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色金属矿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色金属矿产范文1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基本特点的概述
(一)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平均占有量不高在世界上排列地位比较落后。
(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使用较少的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如铜和铝土矿等需求量比较大的矿产资源的总量却很低,只占世界的4.92%和1.44%左右,同时与世界人均拥有量相比其他的有色金属如铅、锌、镍等也明显偏低。
(三)较多的是贫矿而富矿严重不足因此在开发利用上存在很大的困难。例如铜矿仅有0.87%的平均品位。
(四)在矿床方面较多的是中小型的而超大型的不多矿山的规模不大,如迄今为止我国发现了900个铜矿产地,但是其中仅有2.7%的大型矿床、8.9%的中型矿床而小型矿床则达到88.4% 。
(五)对为共生伴生矿胶少单矿种矿床致使在选矿的过程中增加了难度同样也使投资建设矿山和矿山生产的难度加大。
二、我国勘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方法
(一)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地球物理勘查是一种以物理学研究为原理勘查矿产资源的方法。其主要是把勘查的着眼点放在如磁性、放射性等不同的物理性质上,利用不同的勘察器材和勘查方法,对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情况,进行推断。通过分析大量的试验和数据,并以此作为参考进而判断出矿场资源蕴藏的面积,及分布的大概情况。
(三)吸附烃、电吸附、吸附相态汞化探方法
相比于传统的化探方法,该方法具有自己特有的优势,即能捕捉到盖层厚、矿化信息弱的隐伏矿致异常。在后生地球化学作用下,有色金属矿体中的成矿元素、伴生元素可以部分地转化为可溶性离子并且它们更加容易向上运移并在岩石土壤中富集而这些信息利用常规的勘察方法是很难捕捉到的。电吸附是对样品利用化学试剂和通电进行特殊处理就可以把相关矿体的化探信息有效地提取出来;与电吸附法的原理相类似的是吸附烃法金属矿及包体中含有丰富的干络根、有机质、沥青质等。矿体中的硫化物经过氧化后会大量地向上垂直运移吸附烃类气体在空间上形成烃类异常(同该矿体密切相关),吸附烃化探新方法就是通过精密的勘察测试技术利用特殊的热释方法对于相关的矿产信息进行提取。
(四)地球化学勘查
这一方法是通过对地球的岩石圈、生物圈、气圈、水圈进行系统的研究进而分析其中分布的化学元素,以及这些化学元素的含量与分配的变化进而达到勘察寻找矿产矿源的目的。地球化学的勘察又可以通过分析诸多要素来进行例如土壤、岩石、气体、水系沉积物,以及化学测量地质表面的植被等。矿产资源的分布以及蕴藏量是由系统确定的,因此为勘查矿产资源进一步提供了精确、详细的依据。地球化学勘察具有系统分析元素多分析面广的特点因而为矿产资源提供了进一步的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强活动性高的指示,所以可以实现快速测量而且具有很强的经济实用性。
(五)遥感技术的勘查
可利用遥感技术的优势,大幅度的提高有色矿产资源勘查的效率。遥感技术有着非常好的可视性,及真实性等优点,通常来讲可以大范围的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查,找到资源相对密集的区域。遥感技术可以高效的提取相关的变化信息,通过这种方法将可以方便、高效的对矿源分布进行掌握。目前我国对有色金属的勘查,将会以高光谱遥感的勘探为其主要的方向,这种技术是利用电磁波谱的不同特点与性质,主要对其所具有的可见光和红外等波段来进行现骨干分析,得到相应的影像数据。同时,对矿产资源勘查技术的进行起到了推广的作用。在实际的勘探工作中,对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其自身具有很高的识别精确度,大幅度提高了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效率。
(六)地质勘查
一般来说,地质的勘查方法包括为预查、普查和详查,以及勘探等,通过对一些基础资料分析与研究,采取相应措施与手段,来加以验证,还可对矿源的的分布情况,适不适合开采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掌握,由此可以为今后的普查阶段飞提高给予参考。在普查过程中,要对矿源能够开采及开采范围的大小进行相关分析与研究,主要采用地质和物探以及化探等方法,来进行一定程度的取样和探测。我们要做好详细的勘察工作,将取样的结果,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分析与判断,得出该矿源的含量情况,并判断出该矿源开采的价值,同时结合相应的实际情况,作出开采范围的划定。另外,还要制定出相关计划,以提供其参考。最后一步就是进行勘探,在经过周密系统研究后,对矿体级别、规模和质量等方面再做出判断,得出最佳的开采方式,为矿区建设提供相应的基础。
三、我国有色金属矿产勘查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成熟有效的大深度找矿技术缺乏
当前世界的一般找矿技术可探测1000米左右的深度最深的可达4000米。部分探测开采有色金普遍在500米以内的浅部,我国探测开采有色金属(如黄金矿山)深度最深已经达到近千米,但是超过1200米的并不多。我国在深度探测方面,现有的找矿理论和遥感技术还不能满足相关的要求,而成熟的技术更是无从谈起。鉴于此加大投入研发勘查技术将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关键。同时对现有的勘察方法进行创新应用更要积极借鉴外国找矿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二)研究应用找矿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具有局限性
我国应用找矿技术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物探异常现象中存在干扰和多解性。矿体可以引起化探异常现象,同时岩层性质的变化、各类蚀变和地球的化学障等也都可能引起化探异常现象。而现在我国拥有的理论技术方法类似地存在这一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探索找矿理论、推理成矿规律的局限性也是很强的很多的矿床受制于构造和岩石等因素然而上述因素在形成矿体时仅仅是必要条件而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遗憾的是我们至今还没有掌握更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导致多解或者干扰频频出现。
(三)尚且没有完全实现生产、科研、各学科和技术方法的融合
目前,由于机构设置等问题,导致在勘查技术方面我国的不同学科和技术方法呈现严重分割的局面段有真正地融合在一起。因此,需要找到相应的方式和方法从而使不同学科和技术方法实现有机的融合从而为我国勘查技术实现真正的一体化而不懈努力。
(四)还需大力推广野外现场快速测定方法
相关的现场快速测定结果的指导严重缺乏,势必会使我国勘查企业的找矿效率和找矿成果受到影响,甚至可能产生漏矿等不良的后果。目前虽然我国已经掌握了元素分析法、无形测定等方法但是还比较欠缺现场的测定方法。因此加大推广这方面技术的力度,必将有效地完善我国的有色金属勘查技术和方法。
结束语
目前,随着我国开采有色金属的力度逐步加大,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蕴藏量大幅度减少,这就要求我国的勘查技术由浅部矿逐渐向深度矿方向发展。但是开采深度矿的难度是极大的,这也推动着我国的地质勘查企业,必须研发利用越来越先进的勘察技术与之相适应。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大投入进行矿产资源勘查技术的研发,我国已经跻身于物探和化探为一体的综合性勘查技术国家。同时在勘查在实际过程中,非线性的高新信息处理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处理技术的充分应用,以及一整套勘查技术评价体系和方法的建立为我国勘查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对每个环节都能做到正确的掌握,那么我国的有色金属勘查工作必将取得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爱祥,姚志华,禹智潭. 有色金属急缺矿产资源的界定及其品种转换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11,04:118-121.
有色金属矿产范文2
[关键词]有色金属矿产 地质勘查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G3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393-01
前言
近年来,不仅国家财政加大了对地质找矿工作的投入,而且社会投资也十分活跃,由此矿产资源开发规模迅速扩大,矿产地质勘查也随之得到了蓬勃发展。然而在有色金属矿产地的不断勘测查探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危险事故,这不仅危及到我国从事有色金属矿产勘测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危及到我国有色金属矿产事业的发展,甚至危及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损害我国经济发展利益。因此,对于在勘探我国有色金属矿产地时频发的典型事故进行细致地分析并及时有效地归纳总结我国有色金属矿产地在勘探时所遇到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地质勘测工作顺利展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分析我国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特点及安全现状
地质勘查业是有色地质勘查单位的主业,地质勘查工作是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以寻找和评价有色金属矿产为主要目的地质勘查。我国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安全生产存在以下几不利因素的影响:
(1) 地质勘查工作需要不同的技术手段或方法来完成,如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钻探、坑探、槽探、采样测试、地质遥感等技术方法,在不同方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同多种危险有害因素,如钻探中会遇到物体打击、触电、雷电,物探中会遇到雷电、坑探中会遇到冒项片帮、炮烟中毒等。
(2) 地质勘查工作是属于高风险行业。露天勘查的野外地质条件复杂,成矿构造区别大,作业环境恶劣;地下勘查又受到采空区塌陷、透水、地压活动、高温、低温等多种灾害的威胁。
(3) 安全基础十分薄弱,没有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野外救生用品和野外特殊生活用品,或劳动防护设备落后,野外工作防护差, 安全保障能力差。
(4)地质勘查的人才流失严重。职工队伍规模和人才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地质技术人员断档严重,尤其是野外一线的青年技术人员短缺,后继乏人。如采样工常常是招用当地的农民工,文化水平低、安全意识差、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也会给安全生产带来较大安生隐患。
(5) 没有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安全管理流于形式。野外作业突发事件等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应急救援组织不健全,不完善。
二、探究我国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过程中,存在危险有害因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
(1)机械伤害:主要存在于钻探和坑探。使用机械设备有凿岩机、钻机、空压机等,设备检修时没有关闭启动装置或设备未完全停止运转引起的伤害;凿岩机操作工凿孔时机械失灵或操作不当,手脚皆容易被砸伤等。
(2)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在露天和地采的勘查中发生机率最大,例如:从高处坠落的滚石、设备、工具等物对人员的砸伤;钻机钻塔配件从高处坠落等。
(3)冒顶片帮:冒顶片帮是指矿井、隧道、涵洞开挖、衬砌过程中因开挖或支护不当,顶部或侧壁大面积垮塌造成伤害的事故。
(4)车辆伤害:野外作业场所是边采边探的矿山, 野外交通工具使用率高,在作业途中易发生交通事故,导至车辆伤害。
(5)坍塌:坍塌事故是指物体在外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超过自身极限强度,结构稳定失衡塌落而造成物体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挤压伤害及窒息的事故。容易发生井下坍塌事故的场所主要有:掘进巷道及浅井开挖等。
(6)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指在距基准面2米以上的高处作业过程中因坠落而造成的伤亡事故。高处坠落是露天作业最常见的事故类型。
(7)触电:在使用、维修电器设备以及在雷雨天作业都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及雷击事故。触电事故通常发生在钻探作业过程中,机电设备、供电线路等可以接触到电流的设备和场所。
(8) 粉尘危害:矿山在勘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矿岩微尘又称矿尘,也是粉尘的一种,主要在凿岩、爆破、矿岩装卸、破碎和运输过程,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是造成矿工职业病的有害物质。
(9)火药爆炸:在矿山建设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炸药,炸药从地面炸药库向井下运输的途中、装药和放炮的过程、未爆炸或爆炸不完全的炸药在装卸矿岩的过程中都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炸药爆炸可以直接造成 体的伤害和财物的破坏。
(10)透水: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面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涌入矿井,当矿井涌水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就造成矿井水灾,通常也称为透水,透水主要受地层构造的影响较大。
(11)气候危害:高温危害主要是指在炎热的夏季进行露天作业时,作业人员会因阳光曝晒及高温而中暑昏迷。而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作业时,会引起冻伤甚至死亡。
三、加强安全管理措施
(1)把安全管理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确保勘查项目安全生产的投入。在地质勘探项目立项报告中必须有安全内容,项目设计必须有职业安全健康专篇,项目实施计划必须有安全防范措施,所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确保全的投入,安全设备设施到位。
(3)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按企业规模,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结合企业的实际晴况及时更新各种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企业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采用金字塔式的管理责任制,层层负责。
(4)加强勘查施工过程中的防护措施。① 野外钻探中对钻塔应安装避雷装置,施工人员应戴安全帽,按安全规程操作; ② 野外浅井工程、槽探工程应在编录、取样、观察完后及时回填;③ 坑探中应做好爆破器材的安全管理,同时巷道通风及时,并应设置安全出口等。
(5)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①加强主要负责人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减少违反规程的可能性。②通过多种渠道对安全进行宣传教育,加大宣传力度,牢固安全意识。③建立奖罚制度。在经营考核方面,完善企业绩效工资制度,将安全与绩效挂钩,加大安全生产与绩效挂钩的比重。
结束语
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地勘单位属地化后,地勘单位向企业转化是社会所趋。无论单位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经济体制如何变化,都必须时刻以安全为主,通过安全措施来消除隐患,控制事故扩大,减少经济损失,保护人身财产安全,把事故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为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有色金属矿产范文3
关键词:有色金属 选矿 生产技术问题 探讨
中图分类号:TD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086-01
有色金属生产全过程的损失因素中,磨浮工艺的损失占据较大比例。因此,提高选矿回收率,走内涵增产有色金属的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重视矿物的微观分析和研究
由于不同矿石的氧化程度不尽相同,采用导电浮选工艺对不同性质的矿石其回收率改善程度也是不同的。导电浮选具有增加矿物浮游速度的功能;可以降低在有效矿物的损失。实践表明,矿浆在依次经电场和磁场处理后,其表面电性会改变,不仅增加了细小微尘的聚合力,而且可以较好的改善浮选指标。微粒的不稳定性在经过某种处理后有重新聚合并达到稳定的可浮性。
针对矿物的微观分析、研究,涵盖了对所有微粒的深入研究和除锡石之外的微粒详细剖析,还包括有色金属在经过处理后表面电性发生的变化特征。
2 降低浮选药剂消耗
随着浮选药剂不断的完善与应用,浮选药剂的消耗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就铜浮选来说,60年代,美国的捕收剂单耗为60 g,起泡剂为41 g;70年代,捕收剂单耗减少到30~50 g、起泡剂为20~30 g。我国的捕收剂单耗80~160 g,起泡剂60~100 g/t。药剂的选择既要考虑药剂质量客观因素,也要考虑在实际操作中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就以某一矿石厂的数据为例(为方便结果的呈现,黄药的加入量均以100%计算),黄药因为自身的原因,分解、失效的部分占7%,在矿浆中的无效消耗占70%;在有用矿物表面吸附的有效成分占17%;在矿浆中残留部分占6%;其它损失1%。由此可以看出,浮选过程中一般所需的药剂消耗量都在实际消耗量的23%左右。
为有效提高药剂使用效率,有如下做法。
(1)在管理上,严把药剂质量关。首先,在选用和购买药剂时,必须根据矿石性质来选择适宜的药剂,在做好充分的考察研究基础上,对药剂质量进行认真检验;使用前也可先行试用,在达到试验报告所要求的回收率后,方可大批量投入使用。其次,加强药剂的储存管理。药剂的储存必须按照药剂储存管理的相关规定,放置在避风、干燥和避光的场所,严防因储存不当造成的药剂失效。
(2)在操作上,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格按照药剂配备制度进行配制,尽量避免过量溶解。在选矿过程中,要根据入选品位的变化,对药剂用量进行适当调整,确保药量适中。
(3)在工艺上,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硬件设施的使用,完善各个环节。主张实行人工自取,减少脉石矿物进入各阶段工艺流程。强化在选矿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化验,及时根据化验结果调整用量。
(4)在药剂制度方面,针对不同的矿石性质采用不同的药剂制度。在俄罗斯阿德拉斯曼斯克的一家选矿厂,就实行过联合用药的先例:用丁、乙、戎基三种黄药实行混合之后,混合以后的回收率远远高于使用其中单一药剂制度的回收率,高出原指标2%,精矿品位高出原来的3.5%;对某一经过氧化的铅矿浮选实验表明,丁黄药和油酸的混用比例是3∶7的时候,以前原材料是100克/吨的,用过混合药物后,回收率就可以提高原来的三倍甚至更多。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强化对矿石性质的研究,根据矿石性质的变化,结合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采用联合用药制度,可以有效提高选矿指标和效率。
3 调整矿浆酸碱度
矿浆酸碱度也是影响选矿指标的一个重要因素。矿浆作为药剂与矿物相互作用的一个环境,其酸碱度直接影响这个作用有效发挥的程度。
首先对矿浆酸碱度的影响欠缺考虑,其次硬件设备不健全。改进的办法主要有:要全面提高矿浆酸碱度的认识,明确其重要性;添加需要购置的专业设备,强化监测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先用试纸进行直观测定,分析研究出具体可实施的办法后,再使用仪表逐步进行测定、记录、分析研究等,根据研究结果,找出适合选矿工艺的最佳pH值,并加以控制,如此才能有效利用矿浆酸碱度,有效提高浮选指标,改进工作效率。
4 解决矿石过磨与欠磨的矛盾
磨矿工艺是选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选矿厂在磨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过磨和欠磨的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有多种。有的使用细筛来降低失误率;有的采用人工与机器相结合的方法;有的采取从大到小为立足点的办法。而提高磨矿效率,须遵循以下几点。
(1)注意数据的积累与分析。工作中,详细记录磨矿粒度数据并进行比较,找出影响磨矿效率的因素和规律,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出最佳粒度数值,并在以后的操作中不断改进。
(2)提高碎矿质量。在破碎过程中,尽量加工到相对较细的粒级,遵循“多碎少磨”的原则,缩短磨矿时间,改善磨矿效率。
(3)坚持合理装球制度。磨矿工作需要分配专门人员进行管理,严格按照装球制度进行管理。对于装球量和球比,消耗、补加量等问题,要根据矿石可磨程度的研究数据执行,不得违反加球制度。
(4)遵循“能拿早拿”的原则进行选矿。在磨矿粒度达到要求后,及时进行处理,及时进入下一环节进行浮选,防止合格粒级的磨矿产品随分级机返砂再次进入球磨机,造成过磨现象,并造成浮选效率的低下。在实际操作中,根据矿石性质的不同,严格控制磨矿时间,避免造成过磨或者欠磨现象,不断优化磨矿效率。
5 结语
随着选矿技术的不断进步,选矿过程的自动化的逐步实现,以及对选矿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选矿过程的控制在不断得到改进。对于有色金属在选矿中出现的疏漏,应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予以改正,在处理方法上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才能保障成品结果,提高生产质量。
参考文献
有色金属矿产范文4
关键词:有色金属产业;集中度低;产业整合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007-02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里,有色金属价格高低起伏,最终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有色金属行业整体结构得到调整,经济效益在较短时间内开始逐步上升,但是,从有色金属整体行业水平上看仍有部分产品存在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不完善的现象,行业发展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1 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分布特点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从特点上来说与我国整体的矿产资源非常相似,具体情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从保有量来说,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总量巨大,但是从人均保有量来说却很小,当然这与我国人口众多的特点是分不开的;第二,我国有色金属矿资源的区位分布十分不均,并且矿产资源含量不均,导致开发和利用的难度很大,例如从地质品位来说,我国铜矿的平均值只有0.87%,从数值上远远低于智利和美国等等世界主要铜矿产分布国家;第三,我国有色金属矿大部分都是存在于其他矿藏中,含量单一的矿藏比较少,因为如果伴生矿产资源含量不达标就没有大的开采分离的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过有色金属矿产开采也增加了难度;第四,我国有色金属矿藏地理位置分布范围广,并且区域分布不均衡。例如,我国铜矿藏分布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赣东北和西部地区;铝土矿的分布则更为分散,分布在华北地区的山西和河南、华南地区的广西和西南地区的贵州等地区;与铝土矿产相似的是铅锌矿的分布同样分散,主要分布在华南的广西和广东、华中地区的湖南、华东地区的江西、西南地区的云南、华北地区的内蒙古、西北地区的甘肃、陕西和青海等地区。
2 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
据统计2011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3438万吨,同比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3.9万亿元,同比增长35.0%;实现利润约1990亿元,同比增长53.1%;资产利润率达到8%,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700亿元,同比增长35%;进出口额超过1600亿美元,同比增长28%。
从统计数值上看,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有色金属产业从经济效益上看取得了空前的成绩,但是从产业结构上看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当然这与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我国产业结构面临着众多的问题,首先,从产业链结构上看,在有色金属工业的产业链国际分工中,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整体处在中低端环节,我国有色金属资源保障能力不足,高端产品研发水平较弱,产品附加值低,投入和产出比值过高。例如我国电解铝和铅锌等部分产品产能过剩,对铝产品和铅锌产品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这种现状一方面由于我国钢产60%的需求来自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这部分需求一般集中在线材和棒材等产品附加值低的商品;另一方面由于钢铁产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不仅能解决就业问题而且对民生工程和整体经济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各地方政府对其采取支持手段在促进整体经济水平的同时又导致投资者盲目投资、产能低的企业也没有退出,这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钢产整体发展水平带来阻碍,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其次,从产业集中度上看,我国有色金属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是产业结构分散、产业集中度低。以世界钢产量大的几个国家为例,2011年世界粗钢产量排名第二的日本国内新日铁和JFE等四家企业粗钢产量占日本全国粗钢产量的70%以上,在排名第三的美国,USSE, Nucor和AKK三大企业粗钢产量占美国全国粗钢产量的一半以上,排名第六的韩国浦项制铁一家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粗钢产量的60%,而在排名第九的巴西,国内前二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达到全国总产量的80%。然而,据统计2011年我国前五位钢铁企业合计粗钢产量不到全国粗钢产量的30%。
3 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结构近年调整状况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 “十二五”中对色金属行业的发展目标,从2009年起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继续实现恢复性增长,产业重组不断推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根据“十二五”的发展目标,未来五年内有色金属行业将进行大规模的兼并重组,不过有色金属产业整体产业集中度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
4 有色金属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综合我国有色金属的特点和产业经济理论,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有色金属产业想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企业兼并重组是重要手段。通过企业间的兼并和重组可以逊色地实现我国有色金属整体规模经济效益,可以提高其产业集中度。为了在有色金属产业整合道路上稳步发展,目前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各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应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产业布局为行业发展目标,在投资管理和行业准入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对铜、铝、铅、锌、钛、镁以及稀有金属冶炼产能进行控制,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企业的创新精神。地方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推进企业积极参与并且以多种方式进行跨地区和跨部门的兼并重组,促进有色金属专业化生产。其次,有色金属企业应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投入研发资金致力于新材料的研发和专利产品的生产,在必要情况下与高校进行产学研相结合形成持续开发能力。再次,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对有色金属的新型技术进行大力推广,同时注意环保问题从政策上引导企业积极开发短流程、高效、低耗、低碳、生态型冶金和加工技术。最后,从资源节约的角度出发,企业和政府要注重有色金属的循环利用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产业链,实现有色金属的循环利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有色金属矿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并且对于一些开采难度大或者开采经济效益低的矿产,例如低品位矿、工伴生矿等等矿产资源,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支持引导和推动不同企业对其进行共同开发和利用,使得矿产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参考文献
[1]王忠诚.钢铁推进结构调整和联合重组[J].中国投资,2007 ,(1):22-24.
有色金属矿产范文5
[关键字] 有色金属 找矿措施 地质
[中图分类号] P6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2-44-1
0 前言
实现加强有色金属矿山地质找矿的突破,不仅是为了发展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也是巩固我国在有色金属矿山地质找矿方面的国际地位的迫切需求。为了使我国地质勘探方面的实力能够得到快速有成效的增强,国务院在2006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地质工作者们的责任更加重大,要达到的要求也更高。加强有色金属矿山地质找矿是整个地质找矿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一环,但是随着有色金属勘查工作方面的程度不断加深,露出地表的和近地表的有色金属矿产愈越来越少。这就需要我们把找矿的目标从已经大体查明的第一深度空间转变到更深的第二深度空间。
1 需要改进的措施
1.1 创新理论,更新观念
鉴于前言所提到的,为了缓解有色金属矿产的资源危机,那么就要加强深部的有色金属矿产勘探力度。深部找矿在现有的各项技术条件下是可以实施的,而且其理论和观念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符。
鉴于深部找矿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发现并勘探到深部的资源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个非常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对已发现的深部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条件(物质来源、构造条件)、成矿作用、矿体特征加以研究,不断完善资料、提高认识、总结,形成成矿模式,为以后深部找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认真地学习国内国外深部找矿的相关理论和借鉴先进的找矿技术,只有不断提高认识、不断创新理论,才能在深部找矿中取得突破。
1.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找矿工作中仅仅有了新的观念和理论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能够灵活运用。对于矿床学乃至所有的科学领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是很重要的。对于做有色金属矿产勘探开发的地质工作者来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做好工作所必不可少的。而在现今的实际工作和科研中,最常见的一个不好现象就是只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的重要性。一些典型的行为表现在:对于全面阐释有色金属勘探过程中的实际现象、全面研究有色金属矿产特征的成果很少;很重视论文的发表,而忽略实际生产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和实践检验中是否合理的情况。而与此相反的是,有些前线工作者拥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却不注意随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注意补充最新的理论知识,这都不利于找矿工作的发展。
有鉴于以上的种种现象,本文提出了以下一些改进措施:①坚持生产学习科研相结合,实践证明,这在大多数科学领域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我们有色金属矿产勘探领域,也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②对于个人评价,应该结合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对有色金属勘探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应该分成两种:一种是理论上的创新,一种是实际工作中有重要的发现,两者不应该只取其一,应该齐头并进,都考虑到个人评价当中;③对于新进单位的年轻人,应该先全面培养其综合科研能力,可以先接触一下深入研究的综合性的科研项目,全面打好地质方面的基础能力,为未来培养长久人才;④对于前线工作者,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各种培训课程,或者多提供一些去高校进修的机会,这样可以使第一线的找矿工作者不仅拥有丰富的经验,还能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丰富最新的理论知识,将他们培养成更高一级的地质人才。
1.3 勘查技术的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勘探技术也不断创新,如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等。传统的地球物理勘探是以重磁电法、激发极化法等作为主要的工作方法,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种地球物理勘探的新方法和技术推陈出新。主要包括三维地震技术、地面高精度重力勘查技术、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地面瞬变电磁法勘查技术、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频谱激电法、井中声波透视法技术、地下电磁波法等[1,2]。
同样,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促进了数学地质方法的发展;遥感技术也是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新型传感器的出现、工作频率向全波段的延伸、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遥感技术在找矿中的作用不断增大。
以上只是其中的几个例子,种种勘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带来的是有色金属地质找矿工作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大,找矿效率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寻找更新、更完善的勘查技术,使之为我们的深部地质找矿服务。
1.4加大资金投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足的资金对于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何况是地质勘探这么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只有有了充足的资金,才能吸纳最杰出的地质人才,才能使用更先进的勘探设备,得到最全面的地质资料,得到更好的勘探效果。
但是这里的加大资金投入并不是盲目的、浪费的,而是要用在刀刃上的。必须提前做好完善的预算,保证专款专用,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得恰到好处。对于必需大量资金投入的地方绝不吝啬,对于可以节省开支的地方也绝不浪费,这样才能使资金的投入和取得的成果成正比。
1.5 建立和健全鼓励创新的地质人才开发机制和管理体制
对任何行业来说,人才都是核心,地质找矿工作也是如此,培养和鼓励优秀的地质人才,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措施。比如可以改善一线工作者的工作条件,提高野外出工的工资补贴;可以建立更完善的工资分配或者奖励制度,使收入分配更合理,按所取得的成果大小和贡献比例来分配;还应该加强地质人才的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培养,培育创新型的新时代地质工作者。只有充分培养和利用各层次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找矿事业的发展。
2 结语
有色金属矿山地质找矿工作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几十年,我们在勘查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需要不断改进,不断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勘探的效率,使未来的地质找矿工作更加顺利、更加高效地进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有色金属矿产范文6
[关键字]有色金属 资源特点 思路 方法
[中图分类号] TD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45-1
1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特点和形势
有色金属在我国的总资源量虽然很丰富,但我们的人均拥有量很低;市场需求量少的有色金属的资源量相对丰富,而大多数的有色金属储量存在不足的问题,例如用量很大的铜以及铝土矿在世界储量中占的比率低,同时铅、镍、锌等一些有色金属的人均拥有量也很低;富矿的矿山少,贫矿的多,并且如果进行勘探和开发的难度会很大。超大型的矿产少,而中小型的矿产多,矿山的规模大都偏小,矿山的生产成本高等。
根据有关权威部门证实,我国有色金属的储量还可以开采几年到十几年,到2010年,我国县级以上的矿厂大概有一半以上关闭,估计到2020年就剩20%的矿山还能继续保持生产。所以,我国需要开展新一轮的找矿工作。
2 有色金属的找矿思路
我国矿产开采的工作人员根据在有色金属矿山找矿的长期工作经验,得出了一套适合于我国矿山的找矿新方法及新技术,即根据最新的找矿理论,进行坑道(钻井)物探及化探(主要有原岩吸附烃、吸附相态汞、电吸附、坑道原生晕、构造地球化学等)及铅同位素找矿、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1]等新老方法综合研究,评价矿山的深远部和近。有色金属总的找矿思路为:
(1)在矿山的深部及边部进行找矿
分析形成矿产的地质条件地下物探(配合地面物探)化探方法组合(电吸附有机气体集成、吸附相态汞、坑道原生晕、构造地球化学等)进行工程验证。
(2)在矿山的近围及进行找矿
分析成矿地质条件遥感蚀变矿化信息提取地质踏查及剖面性化探(原生晕或次生晕)地面物探化探新方法(电吸附、有机气体集成、吸附相态汞等)进行工程验证。
3 有色金属的找矿方法
3.1 分析成矿的地质条件
根据矿产的区域地质背景、矿产类型、矿产的富集规律、控制矿产的构造条件和成矿产的动力学总体的研究,对形成的矿产进行预测,划分出有利的找矿地段。
3.2 钻井物探方法
在钻井中利用地面电法,已经成为了金属矿电法勘探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即地下物探方法[2]。坑内激发极化法、地-井(坑)激发极化法、大功率充电法以及瞬变电磁法等地下物探方法在现实中利用的比较多。
钻井物探方法在找矿的过程中具有其他方法没有的优点,例如:由于观测装置安装在井中,可以有效的避免地面物探时存在的低阻盖层的影响,从而对物探的探测深度以及精度等都进行了提高;将场源放在井周围的不同位置,在坑(井)中进行测量,不仅可以确定坑(井),周围的盲矿体,还可以增大钻孔所反映的地质信息的空间范围;如果将场源放井中的矿体上进行分析测试,不仅可以追踪到矿体的垂向展布特征以及产状,还可以获得深部异的矿体信息等。
3.3 吸附烃、吸附相态汞以及电吸附等化探方法
将这种化探方法与传统的化探方法进行比较发现,这种方法可以捕捉到盖层厚和矿化信息弱的潜伏矿产。有色金属矿产中的元素以及相伴生的元素在以后的地球化学作用过程中一部分会转化成可溶性的离子,这些形成的可溶性离子优先向上运移并且富集于岩石中,这些信息是用常规方法捕捉不到的。电吸附就是利用化学试剂以及通电的方法对样品进行特殊的处理,从而提取出与矿体有着密切关联的化探信息;吸附烃法的基本原理与电吸附法相差不多,金属矿及包体中富含有机质、干络根、沥青质等, 矿体中的硫化物氧化使大量的吸附烃类气体垂直向上运移, 形成空间上与矿体密切相关的烃类异常, 吸附烃化探新方法就是运用特殊的热释方法和精密的测试技术提取这些信息[3]。
3.4 井中原生晕
这种方法是依据金属在成矿时组成元素的成矿以及成晕原理,对不同成矿期次的元素分带特征以及元素组合、比值特点等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效地、准确的辨别出不同期次的矿前晕、矿中晕、矿头晕、矿尾晕,并把不同成矿期次的元素分带进行不同方式的组合,然后再进行反演和模拟,建立不同类型矿床的空间地球化学分带模型,并据此对未知地段进行对比、判断和推测。
3.5 利用铅同位素进行找矿
铅同位素找矿的基本原理是在构造演化时,铅同位素的初始比值以及铀、钍同位素的衰变积累对铅同位素的演化及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同一地质构造单元中出现成群的矿床或矿化点,因为它们有着相同或者相近的物质来源和成矿背景,所以它们应该含有相差不大的铅同位素初始比值、铀铅比值和钍铅比值。一般情况下,成矿热流体中的铀铅、铅同位素初始比值和钍铅的比值与围岩中的是不一样,这种铅同位素的区别,就为区分矿体、异常体和围岩提出了一种很好的方法。所以,样品中的铅同位素组成数据,对矿床的物质来源特征、矿床的规模以及形成条件等都是很好的反映。在特定的成矿条件下可以根据已经确定的铅同位素靶标值,适当的变差椭圆处理R判别模式,并和靶标值进行比较,评价未知点,这样就可以获得远景点的评价结果,对勘查进行指导。
3.6 构造地球化学
形成矿产的热液流体一般是利用各种构造裂缝垂直或侧向运动,必然在裂缝和运移通道中留下痕迹。形成矿产的热液流体的物质和元素组成都不同,并且形成了元素分带性。对不同裂缝中的地球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可以将不同成矿期次的流体特征准确的区分开来;依据前晕、矿头晕的组合比值以及成矿特征,对深部构造的含矿性进行了有效的预测。
4 结论与建议
(1)虽然找矿的难度很大,干扰的因素也很多,但是依旧可以通过分析控矿的地质条件、认识成矿的规律,并与物化探及遥感等新方法和新技术对矿区进行勘探。
(2)地、化、物和遥感等新方法和新技术已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有色金属找矿预测新体系,同时在现实的应用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这种综合的找矿方法是具有可信度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