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贴秋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立秋贴秋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立秋贴秋膘范文1

有朋友问我立秋吃什么,北方人讲究立秋吃肉食贴秋膘,为的是抵抗冬天的严寒。夏天体重减轻的人,或是体虚瘦弱的人,吃酒糟鸡贴秋膘可以说一贴一个准。别怕做起来麻烦。一次做一份,可以吃一个星期。每天一小碗,不用太多,好气色就能吃出来了。

我家在南方,并没有这个习惯。只是随着时令的变换,适当调整每天的食谱。

我家夏天的时候,很少吃炒菜。各种蔬菜或生拌,或焯着吃。肉禽蛋类则蒸、煮或煲汤。夏季脾胃弱,这样吃能减少火气,好消化,不油腻。

立秋前后则改变了做法,有炒有炸,增加了食用油和蛋白质的比例,豆类、肉、蛋,样样俱全。立秋了,人体的阳气开始收藏,这时候吃点营养丰富的东西,比较容易吸收。

因伏天还未全消,故仍用荷叶粥健脾去湿。木须肉里边放了不少木耳,润润肺,预防秋燥。还有一道泡豇豆,酸酸的,秋天属金,恐克肝木,应多吃酸味食品,倒也应景。

我跟母亲笑言:北京人都要贴秋膘,冬天来了不怕冷,入乡随俗,你也推荐一道能有效贴膘的菜吧。

母亲想想说,那个十全大补的药膳,从前我们给病后体虚的人吃的,倒是适合用来贴秋膘。

这道十全大补膳,其实就是酒糟鸡。不过做法与一般的不同:

整只柴鸡切块,加少许盐腌半小时入味。放油锅炸熟捞出。另用一锅放入醪糟,不要加水,把鸡块放进去,煮开后起锅。

注意醪糟要用稠的,也就是连水带米一起下锅。醪糟的量不要太少,要能够淹没鸡块。

母亲说,以前给病人吃这道药膳,是把它储存在瓦罐中,每天取出来吃小半碗,吃一段时间,病人的身体就能养好了。

看似很简单的菜,为什么说它是十全大补呢?

因为鸡肉和醪糟,都是大补的东西。

鸡肉滋补,它的补益作用很全面,既能补气,又能补精,还能补脑,病后吃有利于身体恢复,产妇吃能补气血,小孩吃能增长智力。黑色的乌骨鸡还有补肾的功效。而普通的家鸡肉则特别养胃,虚寒胃病的人最宜多吃。

立秋贴秋膘范文2

1、“立秋,贴秋膘。”这是北方的一种民俗,意为熬过苦夏的人们,秋凉之后,又可以进补了

2、关于立秋要“咬秋”和包饺子的习俗,立秋,民间素有“秋膘”一说,过去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这与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无关系。“民以食为天”,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而且这天,大人们总是告诫小孩子们,不要吃黄瓜,吃了会变瘦的。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伏天人们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肥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饺子、炖肉、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3、除了“贴秋膘”,和“咬春”一样,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来源:文章屋网 )

立秋贴秋膘范文3

每年8月7日或8日是立秋节气。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

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立秋,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作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

贴秋膘

贴秋膘,慢慢来

秋天,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所以,秋季宜吃清润甘酸和寒凉的食物,寒凉能清热,甘味食物的性质滋腻,有缓急、和中、补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敛、生津、止渴等作用。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应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莲子、山药、藕、平菇、番茄等。

经过一个夏天炎热天气的折磨后,立秋过后,很多“苦夏”、在夏天里食欲比较差的人食欲会逐渐好转,胃口也变大了。不过,此时胃肠的功能仍然较弱,还没有完全调理过来,如果吃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因此吃肉要适当,最好等到天真正凉下来以后,再多增加肉食。

此外,贴秋膘要注意体内的酸碱平衡。正常人血液的pH应呈弱碱性,但是,如果大鱼大肉等酸性食物吃多了,超过了机体的耐受程度,就可使血液发生酸性偏移。在吃肉的同时吃些时令蔬菜、水果以及豆制品、杏仁、栗子等碱性食物,可以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

贴秋膘也要与时俱进

贴秋膘的说法由来已久。我们的老祖宗之所以把“补”看得很重,并推崇“秋季进补”,与当时特有的环境是分不开的:首先,过去老百姓的生活都很清贫,不少人连温饱都难以解决,人们普遍存在三大营养素供应不足的问题,的确需要补一补。而进补的食物通常都是鱼、虾、羊肉、鸡蛋等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在当时的情况下,多吃这些食物的确能起到“补”的作用。

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能量过剩,而非能量供应不足,大多数孩子不是消瘦,而是超重。所以,与时俱进也应该体现在饮食、营养上。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所形成的“补”的说法,已经不适合物质丰富、营养过剩的现代了,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补。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丰富的蔬菜、水果、豆类、薯类和杂粮富含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除了吃适量的肉类外,这些食物也可以适当补一补。

秋老虎

秋老虎来了!

秋老虎是我国民间指立秋以后短期回热的天气,表现为天气连日晴朗,日射强烈,重新出现暑热天气,人们感到炎热难受,所以称为秋老虎。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2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秋天也要防痱子

虽然立秋代表着秋天的到来,但是,立秋过后仍然还要经历一段比较热的天气,所以有秋老虎一说。天气热,孩子就会出汗,当然就有可能长痱子。加上孩子是纯阳之体,如果一入秋家长就急着给孩子加衣服,很可能会令孩子因为多穿衣服而捂出汗来,长痱子的机会也就增加了。所以,即使入了秋,也不要急着给孩子加衣服,而且孩子出汗后,要及时给他擦掉,并换下汗湿的衣服,这样就能避免长痱子了。

立秋贴秋膘范文4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北平的秋天没有一样不令你满意的”。秋日的北京才算得上是极具天时地利的皇城,艳阳高照,却恰到好处,映衬着纯蓝色的天空,所有景致的气色都变得异常的鲜艳圆润,就如老舍所言,没有一样不让你满意的。

钓鱼台银杏大道的黄叶,妙峰山的红叶,良乡肥大的栗子,丰台的秋菊,与俊美的学生共同组成了这一组唯美的京城秋景。

京城的秋景就好像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不断地用阳光和风声在你的耳边窃窃私语,就好像是在跟你讲述秋日的故事一样,抓着你,拉着你,粘着你,要让你去感受这独特的京味儿。

贴秋膘

每年立秋之时便是夏日的终结,也是秋日的伊始。随着立秋的到来,京城人士总是有一个不能忽略的活动,那就是贴秋膘。每到临近贴秋膘的日子,天福号的酱肘子,东来顺的涮羊肉,砂锅居的炖肉,都会走上寻常百姓的餐桌。

从唐宋时起,贴秋膘这个风俗就已经流行开了,当时的人们在立秋时用秋水服食赤小豆,取7至14粒赤小豆以井水吞服,服时定要面朝西侧,据古籍记载,这样服食的效果可以防止秋季闹痢疾。到了清朝,民间流行在立秋当天悬秤称人,讲体重与立夏时作对比,如果体重减轻便称之为“苦夏”。瘦了自然就要补,弥补的办法自然也就剩下贴秋膘这一项了。

在老舍先生的小说《四世同堂》中曾有这样的描写:“‘大酒缸’门外,雪白的葱白正拌炒着肥嫩的羊肉;一碗酒,四两肉,有两三毛钱就可以混个醉饱。高粱红的河蟹,用席篓装着,沿街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到正阳楼去用小小的木锤,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 ”

当然,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 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除此之外,立秋也是农家很重视的节气。在农民们的眼中,有这样一句话“立秋开头坐一坐,来年春天要挨饿”的谚语。这也是提醒人们加紧农耕,尽快夺取丰收。当然还有很多不同的话语,也都在说立秋这个节气。也有一句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按照中医的理论,这个秋膘之所以要贴也是因为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道理。这也是人们最适合调节身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

无论是用什么样的东西贴秋膘,炙子烤肉也好,涮锅子也罢,哪怕是街边的啤酒烤串,时光总是在不停的地流逝。看着远处西山中的色彩,看着傍晚北京城披上的霞披,听着这城中的故事,看着街头巷尾的车水马龙,这秋膘贴的,值!

妙峰红叶

除了在立秋的时候贴秋膘是京城一大风景之外,妙峰山的红叶也是京城秋季采风的一景。世人只知香山红叶,却不知妙峰红叶胜却香山百倍千倍。

妙峰山位于门头沟境内,是太行山脉的一支,妙峰山主峰海拔可达1291米,可以说是据京城最近的第一峰。山上不乏奇峰异石,不乏各种各样的植被,一到秋天山上的树木就好像被打翻了调色板一样,层林尽染,红的绿的,黄的蓝的都在山上一览无余。

行走在山间总能感受到一股来自内心的安静,享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风景。秋天,随着昼夜温差的增大,使得妙峰山上的风景变得五彩宾利,碧空下的树叶层林尽染,枫叶当红,翠柏当绿的时节。在山下舀一壶泉水,泡一杯香茶,读一段美文,岂不快哉。

想当初陶渊明层作下“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经典诗句,今日的妙峰虽说不上采菊东篱下,却也说得上“伊山尽染枫叶红,层峦迭翠品香茶。”着实是一个赏秋景的好地方。

秋季赏红叶是北京的传统,早在元朝便出现大批市民在秋季成群结队的去西山观赏红叶的状况。当然,在阳光的照耀下,一株株的枫树、黄栌、红果树等如火如荼,千姿百态的古松柏却依然保持着墨绿色的树冠,数不清的山果点缀在层林之间,好似一颗颗玛瑙坠在林间,好不耀眼。

这便是北京的秋,与南方的秋不同,浓墨重彩,层林尽染,硕果累累都可以说是这个秋日的风情,当我们行走在山间,嗅着山间清新的空气,听着山林间鸟儿的鸣叫,我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不是么?

试驾手记

这不是我第一次接触雷克萨斯CT200h这台车了,上一次我触碰到它已经是一年前了,这一次它可是带给我不少的惊喜。

全新雷克萨斯CT200h从以往的设计中脱颖而出,前脸设计与上一代相比变化非常大。与上一代CT200h略显圆润的前脸相比,这一代CT200h用“长得有些凶狠”来说一点也不为过,不过在凶狠之间却偷着一股帅气和清秀。由两个倒梯形组成的前脸从视觉上拉低了车身,并且让车子有了一股利落的感觉。进气格栅上的镀铬元素应用得恰到好处,并没有因为镀铬元素的使用让车辆的前脸有一种拥挤和局促的感觉。车身的线条与上一代有了一些变化,并且战斗的气息更加浓厚。看到这个外观,如果不是知道它采用了混合动力总成,它还真不能联想到它跟环保扯上关系。

拉开车门,依然是那个犹如超现实主义设计的操作台,唯一不同的是之前的“鼠标”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圆形的操作按钮。操作系统也与上一代略有不同,视觉上的美化做得更好了。值得一提的是,在车辆行驶起来的时候导航系统便停止使用,直到驾驶员停车后才可以继续使用。当然,方向盘握感一如既往的优秀,抓住方向盘的同时,打量一下车内的设计,还是以前的味道。类似高尔夫球杆的换挡杆着实让人舒服,车内的细节时时刻刻都在透露着一股豪华的味道。

立秋贴秋膘范文5

所谓“贴秋膘”,就是在立秋的那一天,或直到立冬这一段时间里,吃些性质温热并带有“肥膘”的肉类食物,如肥牛、羊、鹿、狗或驴肉等。并且在烹制这些食物的过程中,多采用烤、涮、炖等方法。还要加以葱、姜、蒜、胡椒、花椒、大小茴香、丁香、砂仁、桂皮等性质温热的香辛料佐之。

“贴秋膘“虽然是千百年来积习已深的民俗文化,但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对普通人,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仍有一些值得考虑,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

糖尿病患者“贴秋膘”,如果只在立秋那一天适量吃些肥厚的肉食品,随俗为变,浅尝辄止还问题不大,但如果从立秋到立冬这三十天里经常“贴”,就会造成脂肪摄入过多,加重病情。那么糖尿病患者该如何正确的享受“贴秋膘”呢?

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低糖、低脂、低盐、低热量;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蛋白质适量,因此对于温热性质的肥膘肉和调料要少食用,多配以凉性的蔬菜、水果为佐餐。烹调工艺也要格外注意,《黄帝内经》云:“饮食者,寒勿沧仓,热勿灼灼,寒温中适以补益精气。”意思是说,吃寒凉(性质)的食物,不应该像海水般冰冷;吃温热(性质)的食物也不要像铁板般灼热,寒热适中才能起到补益的作用。而如何能在“贴秋膘”时,达到“阴阳平衡”呢?《内经》云,“热则寒之,寒则温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意思是说,如果我们所用的食物若偏温热(性质)那就用寒凉(性质)的食物来调节;如果所用的食物如果偏补,那就用宣泄类的食物来调节。

下面,我们就推荐一些为糖尿病朋友“贴秋膘”所设计的菜肴。

红烧猪肉

不加辛香温热性质的调味料,只加入少量酱油或豆酱(均为凉性食物)炖熟即可,猪肉甘咸,性平,有滋阴润燥的功效。

红烧猪蹄

做法同上,尤其适合下肢不利的糖尿病患者食用。

红烧猪皮(熬成肉皮冻)

首先将猪皮切成细条,做法同上,待汤汁冷却形成胶冻后冷食。猪皮味甘,性凉,有滋阴,清虚热,美容等功效。

红烧牛肉

做法同上。牛肉味甘性平,有补脾胃,增气力,抗疲劳和强健筋骨的功效。本菜品适合各类糖尿病患者食用,是“贴秋膘”的首选佳品。如牛肉炖南瓜、炖胡萝卜等,不仅搭配多样,口味丰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涮羊肉

汤锅不要用性质温热的老汤和海鲜锅底。调料中可用酱油(凉性)、芝麻酱(平性),少吃韭菜花和辣椒油等温性调味料。配菜可选择吃些大白菜(平性)、冻豆腐(凉性)、绿豆粉丝、菠菜、胡萝卜等,主食可以选择绿豆面条(凉性)。最好不要喝涮锅中的剩汤。

另外,在食用大量畜肉类食物的同时,不要忘了搭配一些清淡或寒凉性质的菜肴和少量粮食,凉性菜品有素炒苦瓜,凉拌黄瓜,番茄炒鸡蛋,白萝卜汤等。

立秋贴秋膘范文6

人到老年,精血渐虚,脾胃运化腐熟功能减弱,对环境改变的易感性增加,易出现脉细、气少、饮食不入等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而生理和代谢机能减退,机体阴阳的失衡,是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等疾病的重要内因。同时,燥为秋季的主气,其性干涩,易伤人体津液,出现干咳少痰、口咽干燥、皮肤干裂等温燥或凉燥病症。若疏于防范,盲目进食“贴秋膘”,外合时令邪气,极易伤及脾胃和其他脏腑的正常功能,诱发疾病,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糖尿病酮症中毒、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而危及生命。所以,中老年人应当针对秋后的气候特点和自身生理特点,以脾胃调和为先,不可盲目过度地贴秋膘。

规律进餐,卫生饮食“饮食自倍,胃肠乃伤”,盲目暴饮暴食,轻则加重脾胃负担,引起食积停滞,出现胃脘胀满疼痛、嗳气厌食、便秘、腹泻等症状,重则使原发病症进展恶化。饮食不洁,易致胃肠功能紊乱,甚至感染肠道传染病或发生食物中毒,与“养生”本意相悖。因此,保证一日三餐(糖尿病患者当少食多餐,严格控制血糖)规律饮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避免晚餐过饱、过晚,注重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和被细菌污染的食物,是合理“贴秋膘”的基础。

荤素搭配,均衡膳食糖类、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无机盐等,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而铅、铬、镍、汞、镉等“毒性元素”则蓄积渐增。因此,荤素搭配,均衡饮食,减轻毒素损害,是提高机体免疫力、养生保健的重要途径。中老年朋友可适食豆制品、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质、低脂食品,荞麦、玉米、小麦、板栗、土豆、芋头、蘑菇、洋葱、紫菜、番茄、油菜、菠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应少食皮蛋、动物内脏、贝类、海鱼等含“重金属”或易污染的食品。

清淡饮食,以防秋燥立秋之后气候偏于干燥,人体易失于水分滋养,而中老年人多肝肾不足,阴血亏虚,表现更为明显。所以秋季饮食应适当清淡,多饮水,不挑食、不偏食,低盐低糖,戒除烟酒,少食生冷刺激、肥甘油腻、辛香炙之物,以和中养胃,防御秋燥。宜食芝麻、花生、桂圆、核桃、枸杞、大枣、山药、百合、蜂蜜、牛奶、鸭肉、鸡蛋等平补润燥之品;苹果、鸭梨、柑橘、荸荠、黄瓜、冬瓜、丝瓜、花菜、白菜、萝卜、菱角等清补生津之品;少食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羊肉、狗肉等温燥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