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单介绍清明节的来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单介绍清明节的来历范文1
"洋节"的盛行,让中国传统节日面临危机,"中国节"的模式化,让年轻一代开始对传统文化产生误导.一提清明节,人们往往只想到上坟,祭祖,其实清明文化内涵很丰富,今年将利用国家调整法定节假日的契机,在清明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扭转学生的认识,同时让更多的青少年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调查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习俗及文化内涵,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提倡"绿色祭奠,科技祭奠,真情祭奠",过文明简约而有意义的清明节.
【调查内容】
一,清明节由来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二,清明节农事谚语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朦朦胧胧,清明播种.
麦怕清明霜,谷怕老来雨.
清明前后雨纷纷,麦子一定好收成.
春分后,清明前,满山杏花开不完.
清明喂个饱,瘦苗能转好.清明不上粪,越长越带劲.
清明种瓜,立夏开花.清明种瓜,船装车拉.
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
三,清明节对联
1,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2,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3,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4,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风落日万人思.
四,24节气,清明节排五
24节气名称: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依次顺数,逢单的为节气,简称「节;逢双的为中气,简称为「气,合起来就叫「节气.人们为了便于记忆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把二十四节气中顺序每节气各取一个字编成了下列的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成了古人甚至现代人农事及日常活动的重要依据.
五,诗词欣赏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长相思——清明》
清明节,失明节,献君泪和血,天地黯然泪不绝!
思难却,恨难却,三月新坟谁敢掘,捍君一腔血!
清明节的民谣.
三月里来三月三,家家户户上南山.上坟祭祖去扫墓,要在坟头把土添.
哎哟,哎哟,坟头把土添.
为啥坟头把土添,先人祖宗创业艰.后辈儿孙好好干,前辈心里才安然.
哎哟,哎哟,心里才安然.
六,清明节习俗介绍
放风筝,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蹴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扫墓祭祖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七,当代清明节动向
第一,提倡"绿色祭奠".每次上坟扫墓时,在墓旁种一棵松柏,以表祭奠之心.要统一规划埋葬地点,不允许私建小坟头.将祭奠的清明棍,清明吊等用具改为小雏菊,长寿菊等花卉.
第二,提倡"科技祭奠".可在网上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站,供人们祭奠亡人,这样既可以节省土地,又能反映出新时代的气息.
第三,提倡"真情祭奠".将焚烧纸,送灯等行为改为祭奠诗文的形式.或在先人的墓前,放一段亲人生前喜爱的音乐,献上一束束或洁白或金黄的等.传递先人的是追忆和思念,留给我们晚辈的是文明与简约.
简单介绍清明节的来历范文2
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由学生亲身感受,身临其境以后经觉悟产生的内心需求,要达到这个目标则需要用纪律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规范的过程中实现领悟、觉醒、滋生需要,基于这种认识,本学期主要抓了以下几件事。
一、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1、开展安全宣传教育。
我们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为切实消除校园安全故事的发生,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根据我校实际,刚开学,就向全校学生提出要求,并召开了反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等主题班会,在潜移默化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开展安全督查,树立安全意识
安全无小事。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把它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大事,学校的每一个地方,学生在校的每一个时间都有老师值勤,在课间督查,在楼梯处疏导,在放学时整队。
3、开展抗震自救逃生演练活动
根据教育局和农场通知精神,我校于4月2日下午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抗震自救逃生演练,并请消防队员有关火灾逃生的讲座。
演练前,由政教处制定演练方案,经学校管理人员讨论修改后向全体教职工公布,对参加演练的教师做了具体分工,对学生撤离路红做了周密的安排,确保演练安全有序完成。
2日下午3点整,学校拉响警报,开始演练。学生都能自觉成队快速撤到操场,报数给总指挥,经清点,无一人摔倒、受伤。演练后,又举行了一小时的火灾逃生讲座。本次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防震自救逃生训练,使学生懂得了简单的逃生常识,掌握逃生方法,提高了心理素质。
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抓好团队的基础教育建设
1、抓好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重要的德育阵地。每周一全体师生肃立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聆听着国旗下讲话,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风气。每周都有班级认真准备好演讲内容,围绕“安全、卫生、文明守纪、学习,感恩教育”等方面开展对学生教育。从思想到品质、从安全到卫生、从守纪到常规等多方面,强化学生认知,营造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氛围,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说教模式,让优秀学生作国旗下发言,激发学生的五爱热情,使师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
2、抓养成教育,坚持不懈。监督岗、值周师生对纪律、卫生的检查、监督,及时总结并发放流动红旗,对学生的文明礼貌、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3、加强班主任的队伍建设。我校团队队组织将始终不渝地抓好班主任的配备、选拔、培训工作,落实班主任的有关政策,为班主任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组织学习研究工作,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工作水平。
三、强化团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1、中、小学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我们注重狠抓养成教育、及时纠正团员、队员不规范言行。本学期一开学,我们就从升旗仪式的排队、站姿做起,教他们做到升旗时行队礼或注目礼等,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守则》与《规范》的宣传,为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2、学校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对团员、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并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们利用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等有利契机,通过举行团队活动、国旗下的讲话、新队员入队仪式等形式生动的活动,在团员、队员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起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3、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切入口,在小学部深入开展星级少年评比活动。“争卡”活动继续得到加强。在大队部的指导下,目前所有的中队都已开展了“争卡”活动。,除学校的红、绿卡外,各中队还结合自身实际,分别设立了各自的特色卡。全员争卡,全员进步。星卡制度目的是教育引导队员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做个讲文明、有礼貌、守纪律的好少年。
4、组织学雷锋上街便民活动,掀起学习雷锋新风尚。充分发挥团委主阵地作用,引导团员青年深刻理解和认识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感动心灵的力量,强调日常规范,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厚积薄发,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光荣感,并通过手抄报和校园广播进行广泛宣传。
5、为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结合“阳光体育”活动,政教处,和学校体育组相互配合,做好第三套广播体操的推广工作。在五一举行了校广播体操比赛;在五月中旬迎接学区广播操比赛,并在五月底把广播操的光盘送到县里参加评比,全面展示了我校广大学生的体育素质。
四、创设活动载体大力开展活动
1、第二周是安全教育周,在“安全教育周”活动期间,我校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开展以“校园安全伴我行”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根据学生的情况,利用班会在全校掀起学习《中小学生应知应会50条》活动,还开展了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与安全意识有关的法律法规,从而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通过班会的形式,由班主任宣传火、水的危险性及防范措施。告诫学生清明节将至,上山祭祖时,不得在森林山地地带燃放烟花爆竹、烧纸钱。结合其它学校以前发生的溺水事件,对学生进行防溺水的安全教育。2、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懂得回报亲情,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激发学生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的情感。少先队配合政教处在第四周举行了“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为主题的“三八”妇女节情感体验大放送活动。每个班级都开展了形式各异的活动。
一、
二、三年级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举行了“这就是我的妈妈”一分钟夸夸妈妈活动,四至六年级的同学开展给妈妈写一封信,写一首小诗活动。通过在家里开展“以给妈妈过节日”为题目,在3月8日那天紧紧拥抱妈妈,在妈妈耳边说一句最贴心的话,并给她捶捶背七至九年级的学生以诗歌等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感受妈妈的无私奉献,传达对她的养育之恩的感谢。特别是四(1)班,师生携手,用饱含深情的笔写下了一首首赞美妈妈的诗歌。
3、为响应国家植树绿化的号召,使学生充分了解有关树木的知识,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及其远大意义;进一步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保护树木花草的责任感;增强爱护树木的能力,大队委组织了“争绿护绿的小卫士”植树节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围绕“爱绿护绿”进行树知识讲座,给校园的树木、花草浇浇水。3月12日早上,大队辅导员邱爱素老师带领各班的安全小卫士来到白水岩庵山植树。此次开展的植树节活动,加深了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为了保护地球母亲,为了美化钱仓贡献自己的力量。
4、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我校积极制定了“清明时节祭英烈”活动方案,以“缅怀革命先烈”为教育主题,并结合学校实际,以学生会、大队部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3月22日,大队委干部、学生会成员在团队的组织下,冒着纷飞的细雨,来到平阳山门中国工农挺进师纪念圆,开展了以“继承先烈遗志”为主题的祭奠英灵扫墓活动。大队委、学生会还向全体老师和同学们倡议:网上祭英魂,牢记民族历史,明确时代责任,共铸中华精神。全体同学、老师以网上献花、在网上留言、浏览革命纪念馆和革命人物先进事迹的形式弘扬中华民族精神。3月31日下午,各班利用班队会时间,以“清明忆先烈”为主题,开展意义深刻主题教育活动。各班以讲故事、朗诵诗歌、演唱革命歌曲等形式,表达了同学们对烈士的敬仰之情,从内心深出明白学英烈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好校园的环境卫生,就是对烈士最好的回报。
5、艺术节、读书节活动里,政教处做好讲故事比赛、作文现场赛工作,并辅导陈思思、叶蒙祥、陈宗益等参加县里读书节活动。
6、五月份开展了以“让绿色永恒”为主题的节约资源活动。通过早会,板报,宣传栏,广播等途径,以“让绿色永恒”为题,宣传我国紧张的能源形势,设置“节约能源,从点滴小事做起”专题宣传介绍节能常识、方法。各班级组织学生以节约资源“四个一”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并举行了剪报、手抄报比赛;各班级还设置了节约班长,督促同学养成节水、节电的好习惯,组织大家交流节约信息,开展节约活动等。发动学生开展资源节约监督活动,对身边的浪费资源现象进行及时举报和纠正,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现象,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气。还让孩子们“小手牵大手”,把节约意识带入家庭,带入社区。
7、从这学期开始,政教处和体育组配合,力抓学生的新操学习。从制定广播操比赛的方案入手到比赛程序,从校比赛到学区比赛,再到县的比赛,现在已圆满结束。
8、举行了庆“六一”祖国发展我成长合唱比赛。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在学校政教处、团委、大队部的精心准备和策划下,进行了学校首届合唱比赛,让全体学生度过了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儿童节。
9、结合学校德育主题,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系列活动。
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我们认真开展了各种主题活动,使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3月5日,我校政教处组织全校师生做一件身边的好事,开展“学雷锋教育日”活动。
在“六·一”那天,校少先大队组织了低年级学生的入队仪式,25名学生加入了少先队组织,心里无比高兴。通过此项活动,让新队员了解了红领巾的来历,知道敬队礼的含义,使他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队知识教育。
“六·一”儿童节,政教处制定了一系列活动方案,并有组织地开展了“祖国发展我成长”合唱比赛。通过比赛,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
简单介绍清明节的来历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导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古诗词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学习古诗词,不仅是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需要,也对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产生了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客观分析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全新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手段,保证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1.忽略了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古诗词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着重于对古诗词朗读、背诵方面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往往教师强调让学生朗读、背诵、抄写,这种方法只能让学生背下古诗词的内容,却无法深层次理解古诗词的内涵,更不能体会到古诗词中的审美元素,导致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淡薄。
2.以机械记忆学习模式为主
教师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采取“老师教、学生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课堂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而古诗词中生僻字词、难以理解的内容较多,如果教师不能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采取多样化、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就会导致课堂的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理想。
3.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
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很多教师仅讲解作者的背景、所处的年代、诗词创作的背景等,往往教学中不注重对古诗词内容的深入挖掘,教学重点与新课改的要求存在一定偏差,仅讲解理论层面的内容,而不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感悟。
二、突破古诗词教学困境的有效方法
1.采用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方法
在过去的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小学生的思维模式较为单一,因此古诗词教学不能过于深奥,教学目标仅停留于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古诗词上,但是这一过程却忽略了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全面理解。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必须认识到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小学生的性格特征、能力水平及兴趣爱好为切入点,选择趣味性的教学导入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学习情境中,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教师为了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可在课前准备关于“庐山瀑布”景色的图片和视频,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学生被壮观的瀑布景观所吸引,此时教师再引出庐山瀑布所处的地理位置、瀑布的特征、李白作诗的背景等知识点,让学生对庐山瀑布充满兴趣和学习欲望,带着兴趣学习,学习效率会更高。同时,教师还可让学生在课外收集与庐山瀑布相关的知识内容,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共享,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感悟古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自学能力,另一方面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大有益处。
2.加深对古诗词意境的感悟与理解
我国古诗词的最大特征就是文字优美、言简意赅,通过简单字词的组合,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内涵。因此古诗词的学习不应停留在字词表面,要更深入地体会古诗词的意境之美,这样才能体现古诗词学习的现实价值与意义。在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学生融入古诗词的意境中。首先,让学生朗诵古诗词,通过反复咀嚼字词意思,逐渐领悟其中蕴含的美感;其次,教师向学生介绍古诗词的创作背景,逐字逐句进行讲解,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用词特色;再有,进一步挖掘古诗词的意象,在了解古诗词意思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例如,在学习“咏柳”一课时,学生通过“万条垂下绿丝绦”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春风拂面、柳枝轻摇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的赞美,学生通过朗读与背诵,也能体会到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3.提高教师的古诗词教学水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为了保证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小学生便于接受和掌握的教学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表达的意境与情感,并且能够将自己的理解在课堂中表达出来,以便于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掌握;另一方面,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古诗词又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应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以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例如,在学习《清明》一课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清明节的来历,介绍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情感等,让学生从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更利于对古诗词的深层理解与记忆。
4.组织丰富的课外学习活动
我国的古诗词内容博大精深,其中蕴藏了丰富的内涵。仅在课堂时间内学习古诗词,只能掌握皮毛,想要挖掘古诗词的精髓,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并组织有关古诗词学习的活动。例如,教师向学生推荐《唐诗三百首》,鼓励学生课下自己朗读、背诵和理解;定期在班级或年级内举办古诗词朗诵比赛,评定冠军并给予适当奖励,激发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的热情,鼓励学生多背诵古诗词、多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保障古诗词学习的效果。
总之,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内容,教师应从自身着手,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受到古诗词情境的熏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感悟到我国古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简单介绍清明节的来历范文4
一 、课前做好预习。
二、课中巧妙引导。
三、课后巩固使用。
【关键词】快乐识字 自主识字 识字生活化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地多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因此课程标准规定第一学段的识字量由原来的1250个增加到1600-1800个,恢复到建国以来低年级最高的识字量,以这样的量满足初期儿童阅读的需求。事实表明,到二年级学生认识了1800个字,一般的儿童读物,生活中常见的信息,连同本学段数学、品德与生活、美术、音乐等教科书,学生基本上可以读下来。
在识字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快乐识字、主动识字,是学生学好语文的第一步。
识字的生活化。《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确,学生识字必须通过自主实践、探究才能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主动探究不是学生在黑暗中的盲目摸索,而是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所进行的有意识的具有明确目的的探索研究活动。实现识记主动探究,必然要以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为基础才能有效地进行。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特别大,怎样引导孩子感受识字的乐趣,在音、形、义的统一联系中巧记字形,变枯燥乏味的机械识记为富有情趣的意义识记,这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是一个难点,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课前做好预习
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的。为了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识字效率,在上新课前,我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和课后“我会认”的生字。在每次学习新课前,我都布置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初读课文。一年级课文内容简单,学生容易掌握,很快就能熟练地阅读课文。但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能熟练地阅读课文,并不等于学生就能认识课文中的每一个字。一年级的学生往往表现为:课文读得熟甚至能背诵,但是课文中的生字单个指出来却不认识。所以,我让学生在预习时先看文中后面有几个生字,并要求他们从课文中生字所在的位置,再结合课文的句子认读生字。比如:预习《失物招领》一课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过的生字及利用汉语拼音先自读课文,再注意找找“失、级、观、围……”的位置。然后再反复朗读带有生字的句子、词语,从而达到会读生字的目的。通过这项实践活动,学生感到自己能读书,自信心增强,认字的兴趣大增,还逐渐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课中巧妙引导
通过课前预习,加上在生活中口语的积累,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汉字的读音,识字生字的字形也就成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把识记字形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
1.想一想
在识字教学中,我设计了几种常用的方法,如:想象识记法、形体识记法、大部件识记法、联系实际法、新旧字对照法、熟字加减法、画画法等,引导学生自主识记字形。具体做法是: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拼字音,看看字形,猜猜字义,然后想一想,自己选用哪种方法既快又准地记住字形。学生对此兴趣浓郁,都在学习小组里积极主动地学习,或独立地思考,或小声地交谈。一会儿,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用这种方法记住了这个字,有的说用那种方法记住了那个字。有的字还说出了几种识记方法,如“早”字:有的说把“草”字去掉“草字头”就是“早”,有的说这个字是由“日”和“十”组成。又如“休”字,有的学生采用画画法,他在左边画了一个人,右边画了一棵树。有的字还说出了很多种识记的方法,如“闭”字:有的学生说“闭”字是由“门”和“才”组成的。有的学生说把“问”字里面的“口”换成“才”就是“闭”。还有的学生说“闭”字就是“门”里面加个“才”……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实践中,我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他们想出许多形象、巧妙、有趣、甚至是创造性的识记方法。他们经历了大脑的创新过程,不依赖于任何帮助,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主动识字,所以他们的学习过程是快乐的。
2.评一评
像刚才的“休”字和“闭”字,学生纷纷举手争取发言,既说出了自己的方法,也听取了别人的识记方法,有的学生思维特别活跃,一个人能对多个字想出很多办法。对于这些,学生内心一定会产生想法,这时,我不是自己去评价,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评,如:哪种方法最好呢?好在哪里呢?谁想出的办法最多?更重要的是学生往往在互相切磋、交换意见的过程中学会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识记字形的方法。
3.选一选
中国汉字历史悠久,每个字形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有的喜欢识记这个字的字形,有的喜欢识记那个字的字形,还有的学生特别喜欢挑战困难,专门想办法识记那些比较难的字,还有的学生对有些字可能已经会写了。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要求,我一般都是这样问学生:“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这样,就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识记字形。
三、课后巩固使用
一年级学生学习生字,经常出现遗忘想象。上节课学习的生字,下节课就忘记了,这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因此,复习巩固生字很重要。在学习生字时,我尝试多种复习巩固的方法,并让学生学会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找
开展“寻找我的好朋友”的认字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让学生从路牌、宣传栏、广告语、黑板报、电脑、电视中寻找自己在课堂上学过的生字,反复认读,加深印象。如:我让学生课下搜集生活用品的商标,然后做成精美的商标展,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商标,大声读出来,模仿电视广告中的语气,学生兴趣盎然。
2.在课外阅读中我会认
再认字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课外阅读。因此,我要求学生每周都要阅读适合低年级的儿童读物,报纸杂志,遇到认识的字就大声朗读,在读中巩固生字。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学生对生字的巩固日益加深,学习生字的欲望更加强烈。
3.在语文实践中我会写
简单介绍清明节的来历范文5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我们一代代人的成果文化的重要性在国际社会上也日益可见,所以我们不能丢了自己的根魂精神支柱,人没有了这些汇款,那国家和民族也会如此,文化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基石,我们必将传承与发展。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传统文化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传统文化观后感1常常在公交车听到:给老、幼、残、抱婴者让座,这种礼让行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大家知道我们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还有最令我开心的春节。
春节就是过年,一到春节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一起吃年饭、放鞭炮、领红包。关于年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年是一种凶神恶煞的怪物。它的嘴巴大大的,张开嘴巴就像打开一个门洞一样,看得人毛骨悚然,眼晴一闪一闪像火电筒,尾巴长得丑丑的,难看极了。
有一次,春节来临时,动物们都冬眠了,只有年到处乱跑。年饿得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想跑到村子里找食物。年一进入村庄,村民们就惊慌失措,都担心年会跑到自己家里来,惶惶不可终日。
年到了一户人家门口,大力一推,把门打开了,用那杀气十足的眼神扫了一下屋子,里面空荡荡的。年再往屋里走,发现角落里有一个人怕得直发抖,年刚想扑过去吃掉那位村民,只见村民手脚摇摆起来大喊了一声,把年吓得屁滚尿流地跑了。
到了第二天年也学聪明了,用棉花塞住了耳朵再进村子,年心里想:这次我应该可以饱餐一顿了吧!年还是去了之前那村民家里。村民这次躲在一张又红又花的被子里,吓得满身大汗,衣服都湿透了。这次年看到红红的被子又给吓跑了。等年跑了,村民用竹子生起了火烘干衣服,这时年又来了,年看到火和听到噼噼啪啪的烧竹子声,跑得更快了。
经过几次的经历,村民们知道年的缺点,以后也有方法对付年了,村民再也不用怕年了。于是人们定下日子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再也没有见年出现过了。
所以我们现在过春节就有放鞭炮、贴春联和挂灯笼等习俗。
传统文化观后感2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一门技击之术,同时也是一门养生修身入道之学。它有着丰富的技击内容体系,艺术般的攻防方式,更具有独特的健身养生功效。
而就在它的技击内容而言无非就是对人体各个部分加以锻炼和加强,从而达到非普通人能所及的地步。
就比如说它对头,腿,手,骨头,皮的修炼。从而创出的武术;铁头功,佛山无影腿,醉拳,缩骨功,金钟罩等。体系则是以天人合一,太极哲理,人道与气和知行合一为主流观点的。而理论基础是在阴阳,五行,八卦戏一套哲学范围。
就养生而言,传统武术养生则有大养生与小养生之别,大养生包括“三基大养”即“居住”“饮食”和“环境”三个大的基本方面,以及“动养”“静养”“神养”“节养”德养“六个小的要求。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作为小养生并不是大养生减去三基而是指其居住条件,饮食条件,环境条件。
但是总的来说养生和技击是不容分割的,而且具有中国国术之称的武术自古以来就与养生有着不解之缘。况且武术界更是有一种说法兄有先养生,强身,健体,壮身,达到身体的强健因而才可进行技击。不然的话身体虑弱或不够强壮,不击自倒。何谈与人较技呢?因此,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养生,强身之道。且武者们穷其毕身精力把修炼的首要目标是放在增长本源上性的功力之上,以达到先养生,壮身而后提高技击实战效用为目的。
既然武术的本质上市一门以“技击“打斗为追求,以养生,强身,修身,为根本且的门类。那么毋庸置疑,武术在养生方法学问的积累上有其独到之处。而就传统武术而言,拳起于易而理成厌,易理和医理事拳理的主要构成因素。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把养生要义总结为:“通过行拳修炼来达到身体阴阳二气的最佳平衡。”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武术中也有这样一句话。“静者寿,噪者失”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的武学经典非太极所禹。而太极武学的奥义在于练功对过程中“以静求功”以此来开发人体的神经功能。
“静者寿,噪者动。”这句话似乎能够很好的解释今天的武术界。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热武器的不断创新。技击的作用也越来越小,武术界的躁动者也似乎少了很多。不然任你武功再高,我也能一枪干倒。由此武学的格斗和技击犹如枯萎的花朵。不过还好还有一朵正在盛开的朵。
沧海桑田,海枯石烂,中华传统武术仍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不可代替作用和影响。归其原因是中华武术是中华优秀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传统文化观后感3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多,我找到并打印的有“琴、棋、书、画”、“京剧脸谱”、“文房四宝”等传统文化。
琴,古韵琴声。琴qin形声,字从珏,从今,今亦声。“珏”为“二玉相并之形”,义为“二玉相碰之声”,即“玉声”、“玉音”。引申为“悦耳的弹碰声音”;“今”意为“当面的”。“珏”和“今”联合起来表示“当着贵宾的面弹拨的乐器”、“当着贵宾的面弹拨出的玉音”。本义:一种梧桐木制作的带空腔的五弦或七弦弹拨乐器。
棋,运棋帷幄。棋盘面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19.19=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点”)。在盘面上标有几围棋的棋具个小圆点。称为星位,共九个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天元”。棋子分黑白色,均为扁圆形。棋子的数量以黑子181、白子180个为宜。
书,书墨芬芳。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是记事的工具,也具有丰富的形像特征,它是用线条来表现的,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书法家充分发挥毛笔等书写工具的性能和书写技巧,就能创造出各种风格的作品来,给人以艺术享受,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画,画意怡情。中国绘画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文房四宝,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中华传统文化太多太多,展示了我们祖国的博大精深和历史悠久,我为身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传统文化观后感4自从上周五听说那可恶的韩国“盗窃”我国文化所有权的事情时,心里颇为不满。“可恶的韩国人,讨厌的韩国人,凭什么那样?凭什么……”很长时间心里面就只有这两句话。恰巧又碰到了搜集童谣“事件”。信心满满地回家去:“妈,你们小时候有什么儿歌啊,给我唱唱吧。”“小时候不是都教给你了吗?”“我都记不清了,你给唱唱吧!”“哪里有什么啊,我们那时候家里很穷,很小的时候就下地干活,给家里挣工分,哪里能尝到什么儿歌啊。”
从母亲那里是找不到了,心想这次完了。往楼上走,忽然看到电脑桌旁没人,于是我悄悄走过去,打开显示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请您输入密码!”我晕,这次真的完了。
没错,真完了,不仅我完了,同学们完了,再照这样下去,中国文化也会完了!闲暇之余,不妨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韩国非要剥夺我国文化的所有权,仅仅是因为我国历史悠久吗?仅是因为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吗?还是因为中国人自身的一些原因?中国人保护自己的文化了吗?中国人又珍惜自己的文化了吗?如果我们每个人既保护又珍惜了,那么,敦煌文化的流失又从何谈起?
是的,母亲一个“没学过”,我的一个“忘记了”,就把搜集传统文化的信念冲淡了。而那个电脑,即使打开了又能怎样呢?能换回我们的信念吗?真的能吗?我就是一个中国人,一个千万中国人的缩影。正是像我一样的人,在慢慢地吞噬着自己的文化!难道在今后,从明天开始,我们还要做这样一个麻木的人吗?我们难道不能为我们自己做一些事情吗?再这样下去,中国真的可以吗?
传统文化观后感5我的家乡流传着各种精湛的技艺:有走书、舞狮、刺绣、剪纸等。这些技艺流传至今,还熠熠生辉,传递着宁波的传统文化。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传统的宁波特色技艺——走书。宁波走书原称“莲花文书”。1965年才定为现在的名字,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同治年间,当时佃工在农作中用你唱我和来自我娱乐,唱时用一副竹板和一个毛竹根头进行伴奏,曲调十分简单。到了光绪年间,这种演唱形式已经十分流行,相传余姚有位许生传老先生演唱时采用月琴伴奏,十分悦耳。许多艺人在他的影响下也采用了各种乐器,并博采众长,引进不少曲调加以改造应用。同时,走书曲目也有了很大增加,范围逐渐扩大至甬台舟地区,走书的发展是如火如荼。
在走书演唱伴奏的乐器中,四弦胡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宁波走书音乐具有独特风格的秘诀,其他乐器还有二胡、扬琴、琵琶等。表演者在演唱时完全使用地道的宁波老话,其他曲艺无法比拟,宁波走书真是当时街头巷尾最受欢迎的娱乐节目了。可惜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电视机走入千家万户,宁波走书逐渐走向衰退了。
简单介绍清明节的来历范文6
【关键词】西湖十景;符号学;景观;变迁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3.005
地方(place)是记忆的仓库,而景观则是地方历史记忆的符码[1]。英国地理学家D・格温塔尔论述了景观与记忆的关系,认为历史必然存在于现在的景观中,而历史景观提供了文化连续性,可视的物质文化景观可以再现或重塑地方记忆,从而实现地方精神与文化的传承。“八景”、“十景”作为中国传统景观概念的重要范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涵,承载着丰厚的时代记忆,它们通常有文学化的景观题名,以数字的集合来称谓某一时期、某一范围的景观,有学者称之为“集称题名景观”[2],其中兴起于南宋的“西湖十景”题名景观流传最为广泛、保存最为完好、也最具影响力。2011年6月,杭州西湖被作为“关联性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西湖十景”题名景观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文化传播价值在西湖成功申遗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那么,作为西湖标志性景观的“十景”,其变迁会不会影响西湖的形象表达,景观变迁的背后潜藏着怎样的文化内涵、承载着怎样的历史记忆呢?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旅游符号学理论
皮尔斯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经验都是符号活动[3],人类文化的各种现象,如神话、宗教、艺术、科学等,都是人创造和使用符号的产物[4]。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人类有赋予自己的行为、活动以一定符号意义的倾向,研究旅游就是要分析其符号内涵和文化意义(Graburn)。Dean MacCannell首次将符号学思想引入旅游研究,提出旅游景观的符号意义,认为旅游景观是由景物、标志(关于景观的信息)和旅游者形成的一个符号系统,标志是景观符号“能指”,“所指”是景物本身,两者构成表征关系[5];麦肯奈尔特别强调标志体验的重要性,认为真正吸引旅游者的往往不是景观或景物本身,而是景观的象征性标识物,后来研究者多受其思想的影响,旅游符号学研究多围绕“标志”符号的生产、传播和体验展开。而对“标志”符号的过多关注引起旅游“符号化”危机,旅游开发忽视对地方文化内在精神的挖掘,旅游者亦停留在对目的地文化的表面参与上,旅游的文化内涵被简单化、表象化[6]。后来,Lau(2011)指出在历史战争地点,旅游者真正感兴趣的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而不是关于该事件的信息(即旅游标志)。他强调了景物体验的重要性,认为景观符号“能指”是景物本身,“所指”是真实历史事件,是历史、文化和社会的产物,着重对旅游景观的物质载体及其文化意义进行探讨[7]。
麦肯奈尔的“标志符号”与后来学者提出的“文化符号”是旅游符号学研究的两种不同形态。皮尔斯符号理论认为,符号始终处于符号(sign)、对象(object)和解释项(interpretant)的三角关系之中[3],符号即“能指”,对象为“所指”,符号所引发的思想为“解释项”,“符号”与“对象”之间构成表征关系,“对象”与“解释项”之间构成意指关系,三者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完整的符号;皮尔斯符号学将符号“表征”与“意指”过程联系起来,能够对“十景”题名景观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本文认为“十景”的题名即是“十景”景观的标志,而“十景”历经历史文化变迁,景观的文化内涵(“解释项”)不断变化并日益丰富。因此,将每个景观的景名看作符号“能指”,“所指”即具体的景点景观,社会所赋予景观的文化内涵是“解释项”,它们共同构成皮尔斯理论中的完整符号。
(二)旅游景观的符号学建构
旅游景观是自然的,更是社会的,其生成、演化与变迁不仅是简单的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更是被注入了情感色彩的产物,它渗透了时间的深情和人文的依恋,充盈着地方的历史记忆,承载了丰富的社会想象和社会内涵,是在自然与社会双重意义的再生产中不断建构的产物[8]。马凌[9]曾提出旅游吸引物不但具有客观属性,还具有人为建构的符号属性。旅游景观要具有旅游吸引力,需要对其符号属性进行社会建构,使其成为承载社会价值与理想的符号。旅游景观的社会建构过程实质上是社会价值的建构和意义转移过程,且这一过程随着社会主流价值与理想的变化呈现出不断变化的动态特征。林清清、保继刚[10]在旅游发展背景下结合社会文化变迁,发现茶王树从物理属性到具有符号属性的旅游吸引物的转变过程反映了时代价值观念的变化和社会意义的转移,极好的印证了马凌的观点。马凌、王瑜娜[11]运用“文本与语境”范式对凤凰古城目的地形象的社会建构进行历时性分析,揭示了随着社会语境和时代特色的转换,旅游目的地形象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意义的动态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旅游景观建构过程中的意义转移的最基本动力是“社会人”,是多主体共同建构的结果。陈岗、黄震方[12]曾指出旅游景观的形成和演变是基于各方旅游文化主体意义博弈的旅游景观符号的现代化重构;马天、谢彦君[13]认为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体验是多主体(旅游生产经营部门和政府、旅游者、旅游地居民)共同建构的结果,旅游者对景观符号的建构是基于政府和旅游生产经营部门等初次建构结果的再次建构,在旅游体验过程中,旅游者对预先形成的景观符号记忆加以检验、深化和再创造[14],实现对景观符号意义的再生产。
以上学者的研究中关于旅游景观的建构实质、建构过程和建构主体等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探讨对本文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在既有符号学和建构理论基础上,本文对“西湖十景”景观符号的形成和演变进行历时性梳理,结合方志、游记、诗文书画等景观文本,对“十景”景名、物质景观实体和景观符号内涵进行深刻解读,探讨“十景”符号内涵的传承与变迁折射出的西湖形象演化路径及社会文化变迁;最后对如何在现代化背景下通过对“十景”景观的修复和重建来实现对历史记忆的再现和重塑进行探讨,并分析“西湖十景”传承数百年并保持持久旅游吸引力的原因,既有为其他区域集称景观资源开发所借鉴的现实意义,又开辟了集称题名景观和符号学建构研究的新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西湖十景”兴与衰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亦声名鹊起于南宋。自1129年南宋王朝迁都临安,这里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文化日益繁荣。据《咸淳临安志》载“西湖……自唐及国朝,号游观胜地,中兴以来,衣冠之集,舟车之舍,民物阜蕃,宫室钜丽,尤非昔比。”都市经济和文化的发达,使临安市民追求起了物质和精神的享受,西湖“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成为杭人首选的游览胜地。随宋室南迁而至的画院画家惊艳于西湖山水之美,因景作画,因画命景,形成了中国留存至今最经典、最具影响力的集称性题名景观――“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走过近千年岁月,于南宋兴起、清康乾时期达到鼎盛、民国时曾因大众旅游兴起兴盛一时,其余时期多因不被统治者重视或战乱处于衰败状态,“十景”景观在衰落期毁损衰颓却又在繁盛期得以重建,它见证了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变迁,承载了丰富的社会记忆和文化意涵。“西湖十景”在南宋时其景、其人、其文达到完美融合,仿若“诗意的天堂”。此时的西湖“湖边园圃,如钱塘玉壶、丰豫鱼庄、清波聚景……皆台榭亭阁,花木奇石,影映湖山,兼之贵宅宦舍。列亭馆于水堤,梵刹琳宫,布殿阁于湖山,周围胜景,言之难尽。”[15]文人画家汇聚于此,吟诗唱词、挥毫作画,使“西湖十景”广为人知,后继文人纷纷到访,在“十景”驻足,或留恋美景,或缅怀先贤,为“十景”增添了丰厚的文人内涵和审美观照。明清时期,杭州成为江南区域的经济中心,特别是清代,统治者对处于江南经济中心地位的杭州高度重视,康熙、乾隆皇帝几度巡幸杭州,康熙帝亲为“十景”赋诗题碑,乾隆帝亦多次作诗吟咏“十景”,再次掀起文人们游赏西湖、吟诗题词的热潮,“十景”亦得以修复、重建,一定程度上恢复旧时风貌。民国时因近代旅游兴起,杭州进行城市建设时带着“欲借天赋艳丽之湖山,吸引游客,振兴事成,效欧洲瑞士之故伎”的经济意图,对西湖进行全方位整治,“十景”也得以重新修整,且大众传播媒介的兴起使得“西湖十景”广为人知,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西湖十景”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多以名存而景衰的状态现于人前,其传承却从未中断,文士及其创作的诗文书画是最主要的传承媒介。景盛时有文人歌咏美景,景衰时有文人提笔兴叹,著书以“留之后世,以作西湖之影”[16],“十景”景观符号始终承载着文人情怀和时代记忆。
“西湖十景”的形成和确定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积淀的结果,也是西湖疏浚历史和社会政治文化发展历史的见证。它承载着千年历史,千年记忆,更加承载着人们的希望和感情,经过漫长的时代变迁演化成如今系统化的景观符号体系。在历史演进过程中,部分景观被历史湮没,又被建构出的新的景观所代替,景观的每一次变化,都是一次历史传统与当下现实的叠加与融合,也是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思想和时代记忆的映射,传达出不同特色的西湖形象,“十景”也因此得以传承数百年,虽沧海桑田,仍声誉斐然。
三、“西湖十景”变迁的符号学解读
从符号学视角看,旅游景观除了具有自身特殊的物理属性外,还有符号属性,后者源于社会所赋予景观的价值和理想(即符号化过程)[9];而旅游景观也是在经历“神圣化”塑造、符号化建构后才具有吸引力。麦肯奈尔认为景观的神圣化过程大致包括命名、取景和提升、神圣化、机械复制和社会复制5个阶段,“西湖十景”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完成了其神圣化过程,最终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景观符号体系。每个景观符号都有其独特的符号景名“能指”、“所指”实体和符号“解释项”意涵,在文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观照下聚合在一起,彼此呼应联动,形成综合性的西湖景观形象。历经兴衰的“十景”,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文本表征和文化内涵,下面将沿着时间的脉络,通过解析景观文本探访“十景”景观的变迁形迹。
(一)古代“十景”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更于文人墨客、宦寓游居者创作的诗文词画中声名鹊起,不仅因其别致的美景,更因发生在此处的故事、遗留在此处的记忆,以及凝聚在景中的文人情怀和审美观照。在符号学观点下,“西湖十景”名自景始,景以名传,其景观题名的形成过程就是文人赋予其意义和价值的过程,而“意义的生产制造就是一种符号化的过程”[3],因而“十景”题名的形成过程就是其被符号化建构的过程。
西湖之上,值得称道的景观太多,但只有少数景观符号用以建构“十景”。利用符号的双轴关系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一问题。双轴理论最早是由索绪尔提出,认为组合轴和系谱轴是符号在表意过程中的两个展开向度。组合轴的功能是邻接黏合,从而组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文本”,聚合轴可简单理解为“选择轴”,其功能是比较与选择。“西湖十景”一系列景观符号,就是在文人审美观照下选取部分意象符号组合聚合的结果。
从横向组合轴来看,“西湖十景”每个景观符号均采用富有诗意的四字景名,每个题名大体是前两字指明特定景点,后两字指明特色景象[2]。文人画家选取的实体景观意象,或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或是当代南宋风格的典型。“苏堤”、“三潭”是坡任杭城太守时为保杭城用水疏浚西湖所建,是西湖山水与杭州城市发展、人民生活友好互动的见证,更是坡勤政为民、关心百姓福祉的士大夫品格的体现;“雷峰塔”、“南屏净慈寺”则是吴越建成的有名佛塔,是佛家文化的代表,更是西湖“东方佛国”的体现;“曲院”、“花港”则展现了南宋时士大夫的文人风气;“平湖”、“双峰”的选取,则强调西湖之美,美在山水相依的景观格局,几乎包容了西湖形象的全部要素。每个景点背后都有其传说、典故,是西湖百年来政治和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而“春晓”、“风荷”、“秋月”、“残雪”、“夕照”、“晚钟”等则描绘了西湖的春夏秋冬四季,昼夜晨昏四时,晴雨风雪四相,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展现了西湖不同时态下的万千种风姿,“春则花柳争妍,夏则荷榴竟放,秋则桂子飘香,冬则梅花破玉,瑞雪飞瑶”,正应东坡那首千古绝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5]。这些意象符号的选择,使“十景”较为全面的展现了西湖四时之景的别样风貌,成为西湖的标志性景观。
从纵向聚合轴角度看,每个题名都是在文人审美观照下“诗化”的结果。“春晓”、“秋月”、“夕照”、“残雪”是常见的诗词意象,湖是艺术化处理后波澜平静的“平”湖、钟是日暮敲响的“晚钟”、桥是似断非断的“断桥”;景名中实体景观与诗词意象的组合,如秋夜月色下的“平湖”、春季清晨的“苏堤”、夕阳下映入湖波的雷峰塔,微风吹拂下摇摇曳曳的荷花……都是经由诗人艺术化加工建构出的心中理想化的风景。景名所描绘的景象并非时时可见,但诗人画者通过捕捉这转瞬即逝的鸟语钟响、浮光掠影,将四季和四时最具美感的那一时那一刻定格,向后来者传达出蕴含丰富文人美学和文化追求的理想化西湖意象。“西湖十景”符号化建构的结果,是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意义的新的符号系统,每个景观符号的景名成为符号“能指”,“所指”即具体的景点景观,文人所赋予景观的审美旨趣、人文思想和历史记忆是“解释项”,即符号所引发的思想,它们共同构成皮尔斯理论中的完整符号。
封建时代的“西湖十景”历经宋、元、明、清的朝代更迭,被不断注入各时期的社会价值和理想,最终形成内蕴深厚的文化意涵,景观文本是这一过程的具体呈现。诸如方志、文人诗词、游记等景观文本,记录并储存了与西湖相关的历史记忆,也表征出多样化的西湖形象。
南宋以前,西湖即在唐代宰相李泌、时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官居杭州的坡的治理下,“湖葑尽拓,树木成荫”,尽展其清妍秀丽之姿;南宋时朝廷南迁至杭,西湖随之备受瞩目,并得到朝廷的精心维护,湖周围新建诸多台榭亭阁、花木园圃,增添了湖山的秀丽。“西湖十景”的出现,就是通过选取四时、晴雨、夕阳、初晓等意象符号,不断对细节、特征进行描绘,愈发精微细致的构造出西湖唯美的意境,后代诗人孙锐的“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尹廷高的“孤峰犹带夕阳红”、陈璨的“红衣绿扇映清波”,无不凸显着西湖“诗情画意”的景观形象。“西湖十景”不只是诗人心中理想山水的代表,更是他们情感的依托。张炬笔下的苏堤是“草色旧迎雕撵,蒙茸暗香陌”;柳浪闻莺是“翠迷倦舞,红驻残妆,流莺怕与春别”,对雷峰塔则发出“算惟有,塔起金轮,千载如昨”的感慨;陈允平眼中的平湖秋月是“对西风凭谁问取,人间那得有今夕。应笑寒宫殿窄。露冷烟淡,还看数点残星,两行新雁,倚楼横笛”,这些意象意境都表现出浓厚的消颓、伤感之气,极具兴衰之感[17]。深处动荡时局的南宋文人因被迫南迁而兴发出无奈漂泊之感,面对西湖这永恒不变的山水,不免兴起感叹人生短促的时间意识,文人将内心情感倾注笔端题咏“十景”,将这段往事刻入文本,同时赋予西湖悲凉的形象特征[18]。
文人们感伤时乱之际,西湖市井却异常繁华,每逢节日,杭人无论贫富,倾城而出。据西湖老人《繁盛录》记载:“清明节,公子王孙、富室骄民踏青游赏城西,店舍经营,辐辏湖上”、游者“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足见当时经济文化的发达,都市旅游的兴盛。西湖的秀丽山水配以轻歌曼舞、管弦绮船真正成为人人向往的“人间天堂”,但此时的西湖,淡去了自然的秀丽清雅而过于纸醉金迷,成为文士眼中的“销金锅儿”,西湖亦多了一份靡丽绮艳的形象特征。
元明清时期,“西湖十景”经历南宋国破家亡和朝代更替,多已废弃,昔日繁华胜景不再,唯景名得以流传,少数文人在面对眼前物象时藉由对景名的想象追忆往昔胜景,或感叹旧景难复。如明代诗人王瀛追忆曲院风荷胜景:“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熏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而清初诗人眼中的“柳浪闻莺”是“燕子飞来,桃花不语,阅过几沧桑”的萧瑟凄凉景象,西湖逐渐成为文人心中寻而不得的“梦”。但另一方面,明清两代是中国旅游大繁荣时期,士大夫和平民大众均可参与并热衷旅游活动,西湖不再只是文人眼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理想山水,还是普通大众展开节庆、宗教旅游的场所,现实市井意识逐渐增强,西湖形象也日益的通俗化,沾染上市井气味。张岱《西湖梦寻》中写道“若西湖则为曲中名妓,声色具丽,然倚献笑,人人得而r亵之矣”,西湖曾经如西子般的高雅清丽的形象不复存在,反而成为满带风尘、历经沧桑的风流名妓。直至清代,康熙巡游西湖时逐一品题“西湖十景”并题写碑刻,乾隆亦多次作诗咏赞“十景”,地方官员纷纷建亭立碑,设观景台,对“十景”进行恢复和重建后,西湖的审美功能才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西湖十景”历经朝代更迭,在朝廷的疏治与民众侵占中兴衰更替,与“十景”相关的历代人物活动及感怀成为后人记忆的部分,也被载入景观文本中成为其深刻的文化意涵。历代文人是“十景”的建构者、描绘者,也是传播者,他们在湖上吟风弄月,将自己的风格、想象和感情化入诗中,融入景中,实现了人与自然山水的“诗意的对话”,塑造出理想化的山水景观。“十景”的变迁也是西湖形象变迁的映射,由清幽到妩媚、由脱俗到绮艳,由精英化到世俗化。
(二)民国“十景”
“西湖十景”自南宋由文人画家命名并赋予其符号意涵后,历经朝代更迭,至清康熙帝御书“西湖十景”匾额,地方官员建亭立碑确立“十景”的观赏地点,完成了景观命名和取景阶段;而历史的变迁赋予“十景”丰富的符号内涵,景观“神圣化”阶段也基本完成。民国是一个社会思想大变革的时代,西方文化渗透并影响着国人的生活和旅行观念,旅游逐渐成为民众新兴的文化生活方式;大众传播媒介的兴起,更使得“西湖十景”在普罗大众间广泛传播,西湖形象得以深入每个人的生活和记忆,成功实现了“十景”的机械复制和社会复制。
“西湖十景”在民国初年多已胜景难觅,名存而景衰,民国政府从发展旅游业角度考虑,本着“保留原有形式,以求率真”的原则对西湖景观进行修缮、重建,花港观鱼、平湖秋月、双峰插云、曲院风荷、断桥、苏堤等“十景”景观大致得到修复,多数景观的景名“能指”和实体景观符号“所指”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但其符号内涵却在机械复制和社会复制过程中不断丰富,西湖也表现出新的时代形象特征。
广告传播媒介兴起后,旅游生产经营部门纷纷借助报刊媒体旅游类广告,如中国旅行社在《申报》开辟《旅行专刊》,专门介绍各种旅行知识和信息;景区和交通管理部门等编印发行旅游宣传册、风景名胜指南等,详细描绘西湖的精确游览路线。“西湖十景”是所有宣传册中重点介绍的景点,必不可少的还有游程路线、饮食住宿娱乐和往来交通信息等,可见民国时期旅游已成为较纯粹的休闲娱乐活动。另外不少文人在期刊上发表游记类文章,既文笔优美地记录所游所感,又颇具实用知识,详尽介绍游览路线、交通、住宿等各项事宜,足见在作为经济行业的旅游业出现之后,旅游日益大众化和平民化,西湖不只是文士精英们的审美对象,更是普罗大众游赏放松的休闲场所。
与文字相比,图像传播更为具体可感,通过观察民国时期关于“十景”的图像资料,可以感知到西湖独特的形象魅力。民国时期的西湖图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画家绘制的西湖或写实或写意的西湖风景画,如陈抱一的《苏堤春晓》、刘海粟的《花港观鱼》、陈树人的《三潭倚棹》等;画中的“十景”多是古朴而沧桑的,却也难掩美丽的湖光山色,湖面上总有游船的痕迹,足能够体现出当时盛行的旅游之风;另一类是带有明确商业宣传意图的绘画,最为典型的是“十景”作为背景出现在烟草、茶叶、贸易公司等的商品广告中,且几乎都是“美女+美景”的形式,这一方面是对自古以来西湖“美女”形象的传承,对民国美女经济的时代特色的表征,另一方面也凸显了西湖景色之美。且这一时期摄影技术的出现,使得普通游客能够真实记录当时的“十景”景观及旅游活动情景,画面常常是一派欢欣景象,充满休闲、欢快的生活气息;专业摄影机构大量发行风景明信片,更使得西湖那一片美丽的湖光山色广为人知。
民国时大众旅游蓬勃发展,西湖景象一派繁华,道路被拓宽以接纳更多的游人,湖边宾馆、饭店、剧院等娱乐设施遍布,西湖逐渐转变为集游览、休闲、购物和娱乐于一体的风景区,而不再只是激发士人精英阶层吟诗作画的审美对象,致使文人眼中出现了另一类西湖形象――“丑西湖”。如徐志摩笔下曾塑造出“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等富于神秘美感的月下雷锋形象,但当他重游西湖后,却略显夸张的描绘西湖的“丑”,写出西湖的“俗化”,如“平湖秋月开了酒馆”、“断桥折成了汽车桥”、“某家大少爷的汽油船在三尺的柔波里兴风作浪”……这些意象,展现了日益世俗化、大众化的西湖形象,这与西方近代文化传播有关,更与近代旅游大众化导致旅游需求增加有关[19]。
“西湖十景”自形成以来,就是历代文人吟咏的对象,其秀美的山水激发诗人们的灵感,诗人的吟唱更使“十景”声名远扬。在近代大众旅游兴起之前,文士精英们是参与“十景”景观建设和西湖文化形象建构的主体,历代文人进行的是一种精英式的旅游方式,追求适情悦意、人景交融;至民国时期,西方现代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交融,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旅游日益成为大众的生活内容,西湖呈现出世俗化的形象特征。当时的旅行社、民间旅游团体借助于新兴起的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旅游广告、旅游宣传手册、游记等手段,对西湖进行无孔不入的、重复的、模式化的传播,成功完成符号化过程的“机械复制”和“社会复制”阶段,西湖见证了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西湖形象也渗透进人们的生活,成为民国时代的文化记忆。
(三)现代“十景”
民国时期短暂的繁荣后,“十景”历经战乱又失于修缮,建国初期均荒败不堪,名存实亡。后杭州市政府多次展开西湖整治和景观修复工作,经过几十年建设,“十景”再次以完整而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景观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是通过主体记忆所形成的主观映像[1],是建构主体在新时代特征下选择性建构的产物;在社会建构过程中,伴随着社会价值理想和意义的转移。“西湖十景”历经时代变迁,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景观符号再建构过程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解码,即对景观文本进行解读,体现其内在的文化意涵,透视其传递的时代精神和文化记忆以便传承;第二个层面是编码,即建构主体依据社会主流价值和思想对符号重新建构,赋予其时代特色以便创新。因而在“西湖十景”的景观修复过程中,部分景观符号被清除,被重新书写的符号所替代;部分景观符号被从文本记忆深处挖掘出来,被重新塑造现于人前;部分则是全新的富于时代特色的建构物。这些景观符号的增添与变化,显示着景观与地方文化的演变,唤起或重塑各时代的文化记忆。
“十景”景观的实际建构,是在保留景名能指,尊重地方文脉的前提下,通过对景观文本如方志史料、文学作品、媒体宣传的解码,挖掘出景观背后的文化意涵和潜藏的历史记忆,构建新的符号所指(修复、新建景观)并赋予其新的符号内涵意义(解释项)。通过修缮、复建、仿建使一些遗迹景观得以重现,以唤醒游客记忆;同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构新的景观以满足游客新需求。如今的“西湖十景”不是单纯的呼应景名的观景场所,而是包含了不同主题的综合性景区。各景区内既有重新修缮的不同时代的建筑古迹,还有新建的现代新生事物;即便是同一景点,修缮过程中也融入了设计师独特的想法和现念。“十景”景观成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符号意涵载体,兼具历史文化的积淀和时代精神的张力。下面将通过对“西湖十景”历史与现代的存在状态的阐述来说明“十景”景观的修缮与复健过程中是如何传承文化记忆并融入新时代内涵的。
1.苏堤春晓。苏堤春晓因苏堤而得名,苏堤因坡而流传。据《西湖游览志》载:“苏公堤,苏子瞻守郡,浚湖而筑之;夹植花柳,红翠烂盈,灿如锦带矣。”坡任杭州知州时,西湖葑草丛生,已淤积过半,为保杭城用水,两次奏请疏浚西湖。带领杭城百姓除葑草、挖淤泥,利用挖出来的大量葑泥筑成一条连通南山北山、横贯湖面的长堤,将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两部分;堤上造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座桥,既连通里外两湖,又方便游船往来;沿堤建有九座亭子,两侧栽种桃树、柳树、芙蓉等花木以供游人玩赏。长堤建成后,苏轼曾赋诗一首,曰:“六桥横接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后任知州为纪念其治理西湖的功绩,将此堤命名为“苏堤”。后南宋王朝定都临安,专门拨款,修葺沿堤亭榭,在堤上补植花木数百本,修建先贤堂、三贤堂、湖山堂等景点,一些文人名士也在此建居所,使苏堤成为“园林茂盛,装点湖山”的繁华景地。每当阳春三月,苏堤桃红柳绿,群鸟和鸣,一派春光景色,“苏堤春晓”因而得名并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当时的文人纷纷以诗词、书画加以描写,更添其人文风韵。后来历经朝代更迭,苏堤景色几度衰败又被多次整修,至清代康熙御题“苏堤春晓”景名碑,乾隆帝南巡时赋诗赞曰”“一株杨柳一株桃,夹镜双湖绿映袍”使其声名更甚从前。
后来杭州市政府对苏堤进行整治时,维修堤上亭阁,新增治湖事略石碑,用以凸显坡布政民间的政绩及其厚重的历史感;堤岸桃柳夹种,增植芙蓉、桂花、玉兰、碧桃等名贵花木,重现“花满苏堤柳满烟”(杭谚)的诗歌意境,再现春日之苏堤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的美丽景色,不愧“苏堤春晓”之美誉;新铺设的常绿草地则是西方园林中的常见元素,是现代休闲理念的呈现。
2.柳浪闻莺。柳浪闻莺位于清波门外聚景园一带,南宋时是皇家御花园。据记载,当时的聚景园内种植许多柳树,品种多样,形态曼妙,柳丛间黄莺飞舞,婉转啼鸣,悦耳动听,故称“柳浪闻莺”。时人张炬曾写词赞曰:“翠迷倦舞,红驻残妆,流莺怕与春别。过了禁烟寒食,东风颤环铁。游人恨,柔带结。更唤醒、羽喉宫舌。画船远,不认绵蛮,晚棹空歇。争似涌金楼,燕燕归来,钩转暮帘鳌6杂锘梁消息,香泥砌花屑。昆明事,休更说。费梦绕、建章宫阙。晓啼处,g系金狨,双灯笼月。”南宋灭亡之后,聚景园被废弃,“柳浪闻莺”胜景更是一派“燕子飞来,桃花不语,阅过几沧桑”的萧瑟凄凉景象。解放初期只剩下康熙题写的“柳浪闻莺”残碑、石牌坊等旧迹。
如今的柳浪闻莺被改造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现代性大公园,它拥抱半边西湖,融入都市生活,弥漫现代气息。景区以清脆柳浪和婉转莺啼为主题,沿湖和道路栽种特色柳树,柳下设涌泉、莺啼、蛙鸣等背景音乐;新建仿古建筑闻莺馆和造型清雅古朴的“百鸟天堂”,笼内仿自然山水,增添山、亭、桥等仿古园林小品,人工复原昔日柳丝飞舞、婉转莺啼的自然景趣,重现昔日“柳浪闻莺”盛景及和谐自然的美好意境。园内有重修时填平沼泽而建造的大草坪,草坪北部是迁移而来的康熙御题景铭“柳浪闻莺”,有供品茗休闲的“凝香居”,还建有露天舞台等文娱活动场所,创造出轻松闲适的都市休闲生活氛围,成为杭州市民和游客晨练、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3.曲院风荷。曲院原是南宋时期开设的酿酒作坊,在九里松旁的洪春桥畔,取金沙涧之水酿御酒,远近闻名。曲院内有一方莲塘,种植着许多荷花,每逢夏天,微风乍起,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时人誉为“D院风荷”。南宋王朝灭亡后,D院不再,荷塘也逐渐荒芜。至清康熙帝南巡杭州,御书“西湖十景”时将其改名为“曲院风荷”,并建亭立碑。
改造后的曲院风荷景区以荷花为主景,各湖泊池塘植有品类丰富的荷花,尤以风荷景区为最。风荷景区内种植着红莲、白莲、并蒂莲等名贵荷花,夏日来临,莲叶田田,荷香阵阵,菡萏妖娆;池畔建有迎熏阁、风徽亭等亭榭,河池之间筑有小桥连廊,颇有古风古韵。曲院景区是为纪念曲院风荷最早作为酿酒作坊而建,区内一组反映酒坊为官府酿酒、送酒情景的雕塑,实现文化记忆的再现,并巧妙迎合“曲院风荷”景名。此外,园内还建有荷文化陈列馆,以现代性表现风湿,展现中国传统荷文化;另辟供游人野炊、聚会的湖滨密林景区,既是现代生态理念和西方园林绿化思想的体现,也反映了普通市民休闲娱乐的生活情态。
4.花港观鱼。从西山大麦岭后的花家山麓,有一条小溪经此流入西湖,名曰花港。南宋迁都杭州后,内侍卢允升在花家山下建造私家花园,并在园内叠石为山,凿地为池,引花港水,在池内养奇异鱼类,供观赏游乐,当时文人纷纷为其赋诗作画,称为“花港观鱼”,此景亦流传于世。清康熙帝南巡西湖时,重新砌池养鱼,题写“花港观鱼”景名,地方官员在此建亭立碑;乾隆帝巡游时留有“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刻于石碑背面。
花港观鱼景区的改建注重以现代园林手法重现历史上的花、港、鱼的景观特色,疏通港道,深挖红鱼池,辟建牡丹园,整修蒋庄,新建沿湖长廊、茶室等,形成以“花港”、“观鱼”为主题,拥有鱼池、丛林、湖港、花镜、草坪的综合性大型观光休闲娱乐公园。这是一座传统与现代元素交织的地方,如景区内的牡丹园的植物搭配的尺度、比例、形态等都经过精心挑选,凸显中国传统造园艺术,而作为背景的树林草地则是西方现代公园的体现,自然洒脱,符合现代使用功能;红鱼池内锦麟红鲤汇集,桥上游人如织,桥畔垂柳依依,微风吹过,柳枝轻点水面,花瓣落入池中,实有“落红千片,飞堕水面,与朱蕴碧藻,点缀映带,游唼喋,转与人相忘”(《西湖志》)的鱼趣人趣交融的美妙意境,是游人理想的休闲好去处。
5.雷峰夕照。雷峰塔始建于北宋,后因江南战乱损毁,于南宋初年重修。黄昏时,斜阳夕照,塔影横空,景色迷人,为诗人画家所称颂,故而入诗入画,题名为“雷峰夕照”,成为西湖十景之一。明朝时遭受倭寇纵火焚烧,只留赭色砖石塔心残留在山上,却无意间造就其别样风姿。从帝王到文人到普通百姓,无不为其残缺之美所倾倒,康熙题匾“雷峰落照”,乾隆赞其“玲珑旭影照纵横”,文人墨客也曾这样描绘其如画美景“黄妃古塔势穹窿,苍翠藤萝兀倚空。奇景那知缘劫火,孤峰斜映夕阳红”(许承祖《雷峰塔》)。白蛇传说也为其增添神秘色彩,使其更是声名远播。在清朝后期,民间盛传雷峰塔塔砖能镇邪避凶,一时之间盗挖塔砖者众多,1924年9月,以残缺之体耸立四百余年的雷峰塔轰然倒塌,鲁迅接连写下《论雷峰塔的倒掉》和《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两篇杂文,雷峰塔名声日隆,然“雷峰夕照”胜景从此不再。2002年雷锋塔得以重建,“雷峰夕照”盛景也得以重现。新建的雷峰塔仿南宋塔风格和形制,塔内展示着木雕《白蛇传》、铜版线刻壁画《吴越造塔图》、雷峰塔历代诗词佳作、彩绘壁画《西湖十景》等,还有被保存在八角形保护罩内的雷锋旧塔遗址,这里神话传说和佛教文化兼备,更有传统文人士大夫情怀,是文化记忆的再现和重塑;新塔外观与古雷峰塔相似,内在却充分运用现代建筑技术和工艺元素,塔身的钢材框架、塔中心设有的观光电梯,周围的不锈钢扶梯,存放雷峰塔重修记、新塔模型的穹顶天宫等都极具现代感,充分体现现代化的建筑理念,是一座兼具传统与现代的景观。
6.南屏晚钟。南屏晚钟并非实景,而是指净慈寺内的大梵钟声,据《西湖志》载:“寺钟初动,山谷皆应,逾时乃息……致足发人深省也。”每当傍晚仓烟暮霭之时,寺内钟声响起,于南平山间、湖水之上久久萦绕不去,意境悠远。南宋时称“南屏晚钟”,列“十景”之一,后来康熙帝为其题名“南屏晓钟”,地方官在净慈寺外建碑立亭,但民间一直以“晚钟”相传。后来净慈寺内巨钟被毁,南屏晚钟成为绝响。建国后对净慈寺多次修缮,寺钟也得以重建,宏亮的钟声重新回荡在西子湖畔的群山之中,“南屏晚钟”胜景得以重返人间。
7.三潭印月。前身是五代吴越国所建的水心寺,坡疏浚西湖后,在寺外湖中建三座石塔为标记,严禁在塔界内种植菱荷,到南宋时“三潭印月”景观已经形成,每当皓月当空,若置灯在塔内,洞口蒙上薄纸,从各个石塔的圆孔中透出的灯光与天上圆月及其湖中倒影相应,十分奇趣,有“明月映深潭,塔分三十二”之说。后来寺塔皆毁,又经几代兴建,康熙帝南巡到杭,御书“三潭印月”匾额,清雍正时期,浙江总督李卫主持重建湖心寺,在池中种荷花、睡莲,环池植木芙蓉,在岛上建亭台楼阁,形成现今的“田”字形格局。后杭州市政府对其进行整修时始终保持那份古风古韵。
8.平湖秋月。南宋时,“平湖秋月”成“十景”之一,很多诗人以“平湖秋月”之名作诗填词,吟咏传唱,使西湖秋夜之月充满诗情画意,但此时尚无具体的赏月景点,诗词多是描写泛舟湖上,欣赏西湖秋夜月色,如孙锐《平湖秋月》诗:“月浸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O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清康熙巡幸西湖时御书“平湖秋月”,地方官员建御书楼,楼前铺设跨出湖面的石平台,楼上悬挂康熙皇帝御书“平湖秋月”匾额,至此“平湖秋月”才正式成为一处景点。如今以平湖秋月楼、御碑亭为主景,是著名的秋夜赏月佳处。
9.双峰插云:双峰指的是南北两高峰,是“十景”中唯一的山景。两峰遥相对峙,中间山峦起伏,从远处眺望,“俨如天门双阙,拔地撑霄”。吴越时,两峰上都建有佛塔,当云雾缭绕时,两座山峰隐隐绰绰,而峰上双塔分明,如插云天,南宋时归入“西湖十景”。到清代两座古塔都已经损毁。康熙南巡时立下“双峰插云”碑亭。目前高峰上双塔已毁,景已不全,只留下一座御碑御亭,成为西湖十景中唯一一处名存实亡的景观。
10.断桥残雪。关于断桥的名称,一说因从孤山延伸过来的白堤至此而断,故称断桥。南宋时断桥一带水色山光、布满楼台烟树,吸引当时的文人前来吟诗作对,留下许多歌咏断桥的千古名作,也有以“断桥残雪”为名的诗词绘画,如周密的《木兰花慢・断桥残雪》、刘松年的《断桥残雪》画作,“断桥残雪”因此而成名,成为“十景”之一。据文献记载:“自断桥一径至孤山下,残雪满堤,恍若万丈玉虹跨截湖面,真奇观也”。清朝末年,一些艺术作品也以断桥为场景地,开始流传神话故事《白蛇传》,断桥因许仙与白娘子的凄美爱情传说更添一抹神秘色彩。
由此可以发现,历经时代变迁的“西湖十景”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其文化主脉――文人化和诗化的山水文化,诗人们寄情山水、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人生理想以及文人审美观照下“诗情画意”的理想山水图景――始终得以保留;这是不同时代景观建构主体对文本解读的结果,而景观建构过程(编码)是融入主流价值与理想、社会心理取向和游客需求的符号价值的重组和再造。在后现代背景下,都市化进程使得地方文化积淀流失殆尽,都市人的地方记忆和历史感逐渐消失,“人们心中始终保留着那份历史真实感的失落与怀旧情绪”(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因而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中多了一抹富有怀旧情绪的追忆[21],他们缅怀传统和自然景致,希望通过旅游重新回到自然,寻找传统和记忆中的景象。在“西湖十景”景观重新编码时,紧扣其文化主脉,结合旅游者找寻记忆、回归自然的需求,力图再现诗文书画中的理想图景。苏堤上桃柳夹植、花红柳绿;曲院风荷景区叠山曲水、莲叶田田、荷香阵阵;柳浪闻莺景区柳丝摇曳、莺歌燕舞;花港观鱼景区百花竞放、锦鲤嬉戏……通过这些景观符号表达和对历史场景的模拟,应和其诗意景名,再现文本记载的“十景”记忆,也唤起游客意识深处的文化记忆;每个景点处保留或复拓的康熙御题景名碑、苏堤上治湖事略石碑、雷峰塔中再现造塔情景的《吴越造塔图》等是历史的标识,是那段历史记忆的见证,引发游者的怀旧体验和“思古幽情”的同时又凸显其历史真实性,满足游者探寻“真实”的心理诉求;传统的山水园林、重新修缮的亭台楼榭,种种遗留下来的人造景观,让旅游者感觉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滞,感觉是在触摸已经逝去的久远年代的人和事,使游者产生一种恍如隔世的记忆再现。“十景”每一处都有故事、都承载着西湖的文化记忆,都能使游览者找到自己的记忆和地方归属。
“西湖十景”是时代变迁的见证,如今的十景传统与现代交织,雅致与世俗并具。栽种植物、花卉、凿池养鱼、圈林喂鸟等方式,使“十景”如诗画般的题名景观得到一定程度的再现;而传统需要继承,却不可将历史的时间过于美化而疏忽掉属于自己的时代特点。因此,“十景”内部具有西方园林特色的大草坪的铺设、供市民健身、娱乐的露天舞台的搭建、各种供游人休憩的景观小品的设置、品茗休闲、餐饮住宿设施的配备,都是现代休闲理念的体现,西湖真正成为老少咸宜、雅俗共赏、悠游娱乐的休闲天堂。后现代语境下的新建构出的“十景”,通过人工营造的同名实景与引人遐想的虚景景名相结合,共同建构出“真实”的历史记忆中的“天堂”胜景,使其应和旅游者心中的各种想象,吸引着广大旅游者前来追寻记忆,寻梦西湖。如此,“西湖十景”这一复杂的景观符号系统得以完整的构建,西湖诗情画意般的休闲“天堂”形象也得以凸显,并通过现代传播媒介广为流传。
四、结语
本文从符号建构视角出发,结合西湖景观文本对“十景”景观符号变迁进行历时性梳理,得出以下结论:
(一)符号建构视角下,“西湖十景”的形成、变迁过程实质上就是景观的符号化过程及其思想价值、文化记忆的传承和不断丰富的过程。南宋文人因景作画,将自身理想和价值情感转移至诗文书画中;又因画命景,使“十景”成为文人审美观照下理想山水的代表,赋予其深刻的符号内涵,最终形成由一系列景观符号组成的结构化符号系统,系统内各个景观符号完整而独立存在,景名是符号“能指”,“所指”是实物景观,景观符号内涵是“解释项”。后来“西湖十景”历经多次兴衰,但其每一次重建与变化,都是一次历史传统与当下现实的叠加与融合,既传承了历史记忆,又融入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照,成为当下文人凝视的对象,景观符号的“解释项”愈加丰富;直至民国时期新兴传播媒介出现和近代旅游兴起后,“十景”在普罗大众中广泛传播,渗透进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完成机械复制和社会复制阶段,最终形成承载着丰厚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的极富吸引力的景观符号体系。
记忆固化在物质形态的景观中,也凝聚在被书写的景观文本里。新时代的“西湖十景”尽皆废弃,景观文本成为文化和记忆传承的主要载体。在景观重建过程中,各建构主体在对景观文本进行解码,传承历史文脉的前提下,结合现代社会主流思想和旅游者回归传统与自然的新需求,建构新的景观符号来再现历史记忆。如流浪闻莺景区为了重现文本记载的“柳丝l地”、“黄鸟其间”的自然景趣,遍植柳树、新建“百鸟天堂”、闻莺馆等仿古建筑,既实现了文化记忆的再现又赋予新建景观符号以新的时代意义――现代休闲理念。诚如皮尔斯所言,“解释项变成一个新的符号,一直无穷,符号就是我们为了了解别的东西才了解的东西”[3],也就是说,要解读符号的内涵意义(再现文化记忆),需要创造新的符号,而新创造出的符号又具有新的符号意义,带有新时代的社会文化印记;那么理论上随着时代的变迁,旅游景观的符号意义是可以被无限衍义的。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流思想和旅游者新需求的产生会激发出新层次的符号意义,从而呈现一种螺旋式的意义循环,好比不断擦去纸上的文字再重新书写,旧有的痕迹未曾消逝,又加上新的覆写,最终呈现出所有消除与覆写的总和。
“十景”景观基本涵盖了西湖所有类型的景观形象要素,其变迁一定程度上映射出西湖整体形象的演变形迹。文士精英们选取颇具典型意义的景点确立“十景”题名,承传了记忆中的西湖形象――自吴越国起兴盛的“东方佛国”以及白、苏笔下青妍秀丽、雅致脱俗的女子形象;又融入自身的情感和生活理想使西湖形象意境化,充满诗情画意;另一方面,西湖周边都市旅游兴盛,其女子形象靡靡之态渐显,逐渐成为满带风尘的绮艳名妓,西湖形象日益通俗化。西湖之上,士大夫文化与市民风俗相融,其形象由清幽到妩媚、由脱俗到绮艳,并伴随着明清时旅游大发展,由精英化到世俗化。民国时新兴传播媒介和近代旅游的兴起,更使西湖形象具体可感,而不再是诗词中描绘的、透着神秘气息的想象中的仙境;现代背景下的西湖是一个休闲天堂,是人为营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记忆寻访之地,是雅俗共赏的综合性大众公园。事实上,“十景”景观的变迁、西湖形象的演变,归根结底是适应社会思想文化变迁和新时代旅游需求的结果,但其始终保留最核心的文化形象本底,这也是西湖历经数百年变迁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最本质原因。
“西湖十景”之所以在景衰名存的情形下传承数百年,不仅在于其春夏秋冬各异、晴雨风雪情致别具的如画美景,还在于景观本身高度的诗化和人文化,其景观符号背后蕴含着某种文化、精神的终极价值――适情悦意、人景交融的理想生活图景和具有普世意义的审美观照;更在于“十景”于变迁中日益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的每一次修缮都是在承袭旧有文化记忆的同时融入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价值,最终使“十景”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其“社会寿命”大大延长。历经变迁的“十景”是地方记忆的仓库,建构主体通过对景观文本重新解读,修复、重建景观符号所指以最大程度的还原充满诗意的景名能指,复活往昔的历史想象,满足现代旅游者缅怀传统、追求自然和谐的需求;“十景”又是一部涵义深厚的无字书,给阅读它的人留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多样的体验可能,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雅致与世俗并具,文人精英文化与市民风俗交融,足以使基于不同需求的旅游者获得满意的情感体验,真正找寻到“真实”的记忆和心灵家园。“十景”这种人景交融的独特性和雅俗兼具的包容性使其具有无限的符号内涵和可持续的旅游生命力。
集称题名景观是中国普遍的文化现象,杭州“西湖十景”作为保存最完好、最具影响力的题名景观,其所具有的诗意景名、文人化山水、意境化景观形象及文化传承性是所有集称题名景观的共同特点。因此本文开辟的符号学建构研究新视角,对集称题名景观的研究具有普适性。另外在现实层面,集称题名景观是地方形象的标志,基本涵盖了全面的地方文化信息,其漫长的历史演变为地方打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在地方形象建构时,可以尝试从集称题名景观着手,依循景观蕴含着的丰富地脉和文脉信息,挖掘地方文化和历史记忆,通过集称题名景观的修缮和重建,展现独特的地方“神话”。值得一提的是,在景观重新建构和形象建设过程中,既要植根传统文化,又要不断融入新的社会思想和时代特色,结合景观承载的时代记忆和当下人们的精神需求,赋予景观符号价值理念层面上高远的意义,以使其具有广阔的意义延伸空间[22],从而保持持续的旅游吸引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凡,朱f,黄维.从地理学视角看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集体记忆的研究[J].人文地理,2010,(4):60-66.
[2]张先亮,王敏.试论“西湖十景”的命名艺术[J].文艺争鸣,2014,(7):190-196.
[3]赵毅衡.符号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90-109.
[4]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95-99.
[5]迪恩・麦肯奈尔,张晓萍等译.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3-136.
[6]杨振之,邹积艺.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J].旅游学刊,2006,(5):75-79.
[7]陈岗.旅游吸引物符号的三种形态及其研究展望[J].旅游科学,2013,(3):26-36.
[8]翟艳春.旅游景观的文本化与神圣化――符号学与社会学的双重视野[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102-108.
[9]马凌.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吸引物及其建构[J].旅游学刊,2009,(3):69-74.
[10]林清清,保继刚.茶王树的诉说:作为旅游吸引物被建构的过程及其折射的环境变迁[J].旅游学刊,2015,(8):77-87.
[11]马凌,王瑜娜.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社会文化建构:“文本与语境”的分析范式――以湖南凤凰古城为例[J].学术研究,2013,(3):65-70.
[12]陈岗,黄震方.旅游景观形成与演变机制的符号学解释――兼议符号学视角下的旅游城市化与旅游商业化现象[J].人文地理,2010,(5):124-127.
[13]马天,谢彦君.旅游体验的社会建构:一个系统论的分析[J].旅游学刊,2015(8):96-106.
[14]陈岗.旅游者符号实践初探――以杭州西湖“西子”诗词为例[J].人文地理,2015,(5):153-158.
[15]陆鉴三.西湖笔丛[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26-30.
[16]张岱.西湖梦寻[M].北京:中华书局,2011:147.
[17]杨清华,徐吉军.论杭州西湖十景的形成及其特色[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4,(1):1-8.
[18]单轶文.寻梦西湖――西湖意象的形成及流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3.
[19]赖骞宇,徐玉红.民国杭州西湖景观文化传播[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2:101-109.
[20]庞学铨.品味西湖三十景[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3;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