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时代的中学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时代的中学生范文1
新时代的中学生行在他人前。“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我们的座右铭,我们虽在“蜜罐子”里泡大,但也懂得为他人着想。看?∥颐悄??湎卵??檬?犹钇搅四嗫樱晃颐遣簧?幌斓毓氐袅俗呃壬系牡疲晃颐歉?先诵『⑷米?⑷玫溃晃颐且参???桥庞墙饽选??残碛械娜嘶崴担骸安痪褪窍氤龀龇缤罚?玫娇浣甭穑俊背先唬?颐窍不侗硐肿约海?部释?玫奖鹑说脑扪铮??颐悄谛纳畲ψ钫媲械南M?俏?鹑舜?タ炖郑?颐且沧龅搅?
这就是我们,有志向也有行动的新时代中学生。其实,我们更有自己的新思想。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道:“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也想成功,可是真正的成功却离我们很远。我们为了考试不得不拘泥于小小的教室,课外实践只能是“纸上谈兵”。我们也有无限向往,向往课堂外那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不想成为精通电磁、电容器而不会修电灯的物理高材生,更不想成为除了“Hello?彼挡怀龅诙?浠暗挠⒂锟际愿呤帧N颐切枰?缁岣?韪?喙刈ⅲ?梦颐悄茉谑屎献陨矸⒄沟幕肪忱镒伦吵沙?
新时代的中学生范文2
首先,我不会大肆批判应试教育制度,只是想谈谈在这种体制下僵化了的教育。学校家庭只是两点,两点只能够形成一条直线,再加上如此紧张的作息时间,何来观察新的事物?法布尔当初研究昆虫的时候,一天要与各种昆虫近距离地接触几百次;牛顿正是因为有了休憩在树下的机会,才有了万有引力的创新思维的出现。可中学生呢?因为时间的缘故,注定只能坐在小轿车或公交汽车里,匆忙往学校赶,将自己关在一个狭小、闭塞的空间里,无法用双脚去丈量土地的厚度,用双眼去体会生命的广度和硬度,少了观察的创新,是不具有生命活力的。如果说把创新比作一条清澈之渠的话,那么观察就是不断上涌的源头活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拥有观察的平台,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不仅如此,有些学校也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上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否定,厉声指责学生若在考试中定拿不到分就会怎样云云。久而久之,怕错心理成为学生的普遍心理,循规蹈矩地跟着既定轨道走才是他们眼中最好的。创新应为星星,在真理的天空中散发永恒的光芒。而不是像烟火一样,被学生划亮后就消失在天幕,留下满地落幕的灰烬。一味指责外在因素是不对的。但是,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学生自身。
有人说,“90后”的孩子是蜜罐里泡大的,生活像糖一样甜。是啊,前人为他们铺好的路是多么宽广而明亮啊,似乎他们周围的一切都那么完美,他们根本不需要去改变什么。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一种满足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真的很可怕。他们根本体会不到还有什么在等待他们创新、改变。没有创新的愿望,安于现状,就像在大海航行一样,迷失了方向。没有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创新如何展开?
有了动力,没有基本的理论、伦理的支撑,创新也没有意义。当中学生摒弃了经典书籍名著,而捧起浮夸的青春文学时,创新内涵就远离他们而去了。没有内在文化素养的支撑,创新会显得苍白无力,就像航行中有了前进的方向,却不具有前进的能力一样。袁隆平栽培了杂交水稻,是建立在他研读了众多农业书籍的基础上的;杨振宁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是建立在研究了无数前人的资料的基础上的;提出“从农村包围城市”这一伟大战略思想,是建立在充分研究中外历史的基础上的……而中学生呢,光有创新思维的决心有什么用呢?没有理论与原理的支撑,没有丰富内涵文化的依托,拿什么去创新?
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只有时刻贯穿创新教育,才能提高创新能力,使中华民族富有创新精神。创新教育是以全面、充分发展学科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是适应知识化社会发展的新的教育思想,是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形式,是对现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盛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日趋激烈的各种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尤其重要的是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教育是立国之根本,兴邦之要务。在21世纪的今天,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主义建设对创造型人才越来越急迫,作为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与实施者的教师,应该顺应时展的潮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大胆尝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特别要注意角色的转换,由传授者转变为研究者,由指挥者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不再是真理的传授者,而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有可能尽情释放。对学生发现的、有深度的、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应首先给予热情的赞扬,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对有争议的问题,可组织大家辩论,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独创性。
新时代的中学生范文3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重要性
高校的德育工作一直以来是国内外教育学家和相关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尤其是高校师范生的德育工作,由于其特殊性和重要性,更是学者们关注和探究的重点。国内外研究成果一致认为,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他们的思想、政治与品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全民精神文明素养的高低。国内学者特别指出: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约有2000万,其中师范生约140万。这些未来人民教师的素质关系到教育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不同的时代对于各个职业有着不同的要求,师范生是教师的前身,在社会主义社会,时代赋予了他新的含义,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高校师范生的德育工作也应有不同要求和重点。国内外这方面研究的学者并未对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给予应有的认识和深入的探讨。
有的学者认为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的内在矛盾,已经成为其德育实践的瓶颈,成为影响和制约德育实践发展的根本性难题;有的认为高校师范类院校德育教育方式的误区是造成高校师范生德育实践困境的原因;还有学者认为家庭教育过于放纵及部分社会道德观念的扭曲以及对“师德”的不重视是重要原因;也有人认为师范生自身对德育实践的不重视才是问题的根源。
有学者呼吁通过加强职前师德教育和重视职后师德教育来促进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有学者认为改善高师的德育实践环境是完善改善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有的认为帮助高校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职业精神,提高人文素养方为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有人认为构建良好的师德教育环境,对高校师范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和思考,笔者对新时期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以下认识:
一、高校的德育工作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重要建设者和主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乎国家前途、民族未来命运。因此,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自不待言。换句话说,切实加强改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任务紧迫,意义重大。
然而,国内外德育工作的现状表明,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阻碍学校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滞后,道德素质滑坡,引起了社会道德危机,在人民大众中产生了“道德恐慌”,如2004年我国轰动一时的“马加爵事件”、“5.12”地震中出现的“范跑跑”,为此有学者甚至提出了“让道德教育解决问题”的口号。尽管各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将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已成为共识。
二、高校师范生的德育工作更有着其特殊的重要性
“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些都是广为流传的关于教师这个职业的评价与界定。教师用自己的劳动,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道。那么,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也就是未来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高尚的品德,因此,加强师范生的德育教育是重中之重。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着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任务。高师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且还要由他们再去不断培养和塑造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认识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对在新时期的目标与重点有着重大的意义
正如上文所述,不同的时代对于各个职业有着不同的要求,与之相应,高校师范生的德育工作也应有不同要求和重点。
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成分、社会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日趋明显,人们的活动、交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其他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风尚日益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主流,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法制意识等不断增强,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被唤醒。另一方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想还在社会上一部分人中有所发展、封建主义残余也在一定范围内沉渣泛起,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道德问题,出现了不少“道德失范”现象。因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的能力,既是大力加强社会新型道德建设的需要,更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需要。特别是在我国中西部建设的浪潮中,更加需要愿意默默付出、肯于牺牲的教育工作者。
同时,互联网的推广和迅速普及为高校德育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创造了新的契机,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时代的中学生范文4
一、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在信息时代,个体媒介消费的时间在其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小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占了休闲时间的大部分,青少年在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网的时间逐渐增多。大量的媒介化信息已成为儿童、青少年与一般民众信息来源的最主要渠道。毋庸置疑,媒体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建立价值观及世界观的最重要因素。人们把大众媒介称为“看不见的学校”或“同步学校”,而这所无形的学校课程甚至比传统学校的课程设置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如何教育学生明智理性地辨识媒体,尤其是培养学习者辨别信息的真伪和美丑、反思媒体对个人正负面影响的能力,造就出具有相当批判能力、能独立思考媒体信息的未来公民,就成为当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重要课题,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其必要性。
1.对当前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媒介现已渗入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目共睹。然而,在迎接多媒体网络信息时代到来的同时,应站在历史的角度,辩证地看待传统教育,提出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为适应时代需求而生的教育改革新思路、新理念。今天如果我们缺乏对媒介作用的认识,我们就不可能对当前世界政治发展进程、经济发展进程、文化特点乃至我们自己,甚至对现行的教育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2.未成年人离不开媒介。青少年已经成为我国网民中的主力军,是各家网络和网络商家的目标受众群。200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止,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12300万。从网民结构上看,网民中18~24岁的青年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8.4%;而18岁以下的青少年就占到了14.9%。
媒介对未成年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是巨大的。传统社会里,未成年人的社会学习和教育主要依靠家庭和学校,而在现代社会,这一社会化的过程则有很大改变,媒体从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家庭和学校,帮助完成这一社会化的过程。现在的孩童多数是在电视机前、电脑前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近年人们对媒体给孩子们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现出忧心忡忡,公共舆论普遍认为孩子出现的早熟、消费主义、暴力、价值观混乱等不良倾向,媒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研究人员发现,1岁至3岁的儿童电视看得越多,到了7岁时,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越严重。
网络媒介对现代文化的塑造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青少年因缺乏及时的引导和有效教育,从而患上了“道德缺血症”、“法律痴呆症”和“网络痴迷症”。面对这些顽症,治愈他们的有效方案就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赋权于青少年,使其拥有较好的网络素养。有了较好的网络素养,青少年可具备理解当代文化的能力和解析网络信息的掌控能力;有了网络素养,青少年好似穿上了“防弹衣”。它能减少网络不良信息的伤害,网络素养赋予广大青少年良好的判断力、思辨力,以及生存于网络时代的技能,从而成为积极的网络使用者。
3.青少年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由于青少年对客观世界和自我心理世界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分析判断能力,思考上也具有较大的非理性,因而会产生缺乏思考的肤浅行为和过激行为。比如:热衷于追逐新事物,沉湎于网络游戏、叛逆行为,与家长老师对立,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甚至出现性道德滑坡走上犯罪道路。媒介素养教育以培养人思辨能力和积极参与能力为宗旨,通过接受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媒介的消费者,青年人面对媒介不仅能具备解释媒体和做出明智的判断的能力,而且能自己动手制作媒介产品,从而成为积极的、能力不俗的社会参与者。
二、关于开展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
1.借鉴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实践。加拿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多元文化国家,加拿大各省都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教育计划中。加拿大媒介素养的成功实践对我国有着强烈的教育意义。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包括:一项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能力”,即帮助他们区分虚拟与现实、个人与世界的关系,认识媒体价值和自我价值,并懂得自我价值不应为媒体所主导。同时,还要增强学生作为媒介消费者的自觉意识。另一项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新时代的中学生范文5
在《心理学与生活》一书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认为,人格是“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特点的,对个体特征模式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1]”。这就是说,人格实质上是个体的一种稳定的、独特的行为内部倾向,这种行为内部倾向体现了一个人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整合,既是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也是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性的身心组织。在许多心理学家看来,人格的发展其实是作为一个有机体的人逐渐成长、成熟的交互作用过程,这个过程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并且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有不同的需求与任务。毋庸置疑,这种“自我”、“身心组织”的发展与培育无疑需要有健康的教育环境,特别是在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铺天盖地的袭来,不断的冲击着学生们的思想意识,更容易造成学生人格发展的扭曲。就中学生来说,人格的发展还没有真正的达到 “定型期”,这一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感特别强,情绪又不稳定,常常患得患失,最容易受到各种各样负面教育信息的影响。就此而言,这一时期的中学生的社会成熟度相对不足,人格特质又不稳定,在生活、学习、人格发展等方面都容易受到信息技术时代各种好坏因素的影响。因此,探讨信息技术时代的特征及其与中学生人格教育的关系,无疑是一个切中时代的重要课题。
1 信息技术时代的特征及其影响
如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政府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算起,人类进入信息技术时代也已将近二十年。二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都研究过这个信息技术时代与工业化、电气化时代的不同特征,并就其造成的影响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见解,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信息技术时代的特征
第一,工具理性的特征。“工具理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概念,指的是通过精确计算利益的方法来达到最终目的的一种理性方式,是一种高度崇拜技术和工具的价值观。对于这种价值观来说,人的精神和情感往往受到忽视,比如,在数学教育中,数学的效用受到极大的重视,然而数学的简洁与美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甚至往往被忽视。在当前的时代,人类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高度的改变甚至改造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彻底的进入了具有工具理性的信息技术时代。
第二,去权威化的特征。进入信息技术时代以后,网络的发展极大的拓展了人们的视界,信息自由流动和跨越时空的传递显著的促进了人们的信息共享和不同文化的交流,各种各样的文化声音、利益诉求和话语得到了表达的空间,以往时代的那种权威垄断一切话语霸权的一元化局面已经彻底被打破,人类进入了一个多元和自由的社会空间。
第三,变化激剧的特征。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时代里面,人类时时刻刻可以感受到这个社会空间的变化的激烈性,今天还是潮流主题的东西,明天也许就是昨日黄花。信息技术时代的变化往往超出人类的预测与控制,变化的剧烈一方面容易造成“偶然感”对生命的冲击,让人觉得生活的不稳定与无意义,另一方面却也令创新城了该时代的生命线,在这个变化激剧的时代里,创新已经成了该时代的“一种性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2]”。
(二) 信息技术时代特征的影响
信息技术时代的这三个重要特征自然给人类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关键影响。
第一,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品质和人格特质。工具理性对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渗透,使得人类更加的追其利益的最大化,漠视情感和精神的培育,而去权威化的特征则是使得人类各种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互相冲突,各种利益和心理追求互相格,冲击着人类原本平静的生活。也就是说,“传播媒介的革命性变化会导致文化以及人类文化理解方式的巨大变革,影响文化的传播速度、文化的交汇与融合,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3]”。在信息技术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媒体重新构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导致了我们人类的生存品质和人格特质的变化。
第二,改变了人类的文化传承和创造方式。人类一开始是用口传的方式传承自己的历史与经验,比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即是口耳相传下来的,之后逐渐进入印刷的方式,比如我们的纸质书籍,最后则将进入电子文化阶段。这个阶段的传承方式具有超时空性、虚拟性的特质,然而也具有了更多的虚假性与迷惑性。而在这一阶段,文化的创造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质,最重要的一点即是借助网络的发展,使得文化创造的大众化、平民化,突破了在印刷时代的精英化方式。并且,由于这一整体文化环境的改变,塑造人的方式也跟着变化,那么,这些变化无疑将通过人类的生存和人格变化反应出来。
2 信息技术时代的特征与中学生的人格培育
从上述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时代的特征对人类影响非常巨大,几乎可以说改变了人类的方方面,向外涉及人类的太空探索、城市规划、人际交流,向内则涉及人的心理意识与人格发展。作为一种生存生活的新方式,信息技术时代对后者影响显然不是一目了然的,但却是深刻的,这一点从中学生的人格发展、培育上即可看出来。
信息技术营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空间,在这个社会空间中,现实与虚拟相杂,“虚拟”完完全全渗透进了人类的生活,它所具有的迅速互动性、开放性、隐秘性对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与培育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 信息技术时代对中学生人格培育的积极作用
信息技术时代对中学生人格培育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信息技术时代的社会空间所具有的巨大开放性和迅速互动性强化了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感觉。一般来说,健全人格的培养需要个体与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个体不断发现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情感的过程,也是一个个体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信息技术时代的社会空间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恰恰可以给身处这一社会的中学生提供一个探索自我意识、生命价值的空间,并且这一空间比较少受到监视与干预,这有助于释放中学生的青春活力。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时代的社会空间所具有的自由、平等特征培育了中学生宽广的胸怀和平等的心态。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没有不可以质疑的道理、没有不可以反驳的权威、没有不可以拒绝的要求,所以个体的行为有了最大的自由度,这对处于青春期的、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自由的中学生无疑是具有巨大吸引力的,也给予了中学生人格发展深刻的影响。在这一虚拟的社会空间中,上下级之间、权威与服从之间都没有了界限,这让给了中学生自主自由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学生敢想敢为特征的发展。
(二) 信息技术时代对中学生人格培育的消极作用
信息技术时代对中学生人格培育的消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信息技术时代的社会空间所具有的虚拟性、隐秘性和巨大的娱乐性会使中学生产生人格问题和心理信任危机[4]。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没有认证的任何个体都是以“虚拟人”的身份出现的,其所具有的人格也是“虚拟人格”,无论是说话,还是做出各种行为,这些都相对缺乏现实世界的验证、压力与人情,几乎可以说,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一切几乎都是自由的,但也可以说,一切几乎都是虚假的,一个人在这样的虚拟空间中,可以坦率真诚,也可以坑蒙拐骗。长期浸润在这样的虚拟社会中,人们容易形成另一种类型的“虚拟人格”,这对于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尤其容易,并且这种人格一旦移入现实生活中,就非常容易形成双重的人格与心理危机等人格问题。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时代的社会空间所具有的反主体性、多元性和信息泛滥性特征会造成中学生的焦虑感和虚无人格。如今的中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时间越来越多,对各种信息产品逐渐产生强烈的依赖感,消耗在这些产品上面的精力也越来越多,而对现实社会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也反而减少了。现今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许多人离开了手机就显得六神无主,离开了网络游戏就显得精神不振,睡前醒后第一件事都是打开计算机,惶惑的做着各种毫无意义的点击与浏览。人的主体性在这种情境中逐渐受到压抑,本来是信息产品依从人的,慢慢却变成人依从信息产品,容易造成中学生的抑郁性和人格退化。许多心理学的研究都表明,上网成瘾的中学生比不成瘾的中学生更加容易表现出抑郁、孤独和焦虑的人格问题。并且上网成瘾的中学生缺乏跟现实世界中人的接触,感情逐渐冷漠,有暴力倾向,人格会更加非理性化,呈现出虚无人格的特点,这就容易滋生各种不良的人格品质。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时代的各种特征既给人类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带来深刻的影响,也与中学生的人格培育息息相关,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因此,如何在教育中利用好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因素,从而促进中学生的人格培育就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
3 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思考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人,基础教育是这一培养过程的基础,至为关键。进入信息技术时代以后,无论是一般性的教育还是信息技术教育,都必须以培养出能够适应信息技术时代要求的健康的个体为目标。从以上的论述可知,中学生在信息技术时代所凸显的人格问题,需要我们探索信息技术时代的教育方式。据笔者看来,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为了凸显中学生人格培育的重要性,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注重教育的原初目的,培养中学生的健全人格。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种培养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授,还包括生命学问的传授,也就是唐代大文豪韩愈所说的“传到授业解惑”,因此,教育的原初目的是培养一种有思想、有技术、有健全人格的公民。然而当前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式,却是将人当成标准化的零件来批量的生产,在理科性质的学科中这一倾向更加严重,这难免会抹杀了中学生的青春个性和张扬的创造性,过分的压抑甚至还会造成学生的扭曲人格。在信息技术时代,避免这一倾向,需要我们注重教育的原初目的,鼓励学生培养开放的心胸、思维和态度,注重在获得技术的同时获取人生的教益。
第二,注重教育的多样形式,形成交互作用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时代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促进了教育实践与教师、学生生活的更紧密生活。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得教师、学生与网络可以形成一种交互作用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这种信息技术时代完全可以利用网络的先进技术,注重教育的多样形式,通过各种形式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注重教育改革的先进性,引入心理教育课程。相关的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信息技术时代,在网络上的行为也是一种由各种各样的情感、态度和认知等成分共同构成的心理行为模式。从这种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中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时,不仅要着眼于技术的学习,而且还要着眼于心理的教育、人格的教育。当然,这种教育形式也不单单是在学科教育之余的点滴传授,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一种先进的教育改革,这一改革将引入心理-生命的教育课程。在信息技术时代,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引入心理-生命的教育课程,这样的课程以培养和训练人格品质为主的教学目标,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重视实践操作,具有教师与学生的多向反馈与互动的特点[5],着重于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人生理念和健全的人格,这无疑有助于纠正中学生的许多不良人格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发展。
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已经有二十几年的时间,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与改变也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信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网络空间的出现,扩大了人们生活的社会空间,带来了各式各样新颖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这一影响的趋势在青年学生的生活中最容易显现出来,他们往往是最先受到这一时代特色的影响的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理、人格和生命无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正视这些问题、直面这些问题,采取措施促进好的,纠正偏差的。思考与探索在信息技术时代的中学生人格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就是我们一个恒久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王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386页。
[2] 李和平、邱婷、钟志贤著:《论信息时代与教育的变革》,载《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11期。
[3] 张应强著:《信息时代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新时代的中学生范文6
范冰霜(1985.1-),女,湖北省宜城市,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2级教育硕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望的最直接表现。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使教学方法与手段更加多样化,更具灵活性,能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且能够扩充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进一步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健全学生的人格。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激发初中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图像激趣,疑问激趣和想象激趣等。
关键词:信息时代 学习兴趣 生物学学习
随着全球经济和信息化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信息化的特征和趋势。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必然影响社会的各个层面,教育当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而如何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学的关键点所在[1]。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良好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精力充沛,主动获取科学文化知识。而当下人类已迈入信息化时代,必然要求兴趣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有所不同,应根据时代背景的不同而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
1.图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创造性活动的主要动机,现代教育技术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教学信息,以其形象逼真、新颖别致、跨越时空限制的巨大优势,对学习者的各种感官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强烈刺激,创设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主动接受信息,以达到强烈的信息记忆。学生因生动活泼的影象教学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此影响下产生对新技术和未知领域的渴望。例如七年级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的教学导入:初中学生的学习往往带有感彩,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如果直接进入主题,学生往往会觉得不感兴趣,就不会去主动的探求知识。所以,我运用了一组春暖花开的图片,配以歌曲,让学生的情绪“兴奋”起来,继而产生了观花、赏花的愿望。接着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让学生联想桃花落了会长出什么?继而引出课题《开花和结果》。这样整堂课学生的情绪都很高,都集中精神听课,积极踊跃的发言。
又如,生物有200多万种,每一种又有许多个体,每一个个体又有许多形态和结构特征,生物现象更是纷繁复杂、包罗万象。而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学教学中,可以克服空间的限制,在瞬息间表现那些用一般教学手段所不能表现的许多生物现象。例如:热带雨林的丰富资源、海底世界的奇妙、南极北极的生物、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等等,这一切,在此之前学生根本无法直接观察到,也难以想象。而现在,学生可以通现代信息技术来领略世界的博大、生物的精彩,掌握自然科学的最新、最前沿的知识[2]。
2.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生物教学中,常常需要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现在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疑问提出,可以鼓励学生创新性的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疑问的查询和解答。解答问题能够对学生产生极大的鼓励,如果问题没有获得完整的解答却能引起学生的争论,或因问题的解答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探讨,都足以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趋向,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思考,又自主创造新的问题展开引申性的交流或提问,综合影响学生对问题的把握,实现在兴趣的促动下进入问题所建构的思维环境中。
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知识不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和整理资料,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让学生积极发现教材内容中的有效信息和疑问点,激发学生兴趣。
如探究:花的基本结构
讨论:花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描述花各部分结构的颜色、数量和功能?
花的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与认真讨论,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和整理资料,解答相关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主动学到很多知识,也能更好的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记忆犹新。
3.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活泼好动,有很强的好胜心,有丰富的想象力。想象的本性在教学的成功诱导下得到应有的展现,且使其对学习的兴趣更多的集中于对问题本质的探讨,通过信息技术所能实现的表现形式,推动学生的学习向深的想象思维空间发展。
例如:七年级生物上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中,随着克隆羊多莉的问世,有的科学家提出研究克隆人,你认为会成功吗?在克隆的人的问题上,请发表你的意见。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再利用网络查询这方面的知识,就推动学生的学习向深层次发展。
又如: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中课后阅读:“生物圈Ⅱ号”,让学生读完后设想科学家是如何维持“生物圈Ⅱ号”的,分析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科学家模拟的“生物圈Ⅱ号”只维持了一年多,如果你是科学家的话,你能不能让“生物圈Ⅱ号”维持的时间更久,怎么做?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加热爱生物这门学科。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让学生自行编排表演从而使想象的天性得到施展,带给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浓厚兴趣;通过想象加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求知的欲望。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兴趣最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并能持之以恒。而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生物教学所能运用的手段和资源更加多样,更加丰富,能为生物教学开辟一片新的天地。(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