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风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并购风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并购风险

并购风险范文1

并购贷款是一项全新的业务,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理念、服务水平,特别是对企业并购方面的经验要求都非常高。但是,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在这方面的资源储备远远不够。

与一般的商业贷款相比,并购贷款的复杂性和风险性较高。在并购贷款放开之前,国内企业并购多是采取传统的融资方式,以企业自身资产和股权抵押作担保。并购贷款的最大特点,不是以借款人的偿债能力作为借款条件,而是以被并购对象的偿债能力作为条件。

所以,在抵押担保环节上,一定是以被并购对象的资产作为抵押担保,如果资产不足,再用借款人资产进行担保。在并购贷款中,商业银行实际上成了收购方“债务”的“债主”,稍有失衡,并购贷款就等同于“风险贷款”。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并购业务方面的市场经验、专业人才储备、风险识别与控制方面都是空白。可以说,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并不具备承接、操作并购贷款业务的系统化能力。

并购贷款的法律风险

并购贷款中的法律风险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进行详尽和有效的法律尽职调查难度较大。传统上,中资银行会偏向于关注借款人或项目的财务、经营、管理和市场等风险,对于法律风险则主要关注其有无合法的主体资格,章程的相关内容以及项目是否已获得必要的审批等相对简单的事项,而且通常不作为一项重点内容来调查。在并购贷款中,这样的情况需要改变。

并购本身具有复杂的特性和高风险性,这就需要银行对与并购相关的各个事项――包括主体资格、资产与业务、交易结构、担保安排、批准与登记、劳动关系、关联交易、诉讼与合规、对外投资等,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分析。这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一方面缺乏针对并购的法律调查经验,另一方面,中资银行暂时还缺乏富有并购经验的专才。

此外,详尽只是调查中的一面,而更为重要的是进行有效的调查。未能通过调查发现相关问题将会是很糟糕的事情。对于并购方来说,可能埋下了失败的伏笔,而对于提供并购资金的银行而言,并购的失败意味着贷款的风险。

其次,来自于交易结构和并购方式的法律风险。并购方会从未来整合的需要、减少税负以及审批的简便性等各个角度提出不同的交易结构。比如,为降低审批级别,可能会分拆项目;为降低税负,可能会规避甚至挑战法律规定。此外,相对于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中并购方会承接目标企业的全部既有风险,而把贷款借给为并购目的新设的子公司。这样,贷款风险就会集中在这家并无其他现金流和资产的子公司身上,银行只能依赖于担保安排或其他法律安排进行风险控制。因此,在不同的交易结构和并购方式下,风险的来源和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第三,担保通常是有效的风险防控手段,但不当或不合理的担保安排也可能导致风险的产生。尽管银行对于担保工具的选择和安排是富有经验的,但由于在实践中提供有价值的担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在具体的并购贷款中,借款人可能会提出以目标企业的股权或资产进行质押或抵押,这就要求银行对目标企业的股权或资产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估。

此外,如果不能有效协调各种担保安排之间的关系,也容易引发风险。而在担保方式的具体选择上,新的法律尽管提供了包括浮动抵押、一般公司的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不同的担保工具或使其具有操作性,但使用这些担保工具可能由于缺乏之前的经验而产生风险。比如对浮动抵押或应收账款质押,不知道如何进行监控和有效的担保管理。

并购项目失败的风险

政府的批准与许可也是容易发生风险的地方。如果并购交易的批准程序不当,就会埋下风险隐患。比如,针对一家地方国企的收购,如果仅有省级以下国资部门批准就采用协议出让,会导致很大的风险,最严重的将会被撤销交易并被追究责任。而银行如果和并购方一起接受所谓“简单”的收购批准程序,将可能深陷风险。

对于目标企业所从事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否获得完整有效的批准或备案登记,特别是发改委、环保部门和行业主管机关的批准,也会严重影响到并购后的整合及经营。对于大型并购项目的反垄断审查程序,也可能对并购后的企业运作、整合带来负面影响。

借款人与目标企业的资产与经营的合法性以及商业风险,都可能形成并购业务的隐患。并购贷款的最终归还主要依赖于借款人或目标企业。如果它们的资产取得或经营方面存在重大合法性问题,就会影响到贷款的安全性。

并购方除并购贷款外的收购资金来源,也可能潜藏风险。如果其他资金主要来自于其他融资途径,其风险问题可能在运作过程中放大。比如,并购方向其他企业拆借资金,就应关注出借企业对借款人的权利要求和特殊的法律安排,有可能它们之间内部的安排会与银行、借款人之间的安排发生冲突。而如果借款人挪用其他金融机构的非并购用途的贷款,则借款人将存在重大的违约风险,一旦银行提出提前收贷的话,就有可能影响到并购活动甚至借款人的正常经营。

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资本市场、产业体系的风险传导效应也将越来越大地影响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并购贷款的资金投向、项目跟踪监控的难度都逐渐加大。并购前的风险控制、并购是否顺利完成、并购完成后的经营情况等,都可能危及贷款安全。并购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并购交易,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并购后人员、机构、管理的整合,从组织形式到企业文化等一系列的企业再造活动能否顺利完成。

研究表明,企业并购成功率往往不足50%。而并购贷款是以并购企业未来的现金流为第一还款来源,因此,一旦企业整合不成功,并购贷款就可能面临风险。并购贷款涉及兼并双方企业,包括行业发展状况、适用的法律法规、股权结构安排、债务、资产价格认定、政府关系等多方面问题,如果牵扯到海外并购,问题就更加复杂。

人才竞争加剧项目运作风险

由于并购贷款与传统信贷业务相比,在法律、财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上对信贷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性要求。尽管银行善于在经营、财务和行业风险方面进行分析和管理,但缺乏并购方面的经验和专才。因此,对于复杂并具有高风险的并购活动,其法律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相对较为薄弱。

目前,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对于并购贷款在业务受理、尽职调查、风险评估、合同签订、贷款发放、贷后管理等主要业务环节及内控体系中加强专业化的管理与控制。按照《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开展并购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应具有与其并购贷款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足够数量的、熟悉并购相关法律、财务、行业等知识的专业人员。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应在内部组织并购贷款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的专门团队,专门团队的负责人应有三年以上并购从业经验,专门团队的成员可包括但不限于并购专家、信贷专家、行业专家、法律专家、财务专家等。

而从当前的市场实践来看,诸如此类专业人才大都被券商投资银行部门、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囊括,对于薪酬等竞争机制相对落后的商业银行而言,要在专业人才竞争白热化的格局中吸引高端专业人才,在内部组织专门团队,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即使勉强组建了团队,而专业人才的竞争又将加剧项目运作风险,如果操作团队的实践经验不足或操作未能勤勉尽责,遗留的风险隐患就会很大。

非市场化并购的潜在风险

自2008年底银监会发放《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以来,通过四个月的具体运行操作,银行业发放并购贷款已遍地开花,热潮逐浪升高。

对于并购政策改变,决策者显然是期望银行能为并购及更深层次的产业整合注入活力和动力。但是,统计数据表明,从获取并购贷款的企业来看,钢铁、电器、机械、金属等成为受益最多的行业,并均为国有大型企业,尤其是垄断程度较高的中央企业成为主导。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危险的现象。国有大型企业的资源垄断性、市场垄断性极高,本身资金都比较充裕,小的并购根本就不需要贷款,而大的并购项目整合周期都很长,潜在的风险问题不易发觉。当前,国企的市场化程度很低,产业整合能力(尤其是跨境整合)较弱,而4万亿刺激经济的饕餮大餐、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都已为国企“肥肉上贴膘”,如今,并购贷款再度追着为国企的“肥屁股”贴膘。

对于市场化程度很高的民企而言,对资金的渴求是极为强烈的,但并购贷款却对民企避而远之。如此好大喜功、不尊重市场的并购行为,表面的热闹和繁荣,将使“初战告捷”的商业银行们陷入盲目乐观,并购之后的产业深化整合似乎已如探囊取物,其潜藏的风险是毋庸置疑的。

贝恩管理咨询公司关于并购失败的调查研究显示,80%左右的国际并购失败案例直接或间接源于企业并购之后的整合,而只有20%左右的失败案例出现在并购的前期交易阶段。这对充满乐观氛围的中国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而言,推动企业融入全球化、加快资源整合及拉动内需,显然是任重而道远。如果严格按照银监会《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能够正常开展并购贷款业务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在拥有完善的市场规则和成熟的市场参与主体的发达国家,灵活、多样的并购融资方式都很成熟,包括股本融资工具、债券融资工具和金融机构提供的收购融资贷款。但是,国内当前并没有成熟的并购融资工具,仅仅是商业银行“赤脚冲锋”的并购贷款,风险的规避是要考验监管层智慧的。

并购风险范文2

关键词:现代风险导向;并购审计;风险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并购现象随之增加,并购标的建立在商务控制器基础上,同现代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现阶段,伴随着并购交易业务数量的增长,我国相关领域增加了对并购审计风险的关注。然而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理论研究框架还不够完善,可以说,我国的并购审计业务发展速度要快于并购审计风险研究内容,无法理想的指导我国并购审计业务的顺利进行。鉴于此,本文展开了现代风险导向的并购审计风险研究,希望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现代风险导向的并购审计风险研究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并购现象,在对并购风险进行预防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并购审计。由于复杂性以及较高的风险性存在于并购审计活动当中,因此积极加强现代风险导向的并购审计风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新会计准则是我国为了适应经济发展而制定并实施的,这一准则对审计和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我国现阶段还无法实现系统化和标准化的监管税务及会计等问题,造成并购审计中的风险偏大,甚至超过了财务报表审计风险,在不断增加的企业并购业务中,积极制定健全的监管制度、提升监管力度成为监管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而这一措施在实施中,要求该部门必须对并购中的风险分布等因素进行全面的掌握[1]。鉴于此,本文积极展开了现代风险导向的并购审计风险研究,希望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并购审计风险受风险导向审计准则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积极发表了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体系,其充分说明,现阶段我国的审计准则已经开始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同时也充分说明,我国的设计准则是建立在风险导向审计基础之上的。在贯彻落实新的审计准则过程中,能够有效指导审计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方式,然而这一过程中,必须对其职业责任进行强化,这是因为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和职业责任直接而严重的影响着并购审计业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将新的风险带到了会计事务所的并购审计业务中来。

(一)新旧审计准则的对比同传统的审计准则相比,新的审计准

则应用风险导向审计取代了以往的审、账项基础,具体表现如下:在新的设计准则背景下,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得到注册会计师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审计成效在新的审计准则中发生了转变,风险评估程序被增加到原有内容当中;新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够制定有效的审计工作记录,其内容应当包含应对、识别以及评估风险的各个程序内容,从而促使自身在日常工作中的职业责任得以明确,提升职业质量[2]。

(二)现代风险导向基础上的并购审计风险相关内容研究

在对新的审计准则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企业并购审计业务存在于现代风险导向当中,风险内容有以下几点体现:有效分析和对比并购双方的优势以及劣势;对并购换股比例进行确定等。这样一来,企业并购审计在现代风险导向当中将会使自身的价值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三、并购审计中的现代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模型

适用性在现代风险导向的并购审计风险准则对并购审计业务中的体现。新的审计理念产生于现代风险导向的并购审计风险准则当中,其中明确指出,要增加对整体审计思路的重视程度,并将特殊审计重点突出出来,促使整体的审计流程当中,能够对加大控制审计风险力度这一思路进行充分的融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并购业务实施过程中,风险始终处于一个能够被双方接受的范围之内[3]。在并购审计业务中,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准则拥有指导:应用战略习惯视角评估风险,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充分掌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内容;工作人员还应当对宏观环境审计提升重视;其工作中应始终坚持高度的职业怀疑性,不对任何风险隐患产生忽略现象;要求审计人员能够对并购信息的披露产生高度的重视。

四、结论

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这是并购业务增加的基础。然而,根据并购业务复杂性和风险性较强的特点,积极加强现代风险导向的并购审计风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本文首先对现代风险导向的并购审计风险研究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从新旧审计准则的对比、现代风险导向基础上的并购审计风险相关内容研究两个角度出发,对并购审计风险受风险导向审计准则的影响展开了探讨,最后构建了并购审计中的现代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模型。

作者:崔春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韩晓梅,郭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项目审计工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初步证据[J].会计研究,2014,12:78-85+97.

并购风险范文3

(一)企业并购行为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内涵。

企业可以通过并购行为进行快速的扩张,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我国的企业也纷纷采取并购的策略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首先,企业并购是为了投资收益,同时它还有融资的作用,并购后的结果是由投资决策与融资决策共同决定的;其次,企业并购作为投资行为具有其特殊性,从策划到最后完成短期财务状况并不能充分反映所有价值因素,必须通过一段时间的整合与运行,这些价值因素才能通过财务指标体现出来;再次,企业并购的最终目标不是没有负债风险,而是要取得价值的增值。所以,如果将并购风险的衡量标准单纯认定为融资风险,则错误估计了企业进行并购行为最初的价值动机。企业并购行为包括更为丰富广泛的内容,比如并购行为导致的财务问题或损失。具体说来就是,企业并购行为涉及的目标企业定价、企业融资和支付等环节造成了财务的损失,所以说企业并购行为造成的财务风险具有价值属性,风险不是由并购行为中单纯哪个因素造成的,是各种风险价值形态的体现,是会影响企业价值的伴随在并购行为中的所有因素的总和。

(二)企业并购行为财务方面风险的特点

1、企业并购行为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并购行为财务风险的本质特点,环境瞬息万变,人们无法了解未来发展情况,所以不能掌握实情发展的结果,所以就有风险存在。并购行为财务风险是伴随一些不定性因素出现的,所以风险的存在是预估性的,风险从可能到成为现实还有一段过程,需要一些必要条件促成。

2、企业并购行为财务风险的概率可测性。

风险是所有不定性因素作用的结果,企业并非对风险所在一无所知,通过归纳经验、总结教训,人们可以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做大致的预估。因为概率的可测性,企业并购行为的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可控制性。

3、企业并购行为财务风险的可控制性。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风险具有不确定性,这并不说明在风险防范方面我们只能消极应付,通过提高并购活动过程中的信息分析以及处理的质量和水平、通过企业管理层科学的决策以及防范措施,可以对财务风险实施有效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企业并购的价值目标。

4、企业并购行为财务风险具有决策相关性。

风险出现的概率和企业行为和决策有巨大关联性。在实际操作中,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之间常出现信息上的不对称,这样就会给并购企业估价的过程造成误导,导致价值预期和实际情况不符。其中,容易造成这种预期与结果偏离的环节有三个:定价、融资与支付决策。所以说,并购行为伴随的财务风险有价值性、同性特点以及动态特点。

5、企业并购行为财务风险的特殊属性。

价值属性:并购行为伴随的财务风险具有价值性特征,利用价值方式来衡量评价风险的效果,比如利用金钱、价值进行直接反映。同性特点:并购行为财务风险最后是通过价值反映出来的,但是企业并购行为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带来风险,财务风险本质是价值的偏离,而且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是以价值量体现的所有并购行为风险。动态特点:财务风险是一系列的因素组成的整体系统,所以有系统性,系统性特征决定了其动态性特征,企业并购进行到任何一步都有伴生的风险。

二、控制企业并购行为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充分利用财务报表的作用,提高信息质量。

目标企业财务报表是其信息的核心,是评估目标企业价值的重要依据,只有对切合实际的财务报表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才能得出真实的信息与结论,所以获得目标企业的详细财务报表可以对未来收益做出比较符合实际的预期,同时也是并购行为信息必须履行的信息收集环节。在并购行为信息分析与实际操作中,要仔细分辨被并购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中的问题。因为会计手段的可选择性,导致财务报表具有人为操纵的可能性。如果并购开始企业得到的是不完整、不真实的报表,里面没有如实反映被并购企业所有的财务事项,那么这种信息的不真实性和偏差会误导企业的价值预期,干扰企业的定价行为。

(二)确定合理的评估指标,准确估计企业价值。

信息的偏差让企业并购行为伴随巨大风险和隐患,所以在并购活动前对目标企业进行严格审查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在并购前,企业可以委托专业单位对并购行为进行专业策划,详细调查分析被并购单位经营情况、财力情况等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对并购行为价值预期更接近实际情况,从而降低了价值评估过程中的风险。

(三)企业支付风险的控制策略。

首先,可以通过股权支付的形式进行防范,股权支付可以避免现金流出的巨大压力,同时可以消除并购整合活动中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其次,可以通过可转换债券进行支付,可转换债券既有增值性又具备债券的安全性,公司并购的时候可以参考市场预期和财务指标利用可转换债券支付,以减少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再次,通过权证发行降低风险,发行被并购公司的备兑权证可以获得部分资金。权证规定其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时间以相应的价格买售证劵,所以这样做不会改变被并购公司股本股东结构。并购公司可以结合并购进度以及收益预测选择权证支付的方式;最后,对于降低财务风险,通过混合支付是很有效的手段。混合支付是利用两种或多种支付方式得到其他公司的经营权和控制权的方式。并购的时候多选择几种支付方式组合使用,可以将每种支付方式优势发挥到最大,同时有效克服其缺点。混合支付的巨大优势将使其在未来并购市场发挥巨大作用。

(四)并购行为融资过程的风险控制

1、制定合理的融资策略。

首先,可以采用债务融资的方式。债务融资会加大企业负债,增加企业权益资本的风险,可能导致股票价格下跌,所以企业要通过债务融资的方式实现并购行为,最重要的是找到利益和负债比例的平衡点;其次,权益融资的模式。权益融资导致股权数量增加,有稀释股权价值的可能,这种结果是否出现取决于支付的股票数量和并购后盈利增加的价值对比。另外,进行权益融资的时候除了要重视EPS和市场率的影响,同时要考虑到企业控制权被分散的程度,对放弃的股权数额要做出合理限制,避免丢失企业的控制权。

2、拓展丰富的融资渠道,合理组合融资方式。

首先,企业在并购活动中进行融资策划时要开阔视野,丰富融资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内外兼顾保证目标企业在评估后可以立即进行并购,从而实现资源的重组与整合。政府要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帮助企业找到多种融资渠道,比如建立投资银行并完善资本市场等;其次,合理安排企业融资的结构。所谓融资结构,就是指企业资本、权益以及债务间的比例,同时包括企业短期债务以及长期债务二者间的比例,确保融资结构合理性以全面考虑融资风险和成本为基础,选择适合企业并购行为的融资渠道和形式。

(五)并购行为完成后企业整合运营中的风险控制。

并购完成后运营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并购前期财务存在问题导致的风险;二是并购完成后资产进行重组过程中导致的风险。首先,针对并购行为前期财务遗留问题方面的风险要做好控制防范。如果为了并购企业支付得过多,多在后期运营的时候并购企业会因为过多的负债带来的巨大压力导致财务结构恶化,股票支付的企业会承担因为股权稀释导致股价损失的后果;另外,所有并购活动都涉及到大量资金运动,所有资金来源的方式都具有一定的风险,企业通过不同的融资方式实现了并购过程,将承担自己并购活动带来的问题。如果对此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会造成并购后企业财务整合重组的失败,从而造成企业并购行为的全面失败。其次,很多时候并购行为中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是在事后经营过程中进行资产重组的时候出现了风险,如果要有效避免资产整合和重组的风险需要企业及时处置好被并购企业的运营和负债,如果被并购企业在并购前期经营状况就不是很好的话,如果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运营效果的话,没有及时的将其不良资产处置好,被并购企业很可能继续亏损,然后给并购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带来巨大的负债问题,最终造成并购项目的失败。

三、结束语

并购风险范文4

一、企业并购风险审计

风险基础审计作为现代审计方法,在发达国家的审计实践中得到日益普遍的应用,方法本身也随之不断地完善。在我国,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也提出了运用风险基础审计方法的要求。风险基础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以风险的分析、评价和控制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技术、收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的一种审计方法。风险基础审计的基本模型为: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内控风险X检查风险

企业并购审计是一个风险较高的审计领域,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都在认真思索的问题,充分重视并积极介入并购企业的并购过程,则是减少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中之一。

二、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分析

审计人员的职责是协助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和评估并购风险,并且运用会计、审计、税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来判断并购过程为审计人员带来哪些审计风险,以努力消除和化解这些风险,努力将并购的审计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领域包括以下方面:

1、并购环境引发的审计风险。

企业并购行为与国际、国内的经济宏观运行状态密切相关,同时敢与经济发展周期、行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密不可分;从微观上去考察,企业的经验是否丰富、组织文化是否成熟、资本结构是否合理也对企业并购战略的确定产生重大影响。一般而言,在经济处于上升期开展并购活动,并选择那些与本企业产品关联度高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可以减少并购风险。

2、并购双方的优劣分析。

要确定合理的并购策略,主并购企业必须首先正确衡量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全面分析目标企业的优势和不足,认真评价并购双方经济资源的互补性、关联性以及互补、关联的程度,并要研究主并购企业的优势资源能否将目标企业具有盈利潜力的资源利用潜能充分发掘出来等。无论主并购企业拥有多少优势资源,也无论目标企业具有多大的盈利潜力,如果并购双方的资源缺乏互补性、关联性,就不可能通过并购产生协同效应。

一是对主并方的分析。分析内容与相应审计风险包括:①经济实力。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奖金实力、业务水平、市场上本企业主导产品占有率、盈利能力、公众形象和信用级别、市盈率等。②发展战略。主并方未来发展战略是确定并购对象、选择并购类型基础,若目标企业与主并企业的战略方向吻合程度不高,甚至相反,则并购风险加大,相应的审计风险加大。

二是对目标企业的分析。分析内容与相应审计风险包括:①目标企业面临的行业环境、国内竞争状况;②目标企业的市场份额与实力强弱;③目标企业的利润水平与发展前景;④目标企业的所有制性质、隶属关系,以及政府对该企业或该企业所处的行业现状与所处行业与发展前景的态度;⑤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⑥目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水平;⑦目标企业产品市场状况。

三是企业并购的联合风险。①资源互补性。资源互补程度越强,双方并购后的效益增长就越明显,在流动资金、固定资产、利润分配各方面都能够取长补短。资源互补性差的企业进行并购有较高的审计风险。②产品关联性。产品关联度高的企业,经营上的紧密程度强,能够很快实现一体化。产品关联度低,则并购容易失败。③股权结构。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的控制权分配,直接影响到分司的高层对并购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④员工状况。员工的素质、结构直接影响并购后的成本与效益。⑤无形资产状况。无形资产的递延效应能够覆盖并购后的新企业。⑥未决诉讼。未决诉讼对并购是很大的威胁。⑦抵押担保。抵押担保常常形成潜在或有负债或未决诉讼。

三、企业并购中的审计风险的防范

1、恰当的确定并购的换股比例。

为了节省现金,很多企业采用换股方式进行合并。在企业采用换股合并的情况下,正确确定换股比例是决定企业合并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确定换股比例有多种方法:每股市场之比、每股收益之比、每股净资产之比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正确确定换股比例应合理选择目标企业,综合考虑合并双方的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发展机会、未来成长性、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合并双方的互补性、协同性等因素,全面评估双方企业的实际价值。

2、恰当的选择并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

价值评估方法包括:收益现值法、市盈率法、清算价格法、重置成本法。由于企业并购的并不是目标企业的现有资产价值,而是目标企业资产的使用价值以及所能带来的收益能力,也就是目标企业的未来价值。因此,并购方实际上是在选择与并购目标和动机相应的估价方法。当企业并购的目的是利用目标企业的资源进行长期经营,则适合使用收益现值法;当证券市场功能健全、上市公司的市价比较公允时,可以采用市盈率法;当企业并购的动机是为了将目标企业分拆出售,则适应使用清算价格法;如果企业作为单一资产的独立组合,则可以使用重置成本法。

审计人员在选择评估方法时期,要注意区分不同的方法的特征与适用性。一般而言,贴现价格法把企业未来收益或现金流量反映到当前的决策时点,能够反映目标企业现有的资源的未来盈利潜力,理论上的合理性易于为并购双方所接受,但是预测未来收益的主观性太强,有时难以保证公平。贴现价格法需要估计由并购引起的期望的增量现金流量和贴现率(或奖金成本),即企业进行新投资,市场所要求的最低的可接受的报酬率,程序包括预测自由现金流量、估计贴现率或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以及计算现金流量现值、估计购买价格,主观判断的因素很强。市盈率法操作简便,但需要以发达、成熟和有效的证券市场为前提,而且涉及大量的职业判断和会计选择,比如应用市盈率法对目标企业估值时,需要选择、计算目标企业估价收益指标,重置成本没有对企业进行全盘统一考虑,不适用于企业无形资产规模较大或品牌资源丰富的情况。

3、适当选择并购会计处理方法。

吸收合并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购买合并通常用购买法,换股合并通常采用权益联营法。采用权益联营法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被并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均按原账面价值人账,股东权益总额不变,被并公司本年度实现的利润全部并入主并公司当年的合并利润表,而不论换股合并在年初还是年末完成。与购买法相比,权益联营法容易导致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进而有可能对公司的配股申请产生有利影响。另外,主并公司还可以将被并公司再度出售,只要售价高于账面价值,就可获得一笔可观的投资收益或营业外收益。而购买法由于主并公司要按照评估后的公允价值而非账面价值纪录被并公司的资产与负债,评估价值又通常因通货膨胀等周素而高于账面价值,因此,购买法将产生较低的净资产收益率很难获得再出售收益因此,审计人员必须留心并购公司是否利用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利润操纵。

4、对企业并购过程进行监控,全面降低审计风险。

企业并购审计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并购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控,这种监控应随并购活动的进行而随时展开,并在并购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工作结束之后进行分阶段的总结性审查。

并购风险范文5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动机财务风险成因控制

一、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并购融资或因兼并背负债务,而使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从风险结果看,这的确概括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最核心部分,即“由融资决策引起的偿债风险”。

但从风险来源来看,融资决策并不是引起财务风险的惟一原因,因为在企业并购活动中,与财务结果有关的决策行为还包括定价决策和支付决策。

首先,企业并购是一种投资行为,然后才是一种融资行为,投资和融资决策共同影响着并购后的企业财务状况。其次,企业并购是一种特殊的投资行为,从策划设计到交易完成,各种价值因素并不能马上在短期财务指标上得到体现,而必须经过一定的整合和运营期,才能实现价值目标。再次,企业并购的价值目标下限也决不仅仅是保证没有债务上的风险,而是要获取一种远远超过债务范畴的价值预期目标,实现价值增值。

因此,如果仅用融资风险作为衡量财务风险的标准,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并购的价值动机。从公司理财的角度看,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还应该包括“由于并购而涉及的各项财务活动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即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应该指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使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严重负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

二、并购财务风险的界定及其成因分析

一项完整的并购活动通常包括目标企业的选择、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并购的可行性分析、并购资金的筹措、出价方式的确定以及并购后的整合等。而这些环节中都可能产生风险。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并购方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时产生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的基础是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即通过对并购标的(股权或资产)所作的价值判断,为并购双方的讨价还价提供基点和依据。目前我国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遵循资产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程序作出的估算,其合理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1.评估指标体系不健全。我国企业并购缺乏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相关的规定多为原则性的,操作性不强。并购过程中人的主观性对并购影响大,不能按市场的价值规律来实施,难免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或者出现为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而高估目标企业价值所导致的并购无法进行。

2.缺乏服务于并购的中介组织。由于缺乏独立的为并购提供准确信息和咨询服务的中介组织,所以无法降低并购双方的信息成本,也无法对并购行为提供指导和监督,增加并购的交易成本和风险。

3.并购中政府干预太多。有的地方政府“拉郎配”,甚至出现以不合理的交易价格强行将劣势企业并入优势企业最终将优势企业拖跨的现象。政府的干预不仅使交易价格严重偏离价值,还给并购方造成巨大的经营负担。

(二)并购方融资活动带来的财务风险。

1.不同融资方式的影响。并购融资通常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资金企业可以自由支配,筹资压力小,且无须偿还,无筹资成本费用,可以降低财务风险。但是仅依赖内部融资,又会产生新的财务风险。一方面,由于我国企业普遍规模小,盈利水平低,依靠自身积累很难按计划迅速筹足所需资金;另一方面,如果大量采用内部融资,占用企业宝贵的流动资金,将降低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映和调适能力,一旦企业自有资金用于并购,重新融资又出现困难,就会危及企业的正常营运,增加财务风险。外部融资包括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权益融资有其局限性:首先,我国对股票融资要求比较苛刻,所耗时问长,不利于抢占并购先机。其次,股票融资不可避免地会改变企业的股权结构,稀释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甚至可能出现并购方大股东丧失控股权的风险。债务融资相对于权益融资而言,成本要低一些,但是就我国目前而言,一是企业本身负债率已经很高,再借款能力有限,或即使举债成功,并购后企业由于负债过多,资本结构恶化,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二是债务到期要还本付息,企业财务负担较重,如果安排不当,企业就会陷入财务危机。

2.融资方式是否与并购动机相适应。这里的“并购动机”仪指并购企业打算暂时持有还是长期持有目标企业。如果企业进行并购只是暂时持有,待适当改造后重新出售,以赚取其中的差价,这就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短期资金才能达到目的。这时可以选择资本成本相对较低的短期借款方式,但还本付息的负担较重,企业若届时安排不当,就会陷入财务危机。如果为了长期持有目标公司,就要根据日标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持续经营的需要,来确定收购资金的具体筹集方式。因此并购企业应针对日标企业负债偿还期限的长短,维持正常的营运资金,使投资回收期与借款种类相配合,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三)并购整合中的财务风险。

在企业的并购活动中,由于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之间经营理念、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财务运作方式的不同,在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摩擦,如果未能妥当处理将不仅抵销并购所带来的利益甚至会侵蚀原有企业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购买方缺乏经验和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卖方叮能有意或无意地隐瞒一些对买方非常重要的信息,而买方如果没有对此进行充分洞察的能力,则可能在并购后的整合中尝到“苦果”。

(四)其他来源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中存在制度性风险、固有风险和操作性风险。制定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与决策相关的预期的不确定性进而降低风险。然而,正是由于制度相对稳定,影响期长,一旦制度制订与客观规律相违背则会对风险产生较大影响。我们把由制度而引发的财务风险称为制度性财务风险。

企业固有的财务风险来自财务管理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和财务管理依据的信息的局限性两个方面。财务管理作为一门经济学科和管理手段,其本身具有很大的不成熟性,一些重要的财务理论都是建立在一些假设基础之上的,这些假设与现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是对不确定的客观经济环境所作的一种估计,可以说这些理论本身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同时,会计信息作为财务管理依据的主要信息来源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其依据的一些假设同样不总是能够成立的。

操作性风险是指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是对具体的财务方法把握不准确而造成工作上的失误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事前控制:谨慎选择并购目标企业。

1.明确自己的实力和立场。企业除了要重视对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外

,还应当对自身实力,特别是资金实力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减少不现实的盲目乐观和对自身实力的夸大。另外,应该意识到业并购活动是一种战略行为,也是一种经济行为,企业应遵循市场化原则,不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或为了获得政治资本,兼并一些债务负担重、冗员多或历史包袱尚未解决的企业。领导者应站在促进企业发展的立场,从理性角度来进行决策。

2.合理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是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根本原因,因此并购企业应尽量避免恶意收购,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地审查和评价。并购方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策划,捕捉目标企业并且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对目标企业未来收益能力作出合理的预期。在此基础上作出的目标企业估价较接近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有利于降低估值风险。另外,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并购价格。并购公司可根据并购动机、收购后目标公司是否继续存在,以及掌握资料信息的充分与否等因素来决定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并购公司也可综合运用定价模型,如将运用清算价值法得到的目标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下限,将现金流量法确立的目标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上限,然后再根据双方的讨价还价在该区问内确定协商价格作为并购价格。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事中控制。

1.采取多种融资手段。企业在制定融资决策时,应视野开阔,积极开拓不同的融资渠道,做到内外兼顾,以确保目标企业一经评估确定,即可实施并购行为,顺利推进重组和整合。同时注意将资本结构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既包括企业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合理,也包括债务资本中的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的比例关系合理等,在这个前提下,再对债务资本组成及其期限结构进行分析,将企业未来的现金流人和偿付债务等流出按期限组合匹配,找出企业未来资金的流动性薄弱点,然后对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期限、数额结构进行调整,力求资本成本最小化。

2.采取混合支付。企业应在支付方式上采用现金、债务和股权等方式的不同组合。如果并购方预期并购后通过有效地整合可以获得较大的赢利空间,则可以采用以债务支付为主的混合支付方式,利用债务的抵税作用,还可以降低资本成本;如果并购方自有资金充足,资金流人量稳定,且发行股票代价较大或市场上企业的股票价值被低估,则可选择以自有资金为主的混合支付方式;如果主并方财务状况不佳,资产负债率高,企业资产流动性差,则可采取换股方式,以优化资本结构。新晨

3.采用灵活的并购方式,以减少现金支出。主要方式包括:(1)抵押式并购。将被并购方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相当数量的可用于并购的贷款。(2)承债控股并购。当被并购方的债务主要来自银行贷款,并且其无力偿还的条件下,通过与银行商定,由并购方独立承担偿还的义务,银行还允许把债务作为资本金划转到被并购方的股本之中,从而达到控股地位。(3)折股分红式并购。当被并购方的资产大于债务时,并购方不需要购买被并购方的剩余资产,而是通过与被并购方的所有者或资产管理机构进行协商,以人股形式把被并购方的剩余资产加入到并购方中去,并根据所占份额分取相应的利润。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事后控制。

并购风险范文6

关键词:财务风险;企业并购;防范

一、引言

企业并购是指企业之间的收购和兼并,它是对企业战略政策的落实,也是社会资源再分配的方法;同时,企业并购作为企业资本扩张、脱离困境、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种有效路径,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加以防范和管控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简析

(一)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风险

并购企业在确定要收购的目标企业后,双方最为关注的问题无疑是如何对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从而以此为基础实现企业的并购。在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依据为目标企业的近期财务报表及年度报表等财务信息,然而,从实际角度考虑,目标企业为了获取高额的资产价值收益,极有可能隐瞒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这就致使双方出现信息不对称,进而直接影响到关于目标企业并购价格的确认,致使并购企业存在潜在的财务风险。

(二)融资风险

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并购企业往往需要进行大量资金的融资,而在短期时间内如何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实现资金的筹备是企业并购达成的关键性要素,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并购企业急于达成目标企业的收购工作,就会在融资方面出现决策性失误,一旦资金安排不合适或者资金链运转出现失误,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三)杠杆支付的偿债风险

现阶段,一些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采用“高风险、高回报”的方式来进行目标企业的并购完成工作,即并购企业采用大量融资获取目标企业股权及资产的方式,之后将收购方的现金流用于支付融资负债的款项偿还,由于在这一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收购方极有可能因为资金链条出现断裂或是负债比过高而出现破产倒闭状况。

(四)支付风险

1.现金支付中潜在的资金流动性风险。一方面,现金流量作为企业正常经营运行的基础要素,一旦出现大额现金的调拨,就会给企业的自身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给公司带来较大的现金压力;另一方面,现金支付通常会限制交易的规模,这是因为一些大型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需要大笔资金,而这些资金的抽调往往会影响到企业的自身运转,这就使交易规模受到了限制.2.股权支付所导致的股权稀释风险。在并购企业以股权分配的方式向目标企业资产拥有方进行款项支付时,就会给企业带来股权稀释的现实风险。这是因为目标企业在拥有并购企业的股权后,极有可能给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致使企业效益降低,造成股价波动,无益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全面掌控并购对象的财务状况

在并购中的一些财务陷阱,主要是由于并购公司对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过分倚重,尽管财务报表作为并购评判决策的主要依据具有基础性价值,然而过分倚重仍会致使并购方对目标企业存在的缺陷出现认知不足的状况,致使忽略目标企业影响并购的重要要素,这就会给企业并购带来十分严重的财务风险。因此,在进行并购之前,必须从多方面、多角度对目标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要重点关注目标企业是否存在以下情况:是否存在内外账;是否存在虚假出资;应收款项是否账龄过长;是否存在资不抵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是否进行摊销;是否存在对外抵押担保;是否存在偷漏税等。以防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而给并购方带来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二)选择科学合理的估价方法

在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前,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价值评判方法,来对目标企业的现金流量、品牌价值、生产设备、人员价值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价值评估。由于价值评估结果关系着并购工作的顺利展开,因此,在进行目标企业资产评估的过程中,可用以下方法:1.对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指目标企业在未来时间段中的现金流量通过折现率的转化,来与企业最初的资金投资(即并购支出)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方法来进行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此方法的关键要点在于对目标企业未来阶段发展预期的准确性,这就需要对目标企业的产品、关联市场、利率和定价要素做出假定,再得出未来时间段中目标企业的现金流量值;2.建立相对价值的模型法。通过价值收益比来进行目标企业盈利实力的评判,主要通过将企业在税后的净利润与同行业其他相似的、可比公司的价值收益比进行相乘,即可获取目标企业的相对价值。这种方法的关键点在于对目标企业相似可比公司的选择;3.账面价值评判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了解,通过资产负债报表内容中的总资产来将负债部分的价值予以减除,然后得到剩余部分价值,即为净资产价值,也就是企业的整体价值。这种方法主要建立在对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客观真实性掌握的基础上。

(三)采取灵活的并购方式

在并购时,需依据实际情况,遵循“减少现金支出”的原则,采用灵活并购的方式实现企业并购,主要包括:1.连续抵押。这种方法指的是企业在进行目标企业的并购时,减少对自身经营资金的动用,而是将目标企业作为抵押,然后向银行进行可用于并购的资金数量相当的贷款,从而实现并购;2.先破产,再并购。这种方法是指在目标企业宣告破产以后,并购企业再和破产的目标企业清算组签订目标企业接受落实协议,并依据法律责任承担破产企业的相关债务,从而实现并购。此方法降低了并购企业的现金支出,对并购企业有益;3.先搬迁,再并购。此方法主要针对那些地处黄金地段或者是污染严重的目标企业,这样既能够改善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能够解决并购以后资金的短缺问题;4.承债控股。此方法通常用于目标企业的债权方主要为银行贷款且无力偿还的状况,此时,并购企业可通过和银行的协定,从而将目标企业的贷款转换为并购企业的贷款,然后由并购企业完全承担还款义务;5.折股分红。此法通常用于目标企业的资产高于债务的情况,此时,并购企业无需购买目标企业的剩余部分资产,仅需通过与目标企业所有者或资产的管理机构之间进行协商,然后以入股的方式将目标企业的剩余资产转化到并购企业当中去,然后依据目标企业资产持有方的所占份额比,进行相应利润的分配,从而实现企业并购。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注重对企业自身绝对股权的把控,避免因股权稀释出现的公司董事混乱状况,因此,此方法多用于一些小型目标企业的并购,在大型目标企业的并购中,多采用混合支付的并购方式实现企业并购。

(四)在杠杆收购中,提高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的稳定性

在杠杆效应的影响下,一些风险高、收益高的资本是否能够为并购企业带来真正的高额利润取决于被收购方未来现金流的稳定性,这就要做好以下工作:1.选取理想可靠的目标公司,确保其现金流的良好稳定性;2.对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进行审慎评估,切忌冲动;3.在进行目标企业的整合过程中,进行资本的结构创造,增加并购企业的价值。只有在未来阶段存有稳定的现金流,才能够有效确保杠杆收购的最终成功,避免因无法按时偿债出现破产状况。

(五)加强并购以后整合工作的管控

企业并购的结束并不是并购行为的终端,而是并购的开始,只有实现目标企业和并购企业的恰当融合,使目标企业的各种资源能够与并购企业的原有资源进行高效的整合,才能够真正提升企业的效益,推动企业的发展。此外,还需重视以下几方面内容的管控:1.拓宽融资渠道,确保融资结构的合理化。在进行融资决策的制定时,企业需要将多种融资渠道实现有效的结合,从而在目标企业收购的决策下达后能够快速实现并购工作的高效完成;2.支付方式多样化。通过现金、股权、债务等多种不同组合方式来实现混合收购,避免抽调过高的现金流给企业自身运行经营造成负面影响;3.发挥政府在并购中的监管作用,保证并购行为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政府在企业并购中必须以相关政策法规为依据,对并购市场进行有效监管,对那些违法乱纪的并购行为予以严厉打击,才能确保企业并购市场的健康良性运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并购环境的日益复杂,使得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也日益增长。本文主要通过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从而促进企业并购的安全、稳定进行,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越,张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