,实则层次分明,充分体现杏花瓣细腻温厚之感,再加之花朵层叠密置,更加体现花瓣如积雪般的视觉效果,属于运用白粉手法极佳的典范之作。这种隐没骨线,以白色图之的表现方式,可视为赵昌传承徐氏没骨手法。此作与《出水芙蓉》不同之处在于,不仅花朵的表现用没骨法,花托处的处理也同样用了隐没骨线之法。细看可发现花托在用浓重胭脂设色之前,先用胭脂色单钩造型,复以胭脂表现浑厚质感,与花瓣表现可谓异曲同工,充分发挥了色彩的表现力,整体而不失细节,形全而景茂。
与《写生杏花图》表现手法相似度最高的应属于《梨花鹦鹉图》(图3)。此图从题材的相似度,到画面表达情境意趣的相似度都非常接近,只是在《梨花鹦鹉图》中多了一只鹦鹉,使画面的形式更富有动感。梨花在整体布局的基础上,起到衬托鹦鹉、制造气氛的作用,这一点来说,《写生杏花图》在内容的表达上更加纯粹。在手法上两者却是惊人的相似,用纤细的淡墨线条勾勒出锦簇的花团,再辅以白色渲染出梨花冷艳压雪的色彩效果。这种对于折枝的精细描写,以及高度形象的自然情境再现,只有在写生自然的情况下才能得以表现。这种同类型手法的创作,反映了赵昌没骨法在当时的影响,以及整个画坛对于这种手法的认可和推崇。
这种相似性同样存在于南宋四家马远的作品中。博物院藏马远《倚云仙杏图》(图4),绢本设色小品,绘一枝杏花如轻灵润秀、堆粉砌霜之姿。用笔精细工整,设色淡雅,气韵生动。他所表现的内容与赵昌的《写生杏花图》一致,同样是绘制一折枝花卉,并把其作为唯一的表现对象。这种画法传承了北宋花鸟一贯的折枝手法(以一枝体现整体、由点及面,见微知著)。在细节的表现上,花瓣同样是先用淡线勾勒,分出阴阳向背,及翻转结构,然后用白粉渲染出杏花似雪的视觉效果。在花托的表现上更是与《写生杏花图》如出一辙,以色线勾形胭脂平染,似乎可以推测马远就是学赵昌的没骨写生之法。除了这些相似点,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折枝和构图的表现上明显不同,马远此幅折枝形态消瘦,而赵昌所绘丰腴。这似乎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时政治形态对于画家的影响。马远在“马一角”的构图中就体现出了家国情怀,在本幅画中,马远同样采用从画面左下角向上伸长出枝的方式。马远虽传承了赵昌写生没骨之法,但在运用此法表现作者主观情绪与审美寄托时,体现了完全不同的状态,没有赵昌的轻松、潇洒,而是一种家国沦散、生灵萧索的失意。
宋画中徐崇嗣没骨法不仅仅只是见诸花卉题材,在表现蔬果的《豆荚蜻蜓图》(图5)中所用同样是没骨手法,有意思的是这张作品的右下方留有徐的款,虽然画论中没有此画记录,更无法定为徐真迹,是为伪款,但表现形态上确体现出了典型的徐家没骨形态。画面以折枝花鸟的样式描绘了一枝豆荚,稍头开着紫色的小花,还有两条斜挂着的未成熟的小豆荚,在豆荚的末梢停着一只蜻蜓,由豆荚枝干弯曲的状态,可以看出这只蜻蜓刚刚落下,由于惯性枝干弯曲,蜻蜓正振翅调整平衡,非常生动细腻的瞬间,是作者深入生活细心观察的体现。在表现手法上,没骨法体现于折枝豆荚,其中豆荚花先用白色塑形,而后用紫色渲染出花瓣厚度和结构翻转,纯以色彩表现,盖不见骨线。在叶子的表现上没骨手法更加明确,作者先用墨线勾勒出叶子轮廓造型,后用石绿色平涂渲染,骨线隐没。由于时间久远的关系,部分石绿色已掉落,呈现出断断续续的色线痕迹,更加体现了此作中,“隐没骨线,以色图之”的没骨样式,既不是不用骨线,而是骨线藏于其中,突出色彩的表现。此作没骨法还有一处,体现在豆荚叶的形状的勾勒上,有意识地弱化叶子的细节变化,强调整片叶子的几何块面,加上颜色运用的统一,使得豆荚体现出一种非常整体的效果,是典型的隐没骨线的色面造型方式。
在林椿的《白桃小禽》(图6)中对于复瓣桃花的表现,与《写生杏花》、《梨花鹦鹉》《倚云仙杏》所用手法一致,花瓣由淡墨勾形,施以白粉,叶以墨线定形,复以石线,技法纯熟,只在于表现细节造型上更关注于桃花的自然变化,如长短、翻转、聚散,也更写实。造型的生动与提炼较前几件稍弱,因此判断可能为后世仿林椿之作,但其选择的手法确是参考徐崇嗣所创没骨法,加以惯用的折枝表现,配以细笔禽鸟,水平不出宋人花鸟小品之右。
这些作品从侧面反映了徐崇嗣所创“没骨花”的形态,虽然历史上没有徐崇嗣的真迹遗存,但通过这些相关联的同时期作品分析,我们便可窥见徐氏所创“没骨花”典雅、细腻、温婉的艺术风格。通过这几件作品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徐崇嗣所创没骨花以一种潜在的方式影响了宋代花鸟的形态,丰富了宋代严谨、细腻、精妙的花鸟表现。
参考文献:
[1] 沈括(宋).梦溪笔谈校(卷十七)[M].胡道静,校注.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56.
[2] 郭若虚(宋).图画见闻志(卷六)[DB/OL].中国知网古籍数据库,http:///kcms/Detail/frame/Gxdb Sectton.aspx?BH=2094932.
[3] 郭若虚(宋).图画见闻志[M].俞剑华,注释.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4] 周密(宋).云烟过眼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古诗梅花范文5
“一回来你就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没人帮我,不知道我死了怎么办。”妈妈吵着坐在沙发上的爸爸开始了河东狮吼。
“你还敢说?这种小事本来就是你们做的,关我们大男人什么事?”爸爸很无所谓的说。
“好,既然你这样,我以后不干活了!看我们家会变成什么样!”妈妈满脸愤怒。
“你不做就不做,我们家也不缺一个人!”爸爸甩开手上的报纸,朝妈妈吼道。
就这样,一场家庭冷战打响了……
第二天,我醒来一看时钟“啊,快要迟到了!妈,你怎么没叫我?”
“我跟你爸说过了,以后的事我不管!”啊,不会吧,我可是人人皆知的大懒虫啊,没了妈妈叫,我怎么起床啊,“还有,早餐在锅里,自己弄去!"
一天的课终于上完了,我垂头丧气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绞尽脑汁得想要怎样才能结束这场冷战……路过花店时,我看见一对对人依偎着走了进去,有捧着玫瑰花出来。今天是什么节日啊?这么热闹?我看了看表,电子表准确的告诉我:今天是情人节。情人节,哎……关我什么事?刚想走,突然头上的小灯泡一亮,嘿嘿,有办法了。我走进花店,用自己少得可怜的零花钱买下了一枝沾着露珠的玫瑰,心里暗自笑着。
回到了家里,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进了***房间,把玫瑰花放在了外门上,把门关上。顺利完成半部分。“卡擦”妈妈回来了,我跑回我的房间假装写作业,妈妈沉着脸走进了房间,刚要开门,只听***一声尖叫,便满脸红扑扑的跑来问我:“儿子,你看到这朵玫瑰花是谁送的吗?”“是爸爸吧,今天是情人节呢。”我假装不知情“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妈妈哼着小曲一颠一颠地走了。
我以电光石火之速将玫瑰花成功转移到了爸爸房间的门把上。好戏又要上演了,想着妈妈和爸爸就要和好了就要和好了,心里不禁美滋滋的。
古诗梅花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教学;多媒体运用;作用
中图分类号:G4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8-096-1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积累的诗歌是炎黄子孙的文化瑰宝。古诗词中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感情寓含在诗词中,充满着古人的智慧和丰富的情感,因此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发展,它必将和语文古诗词教学相整合,并在古诗文教学中大显身手。
一、渲染气氛,创设诗境
精心设计好与诗词的意境相协调的导语,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和对诗词赏析的兴趣,对进入诗词情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教学能通过精选和制作美的画面,直接刺激人的眼睛,把美的信号传入大脑,得到审美愉悦感。通过具有音韵美和艺术穿透力的配音,使具有视觉特征的文学作品立体化、鲜活化。
例如,在教授《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小令时,我们几乎找不到语法结构,但由于重复与对比的巧妙运用,使她成为千古绝唱。我们老师教起来很困难。如果利用了多媒体的辅助优势,对教学进行这样的设计,效果就迥然不同了:首句运用三个情调相同而形象不同的材料对象:“枯藤,老树,昏鸦”,重复手法的精彩运用,渲染出一种浓郁的生命感受——悲凉、绝望、死寂。接着再采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一副明快、清新、温暖的画面——“小桥,流水,人家。”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和审美感受,使前者更孤寂,后者更温馨。后两句同样运用重复的手法将那种悲壮苍凉、孤寂凄清的生命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种气氛之下再辅之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就有了坚实的情感基础。这里,视觉和听觉的协调配合,在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的同时,更有力而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展现古诗词魅力。让学生通过见到的景物展开联想,由异乡人的“叹”联想到他的乡愁。
二、品词析句,体味语言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多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例如,古诗中写“愁”的诗句,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展示画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愁容满面,披着长长的白发,未老先衰,在镜子前面,凝望自己那如霜的白发,满脸惊讶。透过意象分析,结合诗句的关键词“愁”的理解,我们不难看出,诗人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把内心无形的愁绪化为外在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因为愁,才使头发很快地变白,因为愁多,就有三千丈的白发,那长长的白发就是诗人无尽的愁绪的象征。
三、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学生入情入境,感受了古诗的美后,要通过朗读再现语言美。有感情的诵读不仅能促进对语言的理解,还能帮助积累语言,并内化为自身的语言。在诵读阶段,适当运用电教媒体,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帮助他们背诵记忆。
例如,教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律诗。如果仅从字面上分析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即使背诵下来,也难体味到多少美感。教学这首诗时,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先放一段录音,让学生凝神听一段有古筝伴奏的课文朗读,接着放上一段事先剪辑好的春意盎然的电视录像片:那翠绿的青山,如茵的绿草,荡漾的碧波,烂熳的春花,莺歌燕舞,马蹄轻快,牧笛悠扬……使学生身处早春的氛围之中,从直观、形象的教学形式中感到春意绵绵,春光无限。再让学生随录音朗读课文。耳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兴趣浓厚,加深了对课文的感知,而且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兴趣盎然。
四、音乐渲染,引入情境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仓库的钥匙。有不少古诗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旋律,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