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五年级数学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五年级数学题范文1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学校的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不通,学生听不懂”的问题,由于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为逆向思维,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寻求一种新式的教学策略,来改变目前的这种令人担忧的教学状况,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分析当前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
1.教材方面的问题
自从新的课程改革及新的教学大纲颁布以来,新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内容比较新颖,结构也比较多样,而应用题的内容就分散地分布在各章各节中,教师教授起来就比较困难,不能集中授课,也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
2.教师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小学大部分仍以国立小学为主,而这些学校中的老师大多是通过政府机构编制上岗的教师,从教多年,经验丰富,但是教授课程的方式就显得比较传统,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下新的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课程目标,使得他们的教学策略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与接受。
3.学生方面的问题
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固有的思想观念,认为应用题很难,学不会,有些学生甚至干脆放弃了应用题的学习,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非常不利于理解和掌握应用题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会形成恶性循环。
二、提高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的对策建议
1.新型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措施
(1)制订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策略,在应用题的设计和编写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自己去思考问题,并引导他们想出解答应用题的具体方法。例如,在“我们学校要粉刷教室,教室长8米,宽7米,高3.5米,扣除门窗、黑板的面积13.8平方米,已知每平方米需要5元涂料费。粉刷一个教室需要多少钱?”这道题中,以我们学校教室为情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2)教师在教授应用题的过程中,要学会找出不同类型应用题中相同或相似的解题思路或方法,因为有些题只是换了一个情景或一种提问方式,例如,在“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客车从甲地到乙地计划行驶7小时。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驶10千米,实际几小时到达?”这道题和“小红从家回校上课,如果每分钟走50米,12分钟回到学校,如果每分钟多走10米,提前几分钟可以回到学校?”这道题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要让学生明白其中的贯通之处,找到解答此类应用题的窍门。
(3)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有些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并不只有一种,可能也不是老师所讲的那一种答案就是唯一的正确的答案,例如,在“商店里卖出两筐柑橘,第一筐重26千克,第二筐重29千克,第二筐比第一筐多卖了9元钱,平均每千克柑橘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这道题中,就提示有两种解题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换一种角度想问题,就能找到更容易理解,更简便的方法,也会使学生的印象加深,达到令学生和教师都满意的结果。
2.提高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的对策建议
(1)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知识,在应用题的教学策略上,要学会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尽可能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很想去学习应用题,指导他们自己思考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学活用,融会贯通。
(2)教师要在讲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掌握这一类型题的核心,并围绕着解题的核心来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也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和要点,这样学生才能快速地掌握这一类型题的解题方法,达到较好的教学目标。
(3)教师要学会设计比较开放和新颖的应用题,通过多种情境的应用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能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同时,采用多种形式的应用题,如一些调查类,或一些实际操作的制作类应用题等,并通过分组、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进步。
总体来说,教师在教授应用题的过程中,要以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地位来指导自己制订合适的教学策略,认真分析目前应用题教学的现实情况,与时俱进,逐步改善传统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独自思考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能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让新课程的改革进程加快,跟上时展的步伐和要求。
参考文献:
五年级数学题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数应用题 存在问题 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小数应用题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当中一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也一直是小学数学中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小学数学小数应用题理解与解答能力方面的高低除了与学生自身智力相关外,还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策略有着密切的关系。我校在小学数学小数应用题教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小数应用题教学过程当中,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主要研究我校小学教师在小学数学小数应用题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校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小数应用题教学方面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小学生小数应用题出现错误解法的原因
1、小学生感知能力较差,审题不清
小学五年级学生大约在十岁左右,他们正处在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的特殊时期,智力发育不是很成熟,他们中的很多人对小数应用题抱着轻视的态度,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小学生感知能力较差,无法做到对小数应用题的认真细致解读,例如,有些小学生在审题时,会无意中将小数看错,把6.8看做8.6,最终导致学生因为审题不清而出现错误。
2、小学生逻辑推理及演绎能力较差
逻辑推理及演绎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的的最基本能力,由于有小学生逻辑推理及演绎能力较弱,造成其分析与综合思维能力较弱,这样就直接影响小数应用题计算技巧的掌握和运用。因此,小学生逻辑推理及演绎能力较差的问题直接影响小学生小数应用题的计算准确性,继而影响学生学习小数应用题的兴趣与能力。
3、缺乏必要的检查修改能力
检查修改是小数应用题计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很多小学生由于浮躁,缺乏必要的耐心和细致,对计算结束的小数应用题几乎不再检查,缺乏必要的检查修改能力,对于隐藏在计算中的错误无法做到检查,导致整个小数应用题的失败,强化学生对于小数应用题的检查反思能力越来越重要。
二、小学生小数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究
1、认真读题,复述题意
小数应用题教学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甚至对学生以后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加大学生对小数应用题计算的准确性很重要,审题是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小学生中的很多人对小数应用题抱着轻视的态度,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在审题方面最为明显,审题错误现象常有发生。认真读题,复述题意是学生做好整个小数应用题最为关键的一步。因此,老师应加强学生在认真读题,复述题意方面能力的培养。
2、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小数应用题中的概念,提高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它的产生离不开思维的概括、推理的思维过程。因此,在对于小数应用题出现的概念问题,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概念理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小数应用题概念,提高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借助多媒体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通过视频、文字、图画等多种形式参与小数应用题教学,使学生的视、听得到全面的接触,增加学生解决小数应用题的兴趣与能力。
3、引导学生对小数应用题的内容进行摘录
学生在小学数学小数应用题理解与解答能力方面的高低除了与学生自身智力相关外,还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策略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小学生心智成长不成熟,对小数应用题的内容缺乏必要的概括与推理。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小数应用题的内容进行摘录,提高学生对小数应用题的关键内容的摘录能力,使得小数应用题又复杂变为简单,由文字转化为数字。提高学生对小数应用题计算的准确度。
4、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理清解题思路
分析小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实质上就是分析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这也是正确理解题意的关键环节。为此,老师应该极力培养学生数量关系分析能力,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为学生正确做出小数应用题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强调理清数量关系的重要性,将理清数量关系的思想灌输到学生小数应用题计算的全过程当中。
5、启发一题多解,拓宽解题思路
在小数应用题教学当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把旧题运用新知识解答,新知识用旧知识来补充,将新旧知识相融合,温故而知新,拓展解题思路,启发一题多解,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学生所学知识越多,解题思路就越广,多中选优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小数应用题解答的独创能力。
6、重视学生小数应用题“说”的训练,提高思维水平
小数应用题“说”的能力主要指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说题意,将小数应用题的题意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第二,说关系,将小数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描述清楚,理清关系。第三,说算理,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小数应用题解法上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样想,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严谨,提高学生小数应用题解答的准确性。
总结:
小学数学学科是我国小学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锻炼小学生逻辑思维及判断能力至关重要。我国在小学数学小数应用题教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在对小学数学小数应用题进行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抓住条件和问题的整体,不忽视条件和问题的关键,强化学生对小数应用题答题技巧与思维的锻炼,为小学生学习好小数应用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中华. 浅谈小学数学小数应用题教学环节的设计[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01)
[2] 于清萍. 小学数学小数应用题教学的思考及策略[J]. 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3)
[3] 胡宗胜. 教无定法 贵在有法——小学数学小数应用题教学方法谈[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8(Z1)
五年级数学题范文3
【关键词】数学 高考 失误 原因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122-01
笔者在走访了几位长期从事高考数学阅卷的老师之后,再加之自己的切身经历及代课期间阅卷时的总结与发现,对近几年数学高考的答题失误进行了以下的分析和建议。
一、三个方面的失误
(一) 指导思想方面造成的失误
1. 有的学校忽视基础和基础教学,放松基础知识的学习,提前赶完课程进行高考复习,在复习中放松了对基本知识的要求,到处搜寻所谓的难题或猜题押宝。
2.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师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注意师资培养、关心教师生活,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与乐结合。
3. 搞题海战术,使学生负担过重;只注重各种类型的题解,不善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知识面窄,又不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学生所学的材料缺乏系统化和条理化,不能做到融会贯通。多做一些题目固然是必要的,但必须是在基本知识掌握以后,按一定目的来选做一些适量的习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学生自己做题,启发学生的探索性思维,从而发现解题途径和方法,而不是教师单纯给学生灌输,不要让学生过多的依赖老师,否则就会使学生在临场时失去应有的判断能力,发生各种不应有的失误。
(二) 数学知识方面的失误
1. 有部分学生基本概念不清。基本概念应放在首要地位,它是出发点,是数学的基础,搞不清每个概念的确切意义,是不可能做好题的。例如,在集合学习中,搞不清楚什么是集合,什么是元素,就会出现把空集和只含0元的集合混为一谈的错误。又如,弄不清楚增长率的概念,在列方程的时候往往出错。
2. 有部分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一些定义、定理、公式,实际上没有真正掌握它们。不了解得出这些结论的全过程,不清楚这些结论在什么条件下可用,在什么条件下不可用。因而在解题时感到茫然困惑,无从下手。另外有的同学把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定义,看作一条条孤立的东西,遇到灵活性较大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就不善于透过综合题复杂的面纱,把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问题,然后逐步解决。
3. 基本训练不够严格,出错率较高,粗心大意是主要原因。有的抄错题目,有的写错数字或符号;有的丢掉了括号;有的在移项时忘了变号,甚至在草稿上计算完全正确,往试卷上抄写时竟把cosx抄成了cscx。
4. 不注意观察、发现,力求找到简捷的解题方法。不善于选择适当的公式、定理,使用公式随便,造成计算复杂,计算量增大,失误增多。
5. 考虑问题不全面,不善于审题,推理时逻辑性不强,常常只抓住一点而忽略了其他,题目证完了还留下条件没用上。条件不够时,不会从另外的已知条件中去寻找。当某一途径受阻时,不敢转换途径另找门路。
(三) 应考方法方面的失误
1. 考试前过于劳累,临场头脑不清醒,慌张不冷静,思维呆滞,不能周密地思维和仔细地审题,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才智。有的学生题意还没弄清就动手解题,结果往往造成了失误。
2. 有些学生在平时养成认真打草稿,经仔细修改后再将解答工整地抄写在试卷上的习惯。这种做法平时还可以,但在面临有时间限制而考基本题较多的高考中,是来不及这样做的,这样就答不完全卷。所以,平时就得练习做题要敏捷,要一气呵成,并保证你的准确率。
3. 作图切忌马虎,就是做草图也不能马虎。因为正确作图,便于发现关系,启发考生思路,有利于正确思考问题,顺利地给出正确解答。有的同学随手乱画,潦草马虎,看来少用了一点作图时间,但会失去发现规律、把握关键的机会,并且往往酿成大错。另外,有些考生字迹潦草,符号书写不规范,因笔误而失分者为数不少。
二、三个方面的建议
1. 要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全部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对基础知识的讲授应放在首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必须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教材教法研究,提倡启发性教学。教师应在讲课过程中注意:突出重点,讲清每一个概念的确切意义,讲清定理的结构,证明的思路和方法,讲清公式的推导过程来龙去脉及其实际意义,指出在应用这些定理、公式时应注意的条件范围。另外在总复习中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和相互性。
2. 重视计算能力的提高,注意逻辑思维的训练。正确的计算是一种技能,教师应长期培养,才能收到效果。计算方法应简练合理,计算结果应准确无误。在计算过程中,每一步都要经过核对,才能避免出错。我们不仅要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计划地介绍各种思维方法,例如:观察实验法,直接思维法,归纳分析法,对比联想法,推理论证法,抽象概括法,实践验证法等,借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从而有效地科学地迎接高校的入学考试。
3. 重新认识到一题多解的教育价值。一题多解在高中教学中必不可少,但很多教师在实施的时候忽略了它的层次性、典型性、迁移性和创新性,从而导致失去一题多解训练的教育意义,并且很可能会浪费学生的时间。所谓的层次性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思维层次具有一定的差距,避免同思维水平的雷同方法的重复;典型性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要在雷同的方法中选取典型的一种方法作为代表,二是指能够一题多解的数学问题的选取要具有典型性,避免雷同;迁移性指一些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具有普遍的指导和迁移作用,当然这种方法也具有典型性;创新性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常规方法有较大差异,往往令人拍案叫绝,体现一题多解的创新层面的教育价值。另外要注意实施一题多解训练的时间和时机,一般是在复习教学中实施较佳。
参考文献:
[1]邵光华.数学思想方法与中学数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五年级数学题范文4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顺利进行某一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加速器。所以,一旦学生对某一门课程的学习具备了学习的兴趣就会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对待该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变得更加积极,学习该门课程的效率也会获得提高。
但是,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较之前的低年级的教学难度有所增加,不少学生在心理上对小学五年级的数学学习有一种畏惧心理,也有一种逃避心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不断减少。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在这个关键时期,保持住甚至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对待数学学习的兴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注意难度的循序渐进,甚至在刚接触到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时,可以多以简单的题目为主,探究性的综合题型为辅,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借用一些有趣的数学家的故事或者别的东西来引入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创造和谐气氛,合理设置情景
融洽、和谐、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要尽可能运用幽默的语言表达、另类的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气氛,使得学生能够在这样的一种气氛之中,不断融入课堂之中,参与到课堂之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此外,教师进行有关知识的教授时,应该多多设置一些合理的教学情景,通过情景的设置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到有关知识,掌握好有关的定理和概念,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设置生活情景
数学是一门运用性的学科,所以数学技能的掌握,其最终目的是将有关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解决生活之中的数学问题。基于数学的这一个特点,教师应将数学知识多与生活相联系,并创设出合理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知识,帮助学生发现生活和数学的紧密关系,借助生活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数学,融入数学学习之中。所以对待某些内容的学习,可以适当的变换为生活之中的场景,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有关知识。
例如:小明家买了3吨煤,小明的妈妈打算将这3吨煤作为一个季度的燃料,那么每一个月可以用多少煤?每一个月的用煤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学生会觉得这样的一个题目非常有亲近感,学生也能够在解答这个题目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应用题的解答能力。
2.设置探究情景
数学是与生活相联系的,同时数学也是一门具有探究性质的学科。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和对有关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教师要合理设置一些探究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进行有关的探究,并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能力。例如:
教师问:
1+1=?;3+5=?
4-2=?;6-2=?
1+2=?;5+6=?
学生答:
1+1=2;3+5=8
4-2=2;6-2=4
1+2=3;5+6=11
教师问:
大家有没有发现:2、8是偶数;2、4也是偶数;3、11是奇数。而等式中的相加减项是奇数还是偶数?通过这样的对比大家有没有什么发现?
学生答: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到奇数、偶数之间的相加减的一定的规律。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自己进行探究,还会发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就这样,学生在其中不仅获得了知识,同时学生也通过总结发现了规律,享受了学习的快乐,对数学学习兴趣增加的同时,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多设置有关的教学情景,并加之合理的引导,学生就一定能够获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一定能够提升。
三、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能够使得学生成为学习中的积极参与者,同时通过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使得学生得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得到提高。
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就某一部分知识的教学阐发自己的观点;可以邀请学生指出教师自己在教学之中的不足;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进行习题的批改,在习题的批改之中让学生从别人的习题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获得提高。
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进行有效地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得到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能获得提高。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方法还有很多,上文所论述的只是笔者自己的一些总结,希望每一个数学教师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并运用于教学之中,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伏彦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理工,2011·05(下旬刊)
[2]赵秀梅,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途径,科学教育课堂,2011年8月
五年级数学题范文5
班级:
姓名:
得分:
出卷人:
审卷人:
一.
口算。
5.6+2.3=
2.6+1.6=
6.5×7=
10-5.7=
3.6×0.9=
2.5÷0.5=
0.32÷2=
0.48÷4=
0.15×0.3=
0.25÷5=
0.72+0.28=
0.2×0.4=
0.01×99=
0.36÷0.4=
6.3÷7=
7.2÷3=
12.5×8=
0.78-0.28=
0.01+0.1=
5.2+0.48=
二.填一填。
1.我能填得准。
(1)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14×2=28
23×3=69
(2)因为49=(
)×(
)=(
)×(
),所以49的因数是(
),有(
)个。
(3)个位上是(
)的数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
)的数是2和5的倍数,是(
)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如果是(
)的倍数,那么这个数是3的倍数。
(4)一个合数最少有(
)个因数,一个质数只有(
)个因数。
(5)(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7)在20以内(不包括0和20)的质数中,偶数是(
);奇数是(
)。
(8)一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这个数是(
)。
(9)有两个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的和是8,两个数的积是15,这两个数是(
)。
(10)50以内且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数有(
)。
(11)863至少减去(
)才是3的倍数,至少要加上(
)才是5的倍数。
(1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75,这三个连续奇数分别是(
),(
),(
)。
(13)下面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2497-1008
(
)
36×25(
)
2008÷4
(
)
245+198(
)
2.按要求做一做。
(1)把下列数按要求填入圈内。
49
998
14
987
520
180
36
285
43
72
145
306
40
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2)分一分。
3,12,0,5,15,2,67,187,69,81,49,93,150
合数:
质数:
偶数:
奇数:
3.按要求写数。
(1)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数
(
)
(写2个)
(2)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
)
(3)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偶数的数。
(
)
(4)两个相邻的质数。
(
)
(5)20以内所有的质数有(
)
(6)30—40之间所有的奇数有(
)
(7)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奇数有(
)(写2个)
(8)比18大,比22小的质数有(
)
4.从0、5、7、9中任意选出3个数字,组成三位数:(每个写出2个)
(1)质数有:
合数有:
(2)同时是2、3、5的倍数又是合数的有:
三、判断。
(1)36÷4=9,所以36是倍数,4是因数。
(
)
(2)质数就是奇数。
(
)
(3)1是任何自然数(零除外)的因数。
(
)
(4)同时是2、5的倍数的数一定是偶数。
(
)
(5)一个数的因数个数和倍数个数都是有限的。
(
)
(6)任何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因数至少有两个。
(
)
(7)两个自然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
(
)
(8)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大。(
)
四、选择。
(1)一个质数(
)。
A.没有因数
B.只有一个因数
C.只有两个因数
(2)任何一个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
A.1
B.2
C.3
(3)40以内7的倍数有(
)个。
A.3
B.4
C.5
(4)24÷3=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4是3的倍数
B.8是24的因数
C.8是3的倍数
(5)两个不同质数的积一定是(
)。
A.质数
B.合数
C.无法确定
五.解决问题。
1.有一箱饮料,不论分给7个人还是9个人,都能正好分完,这箱饮料至少有多少瓶?
2.
商店里运来75个玉米,如果每15个装一筐,能正好装完吗?还可以怎么装?装几筐?(第2个问列表)
3、65瓶牛奶,应该选哪种包装刚好合数?
15瓶装一盒
5瓶装一盒
3瓶装一盒
4、书法活动小组的人数在40——50之间,如果每6人一组,或每8人一组都刚好合适,书法小组共多少人?
拓展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不同的质数。
26=(
)+(
)=(
)+(
)
90=(
)+(
)=(
)+(
)+(
)
2、一个三位数的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的和是10,且个位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这个三位数还是42的倍数。这个三位数是(
五年级数学题范文6
姓名:郑晴 工作单位:新建小学
年级学科:五年级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即使小数除法的起点又是基础。因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都要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材创设的情景贴近现实生活,提出教学问题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引导学生研究,在交流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在情境中观察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观察中感受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薄弱,对于新知识接受较慢。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复习之前学习的整数除法和小数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老师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顺便复习之前学习的内容,为新知识做好准备。什么是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乘法的计算方法?指明学生回答,引出课题,板书课题——精打细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情景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问题:哪家牛奶便宜?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法一:元角换算
11.5=115角
115÷5=21角
21角=2.3元
法二:逐步法
11.5元=10元+1.5元
10元÷5=2元
1.5元=15角
15角÷5=3角
3角=0.3元
2元+0.3元=2.3元
三、比较竖式体会计算方法
前两种方法都很好计算出答案但是太过于繁琐,我们来学习简洁一点的计算方法。
四、尝试小结计算方法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五、再探竖式,确定方法,总结不同
六、课堂小结
小数除法的意义:两个乘数的积与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
七、教学评价
自我评价,同坐互评。今天学习如何,内容掌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