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素食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素食日范文1
关键词:贫富差距;五等分法;政府政策;企业制度
一、日本贫富差距变化情况以及政府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战前的高速不均等发展时期(主要是指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
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将赶超西方强国、推进经济增长作为国家目标。但是,可称之为“近代经济增长”的过程实际开始于19世纪的80年代后期,其标志是:民间企业开始迅速发展,制造业的产值开始迅速增加,近代的财政、金融体制开始形成。这个时期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贫富差距却很大,因为当时社会有地主、雇农的存在,有以财阀为中心的大资本家的存在及经济的过度集中,女性没有参政权等等。战前的基尼系数超过0.6,相对于战后而言,这是相当高的不平等。战前收入差距还有这样显著的特点:企业内部的工资差距特别大,例如把没有任何职务的普通工人的工资设定为1时,厂长的工资则为其17倍,厂长的工资为其10倍,职务工资差距之大令人惊讶。现在的日本企业中,厂长的工资最多不过是普通工人的三至四倍以内[1]。
(二)战后经济复兴
二战结束的第二年,日本开始走上了经济复兴之路。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生产能力锐减,工业设备的30%-60%遭到空袭破坏,未遭破坏的设备也急需修理与更新。同时,由于战时大量支出军费的结果,导致恶性的通货膨胀,许多生活必需品供应奇缺。1946年国民生产总值仅为战前(1934-1936年平均值)的65%,工矿业生产仅为战前的28%,农林渔业生产仅为78%。全国的失业人口多达1300万,从海外撤退回国的日本国民多达650万人。可以说战后的经济复兴之路的起点是极为困难、悲惨的。在经济复兴的开始,日本在美国占领当局的“间接统治”下,实行了战后改革,包括改革初期实施非军事化,制定“和平宪法”,同时实施解散财阀、农地改革、劳动立法等三大民主改革。战后改革使日本在外力的推动之下确立了战后的和平发展道路,并使市场竞争原理在除金融外的大多数产业领域得以发挥作用,为整个战后的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冯昭奎《日本经济》1998)。
(三)日本政府采取的关于缩小贫富差距的相关政策和企业的一些相关制度
1.日本的税收制度。日本政府重视运用税收手段对收入分配关系的调节。日本的税收制度与欧美等西方国家比较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本国的特点。战后的日本税制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税制结构以直接税为主体、所得税和法人税为核心税种;二是税负较轻;三是强调中央财政作用,兼顾地方利益。在所得税缴纳方面,政府根据纳税人不同的税收承受能力设置了不同的税率:对低收入阶层视其家庭结构、家庭人数设立最低征税额,收入在一定金额之下可以免税,纳税额按10%-50%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税,高收入阶层成为纳税主体。
在国税和地方税的划分上,突出中央地位,兼顾地方利益。日本在各级政府之间财力分配中比较注重中央财政的地位,同时通过中央财政补助的形式帮助地方政府。日本通过税种分布结构和税收所属划分,既保证了中央政府掌握大部分财政收入,突出了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也使地方政府有一定的独立财源,照顾了地方的一定利益。中央财政通过行使自己的转移支付职能,一方面平衡了地区差异造成的分配差距,另一方面也使中央财政能够全面掌握地方财政,对地方实施一定的监督和控制。除此之外,日本政府还重视利用税收制度调节由于财产继承、赠与造成的收入差距。日本政府正是利用这种税收体系,一方面直接缩小各阶层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为各种转移支付来融通资金[2]。
2.日本的教育制度。日本历来是重视教育的国家,二战后,日本从一片废墟中通过振兴教育迅速崛起,成为亚洲率先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经济大国。二战后,日本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社会经济计划都把培养人才、振兴科技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坚持“教育先行”的传统,在落实义务教育的同时大力普及高中教育,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提高国民教育水平。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日本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此后,日本才开始大力发展、普及高中教育。日本的高中教育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得到迅速发展,高中普及很快,日本政府采取各种相关措施,保障高中教育的普及,主要措施如下:(1)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长期综合的高中发展计划。(2)政府制定和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完善普及高中的教育法制。(3)通过法律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重视对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普及高中教育,提升全民素质,不仅快速发展了日本经济,也使得由于学历高低不同影响收入差距的程度大大降低[3]。
3.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本政府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的另一重要手段是社会保障制度。日本社会保障体系中包括公共援助、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公众卫生、养老金等社会保障,还有针对工伤、残疾人士及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内容。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通过实行颁布法律使得社会保障规范化,法律化。二是社会保障金支付和负担比率设计相对公平,实行全民共同负担,同时又注意区分不同收入阶层的支付能力。日本社会保障金的支付由个人、企业或社会、政府共同负担,在社保金缴费率上根据收入水平高低而有所差别,税率和受保人缴费率由地方政府根据受保人收入确定,高收入阶层缴纳金额相对较高,低收入阶层缴纳金额相对较低。三是在社会保障品种设置上覆盖社会所有人群,尤其重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定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不同阶层间的尤其是由于身体、疾病等原因造成的收入差距的扩大[4]。
4.日本的农业保护及补贴。日本的税制非常复杂,但没有单独的农业税制。农业按照全国统一的税赋标准交税,但这并不等于日本政府不给农民在税收方面的照顾和支持。实际上,日本政府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在税制和农业补贴方面制定了相当优惠的政策,使日本农业处于一种十分完善的保护之下。在其他诸多税种中,一旦涉及到农业问题,日本政府也会对农业团体或农民个人实施特殊的优惠政策[5]。从事农业的企业或个人可以在法人事业税、法人所得税、个人事业税、个人所得税、继承税和赠与税等方面得到优惠。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每年用于农业方面的补贴总额都在4万亿日元以上。补贴方面的优惠远远高于税收上得到的优惠,例如2000年,日本对农业的补贴已经达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4%,而同期的农业收入仅占1.1%[6]。通过对农业的保护,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
5.日本的就业政策。高速经济成长期中,日本一直保持着所有发达国家中最低水平的失业率,20世纪60年代完全失业率一直在1%左右,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完全失业率开始有所上升,1973年为1.3%,1974年为1.4%。此间日本政府采取的就业措施多以巩固终身雇用、年功序列制工资为主的日本式经营,完善劳动市场、保护弱势群体为目的。1966年通过的《雇用对策法》明确规定:(1)企业大量解雇或削减员工时必须事先向有关部门申请登记;(2)政府应充实就业指导与职业介绍事业;(3)加强技术训练与测评,为就业者提供援助帮助他们更换职业和跨地区调动工作,使其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充实必要的再就业政策;(4)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提高退休年龄和再就业的顺利实现。雇佣对策法的制定并实施对于减小由于就业不同而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为确保女性就业的权利,避免性别歧视,1972年日本制定了《确保雇用领域男女机会与待遇均等的相关法律》,旨在让国民加深对男女平等的理解,消除妨碍男女均等的各种因素。通过政策的制定和不断完善日本到1974年基本确立了以保护弱势群体,寻求均衡发展、完善劳动力市场为主的各项政策,保证了就业环境的稳定,在社会保障层面有效地控制了贫富差距的扩大。
(四)日本企业的特点对于缩小贫富差距的影响
日本企业分配制度是以企业的终身雇佣制为基础的。其分配制度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年工序列工资制度,即按工龄设置工资等级的制度,员工工资和他的职位关系不大,工龄越长、工资越高。二是较为完善的津贴福利分配制度。三是相对较低的经理报酬制度,和美国、欧洲相比,日本的经理报酬较低,同等规模的企业经理人员的收入大体上为美国、欧洲经理人员收入的一半。四是限制分红的股利分配制度,同美国相比,日本的股利支付率一般要低30%。日本进入经济衰退期后,许多企业开始对包括年工序列工资制度在内的企业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但总体来说,日本的企业分配制度相对欧美国家来讲,更加强调员工利益及其收入分配的均衡。在日本企业特有的年功序列制使年龄、工龄对工资的影响很大,所以学历的效果会相对减弱。
二、日本战后政府、企业采取的措施对于缩小贫富差距的效果
日本政府和企业通过影响贫富差距的因素(学历、就业和歧视等),制定各项措施,对于缩小战前日本贫富过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介绍五等分法测算的贫富差距程度和日本高速均等化发展发展的特点。
(一)五等分法测算
将全部家庭依所得收入从少到多排列后分为五等分,再以第五分位组(收入最高组)所得相对于第一分位组(最低所得组)之所得的倍数作为衡量所得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倍数越大表明越不平等。通过下图日本从1951年到2002年间五等分法家庭收入比可以看出,日本贫富也是差距不断缩小的。从1961年农业基本法颁布之后对于缩小贫富差距有着很大的作用,如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在政策实施后几年直到2002年,五分法测算的指标可以清晰地显示日本贫富差距是很小的。
(二)日本在高速均等化发展时呈现的特点
第一,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高速经济成长带动的主要产业是制造业。很多以前从事农林水产业或零售业的人们开始在以城市为中心的工厂、事务所工作。工厂劳动者增加,同样,白领劳动者的比例也升高,这些都意味着雇用劳动者的增加。
第二,随着就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人口的地方间移动。高速经济成长期中产生了从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大移动,在以东京、大阪为主的大城市居住的人数增多。日本在大企业之外存在着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且日本大多数工人就职于中小企业中。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引起了大都市劳动力的相对不足。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的存在及在其中就职的众多工人所创造的自由竞争、流动性较高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大都市能够依赖劳动力市场供求机制的作用,以较高工资吸引周边城市的劳动力,劳动力在各城市的自由流动有机地调节了不同地区的工资差距。
第三,经济的高速成长使劳动生产率增加显著,非农业产业的工资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并超过农业收入的增长。这使非农业劳动者与从事农业、商业的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扩大,但由于从事农业、商业的劳动者人数因不断转移而大量减少,总体来看,可以说收入是朝着平等方向发展的。
三、日本高速均等发展对中国缩小贫富差距的启示
第一,发展经济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经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缓解和消除贫困,保证社会政治稳定。
第二,加强财税调节。财政政策是缩小贫富差距的有力工具。在收入方面,应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应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利用税收杠杆达到“限高补低”的效果,比如完善个人所得税收取方式、对高档商品住房开征房产税等。在支出方面,应建立起财政增加对民生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财力向基层倾斜、向民生倾斜,比如硬性规定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省(区、市)向区县转移支付的占比等。
第三,日本之所以能较好地解决战前贫富差距问题,是和他们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无关系的。与之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才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缩小贫富差距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充分就业是形成合理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基础。促进就业创业,一靠发展,即通过加快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比如支持内陆省份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实现产业发展与劳动力优化配置等;二靠政策,即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扶持更多新生劳动力和困难群众就业,比如推行免费中职教育帮助农民工及新生劳动力提升就业技能,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以带动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创业等。
第五,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充分发挥教育作为社会公平孵化器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不让处于弱势的社会成员输在“起跑线”上。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加大财政投入,补齐农村教育在“软件”、“硬件”两方面的“短板”,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教育照顾好农村留守儿童、完善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等。
参考文献:
[1] 李国庆.日本社会一结构特性与变迁轨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冯昭奎.日本经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 橘木俊诏.日本的贫富差距―从收入到资产进行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 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
[5] 高柏.日本经济的悖论:繁荣与停滞的制度性根源[M].北京:商务印书局,2004.
[6] 蒋立峰,高洪.日本政府与政治[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
国际素食日范文2
[关键词] 日本 韩国 苏南地区 产业结构 演进
中图分类号:F1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7)6-0100-06
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和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产业结构演进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无论是库兹涅茨应用57个国家的历史数据分析所得出的在不同收入水平上的结构变动规律,还是克拉克定理所阐释的生产要素在产业结构中的转移规律;无论是描述工业结构高级化演进趋势的霍夫曼定律,还是表现经济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动关系的钱纳里定理,均揭示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内在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成功发展取决于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变。本文剖析了日韩两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及成功经验,对于我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促进经济健康、有序、稳定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日韩两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1.日本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实行了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制定周密的计划,确定产业的发展方向,然后通过产业政策、法规及行政指令来推动产业结构向目标结构演进。战后日本的产业结构演进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更多的是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来实现的。运用科学的产业政策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它为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日本在世界各国中成为以产业政策成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典范。(1)经济恢复阶段(战后至50年代初)。战后初期,日本政府为尽快恢复疲软的经济,在资金、原材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把重点放在恢复煤炭、钢铁、化肥、电力等工业部门,尤其是集中力量恢复煤炭和钢铁工业,以此带动整个经济的恢复。为此,日本采用了“倾斜生产方式”为主的产业复兴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促进了煤炭、电力、化肥、钢铁等工业部门的恢复,而且带动了整个工矿业和农业生产的恢复,重新启动了工业化进程。通过倾斜生产方式政策,日本的基础工业部门实力得以壮大,为其今后的重化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2)重化工业化阶段(50―60年代)。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确立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结构政策。在这一政策指导下,重化工业所占比重从1955年的58.5%上升到70年代初的79%。钢铁、石化、化纤、汽车、家电、造船等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它使日本产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重化工业比例的提高不仅带动第二产业的发展,还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使第一产业比重得以迅速下降,并以提供市场为前提使第三产业的比重得到增长,从而使日本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重化工业的发展,日本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英、法、西德,成为第二经济大国。
(3)技术密集型产业阶段(70―80年代)。20世纪70年代,受环境和石油危机的影响,日本经济受挫。为此日本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政策以能源政策及电脑、电子技术密集型产业振兴为重点。在整个70年代,日本政府重视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了以节省能源与促进替代能源为两大支柱的能源政策,使日本能够顺利克服因石油危机造成的困难。80年代,日本产业政策的重点是加强自主的技术开发,在提出产业结构知识密集化要求的同时,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主持或参与重点科技领域的科研工业,建立了企业、大学、政府三位一体的“流动科研体制”。在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推动下,经过不断调整,日本的产业结构达到了比较合理、先进的程度,其产业的应变能力迅速增强。到80年代初,日本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技术等高科技领域超过欧美,居世界领先地位,经济竞争力则跃居世界榜首。
(4)新技术立国阶段(90年代)。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的产业已具备了巨大的生产能力,日本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政策重点转换到国际协调型产业方面。在产业政策上,提出建立面向21世纪的国际协调型产业结构的构想,由外需主导型转为内需主导型,变以汽车、电子产业为主轴的“一级集中型”为促进新兴产业和有希望增长的产业共同发展的“多极型”产业结构,注重发展知识经济,重点发展信息、通信、住宅、医疗、福利、环境等相关产业。尽管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处于低迷状态,但其综合经济技术实力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其优势产业的格局基本上也没有太大的变化。1995年日本第一、二、三产业在GNP中的比重为1.3∶37.3∶60.4。[1]
进入21世纪,日本推出了旨在调整日本经济结构、提高日本经济竞争力的《日本经济结构改革与创造的行动计划》,其要点是完善大环境,促进企业的创造性经济活动和创立新企业,纠正日本现在的高成本结构等。同时,随着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高科技化的发展,日本正在大力发展信息科技、生物科技和纳米科技,努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循环社会等等,整个产业政策的科技化成分更为突出。在战略层面上其强调“变革和创新”,以求从经济大国迈向高科技大国;在系统层面上其强调面向未来,培育基础技术和专门人才;而在应用层面上,则着眼于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措施的实施,从而将产业的发展与科技的发展在政策的运用上更紧密地结合起来。[2]
2.韩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
在韩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韩国政府根据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把握良机,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使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自二次世界大战至今,韩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进口替代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朝鲜战争到60年代以前,由于战争的破坏,使得韩国经济处于萧条状态,面对缺少资源和资本技术实力的形势,韩国实施了进口替展战略,产业政策的着重点是保护和促进消费品工业的发展,以满足内部消费需求,稳定经济和社会,这一政策对当时经济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3]
(2)出口导向阶段(60年代)。由于重视进口替代而忽视了出口带动作用,大量的进口导致韩国国际收支逆差巨大,对海外进口的依赖性明显。为缓解这种不均衡局面,增强韩国经济的良性发展能力,韩国产业政策导向开始从“进口替代”逐步转向“出口导向”,鼓励优势产业的培植,积极倡导产品出口。注重从本国实际出发,利用当时价格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和纺织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轻纺工业,使得韩国纺织业成为韩国出口的主导商品,带动韩国产业从进口替代顺利向出口导向型转变。
(3)重化工产业发展阶段(70年代)。出口导向产业政策带来韩国相关产业规模的扩大,导致市场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一时期,韩国的产业政策从鼓励出口转向优先发展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在发展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产业的同时,大力推进造船、电子、有色金属等产业发展,此外,还重视电子机械、家用电器、汽车等高新产业的形成与进步。这些产业不但为韩国的高速高效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改变了韩国的工业结构,使其轻工业的比例逐步下降,进入了以重化工业为代表的新工业化阶段,经济结构迅速得到优化。
(4)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80年代以后)。80年代以后,国内外经济技术环境发生了新变化,新的科技革命在世界兴起,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韩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为此,韩国政府将“贸易立国”、“重化工业立国”战略向“科技立国”战略转变,目标是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向机械电子等技术密集型高技术产业转变。在对纺织、水泥、石化、钢铁、家电、汽车、造船等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增加创新出口优势的基础上,瞄准精密化学、精密仪器、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并给予重点关注和扶持。确定了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为战略发展重点,使韩国产业结构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5)产业结构高技术化阶段(90年代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韩国意识到了产业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顺应世界信息化浪潮,确立了产业结构高技术化的发展方向,重点抓住以大集团企业为中心的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与此同时,还着重抓了中小企业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在资金、税收、用地、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帮助,并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大大增强了韩国产业的技术含量,使产业结构得以进一步提升,第一、二、三产业在GNP中所占的比重由1991年的8.0∶46.1∶45.9上升到2001年的4.0∶34.7∶61.3[4],极大地提高了韩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21世纪,面对新的发展时期和竞争时期,韩国产业又面临一个新的转型要求,实现新的产业换代和升级。为此,韩国推出了一系列的振兴计划,对21世纪初产业结构做了以下调整:第一,对韩国仍具有优势的产业(如纺织、水泥、石化、钢铁、家电、汽车、造船等),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产品精深加工和多样化,提高国产化率和附加价值。第二,对韩国尚处于引进或吸收改良阶段的产业(如精密化学、精密机械、计算机、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重点扶持,使之成为21世纪初最大的出口产业。第三,将韩国处于萌芽阶段的新型产业(如信息通讯业、环境保护产业和生物工程等)做为积极发展的未来产业。韩国将在有选择、有步骤地开发其若干技术的同时,积极引进和消化尖端技术,从而为最终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奠定基础。[5]
上述日韩两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显示出以下一些共同特点:
(1)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结构变迁,结构变迁推动着经济增长,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贯穿于日韩两国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2)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主导产业及其群体的历史演变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主导产业是随经济发展的阶段而更替的,要改变产业结构的性质,首先要改变主导产业的性质。从轻纺工业阶段到重化工业阶段再到信息化阶段,反映了技术的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
(3)传统产业理论认为,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则是一国兴旺发展的标志。日韩两国的产业演进,遵循着第一、二、三产业优势地位的变化依次递进,服务业地位突出,技术密集型工业结构形成,产业结构水平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4)日韩两国产业结构不是自我封闭式的维持均衡发展,而是通过国际投资、国际贸易、技术引进等国际交流方式,实现与产业系统外的物质能量的交换,以深化国际合作来求生存、求发展,建立国际协调型的产业结构。
(5)在日韩两国工业化的中后期,资金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行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使整个经济向着资源节约和技术、知识密集的方向推进。
(6)日韩两国产业结构演变的顺序依次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演进是基本一致的。日韩两国的快速发展并未超脱这一规律,只是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使每一阶段的过渡时间大大缩短,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日韩两国产业结构转型的经验总结
第一,产业政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牵引力。日韩两国在其发展过程中,能够根据本国国情特点,合理制定并实施产业政策,这无疑是两国产业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迅速趋向高级化的推动力。日本大约每十年左右提出一个中长期的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总体规划。每一阶段都针对经济的变化确立不同的“主题”,产业结构也随着经济变化不断调整。在政策手段上,日本主要通过投资补贴、加速折旧、税收减免、提供长期政府贷款和优惠利率等促进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不断转换升级。韩国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也都有明确的产业结构目标,产业结构调整适时而稳健地进行,顺应和表现了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和必然性,实现了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的转换。正因为如此,韩国才会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创造出辉煌的产业发展业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船舶、汽车、电子和半导体制造业大国之一。
第二,以技术进步引领产业结构升级。日韩两国在产业结构演进中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选择了先模仿、后独创,先低科技后高科技的正确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从引进、消化、吸收技术到自主创新,并逐步建立起了本国的技术创新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大量引进技术,并注重改造和创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战后以来,日本是引进技术最多、收益最大的国家。日本引进的技术十分注重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引进的都是日本产业发展急需的,对提高生产率最有效的先进技术。日本引进技术不是简单地模仿和使用,而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最终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体系。纤维、钢铁、机械、电子、汽车、化学等部门对世界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和改进,都先后对日本产业结构的升级起了重大的作用。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的制造业技术达到了世界最领先水平。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日本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韩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产业技术进步的结果。韩国努力依靠技术进步,促使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换。韩国在近40年中先靠贸易立国,然后又靠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了先进技术,最终实现了自主创新。韩国引进技术与国家产业升级非常匹配,适时调整技术引进的重点。60年代,韩国技术引进以纺织、建材、钢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70―80年代,主要集中在造船、化工、电子、汽车等重工业和新技术产业;90年代主要集中在电子、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工程等电子信息产业。[6]韩国在不同的产业阶段非常有效地引进了本国急需的技术,而且在各个产业阶段里消化和吸收了这些技术,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不断转换升级。正是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技术开发,韩国较快地在部分高技术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建立起了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
第三,重视法律手段的应用。日韩两国产业结构调整之所以有此成效,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依法调整。二战后,日本在每个产业发展阶段,都制定了稳定产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以集中力量有秩序地恢复和加速特定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法既有统筹性,又有动态连贯性。50年代,日本以产业合理化政策为中心,对重点培育扶持的机械零部件产业、电子工业、合成纤维产业等,制定了专门的振兴法,如《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等。这些产业政策法在促进日本重化学工业化、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作用。进入60年代中期,根据日本经济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制定了《特定机械信息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大力推动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80年代日本提出了以“创造型知识密集化”作为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出台了《基础技术研究顺利化法》为创建基础技术研究开发提供了法律依据。进入90年代,通过修改《石油业法》、《电气事业法》,放宽了对石油、电力领域的限制,有效地促进了这些产业的竞争与发展。在21世纪,为了改善大环境,促进企业的创造性经济活动和创立新产业,提出了完善公司法制,从根本上修改商法,完善公平竞争条件所需的法律草案,完善银行法,提出有关支持节能和能源再生的法律等。韩国也非常重视对产业政策进行法律调整,二战后,韩国也制定了大量的产业法,如韩国的《产业发展法》、《流通产业发展法》、《电气产业法》、《电气产业结构改善促进法》、《煤炭产业法》、《软件产业振兴法》、《航空宇宙产业开发促进法》等等。
第四,注重产业组织政策与产业结构政策相辅相成,协调运作。战后,日本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是不断提高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这一目标下,日本产业组织政策的重点在企业合并、改组政策以及中小企业政策两方面,强调企业的大型化、集团化,倾斜于规模经济的利用,特别强调大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这些组织政策形成了富有活力的企业,建立了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弥补了产业结构政策可能出现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韩国产业组织政策的特点是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和市场机制的结合。一方面,韩国政府以大规模直接投资或贷款担保的方式,大量引进成套设备,在较短的时间里,快速组建大企业集团按规模经济经营,培育和扶植大的企业集团打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还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保护,防止过度垄断造成国内市场竞争不足和贫富差距扩大。
第五,对衰退产业进行转型和援助。产业的兴衰是产业生命周期演化和产业结构有序变动的必然规律。日本进入衰退产业的有煤矿、纺织、造船、有色金属等行业。如日本的煤炭开采在历史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从50年代起,日本煤炭资源遭到海外廉价石油大量输入的冲击,煤炭产量大幅下降。日本政府为保证煤炭生产规模维持在一定数量,曾先后九次调整煤炭政策,但最终还是关闭了大量煤矿,促使煤矿及工人转业转产,调整了煤炭产业结构。日本对衰退产业的主要做法是:一是设立萧条产业信用基金,以保证按安定基本计划规定对设备进行处理,以及实施其他措施时所必须的资金;二是给设备调整造成的失业人员和中小企业转产以相应的救济;三是对离职者进行就业指导培训,日本政府在煤炭政策中规定:凡是煤矿退下来的从业人员都要经过再培训,培训由煤炭企业和接收单位负责进行,政府分别给上述单位每人一年工资的3/4和2/3作为培训费,给接受者每人3500元的生活补贴。[7]这些培训措施使失业人员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启示与建议
当前,苏南地区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经济转型期,从产业层面看,尽管近年来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主要产业仍然集中在传统领域,多数产品处在价值链低端,低成本优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贸易摩擦增多,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日韩两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与我国苏南地区有较多相似之处,尤其是两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值得苏南地区产业转型借鉴。因此,苏南地区要充分重视总结日韩两国的经验,针对苏南的实际,找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推动苏南产业结构迅速升级,实现其经济健康发展。
(1)研究和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日韩两国政府正是由于制定了适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有力地推动了两国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腾飞。苏南地区现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同时置身于国外进步技术、雄厚资金和较强竞争力的行业、产品和企业包围之中,因此要认真分析日韩两国实施产业政策的成功经验,从苏南实际出发,制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注重调动企业积极性和自主性的产业政策,注意各项产业政策序列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推动苏南产业结构迅速升级,实现苏南经济健康发展。
(2)重视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从日韩两国产业转型的经验可以看出,自主创新是提升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动力。苏南地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过于依赖国外技术和装备的严重问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非常有限。据报道,苏南地区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以上,而日本在5%以下,韩国在8%左右。苏南对自主创新问题重视得很不够,这方面应该向日本、韩国学习,在引进技术中,真正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变别人的为自己的。不仅要特别注意引进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大技术和关键技术,还要走出一条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路子,使技术“内生化”,从而摆脱对发达国家技术的严重依赖,以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3)产业结构调整应当充分应用法律手段。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日韩两国产业调整的重要经验。日韩两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和推行法治化的产业立法制度,通过立法形式,合理调节产业,促进产业增长,推动经济发展。苏南地区已进入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应重视产业立法,利用产业法促进产业升级换代,用法律来保证产业的发展,使产业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除此之外,对需要扶持和调整的重点产业,应尽可能以法律形式加以个别规定。如对先进技术及新兴产业的扶持措施、劣势企业的退出机制、衰退产业的调整援助方法、过剩生产能力及设备的压缩,都应注意应用法律手段。
(4)加紧实施以产业集中为导向的产业组织政策。日韩两国运用产业组织政策培育和扶持了一批国际一流的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许多重要产业集中度都很高。近年来,苏南各地产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点企业和大公司、大集团的发展速度还不快,在大、中、小型企业之间及城乡企业之间缺乏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重复布点现象比较突出,造成工业结构趋同,影响规模经济效益,苏南企业组织结构的低水平已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因此,苏南地区要注意研究产业组织政策,注意通过联合、重组,发展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大公司,形成以主导龙头企业为重点的规模强大、配套齐全、分工协作且关联性强、产业集中的“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同时,苏南应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综合利用本地区已有的产业,人才、技术优势,进行产业的优化重组和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与规模效应,培育并突出各地产业的优势与特色,以避免各地结构雷同、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5)发挥政府在衰退产业调整中的作用,促进衰退产业人员再就业。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本身意味着随着一国或地区经济的发展,在不同时期总会有一些新产业出现,同时又会有一些老产业消失。江苏在进行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及结构调整过程中,也遇到衰退产业退出和大量工人失业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学习和借鉴日本等国家的经验,发挥政府在衰退产业调整中的作用,政府要对衰退产业实行资金援助政策,通过实施设备调整政策、市场保护政策、产业转移政策,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同时,把产业转型与职工培训结合起来,对衰退产业的劳动力实行援助和调整,通过实行培训、再就业的补贴,促使失业人员尽快就业。
(6)在产业发展上,要特别关注发展服务业和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十五”时期,苏南地区服务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占GDP的比重一直在36%左右,与日韩两国相比差距很大。因此,苏南地区要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使服务业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苏南地区已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必须从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型,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样才有可能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从根本上改变高能耗、高物耗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注释:
[1]日本东洋经济周刊.经济统计年鉴,1997
[2]李毅.当前日本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动向与制造企业的调整和变革.日本学刊,2005(6)
[3]刘静.韩国发展科技经济的经验.全球科技经济了望.2006(7)
[4]韩国国家统计局,主要经济指标,2004
[5]臧新等.日本韩国国内经济与对华直接投资关联性的比较,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3)
国际素食日范文3
素食主义悄然流行
最新统计资料表明,英国有1/6的人口已经或者正在考虑成为“素食主义者”,尤其令人惊讶的是:英国13~34岁的年轻公民中,有10%是素食者。美国素食资源协会2007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1/10的人口已加入素食人群中,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约470万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很多美国人外出用餐时会点全素菜肴。
素食主义源远流长
流行于亚洲数千年之久的佛教,提倡身心修行,其中饮食中绝对戒除荤腥。佛门有道高僧,往往寿命超过百岁。中国早在夏商时期,就有初一、十五吃素的习惯。古人吃素,“代表了先民们对大自然的敬畏,更代表了人们对健康理念的推崇”。
中国古代养生提倡:五谷为主,五畜适量,不宜失豆,五色杂蔬,瓜果辅之。其实就是最朴素的素食理论。事实也证明,通过素食,体内胆固醇含量可降低,还可降低血压,降低身体内的乳酸含量,这就意味着素食可以缓解疲劳。
古代道家提倡“辟谷”,经历代验证,经过几天辟谷,肠道得以清理,确实有益健康。如今,“断食”排毒被视为一种疗法,断食者每天只喝蔬菜汁、水果汁,不进主食,经过几天调整,身体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其实也是素食有益的又一证明。
素食影响健康吗?
曾经尝试过素食的刘女士,至今仍是很不解:“我相信排毒理论,尝试过素食,但两天以后,就头昏眼花,感觉浑身绵软无力,我坚持不了了……”
营养学家表示,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急转弯,不恰当地突然素食,而导致的热量摄入不足或营养不良的出现。吃素,可以从半荤半素,少荤多素,慢慢“转型”。不能急于求成。
目前国际素食界将素食分为:1、全素素食,即最严格的素食主义,只吃蔬菜、谷类、豆类、水果等植物性食物;2、非全素素食。指饮食中还含有牛奶和鸡蛋的素食。3、目前,出现了“新素食主义”,即食用含有丰富营养素和微量元素的素食为主,辅之以乳制品、蛋、鱼和少量的鸡肉,在保证机体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偏向于素食,以达到平衡膳食的目的。而这种素食主义,也是营养专家们最为推崇的。
曾有奥地利一位病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在出生时,脑内包含了140亿个细胞,但大部分并非经常活动,而处于潜伏状态,若可以透过一些物质提高脑部细胞的活动能力,便可以提高思考能力。植物中的麸酸、维生素B1、B6、B12、泛酸等,都可以成为脑细胞活动的原动力,这些营养素更多地是在大豆、小麦、豌豆、蔬菜等植物性食品中的含量比较丰富。韩国科学家研究也表明,吃素的人,或许更聪明。
人吃了太多的肉会怎么样呢?人与其他肉食动物不同,人的肠道过长,吃进的肉类需要更多的胃液来消化,但人类的进化缺陷就是:人的胃酸,比其它肉食动物要少。这就意味着人其实并没有办法快速地消化肉食,一旦吃进肚子里的肉腐化,就会容易导致病变。有害病菌在胃部的繁殖,是诱发胃癌的原因之一。对胃癌患者,医生的一般建议往往是:尽量少吃肉。
在吃肉方面,人还是真的没法与狼之类的凶猛动物相比。所以,喜欢肉食的人,最好还是有点节制为妙。
有的医生认为,胃功能一旦透支,那几乎是不可逆转的。
营养学家认为,保健的第一原则是多吃高纤维食品,不少专家建议:越是年纪大,越要转变饮食模式,少肉多素。
合理搭配 讲究营养
世界卫生组织曾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召开的国际心脏健康会议上发表过《维多利亚宣言》,当时就提出了“合理膳食”的说法。专家强调的是:吃素也要科学,要搭配合理,素食对健康有益,搭配失衡,适得其反。
营养学家总结出一个素食口诀:一、二、三、四、五,红、黄、白、绿、黑。其实也就是平衡膳食的口诀。解析开来就是:
“一”是指每天喝一袋豆浆或者牛奶;
“二”是250~350克碳水化合物;
“三”是指高蛋白。蛋白不能多也不能少,豆制品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
“四”是指每周吃4次粗粮。
“五”是指500克蔬菜和水果。
“红”是指1天1个西红柿。
“黄”是吃含维生素A的黄色蔬菜,包括胡萝卜、西瓜、红薯、玉米、红辣椒等等。
“白”是燕麦粉、燕麦片。可以降胆固醇,降甘油三脂。
“黑”是黑木耳。可以降低血液粘度。
国际素食日范文4
“一年常有当令菜,四季不乏地头鲜。”这里常备有多种鲜蔬瓜果,并以倡导自然美食弘扬国学文化为宗旨和特色。
但是,打开叙香斋的菜谱,红烧肉、水煮鱼等鸡鸭鱼肉的字样赫然在目,这里不是素菜馆吗?怎么还会做这些菜呢?但周围的客人却是心安理得在用餐,而一位客人正在专心致志地啃着叙香斋的招牌“羊肉串”。
后经叙香斋店长夏小姐介绍,其实这些菜肴都是用地地道道的素食原料加工烹饪而成的。单看一组组照片,其颜色,形状与非素食食品并无二样,而在味道上也足能以假乱真,达到色香味俱全。
“这些食品都是由蘑菇、魔芋、豆类、海藻、高山野菜为原料做出来的。”夏小姐说,“所以,完全可以让消费者吃的满意、放心。”
可见,现在的素食,已经有别于往常瓜果蔬菜、白菜豆腐式的斋饭概念,一种新素食主义已经在兴起,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现代人也开始对素食情有独衷。
新素食主义
在医院上班的李小尹是2006年加入素食一族的。
“叫一桌生猛海鲜只能证明那是个暴发户,中国人是穷怕了,饿坏了,口袋里有点钱就开始想着鱼啊,肉啊的,其实去五星级饭店里要几碟小菜,慢慢吃才真叫酷。”
在她看来,素食在现今的社会语境下,代表着与环保、动物保护一样的“不受污染”的文化品位和现代意识。
李小尹承认,刚食素时,很不适应,以前鱼肉吃多了,现在顿顿吃素看绿的,心里面都要与大鱼大肉的诱惑作斗争,“嘴痒心里也痒痒的。”
坚持一段时期后,“大概是两个月吧”,她发现了食素的许多妙处,“每天的心情似乎平静很多,不再像以前有那么多的狂躁不安。”从这以后,她成了一个连鸡蛋也很少碰的严格素食主义者。
“这也挺好啊,今年猪肉涨价难为多少人啊,但就是管不到我这里来,既健康又环保,还经济,一本万利。”李小尹笑了。
像李小尹这样绝对戒荤的素食者并不多见,其他人也很难效仿并坚持,“而且非得严格食素,肯定会有很多不方便的时候后,比如应酬时一到饭桌就难以下筷了。”在高校工作的张婷并不认可李小尹这样过于绝对的做法。
但是,更多的素食主义者找到了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并非单纯摒弃荤腥,而是以含有丰富营养素和微量原素的素食为主,辅之以乳制品、蛋、鱼甚至少量鸡肉。
“新素食主义”在现实生活中更具可行性,自然要受到越来越多的都市女性的追捧。
在普通人看来,新素食主义者中女性比例应该远高于男性,但北京唯一一家自助式素食餐厅叙香斋的夏小姐告诉记者,事实并非如此,来店消费的顾客中男性比例并不比女性少,尽管很多男性顾客也是受女友影响光顾素食店的。
其实,新素食主义者包括了很多群体,除了因民族习惯、宗教习惯以及因保健需要而忌食荤腥人群和追求美容效果的女性外,还有一部分中青年人,他们厌倦了都市的喧闹与拥挤,厌倦了餐桌上日益增多的鱼肉海味,希望从素食中寻觅一缕清香,一份恬静,“另外还有一部分高素质的白领,甚至金领等。”夏小姐介绍,这部分人群吃素食主要是追求一种高品质的生活。
据调查显示,如果有素食专营店的话,96%的人将会前去品尝,在尝了我们带去的样品后,87%的人明确表示将经常购买。
同时,记者了解到北京的一些素食消费已经升华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
如位于东直门北小街草园胡同里的百合素食香草园店,原隶属于北京四海经典文化传播中心,是以推广全球诵读中外经典为主要活动的文化机构。目前正在推广其大中华文库活动。而当时成立百合素食是因于有人建议素食文化也属于经典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便成立了今天的百合素食,弘扬中国素食文化。
风靡京城
叙香斋店长夏小姐介绍,从04年以后,北京的素食店多了起来。在这之前,北京地区500平米以上的素食店只有10多家,而近来,已发展到三十多家。
据调查,上海、深圳、台湾等地的一些素食餐馆已呈现供不应求之势,尤其是一到节假日,生意更是火爆,要想有座,需提前2~3天预订才行。
相对来说,北京地区素食市场发展空间还比较大。吃素开始成为生活品质的象征。
叙香斋是目前京城唯一一家定位于自助式的素食餐厅,占地1000多平方米,无其它分店。价位58元每位,有中餐、西式点心、海鲜、饮料、水果等等。
现在,这里也成为商务人士聚集的场所,其商务套餐可以达到人均消费1000元的消费标准。另外,在这里不出售白酒,顾客吃得健康,招待亲友、言衷洽商,完全是高品位的享受。
在这里,每天中午客流量较多的时候可以达到200人以上。素食的品种及花样也是让人耳目一新,龙虾刺身、苜蓿芽手卷、罗汉斋佛门名菜、冰镇芦荟等,清蒸尤利鱼…….。
记者又随机采访了一些客人,除了个别客人是听朋友介绍来尝鲜的,其他客人都是回头客,经常光顾素菜馆。他们的回答惊人地一致:素食里面不含胆固醇。
“从前的顾客以居士为多,现在35岁左右的中年人在店中也多了起来,因为他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比较关注,吃素可以预防富贵病。”夏小姐称。
而瑜伽练习者为了得到身心健康,除了呼吸和姿势之外,也很重视饮食。许多瑜伽研习者认为,一个人吃的食物不仅影响他的身体,同时也影响他的心灵和意识,所以瑜伽推崇健康的素食。
清淡赚钱
一碗青菜豆腐,两三碟青豆黄瓜,不少人疑惑一片清淡世界中到底有多大的市场。
“现在吃素的人现在已越来越多,年龄层次也越来越低,开间这样的专门店,由于针对性比较强,自然会吸引众多素食者,生意定会不错。”叙香斋的夏小姐说。
据了解,深圳到素食餐厅的价位一般都保持在40―70元水平,其利润空间可观。
而目前的中国素食市场,除了几个一线大城市有少量的素食餐馆外,绝大部分地区是一片空白。
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目前福州只有几家专门经营素食的餐饮店。一家是位于省体育中心附近的积善斋,另一家是位于省府路上的食锦斋,号称福州素食第一家,已从业近十年,原址在津泰路上。另外,鼓山涌泉寺和西禅寺内也经营素食餐饮,除此之外,位于福州乌山路的黎明大酒店等也兼办素食宴席。
据介绍,福州素食店生意大都不错,如一家寺庙的素食餐厅,每个月平均能办50多桌的素食宴席。据悉,一桌300元的素食宴席,原料费用只需70多元,利润可观。夏小姐介绍,对于素食店而言,只要熬过开业初期的阶段,以后生意都会好起来。福州南普陀寺附近一带总共有4家素食店,主要做香客的生意,每家店都生存得挺好。
市场存在并不意味着就能做好并赚钱。在夏小姐看来,做素食还需要很巧的厨艺。
“做素食讲究的是巧字,虽然仅仅是豆腐、蔬菜瓜果,但是样式也要丰富,素食品种五花八门,很多店子可以提供100多样不同的餐品。”
据悉,很多素食餐厅厨房员工每个月的工资在一万元以上,店里的主厨更是高薪请来的师傅,“这个师傅已经吃了很多年的斋。对于做菜的原料及佐料等了如指掌,请他们来就能保证餐品的质量。”
趋势
据中新社调查,中国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吃肉太多。目前有关部门调查显示,中国城市居民膳食结构基本不合理,动物性食物消费过多,素食物仍显不足。
在英国,六分之一的人口已经或正在考虑成为“新素食主义者”。其中13~34岁的公民中十分之一是素食者。据美国素食资源协会200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加入到素食人群中,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约470万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联合国食品和农业组织公布的报告则显示,美国20%大学生追随素食主义,其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另有55%的美国人外出用餐时会点全素菜肴。
香港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艺人)加入茹素行列,这被认为是一个好的开始,年轻与偶像的力量会为素食带来许多新的分子。而香港的素食主义者受了国外潮人的影响,又与有机环保的饮食运动有着莫大的关系。潮人除了在保持健康苗条的身线之外,也为健康饮食做了一个标榜。
据说,在香港,200多家素食馆生意兴隆;在台湾,全岛素食者超过200万;在美国,有1200多万食素者;加拿大多伦多素食协会的会员5年增加了1倍多;1/6的英国人已经或正在考虑成为素食者;在德国,素食连锁店遍布大街小巷;现今意大利共有150万名素食主义者。
今年3月19日在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上,素食界已打算编制素食认证标准,食品含量不合格的素食将不能被标为素食食品。
国际素食日范文5
作为济南成功女士的时尚盛会,云集了济南各界的成功魅力女性,金秀梅就是这台盛大晚会的女主角。高贵典雅,举止大方的金秀梅从红色地毯上走来,接受了本刊心理专家李小舟的独家采访。
金秀梅女士在本年度已经接受过本刊的专访,《减肥女王金秀梅的幸福生活》(2011年第4期)一文受到读者好评。本文是续篇。
李小舟:中国名媛时尚文化巡礼济南站,是菲亚公司和中国名媛俱乐部共同举办的名媛时尚文化巡礼,在济南引起轰动影响,您做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金秀梅:作为主办方,我们菲亚美容连锁机构携手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妇联、市女企业家协会、金朝阳财富俱乐部、广发证券、金伯利钻石、七彩云南等多家单位,在泉城组织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名媛盛会”。我的初衷一是为山东济南的名媛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二是为优秀女性搭桥,让大家找到更多的合作机会,让女性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引领魅力女性新时尚。济南是个相对保守的城市,我们通过在山东三地的名媛巡礼活动,在济南带起一阵时尚风潮,引领时尚品质生活,这次名媛巡礼活动奠定了菲亚公司在美容行业的地位。
中国名媛时尚文化巡礼只是我们的系列活动之一,同时我们还举办了“色彩人生”之幸福女人全国公益科普知识讲座;“魅力名媛”之嘉宾酒会;“名媛与身心健康”之专题报告《排毒与健康》;与民建济南市委妇委会等机构联合举办,庆祝以女性文化为主的社会活动,推动女性生活方式的整体健康。
李小舟:菲亚公司与中国美容、减肥行业同步兴起与发展,靠什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金秀梅:菲亚美容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专注减肥行业企业、第一家系统服务加盟商企业、第一家成立中国店长俱乐部的现代美容美体连锁机构。
菲亚公司总部设立于美丽的泉城济南,从事美容业起源于1991年,公司成立于2002年,现有市场网络已覆盖东北、山东、深圳、新疆、杭州、无锡、江苏等11省市。公司产品及项目屡次获奖,菲亚纤姿五妙减肥被评为国际美容产业绿色产品。
自1991年菲亚纤姿开创以来,数十万计的人们通过我们的服务成功实现健康减肥和提高健康状态的愿望,在改变顾客内在和外在健康的同时,更找回了自信和对成功的渴望。目前菲亚公司拥有直营店10家,加盟店600余家,公司自主专营项目为菲亚纤姿五妙减肥。作为一家集减肥、美容、美体、健康理疗为一体的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其特色项目的同时,更为热爱美容事业的有志之士提供最佳的事业机会,让其在拥有高品质的健康人生的同时也拥有了辉煌的事业。
李小舟:你的员工说菲亚公司是女人成长和美丽绽放的摇篮,如何理解这句话?
金秀梅:我在减肥美体领域打拼20多年,成就了自己,同时也要成就公司的每一位员工。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菲亚和员工是“命运共同体”,我根据员工的需求,帮助员工规划未来事业和愿景,落实公司高管利润分红,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和愿望。
在菲亚枣庄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菲亚枣庄店的一个平常顾客,感觉菲亚的服务产品好,就想开一家加盟店,我的团队从最初的选店到内部管理到服务项目,手把手把这位顾客从一个幼儿园老师扶持到美容院老板。现在,她从一家小小的店面发展到目前有4家连锁美容院。
梁艳也有4家连锁店,第5家店面目前处于选址中。她是菲亚公司的早期员工,做过菲亚直营店,跟我来济南做过公司市场部美导,后来结婚回到老家,开设了自己的美容院。她多年的辛勤耕耘,加上我们之间的亲密合作,如今的梁艳已经成为当地美容业界首屈一指的人物,她的店面也占据当地的半壁江山。
小张没进公司前是一名典型的家庭主妇,生完小孩后,身材走样,人也成了黄脸婆,经济上完全依赖老公,夫妻问题越来越大,吵架是家常便饭。有一天小张走进菲亚,工作几年后,成为美容顾问的她,身材越来越苗条,收入越来越高,现在已成为菲亚枣庄二店的店长,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夫妻感情也融洽了。小张常说,感谢菲亚,让我活出了女人的味道和自尊!
在菲亚,女人的收入和自己的生活也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很多女性朋友纷纷走进菲亚,与我们形成合作关系,在菲亚里绽放自己!
李小舟:21世纪肥胖已被列为流行病。于是都市盛行减肥,然而效果却难遂人愿,“减肥”是必须的吗?“五妙减肥”是什么原理?
金秀梅:肥胖是美丽与健康的大敌。“胖”曾经是富态的象征,是健康的表现。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胖得过了度,就成了肥胖病。肥胖病不仅在身体上给人以严重的伤害,也在精神上给人以沉重的打击。目前,肥胖已经与艾滋病、吸毒和酗酒并列为世界四大生活难题,被公认为困扰人类健康的重要顽症之一。据“国际肥胖问题工作组”公布的数据显示,地球上每4人中就有1人过于肥胖。具体而言,全球3.12亿人体重超标,17亿人应该减肥。报告指出,全世界肥胖人口已超过饥饿人口,肥胖已经成为困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据统计,全球将近三分之一的死亡案例与肥胖、缺乏锻炼和吸烟相关。个别案例中,一些生来肥胖的人比常人早死5~8年。
当人们认识到肥胖的危害后,减肥是必然的。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饮食习惯正在改变,早上吃油炸方便食品,中午在外吃饭,晚上酗酒,肉食、脂肪蛋白过多……这些饮食习惯导致蔬菜摄入量不足,营养不均衡,使体质成为酸性。可以说“成人病就是蔬菜缺乏症”!于是素食主义者开始大行其道。
美国饮食协会(ADA)认为,素食有益于健康,合理素食能减少某些慢性病的危险性及其症状,尤其是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某些癌症。素食中的饱和脂肪、胆固醇和动物蛋白含量比较低,而其中叶酸浓度高,维生素C、E等又是天然的抗养化剂。
超素食主义则是指超越素食主义,摒弃素食营养之各类弊端,从素食中采集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经科学配比,有机融合,从中合成适量的VDS(素食纤体自然素)作为辅助,按照科学的正常食谱并以此作为人类日常饮食的生活方式。
菲亚纤姿五妙减肥正是运用超素食主义观念,结合国际减肥领域最新科技成果,通过增强机体代谢,改善其能量转化,使机体调整到一种消耗自身脂肪来维系生命的状态,同时运用中医经络疏通和菲亚纤姿塑身纤体仪,分解燃烧脂肪,促进脂肪消耗与排泄,从而科学地管理好、规划好人体脂肪的正常代谢,养成一个正确的生活习惯,达到永久不反弹的目的和效果。
李小舟:菲亚纤姿“五妙减肥”与其他减肥方式有何不同?
金秀梅:首先理念不同,减肥是健康管理的过程。可以说,我们菲亚的“五妙减肥”五位一体、妙不可言。五妙减肥分为三步曲:第一步快速瘦身减体重;第二步精雕细琢塑体形;第三步长期保持永不反弹。
快速瘦身减体重运用了祛、补、护、控、调的“五大减肥原理”:祛除体内多余的脂肪和毒素及顾客不正确的饮食习惯;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及顾客的自信心;护理皮肤和容颜;控制体重永不反弹;调整不当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
妙不可言的特点是身心双减肥。把生理减肥与心理减肥同步推进,在减肥过程中,充分研究消费者的心智,纠正其对减肥的错误观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采取科学合理的减肥手段,增强减肥信念和持之以恒的信心,从根本上达到健康减肥不反弹的目的。
李小舟:你把“减肥”提升为“健康管理”,提出“减肥不是减重”,其内涵是什么?
金秀梅:我创立五妙减肥,提倡减肥不仅是减重,推广的是超素食主义、健康管理的理念,让大家理解了减肥不是多减一斤少减一斤的问题。我们之所以将单纯的减肥提升为健康管理,是因为比体重更严重的问题是内脏脂肪超标,这将导致心脑血管等疾病,危胁健康。而我们的理念就是通过减皮下脂肪,达到减轻内脏脂肪的目的。也就是通过中医经络疏通、仪器理疗、运动、内调食品,多管齐下才能真正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的通道,气血又是维持人体营养健康的保障,当经络堵塞的时候气血就会运行不畅,脏腑的机能也会下降,代谢功能紊乱,脂肪的堆积就会越来越多,身体的体质也会下降,容易生病,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就会形成疾病,年深日久就会危及生命。像中医说的“经络不通乃百病丛生的根源”,所以一切都要从疏通经络开始。三焦(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不通在形体上对人最明显的影响是,上焦不通虎背熊腰,中焦不通大腹便便,下焦不通则是典型的“大象腿”,极大地危害了女性的美与健康。
要想达到理想的塑型效果,需要“消除经络瘀堵、重点部位重点打造、长期保养”。因为每个部位的脂肪构成和受力程度不同,要求我们要用不同的手法去打造而且要有不同成分的产品去配合。具体实操时做胳膊重点打通上焦,连同背部膀胱经;做腹部重点疏通带脉(绕腰部一周);做腿部重点疏通肝、胆、肾经、膀胱经,通过此种方法做一次就有一次的效果,顾客通过目测即可验证,真正的用效果说话。
身体护理就像面部护理一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己的面部好不好看,有没有光泽度,然而却很少有人关注自己的身体需要定时做养护,你付出多少身体就会回报给你多少,所以也要像关注面部一样关注自己的身材,只要长期坚持科学的生活和膳食习惯,相信一个苗条健康的身体会永远陪伴您!
李小舟:把“菲亚五妙减肥法”作为创新技术收入书中,作为引领健康减肥新时尚的标志,你作为“五妙减肥法”的创始人是否有心理压力?
金秀梅:是的,作为引领健康减肥新时尚的标志,我既自豪也有压力,但我的动力和信心远远大于压力。因为这套技术我是亲身尝试和体验过的,所以可以很坚定地对姐妹们承诺!
今年,我们除了金牌减肥项目外,还将面部护理系统及养生系统等项目相融合,让顾客享受全方位的服务。现代人的压力普遍过大,心理问题和内心困惑增多,我们定期邀请专家给顾客会诊传授保健养生、预防妇科疾病及心理健康等知识,给顾客送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送心理支持。让女性朋友在享受健康美容的同时,也获得身心的放松,这种“多重服务”很受顾客的欢迎。
因为专业,所以有足够的信心。我们推广的超素食主义、健康管理的理念,让顾客真正看到效果,感觉到身体在好转,承诺也就成了菲亚纤姿诚信的标志。到现在,我们的承诺已经坚持了20年。
金秀梅简介
济南菲亚纤姿美容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菲亚纤姿五妙减肥品牌创始人
中国国际减肥美体行业协会理事
2007年被中国国际减肥美体行业协会授予行业理事荣誉称号
2008年被世界传统医药文化保护与发展委员会授予健康大使及杰出成就奖
国际素食日范文6
有关春节,最至高无上的表现形式莫过于年夜饭。“年夜饭”早已超出了“吃”的范围,它代表着幸福憧憬、中国人最内核的向心力、人与人之间的温馨。
在中国人的饮食史上,年夜饭地位至高无上,承载着中国的食文化、年文化和礼仪文化等,内涵十分丰富。据《吕氏春秋・季冬纪》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除“疫痨之鬼”,这是除夕的由来。那时的人们认为,年夜饭有逐疫、驱邪和健身的作用。而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写的《风土记》:除夕夜,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夜达旦不眠为“守岁”。古人吃年夜,喜欢桌上放一只烧得很旺的火炉,全家人围着火炉吃年夜饭,因此被称为“围炉”。
明清以来除夕的食俗,南方和北方有了明显的差别。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在南方,年夜饭则更加丰富。年夜饭是一种殷殷亲情累积凝注的仪式,因其累积的凝注,才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
鉴于年夜饭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寻一处合适的地点,在味蕾的饕餮和优美的环境中完成这一重要仪式。
朴实才是真华丽,人们在年夜饭中应该不断被撩拨起味蕾的记忆,让有关故乡和情感的元素不断发酵,继而沉淀出年夜饭的真谛:这顿饭早已超出了“吃”的范围,它代表着幸福憧憬、中国人最内核的向心力、人与人之间的温馨。
朴实就是华丽:
传统中餐的家宴气质
想象一下,十亿人,广袤土地不同角落布满餐桌,菜肴因地域不同而迥异,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其乐融融。
在对于食物的追求上,中国人有着超出食物本身的想象力和特别的艺术见解。
地球上绝大多数国家菜系,菜单取名都是以食物的原材料,辅以烹饪手段,例如,比目鱼配烤土豆、瑞典式烟熏鲑鱼。
唯有中餐例外。
中国人把丰富的热情,灌注在我们耳熟能详的菜谱里:佛跳墙、金玉满堂、百鸟归巢、龙虎斗、翡翠虾仁、蚂蚁上树,每一份菜谱都是想象力的集合体,每一道菜都是美味的汇聚。
推荐餐厅1:皇城根内府菜
推荐菜品:烤鸭、京酱肉丝等
再也不是全聚德烤鸭独霸天下的日子了,皇城根内府菜的烤鸭绝对可以与之媲美。京酱肉丝也是首选菜,肉丝精选,酱是正宗黄酱,薄饼以鸡蛋制成,仔细看,每截肉丝的长度粗细趋于一致,细节方显大气。
推荐餐厅2:济南索菲特银座大饭店
招牌菜品:砂锅牛肉汁海参、龙井熏澳洲牛排、石锅小炒带皮羊、水晶虾仁
百花园中餐厅设有4间别具风格的中式包房,用餐环境私密宜人,推出年夜饭套餐,多款正宗鲁菜及时令海鲜随便选,带来传统美食和节日的激情碰撞。新鲜食材、绿色烹饪。银顶旋转餐厅360°巨幕视野,将泉城山、城、湖的壮美景致尽收眼底,丰盛的中西式美食自助盛宴在全开放式美食料理厨房焕新绽放,新鲜直供的国际美食及本地特色美味,辅以菲律宾驻场歌手生动演绎,给您和家人带来非凡的视觉、味觉和听觉的完美享受。
推荐餐厅3:云侠龙虾甲鱼馆
招牌菜品:甲鱼火锅、“老鸹撒”
位于七里河路上的云侠龙虾甲鱼馆红火得不分季节,夏有龙虾、冬有甲鱼火锅,中秋还有肥蟹。甲鱼火锅是一锅纯净水配几味滋补中药,将章丘白云湖的甲鱼分解入锅,熬出的清汤鲜美无杂味。将内蒙古乌兰察布运过来的上好羊肉在甲鱼汤中涮片,肉质松软爽口。当你以为残羹冷炙无可留恋时,偏偏店家不甘休,做出一锅“老鸹撒”,迟钝的味蕾和肠胃于是满血复活。云侠龙虾甲鱼馆把美味和实惠做到了极致,是春节温补的好去处。
推荐餐厅4:海底捞火锅
招牌菜品:各种锅底菜品以及抻面小哥
新郎大厦和连城国际的海底捞仍然经常爆满。火锅大概有一种百搭气质,天冷天热都合适,一个人吃是对自己负责不将就,一家人吃是花好月圆合家欢。
与胃不薄,与眼不舍:舌尖上的异国情致
年是中国年,但餐饮大可打开国界。只要味道好,西餐又何妨?打破“初一饺子初二面”的习俗,妈妈们还乐得清闲呢。
如果你是忠实的“味觉审美爱好者”,再浓郁的年味也不能阻止你寻访美食的脚步,地球的照片就是一幅美食地图。如果无法动身去地中海岸或者热带丛林,就让味蕾漂洋过海吧。
春节期间营业的异国餐厅为我们多提供了一种美食可能。这可不是凑热闹,你看圣诞时,火锅店老板不也告诉你“满了,等翻台吧”。
推荐餐厅1:意大利布诺西餐厅
招牌菜品:那不勒斯白披萨、海鲜意面、布诺特色沙拉等
布诺餐厅的创办者拥有一半意大利血统,所有主要食材一律原装进口,老板甚至从意大利搬来了燃木烤炉与和面机。白披萨饼皮薄,芝士厚,夹杂其间的蒜末微辣,几种材料完美融合在一起。碳烤鸡翅有炭火印记,味道独特。特色沙拉用料简单,却有微妙的美感。
推荐餐厅2:玲珑泰泰式餐厅
招牌菜品:咖喱皇炒蟹、冬阴功汤、菠萝饭、芭提雅烧鸡等
玲珑泰由泰裔总厨主理,餐料绝大多数都是从泰国进口。咖喱皇炒蟹咸鲜中带微甜,蟹肉滑嫩芬香,椰浆和咖喱的滋味充分融合。冬阴功汤色泽澄得明艳,鲜菇、虾与红果等配合得恰到好处。细品之下,一股奇香怪辣冲上脑门,酸辣外带着海鲜的清甜,是冬季开胃暖身的好享受。
推荐餐厅3:乐滋西餐厅
推荐菜品:德克萨斯猪肋排、肉眼牛排、罗宋汤等
乐滋是年轻海归创办的北美风格西餐厅,融合了部分酒吧和咖啡厅功能,为20-40岁人群提供美食和休闲之处。
乐滋美食注重原汁原味,以丰富的调料激发原料本身的味道,在制作上不吝气力。德克萨斯猪肋排选择进口原料,以秘制酱汁腌制12-24小时,再加以制作,呈现地道的北美口味。罗宋汤的底汤是牛骨汤,经过6-8小时煨制而成,并通过3次过滤,以去除汤中浮油,以此制作的罗宋汤酸甜可口、浓香味美。
乐滋注重餐饮细节,比如热菜上菜温度控制在37度以内,沙拉等其他则控制在15-24度之间,以保持良好口感。
素食:肠胃的清规戒律
传统上的过年菜鱼备,除了好意头,还有解馋的功能。但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愈多现代人希望用素食中和一下多肉多油多盐的年菜。所以,寻访素餐厅就变得很有必要。
正宗素食店要“无烟、无酒、无蛋、无肉、无味精”,同时也无“五辛”,即大蒜、葱、韭菜等辛味调料。但是素食绝非深山古刹里的清汤斋饭,你可以在这里品尝惯常餐桌之外的风味,让嘴巴和肠胃“戒律”一下。
推荐餐厅1:朵朵开素食
招牌菜品:铁板牛排、烤肠、朵朵开小炒
朵朵开素食餐厅开在县西巷附近、后宰门街的巷弄内,小小门脸,清幽静默。室内装修颇为文艺复古,西墙是一整面手绘墙,莲与原木桌椅呼应。
菜色只有20道左右,多为青菜或者菌类或者豆制品。仿荤菜很出名,铁板牛排、糖醋鱼等,均用豆制品制成,口感微妙。蔬菜汤碧绿清爽,里面悬浮着玉米、金针菇、火腿丁,食材新鲜,入口清新。
推荐餐厅2:佛山院素食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