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生第一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生第一课范文1
导演手记:
这是小班孩子入园后第一次进行集体活动前的一幕。原本处于无序状态的孩子们, 在突然听到“请你像我这样做”时愣了一下――对刚入园的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异常新鲜的游戏。孩子们被教以回答“ 我就像你这样做”:拍肩、拍脑袋、抓耳朵、起立或坐下――郑重的表情,虔诚的眼神,只是动作还没那么听话,尚且可爱得“各自为政”。
在摄制组进园的14个月里,“请你像我这样做”成了集合的号令,每天都会重复,每一次集体活动前都会进行。
《父母必读》:这是让人极为熟悉的一幕。听说您将这个歌谣改编了一下?
张以庆:是。原本是“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我在后边加了两句:“除了像你这样做,我还能够怎么做?”
《父母必读》:怎么理解?
张以庆:老师做一个动作让孩子模仿,这是幼儿园用来集中孩子注意力的传统方法,我们小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只是当它天天重复,重复了一年,再看到孩子们很整齐地嚷着“我就像你这样做”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有些事情在悄悄改变。比如,我看到孩子们被要求和老师画同样的画、唱老师教的歌、上课时候学老师的样子坐好……很多时候他们都在老师的“组织”下“我就像你这样做”。固然那些活动方式没有什么错,但这样不假思索地分配给每一个孩子,要求个性迥异的孩子们都朝一个方向去运动,我心里总是有些忧虑。大家都这样做了,有人不这样做就被孤立了。孩子最害怕孤立,想不一样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于是,“除了像你这样做,我还能够怎么做?”
《父母必读》:您把这个集体游戏看作了一种象征,一个符号。
张以庆:对,也是一种号令,一种仪式。我们被我们的父辈要求像他们那样做,现在我们又让我们的孩子像我们那样做。当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做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想好自己应该怎么做,但是孩子却非常虔诚地“像你这样做”了。谁也没想到,不经意间,人生第一堂课就这样完成了。我很担心,孩子们在告别童年的时候,同样告别的还有他们的独特性、个性、创造力和想象力。
《父母必读》:幼儿园是孩子进入的第一个集体。他们需要在群体中学会一些规则,养成一些习惯,效仿是一种很自然的方式。
张以庆:但是我看到的是无条件的效仿和格式化的结果。其实我想,“请你像我这样做”的初衷是要让孩子们效仿一些基本的做人的习惯和社交的准则,比如饭前便后洗手,对人有礼貌,尊老爱幼,先来后到等等,但是我们把它扩大化了。在孩子们很专注地用积木搭建自己的宫殿,很投入地画出抽象的“向日葵”,有板有眼地制作着黏糊糊的手工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要把他们从那种投入的状态拽出来,非得像我们这样做呢?
而另一方面,孩子的成长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地呵护并慢慢地等待。但是我发现,很多时候人们太想“帮助”孩子了。规范化、课程化地输送“请你像我这样做”的结果是,除了帮助他们养成一些必备的习惯以外,孩子们的成长也被压缩起来。外在的东西是“像你这样做”完成的,可是内在的创新、个性、生动、想象力没有人关心,这个交换成本太高了。
《父母必读》:曾经听过一个故事,发生在西方的一所幼儿园里。同样是入园的第一天,老师把孩子带到图书馆,请他们各自讲一个故事,然后帮他们记录下来并装订成书。老师告诉孩子,这是他们写的第一本书,写书并不难。这是另一堂“人生第一课”。
张以庆:这样的“第一堂课”非常好。老师告诉孩子,你是个独特的个体,你可以构筑起一个了不起的事物。其实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精神――对自我和个性的关怀,这种局限性在我们整个教育体系中普遍存在。《幼儿园》里的这所幼儿园应该是这所城市中最好的幼儿园,园方开明,老师们善良而负责任,但是,它也不可避免地具有现实和时代的局限性。这样的问题不是某一个老师,或者幼儿园所能担当得起的,而是这个社会,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承担的。
《父母必读》:“人生的第一堂课”如此重要,您认为这第一堂课要怎么上?
张以庆:我想说,老师、家长,其实每时每刻都在上着课。比如,你自己做人的规范,你的做派,你的举止,你的言语,你的好奇心以及你对孩子好奇心的尊重,你对孩子的情感的体贴……真的不用逼着孩子“请你像我这样做”,每时每刻,他都会像你这样做。
心理学家陈会昌曾说,孩子身上有两颗种子,一颗种子是干别人让干的事情;第二颗种子是干自己想干的事情。第一颗种子的核心是自我控制,听话顺从;第二颗种子的核心是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幼儿园》的镜头里,孩子们身上第二颗种子成长得有些吃力。一起来呵护这颗无比珍贵的种子吧,也许这才是孩子最终获得自我成长的力量所在。
人生第一课范文2
关键词:第二课堂 大学生社团 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134-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体制改革逐渐开展,重视大学生的分析、表达、动手以及创造力,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主动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发展步伐,让自身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第二课堂慢慢成为大学生提高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第二课堂也将承载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一、大学生第二课堂概述
第二课堂是相对第一课堂而言,是具有素质教育的实践性活动。对于高校而言,第二课堂活动是从学生个体的兴趣点为出发点,以学生自愿参与的形式为依托,以丰富的内容为特色,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最终目标,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同样也是对第一课堂的升华。学生能够通过第二课堂运用和消化第一课堂的知识。
第二课堂所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包含政治性的、知识性的、学术性的、公益性的、健身性的、传递性的、服务性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参加学校社团的人数较多。
二、大学生社团的功能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根据学生社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生社团主要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完善品格,健康发展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面临着就业、事业、前途以及家庭等多种心理压力,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社团是集体活动,学生在日常活动开展中需要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心中都充满荣誉感、集体感,参与性强、互动性高,因此,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有助于培养健全的性格和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增强实践能力
大学生的第一课堂是以理论知识为主,与社会实践脱轨,没有社会实践经验。通过社团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组织大学生在不同的区域、不同领域开展科技,行业调研等,帮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履行义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累社会经验,增加社会阅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3.打造学生发展平台
社团没有院系之分,不同院系皆可参与,成为一个交叉平台,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各自心得,交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另外,一个学生可以参与不同社团,社团成员基数大,信息传播速度快,对象多,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平台。
三、第二课堂――大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
第二课堂是培养复合型、综合素质的大学生的有效途径,而社团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第二课堂的育人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从政治角度,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思想素养的核心价值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社团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学校园建设思想建设的主要阵地,从这个阵地出发,进行自律廉洁教育,并且通过拟定的学习和演讲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从科技角度,培养创新能力
李总理曾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到“人人创新”“万众创新”,作为第二课堂主要载体的社团组织,相应的科技创新以及创业类社团组织担负着向学生传递科技信息、科学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责任和使命。
3.从体育角度,提高体育热情
体育兴趣类社团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应积极配合团中央等部门联合开展的“三走”活动,寓教于乐,激发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和团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
4.从公益角度,培养学生责任感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类社团活动应作为第二课堂重要载体,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择业就业等方面相结合,让学生深入社会,感受社会。我校学生社团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聂杨.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与教育问题的思考[J].现代阅读,2013(11).
[2]林建华.积极推进综合改革 充分发挥大学创造潜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5(19).
[3]于江.论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电子制作,2015(15).
人生第一课范文3
一、高效课堂的概念界定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师都在不断地追求高效课堂。但是教师在追求高效课堂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高效课堂,只有明白了“是什么”才能够知道“怎么做”。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在以教学的趣味性为基础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放宽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断地向课堂要成效,最终实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课堂。在高效课堂上,教师只有不断地增加课程的趣味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够真正地提高。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高效课堂
针对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弊端,我们应彻底解放思想,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构建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课堂,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变为自身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这样就会逐渐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有了信心,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适当地进行课堂提问,构建高效课堂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教学应注重与实际相结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提问在学生心灵中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广大地理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要善于利用地理知识对学生进行提问,并通过提问创设地理情境,让学生把地理问题和地理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探究。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能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解决自己所提出的地理问题。这样的有效提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还可以促进高效地理课堂的进一步实现。
四、注重实验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设计得出结论,从而完成既定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这样一种探究性的学习,给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如在观察实验――月相的观赏中,教师可以事先要求学生连续观测一个月的月相(一般选择9、10月份),记录并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通过这样的观察实验,能够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另外,诸如热力环流的实验演示、背斜向斜的观察等,这些都可以反复试验、论证,进一步推敲实验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然后再确定实验场地、器材和步骤等,进而顺利完成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效益优先
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最深刻的影响在于能提高学生收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地理知识,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抽象性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高,而多媒体技术正好能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动画、音乐等信息,且可以声像并茂和动态模拟地球转动、大气运动、海陆变迁、岩浆喷发等,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使教学活动高效率地展开。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使教学内容与方法变得新颖、多样和有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和应用。当然,多媒体课件都是课前设计好的固定内容,无法完全符合不断变化着的课堂教学情况,所以不论计算机技术如何完善,它们都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地理教学,尤其是地理讲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件设计时要明确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方针,注意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设计的课件应具有可调控性和可修改性,并能根据教学实践对课件进行修改和完善,以达到效益优先。
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构建高效课堂
地理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板书板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开放”与“封闭”、“创新”与“保守”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因此,广大地理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胜任当前的教育工作,也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曹娟 彰显新课程理念,全面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成效[J].文理导航(中旬),2011,(02)。
[2谈福成 谈新课程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考试(教研),2011,(02)。
[3]景春华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化[J].新课程(教师),2010,(10)。
[4莫涛 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1,(03)。
人生第一课范文4
关键词:动物外科教学;人文第二课堂;建设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1-0014-02
医疗是近年来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医患矛盾也是近年来医生及医科生讨论最多的问题。这些突出的矛盾,造成了近年来医科生生源减少、质量下降及选择做医生的人员减少,进一步导致了优质医疗资源减少,加剧了看病难的问题。在医疗体制问题之外,作为医科生、医生,反思自身,人文关怀的不受重视或缺失也是一种缺憾。
在当前环境下,医院尚不能摆脱盈利性指标的影响,对医生的评价亦以盈利指标衡量。这种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临床上“只看病不看人”的心态和医疗行业中“人文衰微”的现象。而在纷乱的医疗环境中,很多医生小心翼翼、甚至心怀戒备,唯恐惹来麻烦、纠纷。这种态度,越发加重了当前医疗服务行业中的人文关怀缺失。
作为未来的医生,医科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医疗体制改革和诸多医院冲突现象中,如何坚守自身的“医生精神”,做好医生,贯彻医科生宣言,是困扰很多医科生的问题。同时,建设素质高、技术硬的医疗服务队伍,也急需加强医疗服务行业的人文教育研究。笔者尝试配合动物外科教学,开展第二课堂进行人文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动物外科教学中设立人文教育的建设理论体系
人文,《辞海》中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可以理解为文化现象的总和。人文精神是一种伦理观,是重视人的本身价值,关心、尊重他人,倡导保护个人的权利,主张人人平等、自由的伦理观。周国平指出:“人是最重要的,人是最根本的,把人放在中心,这样的一种思想,就叫人文精神、人文主义”。[1]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重要体现就是医学人文精神,在医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2]
动物外科是本科生在理论知识学习阶段最接近临床工作的课程。结合学生初次接触病患(实验犬)、进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很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能应用于其实践中。可以在其接触实际工作初期,建立良好的人文精神意识,并落实到以后的实习和工作中去。
二、人文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1.教学内容的确定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人文第二课堂教学内容包括:人文精神理论、医疗法规教育、医学伦理学、时事讨论、社会实践等5大部分内容。第二课堂形式包括讲座、社会实践、时事讨论及辩论赛等,共10课时,并辅助以学生的课外调研。评价方法为随堂表现、社会实践报告及人文论文,3部分分别打分,总分乘以10%计入动物外科成绩。
2.人文第二课堂的具体实施
讲座外请综合性大学从事相关研究的教授及本校相关专业教授实施,指定内容、题目自定。
三、开设人文第二课堂的优点、问题及相应对策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疗之魂。医疗的人文性有着与技术性同等的地位,甚至应高于技术性、指导于技术性。实际上,医学的技术性和人文性从来就是医学内在的不可分割的两重属性,医学绝非一门完完全全的技术科学。[3]阎光才也指出:“当代技术社会的困境表明,正是传统的人文主义(唯人主义)塑造了现代科学的价值理性与技术的工具理性。进而引发了对现代性的合法性认同危机。因此,在现代性危机四伏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自觉——一种人文关怀的反省意识,是时代精神要求大学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4]医学发展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医学才能成为人的医学。正式基于这一认识,各方都在积极探讨和发展人文教育,以加强医科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更为全面的优秀医学人才。[5]
笔者通过在动物外科中设立人文第二课堂,将人文教育与学生初次接触病患(实验犬)时产生的各种问题(如缺乏爱伤观念等)有机结合,进一步对临床实际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初步教育;并将青年学生关注的时事问题带入课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广泛讨论,并加以诱导、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学生讨论、辩论及论文可以看出,学生对医疗人文精神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学习了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的人文教育活动,使得学生树立“医生精神”,能够正确认识医疗工作中的一些负面事件,打消了他们今后从事医生工作的“恐惧感”。第二课堂开展期间学生参与热情高、反应积极,同时灵活的组织形式受到了领导和学生的一致肯定,并吸引了很多研究生甚至临床医师前来旁听。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尝试,结合动物外科开展人文第二课堂的教学模式尚需进一步完善。由于课程组织形式较多,授课和组织教员的工作量很大,在今后工作中,应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形成完整的工作流程,以便长期的工作开展。此外,单纯结合动物外科教学开展人文教育,时间及作用都有限。如何将人文教育结合医学理论知识教育同步开展,还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的与通识教育有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周国平.医学与人文[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5(1).
[2]刘虹,张宗明.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追问[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1).
[3]王一方.敬畏生命——生命·医学与人文关怀的对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人生第一课范文5
首先,从理论上来讲,广义的货币政策在解决国内经济问题时通常并不时那么有效,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不管使用利率作为政策调整的杠杆,还是使用汇率作为政策调整的杠杆,都会因为存在外部效应而导致政策的有效性被外来的冲击所抵消,这在金融一体化、资本可以跨境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会变得更为突出。
因为金融开放,当一个国家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或者已经发生的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那么伴随着国内利率的上升,从而导致国内利率与国际利率的息差扩大时,尽管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央行的基础货币供给却会因为境外套利资金的流入而趋于增加,从而抵消了商业银行信贷紧缩的效应。
假如宏观管理当局不是选择利率政策,而是选择汇率政策来对国内不断增长的通胀趋势加以遏制,那么其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从外汇的利率平价来分析,本币升值必定会导致本币的利率上涨,以至在汇率与利率双双上涨的情况下,反而会诱致更多的境外资本流入套利,从而导致更多的基础货币供给。
如果再进一步对中国的实际加以分析,那么我们就可以观察到以下这些事实:第一,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是结构性的,其中食品价格上涨在整个物价上涨中占了很大的权重;第二,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还带有非常明显的成本推动的性质,比如新的劳动法规的推出、工资的上涨以及地价和石油等矿产资源价格的上涨等,都导致了全社会物价指数的上涨压力;第三,当由于贸易顺差和大量境外投机资本大量流入而造成的流动性过剩不能被金融市场所吸收时,也给已经趋于上扬的物价带来了更大的上涨压力。
很显然,由以上这些原因所推动的物价上涨或通货膨胀并非源于社会总需求的膨胀,而是根源于结构失衡与成本推动,这里所说的结构失衡,既包括内部经济的结构失衡,也包括中国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结构失衡。前者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农民务工收入与务农(包括从事副业生产)收入的结构性失衡,后者主要是指内部经济存在失业、外部经济存在国际收支入超并存的结构性失衡。
事实可以证明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是结构性的,而非是需求拉动型的。2003年中国财政收入首度突破2万亿元,2005年突破3万亿元,2006年接近4万亿元,2007年将突破5万亿元大关,预计要比2006年增长33.5%:从2003年至2007年3月末,各级财政存款由5126.9亿元增加到14004.8亿元,增长了173.6%,企业存款增长了59.5%,而同期居民存款只增长了66.4%,其增长幅度略高于企业存款的增长幅度,但却要大大低于政府存款增加的幅度;再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结构来看,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13.5%上升到2006年的18.8%,而城乡居民收入比重则从76.5%下降到71.3%:截至今日,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甚至都没有超过50%。所有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是不能用需求拉动来加以解释的。既然如此,试图用汇率升值的政策措施来遏制当前的通货膨胀就会是徒劳的,因为本币升值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减少出口、增加进口,以达到出清过剩需求之目的,但是,当中国的现实状况是供给过剩、供给成本快速上涨,从而需要依靠国际市场来平衡过剩供给的时候,采取本币升值的做法岂不是南辕北辙、把调整的方向做反了呢?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当一个国家内部出现过剩的需求时,才能通过本币升值的调整方法来增加社会的总供给,即便如此,当 个国家的基本面不甚健康时,也不能轻易选择本币升值的做法,还不如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更好。
如果以上的分析和结论是可以成立的,那么我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控制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呢?从学理上讲,假如存在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那么应当是采取那些旨在紧缩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为好;但是,当我们面临的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时,改善供给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相关的政策组合可能更为有效。
人生第一课范文6
说实话,这客人(上海某公司的),四十几岁的样子,很老实(谈吐风格就可以得知),他说付全款,我当时第一时间不是兴奋,而是有点害怕,毕竟这么直接爽快还真少见,少见我就怕了,这时我真宁愿客户跟我折腾一下。
公司的几位同事都觉得不可思议,难道这客人是超大款的?呵呵,就算是超大款也不要这样吧?几万元不是少数呀....,哎,同事越说我就越心慌了哈~~
我马上打好生产单发给车间做生产,大概需要4天的样子才能交货,我便跟客人打电话确认一次,客人状态很一般,完全不急的,只说“恩,好,没什么,只要交到货给我即可”,天呀,为什么不说“只要准时交货即可?”~~~
大概3天左右,客人打了个电话问我“货做得怎么样啦?明天真的可以做好了么?”,我说“是的,明天就能做好,当天我会把货发出去,到时注意查收”,客人说“恩,真的谢谢,辛苦你了,到时帮我找一家最近我们的物流公司,懒得去提。
4天后,货做好了,我加班当天就把货发出去,还当了一两个小时搬运工(偷笑),搞定,物流公司说大概3天能到的,到时叫你客户注意查收短信,我马上给电话告知客户货已经发出。
恩,3天左右,客人说收到货了,我说“好的,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