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最终定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她们的最终定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她们的最终定理范文1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能力,高中女生,原因对策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学科课程实验改革项目相继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范围不断延伸,学科知识的指向也更加专业化,这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应变接受能力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

高中数学作为现在高考的重要科目,是高中生必需认真学习的一门学科。大量事实和调查数据表明,随着数学内容的逐步深化和高中女生生理的变化,高中女生数学能力逐渐下降,他们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出现了部分女生严重偏科的现象。因而,对高中女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

1.男女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的原因分析

1.1 心理素质和性格有较大差异。

男生一般比女生顽皮,学习比较粗心,多数属外向型性格,对分数和名次看得不是很重,暂时的名次下降不会对他们产生太大的压力,兴趣和爱好才是他们学习的重要动力。女生的情况恰恰相反,她们的性格多具有内向性,顺从、依赖性强,缺乏独立钻研和质疑问难的精神,因而学习中“循规型”者较多,这也是女生中数学尖子较少,成绩比较平衡的原因之一。同时,女生面子观念强,感彩浓,对成绩的起落看得过重,进入高中后数学难度增大,成绩不理想,产生较大的思想压力,遇到困难就畏缩,不能大胆提问,羞于同师生交流,存在心理障碍,从而影响正常的数学学习。

1.2 思维方式有显著差异。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男生中爱独立思考者较多,分析问题时比较注重抓主要矛盾和事物间的联系,擅长于抽象思维,爱好合情推理,但不重视细节;而女生中则模仿者居多,善于直接推理,条理性强,偏重形象思维,抽象概括能力较弱,难以把握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男女生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相对容易理解的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内容,影响不大,但对抽象程度和综合程度越来越高的高中数学,所产生的影响,则是显著的。

1.3 识记方式有所不同。

女生的识记方式带有明显的机械识记的成分,习惯“老师讲,自己记,复习背”的学习方式,能熟练叙述概念、法则及基本技巧。看一看她们的笔记,可以说是教材和教师板书的“映射”,很有条理。而男生则倾向于理解记忆,很少有记笔记,且笔记的内容也只是某些要点和自己的感悟,对某些概念、法则只知道基本意思和主要特征,表达时常常丢三落四,不如女生熟练。这两种识记方式对简单的知识影响不大,但对学习高认知水平的内容的影响则非常明显,如学习立体几何时,不少女生能熟练背诵和叙述定理、方法,但却难以根据概念、定理画出正确的图形。

1.4 男女生感知能力有所区别。

男女两性的智力活动在大脑两半球的反应部位及发展与成熟的快慢是不同的。男性的大脑右半球在6岁左右就已经变得比女性更专业化,更具优势,而女性则要到青春期才出现专门化。因此,男性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比女性强,倾向于从全局与联系来处理矛盾,比较善长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由于外在因素,女性的左半球优势被强化,逐渐倾向模仿,喜欢言语类活动,使右半球功能得不到及时开发利用。

1.5 教育指导存在明显偏向。

在教育等各方面的规范要求下,女生逐渐养成了文静、温柔的性格,缺乏竟争意识和探究精神。不良的教学方式也严重影响了女生的数学思维品质的优化,如某些照本宣科、“注入式”的不良教学,对女生思维品质产生的负作用比男生大,因为它强化了女生模仿思维及机械识记方式的功能。

3.提高女生数学能力策略

3.1 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作为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应过多地苛求、指责,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和期待。而女生则更需要关心和爱护,包括学习和生活。比如经常适时地找个别女生谈谈话,关心一下她们的学习和生活,使她们信任自己,走进她们的生活,与她们成为朋友,自然她们会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

3.2 体验成功,发展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的。目前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值很高。而女生性格较文静、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加上数学学科难度大,导致她们数学学习兴趣淡薄。她们往往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不愿完成的任务,甚至认为:“女生数学天生就不如男生”。面对这种状况,教师要多关心女生的思想和学习,经常同她们平等交谈,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学习计划,清除紧张心理,鼓励她们“敢问”“会问”,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要求家长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女生的数学学习,要多鼓励少指责,帮助她们卸掉沉重的思想包袱,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还可以结合女性成才的事例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她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事实上,女生的感情平稳度比较高,只要她们感兴趣,就会克服困难,学好数学。

在新课引人时的问题情景一方面应是学生关心的话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应使学生迫切想知道如何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注意问题的趣味性。趣味性的知识总能吸引人,趣味性的问题总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层次的思考。第三,要注意问题的生活化,真实性。让学生认识到学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在新课引人时,还应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史或其它有趣的知识,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在穿插数学史介绍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文化的浸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理性精神对人类进步的伟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女生成功的体验,让她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自信,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动机。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提出恰当的要求,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和考试,让她们在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从而增强自信。

第二、在听课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点点滴滴进步都给予表扬,例如掌握一种数学方法,解出一道数学难题等,都给予鼓励与赞赏。

第三、为学生创设成功学习的机会。波利亚认为“学东西最好的途径是亲自去发现它”,这说明富有成效的学习是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进而体验成功。例如:在讲反正弦函数的概念时,老师要精心设计和引导下女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一步一步使较难学的概念由旧概念逐步迁移为新概念,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并掌握好概念。整个过程由学生自行完成,这不仅让她们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更让她们体会到了成功的愉悦,当然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3.3 “扬长补短”,增加自信。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女生在运算能力方面,规范性强,准确率较高,但运算速度偏慢、技巧性不强;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善于直接推理、条理性强,但间接推理欠缺、思维方式单一,缺乏对问题的联系分析;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直觉思维敏捷、表达准确,但空间关系含混、模糊,识图、作图能力差;在应用能力方面,“解模”能力较强,但“建模”能力不足。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女生的长处,增加其自信心,培养其具有正视挫折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特别要针对女生的弱点进行教学,多讲问题的通解通法和常用技巧,同时注意速度训练,分析问题既要“由因导果”,也要“执果索因”,讲清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暴露过程,激活她们的思维;注重数形结合,适当增加直观教学,训练识图、作图能力,培养想象力;注意研究问题的空间形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建模”能力的培养,应在平时教学中,重视揭示实际问题的本质与数学知识的联系等等。

3.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女生受生理、心理等因素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相对要差一些,对问题的反应速度也慢一些。因此,教师要指导她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练学习意志;课前预习便于听课时有的放矢,易于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认真预习,还可以改变心理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提高学习兴趣;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所以教师一定要她们在上课时专心听讲,另外,针对女生在运算方面速度偏慢、技巧性不强,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间接推理欠缺、思维方式单一,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线面关系含混、作图能力差,在应用能力方面,“建模”能力偏差等弱点加强对女生的数学思维的训练;及时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解决疑难是将以上各环节遇到的各种疑惑或作业过程中的错误通过思维点拨而解除疑惑或纠正错误,经过长期解惑答疑能使所学知识由“熟”到“活”;系统小结是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习兴趣小组等。课外学习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满足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3.5 加强学法指导。

对于女生则更需要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让她们学会学习。

3.5.1 帮助女生充分认识数学的学科特点,改变观念。

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概念多、定理多、公式多、变化多,抽象性、理论性强。特别是高一年级,进校后,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抽象性很强的集合,理论性、抽象性很强的函数,再加上立体几何中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又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来,这就使一些初中数学学得还不错的学生不能很快地适应而感到困难。这时,教师一定要向女生详细分析数学内在的规律性,在课堂上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切合实际的记忆方法和以一当十的解题方法,尽可能把难点容易化、通俗化。比如:函数定义,引导学生只要记住“有对应元素”和“对应元素是唯一的”这两点就可以了。

此外,还要通过各种例题引导女生不要死记硬背,要研究数学的内在规律,减轻记忆负担。

3.5.2 提高听课的效率。

学生学习期间,在课堂的时间占了一大部分。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她们学习的基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一定要让她们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能挖掘出自身的潜力,培养自学能力。经过预习,会发现自己能独立解决许多问题,对提高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很有帮助。预习还能够发现在现有的基础上,自己对新知识认识的不妥之处。相反地,若直接听老师讲,似乎自己也能一开始就达到这种理解水平,实践证明,并非这样。毕竟“听会的”与“自己学会的”是大不一样的!预习中的有些内容,当时不能透彻理解,但经过深思之后,即使搁置一边,大脑也会潜意识“加工”并内化。当教师讲到这块内容时,我们做第二次理解,会深刻的多。最关键的是预习能提高听课质量。预习以后,我们会发现新知识中的多数只是自己完全可以理解。只有少数地方需借助于老师。这样,在课堂上,我们就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这少数地方”的理解上,即“好钢用在刀刃上”。事实上,一节课,能集中注意力的黄金时间并不太多。

(2)听课要全神贯注,杜绝“走神”现象。

这一点致关重要。上课走神是学习中的最大失误,是退步的导火线!是学习进入“恶性循环”的开始,最终就会导致学习障碍。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全神贯注地听课呢?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就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没有机会走神了。学习就会逐步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了。

(3)引导学生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

(4)教育学生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老师讲课中常常对一些重点、难点会作出某些语言、语气、甚至是某种动作的提示。

(5)指导学生适当做好笔记。笔记不是课堂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3.5.3 指导她们及时的复习。

指导女生认真做好当天的复习,否则时间一长就容易忘记,要想再赶上就会比较吃力。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时老师讲授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这样就能使得当天老师上课的内容得以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做练习也是一种复习,但决不是漫无边际地做,主要是老师布置的练习一定要完成。如果学有余力的话,再去找课外题来做,否则就不必强求。做不出的题第二天老师讲时一定要做好笔记,理清思路,并且当天就要把它掌握,隔几天再复习几遍,直到记牢为止。

3.5.4 指导她们进行总结和反思。

这一点往往被大多数女生所忽视。作业终于完成了,长出一口气,如释重负,紧接着就干其它事情去了。其实,这是“行百步而半九十”,就差那么一点,就是把做题中遇到的“难题”、“好题”以及在做题中自己迸发出的“灵感”,再回顾一下,做一些标记和批注,以便以后有的放矢地进行快速复习。这就是总结的一种,也是最有价值的总结。有一个公式能形象地说明这一点:“学习+反思=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往往是有意无意地做到了这一点。因此就有了“没见他比别的同学多学多少,为什么成绩会那么好”的疑问。其实答案就在这里。

3.6 “举一反三”,提高能力。

平时在与女生的接触交谈中经常听说:“上课都能听懂,作业也能完成,就是成绩提不高。”这是何原因呢?有什么办法解决呢?由于课堂信息容量小,知识单一,在老师的指导下,女生一般能听懂;课后的练习多是直接应用概念套用算法,过程简单且技能技巧要求较低,她们能顺利地完成。但因受诸多方面的影响,她们不大重视课后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能力提高,即使课后做了一定量的习题,只是处于“依葫芦,画葫芦”的状态。因此,我们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改变一些方式方法,例如编制一些“套题”、“类题”(基础类,综合类,方法类)、“变式题”,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剖析,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这有利于提高她们的成绩,进而提高她们的数学能力。

总之,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老师要高度重视女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只要方法得当,积极引导帮助,每一个女生都会对数学产生兴趣,都能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她们的最终定理范文2

算计成本,一本一利

开发需求,一本万利

众所周知,经济活动(生产、销售)一个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赚钱不赔本。赚钱的多少,还有个幅度的问题。幅度越大,利润率越高,当然赚钱也就越多。

天天都有新的需求,等待着得到开发与满足。可以套一句话,就是“需求满地跑,看你找不找”。如果企业家真的具有正确的观念,那么海里就能捞出针来,沙里就能淘出金来。例如:按照常理,女人是不需要刮胡子刀的,男人是不需要香水的,梳子对秃头的和尚毫无用处。然而有人却能从中找到一个又一个的新卖点。

美国有家销售刮胡子刀的吉列公司,它的产品很受男人的青睐,曾经一度名扬世界。但它还不满足,经过认真的调查,发现许多妇女要刮腿毛和腋毛。为了迎合她们的需要,它对原来的产品略作改造,刀头与男用刮胡刀没有区别,只是刀架选用了色彩鲜艳的塑料,握柄由直型改为弧形,适合腿部、腋下的使用。产品一上市,就成了畅销货。

与此类似的是美国的化妆品女王埃斯黛・劳德打起了男人的主意。因为男人的面部跟女人的一样容易干糙,但出于习俗,却少用化妆品。她经过反复试验,推出了一套包括香水、须后露和护肤霜在内的男用系列化妆品,并根据大仲马的名著《三个火》中风度翩翩的男主角的名字,将新产品命名为阿拉米斯。打出的广告是--真正的男人都用香水,很快就打开了销路,使她最终成为亿万富翁。

更令人叫绝的是竟能让和尚买梳子。传说有个卖木梳的人来到一个颇负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朝圣者络绎不绝。他对住持说:“凡来进香朝拜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鼓励其多做善事,保佑其平安吉祥。我有一批木梳,您的书法超群,可以刻上‘积善梳’3个字,便可做赠品。”住持大喜,立即买下了千把梳子。由于朝圣者得到“积善梳”都非常高兴,对此举甚为推崇。事后寺庙还跟那人签了长期定购梳子的合同。

上述事例是否真实无关紧要,能够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也无需计较。但它所提供的一种符合经济规律的经营思路,不能不是一种“无价之宝”。

众所周知,经济活动是盈是亏,决定两个因素:一是商品实现的价值,二是成本,然后两者相比较产生一定的差额。价格高于成本,即顺差,就有效益,顺差越大,就赚得越多;成本高于价格,即反差,就没有效益,反差越大,赔得就越多。

这是经济活动的普通常识。但是,从这个常识之中,又引出一层人们还不太清楚的道理。

既然盈与亏决定于价值与成本两个因素,试问,这两个因素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呢?如果不同,那么它们所起的作用,哪个大,哪个小呢?

正确的回答是,两者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而且差距几乎无法对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那种做事情主次不分,甚至顾小不顾大,并因小失大的做法,比喻成“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其实,这种现象在经济领域中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

大凡搞生产、经营的人恐怕没有不算计成本的。打个比方,有人生产销售治感冒的药品,其售价1包1元钱。如果成本也是1元,那么就不能盈利。要赢利,只有提高价钱,或者降低成本。然而通常的情况是,只要没有什么生产要素被你垄断,或者你药品的药效没有超过同类产品,那么你的药价每包上涨1分钱,即比别人贵1分钱,就可能会失去许多顾客。这就是说“此路不通”。在这种情况下,只得走减少耗费、降低成本的道路。

当然,降低成本的做法是可取的。比如每包降低1分,即成本为0.99元,售价仍为1元,那么就产生了利润,每包赚1分钱。这就是所谓的“算计成本,一本一利”。

不过你能降低成本,别人也会效法。出于竞争的需要,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要不断降低售价。由于成本不论多少,总是存在的。所以降低成本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这种做法是消极的。那么,有没有积极的做法呢?有,就是开发新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天天讲转变观念,其实千观念、万观念,正确的需求观,才是最根本的观念。只要牢固地树立起以需求为龙头的观念,就能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即使没有新科技,即使不能“一本万利”,也能“一本多利”。因为任何一种能够满足需求的新产品,它一般都具备两个特征,即质优、量少,这正符合需求定理中质无限与量有限的要求,因而价高也畅销。

她们的最终定理范文3

爱情公式解析

来缘简介:爱情公式是一个将感情数理化的数学公式,是由英国爱丁堡大学数学家阿・菲利普、心理学家大卫・路易斯和人际关系专家福力克・艾弗瑞设计出来的。

公式含义:爱情={[(F+Ch+P)/2]+[3(C+I)]/10}/[2(5-SI)+2],其中,F代表自己对对方的好感,Ch代表对方的魅力,P代表看到对方时性激素的分泌量,表现为自己的兴奋程度,C代表自己的信心,I代表亲密程度,SI代表自我形象。按照从1到10的顺序,分别为自己的各个情况打分,然后代入公式即可。若总分介于8-10分之间,即代表测试者跟对象可发展出一段浪漫热恋;5-6分代表两人感觉温馨,但结果不明;4-5分代表感情冷淡;低于4分则代表这段感情不会开花结果。

辩手辩论

辩点一:公式算出的爱情有多准?

爱情本该有“式”可循

辩手:肖映菁

对新生事物的到来,总有一部分人接受不了,总会第一时间跳出来,不分青红皂白地否决它。在卫道士们看来,把爱情公式化,是对爱情的亵渎。可在我看来,恰恰相反。把爱情公式化,是抱着对爱情认真、科学的态度,检验自己和对象的可发展程度,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感情纠纷,或者情感浪费,把错爱的几率降到最低――这不是件很好的事吗?

爱情确实是变化多端,可是,万变不离其宗,它也是由一些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相加产生的。比方说,某男喜欢的是淑女型的女孩,那么,当他遇到一个长发飘飘、一脸温柔的女孩时,F值(对对方的好感)肯定飙升吧?也会打出高的Ch值(对方的魅力),觉得对方很有魅力,无可置疑,他的P值(兴奋程度)也会相应而涨;与此同时他会产生想要和她亲近、保护她的欲望,这时候T值(亲密程度)想低都难!相反,如果他看到的是一个打扮前卫的女孩,他对她的好感、对她魅力的认同、产生的兴奋度、想要与她接近的亲密度都不会高。

这是人对自己感兴趣或不感兴趣的对象的一种条件反射,是心灵和身体上的一种条件反射。爱情公式所做的,就是把这种条件反射计量化、用数字具体化,然后用公式的方法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而已。这看着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

这道爱情公式,到底是无稽之谈,还是确有其事?且让我们来用事实说话:事实上,这个公式曾经被用在英国热门的电视相亲节目上,而节目观众的自我鉴定结果投票验证了这道公式的准确率是非常高的。事实胜于雄辩,公式的准确与否,我们已经不需要浪费口舌来辩驳了吧?

靠数字来算感情不靠谱

辩手:辣子

假如恋爱公式算得准,套用公式,戴安娜应该一直幸福下去;光论形象分,卡米拉就得在负数堆里找分值;套用公式,大嘴美女姚晨才正处在8分的热恋期中,咋和“老凌”说分手就分手了呢?因此,我是坚决不相信爱情公式能算准爱情的,因为人的感情是复杂多变的,只有在恋爱中的男女,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患得患失的奇妙滋味。

他爱我吗?会一直爱我吗?有我爱他那么多吗?因恋爱产生的纠结心理,难免叫人茶饭不思,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这个时候,突然说有个爱情大师能给你一个爱情公式计算出结果,你能听进去才怪。

更何况,所谓的爱情公式是这么死板,这么固定,与人性背道而驰的理论,能让人信服吗?你看,公式中说,F代表自己对对方的好感。感情之事又不是农民伯伯种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对人家有好感,人家就一定会对你有好感?C代表自己的信心,拜托,恋爱不是爬山,不是万里,你有信心就一定能搞定对方?

还有更可笑的分值结果:低于4就代表这段感情不会开花结果,那么是不是因为结不了果,你连开花的权利也要放弃掉?高于8就会有一段热恋,能保证一辈子高于8吗?更纠结的是处在中间分值的人,结果不明!既然结果不明,这公式算出来有屁用?

公式是闲人弄出来给不自信的人算着玩的,你真要按公式来,那么咱就恭喜你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什么都能用数字来衡量,你和你那位成功,没什么可喜可贺的,公式算出来的;你和他(她)分手,也没什么可悲可泣的,公式算好了的!

还想谈恋爱吗?等等,先坐下来让我们算道爱情数学题。在这公式里,估计你已经发现,你不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只不过是一堆数字而已,只是不知道,是13,还是250呢?

辩点二:爱情公式能不能成为爱情走向的坐标?

感性诚可贵,理性价更高

辩手:不负我心

不否认,感性的人比理性的人更讨人喜欢,因为他(她)傻得可爱,大众就需要这种傻傻的、可爱型的笨蛋来上演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他们会边看边陪着你掉眼泪,但一掉头就会说:“这男(女)人真笨!”

是呀,感性可爱,但也可悲。你有没有发现,越感性的人越难收获幸福?

不信?咱且看看娱乐圈的感性版本:周迅。拍《射雕英雄传》时,她和李亚鹏戏假情真,她对他赞不绝口:“遇到李亚鹏,我才发现他居然满足了我小时候对于一个男性的所有幻想。”尔后有了李大齐,她说:“李大齐是我的奇迹,这个男人我嫁定了!”可惜,这两个男人最终都移情他人,让她的“爱情誓言”沦落成坊间笑谈。

咱再看看另一个人:李嘉欣。她一早算计过:做“刘女郎”“转正”的几率低,敌手又多,所以她并不在刘銮雄的胭脂队里恋战, 而是弃暗投明,一心一意奔着“许太太”的位置去了――这不,如今她得偿所愿,成了许晋亨的漂亮新娘,还借用高科技手段为许家添上一丁,让自己的地位越发巩固。

你可以喜欢周迅的率真,也可以不喜欢李嘉欣的算计,可当岁月淘尽青春之时,如果让你选,你愿意成为她们中的谁呢?

现代人的时间都很宝贵,当然,更宝贵的还有金钱。现在有一道公式摆在你面前,可以为你测试出面前的对象是佳侣还是怨偶,为什么要不相信?为什么要拒绝?为什么不听从理性的召唤,非要走感性路线,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去谈一场没有结局的恋爱呢?这样的做法,不仅伤己,也伤人。因为,别人的青春同样宝贵呀!他(她)陪你耗了几年,结果却发现两人不适合,得分手――这不是害人是什么?因此,算算这道公式又何妨?

别把公式当借口

辩手:雨汀

当一个人最终将自己的命运、爱情全交给一个公式做决定时,我想她(他)必定已经对这份感情产生了动摇,并且还不愿为此结果承担责任,所以,得借助这样的外力,来决定自己的爱情走向。

恋爱的可贵之处便是两颗心慢慢靠拢,突然感受到内心的小宇宙电闪雷鸣,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有直觉告诉他,对方是他想要的另一半。套用最恶俗的一个比喻,爱情是象像打喷嚏、放屁那样自然的一件事,一旦有了是控制不住的,没有也是装不出来的;这就是爱情感性的一面,也是让人着迷的一面。

当然,不排除有个别人非常清醒,理性到从来不谈没有结果的爱情,每遇到一个自己心仪的对象,都可以控制住自己的荷尔蒙不乱增长,先从判断是胜是负、是赚是亏入手,不打无准备的仗。问题是,计算精准的爱情,一眼能望到结果的感情,我们还能称其为爱情吗?

我认为,要用爱情公式来判断自己爱情的人,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心智不成熟的。被爱情弄得头晕目眩,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不清楚该怎么走了,所以,借助这么一个公式来帮自己来分析一下自己的爱情几斤几两;另一种要用爱情公式计算着恋爱的人,不一定是数学家,也不一定是心理学家,但一定是个情感商人。

对于没有方向感的人,只能说你的爱还没有完全迸发出来,如果真的爱了,就不是需要人家教你怎么走,而是自己要一意孤行,不管人家怎么说,自己也一定要那么走了。至于那些能清醒地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寻找爱情的人,多半已经冲着功利婚姻去的。其实,在他们眼里,有利可图就好,利高于一切,爱情公式里那些ABCD的符号,“神马都是浮云”。

所以,别把公式当借口,当爱情已经不由爱的感觉左右,而是靠计算公式来指导的时候,你们之间的那种关系早就不叫爱了,叫计算,叫算计,也叫披着爱情外衣的交易!

辩点三:你能接受这样一个计算过爱情的恋人吗?

爱情就需要算计

辩手:寒江雪

我是从小就害怕公式的女子,每次都被数学课本上的那些公式搞得头重脚轻,所以,我对任何公式都有抗拒性。因此,当我知道老公和我第一次见面后,就用了一堆爱情测试题来判断我们的将来时,我心里老大不舒服。和闺密聊及此事,她们也都告诉我:这男人很理性――虽然她们说得很婉转,但我仍听出弦外之音,所谓的理性,有时候是冷酷或者无情的代名词。

可真生活在一起了,我才发现,有这么一个理性的老公,其实是我的福音。

我脾气急躁,为人挑剔,在家里对他百般不满,千般使唤。我常想,要是换了别的男人,早跳起来和我吵了,可他不,他总是安静地任我发泄,然后慢条斯理地去干自己的事。平静下来后,我会后悔,会惭愧,问他:“咋不生气?”他总是很淡定地笑:“知道你这人就这脾气,刀子嘴,豆腐心。”这不是什么浪漫的情话,可在我听来比任何甜言蜜语都贴心。他还笑着告诉我,当时他算的一道爱情测试题里,说他最适合找个风风火火的老婆,他说:“果然,我们在一定,我做家务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我忍不住笑了,眼里却悄悄地湿润了。

其实,就像人们常说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爱情公式,不同的人可以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所以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去拒绝这些爱情公式,这些公式是众多前人的经验的总结,能在关键时刻帮我们判断出怎样的人适合自己的爱情。

跟着感觉走,

让爱情公式见鬼去吧!

辩手:断桥美人

喜欢用公式计算爱情的人,就和喜欢找神婆算命的人一样缺少自信,因为心里没底,所以要提前算算,害怕失败,害怕受伤,要提前给自己打点心理预防针。但我认为,年轻的好处,便是犯了错可以从头来过。因此,我认为,在恋爱这件事上,我们不应该怕失败,怕跌倒。你不多经历几场恋爱,怎么会知道珍惜最终拥有的那份感情?

跟着感觉走,紧拉着爱情的小手,虽然结果未必靠谱,但起码在爱情的浪里翻滚过,哭过笑过,爱过伤过,所有的爱情都相似,但也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

你和他的故事,他和她的故事,假如都能套用一个模式算得出精准结果,那么,这样的恋爱谈来谈去还有啥意思,就像进肯德基吃汉堡,统一标准制作出来的食物,那叫快餐,但绝不能称为美食。

爱情也一样,如果有统一的公式计算,首先就把人的个性抹杀掉了,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他们不再是各具思想的大活人,你看不到他们自己身上的特性,只晓得从表面现象分析问题了。

有个案例很能说明问题:一个情感骗子,仅用一身假的军官行头,一本假的军官证,就欺骗了好多女性,她们中有单纯的女大学生,也有工作经验丰富事业成功的白领……当骗子被抓时,被骗的女性都恨自己在爱情中智商为零,其实,她们哪里真的智商为零过?反而是懂得算计的女人,她们中大多数算过投入产出比,嫁给一个军官,将来可不就是军官太太了嘛,她们的爱情公式里,那身军服就是要比一般人的西装、工装分值高得多,那张甜言蜜语的嘴也哄得她们挺开心。谁不愿意谈一场双赢的恋爱?与其说,女人容易上虚有其表的男人的当,不如说是更容易上“嫁个成功男,让自己过上舒坦日子”的虚荣心的当。

把时间用来相爱,而不是用来算计,我想这样的爱情,才是我们真心向往的爱情。让爱情公式见鬼去吧,我是不会算好一切再去爱的,更不会接受一个算好了结果才来爱我的人。为什么会爱上你,不是因为ABCDEFG,不是1234567,而是不小心在人群里多看了你一眼,从此心里有了一种牵牵念念的感觉。而我希望,你也是一样!

幸福结论:

小算怡情,多算伤情

靠公式来计算爱情,听起来有些不靠谱,可仔细分析一下,又会觉得并非全无道理。因为这个公式并非单纯的数字排列,而是将爱情里的种种感觉作为计算基础,通过无数人的经验教训,将这些感觉量化,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的结论。不说别的,就凭着那些试验者的高准确率的试验结果,就足以证实,这种公式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

她们的最终定理范文4

扎根山区,她要实现自己的梦想。**1962年出生在**,因为从小生活在**,常常看到当地群众因为没钱,小病拖,大病熬,等到重病了无法医治的悲痛。她的心里一直有

一个梦想,做一名医生,为群众解决病痛。1982年,**中专毕业后,分配到**乡卫生院工作,做了一名妇产科医生,她的人生梦想从这里启航。

**是上虞最偏远的一个贫困乡,57.4平方公里的山区分布着29个自然村,交通闭塞,信息落后。山区太缺少医生了,妇产科只有**一名医生兼护士,没有人愿意到这个穷乡僻壤里来,即使有医生被调来,也千方百计地想走出去。曾经,卫生院分配来一名妇产科医师,工作不到三年也调走了。**也曾经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毕竟山区条件太艰苦了。但是,山区的百姓尤其是妇女儿童离不开她,如果她走了,她们只能到章镇、百官等地去看病,少说也得一个多小时车程,十分不便,万一路上遇上急产更是危险。一想到这里,**就不愿再离开。“如果让我离开山区的百姓,放弃我从小的梦想,我心里不愿意。”**说。

在**的人生字典里,没有“休息”两个字,只要病人需要,无论深更半夜还是天气多么恶劣,她都是随叫随到。工作这些年,为了山区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她几乎是倾注了全部心血。一天晚上,**刚睡下,就听到一阵紧急的敲门声,原来是丰树坪村的芦孝干妻子在家里急产。天已经下了好几天的雪,路上的积雪深得可至膝盖。从乡卫生院至丰树坪村有3里多路,**心急如焚,强烈的责任心,使她克服了路途艰难,连走带爬在半小时内赶到芦家。当雪人一样的**出现在芦家时,芦家人像是遇到了救星般欣喜万分。此时,孩子已经出生,胎盘还在母亲宫内。如果处理不及时,大人和孩子都将有生命危险。**来不及喝口热茶暖暖身子,赶紧投入工作,熟练地对新生儿和产妇进行脐带及胎盘处理。之后,又在产妇家里待了

两个多小时进行产后观察,等到产妇和新生儿全都平安后,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医院,已是凌晨4时多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山区条件限制,在家老法接生现象相当普遍,也经常发生孕产妇和新生儿感染的事情。为彻底杜绝老法接生,**利用休息时间,风里来,雨里去,背着药箱独自行走在大山深处,上门了解掌握孕产妇信息,及时做好新法分娩宣传和解释工作,同时,做好产前检查和产后回访工作。经过几年努力,**卫生院妇产科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全乡新法接生率达到100%,卫生院连续三年被评为上虞市妇幼保健先进集体。

一、一心为民情系病患

**从没忘记自己的誓言和责任,始终将患者的安危挂在心上,处处为患者着想,一心为患者排忧解难,以精湛的医术解除了病人的伤痛,以真诚的情感扫除了患者的忧郁,获得山区百姓的良好口碑。

作为一名医生,她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时常告诫自己:医生面对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任何时候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今年47岁的芦苏云说起**感激万分:“是王医生把我从鬼门关救了回来。”20年前的一个晚上,芦苏云突然肚痛得厉害,正在休息的**立即叫上内科医生一起出诊,凭着职业的敏感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她初步判定芦苏云是宫外孕大出血。经过妊娠试验,更加肯定了这一判断。当时,病人已处于休克状态,如果不及时抢救,后果不堪设想。危急关头,**赶紧联系医院,并找最快的车最好的司机,把病人护送到市人民医院,连夜进行手术。芦苏云后来被告之,如果再迟半小时,她的命恐怕就没了。因为这件事,芦苏云和**成了很好的朋友,有事没事,她总会去王医师处走走看看,20年过去了,她们的友谊越发深厚。

工作中,**常常要接触很多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病人。她处处替山区患者考虑,始终坚持用廉价实用的药物达到医病救人的目的。她严格控制医疗费用,普通门诊病人基本控制在三四十元之间。碰到患者一时拿不出钱来治疗,她总是默默地为他们垫上,这么多年,连她自己也记不清到底垫

付了多少医药费。凡是她看过病的人,都记得她的好。只要王医生下村去,村民们总会热情地把她往家里拉,一定要她吃了饭再走,或者坚持要送一些土特产给她,常常让她感动至极,但每每都被她婉言相拒。

**是**老少皆知的名人,她的平易近人、宽以待人、热心助人是家喻户晓的。从事妇产科工作这么多年,她也曾多次碰到大出血、难产的病例,受卫生院条件的限制,不得不转送大医院抢救,她都全程护送,直到病人转危为安后才离开。凡是她看过的病人,总会说:王医生真是个好医生,她不但耐心、细心,还十分可亲,就像是我们的亲人。高超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低廉

的费用,使她声名远播,就连余姚、陈溪等地的患者也都慕名前来就诊。

二、积极进取超越自我

**一直认为,如果一个医生仅有高尚的医德,没有高超的技术的话,她还不是一个好医生。她不满足于自己只是一个妇产科医生,而是不断拓宽领域学习提升超越自我,成了名符其实的全科医生。

妇产科是**卫生院一块响当当的牌子,全年门诊收入占卫生院总收入的1/3以上,在上虞基层卫生院中也独树一帜。经**诊治的妇科疾病和儿童常见病有上万人次,接生的新生儿超过名,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次医疗差错。一次,一名赤脚医生给产妇接生时,产妇突然全身抽搐,几近昏迷。**赶到后一看就知道是产时子痫症发作,送上级医院已经来不及。情急之下,她采措紧急措施为产妇解惊解压,四五分钟后小孩呱呱落地,大人小孩都平安。产妇家属感激涕零,特地买来一袋苹果表示谢意,被她婉言谢绝了。**每年都要经历或多或少的急难危情,但每次都凭借精湛的医术成功化解。

**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妇产科医生,还是一名全科医生,治疗普通内外科疾病同样十分专业。她先后在市人民医院进修,在温州医学院学习,参加全科医疗岗位培训,相继取得大专文凭和全科医生资格。,卫生院内外科力量随着医生的相继退休和调离明显薄弱。**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外科业务水平,成了**卫生院招牌式的全科医生。一天晚上,病人徐金水因小肚疼痛被送到医院。**对他做

了验血、b超、尿液等检查后显示均正常。病人家属以为不会有什么大碍,就要回家。**反复劝说留院观察,之后又给他量了血压,显示80/40mmhg,经综合分析认为可能是内脏损伤,急送市中医院,ct显示结果是肠道破裂。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每当病人经医治后重获健康,那是**最幸福最满足的时候。

三、工作为重家庭为轻

**总是把患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与患者的需要相比,家庭的需要是微不足道的。一年365天,她总是像一只停不下来的陀螺,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在她的心里,医生“拼命”就是为了救命。

1989年3月22日,**的预产期到了,当时在**卫生院待产的孕产妇还有四个,卫生院又只有她一个妇产科医生,**心里放不下她们,没有去住院待产,当她挺着大肚子刚为一名前来流产的妇女做好手术,就感到不适,发现羊水已经破裂,羊水一旦破裂,肚子里的孩子就有可能缺氧,但她仍然坚持为等候门诊的三位病人看好病,才乘上了驶往市妇保院的急送车。还好,女儿顺利出生了。

她为病人付出了百分百的爱心,一生无愧,却对家人甚少关心,充满了深深的遗憾和愧疚。女儿从出生到小学毕业,一直和她住在医院里,因为工作太忙无法照顾女儿,**只好雇了个保姆平时照看着。等到女儿到百官读初中了,**更没有时间和机会照看她,亦无法在学习上指导女儿。现在女儿已经上大学了,说起母亲对她的照顾,仍会抱怨少之又少。

**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1987年,她惟一的弟弟要结婚了,然而,弟弟人生中的大喜事却因她的缺席让全家人十分不悦。当时,她正在配合**乡计划生育工作为育龄妇女放环,“因为**乡卫生院只有我一个妇产科医师,如果我走了就会影响计划生育工作。”于是,**选择留下来工作,没有去参加弟弟的婚礼,最终,父母不理解,弟弟无法接受,许多年过去了,这件事一直成为她的心头之憾。

三年前,**的婆婆去世了,公公一下子失去依靠,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本想多陪陪老人,让他好好安度晚年,可当时正逢卫生院搞基建,身为院长的她每

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哪里有时间去老家陪公公,只好把公公带到卫生院照看。公公不忍心看她这样劳累,只待了两个月就回家了,哪知这一去就离开了人世,她再也没有机会尽孝,是她一辈子的悔痛……

四、内强管理外树形象

在担任**乡卫生院院长、党支部书记的近10年时间里,**树立“向管理要效益”的科学理念,加强安全医疗、行风建设、人才培养和基础建设等,使卫生院的业务收入从的30万元提高到了和的100余万元。**乡卫生院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她内强制度抓管理,积极推进制度化建设,卫生院领导班子合理分工,明确责任,重抓落实,通过强化管理,提高了全院职工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她外树形像抓行风,深入开展卫生院职业道德建设和医德医风教育,通过激励考核机制,切实推进行风建设,近几年来,卫生院从未发生医疗纠纷、投诉、上诉等事件,,以满分的优异评议成绩在**乡基层单位(窗口)行风评议中获第一名,并被市卫生局评为行风建设优胜单位。围绕“落实医改、提高服务、提升行风、促进健康、构建和谐”实践载体,深入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她带领党支部班子成员深入山区农村,和群众交流谈心开展调研,全面掌握山区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和查找**卫生事业在实现科学发展进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深入分析检查,切实提出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有力推动卫生院各项事业的科学稳步发展。:

她们的最终定理范文5

如前所述,按照“法律的对立概念表”,我们很自然将安提戈涅和窦娥划入女权主义法律观的代表者之列,只要我们对这一“概念表”作小小的修正就可以了。她们两位可称得上是反抗法律现实的女英雄,她们之所以选择了悲剧的结果,是因为她们的选择本身受到了限制。个人理性最大化选择总要受到环境技术因素的限制(如窦娥)和制度方面的限制(如安提戈涅)。在有限的选择空间中,人们的选择趋于多样化,但一般可以归结为两种选择方式,一种就是突破选择所受的限制,从而扩大选择的空间,这种选择往往以悲剧的失败而告终(当然也不乏有成功者),这种选择我们可以称之为“英雄型选择”,它更符合“价值合理性”(韦伯)。但是英雄型并不是惟一的选择,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想以可能的悲剧的失败为代价,他们更乐于在条件给定的空间内进行理性计算,更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这种选择我们可以称之为“常人型选择”,它更符合于“工具合理性”。[i]无疑,安提戈涅和窦娥的悲剧皆属于英雄型选择,但是她们为实现自己的目的就只能采用这种选择吗?如果我们假定安提戈涅和窦娥采取常人型选择,事情有没有回旋的余地呢?

在《安提戈涅》中,安提戈涅的目的是要安葬她哥哥。如果克瑞翁下令不准埋葬于本邦的国土,她是否可以想办法埋葬在其他城邦呢?退一步讲,即使她将其兄长埋葬于本邦,也没有必要故意用神法蔑视国家法而触怒克瑞翁,因为反抗国王不是她的目的。她可以用兄妹之情和家族伦理的义务来求克瑞翁宽恕,还可以策动克瑞翁的儿子和妻子为她说情,从克瑞翁最后懊悔的情形看,宽恕她是可能的。在《窦娥冤》一剧中,张驴儿的目的是要娶窦娥,所以提出“官休”还是“私休”,用现代术语来讲,就是“公了”还是“私了”。如果窦娥抱一丝摆脱张驴儿的希望,当然可以“公了”,而且为了判决对自己有利,还可以向太守行贿,桃杌不是讲“但来告状的,就是我的衣食父母”吗?最后万不得已,还可以选择“私了”,嫁给张驴儿算了。二十岁守寡,一生不易,况轻易死去,不爱惜父母所赐之身体,大不孝也。在《窦娥冤》中,我们刚好看到与女英雄窦娥相对应的普通女性蔡婆婆。若按她的意愿作出常人型选择的话,则婆媳嫁父子,两厢得利,皆大欢喜,悲剧从何而来。

如果按上述“常人型选择”来假设的话,也就没有这两幕悲剧了,我们的艺术珍品中也许要失去许多打动人心的东西。不过,悲剧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它体现了常人无法做得到而只有少数英雄以明知的失败来践行的崇高和伟大。当然我们并不是评价安提戈涅和窦娥的选择,任何选择类型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上述假设只是为了帮助我们揣测芸芸众生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理念。因此,安提戈涅和窦娥所体现的不是常人型选择所体现的洞悉人情世故的智慧,而是悲剧性选择所体现的殉身信仰的勇敢。为此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另一部戏剧中的女主人公在类似境况下的选择方式。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讲的是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和安东尼奥签订一纸借款合同,契约中明文规定,若借款到期不还,则要安东尼奥胸前的一磅肉偿付。由于安东尼奥意外破产,面临以肉抵债的厄运。这时安东尼奥的好友巴萨尼奥的未婚妻鲍西娅女扮男装,以法官的身份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该剧中,也遇到类似《安提戈涅》和《窦娥冤》中所出现的法律现实与另一个更高的道德原则的冲突,即法律与仁慈的冲突。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夏洛克可以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来,但是这有悖于更神圣的仁慈。正如鲍亚娅所言,“御杖不过象征着俗世的威权,使人民对于君上的尊严凛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却高出于权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内心,是一种属于上帝的德性。”[ii]因此,几乎所有的当事人,包括威尼斯的公爵、法官鲍西娅,都请求夏洛克发发慈悲,变更合同,但都遭到夏洛克的反对。于是鲍西娅巧妙地运用法律解释来解决问题。她认为合同写明“割一磅肉”,但并没有规定可以流一点血,且夏洛克只能割一磅肉,少一毫少一丝都不行。最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法律解释逼得夏洛克彻底破产。

如果没有鲍西娅的智慧,那么安东尼奥注定要死于一纸契约。人间的法律就会和上帝植入人心的仁慈发生冲突,这幕喜剧就可能要变为一幕发人深省的悲剧。但是,《威尼斯商人》不同于《安提戈涅》和《窦娥冤》之处就在于它的主人公采取了另一种类型的选择。在他们看来,选择所面临的制度约束(威尼斯的城市法)不应当有所突破。正如安东尼奥所言:“威尼斯的繁荣,完全依赖着各国人民的往来通商。要是剥夺异邦人应享有的权利,一定会使人对威尼斯的法治精神发生重大的怀疑”。[iii]因此,突破制度限制的选择虽然符合仁慈正义,但是却和整个城市的利益是相冲突的。另一方面,如果法律因人情而变动,法律就失去权威,人情就可以借法律的名义或者越过法律来行使统治。正如鲍西娅所言:“威尼斯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既成的法律,要是开了这一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有例可援,什么坏事都可以干的。”[iv]这样的话同样可以出自克瑞翁和桃杌之口,只是他们所处的境况不同,才陷入悲剧的冲突之中。

如果我们对正义的追求受到现实法律制度的约束时怎么办?这时我们就面临两种选择,要么选择“法律之上的正义”,要么选择“法律之下的正义”。选择前者意味着确信应当用一种永恒不变的正义原则来代替现存的法律制度,现存权威的合法性就受到挑战,这显然是一种英雄型选择;选择后者意味着承认永恒正义与法律正义之间存在着差别和距离,正义之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获得相对的实现,这是一种常人型选择。正如鲍西娅所言,“执法者倘能把慈悲调剂着公道,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没有差别。[v]”但“神力”与“权力”毕竟是有区别的,于是鲍西娅选择了法律之下的正义,它更注重于人情世故的把握和规避法律的技巧,是一种常人型选择。这种常人型选择更能体现女权主义法律观所倡导的灵活性和境况性(positionality),相反,安提戈涅和窦娥所体现的英雄型选择多少显得有点缺乏灵活性,更显得执著于某一规范性原则,并不惜为此献身殉道,这多少与女权主义法律观所倡导的原则相背离。

到此为止,我们已讨论了三位女性所代表的法律观。依据一开始所提出来的“法律对立概念表”,她们似乎都可以划为女权主义法律观的代表人。但是随着讨论的深入,我们发现这种归类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一方面安提戈涅和窦娥采取的英雄型选择意味着将她们归入“女强人”一类的角色期待中,要求她们有一种超常人的信仰和勇气选择悲剧的方式践行自己的理想。这种对女性角色的预设和期待在实践中对女性是有害的,而它本身就是男性文化霸权的产物,而与女权主义法律观所主张的同情理解相去甚远。另一方面,如果按她们俩人的法律观,那么就应当用永恒不变的正义原则(神法或天)的统治来代替实证法规则的统治,这种法律观实际上用正义的规则霸权代替了法律的规则霸权,或者说用女性文化霸权代替男性文化霸权,这种角色变换并没有改变“霸权型”的话语模式。因此,我们一开始提出的女权主义法律观本身足以导致对女性的歧视和角色规定,而这一切源于作为划分男性法律观和女性法律观之依据的“法律对立概念表”。

在一定意义上,法学像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是一门对社会现象(或法律现象)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学问。[vi]这就要求我们对作为解释起点的一般假设或理想型的选择必须和社会生活经验本身是密切相关的,且理想型自身在逻辑上是自洽的。但是,我们回过头来分析前面所提出的“法律对立概念表”时,却发现这种类型学上的分类或理想性本身就包含着逻辑上的混乱。[vii]比如在女权主义法律观这一栏中,“正义”、“自然法”和“自由裁量”、“好的答案”有时是矛盾的。因为“正义”或“自然法”是人类理性从超验的自然或上帝那里发现的永恒不变的原则,它本身容不得人类意志的“自由裁量”,它要求的不是“好的答案”,而是绝对“正确的答案”。同样,在男权主义法律观这一栏中,“法律”、“实证法”和“规则”、“正确答案”也并不总是相一致的,“法律(实证法)”是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人(或集团)制定的,它所追求的恰恰是反映特定利益的“好的答案”,而不是“正确答案”。“君主的趣旨就是法律”是一条古老的法律规则,但它实际上包含了“自由裁量”。之所以出现这种逻辑上的自相矛盾,是因为“法律对立概念表”中的概念分类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其一是关于法律观的分类,如“法律”与“正义”,“实证法”与“自然法”,“权利”与“需要”;其二是关于法律方法的分类,如“规则”与“自由裁量”,“正确答案”与“好的答案”,“文字”和“精神”。任何一种法律观都可以使用对立的不同法律方法,同样,任何一种法律方法都可以服务于相对立的法律观。安提戈涅和窦娥的法律观可以归入“自然法”中,但是她们所采用的方法是“规则的”而不是“自由裁量的”,追求的是“正确答案”而不是“好的答案”,如果不是为了“权利”,而仅仅是满足“需要”,那么她俩如上面所假设的那样,完全有按常人型选择的可能性和选择空间。正是由于这种逻辑上的混乱,才造成安提戈涅和窦娥在应归类于“女权主义法律观”时发生矛盾和不一致。

上述问题源于“法律的对立概念表”,但并不是说对这个“概念表”进行修正,如采取交叉分类的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这种分类本身就反映了“逻各斯中心论”所形成的二元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意在寻求普适的框架(本体论追求)作为理解现实世界的基础。“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思想家们一直在寻求一套统一的观念,这种想法似乎是合情合理的;这套观念可被用于证明或批评个人行为和生活以及社会习俗和制度,还可为人们提供一个进行个人道德思考和社会政治思考的框架。”[viii]这种对“阿基米德点”的追求形成了一种客观主义的信念:存在有或者必定有一些永久的与历史无关的模式或框架,在确定理性、知识、真理、实在、善行和正义的性质时,我们最终可以诉诸这些模式或“框架”。[ix]这种思维模式忽视了或放弃了人的存在的历史性,人不是历史中活生生的人,而是超验的第二上帝(the Second God)。由此对人类的总体经验进行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的分割和剥离,有一个本质就有一个现象,有一个理性就有一个感性,有一个男性就有一个女性(作为文化模式或独特经验的象征),从而陷入本体论追求与人类总体的真实经验相分离且二者相互排挤、相互专制的困境。[x]而且这种逻各斯中心论的本体追求一旦放弃了历史性,就会将历史性的或地方性的认知内化为个体的主体性,然后通过主体意向性的意识形态投射(ideological projection)异化为普适的真理或文化霸权。因此“性别的‘神话’就在于将人类的某些特性分别投射在男性和女性之上,使相互之间成为客体”。[xi]

上述思维方式体现在法理学中就是对法律本质的追问,由此形成事实与价值、实然与应然的对立,以及十九世纪之前法理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自然法与实证法之争或法律与道德之争。[xii]此后虽然出现了社会学法学和历史法学,也只不过将法律的阿基米德点从自然理性(或上帝)或主权者那里转移到法律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结构和历史传统之上,故可统称为“法律情境论”(the contextual theories of law)。自然法学、实证主义法学和法律情境论构成了现代性的法理学。“看起来法理学(指现代性法理学-引者),作为一个统一且自洽的本文的法律的表象,最典型的招数植根于真理的形而上学而不是正义的政治学和伦理学之中。正义的真理就是正义作为真理。而现代性法理学的核心也正在于这种描述与命令、理性与法律,逻各斯与规范的独特结合。后现代法理学的任务就是对法律本文中的逻各斯规范中心论(logosnomocentrism)进行解构。”[xiii]当然,后现代法理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统一的学派,它只不过借用后现代哲学中解构逻各斯中心论中的二元思维方式所采用的各种手段,诸如反基础主义、解构主义、视角主义、哲学解释学、多元主义方法等,[xiv]来清理二元论思维在法学中的影响,由此形成声势浩大的批判法律运动[xv]

从广义上讲,女权主义法学也属于批判法律运动的一部分。女权主义法学通过“提出女人的问题”,揭示出造成女性受歧视和压制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法。因此,女性的解放不是用逻各斯中心论的思维模式重塑“女权主义”的法律观,而应当彻底放弃这种二元思维模式,放弃男性和女性的分类,放弃“女权主义”和“女权主义法律观”这样的提法(当然只是作为一种策略也可以使用这样的术语)。尽管忽视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别可能意味着不平等或女性受压制的继续,“但是将差异作为分析的范畴能强化陈旧的思维框架,且因此而强化了这一框架中女权所处的边缘地位。所以,女权主义者在坚持使用女性或相应的政治标签‘女权主义’这一范畴来界定由于性别而地位卑微的人们时,她们自己在强化认同其地位因此而变得更为卑贱的群体。”[xvi]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仍保持原有社会结构或文化模式中女性受压制的状况。事实上,人类的文化既是男性创造的,也是女性创造的,女性受压制不仅是女性的困境,也是男性的困境。女权主义法律观所提出的问题不仅是法律问题,而是整个人类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的问题。“法律既表示一种话语又表示一种权力的运作过程,法律所制作的且在法律中奉若神明的规范是权力关系的显现。这些规范被看做是‘中立的’和‘客观’而予以强制实施且部分地获得正当性。对这一事实的评判已使许多女权主义学者集中关注构建法律中的立法程序和政治程序而不是关注于法官们正在做什么。它使得女权主义者至少和关注正式的法律学说的发展一样关注于社会的和文化的认知(perceptions)与法律和合法性的显现(manifestations)。”[xvii]因此,放弃“女权主义”(及其法律观)的提法有助于我们摆脱狭隘的偏见,在关注女性受压制的同时,关注于更广泛的使人类陷入困境的种族压制、民族压制和文化压制(如萨伊德的“东方主义”)等,从而将各种问题和见解吸收到主流文化当中,在平等地对话(如罗蒂所主张)和自由地沟通(如哈贝马斯所主张)的基础上,建设一种多元共存的和自由平等的新文化。

注释

[i]韦伯提出“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的区分主要基于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不同考虑。这和“英雄型选择”与“常人型选择”并不完全一致,后者关注于选择路径与选择空间之间的不同考虑。比如韦伯认为宗教信仰更符合“价值合理性”,但是信仰某一种宗教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更多地是一种“常人型选择”。

[ii] 《莎士比亚全集》,朱生豪译,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76页。

[iii]同上,第76页。

[iv]同上,第77页。

[v]同上,第76页。

[vi]从弗赖堡学派提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起,人文科学的解释特征就一再被强调,如狄尔泰、韦伯等,但是直到解释学大面积地侵入到人文科学中之后,才实现了人文科学的解释学转向。法学中实现这一转向的代表人主要有罗尔斯和德沃金等,参见Georgia Warnke, Justice and Interpretation, Polity Press,1992.

[vii]波斯纳并不同意这种划分,参见《法理学问题》,第十三章。但是波斯纳又不断地使用这种流行的分类。总之,波斯纳的著作尽管充满机智的批判和洞见,但在总体上缺乏一种一以贯之的方法和主张。这或许与他的法官生涯和新实用主义主张有关,故下文对“概念表”的批评并不针对波斯纳本人。

[viii]理查·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中译本作者序,第11页。

[ix]理查德·J·伯恩斯坦:《超越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郭小平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第9页。着重点为引者所加。

[x]西方当代哲学及整个文化思潮几乎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的一开始就指出古希腊哲学从存在中分离出“存在之存在”,使之成为哲学的主题,而真实的存在反而被压制和遗忘。而他使用“存在Sein (x)”(有时特意打上“x”符号)这一概念,意在打破理性与生命的对立(或男性与女性的对立),使“存在”与“时间”发生联系。参见谢遐龄:“本体论重兴之兆”,《读书》1987年第4期。正是在此基础上,伽达默尔将主体还原为历史中存在的人,将认识还原为理解。有关解释学的理论,参见殷鼎:《理解的命运》,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xi] Frances E.Olsen,The Family and the Market:A Study of Ideology and Legal Reform, (96) Harvard Law Review,1983.p.1497.

[xii]参见Roscoe Pound, Law and Morals,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26.

[xiii] Douzinas and Warrington with Mcreigh, Postmodern Jurisprudence, London and New York,1991,p.27.着重点为引者所加。

[xiv]参见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

[xv]当然,批判法律运动比较复杂且多样化,它不光是清理批判传统的法律理论,而且还有一种现实的政治诉求,参见阿伦·C·哈奇森:《批判的法律研究运动》,刘同苏译,《法学译丛》,1991年第1期。

[xvi] Katharine T.Barlett, “Feminist Legal Methods,”(103) Harvard Law Review 1990,p.835.正如美国的女权主义者Alice Jardin所言,“妇女一词对我来说只能指称那无法再现,不可言说,称谓之外和意识形态之上的一切。”转引自前注③引文。

她们的最终定理范文6

与经历了数百年发展的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2005年才起步,有CFP比喻“就好比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不管是理财经理的职能、银行所提供的服务,还是整个财富管理产业链都还在构建之中。尽管外资银行在服务理念、理论基础和经验积累等各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中国市场的特点以及国民的需求决定了,本土化的中资银行也有自己的吸引力。

伴随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中资和外资银行都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步伐,以期最大程度满足国民的需求,做大各自财富管理的蛋糕。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在取彼此之精华,服务模式趋于融合。尽管外资银行在海外市场上一直奉行以客户向导向的服务模式,但前提是基于成熟市场的成熟客户群,而在新兴的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异地而战的外资同样处于积累客户的市场培育期,面对国内客户资产增值的首要需求,也不得不时常切换到以产品为导向的模式,以期用最显著的即期利益吸引客户。不过,综合比较中外资银行在客户分层、业务流程、客户维护和后台支持等多个方面,两者的区别依然十分明显。

资产增值是国内最大需求,中外资产品差异明显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被冤枉的银行家通过帮狱警报税打通关系,获得了下至狱警、上达典狱长的信任,从而为自己的越狱行动创造了机会。事实上,在美国,报税、合理避税以及如何实施财产转移等通常属于中端客户(中产阶级)理财的第一需求。当然,具体的内容还视不同的客户情况而定。在电影中,如果银行家对狱警们高谈阔论股票、债券,恐怕很难取得收买人心的效果,因为对狱警而言,他们的闲钱有限,股票债券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这与中国的情况显然大不相同。在现有的资产增值、子女教育、养老、遗产、保险和特殊规划中,中国消费者对资产增值的需求最为旺盛。一方面,资产增值的针对性不强,却覆盖到了其他的各种规划;更为关键的是,与其他规划相比,资产增值的即期收益往往更加直观,既使得理财经理容易与客户进行沟通,也方便客户比较、选择不同银行的理财产品。“客户往往在来之前已经见过了多家银行的理财经理,通常也在不同的银行拥有存款,如果在见第一次面的时候不能给他/她看到即得利益的话,基本上这个客户我就再也见不着了。”中国银行国贸支行财富中心副主管、CFP持证人孟嘉表示,“而从子女教育规划谈起显然无法让客户感受到即得利益。”在中资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中,类似子女教育等规划通常以增值服务的形式出现,由财富管理部门与行内的其他相关部门或第三方机构联手合作,以帮助客户解决子女出国留学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客户需求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不管是中资还是外资银行,在面对客户资产增值的首要诉求时,都以丰富的投资产品来满足客户需求。不过,两相比较,外资银行由于开展人民币业务受限,无法发挥产品和创新优势,只能更多地发挥海外资产配置的经验,因此会重点向客户推介离岸业务以及保险产品,据孟嘉介绍,保险在外资客户理财规划中所占的比重非常之高,大约超过60%,中资银行则多半会用基金来替代保险产品。

而在交通银行私人银行顾问、CFP持证人徐亮眼中,相对外资银行主打高收益高风险产品,中资银行的理财产品则更为稳健。这也是金融危机发生后,业界掀起一股外资客户转投中资银行潮流的原因之一―外资银行把离岸市场作为强项,私人银行更是把结构性产品作为主打,让高端客户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长久囿于国内市场的中资银行反到坐收渔利,分流了不少高端客户。高端客户转投中资银行的另一个出发点在于,在人民币升值、热钱涌入中国的大背景下,中国本土市场的投资机会更为显著,显然中资银行在这方面的经验更为丰富,渠道也更为广泛。

客户分层:资产规模 Vs 社会角色

经过近几年的摸索,中资银行在客户分层上已经初见成效,包括中行、交行以及中信银行在内的绝大多数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国有和股份制银行都将个人业务划分为个人理财业务、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三个层级,以资产规模为依据对客户进行最简单的分层。中国银行在其2009年年报中即指出, 实施客户分层管理,完善网点与三级财富管理体系差异化的服务模式,围绕重点发展中高端客户群的目标定位,增强财富管理三级服务体系的协同效应,全力打造“中银财富管理”品牌。

在此基础之上,多家银行还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标准同样是客户的资产规模,对不同层次的客户采取不同的策略,不仅配备的理财顾问有所区别,推广方式有所不同,并且在投资渠道和增值服务的提供上也有明显差异。

以交通银行为例,资产在1-5万元的客户属于“快捷理财”的服务对象,5-50万元的中端客户归于“交银理财”旗下,50万元上以客户则属于“沃德财富”,而同属“沃德”这一品牌下的私人银行客户资产规模要求在500万元以上,不仅拥有专属的投资产品或量身定制的金融投资产品、更多的投资渠道(如私募股权产品)以及包括教育、医疗和消费在内的各种增值服务,并且其配备的服务团队更加“庞大”,不仅有沃德客户经理,还包括了私人银行顾问(必须是CFP持证人) 以及总行的私人银行专家团队。

外资银行则通常依据海外的经验,在进行客户分层时,资产规模仅仅是一项准入标准,而是以客户的生活习惯和职业习惯来进行分类,大致分为企业家、白领、个体工商户、家庭主妇、有经验的投资者和无经验的投资者几大类。客户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决定了他们投资习惯、生活习惯、乃至接触方式、推荐产品和参与活动的不同。例如,“和企业家联系就应该集中在每天下午的四五点,周末尽量不要打扰他们;而对于家庭主妇,最好则是把她们约出来见面,因为她们的时间相对充裕;对于没有经验的投资者要多推荐一些初级的讲座,而对于有经验的人士则需要倾听他们的一个想法和意见。”孟嘉如此解释。

通过采访多家中资银行的理财经理,《新财富》了解到,尽管中资没有将社会角色作为客户分层的主要依据,但在做理财规划前,职业是风险评估中上必填的一项,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不管是平时问候见面的时间地点,还是投资产品的选择,理财经理也都会根据客户的职业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关特性做出判断,只是这些大都还局限于理财经理的个人行为与经验积累,并未系统化,并最终上升到服务模式的高度。不过,据徐亮透露,交行目前已经逐步尝试在为客户分层时,在原有资产规模标准的基础上搭配上职业因素,并给不同的人群配以不同的顾问,以期在更精准定位的基础上提供更贴心、更专业的服务。

后台支持:个人专业度 Vs 模式的力量

在细致的客户分层基础上,外资银行针对客户的不同年龄、职业和需求会有产品配比模式,例如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则其股票配置比例不宜超过80%,若理财经理的规划中股票配置超过这一标准,就无法通过后期的审核。换句话说,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特征和需求,外资银行为每一类规划都提供了框架,这个框架是建立在客户分层的基础之上,而理财经理则根据客户的特性在这个框架之内做一定的调整和配比。

外资银行的模式化作业还体现在其后台系统不仅能提示预先设定好的所有信息,例如产品的到期时间,以及类似黄金等投资品的合理卖出价位;还能对客户的生日和纪念日等重要日期加以提醒,让服务于该客户的理财经理或者相关人员及时送上问候或小礼物,不失时机地“收买”人心。

相比之下,中资银行的理财经理则完全是一张白纸好做文章,只需根据自身对客户各方面条件的判断以及客户的需求来制定理财规划,没有任何的模式和框架可以遵照,用孟嘉的话说,就是“用手动的方式来无限接近于外资行的系统”。不仅买卖点的掌控没有任何后台提示,并且生日之类的日期也通常由理财经理自行掌握和记录。

在徐亮看来,外资银行对各方资源的调配更加熟练,而中资银行则要稍逊一筹,这也是近两年中资银行在某些专业领域积极寻求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主要原因。只是,资讯、专业上的短缺可以借助外部力量来弥补和完善,但要像外资银行一样达成系统化和模式化,还得依靠银行内部的力量。总体来说,现阶段中资银行对理财经理的支持绝大部分还停留在理论以及市场消息的层面,理财规划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理财经理的个人能力,而事实上,这不管对理财经理个人还是银行来说都属于风险防范上的缺失,尤其是在理财经理队伍普遍年轻、个人专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的背景之下。

业务流程:“一对一” Vs“三对一”

《新财富》请多家中资银行的理财经理模拟了与客户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基本的模式是:理财经理询问客户的基础个人资料,了解客户的基本需求、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以及对回报的预期,填写一份制式化的调查,以方便银行做风险评估;经过几次面谈沟通掌握了必需的情况后,由理财经理制作一份理财规划呈现给客户,随后双方就资产配比和一些具体的产品配置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调整。如果客户接受了这份理财规划,那在规划的执行期内,理财经理会通过电话或见面的方式阶段性地向客户通报资产的变动情况,协商是否需要调整配置。直到这份理财规划的周期结束,基本上绝大多数的客户在这家银行内只会与负责他的理财经理做“亲密接触”,只是有些银行针对私人银行客户会配备有一名客户经理。徐亮指出,这种“一对一”的模式符合中国人传统上财不外露的个性,也满足了中国的富裕阶层对私密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