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1
1、自然原因,地形方面:黄土高原平地少,斜坡多,地面破碎。土质方面: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降水方面: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植被方面:植被被严重破坏,大多数地区地表裸露。
2、人为原因,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植被破坏、森林大量砍伐。
(来源:文章屋网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2
本节课采用大量形象生动且具体清晰的图片资料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运用图片让学生找出黄土高原的范围及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观察、识图的能力,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后又以形象的风成说示意图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接着出现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动画,让学生直观体会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充分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造成的脆弱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养成学生审图、分析图的能力;最后介绍生态建设的重要性,让学生深刻体会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学会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设计特色
1、联系实际设计教学,有亲和力,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2、水土的流失和生态建设的教学,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性强,有效地化解了这节课的难点,节省了教学时间。
3、采用小组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协作者、组织者,学生参与率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图文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
(2)通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了解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2、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训练学生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该区域的中心事物——“黄土”对该地区造成的一系列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四、教学重难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3
自然因素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源
地质学界一般认为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是,印度板块挤入造成青藏高原隆起,阻断了暖湿气团北移,使北亚气候向干冷化逆变,导致植被和土壤退化。同时,全球西风带又被隆起的青藏高原分成南北两支,西风带北支干冷化后,侵蚀北亚荒漠表土使北亚荒漠进而退化为干冷沙漠。干冷化的西风带北支将其侵蚀的荒漠表土,以沙尘暴形式空运至黄土高原上空遭遇东南暖湿气流,继而沉降为风积黄土胜积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从五十万前开始堆积,后侵蚀与堆积交替轮回,从第四纪至今已经历了三个轮回,近五万年来随气候变化侵蚀加剧。后形成了暖湿河谷盆地、山地、高原沟壑区和丘陵沟壑区这四种基本地形。
现在,干旱、暴雨和洪水及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土壤侵蚀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破碎地形依然是黄土高原面临的不利影响。根据中科院黄考队的考察,即使在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无定河流域,每年因修路、建房(挖窑洞)、梯田、开矿、采石、开荒等人为破坏增加的泥沙仅占总侵蚀量的14.3%。山西全省每年人为破坏增加的泥沙也只占全部输沙量的13.3%。
黄考队的调研还证明,在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中,沟壁滑塌和沟头前进等沟道的产沙量占90%,坡面的产沙量仅占10%。半沙半土与大暴雨是土壤侵蚀的成因。
在备项治理措施中,沟道筑坝拦泥和淤地占了拦沙量的90%,而在坡面修梯田和种林草仅占拦沙量的10%。
这个权威性的结论证明,自然因素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源。
受制于自然环境的产业
黄土高原地区属干旱和半干旱区,本应是灌溉农业,但细碎梁峁和纵横沟壑留不住太多的大气降水。黄土高原地区可引水灌溉的平地太少,大多数水库的水都难以利用。本来就是干旱、贫瘠的土地,既不能灌溉,施肥又被冲走,所以只能种些耐旱耐贫瘠的低产杂粮,如黑豆、土豆、糜谷等。
这种破碎的地形对发展工业也很不利。以国家大力发展的石油天然气为例,已探明的石油储藏区大都位于甘肃庆阳到陕西靖边一线的东侧,从延河流域到无定河流域南北约150公里的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两个土壤强烈侵蚀中心之一。由于沟壑纵横,地形破碎,钻探成本高昂,生产布网困难,开发缓慢。如今,从南到北,平均每25公里一条东西流向的7条河谷中,公路两侧已是油井密布,而离开河谷公路两侧的沟壑梁峁中,却因坡陡沟悬,沟道狭窄,至今无井无路。显然,这从南到北的7条河谷之间一万多平方公里的丘陵沟壑区并非无油,只是没有生产、运输原油所必需的道路和平地而已。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千沟万壑的破碎地形也是城市化的重大障碍。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大部分乡镇、县城和地市,皆在河川岔口的交通要道,多为秦汉以来从边塞到长安的军旅驿站,但由于河谷两侧坡陡沟悬,平地狭窄,又常受洪水泥流之害,故而城镇都长不大。
千沟万壑的破碎地形也是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的主要原因。丘陵沟壑区的乡政府大多数不通沥青或水泥等硬面路,行政村通大路的也不多,且晴通雨阻。道路每年夏秋冲毁塌断,初冬全民出动修路,且是年年修,年年塌。西安至延安这第一条进丘陵沟壑区的铁路,全长375公里的路修了30年,光是从铜川进丘陵沟壑区后的240公里,就干了18年,平均一公里建一座桥梁或隧道。造价34亿,比同期的成昆线、大秦线还贵。
千沟万壑的侵蚀环境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低下的生产力,这是居民收入低的根源。黄土高原尤其是丘陵沟壑区的适耕平地太少,大多数坡地既不能灌溉又不能施肥,轮式机械用不上,全靠人力、畜力耕作;以坡地为主的耕地太零碎,集约化的农业技术大多用不上。时至今日,丘陵沟壑区的农业生产基本仍是靠天吃饭,农作物产量低,商品率更低;加上交通等因素限制,经济作物种植不易、流通更难,农民增产增收不易。
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还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国家行政成本高。很多沟谷里的乡政府配备了几十辆摩托车,在沟壑梁峁上跑了一天的路,也没走过几个村,找到几个人,办成几件事。
梯田蓄水保土效果有限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虽然梯田种粮食的产量比坡地高,农民愿意修梯田,可梯田修了几十年,由坡式到水平,由窄临到宽幅,所费人力无数,们所修梯田大多一是梯田幅面狭窄,蓄水保土效果有限。二是遇暴雨就滑塌,且年年修年年塌。
原因一是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看似山区,实际却是深厚黄土覆盖的破碎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地表被切割的非常细碎,每平方公里的沟谷密度高达5~10公里,沟头塌进和沟壁滑塌切割的梁峁顶部虽然浑圆,但边坡多为陡坡、断崖滑塌的悬冲沟。由于梁峁细碎,坡陡沟悬,能修梯田的长缓坡面很少,陡坡所修梯田大多幅面狭窄,而台阶却很高,很多梯田都是幅宽与台高相等,或幅面越觉台阶越高。
二是以粉沙粒为主的沙黄土和黄绵土遇水易崩解,而深厚黄土覆盖的破碎高原其峁顶、梁脊和坡面上又无出露地表的岩石,基岩仅见于切透了深厚黄土的沟底与河床。如此,半沙半土的窄幅梯田,台阶既高又无石料砌护,天旱时,疏松多孔的梯田墙壁因蒸发强烈而失水,遇暴雨时,半沙半土的台阶又易崩解滑塌。近几年荒山承包,很多农民将浑圆的峁顶推平修的梯田,面积大多不足一亩,台阶却都一丈多高,脚踏上感觉如踩沙堆般松软,若遇暴雨这种梯田台阶的滑塌概率很大。其实在丘陵沟壑区不仅是梯田,就是在千沟万壑的梁峁中绕行的县乡村道路,其半沙半土的路面虽经压实,也因无石料铺路面和砌护路肩而年年塌年年修。这样,在黄土高原常是先春旱伏旱,后夏秋暴雨的气候条件下,蒸发强烈又易滑塌的窄幅梯田,不仅阻止水土流失的效果有限,而且既不能施肥又不能灌溉,轮式机械也无法作业,因而产量低而不稳,仍是广种薄收,靠天吃饭。
打坝拦泥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目前治理水土流失的办法是在沟道打坝拦泥。这同样由于黄土易蚀又无石料和沟谷密度大的制约,只能缓解不能根治水土流失。以处于黄土高原中心区的陕北丘陵沟壑区为例,由于地表无石料,用水泥修又太贵,当地皆是土坝。农民筑的3~5米高的小淤地坝多分布在水小泥缓的支毛沟上,一般三四年不溃垮也就淤满了。不少已淤满的淤地坝被农民用来种庄稼,坝地土壤含水高,夏粮靠得住,秋粮靠天,但若在大沟道筑坝,由于坝体仍是半沙半土的黄绵土甚至是沙黄土筑成,而集水面积大泥流也就大,遇暴雨时易溃决。
在支毛沟修小淤地坝虽不易垮塌,但拦泥作用也不大。因此,很多人认为应将农民零星筑坝改为在各个小流域的干支沟道都筑坝,用众多小坝分段拦泥来拦大泥流。于是,在前些年施行的山、水、林、田、路,全配套的小流域治理样板中,皆改为从沟头到沟口层层筑坝,但这仍抗不住暴雨带来的大泥流。黄河中游管理局对绥德县韭园沟的小流域治理,是从上到下打了96个坝的一套坝系,才建好没几年,就在1994年夏秋之交的一场暴雨中冲垮:1995年9月1日,淮宁河又是几十个坝一起冲垮连水库大坝都溃决了。
近年不少人又认为,农民修坝为淤地种粮,坝小拦不住多少泥,而坝大了无泄闸、无溢流,又容不下暴雨时的洪水泥流易溃垮。因此,在近几年的治理中,又要求建泄闸和溢流齐全的有嘴正规坝。有嘴的正规坝若是在一条沟中密集建,应属在微型黄河中节节蓄水分段拦泥,若还是一条沟里1~2个坝,这实际上是三门峡改小浪底:拦泥不成,蓄清排浑。但地处泥沙源头的陕北不拦泥,遇暴雨时的大泥流即放行,这样土坝倒是安全了,但打坝何用? “上拦下排”的治黄方针如何实现?上游的泥沙都是年内唯一的一场暴雨造成的,不拦这场暴雨的泥沙,拦年内另外五六场能形成地面径流小雨的清水,陕北沟谷狭窄库容小,蓄不了多少水,而千沟万壑无平地,蓄了水也没用,下游有巨大库容调度的三门峡和小浪底,陕北不拦的清水也跑不到大海去。显然,若不拦泥,就无须修造价高昂的正规坝。若为拦泥打坝,就无需有“嘴”,不垮则三五年即淤满,与农民的淤地土坝并无实质区别。
即使投巨资遍地打正规坝,也只能拦泥不入黄,并不解决沟壁滑塌和沟头前进的水土流失。有种看法认为,目前10万座(陕北3万座)拦泥坝的数量明显不足,质量太低,应大大增加正规坝的数量。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做到泥不出沟,入黄河的各级支流的沟口全需筑坝。而这些十几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长沟道的沟口拦泥坝要不垮不满,就需在各沟谷内的支沟岔道口再筑坝,用众多小坝分段拦泥以减轻干道和沟口坝的负担。若以陕北的丘陵沟壑区每平方公里6公里的沟谷密度和2万吨的侵蚀模数算,即使每公里的沟道都打一座坝,每座坝每年也要拦蓄2000m3的泥沙,按陕北的丘陵沟壑区约5万平方公里算,要打30万座坝才行。按整个黄土高原16.6万平方公里的丘陵沟壑区,每平方公里4公里的沟谷密度算,要打66万座坝才行。若全部为泄闸和溢流齐全的正规坝,按每座坝100万造价计,仅陕北的丘陵沟壑区就需3000亿。整个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所需投资更大。
当然投资再大能根治也行,毕竟是治好了中华民族的千年之患,也比修了垮,垮了再修省钱,更比下游“悬河”溃决的损失小。问题是遍地打坝只起到拦泥不入黄,从而减轻下游水患的功用,并没有解决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梁峁以沟壁滑塌和沟头前进为主的水土流失,而随着暴雨和重力年复一年的蚀塬为梁,蚀梁为峁,直到黄土高原冲蚀淤平前,沟头前进和沟壁滑塌的泥流迟早会淤满这6万或66万座坝。这时要么再增加坝的数量,以适应沟道的前进,要么加高加厚现有的坝体,直至破碎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梁峁的坡度被侵蚀到流平为止。
即便是用几十年的时间,花上天文数字的投资,淤地坝用水泥全被覆,梯田的台壁用水泥方砖全砌上,水土流失可能根治了,但破碎的地形也被水泥固化了。这样,水土流失和温饱倒是解决了,但别说是现代化赶超的前景,就是致富的可能性也没有。
应掌握好退耕还林的尺度
在气候干冷的黄土高原,多数地区降水稀少,林草很难茂盛,应掌握好退耕还林的尺度。一般而言,要增加植被降低雨强,林中就应覆盖在梁峁的坡面上,但丘陵区的地表千沟万壑,缓坡地面很少。丘陵区稀少的降水又多以夏秋的暴雨形式降下,千沟万壑的地貌使降水大多流失,能在梁峁的坡面上入渗和存蓄的很少。丘陵区由于缺水庄稼就长不好,而树的根系和枝叶蒸腾所需的水份远较庄稼为多,就更长不好。黄土高原丘陵区一个独特的景观就是很多光秃秃的梁峁顶上,常有一两棵几十年也长不大的小老树即是明证。
至于在丘陵区的沟谷里植树种草拦泥,则效果远不及淤地坝,而且还要与农作物在丘陵区极为宝贵的川地上争地争水。退一步讲,即使丘陵区所有的土地全部退耕,林草也能把沟壑梁峁全覆盖了,但由于丘陵区坡面的产沙量只占产沙量的10%,而对占产沙量90%的沟壁滑塌和沟头前进的产沙而言,覆盖林草并不能制止,因为在悬冲沟的断崖、陡坡等沟壁上的林草根系,其受地心引力并不会横着扎住沟壁向水平方向生长。当暴雨冲刷半砂半土的沟头陷穴、沟沿和沟壁上的大孔小洞和裂缝时,林草只会连同沟壁一同滑塌。而既然丘陵区所有的土地全部退耕上林草,也只能减少产沙量的10%,那么,仅想靠上林草就能根治水土流失,进而重现秦汉暖湿气候环境时的茂盛植被则属幻想。
如前所述,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即使全部退耕上林草,也只能减少坡面上占总产沙量10%的水土流失,更不可能扭转西北环境向干冷化逆变的自然趋势。如果真要把退耕上林草作为丘陵沟壑区生存发展的长远之计,那中央财政从1999年起给丘陵沟壑区原定5~8年期的退耕还林草予钱粮补助,从明年开始陆续到期后补助就不能停止必须接着补下去。同时还必须土地减人、环境减载,减少开厂矿、修水电路、造住房、修梯田等人类及牲畜活动,而贫困区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经济减速。这样,丘陵沟壑区今后就只能是:资源靠节约、环境靠防护、过日子靠中央救助。显然,这条适应自然的防护之路,只能是一条靠中央财政和国外援助才能维持温饱的苦熬之路。
必须有大的国土整治
中国在世界还处于农业社会时就是人口众多的发达国家,这样中国在工业化起步时就人多地少。如今更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起飞阶段,土、水、矿资源的短缺日益加剧。中国人口是美国的5倍,暖湿平地只有美国的1/5,若按土地质量说,不仅是黄土高原应退耕,就是东北平原和黄淮海平原改作牧场也比不上阿根廷的潘帕斯大草原。所以就中国的国情而言,显然不是像已完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欧美那样“不需要开发”。另一方面,中国也不像非洲那样“无力开发”。中国从大禹治水形成国家起,就以兴修水利开发蛮荒的抗逆性农业延续着中华文明,中国从历史到现代都是世界上动员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也是50年来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大工程最多的国家之一,这显然不是无力开发。
实际上,黄土高原今日还能过上温饱的生活,是黄土高原人民年复一年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改造的结果。今后要想维持住目前温饱水平的生活,至少要接着改造不利的自然环境才行。
当然,如果也想走上现代化的赶超之路,就不能仅靠塌了修、修了塌的阶梯化改造来维持目前的温饱生活,唯有对不利的自然环境作更大强度的平整化改造才有出路。
要根本改造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千沟万壑的侵蚀环境,就要认真研究丘陵沟壑区地情的特殊之处:丘陵沟壑区的地情是梯化不易,但对机械推填和引水拉沙的平化却不难。平整化改造最大的利益是将千沟万壑的侵蚀环境平整为大平原,这在一般山区即使大量推移土方,远距离运送土方也很难办到,但在下伏基岩相对平缓,正负地形大致相等的丘陵沟壑区,推土机只需在各道山梁上向两边的沟里推,或在山峁顶部向四处推,不需要远距离运送,仅就地推移土方就可以获得大面积的平地。当地人所说的,推倒一道梁,正好填平一条沟,扳倒一座峁,正好填平一个壑,就地推填即可实跳大面积的平整。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4
初中地理信息量大,知识点繁多,给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一节课下来,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太多,学生理解和记忆感到力不从心,时间久了,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就感觉没有意思了,严重地影响了地理教学效果。多媒体的引入,大大优化了教学环节,科学整合地理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地理信息,有效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为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比如,在进行“认识省级区域”的教学时,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常利用“小篇子”的方式进行教学,把我国各省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历史古迹、自然资源等信息分类印到一张篇子上,上课时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教师给的材料记忆就可。这种方式看起来很有效,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对照小篇子反复记忆,就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其实,这种教学方式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学生是被动的,即使学会相关知识也是暂时的,不能从能力上得到提高,很难达到高效教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各省市的各种地理位置进行系统整合,通过一个Flash课件展示我国各省的地理位置,从经纬度方面明确展示位置信息,点击某个城市的名称,相关信息就能显示在大屏幕上。在展示各省市的自然资源时,点击城市名称就会出现这个城市的视频资源简介或者图文并茂的介绍。这样的教学丰富了信息的出现形式,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器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途径,拓展学习资源,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二、发挥多媒体的过程展示功能,揭示地理知识本质,降低理解难度,突破教学难点
很多地理知识是抽象的,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因素,学生很难真实感受到地理知识内涵,只凭对书本学习很难理解地理知识的本质,学生很难在地理学习中获得真知,学习陷入被动局面。多媒体的运用有效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可以科学地展示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视频讲解和动态信息分析,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地理知识的本质内涵,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认知技能。比如,在进行“认识跨省区域”的教学中,教材涉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的分析,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利用这种教学模式教学,由于时间和空间因素,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深刻领悟水土流失的真正原因。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利用多媒体播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的视频资料,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感悟出水土流失的真正原因是由于地质结构、地形特点、气候等自然原因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大大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
三、结语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5
摘 要: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由于人类活动方式的影响进而导致该区域环境经常受到冲击和破坏,将潜在的自然环境脆弱性转化为现实。由于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可根据脆弱环境的成因及其主要环境问题,将北方农牧交错带内脆弱环境划分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和鄂尔多斯高原草场退化区。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各区脆弱环境成因及脆弱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各区脆弱生态环境恢复整治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北方农牧交错带;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战略
作者简介:李文彬,河南驻马店人,现信阳师范学院2008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曾参加信阳师范学院2009年度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目前正主持一项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度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
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者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北起大兴安岭西麓呼伦贝尔,向西南延伸,经内蒙古东南、冀北、晋北直至鄂尔多斯、陕北,是从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广阔地带。人类生产活动极不稳定,表现出强烈的过渡性和波动性,正是这种波动性和过渡性导致该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的不稳定性,生态环境极为脆弱[1]。生态环境脆弱性是指生态环境受到外界干扰作用超出了自身调节范围而表现出的对干扰的敏感程度[2]。因而研究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脆弱性,进而提出整治策略加以合理利用,对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黄土高原区
(一) 黄土高原脆弱生态环境的成因
1.泛分布的黄土母质
黄土是―种黄色的、质地均―的第四纪沉积物,由于其结构松散,虽然碳酸盐钙质含量很高,土粒之间依赖碳酸盐胶,但在水中很容易分散,抗侵蚀的能力很低,并且黄土沉积物垂直解理发达,孔隙度大,遇水易造成侵蚀和崩塌,致使地表结构极不稳定,这是造成本区环境脆弱的根源。
2. 降水时间分配极不均匀,降水强度大,多暴雨
黄土高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但变率大。本区年均降水多在250――600mm之间,自东向西减少。降水季节分配极不均匀,一般而言,多雨期降水变率小,少雨期变率大。暴雨降水强度大,降低了水分利用率,还造成强烈侵蚀。
3.自然灾害频繁严重
黄土高原是我国灾害种类多,灾害发生频繁,灾情严重的地区。本区灾害以气象灾害为主,其中又以干旱出现概率最大,影响范围最广,危害程度最重。
4. 人类活动的干扰
人们的不合理或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的结构,造成脆弱生态环境的破坏。本区不适当的人类活动主要表现为滥垦、滥牧和滥伐等。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因子往往在时空上发生藕合作用,加上人类活动外界的干扰,植被受到破坏后,暴雨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作用更加明显。
(二)黄土高原区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及综合整治战略
1. 控制水土流失,扭转土地退化趋势
在经济落后、科技不发达的条件下,广大农民只能选择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种粮面积、广种薄收的经营方式,限制了改变现状的内在驱动力。农业始终采取的是一种低投入、低产出、对资源采取掠夺破坏式的方式。因此,黄土高原脆弱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整治绝不仅仅是纯技术问题,必须把它们同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有效地结合起来,应积极改变传统的土地开发利用原则和方式。
2.不断调高人口承载能力
提高黄土高原区域人口承载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治理,即对以土地为中心的水、土、气候、生物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并对资源进行集约利用,以提高农、林、牧、副各方面的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居民收入。二是区域开发,即开发矿产资源,发展加工工业及其他产业以促进乡村人口城镇化,减轻或消除种植业和养殖业对土地的压力。
二、鄂尔多斯高原草场退化区
(一)高原脆弱生态环境成因
1. 土壤性质、结构及土体组成极宜遭到破坏
本区地带性土壤自东向西大致为褐土――栗钙土――棕钙土,在土地利用上有过多次的农、牧业的更替,形成了多元发生土被。表层质地较粗,多为沙壤或轻壤,土壤发育层下伏流沙、砂砾层。如此土壤性质、结构及土体组成,极易受到扰动而遭破坏,进而影响植被发育生长,使土地退化,沙化严重,破坏区域脆弱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2. 风蚀作用较强,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
本区受大陆性气团控制,降水稀少,日变化与年变化较大。春季干旱,地表裸露,加上春季多大风,风蚀作用十分明显。降水形式仍以暴雨为主,强度大,破坏性极强,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3.干旱频繁发生,牧草生物链波动较大
降雨量得季节变化,直接影响牧草和作物生产的波动。从东部草原到西部荒漠草原,牧草生物量的波动逐渐增大。生态系统对干扰非常敏感,作物产量随降雨变化显著。因此,旱年产量减少可能会促进过渡开垦,人们在扩人耕地上寻找补偿,进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4.不合理人类活动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强度增大,超过了本区土地的承载能力。人类活动是生态环境脆弱的诱导和加强因素。
(二) 脆弱生态环境的恢复整治战略
鄂尔多斯高原脆弱生态环境恢复整治战略总体上概括为:地上建立绿色宝库,地下开发黑色宝库;大力发展林业,除建防护林外,着重发展经济林果和饲料林;充分利用林草和农副产,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步伐。对于鄂尔多斯高原区域内部不同脆弱生态环境区的不同特点,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战略措施。
1. 东部沙黄土覆盖的丘陵区
这里草原已大部分垦成农田,由于降水稍多,加之黄土质地疏松,地表又无植被覆盖,所以流水侵蚀切割剧烈,水土流失尤其严重。因此,此地应治沟与治坡相结合,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2. 沙区
对沙漠化的土地采取防护措施,封育沙化弃耕地和退化草场,保护现有植被,结合多种多样的立地条件确定每一地区适宜的草本种类和栽种方法[3],具有引水条件的流沙地应退耕还牧、还林。
3.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区
草场长期超载过牧,导致草原生产能力的退化、沙化、盐碱化,进而导致牲畜生产率低下。因此,应使本区大面积土地做到农牧结合共同发展,实行草田轮作。对天然草场采取封育、补播、划区轮放等方式[4]进行改良,充分发挥其巨大的潜力,为建设合理的畜牧产品基地创造优越的条件。
4. 陕蒙交界处的能源“黑三角”地区
本区应以煤炭资源开发为动力,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以矿区为核心,建立以煤炭开采、能源重化工、动力工业、商品性畜牧业、保护性林业和个体承包为主的耕作业为总框架,辅之以地方副业的总体经济开发综合治理体系。
三、结语
本文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和鄂尔多斯高原草场退化去两种不同类型的脆弱成因地为主线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脆弱性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方式的影响进而导致生态环境脆弱地经常受到冲击和破坏,将潜在的自然环境脆弱性转化为现实,进而制约了经济发展。因此,对自然地理环境过渡带的脆弱性研究和分析,进而减少其发生和造成的损失,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将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廷儒,张兰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及预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22.
[2] 张鑫,杜朝阳,蔡焕杰.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集对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0(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6
关键词:水利设施 干旱 水土流失 现代化 西部贫困区
一、引言
水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我国西部贫困地区面积辽阔,但水资源十分缺乏且时空分布不均,加之人类长期以来忽视对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能力低下,严重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甚至对居民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开展水利现代化建设,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西部贫困地区脱贫解困的必经之路。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水资源短缺,饮水安全问题突出
西部贫困地区普遍存在严重缺水现象,以国家级贫困县陕西佳县为例,该县地处黄土高原的黄河沿岸,长期以来降雨稀少水资源奇缺,生态环境及其脆弱。数据显示,该县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831.7m3,,仅为全国人均占有水量的36.1%,是我国极端干旱缺水的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既有资源性缺水问题,也有水质性缺水问题,不仅严重阻碍了当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加剧了农村居民的贫困现象,更为严重的是极端缺水还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使得饮水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二)水资源分配不均,配置难度大
西部贫困地区面积辽阔,所在区域自然环境比较恶劣难以开展正常的农业生产。从地理分布上看,这些区域往往呈块状分布片状排列,以不同形态广泛分布在高原、山地、沙漠等地区;从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看,一是绝对降水量小,二是降水时间过于集中,除了夏季其他季节干旱严重;从水资源利用角度来看,由于山高坡陡存在地表水源无法利用,地表水渗透严重的现象,由此引起水土流失严重和灾害频繁;从水资源配置角度看,西部贫困地区多处高原之上、山地之中或被沙漠包围,特殊的自然环境加上当地经济发展落后缺乏财力支持,给水利工程修建和仅有的水资源利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水资源配置的难度极大。
(三)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西部贫困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之一,是降水稀少、干旱严重、生态失调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其中水土流失是造成西部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地区不仅总体降水稀少,而且降水往往特别集中。夏季暴雨带来大量降水,长期冲刷侵袭导致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水土严重流失,耕地里的土壤被雨水裹挟大量带走,导致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下降;大量泥沙被洪水冲入河流,对下游大江大河水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和破坏。水土流失不仅造成耕地减少,而且严重损害当地生态环境。长期以来,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居民生存遭受严重威胁,几乎成为所有的西部贫困县面临的共同问题。
(四)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用水结构不合理
贫困缺水地区水利基础设施普遍短缺,原有的水利设施设计标准偏低,附属设施大多不配套,不但难以保障供水足量及时到位,而且浪费现象严重。在水资源紧缺的同时,还存在用水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在水资源需求总量中,工业和第三产业用水比重较小,农业用水比重过大。以陕西省佳县为例,该县年供水量1141万m3,其中人畜用水和城镇生活用水分别为323万m3和50 m3,分别仅占总需水量的28.4%和4.4%;工业用水19万m3,约占总需水量的1.7%;而农业用水占到95%以上,用水效率较低用水结构极不合理。
三、西部贫困地区实现水利现代化的思路
(一)合理安排规划,保障饮水安全
近年来,西部贫困地区大量富余劳动力开始走出家乡外出务工,许多地区常驻人口萎缩严重,一些地方水利建设出现因人员流动而带来边建设边废弃的的工程浪费现象。为了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需要贫困地区审慎做好水利建设规划,以人定水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紧缺的水资源,做到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制定水利规划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贫困地区居民居住的一个特点是分布较散,要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大力发展微型雨水、泉水利用工程。对于自然条件较好具有一定规模水资源的地区,可以村为单位修建单村集中饮水工程。有些自然条件较差供水成本较高的地区,特别是存在高氟、高砷、苦咸水的的地区,应该采取特殊手段进行无害化处理,建立集中供水站点,实行分质供水。
(二)开源节流并举,实现区域协调平衡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多措并举,既要开源也要节流。鉴于西部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应该以遵循节流为主的原则。一是重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农业方面大力开展节水型农业建设,大面积使用现代新型灌溉设施和灌溉方法,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生物节水多种措施并举,有效利用紧缺的水资源。二是开发修建调蓄工程,通过修建各种水利设施调节降雨径流在不同时空的合理分布。贫困地区不仅年降水总量较少,而且不同时期不同季节降水量相差很大,只有对降雨径流进行人工调控实现时空合理匹配,才能充分利用水资源。三是优化水资源配置,要彻底改变以往地下水和地表水分类管理的不合理现象,实现地下水地表水联合优化调度,优化两种水资源的协调利用。在水资源特别缺乏的地区,要采取工程措施将丰水地区的水调配到缺水地区,实现水资源区域协调平衡。
(三)控制水土流失,搞好生态建设
水土流失是西部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突出特点,也是西部农村开展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难题。尤其是地处黄土高原的众多贫困区县,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面临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也十分艰巨。治理水土流失的核心是解决水的存蓄问题,水的问题解决了,干旱与水土流失的矛盾就相应得到解决。治理水土流失就是要合理调控降雨径流,并使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其要点,一是在山区的沟道地域加强淤地坝建设力度,通过多种方法对对淤地坝进行综合利用;二是在坡面治理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三是修建梯田要加强规划,要因地制宜多修建隔坡梯田,让坡面雨水集流和平面蓄水功能得以充分恢复和发挥,达到增加土壤蓄水能力的目的;四是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加速山区绿化进程,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涵养水土资源。
参考文献:
[1]黄泽钧.农村水利建设与改革的形势、对策与措施[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