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写一个人物群体的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写一个人物群体的作文范文1
(一)怎样写事
一是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写的时候多文几个“后来怎样”,文章就具体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三是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二) 怎样写活动
写一个人物群体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中语文;写作教育;锤炼;提升
众所周知,随着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学科在教育模式上都实现了深化改革和完善,在改革的过程中所运用最多的就是创新教育,这点在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最为明显。语文中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求在对语言文字、阅读写作各项教育内容中,都要体现出创意的和个性上的表达。但是对于职业高中这个特殊的教育群体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应对学生在走上社会和岗位以后,能迅速地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应该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师所要思考和创新的内容。本文以实际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为切入点,简单对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目前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在教学中缺乏创新性、多样性和社会性
职业高中学生将来要面临就业和继续升学深造两种选择,因此,目前在很多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旧将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主攻方向,表现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非常注重写作文体,并在教育过程中,在写作文体的选择上更多是为了迎合考试而设定训练题目和内容。虽然在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也提出了创新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谓的创新也只是需找出更符合考试要求,可以拿高分的写作文体,而忽视了写作本身的创新性,这种过于重视文体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写作中个人灵性的发挥,更不用说对于职业高中学生这个群体来说,这种只重视考试而脱离生活实践的教学方式,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在就业后难以处理一些与工作相关的公文和材料,因此,职业高中的写作教学的创新性应突出多样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2.作文教学仍局限于特定的课堂范围和时间内
由于受高考作文的影响,目前在很多写作教学中都存在当堂作文这种教育模式,但是其实质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可是在实践中却变成了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其实际上就是在训练考试中的作文能力,而不是真正的写作。同时老师往往仅仅是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话题,然后就是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这样的写作模式即便是其写作话题十分新颖,学生所能想到的内容也非常的新颖,但是新颖的话题和内容并不一定代表你写出来的文章本身是新颖高质量的。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重视结果,即看大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底可以完成多少,或者说在一个学期可以完成多少。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写作的质量,也无法实现写作教育上的创新。
二、当前形势下职业高中作文教学的新思维
目前我国在教育改革上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标准,这种标准体现在职业高中语文写作的创新要求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我手写我口,抒写真性情
教育改革中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认识到社会认同和自由表达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在写作方面不会一味的照搬照抄老师的观念和写作要求,而在语文写作过程中真正地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感受,在文章中体现出真性情、真体验和真感受,这才是写作的真实目的所在。要明确写作目的在于情感上的抒发和心灵上的抒发,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应试作文。
2.写作应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写作不是一种可以闭门造车的活动,而是必须要将写作与实际的生活相结合,更通俗点说是必须要在自然中寻求写作的灵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明确读与写之间的关系,要明确新的课程标准下对写作理念的全新认识和构建:首先写作是建立在一定语文阅读的基础之上的;第二是写作必须要进行一定的生活体验;最后文章本身是自然以及生活状态的一种呈现。
3.在写作中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
写作是一种思想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灵成熟的过程。因此,写作乃至整个语文课程的价值主要侧重于塑造和拓展人的精神世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使用“表达与交流”这一表述方式,就是力求从以人为本的高度,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高度,来认识这方面的语文课程内容,以彰显写作的人文特征。将写作视为一种生命状态,是一个人的自然状态、社会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统一体。
4.多筹并举,丰富写作方式
首先,作文教学必须突破封闭格局,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的怀抱和社会生活的洪流之中,使学生懂得作文必须有感而发,只有不断的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实现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其次,注重从阅读及视听媒体中汲取营养,特别是电视、电脑进入了千家万户,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教师应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优化课堂作文教学方式和内容
作文教学就是为了学生自己能写作文。因此,优化作文课堂教学结构,必须以学生自己能写作文为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尽可能地使作文教学过程与作文过程接近,使训练过程与实用过程一致。作文教学并不一定只局限与课堂特定的范围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命题,启发,留待课下让学生搜集素材,再进行创作。
6.扩大阅读范围,提高写作水平
我们知道,目前的职业高中作文教学仍然处于“以读促写”阶段,是以阅读为本位,以写作为附庸的格局。我们必须从语文教材的改革入手,加大作文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做出科学的合理的编排,从而给师生提供教与学的依据。或者建立一门实用的写作教程,真正确立写作和写作教学的本体地位,从而形成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作文写作教学新格局。要充分认识到写作教育跟阅读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阅读教育来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在阅读教学中,要把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取出来,结合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在讲明写作理论、方法等基础上,要具体分析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运用。例如,描写人物,把不同课文中的人物环境、神态、语言、动作、心理变化记录下来,并加以比较,不同人物应用不同的写作技巧,把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防止人物刻板,没有特点。再如,叙述事物,在把握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的基本过程的基础上,如何运用倒叙的技巧使作文生动,如何运用插叙的技巧,把事物的重点叙述得具体丰满等等。
写作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学问,在职业高中这个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只要语文教师能够本着从学生的升学、就业、实用等多种因素去综合思考,勇于创新研究,相信就不难搞好职高语文中的作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一个人物群体的作文范文3
一、用知识分类论与教学论分析人教版课标教科书中的习作安排
(一)写作内容(陈述性知识)
1、要求表达的的认识有所拓展
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记实文,除了传统题材外,增加了现代元素与文化元素,如记事要求写民俗,写参加艺术活动,写对生命的感受等;想象文,拓展了看图作文如漫画作文和图片报道作文,增加了对未来的想象,如“未来的我,未来的家乡,未来的发明”等。应用文除了读后感、书信以外,增加了导游词、活动总结、还要求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等。
2、要求表达的情感更加丰富
随着写作素材的拓展,情感的表达更加丰富,对大自然的审美情感,既有对乡村生活、田园风光的情感,又有对世界遗产的情感;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情感,既有对现实生活,又有对未来生活,既有科学生活,又有艺术生活的审美情感;对以人为写作对象来说,既有对己的反思、又有对别人的敬佩,还有对生命的热爱的情感。
(二)写作技能(程序性知识)
1、简化写作程序性知识
根据新课标的“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要求,写作技能有所简化,突出最基本的写作技能,比如,“怎样按一定的顺序写”“怎样写具体”“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等。
2、以“我的发现”和“交流平台”为载体
第二学段以是“我的发现”为载体,引导学生发现遣词造句的规律,比如三下册的发现拟人句的特点,四上册发现“仔细观察与写具体;第三学段是以“交流平台”为载体,交流对课文的表达方式的学习体会,比如五上册的“学习说明的基本方法”,六上册的“学习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的描写”等。
3、以小练笔训练子规则
写作技能属于程序性知识,需要训练。教材安排小练笔训练程序性知识中的子规则。比如,四上册《颐和园》,“我要学《颐和园》的写法,记一次游览活动”,在“按一定的顺序写”中,主要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有如,四下册《金鱼游到了纸上》“我好象看到了围观的议论的情境,我想把它写下来”,主要学习对话描写中的“群体的议论”;再如,五上册《落花生》,“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在借物喻理和借物喻人中,主要学习借物喻理。
(三)写作策略性知识
写作策略性知识,主要是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的构思策略和修改策略。
1、构思策略
比如,三上册第二单元《写熟悉的人》,要求“先想一想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这是初步学习布局谋篇;又如,四上册第一单元《写游览过的地方》,要求“写之前要想想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大体按怎样的顺序写”,“想想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这是学习选材;再如,三上册第八单元不限内容习作,也要求“动笔前,先想一想自己最想告诉别人什么”,“最想告诉别人什么”,是立意选材的训练。后面这个例也提醒我们,即使是大家眼里的不限内容和范围特别自由的习作,也有构思的要求。
2、修改策略
从三上册第八单元开始,多数习作要求写完后修改,如,“把不满意的地方改一改”,“写完后,同学间互相修改”。
二、用知识分类论与教学论指导习作教学
(一)写作内容
写作内容属陈述性知识。认知心理学家主张,写作陈述性知识的综合表征形式图式是在两个以上事例的基础上改进的,因此,要让学生掌握写作内容必须要引导学生接触大量的实例。
1、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与学生的作文关系最密切的图式种类,有自然范畴图式,事件图式,人物角色图式和场景图式。这几种图式的实例皆来自社会生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可以很好地积累写作素材。
2、教好课文和口语交际
课标教材,由于是按专题编排,课文内容、口语交际话题和习作内容范围,有着很大的一致性。教好课文和口语交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习作内容的图式。比如五上册第二单元的专题是“月是故乡明”,属爱国思乡专题,课文《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表现的都是浓浓的乡情;口语交际是“策划一次活动——浓浓的乡情”;习作是“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好课文和口语交际,可以积累对家乡的感性认识,升华对家乡的感情,有利写好本次习作。
3、课外阅读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一是直接来自生活,二是间接来自阅读,扩大阅读面,可以丰富学生写作内容的认知图式,丰富写作素材的积累。要把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比如学习了五上册第一单元有关怎样读书的课文,可以介绍名人如何读书的文章给学生,也可以介绍同龄人怎么读书的文章给学生,引导学生扩大阅读。
4、知识补差
有的习作,到写作前,学生仍缺乏相关写作内容的认知图式,应及时弥补。比如,四上册要求写导游词,写作前,如果学生对世界遗产了解不多,课前可引导阅读有关著名世界遗产的图文;又比如,六上册要求写如何保护自己,课前可印发有关如何保护自己的常识,如遇到坏人如何保护自己,遇到火灾如何保护自己,一个人在家如何保护自己等,还要印发有关小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的实例。再如,五下册《看图作文·守门员》,学生有机会接触足球的并不多,多数缺乏感性认识,应通过观看足球比赛录像,阅读文字材料等,使学生对足球竞赛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再来指导本次的看图作文。
(二)程序性知识
写作程序性知识涉及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方面,应把指导重点放在遣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运用技能上。
1、在“我的发现”“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掌握写作陈述性知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程序性知识的前身是陈述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习的的程序性知识就是它的陈述性形式,它是可以言传的,是在书本中发现的知识。在“我的发现”“交流平台”所安排的程序性知识就是它的陈述性形式,比如三上册的“我的发现”中“认识拟人句”,要引导学生掌握拟人句的特征,然后通过练习,掌握写拟人句的技能;又如五上册“交流平台”中的“基本的说明方法”,要引导学生认识举例说明、列数字说明、作比较说明、打比方说明等方法,并在练习中掌握说明的技能。
2、通过小练笔,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小练笔能有效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除。因此,除了教材安排的小练笔外,对“我的发现”“交流平台”的写作知识,也要适当补充小练笔。比如,五上册《回顾拓展》“交流平台”安排的是“人物描写:外貌、动作与语言”,在学生回顾欣赏了课文的有关语段后,应有侧重地让学生练一练。
3、根据习作要求适当补充程序性知识
多数习作之前,教材没有安排小练笔,可根据习作要求,适当增加小练笔。比如五上册第二单元《二十年后回故乡》要求“回忆一下课文中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并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习作之前,可以随文安排小练笔,学习通过抒情或议论来表达思想感情。对每次习作要补充的程序性知识,最好两个学段统筹安排,比如,写人的习作共有几次,怎么把“用事件来表现人”“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外貌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安排进去。
4、程序性知识的课堂指导指导
首先是要做好课前准备。一是要设计好教学目标,确定该次习作重点训练的程序性知识;二是选择体现程序性知识的例文若干篇。比如,五下册《一件令你感动的事》,根据所在单元“交流平台”所安排的知识——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把直接抒发感情定为本次习作重点掌握的知识,同时学习在事情的叙述或环境的描写中表达思想感情。并确定好直接抒发感动例文《我的感动》,在心理活动或对话中抒发感动的例文《关爱》,在环境描写中抒发感动的例文《暴风雨的日子》。
其次是课堂指导:第一,突出训练重点。每次习作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性进行训练。通常是一次习作突出训练一到两个子技能,尽量避免面面俱到,按照明确题意——感知概念——学习例文——形成概念——练习写作”的顺序进行。比如,《我的感动》的习作,首先就是明确题意,要写的是“令我感动的事”,接下来就是感性认识什么是感动,我们为什么会被感动?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再接下来就是怎么表现自己的感动,如怎么在对话描写或心理描写中表达自己的感动,怎么通过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感动,在后来就是草稿、交流、定稿。
(三)策略性知识
写作策略性知识是有关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和修改文章的方法与规则,它不是一般意义的作文方法,而是选择与使用作文方法的方式与技巧。比如,直接抒感、叙事中表达情感、在环境描写中表达情感等写作方法都属于怎么表达思想感情这一程序性知识,但怎样根据不同语境灵活运用上述知识,是策略性知识。
写作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必须以学习构成写作策略性知识的概念和规则为出发点,以灵活运用有关概念和规则为落脚点。在进行写作策略性知识教学时,教师应根据规则个条件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例文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有关规则。
1、阅读教学中写作策略性知识的渗透
新课标十分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在教科书中,学习表达方式的提示与要求随处可见,比如,五下册《草原》“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表达上的特点”,五下册《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中的一些词句,突出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三篇短文中找一找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这是有关遣词造句的策略性知识;五下册“朗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想想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再和同学交流”,六上册《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练习?你觉得这么写有什么好处”,这是有关布局谋篇的策略性知识。要根据教材特点和编者意图,渗透习作策略性知识的教学。
2、习作指导课写作策略性知识的教学
首先是课前的备课,一是确定每次习作所要学习的写作策略性知识是什么,以此作为该次习作教学的目标;二是围绕写作策略性知识,广泛搜集,精心审计相应的例文;三是准备好有关教具。比如,六上册第八单元习作《记一次艺术感受》,艺术感受的表达,是本次要学习的程序性知识,围绕艺术表达的学习这一目标,精选例文时要考虑到艺术的主要方面和学生可介绍程度,因此,《我喜欢的一首歌》《我喜欢的一幅画》《看画展》《我学吹笛子》,作为例文。
写一个人物群体的作文范文4
一、成长、感悟
方法一,可以写不同人眼中不同的“我”,可以写“我”在不同场合扮演的不同角色,可以写随着时间的增长“我”的理想不断在变化,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也在变化。可以写实,也可以运用想象和联想;可以用第一人称写,也可以用第三者的眼光来写;可以叙议结合,也可以用书信直抒胸臆。
A①我是泪宝宝,遇到大事小事全用眼泪解决,很灵光。②我是艺术家,家人让我学习种种艺术门类,我经常用自己的表演给亲人朋友带来美的享受。③我是哲学家,常常吟诵看过的书籍片段,或者用名人名言证明某个道理,以为天下哲人我是第一,后来发现不然。④我是平凡的孩子,我会犯错,会进步,会烦恼,会欣喜,会抱怨,会感动……我就是我,不断成长的我。
可命题为“成长的路上角色多”“我是多面人”等,以“我是平凡的孩子,我会犯错……”收束全文,点明主题,可谓画龙点睛。
B①开始上学时觉得辛苦,我希望自己变成一头猪,吃了睡,睡了吃,没有作业的烦恼,不会与同学闹别扭。②但我发现做猪太封闭,太狭隘,我又想做一只鸟,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③后来,我又有种种美妙的幻想,这些幻想装点着我平凡的童年生活。
结尾用一句简洁的话点题,文章顿时有了高度。
方法二,可以写师长、亲人、朋友或者书籍、电影等在“我”成长的路上给予“我”的种种帮助或者影响,也可以选择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或者有意义的事情来写。
①成长的路上爸爸那双手时时陪伴着我。②我小的时候学走路,爸爸想尽各种办法让我在快乐中学会行走。③稍大,我取得一点成绩,爸爸都为我鼓掌,给我自信。④我有了委屈,爸爸那双手抚慰着我;我失败时,爸爸那双有力的手给我信心。⑤爸爸的双手是我的双翼,爸爸是我的守护神。
选择细小而巧妙的角度(爸爸的双手)来写,让这个表现父母之爱的平常主题有了新意。
方法三,可以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感悟以及种种个性化的体验(包括疑惑、烦恼等),还可以写成长的风采。
A①我15岁了,感觉自己成熟了。②放学回家,以前一进门就向妈妈嚷着“饿”,如今咽下这句口头禅,帮妈妈做饭,因为我意识到妈妈也很辛苦。③课堂上,我以前是“捣蛋鬼”,现在是“乖学生”,因为我理解了老师对我们的期望。④劳动中,我替女生干那些又脏又累的活儿,女生欣然接受我的好意,因为助人为乐已经成为我的习惯。⑤长大的感觉真好,觉得对自己的未来有把握,你们呢,觉得我成熟了吗?
采用对比手法组材,对比以前的自己,表现成长的风采。这样的组材方式很容易学会。
B①天气很冷,我骑着车到一个路口停下来和许多人一起等绿灯。②我的手脚都冻麻木了,心里埋怨红灯还有几十秒。这时许多人蠢蠢欲动,准备过马路。③还有10秒,中国式过马路开始上演,我后面的人催我也过,我在犹豫――闯不闯红灯?④我最终决定遵守交通规则,我为自己的坚持而喜悦。红绿灯还在闪烁,我却感到自信和从容。
充分利用烘托法是这个构思的特色。用天气冷来烘托“我”坚持等待之艰难,用旁人闯红灯来烘托“我”坚持等待之可贵,用“我”的心理动摇来烘托“我”坚持等待之不易。正是有了这些烘托,行文才会显得一波三折,让人爱读。
C①初三的日子好辛苦,这种“非人”的日子什么时候结束?②我好想尽快变老,那一定是个幸福的老太婆,可以侍弄花草,开一间甜品店,邀来昔日的伙伴们聊一聊那些轻狂的岁月……③看来,为了当个幸福的老太婆,我今天还得努力啊!
前面幸福图景的种种憧憬用浓墨重彩描画,这憧憬越美,越值得为之奋斗――所以哪怕结尾简洁得只有一句话,却结得铿锵有力,主题突出。如此行文,思路大气开阔,气质从容不迫,语气调侃幽默,会让人不忍释卷。
二、情感、体验
方法一,可以写家庭故事,写纯真友谊,写男女生之间产生的朦胧情感。
①菜板上摆着五颜六色的蔬菜,除了工作,妈妈的时间大部分在与蔬菜打交道,妈妈的性格也与蔬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②辣椒(小标题)。妈妈泼辣、豁达,时时激励我向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挑战。③芹菜(小标题)。妈妈意志坚定,品格正直,对我的成绩和错误奖惩分明,影响我形成公正的秉性。④土豆(小标题)。妈妈衣着朴素,不事修饰,可有一颗淳朴实诚的心,让我领悟到不能以貌取人。⑤妈妈天天侍弄蔬菜,了解各种蔬菜的脾性和价值,总是给我烹制出一个个美味的新菜品,哦,我的蔬菜妈妈!
列出人物性格中的几个主要特点及其表现来组材是写人物的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写作时可以一边举例,一边评论。可以用几个有趣的小标题,小标题要是能用借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物的性格特点与某种事物联系起来,表达效果更好。可以设计一些活泼俏皮的开头和结尾,增加这种组材方式的趣味性。比如用一个谜语描述一个人物形象,再来设问:她是谁呢?这样的写法适用于“我(最)______的人”这类题目,横线上可以填“喜爱”“讨厌”“尊敬”“崇拜”“思念”“惧怕”等词,也可以填上“最想成为”“渴望见到”等短语。
方法二,写人与人认知和感受的差异,写与人沟通时的不同体验或者结果,可以写交流的困难或尴尬,沟通失败的体验等。
A①一切都是你的错,抓紧吧,老老实实地改正错误吧。②你瞧你那身打扮,像个学生样子吗?什么,这叫个性?你以为你是谁,明星?你是个学生,老老实实地理短发、穿校服吧。③你竟敢不做作业?反了吧你!什么,你说作业跟以前的重复,再做没什么意义?你得了一百分了?你得了第一名了?老老实实地认罚重做吧。④你竟然说政治课设置得太没意思,还不如……你是教委领导?你是出题老师?不学政治你就不必参加中考了,老老实实地学吧!
反弹琵琶,以期达到标新立异的效果。对师生之间的矛盾进行调侃,对老师的一些做法提出婉转的批评,相信会使包括阅卷老师在内的教师群体对学生有进一步的理解,也会欣喜看到更多这样的师生交流。
B①朋友,我又来看你了,你还记得那个雨天我为你举行的葬礼吗?那是个礼拜天,我沉醉于一方书屋,被你――《基督山伯爵》深深地吸引。妈妈看见我看课外书,怒火中烧,她把你撕成了碎片。②我把你一片片捡起,盛在一个心形的盒子里,借故溜出家门,来到了离家不远的公园。细雨中,我一个人流着泪将你慢慢掩埋,为你举行葬礼。③今天,我又来看你了,什么时候我们再重逢呢?
以回忆的形式展开这个构思,注意首尾照应。适用于“记忆深处的你”“特别的葬礼”“何时再重逢”等题目。
方法三,写自己多彩的生活体验:感动、振奋、难过、惭愧等,写自己的一点发现;写对社会上的一些人或事情的观感――或者赞扬,或者批评,或者反思,或者提出希望和憧憬,也可以只是叙述,不发议论,不抒情,充分彰显“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含蓄魅力。
A①即将毕业,最后一次擦黑板,思想的野马开始驰骋……想起小学一年级第一次擦黑板,个子小,还要踩着凳子,那时想,什么时候才能长得像高年级的同学一样高啊。②想起小学时另一次擦黑板,我不小心把自己抹成了“花脸猫”,在同学们的哄笑声中,极度尴尬的我还是坚持擦完了黑板,小小的人儿责任感很强。③初三做值日生很难,黑板上总是密密麻麻写满了“励志语”,还有重要知识点,还有作业,总有这个同学没抄好,那个没写完,让人无从下手,可是下节课又要来了,真是纠结。④最后一次擦黑板,思绪和粉尘一起纷纷扬扬地飘撒……
以擦黑板为线索,围绕着它来选材。这种组材方法看似平实易学,但是从自己的经历中精心选择的有趣、有意味的事情是这个构思的亮点,这样行文必能稳妥地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B①我用力蹬车,冲向学校,还是迟到了几秒,老班罚我打扫卫生,我还用一首好玩的打油诗表明决心――明天不迟到。②晚上,我把闹钟定在五点半,又默誓了N遍“绝不赖床”,才安然睡去。③铃声响起,我半梦半醒中一下子点了闹钟的“哑穴”,这时只希望外星人让学校消失。本来要挣扎着起来,一阵冷风让我重新缩回暖和的被窝,迷迷糊糊中来到了学校,谢天谢地,离早读还有半小时,老班给我颁了一块巨大的奖牌――咦,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南柯一梦。④此时早读时间已经过了,这第N+1次迟到,麻烦大了!
这样的构思很精巧,易得高分;始终在一种幽默的氛围中行文将成为另一个得高分的理由。
C①晚自习的间隙,我想起在外打工的爸爸,他们今晚睡在哪里呢?②中考结束,成绩不理想,我的思想压力很大,加上一丝好奇,非要闹着跟爸爸一起打工。③我和爸爸以及工友们每晚到处找睡觉的地方,那些地方不是潮湿肮脏,蚊虫成群,就是狭窄阴暗,酷热难耐……④我终于回去复读了,学习比以前用功了许多,我希望用自己的成绩慰藉爸爸,希望爸爸以后打工能有个舒适、体面的住处。
尽量不发议论,采用白描手法,只是平实地呈现爸爸的艰难处境,人们看完文章后自会反思,会追问:为什么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会这么艰辛?为什么……含蓄将成为本篇文章的特色或者风格。自成一格,当然能得高分。
三、鉴赏、认知
写一个人物群体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54-0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应该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善于从生活中总结出经验与感悟。这样才能写出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与个性特征,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1.打好基础,激发兴趣
在初一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对未来的一切都充满期待,是否能给学生在起跑线上给予动力,让他们能有信心一直奋斗下去,刚开始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要营造出一个没有太多约束,让学生能轻松学习交流,并十分乐意参与其中的课堂氛围。学生解除了对老师的戒备和惧怕心理,从而让教与学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去获取,其效果就不言而喻了。比较随性的师生互动是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的,而兴趣是纽带,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积极的投入学习中去了。初一时,学生的课业较为轻松,课外时间也较多,所以这个时候要鼓励他们多进行一些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既可以作为消遣休息缓解学习压力的娱乐方式,又可以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词汇掌握量以及知识面增长于无形。而这种阅读的鼓励,他们也是十分乐意的,会互相交流感想,这便形成了一种资源共享。在他们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后,就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写一些小说、随笔、散文等,并且不做硬性规定,只是鼓励他们有时间写一点,并且在每天的语文课上抽出10到15分钟,让学生将自己写的作品在全班朗读,由大家点评。有的学生写的篇幅较长,写得也很有意思的,就会连续几天被同学们要求朗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语文课的趣味性,学生们也越发有写作热情了,并且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其他同学肯定,就越发努力了,也可以在交流中学习别的同学的长处,审视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就又形成了良性循环,并且这是学生自己的兴趣使然,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认为是任务,而是当做一种娱乐,没有压力,也不会觉得厌烦,所收到的效果就更加显著了。
2.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一堂好的作文课,应该飞扬着激情,燃烧着思想,闪烁新旧青春:一堂好的作文应该是一首诗,应该是一幅明丽的画,应该是一曲动听的歌。使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作文写作是教学中的重要一块,但仅仅靠一支粉、一张嘴巴是不能打动学生的。在课堂作文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创设各种有利于写作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写以"父亲"、"母亲"为题目的作文时,学生所选材料往往过于陈旧,感情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我先让学生回忆朱自清的《背影》,引导学生想想父亲平时为自己做过的难忘的事情。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父爱是深沉的。虽然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却让我们永难忘怀――同学们在声情并茂的氛围中,灵气飞扬、火花闪耀、才情焕发。从而使他们产生"我要写"的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
3.排除学生心理障碍,提高写作热情
中"写作真难!"这是农村初中学生发自内心的烦恼。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农村初中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情绪呢?笔者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其在W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怕写作文是农村初中学生的一种通病,很多学生害怕作文写不好,怕教师在课堂上点评,而不乐于动笔。针对这一问题,我在作文教学课中,耐心开导学生写作文的用意,写作文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把自己经历的事情写清楚,把自己觉得感动的人物描绘出来,在写作中表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就可以了。我并不需要给学生很多理论性的指导,"开头、中间、结尾"如何如何,中心怎样怎样……更不需要那些条条框框,只是要求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中心明确,目的清楚就够了,这样学生不但会产生轻松感,而且会对作文充满信心。贪玩是农村学生的天性,抓住这一特点,我引导学生在"玩"中写,在"玩"中积累材料,在"玩"中收获。这种"玩"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条理地进行。
4.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
4.1 重视教材中的素材积累。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名家名篇,其中的内容可谓是丰富多样,而在这些丰富多样、风格各异的优秀篇章中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可以为我们所用。因此,我们千万不要浪费教材中的这些宝贵资源,而要把这些资源都积累起来,以便为我们的写作服务。
4.2 重视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书籍是知识的海洋,由于各种条件所限,人们获得的知识不可能都是从直接的经验积累中获得的,大部分的知识还是通过书籍这样的方式间接获得的。因此,我们要想积累写作素材,阅读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高效的途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好的书籍、报刊、杂志等,并且在阅读的时候养成做读书笔记、写随笔等习惯,这样会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有利于素材的积累。
4.3 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生活处处皆语文。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文章里处处都能看出虚伪、造作的痕迹,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就是由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不懂得观察生活所造成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这样写出的东西才会更加真实,更加具有生活气息。除此以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多参与一些课外活动,丰富业余生活,这样,当学生写作文的时候,才能有更多的生活素材可用。
5.以鼓励为主,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
写一个人物群体的作文范文6
关键词 语文 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是培养学生热爱写作,为高年级写作打下坚实基础的捷径。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小学小学生语文看图写话问题进行分析:
一、低段学生看图作文存在的问题
小学1――2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把1――2年级的写话目标定为: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经过一段时间的看图写话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低年级学生在看图写话时存在如下的一些问题:
1、观察不细致,缺乏深入的观察。不能发现图中的一些重要信息,包括图中各种事物的特点及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
2、学生看了图以后,不知道图上是什么内容,写不出来
毫无疑问,“写”的前提是“观察”,“连句”的关键就在如何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由于低年级的有意注意较差,在观察时没有目的性,东看看、西看看,抓不到重点。
3、学生虽然看懂了图的大意,重点与细节描写不具体,过度概括了画面的内容。写出的话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气。
4、写出的话语无伦次,表达不清。
5、多幅图看图写话时,观察缺少顺序,观察顺序过于随意,或不能从整体到局部去观察。前后内容不连贯。
6、发挥想象时随意,不能合理想象,跳跃的思维导致偏离了图画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提高小学生语文看图写话水平的策略
1、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说话、读话和写话能为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提供良好的训练机会。不同形式的说、读是写的基础,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良机,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体现。为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和水平,在说、写话中我们做到:
A、采用多种形式,实行大面积的编说训练。说话不能只是口齿伶俐的孩子的“专利”,而应让学生人人参与,个个锻炼。所以采用了自言自语地说,同桌互说,小组说,一人面对全班说,一人或几人表演说等形式,做到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
B、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如同一个画面,同一个题材,要求说出不同情节,不同结局的故事;同一个人物,同一种表情,要求描述出不同动作,不同语言,不同心理的细节;同一个情境,要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去描述。说的过程中,做到充分发挥班级的群体优势,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总之,努力地鼓励孩子尽力地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和语言的创造力。实践中,运用看图写话,结合课文写话和观察实物写话等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运用大胆、合理的想象,进行着模仿和创造,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学会观察,授之以渔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一些生活经验,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常识性的识图能力,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实物口语表达。但是缺乏观察的完整性、条理性,对于书写更是困难。此时,观察图画的习惯培养,识图能力的指导最为关键。观察习惯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观察的有序性,从方向上区分,可以远近观察,上下观察,左右观察等;从观察的层次上区分,可以中心――四周、整体――局部来观察。选择怎么样的观察顺序,需要由具体图画来确定,但是必须有次序地来进行观察。对于一幅完整的图画,最重要的是明确图画主题。这需要平时积累一定的识图经验,才能使学生通过有序观察,短时间内清楚图画主题。比如:风景图画,可以从远及近、从上到下分层观察;事件图画,捉住核心人物,围绕事件的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展开观察;事物图画,整体局部分层次观察,还需要捉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平时教学中,课文中主题图的观察、表述,课后作业中图画的观赏,各项练习中的识图练习,每一个识图的相关练习都是拓展学生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加强指导,使得全体学生都参预到识图中来,逐步培养,早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才能够明确主题,表达出正确完整的图意。
3、快乐阅读,夯实学生写话基础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写话也是如此。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词汇也不丰富,观察和思考能力相对较差,写话时难免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无奈。但他们正处于记忆与储备的黄金时节, 引导他们勤于阅读,做好积累,定能为快乐写话打下基础。
1)在诵读经典中积累佳句。
现行教材有很多精美的篇章和词句。教师可以利用诵读、接句、复述、填补等方法,引导学生品读、背诵,积累课内所学的好句段,帮助学生丰富语言材料。还可以精选适合低年级学生诵读的童谣、古诗、现代诗歌等,提供给学生在课前10分钟自由诵读。长此以往,学生不仅能将优美的语句变为己有,写起话来也轻松自如。
2)在课外阅读中丰富语言。
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仅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鼓励学生多看书、读好书。为此,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发一本读书记录本,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时登记好看书时间、书名等信息,定期检查交流,并评选“最佳读者”“每周之星”。教师要给予相关的阅读和摘录指导,使学生渐入佳境,在广阔的阅读天地里尽情阅读,不断积累。这样不断强化积累行为,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积累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