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眼中的同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眼中的同学范文1
夏日的一天,火辣辣的太阳烤得人口干舌燥,正好教室里没了水,送水师傅又下了班,哎!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呀!大家只好在学校门口买饮料或蛋筒雪糕吃。大家津津有味的吃着,喝着,唯独只有江俊翰什么也没买,叶子涵看见了,没好气的说:“哟!江俊翰,没钱呀!”江俊翰笑着说:“这些饮料太贵,我去别人的班上打点水喝就行了。”同学们听了,纷纷议论开了:“真小气,一点钱也不愿意花。”江俊翰听了,也不建议,便走开了。
秋天到了,我们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去秋游。
中午,午餐的时间到了,大家有的去买鸡丝盒饭,有的三五成群的去山顶饭馆进餐。江俊翰呢,他只抽出了一元,买了一个长长的面包,在山下独自一人啃了起来,有的同学见了偷偷的笑了,有的还指手画脚:“看,又不是家里没钱,连个盒饭都不愿意买……”打这以后,大家都不愿意理江俊翰,还在背后偷偷叫他“吝啬鬼”。
有一次学校发动同学们参加“绿色募捐”的活动,为全市实现绿化出力。第二天上午,同学们都把钱带来踊跃募捐,只有江俊翰不吱声。我见了,冷笑的对他说:“看你这样子,肯定不捐钱了。”有的同学也对江俊翰翻翻白眼。
我眼中的同学范文2
“你们,你们存心起我是怎么着?我真么温婉善良、可爱大方、活泼开朗的女孩怎么回事你们说的那样?”我扮着书女状却大声训斥着那帮“没良心的家伙”。可是他们却早已逃之夭夭了……
是这样的,我不过是门了几个要好的朋友,我是什么样的的女生?可他们却睁大了眼睛,大声重复了两三便“女生?女生?女生?”脸上还很有默契的带着大大的问号。“难道我是男生吗?”我斜着眼睛,掐着腰,慢慢的逼近他“当,当然不是男生。那就算是女生好了。”他们向后仰着身子极其勉强的答到。很为难吗?真不可理解,且听下文:
这是胖子旭说的:“你吗?总体来说毛病一大堆。具体来说问题很多。”“你说什么?!”我逼向了她。“别,别动手,你还想不想听了?”继续道:“说话太恶毒,不给人面子,太敏感,容易误会别人;经常出一些鬼点子,捉弄人;还有……”天啊,她还要继续说,我连忙喊道:“停!难道我就没优点吗?”“这个嘛,得仔细筛选。”
“你呀?想听真话吗?”这是黑妹说的。“少说废话。听假话问你干吗?“好吧,,先说好了,等会别怪我。”她扶正了眼镜,道:“粗心,大意,做事没个头绪,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刁蛮,任性,淘气,神经质(有时反映过于快,吓人!)……唉,照这样下去,保准得讲到明天。
不行得简练点。“雪,你过来一下呗!”我柔声叫道,吓得雪赶紧冲过来,用手夸张地摸摸我额头,疑惑道:“没发烧啊?”但党和我犀锐的目光相对时,她立刻正色道:“有什么事情吩咐,保证令您满意!”“用最干练的一个词形容我。”“淮1”她脱口而出,当我伸出了她所谓的“地狱”之手时,她立刻改口道:“精怪!”……
难道我就没优点吗?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给前桌扶正眼镜时,她认真的一字一句的讲道:“其实你细心起来真是特温柔、特女生。”我听了,笑了,心想:“我还是有优点的,不对,这话怎么听起来那么别扭啊!敢情还是有时候向女生啊?真有些哭笑不得!
经过我的“亲友团”一致裁定,最标准的词来形容我就是“惹事精”!
“怎么可能?这不可能!我怎么会是那种鬼样子?我那么温柔善良、美丽大方……”
我眼中的同学范文3
本文今天为各位推荐的是同学眼中的我400字范文精选,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看完后有所启示和帮助。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查字典,欢迎查阅。
我,今年17岁,还在读高中。其实,我是一个拥有多重性格的人。我就是我,一个百变的我。无论我是什么样的,我都喜欢我自己。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这也是我认识的自己。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我会想一想以后,想一想自己的未来。很多事情都放在心里不愿诉说,等到身边没人的时候,也许会大笑,也许会哭泣。这就是我认识的自己。
在同学面前,我是有多重性格的。有时,我是他们羡慕的优秀学生,老师家长口中的乖乖女。我会认真学习,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下课时大家会围在我的身边问我作业,朝我借笔记。有时,我是他们眼里的开朗女汉子。课余时间,我会和他们一起疯,一起玩。我会热心的帮助别人,疯疯癫癫大大咧咧就是对我最好的形容。我从来不会在同学面前流眼泪,我永远都是开朗乐观的。有时,我是他们口中不敢接触的坏学生。我是一个热心同时有些男孩子的人,但同学被欺负时,我也会用拳脚帮他们报仇,有时也会逃课出去玩,有时会在课堂上捣乱,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我喜欢我自己,因为我就是我。同学们也喜欢我,因为我的性格开朗,我是热情开朗活泼的女孩。我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喜欢我,可我会尽量变得完美。这就是同学们眼中的我,你喜欢这样的我吗?
我眼中的同学范文4
关键词:斗拱;建筑;文化
一、中国传统斗硪帐醯拿姥П硐
(一)斗淼母攀
斗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耍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征吉祥如意。
斗硎侵泄古代建筑中最具魅力却又最为深奥的部分。它在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木构建筑体系的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斗拱的使用,使得中国木构建筑在世界建筑木构发展中具有领先的地位。
斗恚宋代《营造法式》称其谓“辅作”,清式《工程做法则例》称其谓“斗科”,民国以来通称为“斗怼薄6砦挥诮ㄖ物檐下,是柱子和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亦是古代木构建筑重要的结构和装饰构件。千百年来斗砩钍苋嗣堑南舶,已经成为中国建筑的特徽,它标志着民族的特色文化。古语有云:“桁梧复叠,势合形离”,讲的就是斗斫峁沟牡淖橹特征。也就是指“斗”上托“怼薄“怼鄙系妗岸贰钡刂馗醋牛一层压一层向上叠垛的扩展挑出。《辞海》:“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撑构件。处于柱顶、额枋与屋顶之间,主要有斗形木块和肘形木纵横交错层叠构成,逐层向外挑出支撑荷载的作用,可使屋檐出挑较大,兼有装饰效果,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主要特征之一。”
梁思成和刘敦桢两位先生是研究斗淼睦锨氨擦耍他们对斗拱分别作出了如下描述性定义:“在梁檩和立柱之间,为减少剪应力,顾遂有一种过渡部分之施用,以许多斗形木块,与肘形曲木,层层垫托,向外伸张,在梁下可以增加梁身在同一净跨下的荷载力,在檐下可以使出檐加远,这便是中国建筑数千年所特有的斗聿糠帧!薄八谓斗碓诜叫巫斗上用若干方形小斗与若干方形的聿愕装配而成。”
斗淼姆⒄咕历了一个从多样化到定型化,从重结构到偏装饰、从尺度粗硕到形体纤弱的过程。
二、中国传统斗硪帐醯拿姥内涵
(一)斗淼囊帐跆匦
斗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耍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征吉祥如意。
斗碜魑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元素,同时也是中国建筑术的主要特徽。斗硎且恢纸ㄖ构件的存在,也是一种艺术的存在,更是一种美的存在。优美的造型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与联想,以在视觉与精神方面达到享受。斗淼男问秸齐一律、对称均衡、有着和谐的比例关系和韵律感,各个部件衔接的巧妙、严谨,可以说添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在木结构古建筑中,垂直之柱、水平之梁、倾斜之之椽三种构件之间还形成了强烈的空间位置对比。因此,斗碇美,非一物之形状美,而是以整体的联系、制约、配合而取胜,在多样的变化中保持统一的风貌,构成浑然天成之艺术效果。称与均衡不仅是美学法则的主要条件,也是建筑构件或建筑物最重要的特性。斗碓诮ㄖ物檐下有规律的重复出现或有秩序的变化,不仅极大激发了人们的美感,更加显示出建筑的有序性、韵律性和美观性,形成中国建筑艺术特有的审美风范。斗碓煨鸵帐跎系那擅钣刖致中表现出它的韵律美和节奏感,而且这种形式的美给予人心的涵养与陶冶以极大的影响。
(二)斗淼奈幕意义
斗碛凶欧岣坏奈幕底蕴,伴随着中国建筑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斗砦蘼鄞咏峁辜际踅嵌龋还是从建筑艺术角度都对当代木构建筑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卓越的建筑技术水平,更加反映了高超的艺术成就。
建筑不仅仅是一个避风雨、御寒暑的物质对象,而且也是民族审美趣味、自然感情、宗教态度、社会风尚、心理气质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意识的艺术表现。中国传统建筑是华夏文明的历史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封建等级制度、宗法家族观念、“天人合一”的现实理性精神,都影响着建筑的布局,建筑环境设计和装饰风格等等,从而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意涵。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最为突出的建筑标志,极高结构功能广更是封建礼制的具象表现。
三、中国传统斗硪帐踉谙执建筑中的思考
密斯・凡・德罗曾感叹到,“我们可以在什么地方找到比古老的木建筑更伟大的结构净化和理智的秩序呢?在别的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材料、结构和形式的统一呢?这里储存了世世代代的才智……”。用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这段话来表现传统的中国木构架建筑是再恰当不过了,中国传统的木构架建筑,将木材这一主要的结构材料的性能充分发挥和运用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在许多方面可以与现代建筑将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充分运用相媲美。对于传统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古代匠师们在建筑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且能够看到我润现代中国建筑师和结构师的不足之处。进而可以扬长避短,古为今用,创造出中国的“现代”,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当代建筑在适应时展的同时,仍需进一步融会、吸收传统建筑的形态、工艺、文化内涵和外延,以及理性与浪漫交织的文脉。希望人们能充分认识到斗棋具有的不可估量的价值,使人们能更加重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并保护和发扬光大。而从结构视角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分析,更有助于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中国建筑。惟其如此,中国建筑才会有更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斗拱的美学价值及装饰功能[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02).
我眼中的同学范文5
一、唐代赋体文学留存现状及其涉及的体育项目
系统分析唐代赋体文学的留存理情况,我们可以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董诰《全唐文》与陈元龙《历代赋汇》为基本文献,同时辅参相关文集、类书,经过初步清点,发现现存唐代的赋体文学在60篇以上。在赋体中最早设置与游艺相关门类的当属宋初李畴等人编纂的《文苑英华》。该文集上承《文选》,下及唐末五代,其赋类之中设有“杂伎”、“射”、“博弈”诸门。分别来看,“杂伎”类有17篇,“射”类有5篇,“博弈”类有6篇,其中“博弈”类内容涉及围棋、握槊、弹棋、樗蒲四种,“杂伎”类的内容涉及了拔河、秋千、花竿、踢球、绳伎、竞渡、木人、吞刀吐火等。明清时期的一些赋集也常设有游艺类,明人周履靖编纂的《赋海补遗》设有“伎艺”,清人陈元龙编纂的《历代赋汇》设有“巧艺”。在《历代赋汇》的正集与外集中,“巧艺”共收录明代以前的赋体文学56篇(其中逸句2篇)。
总体来看,以上文集、赋集中的游艺类赋作所描述的对象绝大部分属于传统体育范畴,是研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不可多得的文学资料。
二、唐代赋体文学中的体育文化分析
通过研究具体的赋体文学作品,同时配合其他相关史料和考古发掘的资料,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些体育项目包括这些体育项目的器具材料以及形制、规则和技法等予以还原,唐人仲无颜的《气球赋》就是传承体育物质文化的有力例证。《气球赋》描述的是蹴鞠运动,然而唐代“鞠”的材质构成与前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唐以前的“鞠”是实心的,用皮革制成,中间用毛发等物填充。延及唐代,“鞠”由实心球演变为充气的空心球,通过充气让球由方变圆,为了不漏气,球皮是由手工严密缝制的。下面再以握槊、樗蒲、投壶为例,结合相关赋作和史料,来考察赋体文学对体育物质与制度文化传承的功用。
唐代赋体文学具有丰富的体育精神文化,游艺之道蕴涵着天道与人道,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游艺是对宇宙和人生的模拟演示。赋家借游戏竞技模拟社会象和人情百态,进而阐发中国传统体育中的宇宙哲学与人生哲理。
(一)唐代赋体文学中的传统体育与宇宙哲学
唐代赋体文学在描述传统体育项目的具体形制与规则的同时往往十分注重阐发其中的宇宙哲学,尤其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赋体文学中的棋戏赋,往往要凸显象天法地的宇宙意识,将乾坤阴阳寄寓棋局之中。梁武帝《围棋赋》开篇即云:“围奁象天,方局法地。”可见,象天法地乃围棋设局之本义。北周庾信的《象戏赋》也认为“局取诸乾,仍图上玄”,“坤以为舆,刚柔卷舒”,而且“回地理于方琏,转天文于圆璧”,一局博戏居然包含乾坤日月,容纳天文地理,其内涵之深,寓意之广.莫不叹服。塞作为一种博弈形式。其具体规则恐难详考,而边韶的《塞赋》对其规模、制作的宇宙内涵却阐释甚明,日月阴阳包含其中,所谓“赤白色者,分阴阳也;乍亡乍存,像日月也”;天地乾坤也纳入其间,所谓“周则复始,乾行健也;局平以正,坤德顺也”。棋局原本有限,只因为其中包藏了天、地、人以及阴、阳、日、月,蕴涵了天道与人道,将无限寓于有限之中。哲理意味尤为隽永。
(二)唐代赋体文学中的体育文化的人生哲理
以游戏来比拟人生,是唐代赋体文学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特点。赋家在行文中往往会注重描述体育竞技过程中参与者的心态变化,阐发赋家的人生思考。“投壶者,所以矫懈而正心也”,这是晋代傅玄《投壶赋》仅存的一句序言。“矫懈正心”具有“祛邪养正”的意味,揭示的正是投壶这一体育项目对心理调适、心理健康的意义。赋家们常以游艺模拟人生百态。晋蔡洪的《斗凫赋》用“感秋商之肃烈,从金气以出征”烘托战前气氛,明显带有拟人化的特征。傅玄的《斗鸡赋》中“得势者凌九天,失据者沦九地”的描述,看起来好像是描写动物之间的争斗,又恰似对人间世态炎凉的写照。
赋家们还常以游艺竞技中的得失成败来反观人生,进而要通过修身养性做到心态平和、宠辱不惊,这里面往往充斥着儒家修身学说和老庄的辩证观。梁武帝《围棋赋》有云:“方目无斜,直道不曲”,坚守直道,做到“无斜”与“不曲”,讽喻的正是人的禀性修养的问题。邢宇在《握槊赋》说:“无以凭陵而憔悴,无以往蹇而自弃”,逆境与顺境可以相互转化,身处逆境不可以自暴自弃。两汉刘向《围棋赋》虽仅存四句,但其中阐发的人生哲理却发人深省,所谓“略观围棋,法于用兵,怯者无功,贪者先亡”,围棋有如用兵,怯懦畏缩不能建功,而贪婪冒进者往往先亡。南朝梁武帝《围棋赋》也是于棋道中暗蕴人生之思:“失不为悴,得不为荣”,主张胜不骄,败不妥,要平和心态,做到宠辱不惊;“今一棋之出手,思九事而为防”,强调三思而后行,要缜密思考,做到深谋远虑,攻防有备。尤为可贵的是,赋中还强调了胜利在望之时的正确心态。所谓“若局势已胜,不宜过轻,祸起于所忽,功坠于垂成”,虽然胜券在握,却不可得意忘形,而需居安思危,否则将会功败垂成。这对于身处顺境而缺乏忧患意识的人来说,不失为警醒之语。人生如棋,棋如人生,正是许多棋戏赋所要揭示的人生哲理。
我眼中的同学范文6
关键词:儿童文学 研究成果 小学语文教材编写
伴随着儿童文学发展的日趋完善,儿童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在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中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为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完善提供了指导性的帮助。在儿童文学的研究成果中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也日趋完善和成熟。
一.“儿童本位论”在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的运用:指导思想
为解决儿童文学的概念问题,五・四时期,有关的研究学者引用杜威的观点提出了“儿童本位论”的观点,强调了儿童的独特性、自觉性以及独立性,这一观点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指导思想。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变得更美好,使人生变得更多彩。”在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课文内容的编选应本着挖掘孩子的天性而进行,能够以儿童为主体,启发儿童,引导儿童,真正做到“发现儿童”而避免儿童的集体“失语”现象的发生。
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体现出了更多的关注孩子的生活、孩子的心理、孩子的成长等方面的内容选择倾向。以2002年初审通过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在三年级上册的教材编写中,整本语文教材共32课,分成了8组(见表一),每一组所关注内容都不同,但都拥有相同的指向――儿童。
周益民老师认为,是否做到儿童本位有一个标准,就是是否张扬孩子的天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有儿童真正成为编写教材的基本出发点,儿童的成长成为教材所关注的逻辑起点,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才会真正成熟起来。
在教材编写中以儿童为本位关注儿童的成长,要求我们理解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特征体现,首先是儿童的年龄特征。儿童文学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相应的文学接受能力划分为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幼儿文学常常是通过对现象世界的描绘来帮助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和一些简单的道理;而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从思想和情感上都有了提升,要求儿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所以幼儿文学被运用于低年级的语文教材编写中,而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则被运用于中高年级的语文教材编写中。以2001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的教材内容在逐步提升,要求也在提高。
儿童文学的不同形态在小学语文教材不同年级的编选,即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是教材编写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的体现。这样,教材既能使儿童对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能激发儿童喜欢语文热爱语文的学习激情。
二.儿童文学作品在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的运用体现:资源保障
“儿童本位论”的运用使得儿童文学作品成了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资源,而小学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倾向也愈发的明显。所谓儿童文学化,就是用科学的知识做材料,拿儿童的兴趣做编制标准,从实质方面看,是各科知识的读本,但是从形式方面看,却是文学。小学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首先表现为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各种体裁占了很大的比例。以2001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见表三),随着儿童的学段的提高,儿童文学的各种体裁在语文教材中的比例也在提高;而且,在不同的学段会有不同的儿童文学体裁占主要的内容,这主要体现出随着儿童学段的提高,语文的要求和难度也在提高。这是儿童文学的文学性与儿童的学习规律的相互统一的结果。儿童文学作为重要的语文教材资源已经进入到了语文课堂,正在当代语文教育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三.儿童文学的功能发现在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的运用:目标要求
小学语文是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设置的课程,强调在学习中实现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小学生在语文学习阶段完成从字到词到句子到段落到文章的外在认识性学习外还必须要进行运用、思考、审美、创造等内在活动的培养。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能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儿童文学的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还是儿童文学的符合儿童天性的丰富的内涵都是符合儿童语文学习的接受能力的,能帮助儿童把文字与生活很形象的联系在一起而完成文学化的审美。以儿童文学为重要的教材资源的语文课程便在语文教学中首先完成了人文性教育的基本要求,也使语文教育的培养人的本质要求的实现得到了基本的保障。
儿童教育包括语文教育都应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儿童的天性,避免以成人的视角和价值观来拘束儿童。丰子恺先生提出“时间世间教育儿童的人,父母、先生,切不可斥儿童的痴呆,切不可盼望儿童像大人,切不可把儿童大人化,宁可保留、培养他们的一点痴呆,直到成人以后。――这痴呆就是童心。”所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就应该能体现出语文教育的“儿童观”,教材的编写不仅要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引导儿童的成长,而且教材内容应该能够与儿童产生共鸣,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接受语文。而儿童文学的成熟发展从各个方面都逐渐吻合了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要求,为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更加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本文为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当代儿童文学研究成果在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的利用》(项目编号:0605150)和贵州省基础教育省级科研课题研究项目《儿童文学研究成果在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的利用》(项目编号:2006B072)的研究成果。