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的歌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的歌声范文1
她是这样形容她的“人气”的:“知道我歌的人很多,知道歌名的少一些,知道是我唱的再少一些,知道我长什么样的就更少了。”显然,曲婉婷低估了自己的人气。回到家乡的几日里,她常常在商场和街上被人认出。
在曲婉婷的概念里,音乐人不需要用人气去证明,唯一能够证明的是自己。原创音乐人的道路,走得虽慢,却让人足够心安。在她眼里,明星应该能唱会跳、长得足够漂亮。她想不出自己做明星会什么样。“我当然希望更多人听到我的歌,但如果只能在网上听到,那么一年一张CD,全国巡演只有铁杆粉丝会买我的票,我也OK的。我不想赚多少钱。我只是希望我死了,会有人因为我的歌声记住我。”
小扑:给我们讲一讲,你是怎么走上音乐之路的呢?
曲婉婷:钢琴是我小时候6岁学的,学了3年就放弃了,小朋友,其实就是我啦,如果必须要每天被逼着去完成一件事,就没有当初摸到钢琴时候的好奇心了。其实我爸爸还好,主要就是我妈,到后来我妈非逼着我学。大学其实我是学商科的,当时也不知道学什么,我妈妈觉得学这个出来能找到工作。毕业之后,我就跟我妈妈说,我还是喜欢音乐,我想学一年音乐。我妈妈觉得OK,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给她拿了一个本科毕业证。在那一年里边才正经学怎么录音,怎么用那些软件。后来吉他是自己学的,而且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已经暗地里在一个摇滚乐队唱歌了。
小扑:你觉得你的音乐魅力究竟在哪儿?
曲婉婷:我的旋律和情感表达,可能在北美地区比较少见。我没有高昂的声音,但我喜欢从词和旋律中表达细腻的情感,公司认为我的音乐在旋律方面很新颖,有东方文化的味道在里面。他们最初听了我传在网上的小样,都是我用乐器伴唱的,没有华丽的包装,声音很朴素。
小扑:有人说你的音乐和王若琳的很像,你觉得呢?
其实最开始我不知道王若琳是谁,因为别人说的太多了,我才知道的王若琳。因为我是2000年出的国,我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出的道,但是肯定是在我出国以后。我的粉丝经常在微博上写王若琳、王若琳……还有一个人是蔡健雅。所以我才找来听的,我觉得他们两个都是很厉害的音乐人。但是我感觉,我们俩还是有很多的不一样,可能在某些音域上有些像吧,可是在副歌部分那个时候我的摇滚部分就出来了。我个人还挺希望和王若琳合作的,可以不露脸然后让大家猜那一句是谁唱的,应该会挺有意思的。
小扑:因为网络大家认识并喜欢上了你,那么这是唱片公司的策划吗?
曲婉婷:正式签我的是加拿大的公司,他们对中国市场的推广也不是很了解,不过他们在音乐上很专业。具体地说,比如国内的这些网站,他们想在上面写点儿什么,不行,因为他们都是外国人,都不会中文。现在能看到的这些页面都是我自己在打理,而且我觉得这是对我自己一个很大的锻炼。公司的其他同事都比较忙,还有别的音乐人要照顾,而且我不能说签完公司之后就马上发片,但是等待的这段时间我并不想浪费,就自己做了。他们签我也有这个原因,因为我还是比较独立的。
小扑:你出国这么多年,你怎样看待出国的利与弊?时隔多年回国,你的感受是什么?
曲婉婷:一些年轻人出国时,有时会带着父母一起出去,或者就跟一起出国的朋友聚在一起,实际上这是不利于他们成长的。既然出去了,就应该尽快融入到他们的社会中,去了解他们的文化、他们的思维,我就是这么做的。可能这也是我英语说得比较地道,并且能够很快使用英语创作的原因吧。每次回国,我都会买很多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比如上一次到上海,我就买了扇子、香炉、玉坠等等,用它们布置我在温哥华的家,一看到它们,我就觉得很温馨。所以我常想,如今为了事业上的追求,我要往世界各地跑,但最后,我还是会回到国内,毕竟这才是我的家,也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我的歌声范文2
天生歌姬执着音乐梦
曲婉婷说自己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歌手,在她温哥华的家中摆满了各种乐器,可以让她随时创作、随时唱歌。曲婉婷似乎对音乐有着天生的敏感度,听过的歌曲旋律可以过耳不忘。两三岁的时候,电视台正在热播《便衣警察》,每次小婉婷睡醒还没睁开眼睛就会先哼唱“几度风雨几度春秋……”然后家里人都知道她醒了。曲婉婷6岁开始学钢琴,也为她日后走上原创音乐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16岁,曲婉婷只身前往加拿大念商科,但她的最大兴趣却是玩音乐。“我小就喜欢唱歌,但是家里反对,加上身边没有人从事这个行业,我对未知的东西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到国外读书,强烈的孤独感让曲婉婷开始怀疑自己,和男友分手、被学校劝退,各种不顺利也接踵而来。“那段时间特别抑郁和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应该说是音乐拯救了我。”
虽然下定决心要把音乐当作主业,但曲婉婷依然遭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她曾在电话中哭着对母亲唱了一首为她创作的英文歌《shell》,但母亲听完后还是要她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因为互相抱怨对方的不理解,曲婉婷和母亲曾一度冷战三年。“最后还是我写了一封信和解,现在啊,我是她最大的骄傲。”
2005年,曲婉婷开始尝试自己写歌,把内心深处最坦白的感受通过歌词、旋律表达出来,质朴而诚挚的歌声打动了很多外国朋友,这让曲婉婷很受鼓舞。随后,她和几个朋友组成了一只名叫“The Wanting Band”的摇滚乐队,但在演出时观众反映并不强烈,曲婉婷也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摇滚风格,不久后,她自动解散了乐队,开始独自打拼。因为常在当地演出,时间长了大家也知道了曲婉婷——一个“会唱歌的中国女孩”。
曲婉婷的吉他是自学的,虽然自己创作的旋律弹一遍就能记住,但因为不会写谱,没法给合作的人曲谱,限制了自己的音乐发展,于是她下决心一定要系统地学习乐理知识。为了挣学音乐的学费和买CD的钱,曲婉婷足足当了两年的“清洁工”:每周日去一个富人家打扫收拾家庭party过后的“残局”。虽然很累,但曲婉婷并不觉得苦,至今回想起来依然心存感恩。也正是这样的磨练,使得乐观的曲婉婷能够一步一步,扎实地迈向自己的音乐梦想之路
并非一夜成名
尽管曲婉婷因电影《志明与春娇》在国内快速走红,但她认为自己并非一夜成名。事实上,早在国内大多数观众熟知曲婉婷之前,她的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曲婉婷坦言自己的第一批粉丝来自人人网,“我特别喜欢人人网,它是我在内地宣传音乐的重要平台,最初的一批粉丝都是通过人人网认识的。”在加拿大温哥华留学期间,人人网便是曲婉婷与国内朋友联系的主要途径之一。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和朋友一起翻唱经典歌曲《千年等一回》,其视频被传到人人网上,独特的重新演绎立刻吸引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之后曲婉婷自弹自唱的原创歌曲《Drenched》也被喜爱她的歌迷疯狂转发,纯净的嗓音和优美的旋律让这首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正是由于这首歌,让彭浩翔导演发现了这个嗓音独特的东北女孩,并选中《我的歌声里》作为电影《志明与春娇》的主题曲,也打开了曲婉婷音乐人生中的另一扇大门。
曲婉婷音乐旅途上的第一次大转折,应该是遇到了加拿大顶级音乐公司Nettwerk的CEO——Terry。艾薇儿、莎拉·克劳克兰、蒂朵等许多国际知名的歌手和音乐人,都是这家公司打造出来的。当曲婉婷主动跑到Terry面前介绍自己和自己的音乐时,她一点都没怯场。Terry在听过歌曲之后十分喜欢,不仅旋律和歌词都很打动人,且唱得很好,还兼擅创作中英文歌曲,于是,曲婉婷成为了Nettwerk音乐公司签约的第一位华人创作型歌手。有了专业的指导,曲婉婷在创作上更是游刃有余。2009年,曲婉婷创作的《Everything In The World》、《Life is Like a Song》、《jar of love》以及中文歌《我的歌声里》被奔驰公司选中,和其他歌手的歌放到一张CD上,在世界各地播放。如今,在奔驰的车里、网站,各种汽车报刊杂志的随赠CD中,都可以听到曲婉婷的歌曲。
“我是一个原创音乐人”
2012年4月24日,曲婉婷的首张个人原创专辑《Everything In The World》在加拿大、美国发行。7月5日,环球音乐将专辑《Everything In the World》以中文名《我的歌声里》引进亚洲,使曲婉婷成为唯一一位同一张唱片跨三家国际公司发行的艺人。
新专辑中收录了9首英文和6首中文原创歌曲,在被问到怎么决定用中文还是英文写一首歌时,曲婉婷说:“如果我的经历是在中国或者是与一个中国人有关,那这首歌十有八九会是中文的;而如果我的经历是与一个英国人或者英语文化有关,那这首歌就会是英文歌。”对于同时创作中、英文歌曲,曲婉婷都游刃有余,顺其自然,完全看创作时候的情境和感觉,两者不会出现打架的状况,但她也坦言更擅长英文创作,因为英文可以直接表达一些东西,用中文的话还要考虑音调的问题,英文更好写也更好唱。
曲婉婷直言,她更喜欢被称为原创音乐人。“我不觉得我唱歌有多么牛,我就是比较有特色一点。我想让大家记住,我是一个原创音乐人,我唱的这些歌曲都是我自己作词作曲的。” 曲婉婷花了三天时间写完《我的歌声里》,最终因电影《志明与春娇》被大家传唱。虽然写歌的时候没想过有走红的一天,但曲婉婷相信自己的音乐能打动人,“我能理解这么火,但是写的时候并没有想过。我只是把内心的感受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来,真实的经历自然能引起共鸣,听的人在歌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我的歌声范文3
休闲的日子,我去柳林理发,当我坐在发位上,一曲曲动听的歌从远处传来,令我陶醉,我似乎有点困意。
渐渐,这歌声似乎近了。王力宏带有西哈风味的《心中的日月》、《流泪的手心》,激情、跳跃、很有活力;蒋大为高亢、悠扬,富有欢快节奏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老乡》让人如痴如醉;阎维文的快节奏的《小白杨》、《牧歌》让人感受到山西的乡风淳厚;赵本山的《刘老根》打造了气息很浓的东北风味……这时,我真的佩服这混杂专辑的出版商。
歌声更近了,突然理发店老板让他的徒弟拿着一元钱出去了,这时我强扭过头,只见街中一个半身的中年男子,坐在一个大约0.5平方的木板上,木板下面靠四个小型轴承支撑着来回行走;他的前面是一个雷同大的木板,上面放着一个音响。他右手拿着麦克风,左手戴着手套,支撑着身体和音响的走动。刚才我听到的歌声,就是从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木板上传来的。我看到这一幕,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泪水。
我的歌声范文4
芝加哥的观众们非常欣赏她在《阿依达》中的演唱,而她演绎的《游吟诗人》中的莱奥诺拉开启了1987 至1988 年的演出季。1 9 8 5 年, 辛托芙为P B S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美国公共电视网)录制了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这是她演唱的另一个主要角色。在此期间,我有幸对她进行了一次访谈,她会说一点儿英语,同时也感谢芝加哥抒情歌剧院的行政人员乌苏拉艾格斯从旁协助翻译。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下午布鲁斯 杜非( 下文简称布):说说你演唱莫扎特的作品的秘诀吧!安娜托慕娃- 辛托芙(下文简称辛):没有什么秘诀,一切都是源于对莫扎特的喜爱,而且他的作品也非常适合我演唱。
在我开始着手演唱莫扎特的作品之前,只需要花费一点点时间做准备。我在巴伐利亚的学校里学习过莫扎特的歌剧,毕业之后,我几乎是立刻就在德国开始从事歌剧演唱了。四年后,我就接受了演唱唐娜安娜这个角色的提议,然后是伯爵夫人和斐尔迪利吉。我很自豪可以和指挥家卡尔伯姆合作,在指挥大师卡拉扬的家乡萨尔茨堡演唱唐娜安娜这个角色,这两位指挥家都引导我用正确的方式去演唱莫扎特的作品。杜:您所说的演唱莫扎特作品的正确方式是什么?辛:首先,你必须发自内心地喜爱莫扎特的音乐,才有可能灵活地诠释他的音乐。这就要求演唱者的声音必须有乐器般的柔韧性,我同时还是一个钢琴家,这对我诠释莫扎特的音乐也有很大的帮助。我非常熟悉和喜欢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也要感谢卡拉扬和伯姆,让我有勇气去演唱莫扎特的作品,并且是用人的声音演唱而不只是像乐器一样演奏。
在演唱莫扎特的作品时,我很明显地表现出了很多内心的感受,而且还有很多细微的差别。从演唱的角度来看,能够呈现出器乐性的一面是非常好的,但是必须赋予它一个人的灵魂,不仅要有清晰的演唱,还要有你自己的诠释,有个性和灵魂。杜:莫扎特比其他作曲家更懂得人类的声音吗?辛:众所周知,莫扎特的作品是人类声音最好的灵药。我很肯定他知道自己在创作什么,这是显而易见的。杜:今天,我们正是缺少那些懂得人类声音的作曲家?辛:你应该先去了解人的声音可以做到的是什么,也应该知道唱歌的乐趣是什么,这样声音就会更有表现力。
即使这是一个悲剧,也要用一种愉快的感觉来演唱。理查施特劳斯之后,出现了现代音乐。但是,你不要忘了,施特劳斯最喜欢的作曲家是莫扎特,最喜欢的歌剧是《女人心》。如果一个作曲家可以唤醒你内心的感受,而且你可以通过自己的演绎把它表现出来,这是很重要的。我想,这就是莫扎特在施特劳斯的创作中所起到的作用,他给予了施特劳斯创作的理念。人们都知道,当你演唱瓦格纳作品的时候,必须大声尖叫和呼喊,但这并不是瓦格纳的初衷。大声演唱,只是你感受到的一部分,瓦格纳的歌剧都有一定的长度,需要演唱者具有耐力,其中也有很多抒情的音乐和般的音乐。杜:瓦格纳一直被指责为声音的破坏者,您觉得呢?辛:这是不正确的。瓦格纳写了一些很美妙的声乐作品,是不需要大声喊叫的!他的音乐背后有深刻的思想,你必须去真正感受它,每个演唱瓦格纳作品的人都必须知道这一点,并且把它诠释出来。演唱瓦格纳的作品是没有危险的,问题在于歌者是否了解瓦格纳的创作。辛:我觉得人声就是一种乐器,它通过每个人的个性来诠释音乐作品。我不是在舞台上表现辛托芙本人,而是要在舞台上诠释我饰演的角色,把作曲家赋予角色的内涵表现出来,传递给观众。我不觉得自己的歌声是一种工具,但整部作品是一个艺术品,而且是必须用歌声去诠释的艺术品。在贝多芬的创作中,人类的声音是作为一种工具存在的。瓦格纳的每部歌剧都是一个完整的圆,合唱团、乐团和独奏家都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不相信他真的想把声音作为一种乐器。作为歌者,在学习美声唱法时演唱瓦格纳的作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演唱施特劳斯作品的话,可能会有点儿难度杜:瓦格纳从意大利学派那里学到了什么?辛:《黎恩济》是一部百分之百的意大利歌剧,而《罗恩格林》并不是一部意大利歌剧,但它的旋律却像是一部意大利歌剧。很显然,瓦格纳在创作这些歌剧的时候受到了意大利歌剧的启发。我们都知道,威尔第早期的《弄臣》和晚期的《奥赛罗》是没有关系的。
瓦格纳也是如此,他的《女武神》和《纽伦堡的名歌手》是完全不同于《黎恩济》的歌剧作品。我最喜欢的瓦格纳的歌剧是《唐豪瑟》,不论是从情感上,还是思想上,这都是一部完整的歌剧。歌剧中非常人性化的主题,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新颖的。杜:因为瓦格纳的歌剧都是他自己编写剧本,所以才会更统一?辛:这是一个品位的问题。我非常喜欢他的剧本,因为剧本里有他自己的情感、感受和他的思想,每一句台词的每一个音节都是为了适合剧情而创作的;音乐中的每一次停顿,都象征着一个叹息或一次思考。瓦格纳写的大部分故事都有象征的意义,这对许多人来说似乎有点抽象,但我非常相信歌剧中发生的故事,它们诠释了许多神秘的思想。虽然有时候很难理解,但他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创造者。杜:这些神秘的思想是瓦格纳的,还是全人类的?辛:它们是全人类的。当我学习演唱埃尔莎这个角色的时候,我才开始有自己的理解,但是当我真正思考它的时候,却几乎得到了相反的答案。埃尔莎想要变好,但当你阅读她的台词,却领会不到任何这方面的信息,这个角色的性格似乎比奥特鲁德还要糟糕。因此,你必须在舞台表演时非常自然地将这种感觉诠释出来。就像在生活中,你想变好,但这不是一句话就能做到的,你的内心想法只有自己知道,这种情况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杜:埃尔莎和奥特鲁德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吗?辛:是的。她们都是女人,她们有同样的表现方式,但她们的本质是非常不同的。
随之而来的,就是个人的优势和缺陷的问题了。埃尔莎基本上是软弱的,所以她被同化。瓦格纳显然是想让埃尔莎成为他理想中的女人,但她并不是完美的,埃尔莎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女人。杜:所以,即使埃尔莎没有问那个致命的问题,她和罗恩格林也不会幸福?辛:我不这么认为。对埃尔莎来说,罗恩格林来自另一个世界,他的社会地位太高了。即使她今天没有问到这个问题,她也会在另一天问到;即使她没有犯这个错误,也会犯另一个错误。为什么伊丽莎白在《唐豪瑟》中是最好的代表,原因就在于一个女人能在最后选择原谅和忘记。__杜:埃尔莎和伊丽莎白之间有联系吗?辛:是的,那就是信仰。在我看来,伊丽莎白是要强的女人,你需要一个坚强的女人来与奥特鲁德进行对比,但瓦格纳在故事中给我们提供的却是埃尔莎的软弱。杜:卡拉扬对作品的处理是比较统一的,是因为他既是制作人又是指挥吗?辛:似乎有一些东西在卡拉扬的作品里存在,在瓦格纳的作品里也存在着。一方面,当你具有了相当高的水准的时候,你会很难从另一个人的想法或思想中抽身回来。另一方面,他对音乐的感受是如此强烈,他总是站在指挥台上,希望感受到自己就是个完整的群体。他演出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非常传统的音乐作品,他的个性非常接近于音乐所要表达的东西。杜:其他制作人的非常规作品会是一种错误吗?辛:这不是错误,是你如何理解非常规作品的问题,我不喜欢守旧、乏味的作品。在现代作品中,制作人认同作曲家的想法是好的。而我不喜欢的是,你只注意到制作人,并且从他的角度来解释每一件事,这样做只是为了使自己更为引人注目,而往往忽略作曲家的想法。所以,我宁愿有更多传统的东西,只要它遵循的是作品最初的思想。杜:你能让最初的思想延伸多远?辛: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作为角色的演绎者,我必须赞同这个角色应该就是这样的,只要它在这个框架内就可以了。我不喜欢把一部作品放置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时间段和场景里,如果在作曲家活着的时候把它做一些移动,我可以接受。但如果在《阿依达》中使用波西米亚风格的演出服,或者把《命运之力》的场景从修道院搬到一个收容所里,我是不能接受的。杜:在一些新上演的瓦格纳的作品中,你在舞台上看到了瓦格纳的身影?辛:如果做得好,是可以的,但只有《唐豪瑟》才真正适合他。杜:另外,瓦格纳巧妙地运用了让人物沉默的情节?辛:我必须看到整个概念,它可以使作品的思想完整。
当然,这取决于如何去做。我相信,仅仅是促进制作人的重要性和荣耀的事情,都是不可以接受的。任何一部歌剧都可以用成千上万种方式来诠释,这是艺术的伟大之处。但最重要的是,你必须知道作曲家的精髓是什么,所有的一切都应该为这个精髓服务。杜:瓦格纳是伟大的吗?辛:当然。所有的著名作曲家都是伟大的,但你不能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伟大的方式。杜:是否有一些标准的歌剧是不伟大的?辛:有很多。不是所有的一切都是绝对伟大的,如果进行比较的话,就有伟大和平庸之别了。即使是伟大的作曲家,在创作出了一些伟大作品的同时,也会有一些普通的作品。一些制作人和某些作曲家是一样优秀的,就像歌手和指挥。有一些作品,是在一个伟大的时刻被创作出来的。杜:你喜欢录音吗?辛:当录制唱片的时候,我感觉很糟糕。我不喜欢麦克风,它们令我厌烦,但我从卡拉扬那里学会了与所有的技术保持距离。特别__是在录制《玫瑰骑士》期间,录音室的气氛就像是在进行一次常规的表演。
我认为,在录音过程中,创造出为作品服务的氛围是最重要的。你不能只是说:现在我们必须录制这部作品,我必须展示出我最好的声音。我更喜欢录制我在舞台上演唱过的作品,这样我就可以在录音时诠释正确的感觉了。制作《唐璜》的录音时,我体会到了一种纯粹的快乐。杜:歌剧属于电视吗?辛:从观众的角度来看,舞台下的感受和你从电视上看到的,没有什么可比性。但电视的出现,对于世界上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它可以让你体验到一些东西,否则很多东西你可能一生都不会有所体验。我是卡拉斯的忠实粉丝,因为她一直有精彩的文献记录。杜:要享受还是要学习?辛:两者都需要。我从来都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我必须从学习中得到享受。杜:欧洲和美洲的观众有何不同?辛: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是有一定差异的,每个歌手都得学会调整。我发现美国观众是值得称赞的,他们都很坦诚,对任何事都能做出自然的反应,这是美好的。我注意到,在过去的几年里,观众们已经变得更加称职了,他们不仅期待有巨大影响的演出,他们还想参与舞台上的表演,甚至有更多期待。他们想被关注,这不仅仅是热情,任何在舞台上的人都会意识到,他们只是想要感受到更多。杜:是观众期望太多吗?辛:没有超过他们所应该得到的!观众的期待总是合理的,但有很大一部分观众更侧重于名气。
我的歌声范文5
阎维文老师出生于山西省平遥县。13岁进入山西省歌舞团,15岁参军入伍。这个如今以歌唱为终生事业的歌唱家,最初的艺术生涯却有九年是在舞蹈里度过的。当他找到歌唱的艺术方位后,便开始调整自己,并且执著地走下去。他拜魏金荣、金铁林、程志等名家为师,成功地把民族唱法和西洋唱法糅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他那纯正透亮的音色、宽广如海的音域、流畅如泉的声音、淳朴真挚的情感,征服了亿万观众。他为《末代皇帝》、《海灯法师》、《战将》等四十多部电视连续剧、电视音乐片、录制了主题歌和插曲。中国唱片公司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汕头的音像出版社分别为他制作了《两地书,母子情》、《峨嵋酒家》、《说句心里话》、《东北民歌专辑》、《西域情歌》、《黄土情歌》、《黑土情歌》、《红土情歌》等个人独唱专辑。他的山西民歌《牧歌》,让人听来土味十足、乡风淳厚;而《汾河水哗哗啦啦》、《人说山西好风光》等,又把民歌风味与时代精神融汇得恰到好处;陕西民歌《赶牲灵》,风格的《高原春光》、川味浓厚的《峨嵋酒家》,都把各类民歌的演唱技巧推向了极致。
阎维文老师唱响了数十首歌曲,像《小白杨》、《说句心里话》、《峨眉酒家》、《一二三四歌》、《母亲》、《我把太阳迎进祖国》、《人间第一情》、《父母恩情》、《红叶寄情》、《永恒的承诺》、《洒向人间都是爱》、《阳光路上》、《手拉手》等。尤其是:《小白杨》、《说句心里话》、《一二三四歌》、《母亲》这四首歌在部队里,几乎和五、六十年代的《我的祖国》、《南泥湾》等一样,到了人人会唱、人人爱唱的境地。他的歌曲之所以受部队军人和老百姓的欢迎,除了作词、作曲的功劳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歌曲是由阎维文老师唱出来的,并持之以恒地把这些歌通过电视、广播、晚会等各种传媒手段传到了广大观众和干部战士的心里去。他以他独特的、具有艺术魅力的演唱倾倒了许多观众。许多演唱者在演唱这些歌时,从声音到吐字咬文、动作表演都极力模仿阎维文老师,这说明他的演唱已被广大观众认可。在加拿大演出时,当地一位声乐教授看后,禁不住对东方国度的歌手所表现出来的演唱水平发出惊叹:“没想到中国民歌歌手有这么好的功底,有这么好的气息和共鸣。”
阎维文老师对我国的民族声乐事业有着很大的抱负,他曾说:“民族音乐在我国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时代是发展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必须与时俱进。我永远不抛弃民族的东西,始终把根扎在故土上,要为民族声乐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阎维文老师是中国民族男高音的一个里程碑,他是中国民族男高音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典范和舵手,他把中国民族男高音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和时代!
第一,在歌唱技法上,他是中西方声乐技法的集大成者,他成功地融合了西方声乐技术与中国特有的民族声乐技巧,在科学的基础上,使两者达到前所未有的统一,从而回答了一直存在争议的民族男高音应该怎么唱?应该是什么样的声音?等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奠定了他个人唱法的崇高地位。在最新的专辑中,他把声乐技巧演绎的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第二,在咬字吐字上,他堪称民族男高音的活标准,他真正做到了咬字吐字的统一,不论是哪个音区,哪个汉字,无不字正腔圆、圆润自如。
第三,在情感和风格处理上,在演绎创作歌曲上,他深情内敛、收放自如;在演绎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时,又惟妙惟肖、风情万种。
第四,在舞台表演上,他高贵潇洒不失朴实亲切,大气磅礴不失深情细腻,举手投足尽显大家风范,表演与作品表达丝丝入扣、相得益彰。
第五,在个人形象上,他成熟稳健、平易近人,又体现出军人的阳刚正气、铁骨柔肠,他也像普通人那样爱护自己的家庭,亲人。多年来,他作为著名的歌唱家,没有骄傲自满,没有负面新闻,他与夫人的感人故事已成为一段佳话。
就民族唱法而言,阎维文老师是总政歌舞团乃至全军的“男一号”,但凡重要的演出,他都是台柱子。谈到一个人的艺术,往往和他的人分不开,所谓“听其声观其人”。阎维文老师有今天的成就是和他一生的成长分不开的。
阎维文老师的爷爷在解放前是个手工业者,克勤克俭,开了个小作坊,雇了几个伙计,解放后就被划为资本家;而父亲在解放前夕为了逃避抓壮丁,花钱买了个员的身份。这样的出生,在那个“唯成分”的年代里是受歧视的,在他就学的太原矿山机械厂子弟小学里,一开始他就被排除在少先队的组织之外。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歧视”养成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那就是:执着、倔强、不服输。
唱歌不仅要有好的嗓子,更要有情,阎维文老师的歌就有情。歌曲《母亲》,许多歌手都唱过,但听来听去,只有阎维文老师的原唱最有情。
民族唱法向来以歌颂赞美祖国、亲情、友情为主要内容,唱法也是细腻大气,这首《母亲》亦无例外。首先是歌词没有华丽的辞藻,沿袭了赞美母亲的用词朴实的风格,用一些很能体现母爱的细节娓娓道来,让每个人都会想起亲切的母亲的形象,而阎维文大气细腻的唱功,把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表达得更是淋漓尽致,可以让很多人感动的潸然泪下,在这个亲情都变得有些冷漠的社会,我们需要这样的作品来唤醒我们内心的善良和感激,让我们关爱回报自己的母亲和所有的母亲。
近年,阎维文老师出了一张集萃山西经典民歌的专辑《黄土情歌》,作为一名从山西走出去的歌唱家,他会对民歌,尤其是家乡的民歌进行怎样的诠释?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对阎维文老师来说,做这个民歌系列有几个动力:一是作为一个男高音歌唱家来说,现在无论在演唱方法、经验、社会阅历都是最成熟、最好的时期,他希望能在这个最好的时期把自己最好的、最钟情的东西留下。二是他在世界各地演出时,常常觉得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并没有进入其他国家的主流,来看演出的更多的是华人、华侨、留学生和驻外机构人员。为什么我们民族这么好的东西却没有多少人知道?他认为是因为缺少一个能被大家接受的好的载体,民族要成为世界的需要一个中间载体。譬如意大利民歌没有帕瓦罗蒂、多明戈这样世界级的歌唱家去唱,就不会像今天这样流传到世界各地。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阎维文老师常常感到时间的压力。他说:“《黄土情歌》这张专辑用了很多的时间,但仍然想如果再年轻十岁,会用更多的时间去打磨,做到更好。对中国民歌来说,已经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传承到我们这代人身上,应该留下我们这代人对民歌的理解痕迹。”也因此,他更感到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他希望我们的民歌能得到更多人的了解、认可和社会的支持。阎维文有一个座右铭:“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应该有关注和引导观众和听众的义务,而绝对没有迎合的权利。”他现在所做的就是引导大家去关注民歌,爱上民歌。
我的歌声范文6
我在这里教了二三十年书,没人不认识我,你爸认识我有什么稀奇?想扯关系让我放你走,没门。我不理会,他又说:“嘿,我爸认识你。”
“你爸是谁?”
“我爸叫,也是你学生。”
原来是的儿子,瞧这,给儿子取名李小强,父子像双胞胎。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李小强和当年的一模一样,不想学习,上课打闹。
是88届的,实在学不进,初中没读完,退学做小买卖了。先卖西瓜,接着卖鱼,再接着卖羊肉串……现在开火锅店,就在堤角街口。
他的火锅店不叫火锅店,叫火锅城,全称为“大强牛骨头风味第一家连锁火锅城”,有点拗口不是?门面有点大,生意不错。听说他在火锅里放什么东西让人吃了上瘾,不知是真是假?要是真的能不被查处,不可信。八成是生意好使人眼红,造谣中伤。
“你爸在家里管不管你?”
“管,辅导我学习。”
“辅导你什么?”
“英语。”
我忍住笑,天晓得你爸能辅导英语。
“还辅导什么?”
“钢琴,我爸给我买好大好大的钢琴!”
越发玄了。
“你爸会弹钢琴?”
“会,他会两个手弹,弹《东方红》。”
有此名师指导,你不愁成不了钢琴家。
“你会弹了吗?”
“会!”小家伙用黑乎乎的粗短手指,在桌子上乌龟爬似的弹起来,“多、来、米、发、索、拉、稀——你拉稀!”
“呃!怎么这么说话?”
这家伙真皮,比更上层楼。
“我爸说他要来看你,等买了茅台就来。”
果然,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拎着两瓶茅台酒,带着儿子来了。身穿灰西服,脖子上松松垮垮套着条红领带;脚蹬白球鞋,右耳根上夹着支香烟……具有先富起来的特色。难得他如此重视教育,儿子刚入学几天,便与老师取得联系。也并不因为富而瞧不起知识,实在可贵,这是为人父的一大提高。
他将两瓶酒搁在茶几上,说:“这是专门托人从可靠商店买的,绝对是真货,老师尽管放心大胆喝。”
礼太重,我问:“这酒多少钱一瓶?”
“不能说,说了会吓坏老师。”
“是作为学生送,还是作为家长送?”
“学生送,感谢老师栽培。”
我和他都笑起来,他当年办公室没少站,检讨没少写,“栽培”的结果是干脆不读了。栽培谈不上,至少没栽培好。不过要是栽培好了,坐办公室了,我这老师未必有国酒喝。这便是哪个歌里所唱:这世界有些事,越想越糊涂,越说越不清楚……
我和老伴正在吃饭,望着桌上的饭菜问:“老师你把钱留着干什么?”
“我儿子上大学,哪还有钱留着。”
转向儿子说:“上大学,听见没有?”
父子俩坐到墙边木沙发上,等我吃饭。老伴起身要倒水,不让。老伴想了想,抓出一把爆米花给李小强。李小强的上衣口袋里,露出半截两指宽的德芙巧克力,他不稀罕你的爆米花。教育儿子:“谢谢奶奶!”
李小强竟站起来谢,令人耳目一新,摊开双手接过爆米花。
我匆匆吃完饭,挪凳子坐到父子对面。老伴也吃完,收拾碗筷。取下耳根上的香烟叼嘴里,掏出打火机点燃,大放毒雾,老伴暗暗皱眉。知道我不抽烟,没客套。他告诉我班上同学情况:某某某发了、某某某亏了、某某某进去了、某某某出来了……这都是和他一样不想学习的,与他保持联系的也是这些人。
我说:“都说现在干什么都难,我看你的火锅店生意不错。”
悠悠喷着烟说:“这要看干什么,民以食为天,餐饮业市场广阔。也要看什么人干,同样干餐饮,有人赚钱如割草,有人三天没裤子穿。”
割草即大把大把抓,他自然属于割草一类。
“你的火锅店每天营业额多少?利润多少?”
“这也不能说,说了也会吓坏老师。”
瞧我教的学生,什么都会吓坏我,能教出这样的学生也不易。
“你是能干的,打拼出来了。”
“就是这小家伙不想学习,蛮伤脑筋。”
这话出自这家长之口,十分新鲜。说今晚来一是探望老师,二是了解儿子在校情况。我本想说不消了解,你当年怎样他怎样,但我还是像对其他家长一样,介绍贵子弟在校表现。不过我要李小强先说,免得我告状。说:“爷爷叫你说,你说吧。”
李小强低下头,小声说:“上课讲话。”
问:“还有呢?”
“撩别人玩。”
“还有呢?”
还没等孩子回答,已一巴掌扇过去。如此耐心,令人惊讶。也不想想自己当年怎样,现在却拿威风教训儿子。我起身制止,反对这种粗暴行为。正在抹桌子的老伴也说:“孩子还小,不要急,慢慢来。”
李小强嘴巴一扁一扁,泪汪汪的。牙还痒痒,手还痒痒,说:“钢琴也不好好练,一首《东方红》弹半年,还只一个手弹!”
我问:“你的钢琴多少钱买的?”
“3万多,珠江牌。”
“你怎么想到买钢琴?”
“还不是想让他受点艺术熏陶。”
品位越来越高,也凑钢琴热,可糟蹋了这架钢琴。我说:“你不能教他弹钢琴,得请钢琴老师。”
“我会弹,‘’中我偷弹学校风琴,会弹好几个歌。”
“开始不能弹歌,要弹练习曲。”
“练习曲?”
钢琴老师不懂什么是练习曲。
“就是专门为练琴而写的曲子,先弹拜尔,再弹车尔尼……”
跟他讲这些不是开玩笑嘛,我切换话题:“儿子将来接你班,会不会弹钢琴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