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品安全知识资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品安全知识资料范文1
快速检测技术应用试验
实验对象。文章主要选择在某市区以及相关县不同的农产品市场与消费人群进行分析,其中参与人口总量高达22376人。针对这些调查主要是对一些没有参加过食品安全培训的人员进行调查,属于食品安全的原始调查资料。在调查中的县级以上人员包含10376人,其余人员是比较随性安排的总共有11000人。
研究试点。对于这次的食品安全研究调查中,主要是针对某市的各个商场、大小超市以及小卖部等,其中主要的食品安全单位包含19家,餐饮包含15家、农贸销售市场包含7家、各学校市场包含11家、建筑工地食堂包含9家、各种食品生产单位与厂家大概达到65家左右,在这其中涉及的专业食品安全人员6871人。
快速检测技术实验办法
针对确定的实验对象进行全面的实验调查,发放食品安全检测宣传资料,派遣专业食品安全检测人员深入到基层进行具体调查,对于其中涉及的学校、矿产以及事业单位等进行调查,宣传全面的食品安全知识,对消费者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与维权意识等进行调查,充分了解群众的食品安全问题。
设立专门的食品安全检查小组,将调查资料结果进行统计与对比,分成两个不同的方向进行实际调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的方面提供具体的指导与解释,利用最后的调查结果与对比结果发展其中存在的缺陷。利用不同的化学技术进行具体的安全试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改善与对比。
快速检测技术应用讨论
提高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与培训力度。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很多地方特别是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对于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并且群众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掌握能力比较差,对于食品安全检测不够重视。在这样的工作基础上需要加大对于食品安全监督检测的力度,同时提高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保证权重深入的了解食品安全知识与监督意义,定期向各个市区或是县城等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建立更加广泛的食品安全监督与交流平台,加深对于这方面的宣传力度。积极对各个地区进行食品安全检测调查,不断优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在保证不断宣传的同时积极进行快速检测,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督与管理一定要扎实可靠,保证自身安全质量的同时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负责。改善原有的技术安全培训方式,打破传统的形式主义,积极实行管理分类,实施考核制。设立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对其进行继续教育,全面加大对于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提升相关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提升食品安全整体质量。与此同时,对于不同年龄、身体素质的人群进行不同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在一些学校或是食堂等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利用专业人士进行专业的教育,提升群众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视。
完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最重要的在于技术的应用于完善,保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完善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主要方式。根据相关的资料调查显示,在进行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中存在很多的纰漏,对于食品标准设定比较低、其中的食品预防病毒等存在漏洞,需要不断的改善其中的不同要求,保证快速检测技术更加稳定。逐渐实现快速检测技术更加稳定与灵敏,降低检测技术的成本投入,能够加强对食品中存在的污染等进行同时检测,改善快速检测中的微型化与便携化形式,更好的保证快速检测发展的完善与优化。虽然我国在很多技术方面逐渐发展成熟,但是因为食品变化形态不断多样,并且食品安全作弊技术也在不断上升,因此需要针对实际的食品检测安全需要不断进行食品安全技术的创新与优化,保证食品安全检测的全面与成熟,更好的进行食品安全保证。
食品安全知识资料范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南京市某大型连锁超市位于市区6大城区的8家大型社区店食品部一线员工,每店随机抽取20~30名,共计208名作为调查样本,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
参照国内外相关资料[1-4],设计KAP调查问卷。问卷经预调查、讨论修改而成。由被调查者匿名自主填写,文化程度较低的对象,则由专门的调查人员以问答的形式帮助填写,问卷填写完毕,经调查人员检查后,当场回收。问卷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民族、学历、工龄以及获取食品安全的途径);12道食品安全知识问题,涉及《食品卫生法》、食物污染与食物中毒、食物保存及处理、餐具消毒四个方面,对被访者相关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3道关于食品安全态度的问题,以了解超市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态度;5道食品安全行为问题,涉及个人卫生、食物保存、加工处理等方面行为习惯。
1.3 数据录入与分析
采用Epi Data 3.0进行数据录入,再用SAS 8.01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8份,收回208份,回收率100%,有效答卷198份(问卷中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栏缺少任何一项或其他问题中有2项及以上未作答的,视为无效问卷),有效应答率95.2%。198名被访者中,男性33人,女性165人。年龄为18~43岁,平均年龄为30岁。被访者中初中文化程度为14人(7.1%),高中文化程度有173人(87.4%),大专及以上程度为11人(5.6%);岗位年限低于1年者105人(53.0%),岗位年限1~2年者有40人(20.2%),岗位年限高于2年者为53人(26.8%)。
2.2 食品安全知识
2.2.1 食品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情况 在所给出的食品安全知识题中,被访者对餐具消毒方面的知识掌握最好,其次为《食品卫生法》方面的内容,除了“哪些疾病不能从事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的知晓率为43.4%外,对于《食品卫生法》适用对象及食品从业人员须持有有效身体健康证明这两个问题的知晓均在70%以上。被访者对食物污染与中毒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最差。详见表1。分析发现,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被访者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率为62.9%。初中学历的被访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47.6%。经检验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WTBX]χ2=6.9373 P=0.0084);[WTBZ]不同年龄、工龄的被访者的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
表1 超市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认知情况
表2 不同文化、年龄、被访者食品安全知识认知情况比较
2.2.2 获取食品安全知识的途径 问卷列举出6个可能的知识来源途径,被访者可选取其中的1~3个作为其主要来源。结果显示87.4%和68.7%的被访者选取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作为其食品安全知识的主要来源,同时,分别有44.4%和23.7%的被访者从食品安全宣传册、画和相关书籍获得食品安全知识。有41.9%的被访者表示也从亲人朋友处获取食品安全知识。此外,25.8%的被访者表示其相关知识主要来自于专业培训。
2.3 食品安全态度
93.9%(186名)的被访者表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十分关注或关注。83.7%(166名)的被访者认为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对于预防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认为意义不大或不能肯定是否有意义的被访者有24名,占12.3%,仅有8名(4%)被访者认为食品安全教育没有意义。
在表示食品安全教育有意义的166名被访者中,有158名(80.0%)希望获得与行业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
2.4 食品安全行为
主要考查从业人员在保存、加工、处理食物方面的行为习惯,以评价他们的食品安全行为。结果表明,绝大多数(94.9%)被访者都能做到操作熟制食品前洗手消毒,穿戴工作衣帽。在防止食物交叉污染方面,85.9%的被访者能做到生熟食分开存放,77.3%的被访者能做到生熟食分开加工处理。但也有为数不少的被访者并不注意食品是否按食品标签规定存放条件保存,是否超过保质期。详见表3。
表3被访者食品安全良好行为形成率情况
如表4所示,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访者正确行为的形成率存在着差别,初中文化程度的被访者与高中或同等学历、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被访者的卫生行为形成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4 不同文化程度、年龄、工龄被访者食品安全行为形成率比较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该超市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5.2%,部分知识点掌握情况较好,如《食品卫生法》、食品保存及处理、餐具消毒相关知识,三者的知晓率都在60%以上,说明他们对于食品安全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食物污染与中毒方面的知识,他们的知晓率较低,这也说明了他们的知识的不全面。调查中还发现,文化程度是影响被访者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的一个主要因素,文化程度愈高,其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就愈高。这与以往的报道相符[5-7],也提示我们在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教育时,应重点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群体的宣教工作。在食品安全知识来源方面,报纸、杂志是从业人员获取食品安全知识的主要来源,广播电视及宣传手册、宣传画等形式对于他们获取食品安全知识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此外,我们还注意到,作为食品从业人员一个主要的知识来源途径―-专业培训在本次调查对象群体中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这可能与相关部门开展专业培训数量不多,食品从业人员参加培训机会较少有关,这也是造成工龄与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无关的原因。同时,也提示相关卫生工作部门在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方面应进一步努力,加大专业培训的力度。
调查表明,该超市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态度较为积极,有比较高的提高自身食品安全知识水平的愿望。依据健康教育K―A―P模型理论[8],在他们之间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活动,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从食品安全卫生行为上来看,食品从业人员良好卫生行为形成率为81.9%,总体情况较好,绝大多数被访者在处理食物前都能做到洗手消毒,穿戴工作衣帽,在保存、加工及处理食品时大多数被访者也能做到生熟分开,从而有效避免交叉污染。但也存在问题,需要及时纠正。
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食品卫生质量,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建议:①严格执行培训、体检合格上岗的制度。采用定期举办培训班的形式,使现有的从业人员都轮训一次。②充分运用多种教育形式,如录像、宣传手册及具体操作演示,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③制订严格有效的工作条例和制度,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卫生行为监管力度。
4 参考文献
[1]张丽兰,杨发莲,何作顺,等.云南成年人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2003,19(6):406-408.
[2]张丽兰,万凤山,杨光会,等.大理市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2002,18(5):273-275.
[3]Lydia C. Medeiros, PhD, RD Virginia N. Hillers, PhD,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Food Safety Knowledge and Attitude Scales for Consumer Food Safety Education. J Am Diet Assoc, 2004,104:1671-1677.
[4]陈新泉.湖州市食品生产、经营行业从业人员卫生保健KAP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0,16(6):382-383.
[5]Elenice M F, Ronald H G, Patricia L F, et al. Interpregnancy
interval and low birth weight findings from a case一control study[J]. Am J Epidem,1988,128(5):1111.
[6]Colleen A F, Susan J C, Karen E H,et al. Nutrition know 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s of older and younger elderly in rural areas[J]. J Am Diet Assoc, 1991,91(11):1398.
[7]张习斌,冯建庄,陈新生.个体食品经营卫生状况及健康教育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0,16(10):6361.
[8]Bookman D.健康教育的“K-A-P”模型及设计(二)[J].华西预防医学,1990.1:50.
[9]贾伟廉.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80-81.
食品安全知识资料范文3
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办发[2009]32号文件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县2009年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加强全县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安全知识,进一步提高我县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我局掀起了新一轮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我局开展活动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周密部署,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搞好该宣传工作,我局成立活动宣传月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莉芬局长,副组长:杨劲松常务副局长、罗应虎副局长,成员:罗汝升、刘树××、郭兴筌、范晶、何江丽、郭正勤。领导小组负责宣传月工作,为食品安全宣传月工作的宣传提供组织保障。
二、扎实开展2009年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
1.采取日常宣传和重点宣传相结合,通过广泛深入、持续有效的宣传教育,并配合县卫生局、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在××县街天重要路段现场散发食品卫生宣传资料,普及食品卫生知识和法律常识。效果良好,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2.利用我局特殊的广播电视传媒优势,在电视台和电台播放安全知识公益宣传片,在黄金时段插播食品安全知识。以方便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收听收。如: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餐饮服务安全和食物中毒预防等方面的知识等。
3.配合相关部门制作宣传标语和展版开展宣传。把制作的标语悬挂在县重点场所,宣传效果好。
三、建立食品安全宣传的长效机制
为使我县食品安全宣传工作长期开展,我局准备成立食品卫生安全宣传队伍,积极培养宣传骨干。以保证长期宣传的人力。
食品安全知识资料范文4
一、活动宗旨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按照《通知》要求,在市局的统一部署下,围绕“共建信心共促发展”宣传主题,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315”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发挥质监部门在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提升全区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活动时间
315”系列宣传活动时间从*年3月2日开始,3月20日结束。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消费常识、食品安全、质量法规、计量、标准相关知识和特种设备安全知识集中宣传活动
活动内容:与区工商局、区消费者协会联合开展宣传活动,展示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辨别假冒伪劣产品、接受现场咨询及相关投诉等。
负责科室:办公室、业务科、安全科
负责人:罗丽娟、叶春先、刘靖
时间安排:3月15日
活动地点:喷水池虹祥大厦前
(二)开展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
活动内容:食品安全知识、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讲课。
负责科室:业务科、安全科
负责人:张星、骆延竹
时间安排:3月中旬(待定)
活动地点:茶店小学
(三)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培训
活动内容:组织辖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操作人员集中培训。
负责科室:安全科
负责人:刘靖
时间安排:3月下旬(待定)
活动地点:(待定)
(四)开展辖区内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执法检查
1、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关于印发〈贵阳市特种设备专项督查方案〉的通知》(筑质技监特字[*]33号)文件要求,重点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节后复产的重点企业、重点工地、重点设备开展安全督查,对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大检查。
负责人:骆延竹
2、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进一步摸清辖区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基本情况,重点开展打击无证违法生产、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用原料专项行动。
负责人:叶春先
3、计量器具监督检查:重点对辖区眼镜店、医疗卫生单位在用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其按要求进行检定,同时,做好眼镜店《计量器具检定合格确认证书》发放,医疗卫生单位计量器具信息公示等工作。
负责人:张星
4、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监督检查:全面清查辖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重点检查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已届满未换证的企业,开展提醒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按时申请到期换证和对到期未换证查处工作。
负责人:叶春先
5、执法打假工作:以检查棉絮制品、食品、农资产品、家电下乡产品为重点,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
负责人:刘靖
四、工作要求
(一)成立由局领导、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组成315”系列宣传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安排和筹备活动相关事宜。
食品安全知识资料范文5
20**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县食安办业务指导下,**食品药品监管站认真贯彻党的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履行综合协调职能,采取多项有效措施,为确保全镇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发挥重要作用。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网络得到有效构建。20**年,**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有日常监管和争创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示范镇的两大任务。重点做好了以下工作:一是成立了两个(**镇食品药品安全和**镇争创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示范镇)工作领导小组,尹家令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黄文洋任副组长、镇属单位(企业)负责人、村(居)委会主任为成员,下设办公室,与镇爱卫办同属办公,落实了工作经费和工作人员,并且要求镇属单位(企业)、村(居)委会也及时成立相应机构、配齐工作人员、确保工作顺利进行;二是根据永兴县食品安全委员会(永食安办发【20**】4、5号)文件精神和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计划及时拟定出我镇工作重点、工作方案、保证全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有计划、有工作方案、有阶段工作任务、有具体承办单位和承办责任人;三是构建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监管网络,建立了“三级”监管网。镇有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办公室、镇属单位(企业)、村(居)委会有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以及村民组有食品药品监督工作岗的镇村组的三级监管工作网络,聘请了食品药品安全“四员”,镇有食品药品专职监管员、单位、村(居)委会有食品药品协管员、信息员和义务监督员;四是落实了责任主体。镇与单位(企业)、镇与村(居)委会、主管单位与食品药品相关企业经营人,分别签订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并且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对于所辖单位和村(居)委会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年度考核机制,特别明确了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实行一票否决的规定;同时依据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监管职能、操作程序和安全工作风险程度分别制定了相关工作预案、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等,比如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处置预案、信息报告、例会制度、办公室及“四员”工作职责和农村家宴备案制度等,上述工作的开展,不仅明确了工作职责、做到了有章可循,而且保证了问题解决,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普及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利用多种形式普及干群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主要做法有:一是利用每月一次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例会对参会党员干部进行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全年共召开例会8次,参会党员干部人数共1400多人(次);二是举办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培训,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本、受训人数1500多人(次);三是利用《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的周年纪念日和全国安全生产咨询宣传日等重要安全生产的宣传节日,除了自办广播节目10多期、张贴宣传标语200多张、宣传横幅17条、开辟宣传专栏10多期、打出电子显示屏标语150多条和出动宣传车32多台次外,还在油市墟和高亭市场设置专门宣传台,向来往行人发放宣传资料,并且接受居民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咨询。据统计共发放宣传明白纸2500多份,接受咨询人数200人(次);四是配合县食药局在本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大讲堂活动,共发放资料300多本,参训人数350多人。
(三)将争创工作同食品药品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工作做到有机结合。20**年,**镇在抓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中注重结合本镇实际,将争创食品药品安全示范镇工作同日常监管及开展各类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做到有机结合,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主要工作有:一是根据安全生产例会要求做好全年四个季度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大检查。检查分为集中和自查两种方式进行,检查所涉及的食品药品店基本涵盖了全镇共100多家、并且始终做到检查有内容、有登记、有反馈意见和整改意见书,保证检查工作不走过场,所检查出的问题能够早日解决;二是做好重大节日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检查;三是开展了校园周边、地沟油、生姜市场和冬季狗肉市场的专项整治和检查工作,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三是配合县食药局和教体局做好对我镇境内的学校食堂、幼儿园小餐桌的食品安全检查;四是配合县食药局全年对我镇境内食品药品、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检查工作。
二、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
存在问题主要有:一是干群对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认知程度出现参差不齐;二是村与村和单位与单位之间在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上出现参差不齐;三是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四是现有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低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工作积极性等等。下步工作主要措施是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和出台奖励政策,促使问题早日解决,推进全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三)**镇2017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计划
2017年,**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确保全镇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工作为保障,以争创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示范镇为目标,以全镇广大居民对食品药品安全不断提升的关注度为契机、继续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县食药局业务指导下,带领全镇干群通过克艰攻难和勤奋工作,力争全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迈上新台阶。
主要工作:一是做好村级食品药品安全年度考核工作;二是对镇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重新调整;三是召开全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全面部署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示范镇的争创工作,完成镇与村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的签订工作;四是举办一期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业务培训班;五是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六是邀请县食药局专业人员来镇指导药品检查工作;七是做好本镇食品药品安全季度检查工作;八是做好县食品安全成员单位人员来镇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工作;九是其他工作。
食品安全知识资料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安全意识 培养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变革也在不断加深,高等教育事业更是得到了极大的促进,高校办学体制不断推新,办学规模不断增大,在校学生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洗礼。但是,与此同时,深埋在校园内外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国内高校安全事故频发,高校在校生事故性伤害比例不断增大,已然给社会、学校、家长及在校学生敲响了警钟。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形势、新背景下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崇高使命。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学习和掌握适应时代要求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也十分重要。故此,了解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研究其形成机理,进而制定出相应的培养对策,对于保护在校生安全,完善我国教育体系,培养未来的合格主人翁,意义深远,也是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条件。
二、大学生安全意识调查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以贵州省某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取样对象,通过校园网络信息平台约请校内同学在线填写问卷。主要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文献资料法。
(二)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共分为五个部分,通过网络在线问卷系统建立,问卷通过自拟的相关统计问题而建立。由于为不记名问卷,故通过背景信息调查,用3个问题统计问卷提交者的年级等相关基本状况。第一部分是消防安全知识调查,共有10个问题,为单选题目及多项选择组合题目,考察了学生的基本消防安全知识,校内大功率电器使用情况及对学校相关消防教育的看法;第二部分共10个问题,为单选加多项选择形式。初步了解学生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部分学生添加了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看法;第三部分共8题,为交通安全知识调查,考察了学生当前的出行方式、对交通安全相关法规的了解及存在的校内交通安全隐患;第四部分网络信息安全调查共9题,调查了在校生常见的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相关薄弱点及其对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第五部分为心理健康安全调查,考察学生在校独立学习生活过程中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式及心理压力的释放方式。
(三)问卷回收情况
截至问卷系统关闭,共收到问卷971份,经系统智能模糊匹配筛选,其中有效问卷945份,问卷有效率为97.32%,完全符合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样本具有一般代表性。
三、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现状与分析
安全意识属于意识的一种,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安全生产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人的安全意识的实现既要通过思维,也要通过感知。大学生安全知识信息在大脑内的共振和强化过程实质上是安全意识生成机理的核心,受外部因素如社会、学校、同学等因素的影响及内部因素如知识水平、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心理和生理等因素的作用。故此不同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同,问卷填写结果差异大,更具一般代表性。
(一)消防安全意识现状与分析
高校消防安全事故中,宿舍火灾是消防安全防范的重中之重。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及消防安全教育是维持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科研工作进行的有力保障,也是确保师生校内外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学生消防安全意识亟待增强。86%的学生进入商场、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时不会主动了解该区域的逃生路线;63.2%的学生不懂得如何使用灭火器,针对“您是否在宿舍用过以下大功率电器”的这一多选调查中;78.5%的学生坦陈曾在宿舍使用过电磁炉、电吹风及电老虎等宿舍火灾隐患大功率电器;针对消防安全知识的了解及相应消防安全教育的获得,73.9%的被调查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消防安全教育。
问卷中问道被调查者了解消防安全知识的方式,63.7%的人选择了电视这一渠道,针对问卷中“您认为校园安全教育以什么方式进行才能更好的增加消防知识、提高消防意识”这一问题,被调查者比较青睐讲座、课程、消防演习及相关竞赛,且针对“您是否愿意参加此类的教育”一题,选择“一般”、“比较愿意”及“非常愿意”的被调查者占到了82.3%,相关统计结果暴露了该高校对于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制定的《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贯彻不到位的情况,应本着预防为主、排查隐患、加强培训的原则,增强校内消防安全保障,加强对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
(二)食品安全现状与分析
近几年我国食物中毒事件的频发使食品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食品安全意识与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揭示学生的食品消费态度、消费行为与食品安全意识、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降低在校生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被动地位,提高整个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与风险防范意识,降低食品安全恶性事件发生几率。由调查问卷可知,通过查看外包装上面的品牌、生产厂家及生产日期及食品安全标志来判断食品是否安全的学生比例高达57.3%,而通过价格和广告来判断的只占3%和7%。但购买食品时最关心标识、标签的只占19.5%%,稍高于关心品牌(17%)和口味(21.3%)的人数。可以认为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并非总能导致科学的消费行为,针对具体消费行为的指导教育有待开展。近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食品安全问题频出是源于政府监管不力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欠缺。
调查中个人生活背景和对媒体信任度等因素均影响到高校学生对于食品安全的认知,学生对于食品安全的认知差异性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受食品卫生习惯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影响,而食品安全意识与消费行为又具有相关性。利用问卷调查相关数据,笔者做了被调查者获得食品安全途径与对食品安全了解的水平的斯皮尔曼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相关系数8=0.002,即两者之间相关性薄弱,进一步反映了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了解得太少,食品安全意识不强。
(三)交通安全知识现状与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校园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当今校园的如交通规划混乱、交通组织欠缺及停车场所不足等问题已然成为制约校园发展及师生安全的重要因素。完备的校园交通管理是建立有序、规范、便捷的大学校园的必要保障对于高校学生,不管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发生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没有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问卷显示,42%的在校生对于交通法律法规的认识处于空白阶段,且针对问题“校内车辆是否过多”及“校园交通安全的最大隐患”,75%及72.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是”及“校内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充分说明校内车辆缺乏相关管理及规划组织。
(四)网络信息安全现状与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不断深入,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搭起大学生与外部沟通桥梁的同时也无时无刻在暗流涌动。高校大学生作为庞大的用户群,网络已成为他们学习、交流、娱乐的重要平台,但是面对网络信息,透过问卷调查,难免暴露出诸多问题:72.6%的学生会在使用公共场所计算机后检查自己的相关登陆软件、邮箱及电子银行等是否已安全退出;高达72%的学生曾将自己的个人信息等到网上;53.9%的学生曾经有过密码被盗经历;针对垃圾邮件这一问题,只有21.7%的学生知道如何过滤;参加过网络信息安全相关培训的取样率仅为13.8%。
由问卷调查,不难看出高校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认识严重滞后,高校未能完善的将信息安全意识教育融入到学生培养体系中,相关教育体制不够健全,教育方法不够系统是导致学生网络信息安全认识程度低的重要原因。大学生自身网络信息安全素质偏低,对于信息安全的注重程度不够,给违法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为校内信息安全问题埋下了直接隐患。
(五)心理健康安全现状与分析
大学校园中盗窃、自杀、斗殴等事件层出不穷,给校园安全及学生身心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而这些问题的萌生,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针对心理健康安全部分的问卷中,认为“学习效率低”、“学习压力大”、“学业成绩排名”及“四六级考试”等问题会给自己的心理压力带来影响的学生比例为89.4%;在对“朋友交往”、“人际沟通”、“集体生活的协调度”诸类问题的调查上,共计62%的学生表示自己不能很好的处理以上关系;而在“遭遇烦恼,倾诉对象选取”的调查上,选取“朋友”、“恋人”、“父母”为倾诉对象的大学生比例总和达到了71.7%,且只有8.8%的学生会选择联系心理辅导教师。
由上述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当今社会大学生自身承载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及来自于家庭的较高的成材预期,由于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相应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缺乏相应的独立意识及协调能力,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心理脆弱、人际关系茫然、倾诉对象选取的不当等问题必然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极端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后果严重的校园事件。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高校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校方安全消防教育不到位及校内消防设施技术状况欠佳等状况,在改善上述问题的措施上需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健全高校学生生活区消防管理机构,加大消防宣传力度,明确区域责任;(2)加大学生宿舍消防安全设施的资金投入,增强输电设施的设计维护;(3)定期开展消防例检,杜绝学生宿舍违章用电用火情况。
对于学生安全消防意识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潜移默化地不断地去培养消防安全意识观;(2)注重因材施教,利用多种方式培养消防安全意识观;(3)管理力度有待加强,生活管理上需要一定的制度化;(4)增加消防安全活动,以充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
高校应提高对学校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设立相关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的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在校生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水平及意识,积极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容易产生食品安全问题摊点的监管;建立良好的宣传平台,加大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整体认知水平,为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消费行为,应加强健康科学饮食习惯的宣教,在宣传教育上应着重针对具体消费行为的指导,强调学生的监督意识。
为有效地防范大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交通安全,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交通法制观念;(2)开展交通主题活动,从而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交通方针;(3)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训练,提高大学生对交通情况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高校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信息安全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未来的发展。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可通过如下路径:(1)校方应在学生基础教育部分增开专门的信息安全教育课程,系统、全面的对学生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教育;(2)积极开展信息安全研讨会、知识竞赛及信息安全知识讲座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不断增强学生信息安全主观认识。(3)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校内广播、报纸、校园网络信息平台等提高大学生识别信息安全威胁、规避信息安全风险的能力。(4)创建相关网络平台,及时更新,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常见威胁的预防及解决办法的动态传授。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主题,校方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咨询一安全意识教育有机的线性结合起来,通过开设校内心理热线、心理信箱、心理门诊等形式多样的心理疏通方式,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及时帮助咨询对象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其注意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减轻内心的紧张与压抑,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力争把安全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五、结论
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意识到习惯的一个系统演变过程,涉及到大学生校园生活的诸多方面。安全意识的养成除了学生本身要注重自身相关素养的提高外,还需学校、家长、社会行政教育司法等各级部门的多方面努力及紧密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不断自我发展、顺利进行社会实践,为将来主人翁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家增.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
[2]刘芳丽.大学生安全意识及防范技能的现状调查和对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