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动化控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动化控制范文1
关键词 变电站,自动化控制,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3-0166-02
变电站属于电力系统改变电压,分配电力能源以及调控电力流向的一种电力设备,变电站中的变压器能够将各级的电压电网联系起来,因此变电站对于整个电力系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现阶段,我国已经投入电网运行的35kV到110kV的变电站大概有两万座左右,220kV变电站大概有1000多座左右,500kV变电站大约有50到100座左右,同时我国变电站的数量正在持续的增长,每一年都有成百上千座新建设的变电站投入使用。结合电网的需求,我国的变电站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其自动化水平也逐渐提升,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技术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1 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的内容与功能
变电站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主要内容有采集和监测电气量、控制和调节各种电力设备的状态,让变电站的监视系统和各种操作可以正常运行,保证变电站中的电力设备能够稳定安全运行。当有故障发生的时候,我们可以对瞬态电气量进行采集并及时的进行监测和控制,第一时间找出故障源头并采取解决措施,让故障产生之后变电站可以快速的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下,同时高压电气设备自身也具备监视能力,所以电力故障可以得到及时的排除。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广泛运用,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将各个现场在输入以及输出的单元部件分别在中低压断路器柜和高压设备附近进行安装,现场单元部件以及具备保护监控能力的设备,能够用于处理各种继电的保护以及监控;或者能够让现场微机保护以及监控部件保持独立的状态。在变电站的控制器中对计算机进行科学的设置之后,可以让各个现场的单元部件展开畅通的通信联系,而通信通常都是串行口方式。
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主要功能一般是用于遥测和遥信,通过现场的单元部件,我们可以独立的完成遥控并根据命令来执行各种功能,将这些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再通过网络通信以及远程通信的控制单元之后和后台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联系,让传统的RTU和变电站系统的各种功能得以综合的运用。
2 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的新技术运用
2.1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主要通过对直流交流电进行采样的一种远动装置技术,它可以将保护、重合闸、鼓掌测距等很多自动装置测量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础。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运用,我们能够非常准确的计算出电流的方向以及故障电流,其准确率能够达到0.2%。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不仅可以解决电能测量和计量的问题,还可以精确的对其数值进行分析,拥有极大的保护功能。
2.2PLC软件的应用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软件通常采取模块化设计,其开发设计的难度极大的降低,同时提升了它的可读性以及可移植性,能够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能够通过现场的程序对PLC进行控制,让其拥有实时监测、故障记录、形成趋势图等功能,最大限度的让变电站管理工作变得现代化和智能化,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同时还能够降低维护工作量,提升管理水平。
2.3综合自动化技术
在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运用综合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面向现场的目标,让变电站完全实现无人值班,保护工况采取监视控制和信息采集的手段进行监控,保护投切和选择定值是通过调度员在调度中心进行遥控实现的。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属于一种面向市场的系统,不再像过去那样使用大型控制室,而仅仅需要和相关工程设计进行配合就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
3 推动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的发展措施
3.1使用计算机局域网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局域网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运用,变电站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的优势来促进自身发展。总线型网络、令牌网等都是比较普遍的计算机局域网,由于这些局域网是根据国际标准化模型来进行开发设计的,因此在应用过程中的兼容性问题很少,我们只需要根据标准进行设计就可以实现共用。在常用网络中,总线型局域网得到了普遍的运用,任何一个端口只需要将信息数据发送到公共通信总线中,目标端都可以进行接受,同时还可以接收其他端口同步发送的信息,信息通道之间不会存在堵塞的问题,可靠性与稳定性非常高。
3.2加强监控机运行的管理
实践研究说明,做好监控机的管理工作是尤为重要的,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因为人为因素或者监控机自身因素而导致的故障现象,造成监控机不能正常工作,而在这些因素中,人为因素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这样就极大的影响了变电站的正常运转。因此,为了避免监控机发生故障,变电站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条例并且严格执行,避免因为人员违规而导致的故障问题出现。相关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抽查,发现隐患应第一时间处理,如果监控机因为人为因素而瘫痪,要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处罚。另外,监控软件必须设置密码,以避免值班人员随意进入系统中恶意使用监控软件,避免对监控机软硬件资源造成破坏。
4 结论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中,各种科学技术也产生了极大的进步,我国各个社会行业中所运用到的各种科学技术也日益朝着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前进,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虽然就目前而言,让所有的变电站都完全实现的微机自动化控制系统,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在科学技术不断前进的历史条件下,变电站自动化控制技术也会得到逐渐的完善,传统的控制系统会受到更大的阻碍和挑战,必将会被历史所淘汰。
参考文献
[1]谢兴发.国内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J].大众用电,2013(2):120.
自动化控制范文2
关键词:工厂 电气自动化 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一、当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状况与发展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就是对电气自动化进行研究开发,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应用的电气自动化当中,从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到了各个行业当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1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实际状况
近年来,人们也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的到了电子自动化技术当中,这不仅有利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业务信息数据的管理,还可以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整个运行过程的实际动态进行监控,从而实现生产数据的现代化、规范化的管理。并且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电气自动化当中,也可以充分的发挥出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效果,这也有利于人们对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和检修工作的开展。此外,在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也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将人员工作和计算机运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得人们在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维护和检修的过程中更加便利。
1.2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
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不仅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改革,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环境,从而进一步的强化了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竞争力,使其工作效率得到全面的增长。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优势
1)实现了设备与系统全工作流程内的高效监控。现代建筑电气系统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传统运行方式常留下管理盲区,导致故障的发生。而现代自动化技术通过“采集―处理―反馈”模块,对系统进行实时的数字化监控,能及时将控制中心的指令传达到系统,并将反馈信息同时传递到控制中心,实现对整个系统的高效控制。
2)联动性的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建筑中照明、配电、消防、空调等系统连接为一体,提高了其联动效果,解决了电梯系统依照各层用户流量实现其速度的自动调节,以及紧急情况下系统的自动识别、判断,及时实现预设的应急处理方案,实现子系统间的配置与互动。
3)安全性强。因电气系统固有的危险性,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都可能造成系统产生安全风险,而自动化控制有利于系统对异常情况做出及时反应,并可通过遥控模式降低故障对维修管理人员产生直接伤害的风险。
4)数据完备、计算精确。自动化系统可综合其操作流程、故障处理等数据建立准确清晰的数据库,为后期优化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三、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
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实际研究,主要根据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特征、技术作用、设计理念等方面进行实际研究,明确整个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基本作用
1.1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控制
整个技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使用,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方式进行实际控制。在具体运行过程中,选用分散式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实现系统的集中控制。当整个设备无法实际运行时,控制系统会检测故障问题,进行自动切断运行电源,保证设备运行安全性提升。这就需要一整套技术进行实际操作与控制,实现控制过程完整性,提升生产效率性[2]。
1.2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具有保护作用
电气设备在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存在相应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如电路实际运行电流超过电路最大限制,会导致系统运行出现问题,致使故障发生。这就需要安全措施进行保护,实现具体问题应对策略制定,实现自动化控制技术对设备运行问题进行解决。同时需要针对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实际分析,通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进行实际调整或者更换,保证电气系统运行安全[3]。
1.3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监督功能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内部电流无法用肉眼观察。并且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内部是否有电流通过,也需要进行实际信号以及指示灯的设定。在整个监督系统下,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下指示灯的设计,能够实现故障问题及时预警。同时,应该严格管理与控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安全性,控制故障发生。这样系统设计,能够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发生频率,利用电气设备维护质量问题实现效率的提升。
1.4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测量功能
保证企业生产质量以及实现高效生产,需要对于设备整个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设备运行安全性,随时对设备进行实际观察,检查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使用,能够及时通过相应数据测量参数分析具体故障原因,并制定良好的控制方式,实现设备运行稳定性的提升[4]。
2.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设计理念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具体设计方式分为三种,分别为集中控制、远程控制以及现场总线控制方式。
2.1集中控制
集中控制是整个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的重要方式,其在实际控制过程中,主要优点:处理过程中由中央处理机进行集中处理,实际设计过程相对简单,并且具体保护措施设定过程中要求较低,设备运行以及维护过程相对便捷;主要弊端:由于所有信息处理过程由中央控制系统进行集中处理,处理器工作量巨大,导致处理器运行压力增加,导致处理速度缓慢,生产投资加大。同时,在进行长距离电缆干扰也会影响系统安全性,错误操作机率提升。
2.2 远程控制
远程控制系统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当中有所应用,优点:远程控制实际组态灵活,并且节省电缆,节约成本,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材料靠抗性较高等特点。弊端:由于远程控制电气设备实际通讯量较大,使得现场总线实际使用过程中处理速度缓慢。远程控制系统在设定过程中只能够满足电气设备系统需求,不能够在大型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进行实际应用,导致应用范围降低。
2.3 现场总线控制
以太网技术以及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对于电气设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现智能化电气自动化设备可持续发展。现场总线控制方式能够针对电气设备当中具体问题进行实际分析,实现现场总线设备有效控制,其在实际应用当中具备以上控制方式的所有优点。并且节省变速器、隔离设备以及I/O卡件等等。并且智能设备在实际安装当中具有较好效果,实现安装与维护工作量成本较低。由于整个系统各项功能装置具备安全性,不会出现设备运行与信息处理过程中设备瘫痪状态出现,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有效发展。
四、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自动化控制也成为了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发展的必然趋势。在Windows平台越来越普及的背景下,可以很好的将网络技术与其电气技术结合起来,这有利于促进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的良好发展。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中运用得越来越广,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已经成了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外,实现IT平台与自动化相结合也是顺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从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发展现状来看,自动化控制技术将应用于多个领域中。此外,相关科研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不断的改进,使之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还要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有效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结束语:
由于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就要采用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来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已经广泛的被人们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这虽然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但大大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参考文献;
【1】申凌云,何俊正. 基于PID控制的煤气鼓风机变频调速系统[J].{H}电机与控制应用,2009.
自动化控制范文3
关键词:煤矿生产;中央泵房;自动化控制
引言
在煤矿生产企业中,排水系统是整个煤矿生产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水系统不但要及时排出煤炭生产过程中的积水,还要在涌水期间有良好的矿井水排出能力,由此看见,中央水泵房在煤矿生产中担负着重要责任,目前中国大多数煤矿行业都是采用人工化的排水系统,这类系统操作繁琐、管理复杂、自动化程度比较低、应急能力较差,所以对与中央泵房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提高煤矿生产行业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央泵房自动化控制系统
中央泵房一共有5台D280—65X5水泵,并配用400kW功率、6kV的电压,共有15络阀门,水仓分为内外两仓,并选用Φ325mm钢管铺装;中央泵房采用的是真空泵和水射流两种方式进行抽真空操作,并且互相备用,增加了中央泵房的应急处理能力。井下泵房主要以主排水泵作为排水设备,其主要包括水泵、电机、底座、真空表、压力表等部件构成,每台水泵都由相应的一台电机、一个底座、三个闸阀及一套真空泵、真空表组成[1]。中央泵房的自动化系统主要以PLC数据自动采集功能为核心,其运行原理是将PLC收集的模拟数据传送输入模块中,然后通过传感器分析,对中央泵房的水仓水位进行实时检测,通过系统对水位变化数据的转换和处理,计算水仓中水位在不同时间段内单位时间的上升情况,并且将单位时间内的水位变化作为依据判断井下涌水量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排水泵的运行状态。中央水泵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可以根据水泵轴温变化、电机电流变化、电机的温度变化等方面,对电机及水泵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管,发挥出系统的监控报警功能,避免因水泵及电机温度变化过大而出现设备损坏的情况。在自动化系统中的PLC数字量输入模块中,相关部件通过将运行信号采集到PLC中,并通过设定的逻辑分析对排水泵进行控制[2-3]。
2煤矿井下中央泵房自动化控制功能
煤矿企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通常采用一般性的控制柜,并且配套相应的集中控制台对水泵进行自动化控制。目前中国大多数泵房自动化控制系统都是在水泵房中设置一台单独的控制站,并且在每个水泵旁设定相应的控制线,自动化控制系统不但要实现水泵启停控制功能,还要实现对水泵设备的就地/集控转换。中央泵房自动化系统集操作简单,集扩展输入/输出等特点为一体,除了可以完成对水泵运行控制操作,还可以将工业以太网与井下中央变电所的网络交换机进行联系,从而将设备的运行状态上传到调度中心。另外控制系统应该具备较强的防外界干扰能力,以此保证系统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并且具有汉字显示功能,增加系统本身的实用性。2.1操作方法中央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分为遥控和手动两种操作方式,一般遥控操作方式为主要控制模式。系统遥控方式主要是对地面控制器的远程控制,以此监控设备的工作运行状态及运行过程中参数的变换。另外遥控操控还可以检测水仓水位的实施情况,通过水位的变化情况对水泵与阀门进行相应调整,还可以检测控制系统中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可以在第一时间及时停止设备,并发出报警信号,通知维修人员及时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自动化系统的手动控制,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水仓在一定时间段内的水位变化情况确定开启水泵的数量,另外,手动操作方式还可以通过设备触摸屏手动控制水位中水泵运行,通常情况下此操作方式都会作为设备故障检修的主要方式[4]。2.2液位控制液位控制是中央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利用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控矿井的水位变化。当矿井水位处于高液位状态下时,不论是否处于峰谷电价时间段,系统都会在第一时间内根据自动轮换原则启动水泵。如果水井液位还在继续升高,则自动化系统将启动多台水泵降低水井水位。当水井水位处于低液位状态时,自动化系统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通用所有水泵,以此保证水井水位呈上升趋势。另外在水仓的水位保护装置中,工作人员可以设置独立的液位计作为备用检测设备,便于在主检测设备出现故障后,继续用液位计检测水仓水位。另外,在液位控制系统中,可以选用超声波液位传感器提高液位控制精度,另外超声波液位传感器还具有非机械型、维护简易、安装便捷等诸多优点。液位传感器设备可以针对实际情况对水泵进行智能化控制,当水仓水位处于2号水位时,在低计费时间段内,水泵会立即启动,当处于高计费时间段内,控制系统会控制水泵电机缓慢启动。当水位上升到3号水位时,则控制系统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启动水泵,以此使得水仓水位逐渐正常。当水位上升到4号位置时,这时一台水泵设备已经无法对水仓水位进行有效控制,此时就需要启动第二台水泵设备,在第一时间内将水仓水位恢复到正常位置。上文所叙述水位控制,皆是由超声波液位计将水位的实时变化情况传输到PLC中,通过PLC的分析,执行相关操作,其分时计费也是由PLC通过相应软件标定[5]。2.3通讯功能通信功能是现代化控制系统的重要标志。在煤矿泵房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都配备了以太网通讯模块及交换机设备,通信功能的应用可以很便捷的将水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运行状况、运行参数、设备故障信息传输到地面的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分析处理后,将相关信息公布到煤矿企业的局域网上。通过企业管理人员授权后的相关信息,可以到互联网上,供用户查看。在该通讯系统中,对用户的授权等级不同,其赋予相应的操作权限也不相同,高级用户除了可以查看控制系统的相关信息,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操控,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无人值守的自动化系统控制,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减少运行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3煤矿中央泵房自动化控制的工作环节
3.1自动注水水泵只有在保证一定真空度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工作,当叶轮完全浸入到水中时,水泵才能保持一定真空度。当真空度不足时,泵内就会存在空气,那么在水泵工作时,就有可能出现上不去水的现象,叶轮空转还会可能会导致水泵内部部件被烧毁。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启动水泵设备时,要进行自动注水操作,一般在进行自动注水操作时通常采取喷射泵或底阀抽真空的方式进行,并选用精度较高的真空传感器实时检测水泵内部的真空度,以此确保水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降低运行过程中的故障风险。3.2闸阀操作对设备进行闸阀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设备的启动功率,在操作水泵的相关规定中,明确规定在出水闸阀关闭状态下才能使用离心式水泵。当水泵停止运行后,为了降低水锤事故的发生率,通常都会选择将闸阀关闭,以此逐渐减少液体的流动速度,当水泵中充满水,在停止水泵运行时,先将相应的电机启动,再打开与之对应的电动阀;停止后,先将电动阀关闭,再停止水泵电机的运行。3.3参数传输参数传输工作是指将集中操作台上的可显示水仓水位、水泵流量及电动机运行参数等数据通过PLC传输给地面控制系统,并通过控制中心的计算机设备进行分析处理。将分析结果在显示器上进行模拟显示,并以图表、曲线的形式为地面的工作人员提供判断依据,并向泵房自动化控制中心反馈操作指令。3.4水泵设备电机保护由于水泵电机在运行时所承载的负荷量较大,所以其工作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发生率也较高。该系统中的保护形式较多,较为常见的保护形式为:a)系统对水泵电机设备进行流量保护,当水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流量值不在正常范围内时,系统会启动流量保护装置,对正在运行中的设备停止操作,并立即启动备用水泵维持工作的正常运转;b)电动机故障。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可以实时检测水泵设备的电机欠压、短路、过载等故障,主要是由高压开关柜的保护器进行。
4结语
对煤矿中央泵房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分析,通过该系统在投入使用后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其运行状态较为稳定,操作比较便捷,既能满足中央泵房的排水要求,还可以有效提高中央泵房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提升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薛志刚.现代化矿井主排水泵自动控制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6):65-66.
[2]赵孟,朱文军,韩小庆.浅谈矿井排水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0(5):33-34.
[3]武希涛,张浩,王亚丽.PLC在中央泵房远程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2(17):57.
[4]吴同性.基于PLC及以太环网平台的井下中央泵房自动化系统设计[J].煤炭技术,2010(5):45-46.
自动化控制范文4
关键词:强电传感;控制器;优化模式
1引言
为不断推动强电传感控制器的优化与更新,针对控制器技术与自动化控制结合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磨合与管理,从而切实解决匹配问题等,保障自动化控制的未来发展需求。针对其原有控制器技术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可行性、长远性的优化建议,真正提升强电传感控制器优化技术研发。但目前因我国经济发展体系等相关缘故,致使自动化控制与控制器技术的结合应用出现阻滞。
2强电传感控制器工作原理
2.1强电高压传感机制
自动化控制中强电传感控制器的运行原理主要包括,通过对PLC仪表装置强电高压进行控制,并收集齐PLC仪表装置强电高压信息,然后将其四个PLC仪表装置强电高压信息传送至PLC仪表装置强电高压管理的电子控制元区域,通过电子控制元来精准、合理计算出PLC仪表装置强电高压数据,从而有效推算出PLC仪表装置在减速度过程中,其PLC仪表装置强电的转换数据。
2.2PLC仪表装置执行控制机制
调节设置:自动化控制运行当中,其PLC仪表装置的制压执行控制调节机制通过接收ECU的数据信息指令,结合PLC仪表装置制压执行控制调节机制的电磁阀设备的运转来有效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压力加大,从而保障其PLC仪表装置执行控制机制的动作执行。液压泵设置:针对ECU的信息传输,在可变容积形式的调节机制当中,根据其信息数据指令,来对其PLC仪表装置电压进行掌控,而在PLC仪表装置的制压压力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压力逐步减小,从而溢出的制压液体,通过液压泵泵回PLC仪表装置主缸,从而有效制止PLC仪表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制压PLC仪表装置踏板的过程中产生改变。报警设置:PLC仪表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如果出现运行障碍,PLC仪表装置控制系统将会亮灯,并发出报警信号,同时由控制系统通过闪烁表现故障代码。
2.3电子控制机制
强电传感控制器运行过程中,具有多个强电速度传感控制装置,通过对其信息数据的传输,结合传感装置的读取与解码,与此同时将其进行处理与转换,从而在强电速度传感控制装置当中,认知到四个PLC仪表装置强电的速度,并且根据其PLC仪表装置强电速度的情况,实施自动化控制制压动作。针对其传输情况,判断PLC仪表装置强电是否需要自动化控制,如果出现需要自动化控制的信号源,将马上应用其PLC仪表装置自动化控制制压动作,并且传输其12V脉冲控制电压信息至PLC仪表装置制压液压调节装置,利用主缸压力,调节PLC仪表装置的制压控制效果,通断频率基本维持在5至20次/秒。
3自动化控制系统(强电传感控制器)的使用
如果想要提升制压效果,仅仅PLC仪表装置制压是完全不够。在PLC仪表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制定机制当中,应该更偏向于采用其制压机制当中的制压液体,通过抽取制压液体至分泵当中,再制造回流,从而进一步提升制压力。而且现如今的PLC仪表装置都装有其PLC仪表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强电传感控制器),仅仅只需要控制PLC仪表装置制压踏板,就能够产生自动化控制的效果,并不要求其人为的参与。在PLC仪表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强电传感控制器)的使用当中,对其PLC仪表装置的速度的快慢控制主要取决于强电的驱动情况。虽然PLC仪表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强电传感控制器)具有一定的制压力,但其PLC仪表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强电传感控制器)并不能有效缩短其辆停止的时间,以及有效的停止,因此,在日常行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4控制器优化高压数据传输技术
自动化控制控制器技术对高压数据传输质量的要求日趋严格,高压数据传输管理也大都采取强电传感控制器控制器模式,但在原有控制器技术运作中,由于很多原因导致控制器技术模式上存在一定的运行问题,致使高压数据传输质量存在瑕疵。自动化控制控制器技术的高压数据传输质量有限,导致产生一些传输质量问题且发现滞后,增加了传输质量问题处理。因此,自动化控制质量规划应从调查研究现有控制器技术应用入手,分析控制器技术应用强电传感控制器优化模式的薄弱环节,重点解决高压数据传输质量薄弱问题,优化高压数据传输质量,以便提高控制器技术应用的控制能力和适应性。自动化控制应用控制器管理模式,基于专业PLC仪表装置强电数据平台、控制器平台,与PLC仪表装置强电控制器系统相对接,形成综合性综合控制器管理系统,从而及时进行信息传输及更新,有效缩短处理速度,提升运行效率,简化运行流程,真正实现PLC仪表装置强电控制器资源综合性管理。自动化控制只有完善其关键技术,建构技术优势,才能真正做到综合控制器管理、资源共享、流程简化等传输。
5结论
目前而言,强电传感控制器优化管理技术仍在稳定提升的状态,并且在其未来发展过程中,同样具备了非常可观的发展空间。此次研究通过对自动化控制相关理论的研究,我们探究出自动化控制的运行特点,并将强电传感控制器优化模式理论和与自动化控制控制器技术进行整合研究,希望对以后运行中自动化控制具有良好效用,可以为控制器技术提供一定的借鉴。因此,自动化控制综合性模式运行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理清其系统运行流程,通过子系统的优化,融合关键技术,从而达到转换效果,融合自动化控制目前的运行流程及控制器管理情况,实现其故障告警的闭环管理模式,有效保障后续运行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洪杰,刘乃明,尚冬梅.自动化控制中弱电控制强电的方法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9):175.
[2]王志强.农产品及其产地环境中重金属快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
[3]秘立鹏.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设施农业温室大棚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开发[D].太原理工大学,2014.
自动化控制范文5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工业技术的发展一片繁荣,相比之前取得很大进步,工业生产已经逐渐向机械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在信息化科学技术发展飞快的现在,工业生产采用智能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的理论也逐渐得到认可,是市场发展的必要条件,工业自动化仪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证明我国的工业技术已经达到现代化水平的要求。因此,工业企业想要实现自身长久发展就必须依靠智能化和科技化来保证自身的发展速度,实现工业生产高质高量的目标,保证其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
1 工业自动化仪表
1.1 概述
工业自动化仪表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来进行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检验、显示、管控以及实施的仪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生产单位应当重视对于生产实际的过程中的检验工作,对其生产工艺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这样才能有效的确保生产过程能够顺利的进行,同时其本身具备的高效率和低损耗的特点也是其发展迅速的重要特点之一。
1.2 分类
工业仪表具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在分类标准制定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分类。根据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指标类型划分可以分为检测压力的仪表、检测温度的仪表、检测流量的仪表、检测机械量值的仪表、检测物位的仪表;根据生产实践中工业仪表的性能来分类可以分为检验类仪表、调整类仪表、展示类仪表、计算类仪表、实施设备类仪表等类型。
1.3 基本工作规律
工业自动化仪表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在生产场地没有人员管理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自动检测、记录和管控的目的,并且来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系统化操作。其基本工作规律依靠平衡原理来实现,利用力、力矩和电方面的基本规律来最终确定整体的处理工作。工业自动化仪表的感知系统能够有效的将从设备本身获得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等数据通过传送装置传输到处理位置,同时在获得过程中可以通过将测量值扩大的方式来进行传输,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数据的准确,这样能够更好的对设备进行数据的对比和处理,保证在处理数据的平衡性问题时精度在较高水平。
2 自动化控制技术
2.1 概述
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根据现代工业、农业和制造业的基本情况和信息,通过机械设计和电气信息化设计来实现的对于设备的整体管理和控制。
2.2 基本工作规律
智能化控制在分类上可以分为全智能和半智能两种情况,全智能化指的是人员的作用只是对全智能管理系统进行操作即可,根据不同的生产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流程,不需要人员直接参与到生产实践过程中;半智能化指的是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人的管理来指挥设备和机器才能使得生产过程正常开展的情况。智能化管控技术已经在农业、工业和制造行业成功的进行了运用。利用智能化管控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才能完成的工作程序,对于危险性系数比较高的程序也能在一定程度得到避免,有效的保证了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对于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作用,降低了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源成本的投入,使公司的整体经营水平获得更大的提升。
2.3 自动化控制的运用
(1)过程智能化
在石油提炼和加工过程中,通过智能化管控系统来完成对于流体和粉体的全面化学处理工作,该类型的管控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测量仪表、调节装置以及处理设备,通过这一系统能够准确的控制加热炉、精馏塔以及整体生产过程中的环节。
(2)机械制造智能化
通过将机械、电气以及智能化系统相结合形成机械制造智能化系统,能够准确高效的处理离散元件。在最初的阶段机械制造智能化的控制只是简单进行的进行生产线的操作,单纯利用机械手段以及电气原理来对其实现了单机化的智能化管理。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程度得到全面的神话,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高智能化装置逐渐形成,同时小规模的控制系统也越来越多在生产体系中出现。在智能化车间内,通过计算机和生产程序中的过程中进行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具有高智能化操作的管理体系,配合信息管控系统以及生产管理系统能够更好的实现在制造行业中的生产效率。
(3)管理智能化
对公司机构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原料控制管理、生产程序管理以及办公系统管理是实现管理智能化的重要过程。管理智能化的主要核心内容是实现信息处理的全面和系统,作为一种全面覆盖的技术,管理智能化技术能够依靠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来实现对于系统内相关组成部分的控制。一般情况下,智能化管理技术需要借助高性能处理设备以及数据分析系统来与多种系统中断控制设备相连接来形成一个系统,控制中心通过对终端设备传输的装置来分析,将分析之后的结果有效的进行处理,进而对各个终端发出指令,从而实现处理问题的要求。
自动化控制范文6
关键词:机械制造规模;机械设备;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是企业创新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产品的制造,还是新技术的实施,都要有新的机械设备的支持。使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科学,合理,规范地展开,促进技术创新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很有必要对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过程展开讨论,由于在国民经济中,产品生产类设备占有很大比重。、
1自动化机械制造规模
1.1按规模大小FMS可分为如下4类
(1)自动化制造单元。FMC:的问世并在生产中使用约比FMS晚6~8年,它是由1~2台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及物料运送存贮设备构成,具有设置应加工多品种产品的灵活性。FMC可视为一个规模最小的FMS,是FMS向廉价化及小型化方向发展和一种产物,其特点是实{目单机自动化化及自动化,迄今已进入普及应用阶段。
(2)自动化制造系统。通常包括4台或更多台全自动数控机床及人工中心与车削中心等,由集中的控制系统及物料搬运系统连接起来,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多品种、中小批量的加工及管理。
(3)自动化制造线。它是处于单一或少品种大批量非自动化自动线与中小批量多品种f:MS之间的生产线。其加工设备可以是通用的加工中心、CNC机床,亦可采用专用机床或NC专用机床,对物料搬运系统自动化的要求低于FMS,但生产率更高。
(4)自动化制造工厂。FMt是将多条FMS连接起来,配以自动化立体仓库,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联系,采用从订货、设计、加工、装配、检验、运送至发货的完整FMS。它包括了CAD/CAM,并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1MS)投入实际,实现生产系统自动化化及自动化,进而实现全厂范围的生产管理、产品加工及物料贮运进程的全盘化。FMF是自动化生产的最高水平,反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应用技术。它是将制造、产品开发及经营管理的自动化连成一个整体,以信息流控制物质流的智能制造系统IMS)为代表,其特点是实现工厂自动化化及自动化。
2 机械设计的过程
2.1 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目的。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目的归纳起来讲,就是根据用途和实际需要,设计研发出能有效地实现一种或多种功能的机械装备,满足社会的需求。
2.2 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基本步骤。一般来说,机械设备设计研发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1)需求申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首先必须有需求,由需求者提出申请。
(2)需求的确认:机械设备的需求申请必须由主管部门或领导确认并批准。
(3)设计研发任务书的下达:机械设备的需求申请被确认批准后,必须将需求申请中的具体要求细化成设计研发任务的内容和要求,使设计研发者明确任务及目标,便于组织实施,并将任务书下达到承担任务的部门。
(4)组建设计研发项目组:承担设计研发任务的部门收到设计研发任务书后,应根据任务书的内容、要求,选配适当的各类专业人员,组成设计研发项目组,并明确项目组成员的各自责任。
(5)初步确定方案:设计研发项目组根据设计任务书,组织对设计研发方案的讨论,并形成最初的设计方案。如果是大型或成套的机械设备,应先进行小样机或关键功能部件的方案设计。
(6)方案草图的设计(形成总图及部分主要部件图):根据初步拟定的方案,有关人员进行相关部分的草图设计。
(7)设计方案草图的评审:设计草图完成后,项目组应再次组织相关人员对设计方案展开评审,对方案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部分的合理性进行深入研讨,并综合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形成修改方案。
(8)方案修改、正式设计:根据修改方案,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正,并开展正式设计。
(9)图纸审核、批准:设计完成后,由相关人员进行审核,经领导批准后正式出图。
(10)交付加工制造:图纸设计完成后,交付加工单位加工制造之前,要与加工制造单位针对图纸做深入沟通,对图纸上的一些疑问进行磋商,确保加工制造单位对设计思路和要求有较清楚的认识,并且便于施工。
(11)跟踪加工制造过程:图纸交付加工后,设计人员应与加工制造单位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及时了解加工进度及遇到的问题,除了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反应外,还应对问题做好详细记录,以备今后查阅和参考。
(12)机械设备的验收:机械设备加工制造完成后,设计人员应到加工制造单位进行设备验收,尽可能让机械设备进行连续试运转,观察其运行动作和可靠性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发现问题要求加工制造单位及时纠正。验收合格后,方能允许发货,以避免设备到达安装场地后发现问题难以处理。
3 设计研发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设计研发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工作重点,都应正确把握方法,确保设计研发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整个过程别要注意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3.1 研制阶段的工作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研制阶段是设计方案实现的基础阶段,机械设备制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能否取得设计的预期效果,甚至影响到设备能否正常使用。在此阶段,除了制造加工的承担单位应当注意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合理安排制造工艺外,还应当加强设计者与制造者之间的沟通。设计者应积极、主动地经常关心制造过程的情况,与制造者共同商讨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法,并虚心听取制造现场技术人员及工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零件结构、加工精度等做适当的调整。切不可认为:制造加工只是制造加工单位的事,与设计者无关;能否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加工,也都是制造加工者自己的事。机械设备的设计者应当知道,对于制造能力、加工手段和加工工艺,制造加工单位最有发言权,他们的许多意见和建议,甚至判断,是很有价值的,有时是决定性的。
3.2 安装调试使用阶段的工作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阶段是设计研制过程的最后阶段,设计研制项目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效果如何,在此阶段能见分晓。在此阶段,设计人员一定要亲临施工现场,对安装调试的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和监控,及时处理现场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这一阶段也是设计人员积累经验、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最佳阶段。机械设备设计的合理与否,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哪些方面还有改进的必要和可能,都可以通过该阶段的工作获得答案和信息。对设计人员设计水平、处理现场问题能力的提高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安装、调试结束后,紧跟着要进行试产鉴定,通过设备实际使用效果的评价或产品质量的检验,确定机械设备是否达到使用要求。鉴定通过后,必须尽快整理出与使用、操作、维护相关的机械设备的各种说明、图纸等技术资料,对操作工及维修工进行培训。同时,要注意专有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员工培训完成、所有必须的技术资料整理齐全并交付机械设备使用部门后,机械设备便可投入使用。
结语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国策,使我国迅速成为世界加工制造大国。随着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我国已成为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需要大量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既能利用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辅助设计,又能应用数控技术进行制造的人才非常紧缺,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