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人生格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人生格言范文1
1、享受人文的课堂,享受动感的课堂,享受智慧的课堂。
2、欣赏别人的优点,善待别人的缺点,尊重别人的隐私,快乐自己的人生。
3、道而弗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4、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茫。
5、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
6、良好的师德风范必须“心中有学生”“有学生立场”。
7、勤勤恳恳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8、扬黄牛精神,做平凡工作。
9、教师是天底下最为特殊的职业,今日的师德水准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
10、爱岗、敬业、肯于奉献是职业道德观的三个层位,爱岗是敬业、奉献的根本。
11、“教师”应该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本领。
12、培养人,就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
13、亲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道。
14、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努力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15、人生的目标在于不断追求,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16、教师必须非常谨慎,必须对他的所作所为负完全责任。
17、一名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须是一个因材施教,公正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的教师。
18、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19、教师如果对学生没有热情,决不能成为好教师。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是一种带有严格要求的爱。
20、一个教师必须对祖国优秀文化和语言文字深深地热爱否则就站不进去,不可能获得真知。
21、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谈十年书。
22、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23、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就是把一棵棵幼苗培育成参天大树,就是为人类的未来培养人才。
24、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路人似的朋友,是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
25、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
26、我愿做人梯让年秦人踏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高峰。
27、师德最朴素的认识就是“要对学生充满爱心”。
28、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9、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30、人应该永远拥有两样东西,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希望之灯;一扇长开的窗——接纳之窗。
31、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32、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33、习于智长,优与心成。
34、师德最重要的是用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心中沐浴阳光。
35、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艺术修养越高,智力发展越好,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也越深刻。
36、教育贵在一个“及”字,重在一个“小”字,即使天天从小事抓起。
37、教师就是要敬业爱生。
38、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39、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不光是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怎样做人。
40、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41、教师若不能取得他的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和爱戴,那么最好让他离开教育岗位。
教师人生格言范文2
1.1充分重视实验教学
第一次实验课往往是整个实验课的关键,教师授课时需严格要求,注意引导学生,调动其积极性,同时强调实验课考试,引起学生重视。考试分虫卵考试和期末标本总考试。蠕虫部分学习结束时进行虫卵考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从混合虫卵片中辨认5-6种不同的蠕虫虫卵。课程结束进行期末标本总考试,内容为常见寄生虫大体和玻片标本,通常选择特征明显的标本作为考试标本。目前理论课为26学时,实验课为14学时,分别占总学时的65%和35%,而两次标本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基本与课时比例相符合。实验教学成绩比重大,使学生能够充分重视,改变其重理论轻实践的想法,促进实验课的教学。
1.2采用先进教学手段
人体寄生虫学作为形态学科,实验课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认识常见寄生虫形态。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先进教学手段,已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它可直接将大量的寄生虫形态及病理图片展示给学生,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信息量大,使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尽可能多的内容。然而,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课件力求简洁,图片清晰,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近年来数码显微互动系统逐渐用于形态学实验室,并显示出其独特优势。
我校于2009年建立了数码显微互动形态实验室,授课过程中可随时通过电脑将显微镜下标本投放至大屏幕上展示给全体学生,使学生更直观地对显微镜下标本与教学图片进行比较,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解疑,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如观察混合虫卵标本时,学生刚开始往往难以辨别不同虫卵及区分非寄生虫结构,教师将标本置于显微镜上,把观察到的不同虫卵形态通过电脑屏幕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整个标本有更形象的认识,在独立观察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我室将所有典型寄生虫标本进行整体扫描,制作成图片库,并在每个实验室安装相应浏览器,学生可随时观察。
2优化教学内容
2.1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由原来8次实验课、每次3学时,压缩为7次课、每次2学时,总学时减少了42%。为了解决教学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主要采取了三种措施。一是实验课中力求做到精讲多练。实验课讲授不是理论课的重复,尽量做到少而精,授课开始先对整个实验内容进行简要介绍,使学生心中有数;授课结束前进行总结,针对有共性的问题集中解答。二是争取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课时间,让学生充分观察标本,进行实验操作。将原实验课上观看的教学录像改为课后由学生自行观看,同时将实验报告的完成及实验绘图等放在课后完成。三是对实验标本进行精选。自学标本主要为常见寄生虫成虫和其感染阶段幼虫及其虫卵,镜下观察时指导学生把握重点,掌握特征性结构;示教标本除大体标本外,玻片标本可选择自学标本以外虫期及病理切片标本,同时适当增加活体标本,如阴道毛滴虫、犬钩蚴等。
2.2增加动手操作机会
人体寄生虫学是介于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实验教学应更注重与临床的联系。在实验课教学中,除了观察各种寄生虫标本外,着重增加了与临床和现场防治密切相关的实用检验方法,如薄血膜法查疟原虫、生理盐水涂片法查虫卵、透明胶纸法查蠕形螨等,尤其是粪便检查和蠕形螨检查以学生自身为检查对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除了观察自己制作的标本外,对其他同学的标本也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检测到虫卵或虫体时,学生争相观看,并利用数码显微系统进行拍照。所有操作先由教师示范,然后要求学生至少独立操作一遍,充分了解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了本学科的重要性,增加了学习自觉性。
3总结
教师人生格言范文3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人格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98-05
[作者简介]向欣,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高教所研究员(吉林长春130022)
教育作为整个社会高端的树人实践,集授人知识、启人心智、育人德行三位一体。任何一种教育皆以铸就完美高尚的文化人格为旨归。德国教育家布贝尔曾经一语破的指出:“名副其实的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传统文化作为意识形态隐性渗透的重要载体,蕴育着极其可贵的人格教育的精髓。盘点近十年大学校园的负面报道,从翘课到艳照、从诈骗到逃逸、从行凶到投毒,昔日的象牙塔似乎飞出了若干“潘多拉的魔盒”。有学者忧心如焚地慨叹:大学,真的进入了江湖时代?如此悲剧气息的黑色幽默,折射的是一种集体性的人格焦虑。当人格底线频频失守,由此引发的人格症候,致使教育者萌生一种全民性的“人格怀旧”情结。在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汲取资源,唤醒渐行渐远的文化记忆,既能维系“中国模式”的民族人格认同,又能凸显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极佳向度。
一、传统文化与人格教育的关系探微
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中文语境下即“人文教化”的简称,“教化”是该词的语义重心。溯其源流,早在《易・责卦・象传》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思想显露端倪。汉代以降,《说苑・指武》载:“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并且强调“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其观念理路一脉相承。由是观之,作为动词,文化即指人类社会共同规范产生、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作为名词,涵盖了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可以说,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古今赓续被广泛复制执行且具有非强制性影响力的文化,名日传统文化。
人格是一个舶来词,词源出自拉丁文,原意是“面具”、“脸谱”。人格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嬗变过程,哲学家、法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伦理学家等从各自的学科范畴对其加以诠解。由于该词外延的发散扩展,导致无法形成公认的人格界定。不过,透过学理层面的众说纷纭,依然能够厘清人格全部要义的本质内核:人格是多种合力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尽管西方社会对“文化与人格”的研究要早于中国,但笔者认为,人格教育并不存在是否真正需要中国化的问题,中国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皆可找到类于人格的对等词以及关涉人格教育思想的吉光片羽。人格可感、可染、可求、可育、可规范、可制约,具有教育学意义的现实操作性。优质高效的人格化育是每一个教育者责无旁贷又亟待担承的重大使命。传统文化与人格教育的内在关系约略有四:
1.相生――由此及彼
从发生学意义来讲,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结晶。没有文化的人格不可思议。诚然,文化与人格并非单向的因果推导,“文化决定论”同样会陷入阐释的自我蹩脚。但由于“每种文化中都有相似或模式化的人格特征”,即文化透过个体媒介而发挥整合功能,致使出现“众趋人格”。这告诉我们:人格是特定文化孕育下个体或群体个性或共性的生存样态与反应倾向,其实质是一种文化人格。以此观之,文化是根,人格是果;文化是源,人格是流。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人格的层次性。传统文化对人格化育具有定型机制,能够为其提供经典支持与意义参考。论及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孔子地位之隆,罕有其匹。缘此,中国儒家文化倡导的铁肩道义,经世致用成为华夏民族人格中的主流部分与人格底色。
2.相容――有形无迹
文化与人格虽实为两意,然绝非楚河汉界。文化是人格的基础与柱石,人格是文化的载体与寄托。在人格育成中,无法罔视文化对人格巨大的穿透力。文化的输入会在人的思想动态中发生弥散与聚合,氤氲与凝结,亦会发生抵牾与抗衡。当自然人与社会人发生本能的冲突时,拥有不同文化内存的人对于外来文化侵蚀的免疫力有所不同。总其结局,或为同化,或被异化,后者可以看作是前者的变体或极端形式。先进的文化总会使人醍醐灌顶,肺腑澄澈,并以重构自我价值的方式完成精英人格的整合,构建起近于完美的精神憩园。
3.相翼――共存共蕃
一方面,人格特质的形成大多是文化修炼的结果。不同品级的文化带给人的心性积累、思想视阈、人格气象断然有异。例如,奴婢文化会造就依附的臣妾人格,野蛮文化会蘖生粗俗的病态人格,腐朽卑劣的文化,势必豢养蟊贼禄蠹之流。鄙陋文化会带来人格内质的贫瘠与芜杂,恐怖文化会在人的心理结成一簇难以解开的心理丛,其人格中攻击、冒险、阴暗等邪恶因素格外嚣张。另一方面,文化是人格的无形支点,不同文化的幕后是不同的人格图谱,传统文化以博大精深的底蕴为人格教育服务。文化在人格的演绎中光大,人格在文化的繁荣中升华。传统文化中诸多价值要素所形成的具有导向作用的核心体系,可以产生坚守的力量,文化的生命力恰恰在通过文化所发挥的持续性社会效应中得以彰显。
4.相映――互为表里
文化学告诉我们:人格是文化哺育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的亮点在于思想。有人以凝重的黄河、自由的长江、温婉的珠江分别比拟儒、道、释三家。南怀瑾先生也将儒、道、释各自譬若“粮店”、“药店”、“百货店”。缘于三者分别用以协调自身与外界、自然、心灵的关系。故在人生追问上,形成安人、安命、安心不同的坐标,表现为接受什么,拒绝什么,关注什么,舍弃什么。儒家人格的取向即奋斗第一、懿德第一。道家人格的圭臬即逍遥至上、葆真至上;佛家人格的信条即因果本位、禅修本位。人作为精神一文化之灵长,人格乃各自文化背景的反射或投影,进而外化为立身处世的不同风貌与心理定式。
中庸精神、伦理精神、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家的匡世济民、刚健执著,道家的清虚自守、卑弱自持,佛家的随缘任运、梵我合一,三者互补共同架设起中国士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场。稽之旧史,验之世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格因子,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依然觉察到它的跳动。
二、传统文化与人格教育的内在契点
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大学生作为一个复数称谓,有其群体人格的内在规定性。若离开对大学生知、情、意、行多重维度的正向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则有逐末之嫌。历史地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往往以二律背反的形式展开,故对于文化中国的丰厚遗产,采取扬弃的态度似为公允。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各自的理论体系不同,但其思想的交汇并不妨碍人格教育理念的殊途同归。
1.天行健――自强不息的鲲鹏人格
《易经》作为一部卜筮外衣下掩藏的睿智奇书,其理想人格模式为进德修业,终日乾乾。无论老子抑或孔子的思想,皆衣被于《易经》的哲思。孔子暮年仍自我评价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故《孟子・公孙丑上》曰:“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自有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孔子的教育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士与君子。君子实际上是对人的意义的界定,该词在《论语》中出现108次,仅逊于“仁”。孔子以自身言行诠释了完美的君子形象,被司马迁赞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感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面对王纲解纽的春秋乱世,孔子十四载寒暑周游列国,匍匐救之,颠沛流离,九死未悔。可以说,这是某种程度上的“政治流亡”,“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其淑世情怀的极致说明。理想包含诸多内容,孔子为践行政治理想席不暇暖,奔走呼号。历史上,无数弘毅之士为了人生理想、仕途理想、学业理想,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祈盼有朝一日同风而起,扶摇直上。其砥砺不懈的进取人格,对于当下大学生大面积的理想颓靡可资镜鉴。譬如,高校流行病之一的“鸵鸟现象”:或消极回避,或因噎废食,或坐以待毙;还有“大五情结”:毕业仍旧依恋母校,心理上不能“断奶”,难以适应新的岗位和应对新的挑战。更多人认为“神马都是浮云”,口头禅是:“别跟我谈理想,戒了!”他们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形成“理想空场,现实堵塞”的潮流。就人生走势而言,如此导向,无疑会产生向下的牵引力。
2.知廉耻――见利思义的澹泊人格
道德最大的功用是把人引向秩序。在孔子那里,“仁”与“礼”一个主内,一个向外,前者靠内部的自觉,后者靠外在的约束。关于义利之辩,孔子主张克己慎独,修己安人,如“君子喻于义”,“君子义以为上”,“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等等。儒家始终将利益放在道德的天秤上,“无欲则刚”就是要求把欲望限制在道义之内,以人的社会性战胜人的自然性。《文子・上仁》言:“中扃外闭,何事不节,外闭中扃,何事不成。”意思是说,在心封闭欲望,对外抗拒诱惑,就没有什么不能节制的;对外抵挡诱惑,在心约束欲望,就没有什么不成功的。当前正义的消解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一方面体现为私欲的膨胀。部分人不敢侈谈原则,遑论道义,加之市场经济的双刃剑属性,容易煽生的拜金观念,当金钱尺度僭越了道德水准,良知沦丧,铤而走险,近几年大学生抢劫、、传销、贩毒案件屡见报端。《孔子家语・在厄》载:“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改节。”孟子呼吁培养“配义与道”的浩然正气。接受龌龊的不义之财,儒家认为乃“失其本心”,以理性控制“可为”与“不可为”,才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另一方面体现为诚信的缺席。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欺骗也能带来效益。大学生出勤“”,考试作弊,简历“注水”已是司空见惯。在这点上,道家的知足恬淡与儒家略同。道家认为,欲望是人心的原始冲动,心是自我斗争、自我博弈的场所,一个人必须不形为物役,不放浪形骸,以是非之心与外物保持恰当距离,摈除过度的非分之想,操守合理的天然之欲,熄灭奢望,恪守心斋。
3.省吾身――推己及人的反躬人格
内省是儒家理想人格实现方法之一。“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意为一个人若能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怍人,中行正道,自然坦荡磊落。人格的养成同样是自我剖析与吐故纳新的过程。与大学生修己较为密切的箴言主要有三:第一,“反身而诚”。善于自我批评、自我检点者,应“见其过而自讼”,“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有人坦言,21世纪进入了“百度时代”,数字化信息铺天盖地,以泛娱乐化为表征的狂欢文化潮涌,带来了人文精神的疲弱与批判功能的失语。大学生在泡沫信息与无聊游戏中沉溺,皆为自律不足的恣纵表现。第二,“不知不愠”。“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当大学生就业屡屡遭遇寒流,更多地是不该在停顿中愤世嫉俗,怨天尤人,严峻的形势短时期内是不易改变的常量,但个人的能力提升是可控性的变量,故此应将精力投放在自身因素上,内外兼修,循序渐进,韬光养晦,与时偕行。第三,“以直报怨”。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令人痛心扼腕,马加爵出身清贫,脆弱敏感,孔门十哲之一的颜回箪饭陋巷,尚能不改其乐,马加爵缺乏的就是穷且益坚的心理建设能力。他的最后犯罪其实是文明的一种困境,是无奈的复仇操戈。儒家认为,不以暴制暴,而是将心比心。这对于纾解矛盾,消弭对抗,打造平安校园不无裨益。
4.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独立人格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从哲学视角观之,“和”是和谐、统一,“同”是相同、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象的、外显的。其实,儒家的和谐思想,可以划为一个渐次推扩的同心圆。最外层是天人和谐,次外层是世界和谐,中外层是社会和谐,最内层是身心和谐。将“和”与“同”引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之中,强调品质上乘的君子,不蝇营狗苟,不附和盲从;见风使舵的小人,假象一团和气,却无时不制造分歧。孔子自比待价而沽的美玉,择木而栖的良鸟,他坚信:“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范仲淹感喟:“微斯人,吾谁与归?”其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精神”,俨然精神同调,二者独立人格于兹显现。
“和而不同”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早于孔子的晏婴曾说:“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左传・昭公二十年》)世界是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儒家的推己爱人,道家的为而弗争,墨家的兼爱博施,都是对“和合”的补充。当宽容的襟抱,友善的情怀在后现代语境下日益隐退,不和则会纷争,纷争则会“气盛于理”。今天的大学校园,莘莘学子,济济多士,梅兰竹菊,各有所长,每个人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倘若被不和的阴霾笼罩,则厄运与每一个大学生休戚相关。今年复旦大学发生的饮用水投毒案,继清华、北大、矿大学生铊盐中毒案之后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无论凶手的作案动机有无穷多,其中对生命的漠视,人格的扭曲,昭然若揭。面对同窗相煎,人伦之殇,有网友跟帖直呼:感谢我曾经的室友大学四年里的不杀之恩!在下涕泪淋漓!离开了“和”,就会有吹毛求疵,狼性竞争,两败俱伤。只有正视差异,和平相处,才能实现双赢。老先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对不卑不亢、互惠互利、共存共荣格局的极好阐读。
5.臻大美――诗意栖居的唯美人格
除了古圣先哲追求的人生高度外,中国的诗词、书法、绘画等等也以其天籁人力,两臻绝顶的意境,既表现于艺术本体的美学品质,亦表现于支撑这一美学趣尚的人格精神系统。作为孕育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国元素”,推重生命是横亘于艺术背后的重要纲领,不同的艺术形态皆围绕“人学”而展开。中国人以诗意的目光与赜然纷呈的宇宙万象形成彼摄互荡的空间。无论创作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抑或向壁冥想,呕心沥血,皆为“人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符号表达,承负着各自的心志追求与人格魅力,其巨大的审美能量来自于作者文化精神的孱人与渗透,蕴含着他们的感性评判与生命体验,从中能够窥探到创作者的思想堂奥与人格遗泽。意境在文化本质上是创作主体文化人格的自我观照,缘此使得诗学范畴由意象转向意境的递进,从而完成了由客体对象向主观心灵的置换。孔子认为《诗》能够兴、观、群、怨,读诗可以陶淑胸次,令人“温柔敦厚”。沐浴诗词的人,内心是静谧的、风雅的、祥和的,它会提升一个人的宜人指数与人格品位,令生命的质地充满弹性。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的和谐美学各有千秋,但最终都指向为“化有限为无限,从流动中寻找出静止并为人的生命创造出一个安顿的场所”。
要之,中国传统文化从先秦肇始,儒家文明作为中国文化的正统,直接影响到东亚的诸多地区,形成了所谓的“儒教文化圈”。人文主义浓郁而宗教色彩淡薄是中西方文化的最大差异之一。独具东方文化思维特质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珍存的大智慧是贯穿过去与未来薪火相延的精神原动力,它带给后人立身行事的基本框架。在传统中穿越共享,既深谙勇往直前,又妙解迂回之道,刚柔相济,外圆内方,文化凝聚起的正能量会令个体生命丰腴、饱满,不至于沦为心灵乞丐而频发心理灾难。
三、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格塑造的现实路径
爱因斯坦曾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当下全球“文化共同体”的交叉与碰撞,中国历史新时期的困惑与转型,这是大学生人格教育面临的基本现实。所谓全球化,既指整个世界的压缩,亦表征世界是一个整体意识的增强。甚至有人宣称:“现代性在今天几乎成为各式各样问题所共享的社会历史背景。”大学生处于个体生命社会化过程中质的飞跃时期,价值取向处于激变与裂变状态,在世界文化接榫、移情等多重张力并存的氛围中,难免会出现“文化混血”。目前中国高校的人格教育尚处于盲目与自发阶段,有学者把大学生人格危机归纳为“三失”,即传统人格“失效”、现代人格“失范”、理想人格“失落”。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告诫说,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历时千载,弦歌不辍,木铎长鸣,人为切断传统文化的后果,便是自我的戕害与。通过自有优秀文化的植入与内化,长善救失,减少由于人格短板催生的人格侏儒,其过程本身亦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不逾之途。
从系统动力学角度而言,人格结构拥有多个层级和要素,人格完善也关涉到多方面的归因。譬如,至圣先师孔子就曾提出过影响人格的多个命题,“择善而从”、“见贤恩齐”强调了周边环境的地位,“学而不厌”、“敏而求之”说明了自我学习的重要,“我欲仁,斯仁至矣”阐明了主观能动的关键,“性相近,习相远”表明了先天与后天的交互作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季羡林先生就预言:“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如此惊世骇俗的论点曾经招致揶揄与鄙夷,并引起轩然大波。实际上,此种看似阿Q式精神胜利法的自我解嘲,的确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全新的体认与思考。本文仅取一隅,从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情感因子、意志因子的正向驱动力出发,将人格教育概括为“四化”,分述如次:
1.优化――人格教育的资源建设路径
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迥异于思想道德的“三观”说教与枯燥灌输,后者虽然靠近核心价值体系,但裹挟着强烈的行政倾向与政治色彩。欲在人格教育中重拾传统文化馈赐的智慧灵光。首先,优化课程资源。一部中国文化史通史,亦是一部思想史通史。因此,在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规划上,宜把人格教育这种不可量化的人文教育与知识、技能等可量化的教育等量齐观,最大化使人格教育获得与其地位相匹配的实现平台。其次,优化人脉资源。大学生正处于驾驭外部环境与协调内部环境的能力短缺期,这就需要任课教师与学生处、辅导员等精诚合作,群策群力,团委关于人格教育的主题活动锦上添花,将“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并行不悖,金针度人,贴近人性,贴近人生。
2.强化――人格教育的学科立场路径
教学既是一个意图概念,也是一个效果概念。合目的合规律的教育活动,在本性上有很深意味:“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作为高校的人文通识教育,应该秉持对大学生人格塑成的责任立场,此种自识是教育者教育旨趣、基本信念的明确化。譬如,大学讲授传统文化的教师,除了传达知识点,还要时时铭记人格教育的天职。这样就不局限于教师某一课程在自我领域的“圈地”运动,而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一种意义学习。第一,重点强化。譬如,从商代的“六德”、春秋的“四维”、战国的“五伦”、汉代的“五常”,迄止21世纪的“八荣八耻”,通过人为的线索链接,剔除糟粕,并向人格视角下意识适度倾斜。换言之,让人格教育由传统文化的“失宠”走向复位。第二,散点强化。此种强化,不是教师中心主义的居高临下,而是与学生共享传统文化的人文意义,时时为树立大学生高尚的人格楷式提供深刻洞见与高远视域,时时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心理皈依而不疏离。反之,则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情感的匮乏。
3.感化――人格教育的情感激活路径
历来知识霸权式的心灵绑架不啻是施教者南辕北辙的一厢心愿,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其春风化雨之人性化特征尤为凸显。当下高校课堂教师遭遇学生语言对峙、交锋、逆袭的报道屡见不鲜,这既是师者自身的职业悲哀,亦是育人弊端敲响的红色信号。欲使人格教育在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中得到回应,务必建构一种平等的、愉悦的、互动的良性作用机制。其一,真诚对话。德国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育视野。在布伯看来,对话人生是你在其中与你有真正交往的人生。真正的存在不是一种实体,恰恰是一种“我-你”关系,即主体之于主体的双边关系。这就要求在讲授传统文化的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基点,努力营造一种利于师生精神往来的氛围与情境,与学生在情感上相知,在心灵上相遇,而绝非教师自我陶醉的独角戏。否则,只是师生的共同“在场”而殆失“教育学意蕴”。其二,示范引领。真正的良性教育,“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只有心怀对方,晓喻引导,方能规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时代障壁与心理隔阂,这一点与弗里德里希・皮尔斯人格理论中的“接触”异曲同工。接触作为人格的一种功能,与生理上的其他需求一样,每个个体的精神成长亦需要凭借外部环境给予能量。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将教育介体(教育内容与方法)和教育环体(自然与社会环境)充分整合,并贯穿于人格教育的全程,让学生熏渍陶染,潜移默化,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
4.转化――人格教育的目的诉求路径
教师人生格言范文4
[关键词]理想人格 大学生 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华磊(1973- ),男,河南淮滨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73-02
大学生素质教育在整个大学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国内外不少相关学者和教育专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为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新思想新元素的出现,以及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大学生素质教育也渐次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和目标。基于此,本文力图站在理想人格的视角上,就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谈几点看法,以求有益于新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
一、理想人格视角下大学生素质教育之内涵的重新定位及其研究意义
早在十几年前,我国就已经提出“素质教育”一词,目的在于通过全面提高受教育学生的素质,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至于“素质”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其除了指人的先天性质外,更重要的是指人在后天所形成的素养、修养,其将素质和后天的素养修养相连,说明一个人可以通过学习教育、实践和自身的成长过程,把从外界获取的知识、信息加以内化,并逐步积累发展成为自身稳定的基本品质,这些品质在内容上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与社会素质等。对于身心处于转折期的大学生而言,所谓大学生素质,指的是大学生通过大学教育所应形成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与社会素质等。
从“理想人格”的角度研究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近些年才出现的研究趋向。一般而言,“人格”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 二是指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通过身心圆融的省思与实践使自身的品德、气质、能力、性格逐步趋于完美的境地。①这里,人格完善所指向的就是理想人格所应具备的基本属性内涵。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理想人格的内容及其修养方式的论述十分丰富,这些论述所指向的都是如何实现个体和群体的全面发展。学说有一个基本的观点,那就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应该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站在时展的角度。可以这样说,人格完善事关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一个人的人格越趋于理想,其工作和生活将更完美,对社会的贡献也会越大,由此组成的社会也更加完善。正如同志所指出的:如果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那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因此,从理想人格的角度入手探究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具有可行性,其意义也是十分重大。关于这一点,不少学者已经认识到,他们认为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把理想人格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体现素质教育之主旨、落实素质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提升国民素质和国民人格等方面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笔者认为,当前社会发展最为迫切需要的其实就是人的发展,这种发展对于每个人而言,首先就是健康人格、理想人格的形成。可见,由理想人格入手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不但规定了大学生素质教育所应考量的种种方面,还从根本目标的设定上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参考标准,即培养大学生在其以后的人生中,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并为此在情感、意志、道德和信念上通过教育和修养进而形成正确、全面的综合素质。而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身心、文化各方面可以得到均衡、协调发展,并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处于良好的、适宜的、健康的人生状态。
二、理想人格视角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规定及其实现目标
从理想人格的视野,相比以前的研究来看,我们对于大学生素质所应包含的内容以及由此延展而来的素质教育目标就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定位。通过研究,我们认为,“理想人格”在内容上至少包括个人的道德品质、精神气质、心理调适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性格素养等,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价值观、幸福感、人生态度等等综合素养。其要达到的目标是“理想”,所谓理想,不是一个僵化的标准,而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即使人格的各个方面通过教育、学习和修养达到逐步完善的境地。大学生素质教育就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展开,使之整体素质得到切实提升。
如果对照现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我们可以将“理想人格”的内容分为以下六大方面,其构成了当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在规定以及由此而应有的实现目标:
1.定位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认识的定位,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中枢,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没有准确的自我认识定位,素质教育的其他内容都是一句空话。因此,素质教育要想培养大学生健全的理想人格,首先要能够指导大学生去正确认识自我。古语有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其意思就是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那么,怎样才算有正确的认识定位呢?笔者认为,其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正确认识生理意义上的自我,即对自己的身体和生理状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体验,如容貌、身高、体重以及健康状况等,不可因为生理自我的过美或过差而有忘乎所以或者自惭形秽之感,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2)正确认识心理意义上的自我,即对自己个性特点、心理素质、性格特征等方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感受,不可漠视自己的优缺点,要有足够全面的体认。(3)正确认识社会意义上的自我,即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与外界客观事物、其他人的关系,能够正确评鉴出其是积极正面的,还是消极负面的;是融洽的,还是紧张的;并进一步认识到,在造成这种人际关系局面的诸多原因中自己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倘若是消极紧张的人际关系,自己有没有认识到应该去积极面对和改善等。
2.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每个大学生都有自身的性格品质,由此导致在不同的环境下,其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悲观的人总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闷闷不乐,常常预想可能发生的不幸,甚至抱怨生活,逃避生活,长此以往,渐渐封闭孤陋;而积极乐观的人情绪稳定,自我调节能力强,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抱有浓厚的兴趣,并能发挥自身的智慧和潜力,即便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也能勇往直前,不畏艰辛,积极面对。正是因为生活态度的重要性,我们把它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大内容。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通过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态度来了解他们是否思维活跃、勇于克服困难,是否总是有一股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倘若发现有悲观消极、逃避生活的大学生,就要对症下药,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利于其素质的提高。
3.操守良好的职业道德。简而言之,职业道德就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操守。我们知道,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入和完善,职业道德被许多企业和用人单位视为重要的人才选择标准之一,从而使得其成为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所应形成的必备素质之一。那么,什么才是职业道德这一素质所要实现的目标呢?笔者认为,不同的行业,其职业道德也存在不同和差异,但是在多数行业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普适的职业道德,如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遵纪守法等。总之,操守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做到忠实地履行岗位职责,认真负责地对待自己的职业行为,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自豪感和荣誉感,并尽可能地去开拓、创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职业需要,也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4.和谐适应的人际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反映了大学生与社会的协调程度,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后的工作、生活以及发展前途,因此,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素质之一。只有能和社会保持协调一致的发展,能以一种平和开放的姿态主动关心、了解社会,并在客观认识社会的基础上及时调整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跟上时展的步伐,才算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因此,大学生和谐适应的人际能力这一素质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接触各种事物,积极地看待社会发展前景和主流现象,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在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不断充实与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
5.高雅健全的审美情趣。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中,审美情趣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大学生而言,培养其高雅健全的审美情趣,从大方面来看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从小的方面,即大学生个体身心方面来看,是培养大学生面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之时,能够明辨是非,能够取舍得当,能够舍利取义,止恶扬善。要培养大学生通过健康理想的生活方式,提高修养,及时排解心理的忧郁和困扰,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并能够在人生的过程中,培养起高雅健全的审美情趣。
6.崇高浓郁的爱国情怀。俗语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其实就是在解释个体和群体、和国家的关系,即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每个人的发展最终还得依靠国家的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爱国传统,心系国家,把这种朴素浓郁的爱国情怀上升为爱国行动,把实现个人理想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为祖国建设、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和目标。
三、理想人格视角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
从素质教育的内涵来看,“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套具体的教育方案。”凡是符合这种教育思想的做法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如同教学方法是“法无定法”“有法而无法”一样,素质教育也不是一套固定的模式和方案。②尽管如此,倘若剥离附着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附属元素,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教育措施和途径,这些措施总体来说就是根据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制订相应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计划,并通过有效措施加以落实,以培养大学生自知、自爱、自律、自强的理想人格。
1.基于课程教学设置,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态度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价值观、人生态度以及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育,课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途径,尤其是其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尤为重要。不过,从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来看,其效果远没有达到所设定的初衷――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三:(1)所设课程比较单一,可供学生选修、学习的课程寥寥可数;(2)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落伍,除了课堂讲授之外,其他教学方式少之又少;(3)学生参与度比较少,致使教与学脱钩,上课的只管讲,听课的却兴趣不大。为此,“思想道德修养 ”之类的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可以采取“突出中心、多元并举”的方式,既要体现出服务国家、社会之需要,又要考虑学生之现实诉求;既要照顾到长远素质教育目标,又要抓住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如此,才可以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态度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在课程教学中得到提升。
2.基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心理素质。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是培养适应社会能力和心理素质的重要载体,这种形式的活动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在学校之外开展的,比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公益劳动、科技咨询服务、生产实习等;一类是在学校内部开展的,比如科学实验、技术培训、教师助教、文明校园建设、校园资讯传播等。社会实践活动除了承担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锻炼其实际专业知识技能之外,还要承担培养大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相应的心理素质。为此,高校相关负责人要在观念上创新,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加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之明确活动的目的性,以此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在这一过程中使之在社会协调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方面得到应有的提升。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应该有针对性地将相关社会活动和学校开设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加强大学生的自我训练,培养其自我调控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3.基于多形式、多途径手段,使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提升其整体素质。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的教育工程,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手段来逐步开展实施。因此,对于校园内外的各种有效途径,都可以本着“拿来主义”的态度,积极加以借鉴利用,如广播、电视、期刊、网站等多种多样的现代社会的媒体手段,都可以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拿过来对大学生开展相应的素质教育工作。这些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使其从中得到切实的自我感受,有效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注释]
①詹石窗.道教人格完善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哲学研究,2006(4):46.
②潘懋元.素质教育思想的先驱――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思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5.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范胜举.探索大学素质教育的多维发展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1999(9).
[3]高宝力.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3(4).
[4]徐庆华.素质教育新论[J].前沿,2007(1).
[5]许燕.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教师人生格言范文5
【关键词】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等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研究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其中现实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进行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内容分散,不紧凑,实验效果较差
实验课教学大多数是依附于理论课,按照授课计划每周固定时间单独进行,实验内容较为独立、不连贯,前后实验衔接不紧密,实验教学缺乏整体性,不利于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和渗透,同一个模块中的实验被分散在不同的时间开展,降低了实验效果。
1.2 实验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能动性较差
过去的实验课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亲自准备实验材料,讲解实验原理,然后进行实验操作示范,之后告诉学生实验结论,最后就是学生复制老师的实验步骤,得出实验结果。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完全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激发不了他们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发挥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能动性较差。另外,一些有深度的实验尚不能有效开展,任课教师多采用直接播放实验录像的方式,实验效果大打折扣。
1.3 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广泛存在
目前,高等院校偏重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实验课通常都是以考查方式进行。为此,学生们普遍存在重理论而轻实验的心理。在实验课上,学生抱着混学分的想法被动接受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机械复制方法步骤,应付性的完成实验内容;甚至还有些同学认为实验课没什么意义,找各种理由逃课。因此,转变学生的观念是实验课改革的重要环节。
1.4 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单一,考核体系不完善
以往实验课的考核形式主要以实验报告为依据进行,片面注重对结果的考查,而忽略了对实验过程的考核。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的结果大多数是预知的,从而导致学生乱编实验数据,即使实验结果不理想也不去深入探讨引起实验失败的原因。另外,还导致抄袭实验报告等现象发生。学生缺乏对整个实验过程的掌握,不利于学生实验素质的提高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基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理念,进一步拓宽思维,转变实验课的教学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项目,对此我们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索。
2.1 整合实验内容,创建实验模块,提高实验效果
我们优化实验内容,将联系比较紧密的实验进行有机组合成实验模块,比如,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反射时的测定与反射弧的分析”、“骨骼肌的收缩总和与强直收缩”整合为“神经-肌肉-反射”实验模块;将“ABO血型鉴定”、“红细胞的溶血作用”整合为“红细胞及理化性质” 等等。通过这种较为系统的综合性实验,既充分提高了实验动物的利用率,节省了实验开支,又可以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加强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2.2 改变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实验教学模式
针对实验教学中的弊端,我们在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课中尝试构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实验教学模式,初步建立了“问题-实验-验证-结论”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新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充当实验的指导者和学生的助手,而学生始终在主动的学习探索未知领域的知识,训练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实验教学的作用。
2.3 转变学生观念,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
新版教学大纲已明确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为此,教学过程中系统合理地安排实验课程体系,提高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有机融合在一起,加大自主设计型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减少验证性的实验,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
积极开展创新性思维训练,加强科学素质的培养。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的影响因素很多,同一个实验学生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比如,“红细胞的溶血实验”中试剂的配置、血液采集时抗凝剂的量以及血液暴露的时间等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实验结果。此时,教师要灵活的引导学生,不要拘泥于一成不变的实验结论,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帮助学生寻找导致结果差异的原因并及时补救。
借助生理学实验还可以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在开展一些难度系数比较大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时,必须要借助于实验小组的方式让4-5个学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通过分组可以让学生明确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为以后从事科研活动打好基础。
2.4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建研究型学习方式
根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可知,知识并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识主体主动地建构起来的[1-2]。因此,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不可能把知识“灌”到学生头脑中去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3]。
基于上述理论,教师也应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课堂教育的“三合一”本性,即:知识信息的丰富性、知识判断的思辩性、知识迁移的生本性[4],设计科学和可操作性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教学目标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学习和创造能力为主;采取灵活多样的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以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在研究型学习方式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宽松的实验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提前预习实验原理,然后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解设计实验步骤,亲自参与实验操作并最终得出结果。学生严格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并与教材中的结论进行对照。如果发现实验差异,教师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做到对知识点的彻底理解,对其研究性思维方式的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5 建立完善合理的多元化考核体系,重视能力考核
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学习程度的重要手段。通过考核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为此,我们对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进行了改革。努力将实验课“素质培养+能力培养” 的培养目标科学地融入到实验的考核中,建立一套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准确真实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采取“平时考核(占总分70%)+期末考核(占总分30%)”的考核方式。平时考核(以百分制记)包括以下几部分:其一,日常考勤10分,主要考察学生是否按时上课、上课时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等;其二,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和熟练50分,主要考察学生在实验实施过程中仪器操纵是否正确规范,有无违规操作;其三,实验报告撰写是否严谨和实验结论是否合乎逻辑30分,主要考察学生实验结果是否理想,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是否合理等;其四,卫生打扫是否彻底10分,主要考察学生是否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实验结束后是否及时清洁等。期末考核主要是实验操作,考查学生对已学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教师根据已经学习过的实验方法和技术,设计一个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考核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打分测评。
现代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实验课的作用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尚处在摸索起步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素质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古政,杨春龙.建构主义观下的研究生理学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107(1):10-11.
[2]马泽刚.青年教师完成好生理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1,47(3):46-47.
教师人生格言范文6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开展,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关键性因素的观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关注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培养与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己成为时代和社会的共同需求。中小学生在心理、生理上均处于发展的高峰期,对他们施加教育影响的教师的素养高低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省级课题“教师素养、行为、人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对教师的社会角色与心理素质、压力与挫折和教师自身人格、素质及教学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对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与其现状调查作一比较分析,揭示教师所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探索提高教师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是明显的
2.教师人格特征与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呈中度相关(见表一、表二)
经由效标关联效度检测显示:r=0.51即教师人格与学生人格呈中度相关。由于教师人格只是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众多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众多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中,教师人格的影响作用是相当大的。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表一、表二看出:第一,教师人格水平总体来说较高,学生人格水平总体来说较低,学生人格水平低于教师人格水平。第二,教师人格与学生人格特征表现出一些共性的特征,但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如在合作意识,责任感等方面均表现出较高的倾向,但在自我意识,意志品质,创造意向方面均表现出较低的倾向。
3.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潜在规律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偏差影响学生对学校、学习的态度
源于社会评价的压力,教师期望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证实自我能力,实现自我价值。某些教师的某些不良言行,如体罚学生,讽刺、挖苦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忽略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各种不同的考试加剧学生的学习焦虑感和对考试的恐慌,使为数不少的学生形成自卑、自我评价能力低等心理定势,所以,一小部分在学习上处于劣势状态的学生,比较难以在老师控制的课堂上有成功体验。久之,对学习失去信心,进而对老师、对学校、对自己失去信心。
(2)教师的行为影响学生个性品质是否能够健康发展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是:教学能力强30%,认真负责19%,热爱学生27%,性格好24%等,具备这些优良品质的教师能通过课堂教学、个别谈话、课间活动等进行情绪传递,点燃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地健康发展。
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师的个性品质是:不讲理打骂学生24%,不调查乱发脾气24%,不负责任38%,惩罚学生过严14%,以上结果既反映了学生对老师的愿望,也反映出教师队伍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另外,教师对不同家庭背景或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不能一视同仁,有偏向或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都可能育出“优越感”或“自卑感”等心理不健康之苗。
(3)教师的管理方式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
从调查结果看,最有利于学生成长或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管理方式是民主型的,民主型的管理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行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高,越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98%的学生希望自己的老师既亲又严,有耐心,有宽广的胸怀,理解、关心、支持、鼓励、沟通,包容中有劝导,理解中有启蒙,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团结、和谐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然而现实的状况是,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与教师交往缺少平等、民主、尊重、理解的体验,有时感到被压抑、拘束。这显然对学生人格成长不利。教师人格,是指教师作为教育职业活动的主体,在职业劳动中所必须具备的稳固的职业品质特征及其行为倾向的总和。也就是教师为胜任其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性格特征、积极的心理倾向、创造性的认知方式、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品质、规范的行为方式等人格特征的综合体。
二、构建培养教师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促使教师教育行为转变的策略
1.培养教师健康心理的策略体系
2.健全教师人格的“十大”策略
(1)自我认知策略。情绪的波动,实际上是对这个事件的认识及由认识产生的情绪发生了波动。通过学习相关理论和必要的训练、交流,老师们看问题的角度多了,视野更广阔了,所以调适认知稳定情绪的策略掌握得比较好,碰到问题采用这条策略的比较多。老师们反映这条策略比较容易掌握,有时已经不知不觉地用了。
(2)正确对待挫折。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发生挫折时,每个人的反应会差异很大。通过学习和训练,教师们试着正确对待挫折,寻找负性事件中的积极因素,一段时间后,有些教师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积极变化。
(3)积极心理暗示策略。心理暗示是经常发生的现象,如何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经指导教师学习和训练后,教师们反映这条策略学起来方便,用起来轻松,尤其是对自己不够自信的时候。教师们采用这条策略应对环境中的未知因素比较多且效果好。
(4)情绪稳定的策略。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能情绪稳定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但情绪的波动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教师们的改变并不大,普遍反映控制情绪比较难,我们期待长时间的训练会有效。
(5)逐步充实内心环境的策略。教师的自信与自强是与教育认知水平成正比的。如果教育教学水平很低或自身生活质量很低,人的整体素质就会下降,就很难自信自强。面对这个高速发展的竞争社会,不进则退,不断地充实自己、悦纳自我,才能自强自信。
(6)教师角色认同策略。教师是职业,教育是事业。是否悦纳教师的角色是教师心理健康的指标之一。试想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教师需要面对多大的工作压力?而一个喜欢这份工作更有兴趣做好的教师面对工作压力时的弹性就要大得多。通过畅谈讨论、专家讲座,让教师们“明确――认同――悦纳”教师角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7)培养教师教育责任感和效能感策略。责任感与效能感关键在于胜任感。有了胜任感,效能感才会体现;有了效能感,责任感和成功感才会一起降临;有了成功感,胜任感得到强化。所以,要有教育责任感和效能感,首先要有胜任感。通过学习交流,教师们明确了胜任感的重要性,配合其他的策略,创造机会让自己不断体现成功的快乐,从而强化胜任感,培养责任感和效能感。
(8)发展恒性品质的策略。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明确的目的性和坚定性,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及沉着冷静的自制力。我们认为:作为教师,发展恒性品质是非常重要的。恒性品质有利于心理健康。然而恒性品质的培养不是短时间能做到,需要在教育工作中日积月累,不断积淀,才会有所收获。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9)发展客观公正性和真诚性品质的策略。教师是教育人的工作,客观公正和真诚待人是教师的应有品质。通过学习交流,教师们一致认为,只有客观公正并真诚地对待自己与他人、对待学生与家长,才能胜任教师工作,才有助于心理健康。
(10)发展良好他控倾向的策略。在教育工作中,他控是经常发生的。如果没有良好的他控倾向,就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争端、失控、情绪波动。我们认为:发展良好他控倾向是教师之必需,然而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积淀与训练。
3.通过教师的智慧与行为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的实践方法
(1)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是塑造健康的人格。作为学生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高尚的情感。他们还有情感、意志、信仰、行为规范、创造能力以及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需要培养和发展。教师通过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地引导、帮助、教育,对学生的过错学会容忍,多做深入细致的教育,成效较为明显。
(2)用多元价值观来评价学生
我们的教师摒弃以往以分数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对学习成绩优异、表现好的学生依然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器重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能力,但对学习成绩较差、表现差的学生也不会表现出厌烦的情绪,而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坚持多元评价标准,坚信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决非仅仅在学业分数上,不断允许和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3)积极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理念,学会尊重、理解
人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即便是小学生也如此。且随着自我意识的触角对主体内心世界的指向和深入,学生的自尊心越来越强,他们期望自己在集体中居于适当的地位,得到较好的评价和重视,最怕别人看低自己,最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和鼓励。所以,我们的教师充分关注到这一点,避免用强迫的方式充当“长官”的角色,在教育行为上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讽刺、挖苦,在学生心田埋下平和、感恩的种子。
(4)学校创造更适合教师发展的环境
教师产生不良教育行为也有外在因素,比如学校的管理,社会的压力,这些外在因素直接影响教师的情绪,并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行为,因此,学校努力创设适合教师发展的环境,如优化办公条件,在诸如职称评聘等敏感问题上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等,此外,还关心教师的生活状态,提供一切合理的、可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