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干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干预范文1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065-02
1 心理理论于预研究的提出意义
1.1 理论意义
目前运用高级心理统计技术(例如结构方程模型),对心理理论的因果变量的探讨比较少,心理理论干预研究和神经机制研究就更是少见。心理理论干预研究,有助于为心理理论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和心理理论的神经机制研究提供进一步的证据。
1.2 实践意义
跨领域发展论认为,儿童心理领域的理论发展,是跨领域的发展结果,反映出其他多个领域(如记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的发展变化。诸如儿童的语言发展,儿童的执行功能发展,儿童的同伴关系,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等与儿童心理理论相关的能力发展,都有望在心理理论的干预研究过程中,得到提高。
心理理论干预研究成果应用于特殊儿童的治疗,具有临床意义。此外,心理理论还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2 心理理论干预研究的研究范式
干预研究者一方面试图揭示心理理论的影响机制,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探寻心理理论的有效的干预方法。其干预方法归纳起来,无非为两个方面:即通过心理理论故事直接对儿童心理理论能力进行训练;通过对起影响因索作用的特质的训练来干预儿童心理理论的能力。
2.1 心理理论的故事训练
许多研究者通过直接给被试讲解心理理论故事或观看心理理论故事的短片和图片的办法来训练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心理理论故事主要涉及两类:一种是用经典的误念任务故事;一种是涉及心理状态的推测的故事。
国外Flavell等人(1986),Taylor和Hort(1990)用表面现实区分任务,Appleton和Reddy(1996),Slaughter(1998)采用意外内容任务训练儿童。Meredith等人(2000)采用小组训练方式,运用错误信念任务训练儿童。
Guajardo&Watson(2002)使用故事阅读法,给儿童阅读包含心理状态推理的故事训练儿童。Peskin和Astington(2004)将故事分为外显心理状态内容和内隐心理状态内容,运用阅读法训练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
国内杨怡(2003)采用意外地点任务,赵晓玲(2007)通过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两个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来训练儿童。
王丽(2006)同时采取了意外地点任务和心理状态故事。
2.2 通过对儿童心理理论相关特质的训练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受一些因素的影响。研究者试图通过相关影响因素的干预,训练儿童的心理理论。
Falvell等人(1981)最早对幼儿的视觉观点采择能力进行训练。Slaughter和Gopnik(1996)用知觉和愿望的理解作为信念组的同质组来训练儿童。
国内赵晓玲(2007)在其硕士论文中,基于De Villers和他的同事提出“句子补足语句式的掌握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先决条件”的假设,采用心理状态的句子补足语,来训练儿童的心理理论。陈友庆(2008)在其研究中采用了视知觉训练、情绪训练和愿望训练作为训练任务。邓赐平(2001)以装扮认识方面的训练,强化儿童的装扮经验,以此作为儿童心理理论训练的任务。
3 心理理论干预研究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不同的学者试图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来提高儿童的心理理论水平,然而结论各不相同。
3.1 国外研究现状
3.1.1 训练效应存在与否的争议
(1)训练对该能力的成功获得不起作用。
Flavell等人(1981)最早对幼儿的视觉观点采择能力进行训练,结果发现,虽然儿童的这种能力稍有提高,但是他们认为这种提高不足以证明儿童对这一概念有了真的理解。
Flavell等人(1986)用表面一现实区分任务训练儿童。结果发现16个儿童只有一个在后测中成绩提高。Taylor和Hort(1990)也采用表面一现实区分任务训练儿童,得到同样的结果。
(2)训练促进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提高。
Appleton和Reddy(1996)将被试为两个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者给控制组儿童读故事书,让实验组儿童看短片,里边的人物有某种错误信念,实验者与儿童讨论。以意外地点任务训练儿童,而前后测测查了儿童意外内容任务的成绩,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无论是经过训练的意外地点任务还是未训练的意外内容任务,训练组的成绩都获得了显著的提高。
Slaughter(1998)采用意外内容任务训练3-4岁儿童,他把儿童分为信念组、图片组和控制组。信念组接受意外内容任务训练,让儿章回答自己和他人的信念。图片组接受错误图片训练,如桌子上的图片内容和图片旁边的实物不相符,让儿童分别回答桌子上和照片上的东西是什么。控制组接受数字守恒训练。一共两个训练系列,时间2-3周。儿童全部接受6个后测任务,即错误信念任务、表面一现实任务、视觉观点采择任务、错误照片任务、错误图片任务和数字守恒任务。结果信念组在错误信念任务、表面一现实任务和视觉观点采择任务中的成绩要显著高于其它两组。这个研究证明心理理论可以被成功训练。
Guajardo&Watson(2002)使用故事阅读作为训练模式,实验者给每一个儿童读包含心理状态推理的故事,与儿童讨论心理状态内容,并鼓励儿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结果发现,训练组错误信念成绩显著高于控制组。
Peskin和Astington(2004)也使用阅读的方法训练儿童,把故事中包含的心理状态的内容分成外显的和内隐的。两个组的错误信念任务(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的成绩都取得了提高。
3.1.2 训练产生的是近迁移还是远迁移
训练结果产生的是近迁移还是远迁移的说法不一。
Appleton和Reddy(1996)对儿童错误信念的训练结果表明训练达到了远迁移效果。
Sweettenham等人(1996)有关训练研究结果表明,训练是任务特殊性的,只能发生近迁移,而没有产生远迁移效果。Meredith等人(2000)采取小组训练的方式,采用了更加严格的筛选被试的标准,选取同时不能通过意外内容任务和意外地点任务的3岁儿童为训练对象,采用错误信念任务作为训练任务。研究结果没有发现远迁移效应。
3.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也采用了不同的训练方法对心理理论进行了干预研究。
杨怡(2003)以意外地点任务范式对儿童进行训练,训练共有3次,每次训练都采用图片和玩偶两种形式,后测中采用意外地点范式和意外内容范式检测,结果显示训练方案提高
了儿童完成近迁移任务的能力,但训练效应却没有迁移到未训练的任务中。
王丽(2006)选取不能通过两个经典心理理论任务的3-4岁的儿童作为被试,实验时被试随机分配到两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两个实验组,一个采用自然概念的训练,给儿童讲民间有关心理状态的故事;另一个采用意外地点任务来对儿童进行训练。控制组则进行数量守恒任务的训练。训练4次。后测对全部儿童进行意外地点、意外内容和表面现实任务的测查。结果表明,存在训练效应和持续效应。
赵晓玲(2007)的研究也证实了通过错误信念训练提高了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训练只出现了近迁移,没有出现远迁移。并且,意外地点的任务训练最终没有迁移到意外内容中去。
胨友庆采用视知觉训练、情绪理解训练、和愿望认知训练3种任务作为实验组。研究结果表明,情绪认知训练促进了儿童对他人信念认知的发展,训练产生了远迁移。与赵晓玲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的是陈友庆的研究有效的探明了训练的泛化性。
邓赐平以正常儿童做为被试,通过装扮认识方面的训练,研究表明装扮游戏能促进幼儿对信念等心理状态的认识。
3.3 研究不一致的原因
训练结果的不一致主要可能来自几个方面的原因:(1)训练对象的差异。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状况影响训练结果。Cle―ments等人(2000)的研究表明,训练仅对那些对心理理论有内隐理解的儿童有作用。(2)训练强度不同。Taylor&HoG(1990)的训练之所以没有成功,很可能是因为其训练任务只用了一个环节;而Slaughter(1998)则运用同样的任务训练了两个环节,结果证实了心理理论的训练效应。(3)训练形式的不同。也有研究证明,错误图片和错误照片任务的训练结果要好于错误信念的训练,训练的表现形式可能是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4 现有干预研究的不足
纵观心理理论干预的一系列研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验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4.1 很难排除神经成熟的影响
已有的研究大多选取那些在前测中未通过任务的儿童做为被试,儿童后测中的成绩表现,很难说明是自身的成熟还是任务训练的结果。
4.2 难以把握周期和强度
目前研究者们在训练次数安排,训练周期安排上不尽相同,很难确定训练的最佳形式。
4.3 较少关注实验材料的熟悉性和后测任务的关系
一些实验在前后测使用相同的材料,结论推广时很难排除熟悉效应。
4.4 忽视训练任务的难度差异
心理理论的任务难度本身就存在难度差异,在训练的对比实验中,面对不尽一致的结果,我们单纯的把结果解释为训练效应,还有待于商榷。
4.5 因果关系的研究解释困难
在赵晓玲(2007)的研究中就不难发现:即便错误信念训练可以提高儿童含交流动词的句子补足语水平,也很难解释为错误信念是语言的前因变量。
5 展望
心理理论干预研究有望在以下方面改进。比如,在被试的选取上,选择更有代表性的被试群体:在任务选择上,注重前后测及训练中的任务的同质而不同一性;在因果关系的研究中,充分利用高级统计技术,在干预研究之前先做出结果模型,运用结构模型中的自变量去干预因变量;发展相关特质的干预研究,探讨心理理论的获得的机制:与心理理论的神经机制研究相结合,给出干预研究更为有力的证据等等。
总之,当干预研究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有望看到心理理论在教育和临床上更为广阔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丽,训练对3-4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
[2]赵晓玲,不同训练对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07
(3]陈友庆,儿童心理理论[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155-178
[4]沈悦,陈健芷,家庭环境、同伴关系对幼儿心理理论的影响[J],学前教育,2009(3),31--34
[5]杨怡,幼儿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训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
[6]李孝明,3-4岁儿童心理理论训练的实验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心理干预范文2
关键词:启动;无意识;目标追求;具身认知;心理干预
一、引言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启动(priming)研究主要关注外部环境(包括语义概念、视觉图像、身体感觉等)对相关心理表征的激活和心理表征的激活对不同心理现象的影响,如暴露于黑人相关的词语中时能激活被试关于黑人相关的心理表征并产生黑人具有攻击性的刻板印象[1],用手摸过温暖的杯子后,能激活被试心理温暖(psychological warmth)的心理表征并能使被试更多地知觉他人具有温暖的特质(如友好、善良等)[2]。启动也被用来当作一门实验技术,采用该技术的一般实验过程是:主试首先给被试呈现启动刺激,然后被试完成一个表面上与启动任务无关的任务,最后主试要求被试回答是否知道实验的意图和两个任务之间的联系。如果被试没有意识到实验的意图和两个任务间的关系,并且启动刺激确实影响了被试的认知、情感、行为等,就认为发生了启动效应。比如,巴格(Bargh)等人发现用老年人刻板印象相关的词语(如有皱纹、白发苍苍等)启动的被试比用中性词语启动的被试走路更慢,并且被试并没意识到这些词语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1]。
传统的心理咨询强调来访者主动地、有意识地通过意志努力来改变自身的不良认知、情绪和行为,如贝克的认知疗法强调通过有意识地挑战自动化思维来改变来访者潜在的功能性失调。即使行为主义不强调有意识地改变认知,但他们的暴露或行为矫正技术都需要来访者的意志努力。传统心理学中关于自我控制的研究也认为只有通过有意识的控制,才能达到成功或者积极的结果。但是,现有一系列研究表明无意识的过程可以获得与有意识过程一样的结果。如巴格等 (2001)的研究发现,在没有时间完成两项任务的情况下,被成就目标启动的被试比控制组的被试更愿意继续完成枯燥的第一项任务,而不是选择去完成第二项有趣的任务;而且在面对障碍时,实验组被试比控制组被试表现得更有恒心[3]。这意味着对于行为的改变,不论是有意识过程还是无意识过程都具有同等程度的作用。因此,使用以启动为基础的心理干预方法似乎成为了可能。
二、以启动为基础的心理干预的理论基础
社会心理学中以启动作为研究技术主要应用在对无意识目标追求(unconcious goal pursuit)与具身化(embodiment)的研究中,因此以启动为基础的心理干预也应该以这两个理论为基础。
1.无意识的目标追求
目标(goal)是个体期望达到的某种状态或结果在大脑中的表征,它可能潜在地影响人的评价、情感和行为活动。许多理论假设目标的追求都是有意识的,但是随着社会认知心理学的无意识领域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提出,目标可以被自动地激活,人们可以无意识地追求目标。目标的自动激活对社会评价、社会行为和主观经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标观念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一旦被激活,就会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朝着目标方向进行[3]。
无意识目标追求的自动化模型认为,目标是一个心理表征,它可以被环境中的特定刺激所激活,因为过去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常常一贯地追求该目标。比如,用刻板的方式经常、反复地看待某群体成员,那么该群体成员就和这种刻板印象表征形成紧密联结,当出现该群体成员信息时,就会激活其刻板印象[4],引发符合刻板印象特征的目标行为[5]。有研究者使用了无关学习范式研究发现,“印象形成”启动组和“记忆”启动组的被试在报告是否尽力形成目标人物印象或记忆目标人物信息方面并无差异,并且几乎所有被试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阅读目标人物行为时追求了特定目标,但是事实上,印象形成组比记忆组的记忆效果更好,并且他们对行为信息的记忆也有更高的主题组织(thematic organization),即采用了印象形成的记忆方式去记忆[6]。大量的研究表明,无意识的目标追求与有意识的目标追求通过相似的心理加工过程对认知和行为产生相同的结果[7]。
2.具身化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具身化是指我们的思想、感觉和行为是以感觉经验和身体状态为基础建立起来的[8]。根据具身认知理论(theories of embodied cognition),认知表征是以头脑中的感知运动系统为基础建立的。人们通过经历到的身体状态发展起抽象的知觉表征,由于具体的感知经验是这些表征的一部分,因此,这些经验的激活会影响心理模仿和抽象的思考。
一系列实验支持具身认知理论。威廉姆斯(Williams)和巴格 (2008)用实验证明,个体仅仅用手感觉物理的温暖(physical warmth)就能激活人际温暖(interpersonal warmth)的概念,从而影响人们的印象形成和分享行为[2]。史诺(Schnall)等人也用实验证明了身体干净和道德之间存在具身的联系[9]。这几个研究证明了人们会用具身的温度和干净来认识抽象的人际关系和道德,人际温暖和道德纯洁的感知是以温度和干净的身体经历为基础构建的。至于这种联系的建立,威廉姆斯等人提出了搭脚手架的过程(the process of scaffolding): 对抽象事物的表征或理解是以人们早期经历的物理环境(如空间位置上的移动)为基础建构起来的[10],当抽象的概念被已经存在的概念搭脚手架似的建立起来时,这些概念就在头脑中相互联系起来,因此启动一个概念就能激活相联系的概念的表征。比如,在小时候我们经历母亲温暖的拥抱(物理上的温暖)时,同时感受到了母亲的关爱、信任等(心理上的温暖),我们就用客观实在的物理上的温度来构建抽象的心理温度,导致启动物理上的温暖就会激活心理上的温暖[2]。并且,许多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已证实物理和心理上的温度激活一些相同的脑区[11]。
三、以启动为基础的心理干预的可能应用领域
心理干预的一个目标是调节来访者的情绪并促进他们的人际关系。根据这个目标,具身认知方面的研究发现身体体验的温度与人际温暖(interpersonal warmth)紧密相连。个体仅仅用手接触物理的热量(physical warmth)就能影响对他人的评价。温度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亲社会行为,受过温暖启动的被试更愿意把实验得到的礼物分享给自己的朋友[2]。温度还能影响个体的孤独感,感到自身被社会排斥的人往往估计室温更低,而通过洗热水澡能降低他们的孤独感,并且人们在感到孤独时会倾向于更长时间地泡热水澡。温度甚至会影响人际信任,物理温度和人际信任会激活相同的脑区[12]。此外,物理距离也会影响人们的亲密感。威廉姆斯和巴格(2008)要求被试按照指示在坐标纸上画出对应的点。这些坐标指示对应的点可以分为三类:点之间距离比较小、点之间距离比较大以及点之间的距离适中。结果发现:画过较短物理距离线段的被试比画过较远距离线段的被试认为与朋友、家人和家乡有更强的情感依恋[13]。这些研究显示了对物理温度或距离的干预可能调节与人际关系和情绪相关的心理症状。物理的启动,对儿童良好的依恋形成以及其他情绪问题的治疗也很有价值。无意识目标追求方面的研究也发现情绪的调节可以在无意识情况下进行,得到的调节效果甚至超过有意识的调节。上述研究展示出了以启动为基础的心理干预与传统心理干预的不同,个体的改变可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
启动干预也可以提高特殊群体(如老年人、幼儿等)的适应,而传统的心理干预可能达不到这种效果。比如对于缺少意志力的群体(如幼儿),他们很少能够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行为去适应社会环境,因此传统的需要来访者进行有意识地调控自己行为的干预方案可能起不到显著的效果。而无意识的启动干预无需意识的参与就能改变来访者的情绪和行为,有研究甚至证明那些经常不用意识调控自己情绪的被试,在无意识启动的干预下情绪的调节效果,比经常用意识调控自己情绪的被试的效果更好[28]。此外,一项关于提高老年人适应的研究使用阈下启动范式发现:相对于消极刻板印象相联系的词汇(如糊涂的) 被积极刻板印象相联系的词汇(如博学的)启动的老年人,记忆能力表现得更加出色[14]。当然,启动干预也能促进普通群体的适应功能。如有研究发现启动老年人刻板印象也能影响非老年成人的记忆表现[15]。启动甚至能改变我们的态度,降低自身的负罪感,从而使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如最近有研究发现混乱的背景(如垃圾、废弃的自行车等)能增加个体对少数民族的歧视[16],因此有可能通过干净背景的启动来减少个体对少数民族的歧视。钟(Zhong)等人 (2006)的研究发现,通过简单的洗手就能洗去个体心灵上的负罪感[17]。
四、结语
以启动为基础的心理干预方法可以丰富现有的心理咨询技术。对于许多人际关系和情绪障碍问题,可以通过启动相应的外部线索来对个体进行干预。相似地,一些不良的习惯(如吸烟、酗酒、拖拉),也可以通过启动来访者的厌恶或是回避进行改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该技术来激活我们期望的心理表征,比如通过设置电脑桌面背景,暴露于真实或者虚拟的环境中来改善我们的心理状况。但是使用启动技术干预心理问题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未来的研究应该检验该技术的生态效度和对真实咨询来访者以及临床病人的干预效果。我们相信,整合传统的心理干预技术和以启动为基础的心理干预方法能对当代心理咨询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光明的前景。
[1]Bargh, J.A., Chen, M. & Burrows, L.. Automaticity of social behavior: Direct effects of trait construct and stereotype activation on ac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7):230-244.
[2]Williams, L.E. & Bargh, J.A.. Experiencing physical warmth promotes interpersonal warmth[J]. Science, 2008,322(5901):606-607.
[3]Bargh, J.A., et al.. The automated will: nonconscious activation and pursuit of behavioral goal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1,81(6):1014-1027.
[4]Bargh, J.A..Conditional automaticity: Varieties of automatic influence in social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J]. Unintended thought, 1989,3:51-69.
[5]Aarts, H., et al.. Social stereotypes and automatic goal pursuit[J]. Social Cognition, 2005,23(6):465-490.
[6]Chartrand, T.L. & Bargh, J.A.. Automatic activation of impression formation and memorization goals: Nonconscious goal priming reproduces effects of explicit task instruc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71(3):464-478.
[7]Gollwitzer, P.M. & Bargh, J.A.. Automaticity in goal pursuit[M]. Konstanz: Bibliothek der Universit.t Konstanz, 2005.
[8]Barsalou, L.W.. Grounded cognition[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J], 2008,59:617-645.
[9]Schnall, S., Benton, J. & Harvey, S.. With a clean conscience cleanliness reduces the severity of moral judgments[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8,19(12):1219-1222.
[10]Williams, L.E., Huang, J.Y. & Bargh, J.A.. The scaffolded mind: Higher mental processes are grounded in early experience of the physical world[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9,39(7):1257-1267.
[11]Todorov, A., Baron, S.G. & Oosterhof, N.N.. Evaluating face trustworthiness: a model based approach[J].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2008,3(2):119-127.
[12]Kang, Y., et al.. Physical temperature effects on trust behavior: the role of insula[J].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2011,6(4):507-515.
[13]Williams, L.E. & Bargh, J.A.. Keeping One's Distance The Influence of Spatial Distance Cues on Affect and Evaluation[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8,19(3):302-308.
[14]Levy, B.. Improving memory in old age through implicit self-stereotyping[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71(6):10921107.
[15]Dijksterhuis, A., et al..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associative strength and automatic behavior[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0,36(5):531-544.
[16]Stapel, D.A. & Lindenberg, S.. Coping with chaos: How disordered contexts promote stereotyping and discrimination[J]. Science, 2011,332(6026):251-253.
心理干预范文3
【关键词】心理干预;CT扫描患者焦虑抑郁心理
作者单位:136000吉林省脑科医院CT扫描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简称,是检查方便、迅速、分辨率高、无创性的一种新的医学检查方法。现已成为一种很流行的医学辅助诊断手段。CT扫描是利用人体不同组织吸收射线的能力不同来达到显影的目的,故对身体有一定的电离辐射,加之对疾病的担忧,一种恐惧心理犹然而生,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心理,在检查过程中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最大限度减轻焦虑抑郁心理、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各种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减轻了家庭和社会负担[1]。本文对CT扫描患者抑郁焦虑心理进行分析,并探讨心理干预对CT扫描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的改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0月至12月入院实行CT扫描意识清醒的80例患者,其中男35例、女45例,年龄16~81岁,平均48.5岁。
1.2方法将80例入院CT扫描患者以SAS、SDS进行评估,8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干预:向患者及家属宣传CT扫描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我们将CT扫描的原理和注意事项写成板书,摆放在候诊室,并印刷成印刷品发给患者及家属,让他们了解和认识CT扫描。工作中我们再次进行宣传和讲解,把工作做细,尤其对年龄较大者反复叮嘱,检查前去除扫描部位的金属异物及体外异物,以免造成伪影。告诉他们不要害怕,检查时应服从工作人员安排,取某种必要的,扫描时不要乱动,否则会影响图像的结果。
1.2.1在实施心理干预过程中,注意沟通的技巧,首先使家属了解患者确实存在焦虑抑郁心理,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护士着装整齐、精神饱满、亲切的谈吐,使患者在第一时间里愿意接纳、信任你,放心把自己的健康交予你,这对患者情绪稳定,控制病情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
1.2.2关心患者,护患之间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有同情心、责任感、称呼得当、语言得体,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患者的权利;告诉患者检查目的,并询问其感受,告诉患者有不舒适的感觉可随时与医务人员交流;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注意非语言表现,收集有关信息,并向患者提供有关的咨询及心理支持。
1.2.3在扫描时磁场所产生的梯度声音很大,让他们有心理准备,嘱其不要害怕,并且嘱咐患者保持不变,不要活动,可使图像清晰,我们采用在检查室内放音乐,对焦虑患者进行音乐治疗[3],或让最亲近的家属陪同检查,有时甚至医生和扫描员陪同他们一起在检查室内,这样就大大的减少了患者的恐惧与害怕心理,使扫描顺利完成。
1.2.4对增强扫描患者,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轻重、血管的大小和检查部位及诊断要求来确定注射速率、剂量和压力,要有过硬的穿刺技术,减少对患者身体及心理造成不必要的痛苦,避免造影剂渗出,导致增强扫描失败。有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护士可以通过设计的语言和行为实现对患者的心理调控,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控制一切消极影响,帮助患者保持最佳身心状态[4]。在患者和家属同意的情况下,给予静脉注射药物,告诉患者不要紧张,然后慢慢推药,这样就减少了患者的顾虑。
1.2.5在检查期间,随时观察患者反应,尤其对于心理压力大表现沉默的患者,要根据其面部表情分析心理状况,护士要及时察觉患者心理上的孤独无助,焦虑等情绪,与患者交谈,询问患者有无不舒适的症状,使其放松,告诉患者目前状况,医生正在商议最佳的治疗方案,让患者放心,减轻焦虑。
2结果
表1患者心理干预前后SAS量表(分)
SAS的总初分SAS的标准T分总印象干预前48.18±5.5168.25±8.74 轻度焦虑干预后32.71±2.8652.13±2.17没有焦虑表2患者心理干预前后SDS量表(分)
SDSSDS总印象干预前50.24±6.2169.45±7.01轻度抑郁干预后23.41±7.1137.62±3.13没有抑郁由表1、表2可见干预前后相比,干预后焦虑抑郁心理明显改善。
3讨论
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心理干预,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通过实施正确的心理干预,可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心理负担,控制不良情绪,从而帮助患者保持最佳身心状态,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最佳扫描质量和成功率。心理干预重在心理支持,是心理护理常用的方式,也是基本方法之一,具有广泛性。心理疏导是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对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进行疏通引导,以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的过程,心理疏导的基本工具是语言、具有针对性[5]。对检查时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针对患者个体差异进行干预,同步的心理支持和疏导结合在一起收到很好的效果。护士采用心理方法与患者交流,运用良好的言语对患者进行同步心理支持和疏导,更能满足患者心理需要,减少负性情绪,解决患者心理问题,帮助患者建立对疾病的正常反应性,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主动促进心理转化,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利于恢复。通过心理干预,使患者愿意接受检查,配合程度增大,图像清晰度增加,为医生诊断奠定了基础,全部照片达甲级片标准,为临床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对CT扫描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病情易于控制,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并对疾病康复,减少并发症有着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惠玲,杨惠花,张妍.护理部对稳重病人实施全程人文关怀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8.
[2]李清梅.整形美容门诊护士与就诊者的沟通技巧.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180-181.
[3]张明园.精神科量表评定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4-38.
心理干预范文4
关键词:灾难;心理危机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
分类号B849;R395.4
灾难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事件,它往往与危机共同存在。灾难事件的结果也不仅仅是生命和财产的损失,由于灾难本身极大的超出了社区和个体的应对能力,灾难事件不可避免会导致易感个体继发各种常见精神卫生问题。
灾难事件后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可以分为6组相对独立的后果:1)灾后特定精神障碍;2)非特定的悲伤反应;3)其他健康相关问题:4)长期慢性的生计相关问题:5)资源丧失;6)青少年特定问题。其中,灾后特定精神障碍是国内外研究最为集中的一个领域,灾后特定精神障碍主要指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以及自杀等。
1 灾后特定精神障碍
1.1 急性应激障碍
ASD指的是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2日至4周之内发生的急性精神障碍。ASD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灾后一般症状群、分离性症状群、再体验症状群、焦虑-警觉性增高症状群和回避症状。之前的研究表明,灾难性事件后ASD发生率从3.9%~33%不等;赵国秋。汪永光,王义强,傅素芬,曹日芳,1998;赵国秋,汪永光,王义强,傅素芬,曹日芳,马宁祥等,2008)。去年,我们对“4・28”胶济铁路火车相撞事故伤员和“5・12”汶川地震后灾区群众开展了ASD现场诊断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结果提示,完成ASD现场诊断和干预的“4・28”胶济铁路火车相撞事故伤员22.6人中,年龄最小为6岁,最大为82岁,平均39.49±14.94岁。“4・28”胶济铁路火车相撞事故伤员中ASD发生率为9.73%,伤员中主要以再体验症状群(45.58%~53.10%)、灾后一般症状群(42.48%~53.54%)和焦虑,警觉性增高症状群(22.12%~7.08%)为主(赵国秋,汪永光,王义强,傅素芬,曹日芳,2008)。完成ASD现场诊断和干预的874名“5・12”汶川地震后灾区群众中,年龄最小为7岁,最大为94岁,平均33,54±17.50岁。“5・12”地震后灾区群众ASD发生率为12.59%,灾区群众中最为常见的症状为分别是焦虑,警觉性增高症状群(54.69%~68.76%)、灾后一般症状群(31.69%~7.21%)和闯入症状群(29.41%~35.81%)(赵国秋,汪永光,王义强,傅素芬,曹日芳,马宁祥等,2008)。
两次灾难性事件的结果比较提示,4・28胶济铁路事故的直接受害人群ASD发生率(9.73%),与5・12汶川地震中灾区群众ASD发生率(12.59%)相当。而两次灾难性事件在ASD的五大症状群发生分布上则存有较大差异。5・12汶川地震灾区群众的焦虑―警觉性增高症状高发,这可能与此次地震的特殊类型有关,余震不断是警觉性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4・28胶济铁路火车相撞事故伤员的再体验症状群的高发,可能与伤员直接暴露于惨烈的死亡事故现场有关。这提示灾难事件类型的不同和灾难事件发生时的相关时间、空间因素均可能是ASD各症状群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1.2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是灾难事件发生1月后最为常见的精神障碍,在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神经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体系中,两者在症状标准上具有较大的重叠性。同时两者在病程标准上又作为一组疾病的两个阶段出现,ASD限定于2天至4周内,而PTSD特指符合症状标准达1月以上者。Galea等(2005)回顾了自1980~2003年24年所有的灾难相关PTSD文献,人为灾害事故后受害者PTSD患病率从25%到75%不等,而自然灾害后的相关人群PTSD患病率从5%~60%不等。我们对5・12地震灾区安置点群众的回访结果表明,来自重灾区的安置点灾民PTSD的5月时点患病率为PTSD发生率21.3%,灾区青少年PTSD的5月时点患病率为10.21%。
由于PTSD的高度致残率及病程慢性迁延的特点,因此灾后PTSD的防治已成为各国灾难事件后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认识PTSD的高危因素,则是PTSD防治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我们的结果表明,5・12汶川地震后女性、有亲属伤亡、存在重度财产损失是灾区灾民ASD的高危因素,而少数民族、低年龄、受伤、亲人受伤、家庭财产损失、对余震的担心程度则是青少年PTSD的高危因素。结果提示,灾后减少伤亡、降低灾区群众财产损失,以及给予女性和儿童特别关注,有助于降低灾后ASD和PTSD的发生。
1.3 抑郁症及自杀
抑郁症被认为是灾难事故后的第二位常见精神障碍,抑郁症也是灾难后PTSD的主要共病之一。灾后抑郁症研究仅次于PTSD,36%的灾难相关,ON学研究均对抑郁症做了报道。如同灾后PTSD的患病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文献报道灾后抑郁症的患病率从5.4%到52%不等。然而,可以确定的是灾难性事件作为一个重大的生活事件,增加棚关人群羁患抑郁症的风险。两个研究同时在9・11事件后的第六个月对纽约普通居民进行了电话调查,6月的时点患病率分别为9.4%和12.4%,均显著高于美国普通人群6.6%的抑郁症一年患病率
自杀是灾难事件发生时紧急救援及灾后重建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精神卫生学问题。Krug等(1998)回顾了自1982年到1989年美国377个郡县灾难事件发生后自杀率4年变化情况,结果提示洪涝、飓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后自杀率均高于往年。其中,洪涝灾害发生后人群自杀率四年内较前期显著增加,发生飓风灾害后自杀高风险期主要在灾后的前两年,而地震灾后自杀的高峰期发生在灾后的第一年,地震灾后第一年内自杀率较同期增加了62.9%。Chou,Huang和Lee(2003)报道发生在我国台湾的1999年地震中的受害者自杀发生率是非受害者的1.71倍,地震受灾区域人群自杀发生率是非受灾区域的1.31倍。灾难后自杀问题不仅与灾难中的资源丧失、长期慢性的生计问题、其他躯体健康问题相关,PTSD,抑郁症等灾后特定精神障碍的发生亦是自杀的危险因素之一。NCS的数据提示,PTSD的患者自杀行为发生率是其他个体的6倍,19%的PTSD患者有自杀企图,提示灾难事件加强精神卫生服务对自杀预防的重要性。
2 灾难中的心理危机干预
2.1 PTSD的自愈倾向与灾难中的心理危机干预
灾难事件发生后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内容
之一,便是尽可能降低灾难事件对个体心理的远期影响,降低灾后特定精神障碍的发生率。然而由于个体本身具有的自然康复能力,因此是否及时提供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服务,以及提供何种类型的心理危机干预,是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争论较为激烈的问题之一。
Silver等(2002)的纵向研究发现,9・11恐怖袭击后纽约州之外的个体刨伤后应激症状从2月时的17%很快下降至6月的5.8%。几乎所有的PTSD心理治疗的文献均提示,等待治疗组PTSD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识别灾难中的个体是否自然康复,成为是否及时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服务以及采取何种类型心理危机干预技术的关键。此项研究中同时指出,个体能否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是其创伤后应激症状是否得以自然康复的重要因素。North等(2001)结果也提示,早期的应对策略失能可以预测3年后的FFSD发病率。
另一方面,个体在灾难事故后存在的PTSD中的c类症状(即,回避症状和麻木症状),对预后有着重要的价值。另一项的研究提示,PTSD中c类症状对PTSD的最终诊断具有极高的预测价值,同时c类症状还可以预测其他精神障碍的发生,以及是否存在共病情况和社会功能不良等。灾后存在PTSD的回避症状及麻术症状的个体往往不能很好的利用社会心理支持网络资源、并缺乏正确的应对策略,被认为是其最后结局不良的主要原因
因此,灾难事件发生后能否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和利用社会心理网络资源是病情能否自然康复的关键。
2.2 灾难中的心理危机干预评估
现场心理危机评估是整个心理危机干预的一项重要内容,快速、有效、人性化的心理危机干预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心理危机干预整体的成败。从精神卫生的视角,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评估应着重在于是否能够及时发现PTSD的潜在人群。然而,事实上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公认有效的工具。心理危机三维筛选评估工具应用最为广泛,分别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进行总体评分,但未针对PTSD开展相关筛查。急性应激反应问卷对AS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缺乏有效的区分度。Bryant等(1998)年创制的ASD访谈工具,虽然对于ASD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是不能很好预测PTSD的结果。Bryant等(2000)年使用的ASD自评量表,可以预测PTSD的发生,但又缺乏特异性,有1/3得分在参考评分水平以上的人并没有发生PTSD。评估工具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了ASD本身并不能够准确预测PTSD发生的问题。根据之前的研究结果,PTSD中C类症状同样可以很好预测包括PTSD在内的特定灾后精神障碍的诊断。因此,灾难事件中开展PTSD中C类症状的评估可能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2.3 灾难中的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灾难中的心理危机干预技术主要包括紧急事件晤谈、认知行为治疗、眼动脱敏和信息再加工治疗、精神动力治疗等。
2.3.1 紧急事件晤谈(CISD)
CISD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应用最为广泛,其主要目的是加速灾难中个体的康复过程。CISD之后人们又提出了CISM的概念,将原有的CISD的单一访谈治疗的概念,扩展为多成份的整体干预计划,包括灾前培训、CISD、随访及个案管理等内容。然而CISD早期干预的效果目前存在较大的争议。一项系统综述结果提示,CISD治疗并不能提高其康复进程,甚至会产生进一步的损害让灾难中个体变得更为敏感。导致个体丧失自然康复的机会。有人更是直言,CISD并非是一个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在危机干预时不应该被常规使用。
然而也有人指出CISD作为CISM的一部分在心理危机干预中是积极有效的,之所以前期的研究认为CISD没有效果,甚至产生负面的效果,可能是因为CISD的使用超出了其使用推荐的时间宙,以及CISD的操作人员缺乏足够的培训等原因造成的。目前国内心理危机干预实际工作中CISD亦是开展较为广泛的,CISD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个体的负性情绪反应已成共识。之前的研究结果提示,严格掌握CISD的使用时间窗、CISD干预人员的培训以及是否有着一个整体的紧急事件管理计划(CISM)至关重要。
2.3.2 认知行为治疗(CBT)
认知行为治疗是灾难心理危机干预和灾后PTSD防治中重要的心理治疗技术,认知行为治疗包括了认知重建技术的成份,还包括了暴露治疗和焦虑管理程序的内容,具体在应用时往往更多的是各种技术的整合应用。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均将CBT列为一线的ASD/PTSD防治指南心理危机干预技术。Marks等(1998)对经历不同创伤事件的PTSD患者分别实施了延长暴露、认知重建、延长暴露+认知重建、放松治疗,延长暴露治疗和认知重建治疗均有效。暴露治疗为患者提供了对创伤情景再加工的机会,从而降低了对创伤情景的情绪反应水平。认知重建则主要通过改变灾难中个体的自动负性认知,让个体重新得以获得安全感与成就感。
CBT在灾难后早期危机干预的应用亦有少量报道。Bryant等(1999)报道CBT同时对ASD和慢性PTSD有效,疗效好于支持性心理治疗。然而,到目前为止CBT在早期心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尚缺乏足够研究。
2.3.3 眼动脱敏和信息再加工治疗(EMDR)
EMDR同CBT已经被包括美国心理学会及多个国家和部门列为PTSD防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系统综述的结果均提示,EMDR对FTSD的疗效等同于CBT,而好于其他治疗技术。然而,也有学者对EMDR的提出了质疑,认为EMDR的眼动似乎没有必要,其程序过于复杂,又类似于系统脱敏疗法等,并且对其疗效的稳定性提出了质疑。
到目前为止,EMDR在灾难后早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尚缺乏足够的研究报道。我们之前在“4・28”胶济铁路火车相撞事故伤员的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对诊断为ASD的22名伤员(男性7人,女性15人)开展了EMDR治疗性干预,并进行了干预效果评估。结果提示,EMDR能有效改善4・28胶济铁路事故伤员的惊恐(Z=3.941,p
3 灾难中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的选择
灾难事件的发生往往并发精神障碍的高发,ASD、PTSD、抑郁症、自杀等成为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内容。综述前期的研究,我们谨慎地提出以下思考。
3.1 心理危机干预对象的选择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灾难发生后,特别是重大灾难事故后,波及的相关人群往往非常巨大,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精神卫生资源则相对匮乏。因此。高危人群的确定是心理危机干预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灾难事件发生后能否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和利用社会心理网络资源是病情能否自然康复的关键。因此,确定是否具备正确的应对策略以及是否能够利用社会心理网络资源应成为心理危机干预对象选择的主要内容。
心理干预范文5
【关键词】 良好生活习惯; 支持心理干预; 放松训练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3.049
高血压是最早被确定为心身疾病之一的疾病,常引起动脉、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造成患者死亡。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是预防高血压发生的重要手段。
1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高血压与不良的心理刺激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只有尽快消除这些不良因素,才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1]。
1.1 保持身心安静 (1)避免不良心理刺激。如过怒、过喜、过悲、过分忧伤等。(2)避免能引起血压波动及心脏负荷过重的体力活动、饮食、洗澡等。
1.2 环境心理干预法 使患者尽早适应医院生活,对正规疗程的系统治疗有充分思想准备,并且具有较高的遵医率。
1.3 饮食心理干预法 首先,让患者知道饮食对高血压病治疗的重要影响,建议每天摄入食盐量不能超过6 g,饮酒量和血压水平线性相关,尤其是收缩压,每天饮酒超过50 g乙醇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其次,吸烟即尼古丁刺激引起脑动脉硬化导致血压升高。因此,提醒患者低盐饮食、限酒、禁烟[2]。
1.4 生活要有规律,每天睡眠保证8 h以上。
2 支持心理干预法
支持心理干预法是应用接受、支持、保证三项基本治疗原则和相应方法来消除患者负性情绪状态。
2.1 倾听 倾听是在接纳的基础上,积极地、认真地、关注地听,引导患者全方位表达,诉说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及宣泄情绪,探索解决的方法,实现自我发展与成长,有效解决负性情绪带来的困扰。
2.2 调畅情志 高血压患者中脑力劳动者较体力劳动者患病率高,从事紧张度高的职业,比如高空作业、会计等患病率较高,还有听力问题,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听力敏感性减退者患病率高。因此,建议脑力劳动者适当做体育锻炼。若工作方式、工作环境不容易改变,就改变自己,调节适应能力。同时注意休息,其临床症状可得到一定的改善。据观察,不稳定型高血压与休息关系更密切。
2.3 向患者说明,对高血压要有正确认知 高血压虽是终生疾病,只要树立坚强的信心和意志,消除顾虑,学会放松,不用服降压药也可控制血压,使患者明确目标,树立信心,与医护人员通力合作,保证治疗方案的实施[3]。
3 放松训练法
放松训练是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进而解决紧张焦虑等情绪困扰及身体症状的方法,可提高患者改善症状的速度。要求患者1~2次/d,每次5 min左右。需强调,开始几次的放松训练,并不能使肌肉很快进入深度放松状态,需多次反复地练习,才会有效果。
3.1 呼吸放松――腹式呼吸 一只手放在腹部,另一只手放在胸部,注意先呼气,感觉肺部有足够的空间,再做后面的深呼吸。然后用鼻孔吸气、保持3 s,心理默数1-2-3,停顿1 s,再把气体缓缓地呼出,可以在心中默数1-2-3-4-5。吸气时可以让空气进入腹部,感觉那只放在腹部的手向上推而胸部只是在腹部隆起时跟着微微地隆起,要使呼气的时间比吸气的时间长[4]。
3.2 渐进式放松 以自己最舒服的姿势坐着,让自己最大限度地放松,保持放松状态,握紧右拳,握得越来越紧,在这个过程中想着紧张。右拳继续握紧,然后,感受着右拳、右手、右臂的紧张,开始放松。右手的手指开始放松,体验前后感受的差异,接着让自己更加全面地放松,再重复1次。一般做10个循环[5]。
综上所述,只要改变日常生活习惯,支持心理预防,坚持放松训练等方法,高血压的预防还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
参 考 文 献
[1] 李雯化.王宇中.医学心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176.
[2] 王惠.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0):3358-3359.
[3] 王金萍,王惠玲,王莹.老年高血压的心理护理及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2):3673-3674.
[4]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122.
心理干预范文6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到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68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有效率91.18%;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有效率76.47%。两组在有效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7.58,P
【关键词】心理干预;心力衰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740-02临床上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人体心脏负荷加重和心肌病损以及收缩力的减弱,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1]。而当患者出现心理衰竭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的发生会使患者的身心遭受极大的痛苦,所以在临床护理心力衰竭患者时,不但要根据其病情进行对症治疗,同时护理人员也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其不同的职业经历和文化水平及心理需求等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护理。本文选取2010年11月到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68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1月到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68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所有患者均被本院确诊为心力衰竭,并在本院进行有针对性治疗。其中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50岁,平均年龄(56.9±2.1)岁;病程最长的21岁,最短的1年,平均病程为(6.8±1.6)年。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49岁,平均年龄(55.7±2.3)岁;病程最长的20岁,最短的1年,平均病程为(6.4±1.2)年。两组患者在数量、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1.2.1进行心理干预护理,护理人员要使用真诚的语言和用心的交流[2],疏导患者不良的心理,以正确的心态来对待心力衰竭,对一些固执的患者,在护理中要事事关心、照顾他们,并经常和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顾虑并及时帮助解决,通过沟通让患者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疾病。
1.2.2在进行日常护理时一定要热情、周到、热情、体贴,通过行动使患者感觉如家中温暖,这样可以有效解除患者身体上病痛。因为心力衰竭患者因为病情的折磨,会出现自怜、消沉、自卑等不良心理[3],会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这时护理人员要更加的耐心、热情。例如:患者一旦发脾气,首先要设法使用各种方法将患者的情绪先稳定下来,并保持一个冷静的态度,使用和蔼的语言疏导患者,分散其对疾病痛苦的注意力,要通过心理暗示使患者心理放松,要让患者明白心理烦躁对病情没有好处,只要积极的配合治疗就会恢复健康。
1.2.3对于一些情绪比较紧张,缺乏信心,容易出现抑郁心理的患者,要耐心的讲解病情的相关知识,并进行心理安慰,通过为患者讲解心力衰竭相关的医学知识,使患者更好的了解其病情,并通过一个成功治疗案例的讲解,增强其治疗的信心。
1.2.4对有一些存在心理依赖的患者,要通过沟通使患者明白增加活动量的重要性,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来增强患者在治疗中的主动性。
1.3效果评价标准[4]:①显效: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主要症状全部效果,患者的心功能达到Ⅰ级,或者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②有效: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主要症状有明显好转,患者的心功能改善Ⅰ级以上;③无效: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主要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加重,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没有达到Ⅰ级或者加重。有效率:(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所得计数资料用(%)表示,两组间比较用X2检验,如果P
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有效率91.18%;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有效率76.47%。两组在有效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7.58,P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观察组34例 16例(47.06%)15例(44.12%)3例(8.82%)91.18% 对照组34例 8例(23.53%)18例(52.94%)8例(23.53%)76.47% X2〖6〗7.58 P〖6〗
通过本院的研究,我们发现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变化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受到疾病及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等影响,其心理变化会比较大,所以就要求在对心理衰竭患者常规护理的同时,要充分的运用心理干预护理的方法来辅助护理治疗,所以在护理时一定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才能更好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稳定心力衰竭的病情,提高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综上所述,给予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
[1]蒋丽雅.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11):829-831.
[2]曹婷婷,王晋.心理护理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5):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