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保健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保健茶范文1

楂果香杞茶。山楂片、苹果片各5片,枸杞10粒,红茶、香菜末少许。将山楂片、苹果片、枸杞、红茶一并煎煮10分钟左右,滤渣取汁,然后撒入少许香菜末。此茶色泽鲜艳,味道香甜甘醇,有养胃护胃、降低血压、消炎益肾的作用。

山药百合麦枣茶。山药、百合各20克,浮小麦30克,红枣10颗,白糖适量。将上述茶材(白糖除外)加水共煎,煮沸20多分钟后滤汁,汁中加入白糖即成。此茶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收涩、止渴安神的功效。

枸桂乌龙茶。枸杞、乌龙茶适量,桂圆6粒。红枣3-5颗。将枸杞和乌龙茶一并加水煎煮10分钟左右,去渣留汁,将桂圆、红枣加入同煮沸。待红枣变软后即成。此茶趁热饮用,可以生津、健脾补肾、益肝滋阴、补血补气,非常适合冬季饮用。

生姜红糖茶。取生姜10片,红茶、红糖少许。将红茶与生姜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煮沸10-15分钟,形成浓汁,然后加入红糖搅匀即成。此茶有驱寒暖胃功效,适宜寒冬饮用。

草杞红枣茶。甘草3片,枸杞10粒,红枣3颗,红茶、冰糖少许。将洗净的甘草、枸杞、红枣与红茶一同用开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后加入冰糖即成。此茶口感甘甜,有暖胃、热身、补血等功效,尤其适合女性冬季饮用。

桂花红茶。桂花、红茶各适量。将等量的桂花与红茶一同用开水冲泡,加盖焖5分钟即成。此茶早晚各饮1次,有滋润肌肤、增加皮肤弹性、活血化瘀、润喉等功效,可有效防止冬季皮肤皴裂。

蜂蜜红茶。红茶少许,蜂蜜适量。用开水将红茶冲泡好,静置待水温降至70℃时,调入蜂蜜,搅匀即成。此茶泡制简单,口感甜润,不仅养胃,还可使全身变暖。

参麦红茶。西洋参、麦冬各2克,红茶适量,用开水冲泡,静置10分钟后,即可饮用。此茶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胃、暖胃安神的保健功效,极适宜男士冬季饮用。

冬季老年人要注意皮肤防护

闻华

老年人皮肤干燥,油脂分泌减少,加上冬天寒冷气候的刺激,易使皮肤角化、粗糙、失去弹性,甚至发生裂口,感染化脓引起手足皲裂。同时,由于皮脂腺萎缩,皮脂分泌减少,冬季老年人还容易皮肤瘙痒。因此,冬季老年人要注意皮肤防护。具体要做好以下五点:

1 防寒保暖。老年人外出时,的面部和手部,要涂抹一些防护油脂,同时注意出门戴口罩、护耳和手套。洗手时,不宜用碱性重的肥皂,可用中性香皂或洗手液,洗完后及时擦干皮肤,涂抹油脂。晚上用热水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擦干皮肤后宜涂抹些防护油脂。有脚癣的老年人应涂抹治癣药膏治疗。

2 调理饮食。冬季老年人要多喝白开水,但忌喝浓茶,忌饮酒。同时要少吃葱姜蒜辣等刺激性食品,多吃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质的蔬菜、水果、肉类、鱼类、蛋类和豆制品。这样可防止皮肤粗糙、干燥和发痒,并使皮肤光亮、细嫩和保持弹性。

3 衣着适当。冬季老年人着装宜宽松、轻便,不宜穿得太多、太厚。内衣宜穿纯棉织品,忌穿化纤织品,避免因过敏引发皮肤瘙痒。

保健茶范文2

山药百合麦枣茶山药、百合各20克,浮小麦 30克,红枣10颗,白糖适量。将上述茶材(白糖除外)加水共煎,煮沸二十多分钟后滤汁,汁中加入白糖即成。此茶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收涩、止渴安神的功效。

枸桂乌龙茶枸杞子、乌龙茶适量,桂圆肉6粒,红枣3~5颗。将枸杞子和乌龙茶放入壶中,加水煎煮,至茶沸两次,去渣留汁,将桂圆、红枣加入壶中一同煮沸,待红枣变软后即成。此茶趁热饮用,可以生津、健脾补肾、益肝滋阴、补血补气,非常适合冬季饮用。

生姜红糖茶取生姜10片,红茶、红糖少许。将红茶与生姜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煮沸10~15分钟,形成浓汁,然后加入红糖,搅匀即成。生姜红糖茶有驱寒暖胃功效,极适宜寒意凝重、气温骤降的冬季饮用。

草杞红枣茶甘草3片,枸杞子10粒,红枣3枚,红茶包1个,冰糖适量。将洗净的甘草、枸杞子、红枣与红茶包一同放入壶中,热水冲泡,焖10分钟,然后加入冰糖即成。此茶口感甘甜,有暖胃、热身、补血等功效,尤其适合女性冬季饮用。

桂花红茶桂花、红茶各适量,将同比例的桂花与红茶一同放入茶壶中,注入90℃左右的开水冲泡,焖泡5分钟后即成。此茶早晚各饮1次,有滋润肌肤、增加皮肤弹性、活血化瘀、润喉等功效,可有效防止冬季皮肤皴裂。

蜂蜜红茶红茶包1个,蜂蜜适量。用沸水将红茶包冲泡好,静置待用。水温降至70℃时,取出红茶包,调入蜂蜜,搅匀即成。此茶泡制简单,口感甜润,不仅养胃,还可使全身变暖,抚润肠胃。

参麦红茶西洋参、麦冬各2克,红茶少许。将上述材料放入茶壶中,用90℃的开水冲泡,静置10分钟后,即可饮用。此茶有清热生津、止渴止汗、滋阴养胃、暖胃安神的保健功用,适宜男士在冬季饮用。

陈皮姜茶陈皮20克,生姜片10克,甘草5克,茶叶5克,配水1000毫升。按此比例,先将水烧开,再将陈皮、姜片、甘草与茶叶投入,冲泡10分钟左右,去渣饮服。此茶具有解渴消暑、止咳化痰、健胃消食的保健功能。

保健茶范文3

5月,上海世博会闪亮开馆;6月,进入观博高峰。没有好的体力无法领略到世博会独特的魅力,也无法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有没有想到,随手的一杯茶,可能是最好的保健品。不仅能安然度夏,而且将为你提供良好的身体状态。

立夏清补茶为先

童涵春堂首席药师指出,立夏过后应开始清补,实现养阴生津、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目的。其中,饮茶是很好的进补方式,例如西洋参、枫斗、枸杞、、金银花等药材,不仅能在中医或药师的指导下以冲水泡茶每日饮用,也可入汤入菜成为一道色相味俱全的健康佳肴。而各种茶水的养生健体功能也很明显。比如,若是经常感觉眼睛又干又涩、布满血丝,可试试枸杞茶,因为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疗效,枸杞则含丰富的维他命A,是一种温和的护眼食材。西洋参可滋阴降火,适用于肺阴不足,胃燥津伤的咽干口渴,日常感觉虚烦燥火、喉疼失音、食欲差、倦怠等最适合用之。铁皮枫斗,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记忆力,补五脏虚劳,抗衰老,抑制肿瘤,改善糖尿病症状,抗缺氧,对放化疗以及夜生活、烟酒过度者有显著效果。

成品凉茶随时补充

如果嫌冲泡、煎熬保健茶比较麻烦,也可以选择成品凉茶。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人体内的暑气或因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以达到清热解毒、去湿生津、清火明目、散结消肿、治疗感冒喉痛等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凉茶已有很多品牌,“王老吉”等都具有一定知名度。近日,著名国药老字号童涵春堂也推出了青春宝凉茶新品。据介绍,这款罐装凉茶是针对都市气候环境、饮食习惯及现代人快节奏、常熬夜、易上火等生活特征,由、金银花等药食同源的药材按秘方配伍以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保健食品,是美食佐餐、日常保健等又一饮品选择。

不过,药师也提醒,喝凉茶也有讲究。一方面,适当地饮用凉茶可以起到抵御、消除外邪的作用,但如果长期大量地服用凉茶,则会伤及脾胃的阳气。因此饮用凉茶要适可而止,不能过量。另一方面,月经期和产褥期女性不适宜喝凉茶。

小贴士:

12种常见保健养生茶

有关人士还推荐了12种常见的保健养生茶,专门为节食者、体质浮肿者、爱吃肉者、希望刮油消脂者、便秘者等不同需要所配制。

节食推喝乌龙茶

因节食减肥,吃得少,食物残渣就不足,有时积存几天才一次,很容易乾燥。

原料:乌龙茶

做法:简单地用开水冲。

功效:助消化、去痰、解酒食油腻之毒、消脂。

浮肿喝薏仁茶

浮肿的原因很多,如果是单纯的水分滞留造成的浮肿。

原料:炒薏仁10克、鲜荷叶5克、山楂5克。

做法:热水煮开,就可以饮用了。

功效:清热、利湿、治疗水肿。

压力造成便秘喝荷叶茶

情绪低落、精神压力大,可能引起肠道的敏感性增加,而产生便秘困扰。

原料:荷叶3克、炒决明子6克、玫瑰花3朵。

做法:用开水冲泡。

功效:清暑利湿、治水气浮肿、生发清畅。

节食便秘喝决明子茶

肠子蠕动功能迟缓的人,尤其是肥胖节食者在节食减肥期间,宿便容易积在体内,造成便秘。

原料:决明子茶。

做法:热水冲泡。

功效:清肝明目、利水通便。

涨气喝大麦芽茶

体内排气不畅,也能造成腹胀和胃胀。

原料:炒麦芽5钱、山楂5分。

做法:加冰糖水冲饮。

功效:开胃健脾、和中下气、消食除胀。

消脂喝柠檬茶

消脂、去油腻,美白肌肤。

原料:柠檬切片。

做法:榨出柠檬汁,用温水冲调,加入适量蜂蜜。

功效:消脂肪、助消化、美白肌肤、滋润肺腑。

积食喝普洱茶

胃里积食不化,不但影响肠胃功能,而且会使脂肪、糖份得不到正常的消耗而致胖。

原料:普洱茶叶、乾5朵。

做法:热水冲泡。

功效:帮助消化、消除油脂。

护胃喝玫瑰花茶

多功能的玫瑰花,可以冲茶浸酒。

原料:玫瑰花5克。

做法:温开水冲泡。

功效:活血散淤、治肝胃气痛。

清火排毒茶

清火、减肥最方便的饮品。

原料:几朵干。

做法:直接以热水冲泡。

功效:清暑退热解毒、降血压。

油腻喝陈皮茶

如果一不小心吃得太多油腻,没关系,泡一壶陈皮茶,去去油腻吧。

原料:陈皮4克。

做法:沸水冲泡。

功效:理气调中、疏肝健脾、导滞消积

喜食肉喝山楂茶

山楂茶对喜欢吃肉的肥胖者更适合。

原料:山楂10克。

做法:用水煎煮。

功效:能消除油脂、帮助排泄体内废物,散淤化痰。

利尿降脂喝酸溜根茶

饭后煮上一杯,既达到减肥的目的,又能享受酸酸甜甜的好味道。

原料:山楂10克、荠菜花10克、玉米须10克、茶树根10克、糖少许。

保健茶范文4

**年,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上级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认真贯彻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要求,努力践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依法全面履行检察职能,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落实严打方针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年来,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1,**人,经审查,批准逮捕1,**人,同比增加**人;受理公安机关移送3,**人,经审查,提起公诉2,**人,同比增加**人。一是突出打击重点,努力营造平安环境。两级院以落实奥运安保、深化“打黑除恶”斗争为己任,始终把打击的锋芒指向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有组织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财犯罪,努力维护全市治安大局基本稳定。二是注重宽严相济,着力化解社会矛盾。适用不批捕**人,同比增加**人;不**人,同比增加**人。三是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落实各项措施。配合社区、学校,加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诉讼外帮教,把“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落到实处。

二、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年,共立案查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件**人,同比增加**件**人。通过办案,为国家、集体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一是突出办案重点,集中精力查办大案要案。两级院以查办案值高、社会影响大、群众反映突出的案件为重点,加大办案力度,突破了一批重大有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件。在立案侦查的**起案件中,大案**件,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犯罪要案**件。二是围绕大局,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以查处破坏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案件为重点,开展了集中查处破坏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以及危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职务犯罪两个专项行动,查办上述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件,有效地规范了我市市场经济秩序。三是标本兼治,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抓住涉及资金管理使用等重点环节,深入开展对沈抚同城化和百万吨乙烯等重点建设项目的专项预防47项。深化个案预防,发出检察建议**件。在市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和预防成员单位支持下,举办了全市预防职务犯罪大型文艺汇演。多措并举,营造社会化预防的浓厚氛围,全面深化了我市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三、强化对诉讼活动的依法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权

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强化监督意识,拓展监督领域,提高监督效能,维护了法治的尊严和正确统一实施。一是强化刑事侦查和审判活动监督,本着实事求是、不枉不纵的原则,较好地履行了侦查监督、审判监督职责。二是强化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通过落实日常监督检查,认真落实防止和纠正超期羁押的工作机制,在全市杜绝了超期羁押案件的发生。三是强化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监督,受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件,经立案审查,做出提请抗诉或提出抗诉决定**件,维护了涉诉单位和公民的正当权益。

四、大力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升检察队伍整体素质

以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执法公正、人民满意的检察队伍为目标,切实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推动各项检察工作的健康深入发展。一是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在“环境年”建设活动中,市检察院及时召开全市检察机关积极投入“环境年”工作、促进和谐**建设动员大会,出台了《全市检察机关积极投入“环境年”工作、促进和谐**建设的暂行规定》和《从严治检“十条禁令”》两个规范性文件,有效地统一了干警的思想,规范了干警的执法行为。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纪律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党组民主生活会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诫勉谈话制度、述职述廉制度。对队伍中暴露出的问题,依法依纪进行严肃查处。三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切实加强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检务保障,各项检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本着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开展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一般干警双向选择,调动了检察干警的工作热情,提高了队伍的战斗力。

一年来,检察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少数检察干警的执法理念需要进一步更新,文明执法意识和服务大局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个别检察干警还存在执法作风不文明、执法行为不规范的现象;二是法律监督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在监督效果上有待实现新的突破;三是检察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和检务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一线办案力量不足,基层检察院业务骨干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察工作的深入开展。

**年,全市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以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检察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建设高素质检察队伍为保障,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一、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建设。一是要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着力转变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检察工作。二是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服务,准确适用法律政策,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增强服务实效,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三是要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均衡处理各种关系和矛盾。要结合**检察工作实际,正确处理好监督与配合、打击与预防、继承与创新、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等各方面关系,使全市检察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推动各项检察工作稳步、协调、可持续发展。

保健茶范文5

自古中医中就有“药食同源之说”。《神农本草》和《本草纲目》中记载:“上药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与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南朝名医陶弘景说:“上品药性,亦能遣疾,但势力和厚,部位速效,岁月常服必获大益。”《黄帝内经》载有:“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气以味”。“味”即食物。“五味入口,藏入肠胃,味有所藏,以气养之。”则是阐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居民的健康意识的提升,健康消费也逐年攀升。据资料显示,在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中,医疗保健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五个行业之一,并且保健食品的销售额每年以13%的速度增长。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内,保健食品已经迅速的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产业。

保健食品产业之所以蓬勃发展,主要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其次,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多层次的社会需求,为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常见的保健产品多为补钙、补血、补微量元素的,它们为保健食品的传统领域,也是保健食品企业争相涉足的重点类别。“脑白金”“黄金搭档”等产品的广告铺天盖地而来,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然后盲目的跟从社会的潮流。这股保健食品热的兴起,不仅让商家赚得盆钵皆满,更让购买和食用保健食品的人越来越多。

但是,大部分人对于保健食品的认识,选择上都是有错误或不健全的理解。而且,绝大多数保健食品是依据中医药理论和中医养生思想而设计的,再有科学组方配伍而成。由于组方不同,原理不同,甚至配伍剂量不同,原料来源不同,工艺剂型不同均可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而且在不同人群(年龄、性别、职业、身体状况、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当中也会有不同的体现。同一保健食品在不同人身上作用效果不同是客观事实,也需要在上市后通过循证医学研究给产品客观的评价。

一.基本情况

1.参与人数:19人

2.材料来源:网络收集资料、药王孙思邈有关书籍

二.调查定位

调查定位:食品养生与保健

三.分析结果

1.食疗与药膳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是食疗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者,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设有“食疗”卷,他广罗百家,凡食疗养生之方,悉皆收入。孙思邈明确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声也;不明药忌者,不能存病也”。把食疗放在医疗的首位,可见他对食疗的重视,真可谓“药治不如食治”。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即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治疾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据调查统计,全世界以各种形式应用中医药膳治病的人,已占世界人口的近1/3。以美国为例,热衷于用中医祛病保健的人越来越多,加利福尼亚州甚至批准了中医药的费用可用作为医药保险费报销。因此,中医药膳销路非常走俏。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美已有1.1万多个中药销售点和中医保健食品供销点,每年销售总额高达16亿美元以上。总之,食疗与药膳的推广,不仅增强人们养生保健的观念,而且对预防疾病,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都有很重大深远的意义。

2.保健食品应用定位的思考

保健食品应用定位,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定位稍有不当往往就会有违反食品管理的有关法规之嫌。这时,消费者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食疗”与“药疗”的关系。对疾病的治疗,随着科学的发展,也开始强调不能单纯的依赖药物,而应该从全方位(包括饮食、环境、工作压力、生活习惯……)来进行综合治疗。这从我国传统的“食疗”观点分析,也应该认为是合理的,是符合科学的。

关于定位中的“食疗”,许多人认为是把保健品当作药品,是违规、是误导消费者。而这则是对“食疗”的认识问题。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指出:“为医者,当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可见食疗为治疗之首选,而现在却否定了“食”与“治”的关系,把“药”作为治病的首选甚至是唯一,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单纯的“药治”无效现象屡见不鲜。所以,部分消费者是在“药疗”绝望的情况下,寄希望于“食疗”。《现代医学报》07.3.27中题为“望闻问切、把脉中医”一文中,谈及中医是否伪科学时,引用一位普通群众的一段话“科学不是最高目的,中医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并不重要,只要中医能够在西医之外,提供多一种就医的可能性,就没有舍弃中医的理由,西医也不是万能的,那么多一种选择,对病人来说不是更好吗?”对待“食疗”,也应持有这种观点,“药疗”不是万能的,多一种“食疗”对病人来说有什么不好呢?当然这里应该有“度”,食品和药品是绝对不能等同的,“食疗”仅仅是“食疗”,要让消费者明白二者的区别,不要让消费者被误导。

3.饮食

保健茶范文6

一、对检察文化价值功能的认识

(一)价值引领功能

在当代中国,检察文化的价值引领功能具体体现为三个层面上的价值整合:第一个层面,是以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检察人员的思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来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风尚;第二个层面,是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将“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和“严格、公正、文明、廉洁”的目标要求融入检察队伍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检察工作的各个方面,转化为检察人员的自觉追求;第三个层面,是牢牢把握“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始终践行“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检察职业宗旨,培育和确立体现检察工作整体性、统一性和检察官客观义务等要求的检察人员职业信仰。

(二)行为规范功能

在实践中,检察文化的行为规范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激励功能。既包括外在的推动,即检察机关通过构建激励机制、典型示范、人文关怀等手段和方式,对检察人员之行为所进行的功利化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也包括内在的引导,即检察文化所具有的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激发人的主体意识、调动人的主观积极性,使检察人员在内心深处自发地产生为检察事业拼搏奉献的精神,并进而转化为推动检察工作发展自觉行动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约束功能,指的是检察文化成果的行为规范力,它向检察人员传达什么样的行为是被许可的、什么样的行为不被许可。

(三)结构聚合功能

结构聚合,是指检察文化对检察机关之间以及检察机关内设组织机构之间的制度结构及其运行机制既协调配合又有序控制、制约所产生的正效应的功能作用。检察文化通过一定的规范、制度等,促使检察机关构成一个协调的功能体系。检察机关的内部管理,既要靠制度管理,也要靠文化管理。检察机关之间以及检察机关内设组织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主要是通过目标调适、机构和制度的调适、人员行为的调适等,达到各部分的协调与行动一致,实现科学管理和有效制约。

(四)形象塑造功能

检察文化的形象塑造功能主要是通过提升检察机关的公信力和扩大检察机关的影响力来体现:一方面,它推动检察机关及其检察人员在检察实践中不懈追求“公平、正义、秩序”的价值理念,追求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并在这一过程中树立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和公平正义守护者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提高检察机关公信力的过程,也是先进检察文化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作风等传达给周围其他社会成员的过程,从而不断地扩大检察机关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辐射传播功能

检察文化的辐射传播功能,对外主要体现为通过检察实践活动,在与社会成员间的互动过程中,对法治理念、正义理想、行为规范等的传播作用,并进而产生的“教化”效应。对内主要体现为先进的检察文化对检察人员的激励和感召,及其在检察人员内心产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以及由此所激发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对检察文化发展路径的探讨

第一,要明确检察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要通过检察文化建设,调动、凝聚、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思想持续进步,制度持续改进,工作持续创新”的良性机制,使检察文化建设紧紧围绕检察中心工作、服务检察队伍建设,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这就内在地要求各级检察机关把检察文化建设作为检察工作发展的一种宏观战略,作为检察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第二,要以构建检察人员共同的价值体系为核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检察工作整体性、统一性和检察官客观义务的要求为核心内容,不断建立和完善检察人员共同的价值体系,形成检察人员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一致的精神纽带,并将这一共同价值体系融入检察队伍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检察工作的各个方面,转化为检察人员的自觉追求,从而使全体检察人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融会贯通。

第三,要以检察人员主体性的发挥为原则。检察文化是一种理性文化,它内在地要求“以人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反对将检察官物化、客观化、工具化,“培养具有正义精神和实现正义能力的检察官才是我们队伍建设的真正目的”。检察文化以检察人员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重要目标,以检察人员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精神的激发为重要特征。因此,在检察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检察人员主体性的发挥为原则,从而促进检察人员的全面发展,促进检察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第四,要坚持“三位一体”的建设格局。即坚持检察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三位一体”且同步推进的检察文化建设工作格局,其中,以共同价值体系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建设是根本,以共同行为规范为核心的行为文化建设是关键,以检察文化载体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建设是基础和保障,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