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车站影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央车站影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央车站影评

中央车站影评范文1

为了2012年的第41届鹿特丹国际影展,我第五次造访鹿特丹。仍只得见城市飘雪的冬天和似乎永远修建不好的中央车站轻车熟路来到位于de Doelen的媒体中心,便见到影展的志愿者、选片人和影评人中的熟悉面孔。

令鹿特丹与电影发生关联的人叫休伯・巴尔斯(HuubBals)。1972年夏天,35岁的巴尔斯用从鹿特丹艺术基金会申请的资金举办了一次放映活动,即为IFFR前身。巴尔斯组织的首场放映只有寥寥十几名观众,场面令原本打算致辞的市长十分尴尬那次放映的作品,据说是西班牙导演卡洛斯・绍拉(CarlosSaura)的《极乐花园》(El Jard in DeLas Delicias)。即使媒体认为巴尔斯选片“相当先锋”,但他并未动摇初衷,在以后十多年问,他依然坚持将不少来自异域陌生的电影作者引入欧洲观众的视野和世界影展的舞台。如今鹿特丹影展为全面支持导演电影制作而建立的声誉极高的休伯.巴尔斯基金(Hubert BalsFund,简称HBF),正是为了纪念1988年去世的巴尔斯;而陈凯歌是HBF基金最早的获益者之一。

2012年鹿特丹展映的各类型影片高达500部;它们被划入自单元没置革新以来的三大板块:为导演首部或第二部作品设置的“光明未来”(brightfture),为非首作和第二部作品设置的、新老作者交替的“幽灵重现”(spectrum),以及以特别专题单元和各类艺术展映为主的“讯号”。重头戏莫过于基于“光明未来”基础之上的“老虎奖竞赛单元”(TigerAward),每年此单元皆选^来自全球范围内的十部电影处女作或第二部作品,评出三部佳作并授予影展最高大奖“老虎奖”。

和欧洲其他历史深厚的影展如威尼斯、戛纳以及柏林国际电影节相比,鹿特丹影展始终对独立先锋作品与新人导演保持高度关注。在欧洲五大影展中,它是唯一没有红地毯仪式、也不迷信明星大腕的例外;担人气方面,鹿特丹的观影^数仅次于柏林影展、位于全球第二位(2011年的观众人次是34万多)。在鹿特丹,让参赛参展的导演觉得自己“最大、最重要”是不变准则,而影展长期培养的观众对那些处女作、二年生作品也总乐于尝试――导演名气和资历完全不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鹿特丹对中国独立电影的发现和推广也始终不遗余力,里程碑事件应属1994年令“未经批准”参展的独立导演如王小帅、张元、吴文光等归国受罚的“七君子事件”。1995年,何建军的《邮差》得到了转为竞赛单元后第一届的“老虎奖”。今年则有两部华语电影入围老虎奖竞赛单元,其中一部是中国新生代女导演黄骥(1984年出生)的首部长篇作品《鸡蛋和石头》,另外一部是作为台湾作品入选的缅甸华人导演赵德胤(Midi z)返回缅甸拍摄的《归来的人》。

中央车站影评范文2

关键词:网络迷恋;美育效用;美感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095-02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迷恋”、“手游迷恋”等社会问题日趋严重。2003年德国著名慈善组织“维希尔之家”在北部海滨小镇博尔滕哈根建立了“全球首家网瘾治疗所”。各个国家用艺术疗法、运动疗法与自然疗法等,引导他们改变自己的生活。

美感、艺术行为成为治疗的核心,那么《美术鉴赏》课程是否可以成为关键环节?

* 美育通过艺术教育,非艺术教育中的美育内容,以及艺术理论、美学理论学习实施。

美学(英语:Aesthetics),又称感觉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主要是研究审美,即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而美的对象,即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研究,都是经过人的感性、理性作用之后的结果。

从心理学角度看,自制力是克制个人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认识程度有助于改变心里状态。当一个人认识到其神秘本质,会在心态与行为上产生改变。为什么我们不让他们看清神秘本质。高中学生青春期、叛逆期的特点――独立意向及求知欲强,思想单纯,自制力差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他们处于儿童到成人的分界点,开始尝试独立思考,分析判断身边的事物。

* 推动思考与探索,追寻美的本质与意义。

FILMCLUB案例,TED《电影世界共同的奇迹》里面叙述的,“技术正取得史无前例的发展,而文化却变得前所未有的贫瘠。”1 000多所学校要求加入FILMCLUB,他们已拥有近25万儿童。将批判性思考和好奇提问的经历转化到日常生活中,心中的疑问激发他们通过影评来表述。

在很多人印象中,学生会更喜欢故事,但很多逻辑问题会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在学生身边会发生的事情都是他们思考的素材,人际关系、行为、个人经验……他们喜欢思考中检验自己。

教学案例:思考与探索,一个人面对两扇门,一条通往天堂,一条通往地狱。门边两个人,一个叫真实,一个叫谎言。只可以问一个问题,寻找天堂的路。

知识记忆是高中学习必须的环节,但是,在高中毕业后三至五年,高中所强化的知识记忆几乎淡忘……教育因此而失败么?没有,剩下的是能力,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数据,到信息,到知识,到智慧。渐进的层级关系,逻辑思维是必须的纽带。

*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尝试

在《美术鉴赏》课程中,用美的对象(即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作为教学引导,切合美育目的,引导学生认清对网络、游戏、影视的“迷恋”原因。

1.由自然的感受开始,到本质与意义,自然美感。

自然美感与科学中的规则美感,由植物的自然美感,到高中数理的数列与几何分割的规则美感。看到图片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感觉很神奇,去追寻答。自然,每个人都很容易接触到的存在。人们喜欢美丽的环境,仅仅去感受还是不够的。提出高中的数列与几何分割,学生自然被导向数理的规则美感思考,加深对数学的兴趣。更深层的应用科学,也会给他们展开新的思考方向。植物叶片的立体螺旋结构,仿生学案例,空间构成,艺术美感的抽象等。科学给予你们理念,去解析这个世界。艺术行为,艺术作品,需要用理念来创造。给美丽图片,赋予符号创意的创作。

2.由个人经验开始,到社会事物、生活、现象,社会美感

《为了鸟儿们》这部奥斯卡获奖作品,用艺术美感的方式来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给你一个新的平台去思考。如果,你是其中一只小鸟儿……

《纸人》里,古董汽车、KTO海报、车站与报亭;办公室,眼镜,背带裤……你找到纸人的呆板与枯燥的根源吗?会滋生多彩生活的渴望吗?

BBC《角斗士》取材于一位角斗士的墓碑记录,从一个采石奴隶到成为角斗士的故事。让人身临其境,去感受古希腊与古罗马的这段文化情境。历史与思想政治教材,会成为学生最好的资料来源。另外,一些科技与信息更适合成为他们了解网络与媒体商业本质的教学题材。

3.由科技开始,揭开神秘的商业面纱

虚拟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真实的光影模拟,让人身临其境,极具美感却并不神秘。图片的直观,到抽象的文字,尝试图片与文字的融合――插画(插图),到漫画。由摄影到胶片电影,到计算机的虚拟技术。游戏的箱庭理论(马里奥兄弟),到红外线定位的体感游戏(xbox);“拟真环境动态群组”:*MASSIVE 动态化任务面部动作模拟捕捉,这些都是影视动画作品量产的根本,看起来很真实确是程式化的量产。

例如,《冰河世纪》与《里约大冒险》制作花絮。一群热爱生活的人,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并呈现在你们眼前。为什么不自己去寻找,把这些乐趣分享给其他人呢?

结语,美育的灵活取材,美的本质与意义的思考探究,可以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悟。希望这样的教学尝试可以缓解学生身上发生的社会问题。就像宗教一样,揭开神秘的面纱,认清其本质。

参考文献:

[1]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2]桑特洛克.教育心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

[3][英]乔伊森.网络行为心理学―虚拟世界与真实生活[M].北京:商务出版社,2010.

[4][美]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