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山海经全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山海经全文范文1
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她给作者买了《山海经》这本让他十分向往的书。从文章来看,那时,作者生活的空间十分狭小,也缺少书读,生活十分单调,就像他在《故乡》里说的,平日里只能看见高墙的四角的天空。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阿长与山海经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心得1在一个雨天的下午,我读了《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初读,就是感觉这位长妈妈的形象不同,而后两三遍,慢慢领略到其中的韵味。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讨厌喜欢切切察察,让读者对她有一个初步印象。然而我有一时却对她发生了空前的敬意。这次长妈妈的话语让我出乎意想之外,不能不惊异,并且上文中我对她讨厌的“大字形”睡势,这里有了一个很好的解释,我对她的感情一下提高很多,最后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显而易见,这是文章主体,上一个敬意因为她谋害隐鼠而完全消失,而这里,谋害隐鼠的怨恨完全消失。
长妈妈是一位经历苍桑的人,这里不仅写她迷信,有麻烦的礼节,而且突出了她的伟大的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很好地概述了一个人物形象。而我对长妈妈的感情也是文章的关键,文章的主体把握及最后对她的缅怀、祝福,都能说明感情很深。语言上或叙或议,前后呼应,如3次写“大字形”睡式及谋害隐鼠的怨恨,朴实中带有点韵味,让读者细细体会其中。
读完此篇文章,不难发现,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平凡,而也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我想作者应该是比较愤恨这一点,但我更多观注的是,作者此篇文章包含的爱心与同情,让我们联想到现在的生活中逐渐失去了这种成份,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纯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一个人。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心得2初读这篇文章,大概了解了阿长的模样以后,不免有些失落。“阿长”在我未读书之前给我的印象是温柔的、纤瘦的、婀娜多姿的妙龄少女。可读了以后,却渐渐知道她原来是一个又矮又胖、唠唠叨叨的老妈妈。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的形象,却正让我感觉到文章的真实性。更增加了我的阅读兴趣。
长妈妈有些习惯确实招人烦:唠唠叨叨、大字型睡姿、各种古怪的礼节……全文中并没有怎么介绍阿长的优点,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形象鲜明的真实的人。
慢慢的,她开始让我又爱又恨。
她相信梦想、相信许愿,带着一颗纯真的心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生活。最令我感动的便是她买《山海经》那一段。作者没有写这样一个不识字的人是怎么买到这本识字的人都很难买到的书的,谁又知道她走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去了多少店?一个把“山海经”念成“三哼经”的人是怎么买到的,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长妈妈。这个长妈妈虽然有很多缺点,有时还会像个小孩子一样,但这都无关紧要。
因为她有一颗善良的心。
一些平平淡淡的事,一份真真切切的情。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心得3阿长原是鲁迅家的一个保姆,可在鲁迅先生的眼中,却不是把她当保姆看待的。鲁迅先生并不是摆出有钱人少爷的身份讲述家里的佣人,而像是讲述一个有意思的朋友,无半点身份地位的优越感。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以真诚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他童年时的好伙伴—阿长。
说起阿长,鲁迅便先实在地说自己不喜欢她。因为她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在年幼的鲁迅眼里,这当然是一个不怎么亲切的形象。而且她总喜欢管自己,“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这有些像我们,同样不喜欢打小报告的人。对于她谋害隐鼠,鲁迅频频提起,还有些记仇呢。这么诚挚可爱的话,鲁迅就像一个贪玩调皮的孩子。不喜欢阿长,还有原因“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阿长真是一个有些邋遢的人,难怪鲁迅烦。这么质朴的笔调,鲁迅和阿长真是打打闹闹又亲密的好朋友。
不可否认,阿长身上当然有好的一面,它不仅是鲁迅的朋友,也是他的老师,教给他一些人情世故,为人处事的道理,比如说吉祥话。鲁迅以谦虚的态度说自己的“保姆”对他的教育,这实在是可敬的。另外,阿长也教给鲁迅社会的黑暗,让他对世界有更深的认识。
阿长也是一个可爱的人,她胆小,提起长毛军还会拍着胸脯说“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另外,她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封建传统遵循者,这在她教鲁迅的“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中可以看出来。
令鲁迅难忘的,还有阿长送给他的山海经,这也说明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超越了主仆之间麻木的关系,他们真真是好朋友。
阿长身上也有可贵的品格,鲁迅也说“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文章最后,鲁迅对他的这位朋友阿长表示了诚挚的敬意。也告诉我们,友谊没有局限,我们要真诚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任何人身上都有珍贵的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心得4这篇文章讲的是鲁迅对儿时保姆“阿长”的回忆。她不识文字,又有些迷信愚昧,连真实的姓名都不为人知。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阿长”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却变得不普通、不平凡了,甚至“拥有伟大的神力”了!
读了这篇文章,知道了阿长的什么样后,我很失望,在我印象中,阿长这个名字,应该是一个很温柔的、纤瘦的形象,可是,却偏偏是一个胖而矮,唠唠叨叨的老妈妈。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的形象,才让我感到这篇文章是真实的。
长妈妈有些习惯招人烦:唠唠叨叨,“大”字形睡姿,种种古怪礼节……全文并没有介绍阿长怎么怎么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样一个真真实实活在现实的阿长。慢慢地,她开始让我又恨又爱。她相信许愿,相信梦想,带着一颗纯真的心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生活。
最令人感动的,就是她买《山海经》那段了,作者没有写这样一个不识字的人是怎么买这本书的——识字的人都很难买到的书的,谁又知道她走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去了多少店?她竟然把“山海经”念成“三哼经”,她是怎样向别人打听这本书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长妈妈。这个长妈妈有很多缺点,像个小孩子,但这都无关紧要,因为她有一颗到死都善良的心。
我们应该学阿长的善良和热心,更应该学习鲁迅先生,要有一双善于发展的眼睛。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心得5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这是描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故事。鲁迅先生写出的是一个“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的长妈妈。也写了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这篇文章主要围绕着《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了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这篇文章一共讲了七个小故事:一、我误认为长妈妈谋死宠物隐鼠。二、长妈妈睡成一个“大”字。三、教我许多烦人的事情。四、新年说恭喜,吃福橘。五、长妈妈有点搬弄是非。六、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让我有了空前的敬意。七、长妈妈给我买回《山海经》。
文章不同的称呼代表了长妈妈不同的地位,以及作者对她的不同的感“阿长”称呼更为合理。而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以四十六岁,以现在的年龄来写,用阿长更合适,同时“阿”字带有亲昵的语气。
对于《山海经》这一部分,一个农村妇女,目不识丁,但是又和艰涩难懂的《山海经》联系起来,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迫切的想要到文章中去寻找这二者之间的联系。而长妈妈用自己的血汗钱为“我”买来了《山海经》,更能体现出阿长对我的关爱。
山海经全文范文2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造思维;发散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力是呈正态分布的。只是有的人创造才能得到鼓励、帮助,从而得到充分发展,而有的人创造才能受到压抑、打击,失去发挥创造才能的条件,那么如何通过创造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呢?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培养创造性思维须用系统论来指导语文教学,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无论是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讨论,还是作文教学、听说教学,都要贯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句话就是,寻找一切可能培养创造思维的时间、地点、场所,借助一切可培养创造思维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一、创设情境,为学生架设创造思维平台
教师要善于灵活巧妙地创设新颖的情境,引导学生创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被动地听教师讲。
笔者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时,突发出一种想法:课文中长妈妈买《山海经》那一段应该是最能打动迅哥儿的,也是最能感动读者的,但是文中并没有描写这一段。因此在当堂作业中,就布置了这样的一个要求:请发挥你的想象,描写长妈妈买《山海经》的片段。一开始学生感觉难度较大,不知如何下笔。笔者给学生四个方面提示:
①由于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是具体的,所以每个人笔下的长妈妈买《山海经》都会不尽相同,但应相似。②写长妈妈买《山海经》时,应注意年龄特征和身份。因为要写的是买山海经的长妈妈,而不是做保姆的长妈妈。根据课文中对长妈妈的描写,注意季节,人物性格语言特色,以及店主的态度衬托。③形象通过外貌、表情、语言、行为、心理活动来表现,在表现中要注意赋予长妈妈特定的性格,根据课文中的交待可从以下几种中选择一两个作为她性格的基本点。如无知粗俗、热心帮助孩子等。④选择一个适合表现长妈妈形象的地点、时间。如寻找书店的路上、买书时的心理和交流,买好书后的想法和心情。
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之后,很快写出水平较高的小作文片段。创造性的情境设计丰富了读者心目中的梨花形象,是训练创造思维极好的方法。
二、培养学生质疑求异的精神
英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一盆一流的汤的创造性远胜于一幅二流的画。”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突破思维定势,使其克服思维惰性,主动求索,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感受生活、表现生活。在阅读、作文时站在对立面的角度去思索、反弹琵琶、正中求反、同中求异、异中求深,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提出与传统迥然有别的观点。例如:在教《曹刿论战》时,人们历来都是以鲁庄公的“无能”“浅见”反衬曹刿的“有能”“明智”。阅读教学固然要强调曹刿的“远谋”形象,但是笔者在教学以后以“庄公不昏”为题,让学生写翻案文章。构思时,不少同学都能求异创新:曹刿的“有能”“远见”得以充分发挥,皆因庄公“任人唯贤”和“虚心纳谏”,面对强齐的入侵,庄公不是屈从求和,而是积极备战,准备迎战……可见庄公不昏。
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时教师也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比如,在分析《变色龙》一文时,分析了警官奥楚蔑络夫多变善变的特点后,提出有没有不变的地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从而使学生对全文整体及文章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多向分析、立体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信息源上起始,向多方面寻求结果的思维。思维方向就像烛光一样向四面八方多方辐射。中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求同思维起主要作用,思考问题往往朝一个方向前进,容易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表现在阅读中是被动接受书本给予的现成答案,不愿深入地思考。这样就需要教师启发引导,比如文章的标题,大家都知道是文章的眼睛,它揭示主题和体现文章中心内容。
笔者就常利用标题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如让学生初读《皇帝的新装》后,给课文加一个副标题“一个……皇帝”,用课文的词:昏庸、虚伪、愚蠢。又比如:笔者处理《春酒》标题时也是这样。在教学此文时,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这是一杯怎样的春酒,①从内容的角度,②从情感的角度,③从事件的角度,④从其它的角度。
2.用比较法训练对比思维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可打开思维的闸门,点燃思维的火花。对比思维是一种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形式,是从分析到综合,从具体到抽象的桥梁。经常采用比较法训练学生的对比思维,这也是课文教学中常用的训练形式。
①同一事物在不同作家笔下的形象比较,如教学《荷花淀》时将《爱莲说》《荷塘月色》《荷花淀》中的荷叶、荷花进行比较,无疑会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丰富的思维内容。他们可以从异中见同,同中见异,其创造思维必将迸发灿烂的火花。
②归类比较,如学《满井游记》时提出问题:为什么袁宏道能萧然于山石草木之间?为什么欧阳修能与民同乐?为什么范仲淹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什么柳宗元面对幽静的小石潭会凄神寒骨?陶渊明能心远地自偏,忘怀得失?学生运用对比思维,通过比较推理,从而得出:作家的心理和处世态度与作家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另外,还可将人物形象、主题思想不同而同一单元、同一体裁的文章或同一素材而不同体裁的文章作比较。
3.用想象、联想训练形象思维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在阅读教学和写作中让学生对图画、文章等阅读写作材料运用粘合、扩展、补充、延伸、对比夸张、典型化等不同方法,通过想象进行创造性阅读,进行续写故事和想象作文等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山海经全文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化细节
G633.3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有调查结果显示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老师在课堂上没有很好地预设与展开课堂教学的细节,课堂就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索然寡味。要改变这一状况,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潜心研读文本、关注学生、探究课堂,着力打造出灵动而丰盈的语文课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课堂教学细节,需要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一、在作者语言的聚焦处品味“文化细节”
找准文本中语言的聚焦处,触摸文本的“心脉”,有助于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在《老王》一文中,杨绛沉淀简洁的语言,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教学本课时,要抓住全文语言的聚焦点“愧怍”这个词,先让学生找出本文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引导学生理解“愧怍”这个词的词意;再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为什么要“愧怍”?引导学生在品读中了解杨绛的“愧怍”是有一个过程。起初,作者并没有感到愧怍,而是同情;接着对老王的感觉就开始同情了;后来老王临死前给作者送香油鸡蛋的事,给了她极大的触动,渐渐明白过来时,感到十分“愧怍”。抓住语言的聚焦处,牵一发而动全身,稍加正确引导,孩子们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在作者语言的“平凡”处品味“文化细节”
文本当中有许多小细节,看似平凡,却往往被人们忽略,但只要你去触摸这些语言的“平凡”处,关注“文化细节”,就会发现“平凡”处其实却蕴涵着不平凡。例如:《济南的冬天》不以鲜亮的色彩和工笔细致取胜,而以素雅的笔法简单勾勒出精、气、神、貌,可以说是大家手笔的小水墨画,这正是“以大观小”的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取景方法。文中的“小”字看似平凡,却极富情趣和意蕴。在老舍的笔下,偌大的济南城成了“小摇篮”,周围环绕的也就是“小山”了,下的雪也就是“小雪”,而雪后秀气的小山上卧着的是“小村庄”,此景便成了“小水墨画”。这种精致的“小”在文本的写景中再显神妙,“小团花”、“小灰色树影”本是缺少生气的景色,放在济南的山水自上而下的“整个是块空灵的蓝水晶”中,却小巧得温柔可爱、生机勃勃。
教学时,笔者从这看似平凡处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赏精巧的语言,字斟句酌地啜饮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那一份表达,领悟出平凡“小”字中蕴涵的神韵。
三、在作者语言的精妙处品味“文化细节”
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不少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的语言各自富有特色:有的婉转曲折,有的巧比妙喻,有的清新明朗等。如《雨说》这首诗采用了拟人手法,“雨”在诗人笔下,被赋予了生命的灵性,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孩子们喃喃细语,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诗歌意境优美,节奏欢快,语言生动、凝练,融典雅的语句与活泼的口语于一体,特别适合于朗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加强朗读,通过反复吟咏,仔细品味,通过品赏这些感性的文字,推敲语言的精妙,感受诗歌的魅力,学生一读一思,一思一得,从而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四、在文本的空白处品味“文化细节”
“空白”是中国国画的技法之一。画家在绘画过程中在画面上留有大片的空白,给赏画者充分的想像空间。许多优秀的文本作品也如此。鲁迅的优秀散文《阿长与山海经》,阿长如何买回了《山海经》?其中费了多少周折?作者都没有写,而且是故意不写她怎么买到《山海经》的,把想像的空间留给了读者。仅仅一句话,一个场面,却有那么震撼人心的力量,主要靠前面铺垫蓄势,后面称颂烘托。可见,有时候在重点上面也不一定非要大事描写不可,靠铺垫烘托也可以使一两笔描写显得光芒四射。教师必须把握好文本这一空白处,让学生放飞想像的翅膀,根据文中的提示,将阿长买《山海经》部分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运用多种描法。利用好这一空白处来作文章,对学生语言的表达,写作能力的提高,无疑大有裨益。
五、在文本的冲突处品味“文化细节”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从而生发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
“文本细节”往往就在文本的冲突处利用好这些矛盾冲突,让学生展开讨论,畅谈自己的看法,既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如《羚羊木雕》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这种矛盾说到底还是一个“代沟”问题。教师利用文本的冲突处,引导学生思考:在这场矛盾冲突中,究竟谁是谁非?对文本进行了多元化解读,并给了学生充分表达自我的时间和机会,将学生的思维引导深入,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方法,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这样,比老师单一的讲授,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更能寓思想教育于无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课堂中的教学细节很多,教师只要敏锐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抓住教育的时机,深入挖掘,寓教育于无痕。只要我们触摸文本的心脉,把握好文章的“文化细节”,我们就能在细节处见精神、显功夫,就能更有效地触动学生的心灵,让课堂充盈着心灵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演绎更多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朱凤珍.巧用学习内驱,提高教学效果[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2(19)
[2]王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分析[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07)
山海经全文范文4
【关键词】 两汉 魏晋 海赋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 A
在地球上,海洋的面积远过于陆地。海洋,时或风平浪静,时或浊浪排空,时或海鸥翔集,时或樯倾楫摧。从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对于变幻莫测的海洋产生了诸多的想象,并形诸于笔墨。《山海经》以其怪异荒诞的内容演绎了海内外的海洋神灵。屈原的《天问》对神秘的海洋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东有大海,溺水溺水浟浟。螭龙并流流,上下悠悠只。雾雨,白皓胶只。”文字中带有幻想色彩。儒家比德于山水,如《孟子》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以辽阔的海洋比附孔子之盛德。至于秦皇汉武,惧死亡之威胁,曾派方士于茫茫海上苦苦寻觅长生不老的仙药。汉代文学作品中,涉及海洋题材的主要有刘安之《淮南子》、枚乘之《七发》、杨雄之《法言》班彪之《览海赋》等。《七发》与《览海赋》是汉赋中描写海洋风光的代表作。魏晋时期,伴随着文人意识的觉醒,人们的山水审美观进一步深化,以赋为例,此时海洋赋的数量较之于两汉,有明显的的增加,著名的曹丕的《沧海赋》、木华的《海赋》、潘岳的《沧海赋》、庾阐的《海赋》、孙绰的《望海赋》、顾恺之的《观涛赋》、曹毗的《观涛赋》、伏滔的《望涛赋》等。
两汉海赋与魏晋海赋相较,赋的风格明显从两汉的神秘、铺陈走向了魏晋的平易、质实。
一、两汉海赋的神秘与魏晋海赋的平易
大海,以其广袤无垠的疆域和种种神奇的自然现象引起人们的遐想,始皇派方士出海寻仙山求灵药就可见一斑,而“汉武帝时滨海地带方士文化的兴盛, 已臻至鼎盛” [1]。所以这一时期的海赋带有十分浓厚的神秘色彩。以枚乘《七发》为例,枚乘就是当时有名的方士,而枚文中对海的描写更是“夸丽风骇”——“(大海)蹈壁冲津,穷曲随隈,逾岸出追。遇者死,当者坏。”这种极度夸张的词语一方面由于生产力的限制,使人在大海面前产生了恐惧感;另一方面,也秉承了楚骚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原始巫术文化题材。如东汉班彪的《览海赋》,全文今存37 句,其中写游仙的竟达28 句,“名为览海,实则游仙” [2]。汉末王粲的《游海赋》罗列了许多名物,但有些动物矿物,在中国周围海中并不存在, 可以推测作者可能误信传闻。此赋较简略, 内容尚未展开, 文字不加修饰, 可能是草稿或少年习作。但“其思路大致遵循汉大赋格局, 旨在辅陈见闻”[3]。无疑继承了汉大赋之好铺排异物的作风。
魏晋海赋则逐渐摆脱这种神秘色彩,随着玄学的兴起,魏晋文人的审美意识开始高扬。木华《海赋》虽然也表现出对海上神仙的向往和感慨——“觌安期于蓬莱,见乔山之帝像,群仙缥眇,餐玉清涯 ”,希望和神仙一起生活,“甄有形于无欲, 永悠悠以长生”。但木华之赋已经逐渐褪去了班彪《览海赋》中浓重的游仙色彩。而将笔墨更多的放在对海的描摹上。《海赋》从海的成因着笔,写到尧舜时代,洪灾肆虐,禹疏九河,“万穴俱流”,“莫不来注”, 最终汇合成为大海。木赋“笔力流动跌宕,读之固自快然”(《评注昭明文选》),至于写到大海的状貌与海水流动相连,既深且广,旷远无边的气势,“波如连山,乍合乍散”的壮观,深得大海之神韵。
潘岳《沧海赋》言:“徒观其状也,则汤汤荡荡,烂漫形成,流传千里,悬水万丈,测之莫量其深,望之不见其广,无远不集,靡幽不通。群溪俱息,万流来同。”直奔海洋主题,继而又写海的变化:“阴霖则兴云降雨,阳雾则吐霞曜日。”写出了大海阴晴晦明时的风姿。 庾阐的《海赋》对大海风起云涌之势也是极力描写:“若夫长风鼓怒,涌浪碎礚,飏波于万里之间,漂沫于扶桑之外,于是百川辐凑,四渎横通……”写海上日出日落的景色:“映晓云而色暗,照落景而俱红”,也富有新意。
可见到了魏晋,海已经逐渐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的对象,虽然这一时期的作品仍旧带有“喻诸心性德行”的痕迹,但可以看出的是,文人开始用一种文学审美的眼光来看待“海”这一意象,也逐渐使它具有独立的审美意蕴。魏晋人纵情山水的风尚,大海作为神秘的自然风光,自然也走进了文人的视野。
以海入赋,大大拓宽了辞赋创作的题材道路,是汉魏六朝人“将欣赏自然,转化为一种自觉、普遍的精神生活方式,转化为一种自觉的审美趣味行为者”的结果,“自然山水实乃魏晋士人的精神家园”[4]。这是汉魏六朝文人,在政治环境变化后,伴随着自身“命运多舛”、“朝不保夕”的生存状态从而自我主体意识不断强化的表现,同时随着这地理技术的进步都催生了新的文学风格,使得魏晋两代的海赋作品表现出不同于前代的新气象。
二、两汉海赋的虚构与魏晋海赋的质实
汉大赋具有“美谏”的政治功能和“润色鸿业”的特点,所以其文铺张扬厉,如司马相如《大人赋》令帝飘飘有凌云;而赋作家又多为古文字学家,为了显示学问多有堆砌辞藻的习惯,因此有佶屈聱牙的弊端。枚乘《七发》中极写海之壮、之险、之威,“混混庉庉,声如雷鼓。发怒庢沓,清升逾跇,侯波奋振,合战于藉藉之口。鸟不及飞,鱼不及回,兽不及走。”海的威力如此巨大,竟至让飞鸟鱼兽丧命,其夸张色彩也令人侧目。班彪《览海赋》中诗人神游幻境,驾驭六龙,周游八方,缓步霓雾,轻举云路,凭风观景,超远空逝,最后“拜太一而受符”,虚幻之境,让诗人似要登仙而去。
魏晋的海赋却显得更有人间烟火,作家关注的中心也从“仙境”变至“人间”。 一方面是由于魏晋地理学的不断发展,古人对海洋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另一方面也与自然美的审美有关。
魏晋时期的地理学著作主要包括郦道元《水经注》40 卷,郭璞《山海经注》23 卷、《山海经图赞》2 卷、《水经注》3 卷,释道安《四海山川水源记》一卷,刘澄之《永初山川古今记》20 卷。地理著述的出现,说明汉魏六朝人对于水土资源的掌握,较之先前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此外,在地志著作中,也有一些虽然没有以水系命名,但却是以记录临海地区的自然环境为主要内容,对当时人了解大海的奇异壮观,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这样的著作有盖泓《珠崖传》一卷,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一卷等。在魏晋的辞赋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地理知识的进步的痕迹。李善在对《文选》的《海赋》注解时,便多次引及《水经》、郭璞《山海经注》、郦道元《水经注》、张勃《吴录》、顾野王《舆地志》、慧远《庐山记》、盛弘之《荆州记》、沈莹《临海异物志》、万震《南州异物志》等书进行阐释。
曹丕《沧海赋》中写道“尔乃钓大贝,采明珠。搴悬黎,收武夫。”曹丕在文中豪情万丈的提出了要吊大贝,开采明珠,明确表现了对海洋资源的利用。顾恺之《观涛赋》写道:“崩峦填壑,倾堆渐隅。岑有积螺,岭有悬鱼”。古人在观察海洋时便发现涨潮时海水会浸陵滋漫,会使远近山岭泅没,海水褪去以后,鱼虾等海产品便滞留在陆地上。又写道:“形无常而参神,斯必来以知信”。曹丕在此谈到了海涛虽然来去无踪,但总归有规律可循。这一对潮水的认识便是得益于但是潮汐理论的进步。东汉王充在批驳关于伍子胥冤魂驱水形成涌潮的迷信说法后,指出“涛之起也,随月盛衰”的潮汐的月球成因说和潮月同步原理,开创了元气自然论潮论。他发现了间隙现象,并提出暴涨潮的地形成因说,潮汐在大海中只是“漾驰而已”,进入殆小浅狭的河口后,才激起涌潮。晋代葛洪提出潮汐的“力”和“势”,用浑天宇宙论来解释潮汐成因,建立起天地结构论潮论。东汉马援在琼州海峡两岸树起潮信碑,供渡海者使用。基于这样的地理理论和实践,使得当时的人对海洋运动的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自然美的发觉的重要标志便是魏晋时代出现了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和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诗,两者的共同之处都在于对自然风光的欣赏和赞美。在“越名教,任自然”的大声呼喊中魏晋文人纵情山水,他们能真正的倾心于自然山水之中,发现自然的美,大海作为神秘的自然风光,自然也在文人的表现的范围之内。纵观魏晋时代的海赋噩梦可以发现不管是顾恺之的《观涛赋》还是曹毗的《观涛赋》,其文不过百余言,但却别有情志。顾文言:“临浙江以北眷,壮沧海之宏流。水无涯而合岸,山孤映而若浮。既藏珍而纳景,且激波而扬涛。其中则有珊瑚明月,石帆瑶瑛,雕鳞采介,特种奇名。崩峦填壑,倾堆渐隅。岑有积螺,岭有悬鱼……”前文数言让人感受到海之广阔给作者带来的几分慷慨激昂之情,但笔锋一转写“珊瑚明月,石帆瑶瑛”,仿佛探险的孩子发现新大陆般的欣喜。曹文中“瞻沧津之腾起,观云涛之来征”两句,闲适之情溢于言表,也颇有几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味。
在剥离了文学的政治功能后,作家才真正能有了“我有写我口”的真诚与闲情,从神秘到平易,从虚构到质实在,不仅海赋的变化,也是两代文人的转变。
[1] 卢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6期
山海经全文范文5
进几年来的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考题型有如下四种: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感人故事的内容.
2.阅读全文,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3.细读全文,题目"春光美"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阅读全文后,围绕"好望角",在方框中补全对故事内容的概括。
从以上题型中可以总结出中考概括内容的考查方向:①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②对文中段落进行概括。还有一点细微的差别就是控制好字数。"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一般来说字数不能超过20字,而"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就要叙述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从教材的复习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归纳文章内容的常见的三种方法:
一:标题追溯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概括为"回忆了作者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童年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例:《我的第一本书》概括为"作者以第一本书为线索,回忆了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的情感、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同时也点出了作者对于贫困落后的家乡的独特感受。
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走一步,再走一步》写了"在一个夏天,一个男孩冒险爬上山崖遇险后在他父亲帮助下脱险的故事。"
例:《孤独之旅》少年杜小康因家庭变故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经受孤独的考验和一场暴风雨的磨难,他成长了,坚强了。
三: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连贯。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举例:《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内容概括为"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形,重点写了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表现了我对她的感激和怀恋。"中间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元旦、除夕吃福橘、长毛鬼的故事等情节就不用具体概括了。
概括文章内容的答题模式常见有两种。
1.(特定时间,地点)人+事。
比如归纳这段文段的内容就应该是"少年月下瓜地刺猹"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并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比如2008年广西桂林《乡村教师》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答案就是:即将大学毕业的娟子主动放弃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决定回乡工作。同宿舍的姐妹们大惑不解,于是娟子给她们讲述了一个乡村教师舍身救学生的真实故事,为乡村教师的精神所感动,同宿舍的三个姐妹跟着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乡村教师。
(1)临近大学毕业的那段日子,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动,如无事人一般。
(2)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姐妹都劝她出去活动活动,争取能在城里留下来。哪知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
(3)我们都吃了一惊,娟子的老家我们结伴去游玩过一次,在大巴山最深处,汽车在二十里以外就进不去了。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们当时都笑着调侃说那儿是全国最贫瘠的地方。而现在,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我们都替她惋惜。
(4)这时,娟子一本正经地给我们说了一个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处有一所学校。整个学校只有一间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个班级,也只有一个老师。班上有13名学生,那位乡村老师讲他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级。
(6)然而,就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
(7)有个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给引燃了。等大家发现时,大火已经快封住了教室门。
(8)教室里的13名乡下娃子都乱了套,但那位乡村教师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镇静。他一面教孩子们不要慌张,一面将被大火围困的孩子们一个个往外背。大火已将窄窄的木门完全封住,老师的衣服、头发和胡子全都烧焦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两名女同学。
(9)老师在一次冲进火海,那两名女同学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师看了她俩一眼,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个就往外冲。
(10)烧得通红的门框呼地一声砸下,将老师砸了一个踉跄,但他最后还是背着那个女孩从大火中爬了出来。
(11)他把那个女孩被盗安全地带,然后又急急地冲进了早已变成火海的教室。就在这时,轰的一声,教室烧塌了。老师和最后那名学生再也没有出来......
(12)讲完这个故事,娟子眼圈都红了。
(13)我们都猜了出来:"最后救出来的那名女同学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泪点点头,"但你们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师留在教室里再也没有被出来的同学是谁么?"我们都摇摇头。
(15)娟子说:"是老师的女儿呀!"
(16)说完这句话,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17)我们的眼圈也都红了。
(18)最后,我们宿舍有三个姐妹跟着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乡村教师。我是其中一位。
概括文章段落的常用方法也有两种。
① 摘句法。摘文段的中心句。
在以下文段中学生通过文段的阅读,就可以直接找出中心句来归纳文段的内容。
② 从小就练习毛笔字。那时候的小学生一定要练习毛笔字。除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主动给自己增加了任务--每天写一百个大字、二百个小字。
②操场右边围了一些同学在跳绳。一个女同学的绳子甩得飞快;另一些同学在跳花样,像燕子一样上下翻飞。
③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的时候,一支燃烧的蜡烛被一只小老鼠咬断,庙宇起火了。危急中,三个和尚不分你我,争先恐后,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三个和尚从这件事中悟出齐心协力的好处。
2.抓词法。找出事件的动词和动作对象,组成动宾短语来概括事件。
例如:为了要把迪龙("他")熏陶成一个文学爱好者,"我"都做了哪些尝试?阅读第9--12段依次简要概括。
(1)(2)(3)激发迪龙真实表达
(9)于是我向他推介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他随手翻了一两页后,便很客气地对我说它们太郁闷了,他不感兴趣。我感觉很挫败。
(10)但是,我没有灰心。我想他不喜欢我选择的书籍也许是因为它们与他的生活经历毫无共同之处。我一门心思地想要把他熏陶成为与我相似的文学爱好者,于是又开始了另一次尝试。我把私人藏书里的当代流行作品通通搬了出来。迪龙一边读,一边扬起了眉毛。
(11)"这些书稍好一点。"他说,"但是对我没用。他们写的都不是我们的事情。没有一本能帮得上我的忙。你知道我是怎样过活?你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模样!"
(12)我受够了。我憋着一口气说:"为什么不由你来告诉我呢?如果你认为你比书中的作者经历了更多的不公,更多的磨难,干嘛不自己写出来?告诉世界你的遭遇,你的感受,统统地写出来!"
从9段中找出动词和动作的对象就是"推介大量古典文学作品"。同样可以从10段中梳理出相应的答案是"搬出当代流行作品"。
从这类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出考生尤其要注意前后例句的模式。如以下这类考题就必须要把动作的主语也要补充出来。
例题"年轻人弯下腰,脱下了自己的那双昂贵的运动鞋,还脱下了袜子。然后,他在老太婆的面前蹲了下来。"夫人,"他轻声说道,"我看到您没穿鞋子。呃,不过,我有。"说完,他小心地将老太婆结满硬茧、粗糙不堪的脚轻轻地抬了起来,将自己的袜子和漂亮的运动鞋穿在了她的双脚上。
在下面空白处补全故事情节。
老妇人赤脚走在冰天雪地,众人无动于衷。老妇人乘车,众人漠视,商人解囊。
年轻人脱下自己的鞋袜,穿在老妇人双脚上。年轻人下车,众人揣测,唏嘘感叹。
山海经全文范文6
关键词:地理书;《荆州记》;写景艺术
六朝地理书在中国文学史上不仅呈现出繁盛之貌,还在写景状物上呈现出独特的山水形貌,使无生命的山水在作者笔下充满了灵气与情感色彩。盛弘之《荆州记》是晋宋时期地理书的杰出代表。它在记述山川地理知识的同时,还大量的着笔于山川河流,草木虫鱼,飞禽走兽等自然景观和亭台楼阁,宫苑园林等人文景观的描写。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它也是一部优美丰富的写景散文集。《荆州记》出色的写景艺术也颇受古今学者赞赏,类书与其他地理方志引用也颇多,其中尤以郦道元《水经注》对其引用次数最多,引用材料也最为丰富。与南朝山水散文相较,盛弘之《荆州记》又呈现出其完全独特的写景艺术。大致表现在:一、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的统一起来,二者相互辉映;二、将民间歌谣或神话传说借用到景物描写中,使得写景状物更加生动活泼;三、善于从多角度运笔,抓住景物特征,使山川描写更加个性化。下面分别就其书对雁浮山以及黄牛山的景物描写片段,探讨其独特的写景艺术。
一、雁浮山得名与其山川描写
据地理方志《梁州记》云:“梁州县界有雁塞山,传云,此山有大池水,雁棲集之,故因名曰雁塞。”①此处的雁塞山即荆山之首景山。
关于景山又一名称,雁浮山的由来,盛弘之《荆州记》作了详细说明:“景山在上洛县,西南二百里,东与荆山连接,有沮水源出焉。其山一名雁浮山。荆山之首曰景山,雁南翔北归,偏经其上,土人由兹,改名为雁山,又为雁塞山。”②这段材料取自《太平御览》卷四十九,地部十四,景山。此处关于景山的材料,只此一条。可见盛弘之《荆州记》所保留的地理资料也为类书提供了丰富的来源。其文献价值也可见一斑。
又《荆州图记》曰:“沮县西北平里,有雁浮山,是《山海经》所谓景山。沮水之所出也。高三十余里,周回三百里,修岩遐亘,擢幹干霄,雁南翔北归,遍经其上,土人由兹,山名改焉。”③据此可观,《山海经》对景山的记述,应当是目前可见文献中最早记述景山的地理材料。而此处对雁浮山的描述,与盛弘之《荆州记》描写此山的文字表述大致相同,可见当时六朝地志之间,已互相参详补充,这无疑也是促进六朝地理文学的发展原因之一。 盛弘之《荆州记》曰:“雁塞北接梁州汶阳郡,其间东西岭,属天无际,云飞风翥,望崖迴翼,唯一处为下,朔雁达塞,矫翮裁度,故名雁塞,同于雁门也。”④
又《水经注?沮水注》曰:“沮水出东汶阳郡沮阳县西北景山,即荆山首也,高峰霞举,峻竦层云。”
又曰:“沮水南迳临沮县西,青溪水注之,水出县西青山,山之东有滥泉,即青溪之源也,口径数丈,其深不测,其泉甚灵洁,至于炎阳有亢,阴雨无时,以秽物投之,辄能暴雨。其水导源东流,以源出青山,故以青溪为名。寻源浮溪,奇为深峭。盛弘之云:‘稠木傍生,凌空交合,危楼倾崖,恒有落势,风泉传响于青林之下,岩猨流声于白云之上,遊者常若目不周翫,情不给赏,是以林徙棲讬,云客宅心,泉侧多结道士精廬焉。”⑤
此处郦道元在为沮水作注时,也明引了盛弘之对景山景色的描述。此处采用四言,对仗十分工整。更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的统一起来,相得益彰。对照《荆州图记》和盛弘之《荆州记》两处对雁塞山的描写,盛弘之的记述显得更加练达传神,对仗也更为工整,笔下景山之景也更加壮阔雄奇,其高超的写景艺术更显熟练而与众不同。
二、黄牛山之歌谣
盛弘之《荆州记》曰:“宜都西南峡中,有黄牛山,江湍纡迴,途经信宿,犹望见之。行者语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日三暮,黄牛如故。’”⑥
《太平御览》引《荆州记》云:“南崖有重岭叠起,最大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此崖既大,加以江湍萦纡迴,途经宿,犹望见之行者歌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日三夜,黄牛如故。”⑦
另《通典?州郡部》曰:“夷陵,汉旧县也。吴之西陵,有黄牛山,。高崖间有石,色如人牵牛,人黑牛黄,故名之湍险纡迴,行者歌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⑧
此三处都几乎是对《荆州记》原文全文征引。描写黄牛山时,并未似以往普通的手法描写,而是抓住民谣,以行者之歌来歌咏黄牛山之壮美。 《水经注?江水注》曰:“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跡之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迴,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玉纡深,迴望如一矣。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声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臨懼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⑨
关于黄牛山的记载,守敬按:“《隋志》,宜昌有黄牛山。《新唐志》,夷陵有黄牛山。在今东湖县西北八十里,亦曰黄牛峡。”又按:“《类聚》九十四引袁山松《宜都山川记》,自峡口泝江百许里,至黄牛滩。今去东湖尚不及百里。”此所指黄牛滩应该正是位于盛弘之笔下的黄牛山下。 可见,盛弘之《荆州记》在描写自然风光时,还时常运用到民歌、民谣,此黄牛山描写便可看出,这些民歌民谣的不仅能够和所描写之景物互相对照,还能使得山川描写更加具有文学意味,具有浓厚的文学氛围。并能在景致描写中取得画龙点睛之效。 此处并不平铺直叙黄牛山之雄奇壮美,也不直接描写黄牛滩江水的迂回曲折。避开了一般地理书山川描写的通病,而是另辟蹊径的活用民歌,生动形象的衬托出黄牛山的高峻雄伟,这首歌谣出自行者,它来自行者行走黄牛山的真实感受,以及眺望黄牛滩的蜿蜒曲折。使得读者眼前为之一亮,极大地增强了文学可读性和审美性。
三、结语
六朝时期,地理书呈现了繁盛之貌。地理文学不仅在数量上呈现出空前的繁荣,还在山水描写上得到了突破,地理书作家们运用他们敏锐的审美洞察力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描山画水。为魏晋山水田园诗歌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 《初学记》,卷三十,雁第七,叙事,p735,唐 徐坚等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② 《太平御览》,卷四十九,p238,宋 李昉等撰,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③ 《初学记》,卷三十,雁第七,事对,p735,唐 徐坚等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太平御览》卷九百十七 案,《初学记》无周回三百里句;
④ ⑤ 《水经注?沮水注》,卷三十二,p619-620,北魏 郦道元撰,陈桥驿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⑤ 《艺文类聚》,卷七,p122,唐 欧阳询撰,汪绍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⑥ 《太平御览》,卷五十三,p788,宋 李昉等撰,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⑦ 《通典》,卷一百八十三,州郡十三,P4866,唐 杜佑撰,王文锦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⑨ 《水经注?江水注》,卷三十二,p648,北魏 郦道元撰,陈桥驿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参考文献
[1] 唐.徐坚等.《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 赵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地理学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4.第1期
[5] 姜武福.《盛弘之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第4、5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