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习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秋分习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秋分习俗范文1

秋分的传统习俗有祭月、吃野苋菜、送秋牛图、吃汤圆、放风筝、做面雀等。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

(来源:文章屋网 )

秋分习俗范文2

[摘要]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经济整体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如何促进有效需求快速增长,化解消费需求增长的制度性“瓶颈”,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是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内需不足的特征进行分析,深入剖析了抑制消费需求增长的瓶颈因素,对如何扩大内需提出了简要的参考意见和思路。

[关键词]消费需求不足;成因;对策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内需不足的问题,这是此次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疲软、大量企业尤其是外贸型企业倒闭的根源。在我国内需的基本构成中,投资需求的长期主导性导致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发展与增长的附属物。事实上,投资拉动是特殊历史时期为防止经济非正常减速而采取的政府强制行为,不反映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在我国,投资却分别扮演了二重角色,即经济繁荣时期的“助燃剂”和经济衰退时期的“兴奋剂”,居民消费对生产供给的拉动作用不断走向边缘化。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要维持经济体的正常与繁荣,内需就不能让位于外需,居民消费需求就不能让位于投资需求。

一、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特征

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背离特征: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而消费增长速度却远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银行中积累的居民储蓄已经高达21万亿元,但同时内需严重不足;物价在低位徘徊。大多数民众则不断感叹生活负担的沉重甚至生活的艰辛。目前,我国内需不足,就是发生在这些因素所构成的基本背景之下,呈现出某些独有特征:

1经济高速增长,物价却长期低迷。在2000年之前开始实施的一系列治理通货紧缩的措施,终于在2000年收到效果,这一年经济增长速度突破“七上八下”的僵局,开始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作为宏观经济景气指标之一的物价却回升乏力,长期处在低迷状态。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尽管说法不一,但从大的方面来看不外两条:一是从供给的角度看,我国从1998年以来绝大多数制造业部门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二是从需求的角度看,则是需求明显不足。城镇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及农村市场启而不动,即收入增长缓慢造成物价低迷。比如,2005年,我国GDP在实现9.9%的增长时,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5万元,实际增长为9.6%,虽然增幅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但仍低于经济增长水平。农民的收入情况就更不乐观。2005年,虽然我国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产146亿公斤,达到4840亿公斤,增长3.1%,但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实际增长了6.2%,不仅远低于GDP增长水平,其增幅还比上年回落了0.6个百分点。2005年之后,上述状况不仅没有得到改善,而且随着收入与GDP之间剪刀差的扩大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2物价低水平背景下,百姓却深感生活负担沉重。按照一般的原理,物价低迷虽然就经济本身来说反映了紧缩的一个层面。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却可以享受到物价低迷带来的好处,这就是生活负担的减轻,因为低迷的物价意味着人们可以为同样的消费品支付更少的货币。但实际上,在最近几年中,人们却没有这样的感觉,在物价低迷的时候,很多人感觉到了生活负担的沉重。这是因为几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宗消费品价格呈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比如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市场物价连续下降的同时,垄断或弱竞争性行业的价格却居高不下,甚至是大幅度上涨。

3生活入不敷出,居民却呈现高储蓄率。尽管21万亿元的储蓄相对于13亿人口的平均储蓄额并不多,但这并不能否定我国经济生活中高储蓄现象的存在。1991年到2008年,我国居民储蓄的年增速均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从国际比较来看,根据世界银行1994年统计,当时世界上国民总储蓄率超过40%的只有新加坡,我国国民总储蓄率当年高居世界第二位。2008年,我国储蓄率为28.8%,刷新了过去有记载以来的最高记录。因而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存在一种“超储蓄”,即储蓄增量不仅来自于居民增收,还来自居民减少当期消费和投资。尽管东亚国家和地区都曾出现高储蓄的现象,但应该看到我国高储蓄现象形成的独特原因,特别是要看到这种高储蓄率是与生活入不敷出的沉重感并存的。从表面的逻辑看,既然生活负担沉重就应当更多花钱来减少储蓄,或者说有较多的储蓄就会减轻生活的负担,但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这两者恰恰是形成了一种合力。

4家庭一方面高储蓄,另一方面却高举债。与高储蓄现象形成鲜明反差的,就是近些年开始出现的居民高负债现象。根据中国社科院的一项统计,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居民、家庭整体负债率已经高于欧美家庭。具体来说,上海、北京两地居民的整体家庭债务比例已经分别达到155%和122%,青岛、杭州和深圳等中等城市的居民家庭债务比例也平均达到了90%左右。而在美国这样的高收入国家,个人平均负债比例则只有115%。对于这组数据,我们至少要注意到两点:一是如果将居民的债务考虑进去,目前的高储蓄现象将会大打折扣,甚至使得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种“消费疲软”与“消费过度”并存的现象;二是储蓄和负债的主体可能存在很大程度的不重叠。

二、导致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制度性因素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曾一度面临短缺经济的困扰,十几年后却出现了严重的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问题。促成这个转变发生的,主要是制度性因素,正是这些制度性因素从根本上制约了国内需求的有效提高。

1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增长缓慢,实际收入水平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我们剔除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因素,提取近27年的数据加以对比说明。

上表说明,我国长期以来居民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分配率)不断下降,从1981年的16.76%降到2007年的11.32%。而财政收入增长过快,自1995年到2007年,财政收入占GDP比例提高了1倍。2006年我国税收收入就超过了日本。税负高,国有垄断企业及外资企业挤压吸纳70%就业人口的民营中小企业,直接压制了工资收入的增长。与此同时,房价、学费、医疗费用大幅上涨,严重挤压了居民消费支出。2007年我国商品房销售收入2.96万亿元,而我国2007年职工工资收入总额才2.82万亿元。西方的分配率都在50%以上,我国与发展中国家30%以上的分配率相比也是最低的。

此外,限制甚至禁止粮食出口政策,导致我国粮价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虽然大大限制了EPI的上涨,但牺牲了农民利益,限制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使农村消费能力长期不足。农民收入总额和收入增幅远低于城镇居民,而农村CPI涨幅又长期高于城市。

2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拖累了城市化进程,使农村人口被甩在消费市场之外。我国内部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不振,显然不是源于短期政策因素,而反映了整体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失衡。农民工——步入了工业化进程的廉价农村劳动力,用双手创造了巨大供给却不能融入城市化作为市民去消费,因而产生了巨大的供需缺口。约1.5亿离乡不离土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所离散出来的若干万亿元需求缺口,过去主要是通过外部需求来弥补的。本来,一个发展中国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并不奇怪。问题在于我国计划经济建立和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即隔离的户籍福利制度,强化和僵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滞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民逐渐自然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居民的过渡,从而在农民成为产业大军的同时,锁闭了这个经济起飞阶段最重要的内需增长。而我们知道,农民的市民化恰恰是城市化的实质和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从统计上看,我国的城镇人口比例在改革开放30年中已经有了很大增长,即从1978年的约18%到今天的约45%,以每年接近1%的速度增加。这个比例虽然仍低于全球平均50%的城镇人口比例,但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来说似乎并不算太大。按照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进程,我国今后30年仍然是城市化发展的高峰阶段。要在城市人口比例到达70%以上之后,城市化的势头才会逐步放缓。这意味着每年都会有1000多万农民进入城市,今后30年内将还有5亿左右农民进入城市定居。但是,在我国城乡二元隔离体制下,目前已经进入城镇的约1.5亿农民工的绝大多数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而是作为离乡不离土的农民工游离在城镇生活边缘。他们不但不能将其赡养的父母移入城镇,甚至子女也多数作为留守儿童遗放在乡村。按能够享受城镇市民收入福利保障待遇的户籍人口计算,我国的真实城市化率大致在28%左右,这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最大失衡,应当是今后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消费需求的核心所在。

城乡隔离二元经济体制导致我国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1)直接严重阻碍了内需增长。本来农民大量和源源不断地进入非农产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的配置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成为供给和经济爆发性持续增长的源泉。相应的,农民市民化和其赡养人口的城镇化提供了内需增长的强劲动力,二者形成了相互推动的平衡发展态势。但我国1.5亿农民工及其赡养人口的实际收入水平大大低于城镇居民,前者的收入如果能逐步向后者靠拢,这种低端收入的提高会大部分转化为消费需求,我们就根本不必忧虑贸易顺差形成的约2万亿元人民币外需缺口的萎缩。农民工在提供巨大的廉价劳动力的同时,又很少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和文明,这是我们不得不依赖外部需求的主要原因。(2)农民工及其家属不能市民化,也进一步扭曲了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削弱了企业竞争力,使低端产品过剩,而满足国内外高端消费的产品严重缺失。由于农民工绝大部分是在第二产业就业,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企业基本上不考虑劳动力的供给以及劳动力再生产和繁衍的教育及培训费用,很多地方完全依赖和满足于对中青年劳动资源的近乎掠夺性开发和使用。廉价劳动力在一个长时期内近乎无限地供给,阻碍了企业和产业的技术提升与升级换代。工业化初期的成本优势没有随着城市化发展、人力资本的相应提高而逐步转变为技术优势和品牌、渠道优势。同时,由于农民工家庭不能市民化,劳动就业极大依赖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的行业景气度。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而后者本来是随着现代化进程吸收劳动就业的主要领域。失业率的上升加剧消费需求的紧缩程度。(3)造成了资源的逆向配置。由于农民工不能市民化,农民工的储蓄基本上是汇回原籍乡村,赡养父母子女以及在乡村建房置业,以备失业还乡。这样,在亿万农民已经、正在和必将逐步离开的地方在不断修好房建新村,而在他们已经就业和还会不断进入的城镇却无房可居,导致了高端和大宗商品消费的地区结构性失衡。同时,1亿多农民工及其后续者离乡不离土、离家不移家,影响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规模经营,阻碍了减少农民、富裕农村的现代化进程。(4)导致城市化建设的畸形发展。由于城市发展并不考虑已经就业的农民及其家属,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出现了围绕少数城市居民自我循环的高端化趋势。大楼大街大广场大住宅的发展脱离了我国的土地等资源禀赋和人均实际负担能力。由于农民工及其家属并未真正离土从而放弃乡村的土地和宅基地的占用,国家为保基本农田红线不得不严格控制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土地的巨大需求,造成城市供地的制度性稀缺,进而大大推高了城市地价和房地产价格。这样导致在高房价面前,不仅农民工望洋兴叹,就连城市中下层居民也望而却步,致使城市化的成本和门槛越垒越高,庞大而分割的消费需求被排斥在城市化进程之外。(5)农民工及其家属不能逐步融入城镇,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和伦理道德问题,给启动内需带来了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政策制定的成本。由于农民工基本上是中青年人,他们中的相当部分在长期的城镇生活后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再返回乡村生活。他们往往夫妻分居、家庭分离,其漂移的第二代在城乡文明交错的冲击和夹缝中长大,教育环境差,有巨大的身份认同危机。这个人数不断增加的庞大社会阶层长期处在流动的困惑和焦虑状态,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大隐患。

三、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和思路

从根本上解决消费需求问题,就必须以增加民众收入、扩大保障范围为中心,进行城市化战略的创新型设计,要尽快建立完整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启动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

(一)增加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如前所述,我国城乡统算的全体居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一直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并远远小于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的增长速度。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必须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入手。

1建立健全职工工资增长与宏观经济增长保持大体同步的机制。结合部门特点和行业特性,建立健全不同部门、行业和地区职工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大体同步的机制。合理确定并不断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切实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问题,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2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快推进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一步规范和拓宽税基,合理调整税率和级距,降低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负水平。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物价及工资水平,确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标准,并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3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在当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持续高于城镇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健全粮食风险基金政策,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4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城乡低保范围,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障、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等,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同时,要建立健全对低收入群体的长效补贴机制,完善补贴制度、补贴标准、补贴经费来源、补贴时间和补贴对象,把补贴制度长期化、规范化,使低收入群体能够共同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二)对城市化进行创新型制度设计,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长期消费需求问题。我国今后30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过去30年成果的基础上,能否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分步废除对进城农民的身份歧视,进行制度创新,从而开启另一个30年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平衡发展的枢纽。这个枢纽,就是农民工市民制的机制设计和创新,它将同前30年的家庭土地承包制度一样,启动和激发连锁式的制度变迁和社会演变,成为推动下一个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因此,应当从现在起,就立即着手规划和全面启动农民工市民制国家行动计划或纲要。

1确立全局性的国家城市化战略。一是考虑城市布局和发展阶段战略,在大中小城市、东中西部几个层面上避免城市的无序发展。二是建立城市化的国家标准,制定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总体规划原则,如致力于解决城市环境保护、城市绿地少、水土流失严重、大气污染严重、水环境质量差等问题。这些是为了使中国城市化良性发展,为消费增长奠定基础。

2将消费因素加入区域城市发展战略中,创建相关政绩指标。地方政府作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者,应该逐渐把消费问题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这就要求重新考虑当前的城市发展战略,不仅考虑到投资的增长、城市面貌的改善、工业布局的优化,而且要考虑城市化应有的消费增长指标,避免对居民消费造成过多的挤出效应。

3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市化应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促使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从而摆脱传统的农村消费方式,逐步向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转变。

4财政引领公共支出,努力改善消费环境。目前,我国政府的财力与福利性支出比重严重不符。在居民消费的关键领域,往往出现“政府缺位”,而造成公共产品与劳务的缺乏,影响消费的增加和升级。因此,政府有必要适当压缩投资性支出,控制购买性支出中的行政管理费用,而把更多的支出用于提供最稀缺的公共物品和劳务。一方面为居民消费创造“硬件”环境,即指为城市居民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优化而创造更好的空间与对象。所谓创造更好的购物空间,就是通过对商业设施分布、构造、环境、配套等的综合考虑,使得居民的潜在消费意愿能被充分发掘,这就涉及到政府直接的投融资活动,及其对民间商业投融资活动的引导和调整。另一方面创造“软件”环境,如安排社会保障等转移性支出。

秋分习俗范文3

传球质量的高低是影响进攻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与训练过程不同的是,场上情况千变万化、层出不穷,这就要求队员根据场上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及相应的反映。对传球队员的反应能力、应变能力及观察能力要求更高。

1.1选择合理时机

传球经常是在严密防守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接球的时机又往往是短暂的,因此,传球队员必须捕捉战机,设法摆脱防守队员的封阻,及时把球传到有利位置上的同伴手里,而接球队员不可原地站着等球,要观察、了解场上情况,积极移动迎前接球或领前接球。

1.2快速传球

传球前要敢于接近自己的对手,这样对手难于做出反应。传球要争取时间及时传出,尽量减少在手中的停留。接球后切勿盲目停球,要及时、快速地转移球,以便在人、球不停顿的移动中创造更好的战机。

1.3传球的目的性

传球是篮球比赛中队员之间有目的地转移球的方法、是组织进攻的纽带。成功的传球既能发挥集体力量,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又可起到声东击西的作用,打乱对方的防御部置,达到本队进攻的目的。巧妙、及时、准确的传球是构成全队战术配合的基础和纽带,而接应者有目的、有攻击性的移动,抢占有利、有威胁的接应位置更为重要,更有价值,难度更大,也更能体现积极主动的风格。

2、接球技术分析

接球技术随着篮球比赛激烈程度增强而变得更富有挑战性。防守队员已经形成“贴人防守”,这就对接球队员增加了难度,对接球的要求更加全面具体。从结构上分析,主要有接球时机、抢位与摆脱、接球动作和接球攻击组成的。接球时机积极主动,抢占有利地位,摆脱防守,接球后的保护与进攻。每个队员的身体条件不同也就决定了在处理接球和进攻方式的不同,在接球技术上主要体现在抢位的对抗性、接球的攻击性和控球的多变性三个方面。在接球时机的把握和接球动作的完成上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主动创造接球的机会

无球队员要按战术配合的要求,结合攻守双方队员的位置分布情况,积极主动地寻找战机,创造有利攻击位置及时插向有威胁的攻击区域,随时做好接球的准备。但要避免盲目的跑动,处理好动与静、快与慢、主攻与助攻的关系,做到行动有目的,动作要果断,方法要得当,时机要合理。

2.2采取合理的接球动作

正确的接球动作,应是迎前抢接球,而不是原地等球。一般情况下,外线队员多采用下压外拉,或下压横切的方法。若对手去接球,内线队员则多采用横跨步,前上步和转身的方法摆脱对手去接球。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首先都要摆脱对手的逼防,利用身体和脚步动作抢占有利位置,把对手卡挡在身后,或挡住对手可能断球的路线以顺利地接获球。

2.3及时确定接球后的行动

接球后如有直接投篮的机会或出现助攻的机会,应迅速果断地抢占有利位置。同时把接球动作直接转化为进攻动作;如暂时没有攻击机会,则应立即形成远投、能突、能传的三威胁姿势,使身体处于机动状态,同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合理的攻击点。尽量减少球在手中停留的时间,更不要养成拍一下球的习惯。

3、传接球的配合技术

3.1传接球的配合形式

队员之间的传接球配合是各种进攻战术的得以实施的纽带。传球是配合的开始,而接球是进攻动作的开始,传球要符合接球队员的意图,要为接球队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机会。队员间的配合一般包括后卫与前锋,前锋与中锋,后卫与中锋,后卫与后卫四种主要的配合形式。

3.2传接球要默契配合

默契是传接球配合的基础,是提高传接球成功率的重要因素。队员之间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彼此能了解对方传球的时机和跑动的最佳位置,在比赛中能熟练精确地完成传接球。这种默契要多年磨合才能实现,其中包括队员之间的暗示语言、手势或习惯性动作等。

3.3传接球要快速多变

比赛中,传球应力求作到及时、快速、准确、多变、便于同伴完成下一个动作。因此,应根据同伴和防守队员的位置,移动速度决定传球用力的大小,选择合理的传球路线和方式,把球传到远离防守队员一侧的位置上,既要避免对方的抢断,又要便于同伴接球。

3.4传接球要注意观察、判断

传球队员要扩大视野,全面观察场上情况,一般来说,应先远后近,先内后外,准确判断,不失时机地将球传给处于有利进攻位置的同伴。

秋分习俗范文4

【关键词】排球;发球;成功率

1、引言

排球比赛规则不允许拦发球就更增加了发球的攻击力。特别是每球得分制的新规则,使赛中任何失误即失分,发球也就从单纯的得分手段转化为得失分兼备的技术形式。国际排联关于“发球触及球网上沿进入对方场区为好球”规则修定,为发球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所以它在比赛区中的作用比以往就更加显著了。

2、研究目的、方法

2.1研究目的

通过主观和客观方面来分析影响排球比赛中发球成功率的因素,提高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的技战术能力。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3、影响发球成功率的因素分析

3.1造成发球失误的客观原因

3.1.1临场赛势:排球临场赛势是运动员产生发球动机方向和强度的诱因。赛势失利对多数运动员来讲是消极诱因,造成心理紧张,产生负向情绪,导致发球动机强度减弱,降低发球。

3.1.2目标:在关键局时,如比分领先,对多数运动员是积极诱因,能激发发球动机的强度,产生增加性情绪,提高发球的目标。因此,临场赛事对发球目标心理定向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3.1.3观众:观众虽然只是场外的观看者,但是一些时候他们也能够影响运动员的发挥。比如屡次发球失误的运动员在轮到他发球时,观众的唏嘘(喝倒彩,辱骂等)以及一些侮辱性的举动都会造成运动员的精神紧张,注意力不能集中。

3.1.4其他因素:在比赛场上,各种突发事件也能使运动员的心理适应能力产生变化。如本方主力选手在比赛中意外受伤,而中途退场,造成了其他队员的心理负担,也会使其他队员发球时过于紧张。客观因素的作用随主观因素的作用而定,运动员的发球水平越高,心理素质越好,受客观因素影响程度越小;反之,则越大。

3.2造成发球失误的主观原因

运动员发球的水平和运动员发球心理定向首先取决于该运动员的发球技术和技能水平的高低。发球的水平主要包括发球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动作的准确度、力量等。运动员的发球水平越高,其心理定向对实际发球的监控和指向作用就越强。

3.2.1发球动机:正确的动机能收到好的效果,而有的运动员发球动机过强,求胜心切,却忽略了发球的要领和方法,结果造成失误。

3.2.2发球时情绪的影响:情绪有调节机能的作用,积极高涨的情绪可以增强机体活力和自信心,因此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而这种变化直接影响着中枢神经系统和人体的运动器官以至影响运动技术水平的发挥,运动员的情绪对比赛的胜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3.2.3发球信心:运动员的发球自信心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如比分悬殊或相持时,教练员的语言和表情,裁判员和观众的倾向性等。

3.2.4发球的气质分析:不同气质的人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同时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由于外界干扰,再加上排球本身的特点,特别是每球得分规则的执行,对发球者的心理压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同气质的球员对待不同条件下的发球也就有所不同。

3.2.5意志品质对发球的影响:激烈的排球比赛,体力消耗巨大,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优良的意志品质,否则会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导致发球失误。运动员的发球水平和个性心理因素是影响发球的主要因素,它对于发球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4、提高发球成功率的几种训练方法

4.1设景法

所谓“设景法”,是指练习发球时,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训练条件,尽量模拟比赛时的情景,加浓比赛气氛,以促使练习者产生自我激励效应,有利用集中注意力,避免随便乱发球现象,同时,激发其练习兴趣,磨砺了适应比赛的心理素质。

4.2奖励法

这里的“奖励法”,是指通过对发球失误者进行适当的“奖励”,如捡球、俯卧撑、接发球等,给其施加一定的压力,促使其认真完成每一次发球练习。

4.3比赛法

4.3.1个人赛

轮换发球‘一球一换’,或每人连续发固定数目的球,教师统计每个人发球成功的次数,最后看谁成功的次数多。

4.3.2分组赛

将练习者分成若干组,进行比赛。教师统计每组发球成功的次数,最后,看哪一组的次数多。

4.4集数法

所谓“集数法”,是指练习者必须连续成功发球到规定的次数,算完成任务,如果中间出现一次失误,则必须回到“从头集起”。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发球技术由飘球逐渐向大力跳发球过度,同时发球战术由找人、找区向变换发球性能和长短结合方向发展以及运动员的个人心理因素,这是影响发球成功率的基本因素。队员在训练过程中应注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发球技术,特别是新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发球的攻击性和成功率。

从发球技术的特殊性、发球在每场比赛的关键时刻的作用来看,发球队员的心理因素对发球成功率有明显影响,应特别注重提高发球队员的心理素质,以提高发球的成功率。从发球队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技战术水平训练,以及两者的相互结合来看,注重发球队员的技术和心理训练对发球成功率的影响。

5.2建议

在训练和教学过程中将心理和技术因素相结合进行训练以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科.排球发球失误的心理原因探析[J].体育科技,2009(4):159-160.

[2]朱荣辉.排球比赛中心理因素对发球成功率的影响及训练方法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4):156-157.

秋分习俗范文5

关键词: 篮球裁判员 执裁水平 影响因素

篮球运动自1891年诞生,发展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项立体性的对抗运动,身体碰撞频繁、激烈,且集娱乐性、观赏性和团队性为一体,是世界上最风行的高水平运动项目之一。篮球裁判员是赛场上的法官,裁判员的执裁水平对比赛的结果常常起着重大影响,对保证比赛公平、规范地进行,促进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更有着直接影响。培养优秀的篮球裁判员是篮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安定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本文从篮球裁判员临场工作方面着手,围绕影响裁判员执裁水平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以求为提高裁判员的执裁水平提供一些借鉴。

1.裁判员丰富的经验是临场执裁的保证

高水平篮球比赛运动员身体接触频繁,对抗性强,攻防转换极快,战术变化繁多,拼抢十分激烈,场上局势常常瞬息万变,这对临场裁判员来讲既是艰巨的务,又是重大的考验。场上队员犯规或违例行为多是在高速奔跑或人员密集的情况下发生的,发生后裁判员要通过视觉感受器传递到大脑中枢,经过判断和酝酿迅速作出应答,时间短、要求高。对于裁判员来说,比赛中出现少许错判、漏判是难以避免的。衡量一个裁判员的业务水准,就是看其哨声的准确性,而这取决于执裁经验和反应能力。初级实践(入门阶段),这期间许多人常常会出现“怯场”、“恐惧”心理,比赛中遇到复杂局面时会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不敢鸣哨宣判,需要有经验的老裁判辅助,此阶段一般只能执裁市、区级的中、小学生篮球比赛。解决执裁心理问题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多吹比赛、多请老师指导、多看别人吹哨,只有虚心好学才能逐渐提高执裁能力和水平。

2.裁判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完成执裁任务的关键

裁判员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具体表现在执裁时的自信心、抗干扰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等方面。人的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从产生、发展、变化到完善的过程,它是极其复杂而又时刻变化不定的。重大比赛关键场次对裁判的心理压力,大牌球星和名教练判罚后的表现,场上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干扰,主场观众倾向性的喧哗和过激行为,以及执裁过程中因观察的角度重叠,跑动、移动和选位不当,极易导致的个别漏判和错判。因此裁判员必须在困难和重压下保持冷静,需要用坚韧、顽强的意志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继续发挥正常的执裁水平。反之,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欠缺的裁判员,遇到困难和干扰就失去调节能力,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漏判错判不断。特别是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对关键球的违例和犯规判罚不准、处罚不当,或不敢鸣哨和承担责任,导致整场比赛的执裁工作引发争议,给比赛带来严重后果。

3.裁判员的体能和技战术素养是执裁的重要基础

执裁一场紧张激烈的篮球比赛,对裁判员的体能要求是很高的,其运动量大致相当于长跑4000―5000m。而对于4×12min的职业联赛,裁判员在场上的奔跑距离更在5000―6000m,可见裁判员的体能水平对圆满完成执裁工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强度、高速度的激烈对抗中,裁判员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中,丝毫不比运动员轻松。对于场上双方队员犯规、违例的宣布和判罚,裁判员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响起哨声,做出准确的手势。裁判法对执裁裁判员的基本要求是“积极移动,合理选位,及时插入”。根据这个要求,裁判员在场上工作时不能有任何懈怠,需要体现良好的精神风貌,来回奔跑,积极移动,并对双方运动员的动作习惯具有一定的了解,能掌握和控制比赛节奏。反之,因为体能较差,或赛前准备和休息不足,导致体力下降,跟不上比赛节奏,跑不到位,看不清犯规和违例的全过程,就必然会降低宣判的准确性与合理性。体力的下降还会造成大脑神经细胞疲劳、反应迟钝、注意力下降、场上视野范围缩小,从而产生错判和漏判。因此,旺盛的体力也是篮球比赛执裁工作的基础之一。另外,篮球裁判员还应具备一定的技战术素养,我国的篮球裁判员一般都是从会打篮球或者受过篮球训练的青年人中挑选的,这样做避免了在选材上多走弯路,也为学习和理解规则、尽早进入工作角色奠定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基础。篮球技战术意识好的裁判员对场上比赛节奏适应能力和控制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大局观,对各种犯规、违例与不起眼的小动作预见性和判断力好,可见技战术素养对提高裁判员执裁业务水平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秋分习俗范文6

关键词: 中学 足球文化 影响因素

1.中学校园足球文化的表现形式

足球运动在中学校园文化活动中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它具有良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能够紧紧地把广大学生联系在一起。学生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广交朋友,充实生活,丰富课余文化,缓解繁重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从足球运动中体验热情奔放的乐趣,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足球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热爱集体、克服困难、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近年来,随着足球运动在校园的推广与普及,校园足球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学校开展了足球训练课,是体育课教学的补充。

2.中学足球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2.1课程建设。

足球课没有普及到体育课堂,由于中学生人数较多,上课时间较短,无法进行组织教学,足球课主要以训练课为主,通过身体练习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是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以更新教育观念为课程建设的先导,以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训练课教学为目标的足球课程体系。

2.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要求中学生掌握足球运动的理论知识,掌握足球实践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在足球训练的基础上,通过足球比赛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足球的技战术,提高学生的足球专业素质,从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足球相关的技战术,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比赛能力。

2.3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主要以实践考核为主,实践考核任课教师自己考核,没有实行教考分离的考试模式,考试主要是传球、颠球、射门技术,形成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所以学生平时只注重学习考试内容,而课程目标中的足球教学示范能力、组织能力等都得不到体现。特别是训练课,学生在提高阶段,更应对足球技术进行科学的讲解和正确的示范,将两项结合在一起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

3.中学足球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3.1教学大纲不合理与教学模式的程序化。

目前,中学对足球课技术单一、程序化进行教学,典型的传授技术为主的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注重技术学习,忽视学生兴趣和足球的特点,从而形成单一的程序化教学。

3.2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基本技术上。

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考核时,足球基本技术占总成绩的绝大多数,所以足球课上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练习技术,这种教法违背国家中学体育教育方针政策,即通过体育课教学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技术创新,养成自觉运动的良好习惯,在足球课教学中,在教授基本技术、技能外,缺乏足球实战课的演练,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不进行实战课的练习,这是影响足球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

3.3课程考核是影响足球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中学足球课考核方式主要是以技术技评为主。这种评价过程只注重考试结果,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同时忽略学生先天素质和学生后天努力程度的因素,使得课程考核只考虑学生考试时的最终表现,并不考虑学生努力学习的过程,课程考核缺乏公平性和全面性。

3.4中学足球课程教学的对策。

更新教学观念,在足球课程目标、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安排及课程考核等各方面都应积极改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足球俱乐部、足球协会等,为学生提供参与足球活动的机会,进一步促进中学足球文化的发展。

4.中学生足球球迷存在的问题

4.1人数少,足球氛围差。

在中学举行的足球比赛中,观看足球比赛,为队员加油助威的人数较少,通常观看足球比赛的大部分是学生,少部分是学校的教职员工,为球队加油助威的只仅限于本班的学生和本队队员。由于观看足球比赛的人数少,在中学的影响力小。校园内没有配备足球直播比赛的电视,这样无法做到积极宣传,球迷之间缺少交流的平台。这些不利因素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热爱,影响学校足球文化氛围的形成。

4.2消费水平不固定。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生在校学习压力大,许多学生没时间参与足球运动,没时间进行足球消费。部分学生受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根本无法承受足球的消费。对足球感兴趣的学生会比较关注足球运动的相关问题,具体表现为:经常看足球比赛节目,喜欢谈论、评价足球比赛,崇拜足球明星等方面。

5.中学生球迷热爱足球运动的对策

正确引导学生足球消费观念。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学生对足球消费的认识不足,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消费甚至有偏激的想法,所以应该积极宣传消费理念,加强正确引导足球球迷的消费。加强提高足球市场的服务质量,科学合理地规划消费管理,创造良好的、和谐的环境,以促进足球消费市场良性健康的发展。

6.结语

6.1校园足球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学校开展了足球训练课,是体育课教学的补充,间接制约中学足球运动的发展。

6.2足球课还没有普及到体育课堂中,由于中学生人数较多,上课时间较短,无法进行组织教学,足球课主要以训练课为主,课程考核主要以实践考核为主。

6.3中学生足球赛事过少,观看比赛的球迷过少,没有形成良好的足球氛围,是阻碍中学足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

6.4中学生参与足球和消费足球的动机是健康的、合理的,少数以追求时尚为消费消极动机的学生,需要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熊建平,周明星.中国中学生足球运动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01).

[2]董金果.高校足球文化建设策略浅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